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计算机教案

计算机教案

时间:2023-05-04 17:04:40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计算机教案模板集锦七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计算机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计算机教案模板集锦七篇

计算机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3,理清课文的脉络,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导语: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我们的生活中又走进了一位新朋友.他简直是无所不能,既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又能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给与莫大的帮助与支持.你们知道这位时代的骄子是什么吗对!就是电子计算机.

  2,板书课题: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

  3,同学们对电子计算机有哪些了解呢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深入了解它们.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反馈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具体要求:请一个学生或者小组汇报的形式,谈谈自学生字词的收获.

  (1)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说说应该注意什么

  (2)再次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字典中的解释,理解课文中词语的含义.

  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角色:本来比喻生活中某种类型的人物,课文中把电子计算机比作人,说明计算机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它可以理解为"音信,消息";在科学研究中,它指的是用符号传送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是接收符号者事先不知道的.

  传真:通过有线电或无线电装置把照片,图表,书信,文件等的真迹传送到远方的通讯方式.

  信息高速公路:指电脑与电脑连接起来形成的电脑网络.

  2,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指名分段朗读,集体纠正读音.

  3,课前,同学们都阅读查找了有关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的有关资料.哪个同学愿意举例说一说电脑在生活中的用途呢(组织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三,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考:预习中向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你能试着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答案吗(预习中给同学们提出了四个问题:什么是多媒体多媒体与计算机有什么关系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多媒体的哪些知识你对电子计算机越来越"神"是怎样理解的)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试着解决问题.

  (1)多媒体指的是能够传递信息的物体.

  (2)目前,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电脑设备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人们可以使用它看电视,听广播,打电话,发传真,看vcd,听cd,唱卡拉ok……还可以在家中上网.

  3,指导学生分段,归纳段意.

  思考: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的知识呢

  (课文的2——5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多媒体与计算机的知识.)

  追问:课文的一,六自然段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第一自然段简单地向我们介绍了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重要的地位.第六自然段讲的是计算机的技术将会发展的非常迅速,而且会越来越"神")

  4,再次朗读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理清文章的层次.

  四,作业

  1,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查找有关计算机与多媒体的资料,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计算机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计算机病毒。

  2、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和危害。

  3、掌握防治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

  重点难点:

  目标2、3

  教具准备:

  相关素材、电脑、投影机、幻灯片等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 ,对计算机的正常使用进行破坏,使得电脑无法正常使用甚至整个操作系统或者电脑硬盘损坏。就像生物病毒一样,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计算机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这种程序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隐蔽在其他可执行的`程序之中,既有破坏性,又有传染性和潜伏性。轻则影响机器运行速度,使机器不能正常运行;重则使机器处于瘫痪,会给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通常就把这种具有破坏作用的程序称为计算机病毒。

  二、计算机病毒的表现和危害

  计算机受到病毒感染后,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下边把一些经常碰到的现象列出来,供用户参考。

  (1) 机器不能正常启动

  加电后机器根本不能启动,或者可以启动,但所需要的时间比原来的启动时间变长了。有时会突然出现黑屏现象。

  (2) 运行速度降低

  如果发现在运行某个程序时,读取数据的时间比原来长,存文件或调文件的时间都增加了,那就可能是由于病毒造成的。

  (3) 磁盘空间迅速变小

  由于病毒程序要进驻内存,而且又能繁殖,因此使内存空间变小甚至变为“0”,用户的什么信息也进不去。

  (4) 文件内容和长度有所改变

  一个文件存入磁盘后,本来它的长度和其内容都不会改变,可是由于病毒的干扰,文件长度可能改变,文件内容也可能出现乱码。有时文件内容无法显示或显示后又消失了。

  (5) 经常出现“死机”现象

  正常的操作是不会造成死机现象的,即使是初学者,命令输入不对也不会死机。如果机器经常死机,那可能是由于系统被病毒感染了。

  (6) 外部设备工作异常

  因为外部设备受系统的控制,如果机器中有病毒,外部设备在工作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情况,出现一些用理论或经验说不清道不明的现象。

