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蝌蚪找妈妈教案锦集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蝌蚪找妈妈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1
一、学习汇报
1。我会认:认读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先在小组内汇报,然后指名汇报。)
2。我会读:正确地朗读课文。
二、朗读感悟
1。读课文,了解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点。
小组学习活动:
(1)将描写青蛙和小蝌蚪外形特点的`词句混在一起,请学生认读。
(2)观察并发现这些词句与什么有关,接着按照一定的顺序重新整理、排列这些句子。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小蝌蚪和青蛙外形特点的句子。
2。看动画,给动画配音,了解小蝌蚪怎样找妈妈。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交流(先小组内交流,再指名交流。)
(3)汇报朗读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4)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4。小组学习活动——我会摆。
让学生将3张小图按照青蛙的成长过程重新排列,然后说一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5。谈一谈:你喜欢小蝌蚪和它的妈妈吗?为什么?
6。朗读全文。
三、拓展
学生将课前搜集的有关青蛙的资料进行交流。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喜欢阅读,学会图文结合理解图书的内容 ,在阅读中体验小蝌蚪找妈妈的艰辛与快乐。
2、通过阅读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及生长过程。
3、懂得与人交往时,要讲礼貌,对人热情。
活动准备:
《小蝌蚪找妈妈》大书本、 插入图片小蝌蚪五张,活动前让幼儿饲养小蝌蚪,观察并记录小蝌蚪的生长变化、丰富幼儿相关经验。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大书,引起幼儿观察封面引出主题。
1、遮盖书名和青蛙提问:封面上有谁?猜猜它们的妈妈是谁?长得跟它们一样吗?
2、展示书名,引导幼儿观察封面猜想故事内容。
二、阅读大书。
(先遮盖文字),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中动物妈妈们的外形特征,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能用好听的词汇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理解故事内容。再尝试图文结合用完整的一段话来讲述每一页画的主要内容。
1、图一:这是什么季节?青蛙妈妈生的`卵什么颜色什么形状,慢慢地变成了什么?(丰富词汇黑黑的、圆圆的)鼓历幼儿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
2、图二:有一天小们蝌蚪碰到了谁?它们想起了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上鸭妈妈与小鸭子体态动作感受它们的亲密与快乐。
3、图三:小蝌蚪看见谁?它长得怎样?小蝌蚪怎么想怎么说的?大鱼又是怎么说的?
引导幼儿观察并想像它们是怎么说。(丰富 词汇又宽又大)
4、同法出示图四、图五鼓励幼儿认真观察它们的特征,大胆的想象它们的对话,并用连惯的语言描述。(丰富词汇一蹦一跳)5图六:小蝌蚪会找到妈妈吗?她长得怎么样的?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
鼓励幼儿大胆预测故事的结局并与同伴轻声交流猜想。
三、引导幼儿讨论。
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 教育幼儿与人交往时,要讲礼貌,对人热情。
四、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角色随音乐做动作,离开教室。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3
一、教材简析:
《小蝌蚪找妈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1、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2。品悟小蝌蚪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优点。
四、教学准备:
ppt词卡头饰
五、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六、课堂实录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请小朋友大声把课题齐读一次。
生:17,小蝌蚪找妈妈
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还记得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
生:(齐)青蛙(师贴青蛙图)
师:你们觉得它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跟着小蝌蚪一起去找妈妈吧!瞧,我们的小蝌蚪太调皮了,把我们的生字宝宝都藏在荷叶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生:(跃跃欲试)行!
(师操作,生根据出现的生字读词语)
(学生活动:1、抽查2、齐读)
【评析:用挂图展示蝌蚪与青蛙的不同,更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一探究竟,走进课文语言的欲望】
(二)、视频展示,形象感知
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见了谁?
生:想!(一探究竟的愿望再一次并激起)
生: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则视频!边欣赏边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遇见了谁?
(评析:通过看视频,学生不仅形象的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也直观的了解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学生想走近文本的欲望再一次被引发。)
(三)、走进文本,有所侧重
1、启(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步入佳境
师:小朋友看得真投入,小蝌蚪找妈妈时遇见了谁?
生:鲤鱼,乌龟。
师:真棒!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她们都说了什么?
生:想!(走近文本的欲望被激发)
师:那小朋友赶紧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吧!在读的过程中请小朋友标出自然段!
