- 相关推荐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教案1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字,会写3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随文识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受泉水的美。
教学重点:
识字
教学难点:
缶字旁,在具体环境中理解字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学习第一段的三个生字
同学们,开学已经一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你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了吗?对于北方来说,春天来得比较晚,进入四月,春天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你们听,(播放流水的声音)看画面(泉水从山上流下来),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文第一段,自由读,贴出生字:哦股缝
1、读准字音
2、用多种办法识记生字:
“哦”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这个词表示明白了,在句子中该怎样读呢?个别读。师生对读。
怎样记住“股”字?月字旁的字大多跟身体有关,“股”指的是大腿,在这句话中指什么呢?读一读,用“一股”说话。指导书写。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看看自己的手指缝,缝,就是物体间的空隙,谁还能用这个字组词?贴卡片:石缝。
过渡语:泉水就是从岩石的裂缝或地下涌出地面的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泉水》。齐读课题。泉字大家已经认识了,怎样写呢?教师范写。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对照屏幕画出生字。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读音节,纠正字音。
(2)把生字的音节去掉,找朋友。
(3)齐读生字
三、随文识字
1、请大家借助小组内的生字卡片,用多种办法记住字形,看哪个小组最会合作。
2、小组汇报生字
“塔”我们用三种办法记住了“塔”字,(换一换)(加一加)(想象记字),指导书写。看看图片,发现塔有什么特点了吗?谁能用这个字组几个词?指导书写。理解“水塔”的意思,“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呢?请大家读读课文。泉水从山上源源不断的流淌下来,整个样子就象一座自然形成的水塔,可见,泉水真的是很多很多。怎样读出泉水的多呢?指导读文。
“罐”泉水很多很多,所以,山里的姐姐就提着瓦罐来打水了。出示“瓦罐”的图片,怎样记住罐字?罐是缶字旁,缶是什么意思呢?出示课件,知道缶是一种大肚子小口的器皿。所以,带有缶字旁的字大多跟器皿有关。
泉水从山腰流向平地,他又看见了谁呢?指读第三段。
出示“杜鹃花”的图片,由鹃字的鸟字边,你想到了什么?出示“杜鹃鸟”的图片。可见,鹃字也是形声字。师生对读第三段。
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4、5自然段,看看泉水又遇到了谁,说了什么?
让我们来听听画眉鸟的叫声吧!(播放课件)学习“脆”字。在哪里见过这个字?还能用“清脆”说话吗?
四、巩固练习
1、这些字跑到别的地方,认识吗?游戏,点击花朵,读出句子或词语。
2、配乐读全文。
教学反思:
在教学《泉水》一课中我将识字教学与儿童熟识的语言环境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力求达到的教学效果。现将教学《泉水》一课时得失反思如下:
优点:
1、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识字的方法,并提倡方法多样化,我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通过自主识字、合作学习等方法去尝试识字。学生们利用学过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给认识的熟字加偏旁、去部件或换偏旁。例如:在学习“杜”字时,学生换成了“月”“口”变成了“肚”、“吐”。
2、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识字。例如:学习“罐”和“鹃”这两个字时,我出示了瓦罐的图片和杜鹃的图片,让学生借助图片形象直观的识字。
3、识字教学过程中注重了生字“音、形、义”的.结合。例如:教学“哦”这个生字时我除了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外,还利用大屏幕出示课文中带有此字的句子,通过学生的多次朗读,使他们明白这个字是语气词,在课文中表示明白了的意思。
4、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各种游戏,如:开火车读、找朋友等为学生营造生动活泼的识字环境,优化教学过程,巩固识字效果。
缺点:
1、本节课中我的失误就是没有朗读课文这个环节。低年级学生一节课精力集中只有20分钟的时间。我不应该把识字、写字集中的放在一节课中完成。这样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是一篇很美的课文,不管是她的内容,还是文字,她都像一股清泉,涓涓地流淌着,沿路洒下一片片爱心。我应该拿出10分钟时间让学生美美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在识字教学时我没有注重字、词、句朗读的指导。教师应在课堂中点点滴滴地渗透朗读方法和朗读指导,使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朗读的技巧。
3、在写字教学时我不应该对每一个生字都面面俱到的详细分析。二年级学生已有以前写字的基础,在指导时,老师要有选择,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指导一个,带动一批,以提高写字的效率。同类的选一两个重点指导,其它的按这一规律自己写就行了。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教案2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本文的作者,学习了本课的字词,并初读了课文,对《苏州园林》作了宏观分析,这一节课我们将深入到每一个段落对本文作微观研究,充分领略大师高超的写作技巧,同时掌握必要的说明文知识。
二、赏析课文3-6段,
让我们一起走入苏州园林,欣赏下面美景图片,说说在这些苏州园林的图画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请结合文中优美的语句描述出来,在班上交流。
(一)第四段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1、亭台轩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回答)
明确:——“绝不讲究对称”。
2、文中哪句话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明确:“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3、这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打比方(图案画和美术画)
作比较 (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
(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假山的堆叠池沼的配合,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与“忘却苏州城市,只觉身在山间”照应
1池沼有两种情况:
一种宽畅,一种成河道
2相同点:
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3.本段哪些句子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
明确:“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 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三)第五段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1.花草树木的映衬有什么特点?
明确:——“着眼在画意。”
2.本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作比较:与松柏,道旁树比较
举例子:“古老的藤萝”
打比方:把藤萝比作一幅画
(四)第6段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1.近景远景的层次如何安排?