  (7)蓝屏

  经常会出现蓝屏,尤其是在按键盘的时候,一按就死机。

  以上仅列出一些比较常见的病毒表现形式,肯定还会遇到一些其他的特殊现象,这就需要由用户自己判断了。

  三、检查与清除计算机病毒

  教师演示计算机防毒软件瑞星网络的清除计算机病毒。

  四、预防计算机病毒

  首先,在思想上重视,加强管理,止病毒的入侵。凡是从外来的软盘往机器中拷信息,都应该先对软盘进行查毒,若有病毒必须清除,这样可以保证计算机不被新的病毒传染。此外,由于病毒具有潜伏性,可能机器中还隐蔽着某些旧病毒,一旦时机成熟还将发作,所以,要经常对磁盘进行检查,若发现病毒就及时杀除。思想重视是基础,采取有效的查毒与消毒方法是技术保证。检查病毒与消除病毒目前通常有两种手段,一种是在计算机中加一块防病毒卡,另一种是使用防病毒软件工作原理基本一样,一般用防病毒软件的用户更多一些。切记要注意一点,预防与消除病毒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不是一劳永逸的,应坚持不懈。

计算机教案 篇3

  学生甲:在发明之初,计算机确实是用来进行计算的机器。用它进行比较复杂的数学计算。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电子计算机早已经不单纯地运用在计算方面了。科学家们把计算机做成像人的大脑一样的机器,迅速的对外界传来的`信息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理。因此,人们把它称之为电脑。

  教师追问:通过你对电脑的了解,你能说说电子计算机可以做那些信息处理吗?

  学生丁:电子计算机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各种数据的存储,可以进行文字处理和表格处理,还可以进行图片、动画……处理。

  教师小结:电子计算机的功能可真多,真不愧“电脑”的称呼呀。

计算机教案 篇4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20xx年4月版)中信息技术部分的选修模块1“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一章的第一课“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时数为1课时(45分钟)。《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建议“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在高中二年级第一学期或以后开设。

  二、教材分析

  根据20xx年4月版《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的阐述,“算法与程序设计”是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的选修模块之1,它的前导课程是信息技术的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学生在“信息技术基础”模块里已经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掌握了启动程序、窗口操作和文字编辑等基础知识。学生可以利用上述的基础知识,用于本节课的启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环境,输入程序代码,运行程序等操作。本节课“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是“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第一节课,上好这节课是使学生能否学好“算法与程序设计”这一模块的关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其在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也是后续课程如模块化程序设计、各种算法设计等课程的基础。

  与本节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是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中鼠标、键盘操作,启动、关闭程序,窗口、菜单操作和文字编辑等基础知识,还有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等知识。

  三、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让学生了解算法、穷举法、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等概念。

  2、让学生知道对现实问题的自然语言的描述,特别是类似程序设计语言的自然语言描述。

  3、让学生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这一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认识其在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的作用。

  技能性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旧知识的规律、方法和步骤,并把它运用到新知识中去的能力。

  2、培养学生调试程序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讨论、观摩、交流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性目标:

  通过“韩信点兵”这个富有生动情节的实例和探究、讲授、观摩、交流等环节,让学生体验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四、重点难点

  本节的重点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和上机调试程序等步骤。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分析问题、设计算法也是本节的难点。

  五、教具选择

  1、可以进行屏幕广播的多媒体电脑室。

  2、教师自行设计制作的课件。

  3、印刷《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活动表(见附1)。

  六、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人工解题中发现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等步骤,并把它应用到用计算机解决问题中去,这是构建主义中知识迁移的方法。本节课还采用了探究、讲授、观摩、交流、阅读材料等多种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的方法。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计算机的踪影,感受到计算机给学习、生活带来的方便。然而,在惊叹计算机的神奇和享受的欢乐的时候,你是否了解计算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有没有思考过其中的奥妙呢?下面我们先看一个古典的问题:”

  学生观看约1分钟的电视剧《汉刘邦》片断,内容大致如下:

  “韩信是我国西汉初著名的军事家,刘邦得天下,军事上全依靠他。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不仅如此,还能经常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在与楚军决战时韩信指挥诸侯联军,在垓下十面埋伏,击败楚军,楚霸王项羽因此自杀。”

  片断结束时屏幕出现“韩信点兵”问题:“相传汉高祖刘邦问大将军韩信统御兵士多少,韩信答说,每3人一列余1人、5人一列余2人、7人一列余4人、13人一列余6人……。刘邦茫然而不知其数。你呢?”