师:瞧,我们的小蝌蚪都被你们的读书声吸引过来了(出示小蝌蚪的图片)。谁能说说你见过的小蝌蚪的长什么样?
生1:蝌蚪有大大的脑袋和长长的尾巴。
生2:我觉得蝌蚪很像一个逗号。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师读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幅蝌蚪图)睁开眼睛,说说你见到了一群怎样的小蝌蚪?
师:他们在干嘛?
生:游泳
师:怎样的游泳啊?
生:快活的,甩着尾巴。
师:你能做一下动作吗?生做动作。
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呢?
生:读出高兴劲儿
生:读出快乐的心情
(生模仿老师有感情读)
师:读的真好,小朋友你们看小蝌蚪在水里游的多自在啊,我们课文中有一个词,你们能找到吗?
生:快活
师:找的真对,那你们能用“快活”说一句话吗?(培养学生由词到句的能力)
生1:今天,我很快活!生2:小鱼在水里游的真快活!
2、承(第二三自然段):抓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师:说的真好!小蝌蚪快活的游哇游,踏上了他寻找妈妈的旅途,在路上他先遇见了谁呢?
生:鲤鱼阿姨(师出示鲤鱼的图片并指导学生进行画面观察)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那它们跟鲤鱼阿姨说了什么呢?
(生回答,师出示它们的对话,生分组分角色来朗读)
师:读的很好,请小朋友认真的观察一下课文的插图,小蝌蚪是怎样游向鲤鱼阿姨的?
迎上去(结合图画理解“迎”(面对面)(生读)
师:那小朋友你们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的小蝌蚪是“迎上去”不是“冲上去”?
生:小蝌蚪有礼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师:那么鲤鱼阿姨是怎么答的呢?(生读鲤鱼妈妈话)
出示词卡(四条腿,宽嘴巴)
师:小蝌蚪终于从鲤鱼阿姨那里知道了妈妈的样子,高兴极了,他们连忙小告别了鲤鱼阿姨继续向前游,当他看见乌龟大叔在水中悠闲地漫步时,连忙追了上去。小朋友们,他门为什么要追上去呢?(比较追上去和迎上去。出示图片)
生:因为乌龟有四条腿
生:因为乌龟是宽嘴巴
师:小朋友回答得都很正确,他们误以为前方游动的就是自己妈妈,小蝌蚪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于是高声叫着——
生:妈妈(引导学生读出激动,高兴的心情)
师:可乌龟大叔仍旧慢吞吞地说(“说”声音变粗)——(生读)
出示词卡(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分角色朗读。
3、拨(第四自然段):宣泄情感,以读养心。
师:鲤鱼阿姨和乌龟大叔指导让小蝌蚪知道了妈妈的模样,给了他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力量,接下来他们又遇见了谁呢?请小朋友们跟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并把青蛙妈妈的样子用横线标注出来。
①谁能说一说青蛙的样子?出示词卡(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一对大眼睛)
师:这是小蝌蚪们的妈妈吗?(出示青蛙图)
生:是
师:小蝌蚪们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妈妈,心情肯定是无比的激动,谁来读读小青蛙跟妈妈说的话?
生:妈妈,妈妈。(师引导孩子读出激动的语气)
师:此时此刻,妈妈就在眼前,小蝌蚪还可能对妈妈说什么呢?(拓展学生思维,学会爱的表达)
师:(引读)妈妈低头看见了自己的孩子,她笑着说——
生:(读青蛙妈妈语)。
师:你们知道吗?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自己的身体也发生着变化,赶快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找)
师:用笔将这些句子划下来,在小组里读一读,注意一定要按照顺序找哦!(生活动,小组交流)
师:谁来把你找到的句子读一读?