明确:利用花墙、廊子或镜子为苏州园林
增加景致的.层次和深度。
2.“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
明确:尽管花墙和廊子作为一个隔界把景致分为几个部分,但是好像并没有把景致分开。
角落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
门窗美-(门窗的图案美)
色彩美-(园林建筑的色彩美)
文中十余次提到绘画,“图画美”这一特征作为一条线索贯串全篇,联结园林各类景物的说明, 条分缕析地作了正确、深刻的介绍,使文章既眉目清楚,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启人兴趣。
本文以精炼优美的语言、严谨的结构,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文章不仅给人以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
(五)第10自然段
1.这段文字是否多余?
明确:这一段交代说明,是不可忽视的结语。它总结了全文,给人以余味,再次激起了读者急于一游苏州园林的强烈欲望;也使行文缜密。
三、辅导课后作业
四、小结
本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文章,介绍你游玩过的某个有趣的地方,200字左右。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鄂、豫、绥靖、阻遏、锐不可当”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⑵ 了解新闻相关知识。
⑶ 了解两则新闻的历史背景。
⑷ 掌握新闻的内容和结构特点。
2、能力目标:
⑴ 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⑵ 培养速读课文,迅速筛选主要信息的能力。
3、德育目标:
了解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力阻顽敌的精神以和人民必胜、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历史规律。
【教学重点】
1、理解新闻内容,掌握战争的主题。
2、掌握新闻的特点,重点掌握新闻的结构,了解导语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新闻主体局部各层次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1、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整个教学以听和读为主要手段,从“新闻的内容”“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特点”三个角度对课文作反复阅读,以学生讨论为教师相机诱导、点拨。
2、延伸拓展法:
新闻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为让学生切实掌握这种文体,教学中宜选择几则新闻引导学生通过训练学会拟标题、导语,划分主体局部的层次。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中央电视台新闻录音磁带、文字资料。
【课时布置】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新闻,要求学生听读,辨明字音和词义,积累词语;指导学生从六个方面掌握新闻的主要内容,培养快速阅读叙事性作品的能力;掌握两则新闻战争的主题;能力训练,学会正确听读。?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喜欢读报吗?喜欢读报纸上的新闻吗?喜欢新闻,可以表示一个人敏锐的洞察力和关心时事动态的热忱。新闻是我们了解时代生活的一个窗口,是社会变化的一个晴雨表。今天我们学习的两则新闻,高屋建瓴,大气澎湃,是新闻作品中车载斗量的瑰宝,它出自一代伟人毛泽东之手。
播放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歌曲,教师板书文题。
二、背景资料简介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背景简介:
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1、时代背景简介:
1947年7月到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转入战略进攻。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军连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给国民党某某派以致命的打击。为了获得喘息的.机会,以便卷土重来,1949年1月21日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支撑残局,并大搞和平谈判的阴谋。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毛主席在1948年12月31日为新华社写了一篇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指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已经是确实无疑了,国民党某某派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的胜利,已不能用单纯的军事斗争的方法加以阻止,就大搞“和平阴谋”。我们不能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卷土重来,必需将革命进行到底。1949年4月15日,国共双方谈判,我方提出8条21款,限蒋介石20日前表态。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谈判破裂。4月21日,毛主席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某某派,解放全中国人民,捍卫中国人民领土主权的独立完整”。21日清晨,人民解放军即执行最高统帅的进军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一千华里的战线上,发动了渡江战役,国民党某某派惨淡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23日晚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某某派政权的覆灭。
2、大军三十万昨日渡过长江: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国民党某某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大志,纷纷溃退。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身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3、《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背景简介:
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第一年歼灭国民党军112万人,1947年6月底,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以主力一部挺进中原,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在外线大量歼灭国民党军;以局部主力和地方武装坚持内线作战,收复失地。10月10日,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战争第二年,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152万人,攻克大批国民党重点设防的城市,为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发明了条件。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这一则新闻发于1948年11月5日,辽沈战役业已胜利结束,电文说:“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惨败,又逃到葫芦岛”,即指蒋军在辽沈战役中的失败。淮海战役是1948年11月6日发起的,这则新闻发电之日正是淮海战役前夜。
三、引导学生掌握新闻的内容
1、教师播放选自“中央电视台新闻30′”中的一则新闻录音,要求学生用“我听说……”的句式说出自身所听的内容。
2、选几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评价。教师顺势点明听新闻要抓住内容的六要素,也就是记叙六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
3、掌握《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主要内容:
多媒体播放描写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纪录片或故事片片断。
⑴教师用新华社播音员的口吻朗读这篇新闻稿,学生听读,要求听清字音,初知文意:
教师提示一些字的读音和词义。
多媒体显示:
1、读音:
负隅(yú)顽抗撰(zhuàn)写区域(yù)
芜(wú)湖歼(jiān)灭要塞(sài)
溃(kuì)退荻(dí)港
2、释义:
负隅顽抗(角落)
悍然拒绝(蛮横的样子)
锐不可当(抵挡)
业已(已经)
⑵ 学生朗读课文,在文中圈点批注内容的六要素,整体掌握新闻的内容:
【语文八年级上教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上语文教学总结04-04
部编版六上语文教案10-18
苏教版二上语文教案02-21
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05-22
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03-20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教案11-06
八年级上语文教学总结5篇05-07
语文上教学总结02-23
八年级语文《爱莲说》教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