  (二)问题

  教师:“下面我们先助刘邦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

  展示题目:

  “韩信点兵”问题1:求整除3余1、整除5余2、整除7余4的最小自然数。

  (三)探究

  把全班分成16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讨论问题。利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找出题目已知什么求什么、明确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和写出求解问题的解题步骤。并填写《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活动表中的“探究问题记录表”。如下:

  探究问题记录表分析问题(找出已知和未知、列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写出解题步骤结果

  给5分钟学生讨论,教师在这过程中到各学习小组中,引导个别学习小组分析问题、写出解题步骤。

  教师提问2~3个同学,从中逐渐引导出类似如下的分析问题和解题步骤,并给出算法的概念。

  分析问题(找出已知和未知、列出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关系)写出解题步骤

  设所求的数为X,则X应满足:

  X整除3余1X整除5余2X整除7余4

  1、令X为1。

  2、如果X整除3余1,X整除5余2,

  X整除7余4,这就是题目要求的数,则记下这个X。

  3、令X为X+1(为算下一个作准备)。

  4、如果算出,则结束;否则跳转2。

  5、写出答案。

  教师解释第3步“另X为X+1”并指出它与数学中的区别,并从上面的解题步骤中总结出穷举的算法。

  教师:“刚才有些同学把题目解出来了,答案是67,韩信作为大将军,统率士兵当然不止67人,下面我们来解决一个数据量稍大的问题。”

计算机教案 篇5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初步理解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能够区分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不同,能初步理解局域网和广域网。

  (3)能过学习电子邮件和网络信息共享能够对网络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对于 Internet有一个感性认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网络的概念及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或多媒体网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从我们刚开始学习计算机到今天,我们已经把计算机的许多知识和许多应用软件都学进我们大脑的“存储器”。可在今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所有的计算机都是一体的,任何一个计算机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相互的交换资料、传递信息、共享文件,把原本遥远的天涯海角变成咫尺天涯!这,就是神奇的计算机网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为什么会这么神奇。

  二、新授

  教师通过投影或屏幕展示一个校园网网络结构,并放映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多媒体影片。

  1.计算机网络

  根据出示的校园网结构图,向学生介绍:把许许多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在一起,就叫做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类型

  出示幻灯片,分别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类型:局域网、广域网和Internet。

  3.计算机网络作用

  通过多媒体影片和上网实例介绍,向学生展示计算机网络的作用。(电子邮件、局域网的`操作)

  三、学生练习

  (1)在教室内的网络上找到离自己最近的计算机和最远的计算机。

  (2)把教师机上的某个文件拷贝到自己的计算机上。

  (教案设计:徐州市青年路小学 蒋 斌)


计算机教案 篇6

  指导思想:

  本课以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运用计算机表现创作的愿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计算机绘画的知识和技能,并且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使学生在观察、交流与探究实践等活动中,学习计算机绘画的技巧,提高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依据:

  根据皮亚杰提出的学习是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理论为依据,通过欣赏和分析他人的计算机绘画作品和各种课堂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感受计算机绘画的魅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创作。通过计算机绘画创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

  本课是学生学习“画图”的入门课,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启动和退出“画图”软件;了解选择画图工具的方法;初步掌握画图中各种工具的基本使用;建立文件夹并保存图片文件。

  学生情况:

  本课授课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

  认知特点

  有研究资料表明,小学生注意稳定性较弱,三年级学生一般长时间地关注某种事物或所从事的某种活动时间约为20分钟。因此,设计绘画教学活动,应注意学生的劳逸结合,以多样化的学习形式,促进学生能够保持注意的稳定性。

  知识技能

  有利因素: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电脑的基本使用方法,如一般程序的启动方法;Windows中一般常用命令及工具栏中常用工具的'选择、使用方法;文件的一般保存方法等。另外他们已经上了三年的美术课,已掌握了很多美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这是学习本课的知识基础,这将有助于其对本课的学习。

  不利因素:

  我校自三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尽管大多数学生家里都有电脑,但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不齐,所以在接受新知的过程中就会有快又慢。

  教学方式:

  1、按照“观察——激情、操作——概括、归纳——巩固识记、实践——探究”的教学程序进行教学。

  2、选用的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实际操作法。

  教学手段:

  直观视觉刺激手段

  亲自动手实践手段

  技术准备:

  1、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室

  2、网上下载的电脑画作品和以前学生创作的电脑画作品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启动和退出“画图”软件;