生3:“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师指图与学生共同回顾小蝌蚪的变化并在五幅挂图间板书)
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失
4、合(最后一段):内外延伸,厚实立体。
①巧妙过渡,走进文末
过渡:执着的小蝌蚪终于找到了妈妈,他们的身体也跟妈妈变得一样了,小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跟妈妈会到哪里去吗?(贴图五)请同学认真的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指图)看,小青蛙跟在妈妈的后面又启程了,他将和妈妈一起并肩作战,捉害虫,保庄稼,去谱写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童话。
(介绍青蛙知识,出示人类捕杀青蛙的图片,让孩子树立保护青蛙的意识!)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整理一下。
师、生:小蝌蚪先……再……接着……最后……(师边说边用箭头将贴图相连,并在箭头上板书“先”“再”“接着”“最后”)
(同桌相互练说)
师:来,让我们再一次用自己最美的声音,反这个故事讲给自己听吧!(自由读全文)
【评析:在引导学生感悟教材内容时,老师对教材的整合独具匠心。避开学生早已熟悉的“怎样找妈妈”的内容,引导学生先与小蝌蚪和青蛙交朋友,感知他们的样子,再感悟“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这样学生始终饶有兴趣地与文本对话,找变化点,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表演解说过程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达到了锻炼思维、发展语言的目的。】
七、课外练习,拓展延伸
前段时间,老师发现我们班有很多小朋友在养蚕宝宝,请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仔细观察蚕宝宝的身体变化过程,并用笔记录下来。
【评析:在引导孩子知道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然后在把知识迁移到具体的生活中,鼓励孩子观察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使得学以致用,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总结】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个充满童趣的文学作品。全文围绕“找”这个中心展开的。班级的植物角刚好有活体,为这节课的展开带来了更好的效果,小朋友的兴趣很大。
“这么可爱的小蝌蚪,他却找不到妈妈了,我们一起帮帮这个可爱而可怜的小蝌蚪好吗?引入主题,幼儿颇有兴趣的开始听我讲故事。由于小蝌蚪遇到的“妈妈”比较多,故事情节较长,我采取了分段教学。当小蝌蚪每次遇到一位“妈妈”,我就开展情节教学,让2位小朋友分角色表演,用这样的节教学方式,不仅让幼儿完整的说完一句话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积极参加活动的愿望。通过幼儿喜形于色的表情中,我知道他们很喜欢这节课,当小蝌蚪再次遇到其他的“妈妈”的时候,有的孩子已经迫不及待的“开演”了。
整个活动的不足之处,我觉得在时间的安排上有点不紧凑,当我要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时候,幼儿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一个阶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要认识的字:灰、迎、阿、姨、追、顶、披、鼓。
2、要会写的字:河、借、姐、呢、呀、哪。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中的不同人物、不同语气,尽可能体会、表演课文某一个片段。
情感目标
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生字制作卡、表演童话剧所需头饰(几只蝌蚪、大鲤鱼、小鲤鱼、乌龟、青蛙)。
2、有关蝌蚪的科普片段或把“实物”带进课堂。
学生准备
1、有条件的到河边观察一下蝌蚪。
2、了解蝌蚪或其他小动物的生长过程(以图片或文字形式展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汇报课前预习
师:同学们,学习这篇课文前,我们布置了预习任务,现在请同学们来汇报:通过读课文,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小蝌蚪(或查阅有关小蝌蚪的知识),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生交流。(略)
设计理念:此处提前布置的预习体现了两个任务:一个是读书,另一个是读“自然”这本大书。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鼓励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了解课外知识,进而爱小动物,爱大自然。
二、初读课文,简述梗概
1、师:同学们,大自然中生活着我们人类的许多好朋友,它们和我们一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活着,所以大自然中每天都会发生数不清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请大家快来看一看吧!
学生自由读课文几遍(要读充分)。
2、出示6幅图画于黑板,引导帮助学生简述课文。
设计理念:二年级复述难不难?“简述”显然降低了要求。借助图画,再加上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能够说出课文大概(真正的课堂上学生还时有发挥呢!),此时的复述,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的了解,有了整体的印象,同时又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看、说、记的.能力!
这个环节出现早不早?实际教学证明效果很好。前提是课前的预习及复述前的读书要“充分”。“充分”不是毫无问题,而是有足够的遍数,使学生能够对课文留下印象,这时的复述,就是建立在这个“印象”的基础上完成的。
三、“玩”中学字词
1、师:同学们,读了几遍课文,你们就讲得这么好,真不简单啊!有几个“小淘气”想和大家捉迷藏,你们敢不敢?好,请看黑板上这些字——(出示14个生字)——已经藏进课文中了,我喊“预备——开始”,你们拿起笔,开始找,找到一个,叫三声它的名字,马上用笔把它圈起来,别让它跑了!