  2、初步认识“画图”的窗口;

  3、了解工具箱内各种画图工具的名称与作用;

  4、初步掌握刷子、铅笔、像皮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5、学会选择绘图工具及前景色、背景色;

  6、建立文件夹学会保存图片文件。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他人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启发学生;运用展示作品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竞争意识;并用指导操作的方式帮助学生熟悉各种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逐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完成作品创作的能力。

  2、逐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3、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画图软件窗口的左丞,使用画图工具画图。

  难点:掌握选择画图工具及前景色、背景色的方法。

  教学流程示意

  导入激情

  启动、关闭画图程序

  认识画图窗口

  讲授新课认识画图板认识画图工具箱

  设置前景色、背景色

  教学过程

  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掌握各种

  工具及颜色的使用

  实践操作练习问题解决及经验交流

  完善作品

  作品展示

  保存新作品

  巩固练习用“刷子”画个弯弯的月亮。

  综合利用各种工具,画一张自画像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计算机教案 篇7

  一、课程标准

  初步地掌握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二、教学目标

  认知:初步掌握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技能:1.能在高级语言编程环境操作执行一段简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2.初步理解计算机程序的执行目的。 情感: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

  重点:帮助学生掌握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难点:读懂计算机程序代码。

  三、学生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使用经验,但大多数是与常用的工具软件的使用和网络应用有关。对于计算机编程知识,他们以前可能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接触过。同时,因为陌生,他们往往会把其看作一种神秘而遥不可及的事物。因此,强调计算机程序与生活的关系的必不可少。再者,他们在现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表达思想等能力,也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这样对于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了解起来应该是不会太困难。

  四、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除了使用通用工具软件(如文字处理、图表处理或多媒体加工软件等)进行信息处理以外,直接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也是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是学习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延续,与第三章内容紧密相联。编写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以前很少甚至没有接触过,因此,只要求学生对这种方法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能激发学习的兴趣,主要是要求学生对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过程以及编写程序的基本过程有所了解,是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内容的衔接部分。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除了应用计算机的工具软件处理许多事情之外,相当部分的.现实问题也都可以利用计算机程序的方式加以解决,实现一些个性化的信息处理方式。本节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分3个课时完成,本课是第一课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了解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后续的课时将带领学生编制一些简单实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体验程序的编制环境、方式及作用,了解程序的基本元素和编制过程,从而进一步认识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了解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了解算法在整个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读懂简单程序代码,理解代码执行目的。

  五、教学理念

  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注重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的渗透。采用了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教学方法;强调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评价隐含于学习过程之中。

  六、教学策略

  营造和谐生活化的计算机程序体验课。通过一定的课堂情景的创设和学生探究、体验活动,力求让学生首先体会到计算机程序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的不可替代性,并产生自己动手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身边具体问题的愿望。进而了解利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有能力和有意愿把这样的方法真正地溶入到现实生活中去。最后能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培养良好的利用技术优势为自己生活服务的意识和相应的信息技术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围绕“情境导入→合作探究→讲授新知→交流评价→实践拓展→课堂总结”这么一条主线索来开展教学活动。

  七、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极域电子教室等。

  八、教学过程: 略。

  九、教学反思:

  就整堂课来说,较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老师分析、讲解基础上,让学生从自学到实际案例的分析研究直到最终完成程序,逐步体验程序编写的过程;通过对比学习法完成了初步理解计算机程序的执行目的的目标。

  2、本节课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局面,合作讨论为辅,学生动手机会多,教学效果较好。

  3、舍弃教材的案例,选用身边的出租车计价学生更能理解和接受,根据学习的流程对案例分析研究最终完成程序编写,体验了编程的乐趣,为下步学习算法和程序设计打下良好的兴趣基础。

  本节课存在的不足:

  1、学生存在差异,部分学生数学上的算法没有完全掌握,更不太熟悉VB编制环境,此过程遇到疑难,导致步步跟不上,对后续教学造成部分学生兴趣不高。

  2、提升拓展效果不明显。

【计算机教案】相关文章:

计算机教案04-26

计算机教案03-24

关于计算机的教案03-11

小学计算机教案03-11

认识计算机教案08-12

计算机教案模板02-27

精选计算机教案四篇07-27

【精选】计算机教案4篇01-16

计算机教案五篇01-30

【精选】计算机教案3篇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