学生圈、读生字词。(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个别稍慢的学生要适当帮助指导)教师出示卡片,进行“读词大赛”!
2、“谜语大比拼”。
(1)出示生字:河、姐、借、呢、呀、哪。
(2)学生给每个生字编个谜语(可从音、形、义各方面充分发挥想象),形式应多样活泼,用说出来、画出来动作表演出来等形式都可以。
(3)个别竞猜:编谜语的同学“单挑”同学猜谜语。
(4)分组打擂竞猜。
3、“词语接龙”。
规则:用生字组词,分组在一定时间内说得多而对的为胜。
(1)各组成员分头准备,在集中到组里,确定发言同学,其他同学可准备补充。
(2)各组比赛,教师相机调控。
4、“句子选美”
教师出词语,分组派代表说句子,最后全体参与评出“最美”的句子。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有两个特点:一是体现了识字、学词、说句的层次性,步步为营,比较扎实。学生如何认识字?其实正如认识人,见面多了自然就熟了。在这个环节中,字单独出现过,在词中出现过,又在句中出现,反复出现,使学生和它渐渐“熟悉”;二是灵活多样的形式。自始至终,学生们既在“玩”,又在学,而且是在愉悦地、自主地学。在“玩”中发展思维,在“玩”中发展学生听说的能力,开发他们“创造记忆”字词的综合学习能力,在“玩”中又培养了他们与人合作的能力,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四、生字书写
1、出示偏旁:氵、女、亻、口。
师生交流:它们“美”在哪里?
附参考:“女”:一个美丽的女孩,跳完舞后做优雅的谢幕动作。
“亻”:一个身子挺拔的同学,昂首挺胸,站得笔直。
“口”:一张漂亮的小嘴巴!
“氵”:像浪花一样漂亮、奔涌,但每一朵都在自己特定的泳道上,不犯规!
2、师生观察交流偏旁书写的规律。
3、教师示范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小组内评比出优胜者,进行鼓励表扬!
5、出示生字:河、姐、借、呢、呀、哪。
(1)先观察交流:怎样写,它们看起来才最美?
提示:“河”——“小河”不能太宽,它(氵)太宽了“可”就过不去了。
“姐”——“姐”是个美丽的女孩,所以要把“女”字旁写美丽。
“呢”、“呀”、“哪”——注意那张美丽的小嘴(口)。
此处宜采取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这样使许学生对难点、重点更易接受,更直观。
如“河”、“借”——左右两部分,好比两个朋友照相,谁胖些,谁瘦些?(“氵”、“亻”瘦;“可”、“昔”胖)那么田字格好比像框,怎么照?(瘦的略让,胖的略出。)
(2)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书写。
(3)“小小书法家”评选。
①小组内评选出优秀者。
②优秀者的字贴于教室《书法家》展框。
③请获胜者上台介绍经验。
设计理念:灵活、新鲜的语言设计,力求把“死”的变成“活”的,“枯”的变“荣”!每个字都是一个生命,或活泼,或俏丽,能静会动!汉字有魅力,更应该有魔力!让每个孩子从心里爱它,看它时怦然心动,写它时心旷神怡!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5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塘、群、灰、捕、迎、龟、裳、碧、鼓这9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能联系课文内容辨析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等三个词语及所处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中描写青蛙样子的句子,及句子中的动词如披露鼓。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想象、表达能力。
2.通过生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课上通过字、词训练及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
让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庄稼的好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三)注意体现创新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几个生长阶段的挂图打乱次序,请学生辨析,依次排列,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在课下可到池塘边细致观察小蝌蚪、青蛙的样子,了解它们是怎样发生变化的,也可将小蝌蚪带进课堂。也可用录像进行直观教学。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二)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不同用法。
3.理解小青蛙在寻找妈妈过程中心情及身体上的变化。
4.通过教师引导学习第二段,掌握自学三、四段的方法。
(三)疑点:
了解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当成妈妈。
(四)解决方法:
通过读鲤鱼妈妈的话及描绘青蛙样子的句子,使学生了解到乌龟与青蛙不同,不能根据身体的部分的特征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同时通过朗读使学生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心情十分急切,所以错把乌龟当妈妈。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课上配合教学进行小组讨论来解决重点难点。
2.在学习生字词时请学生到前边来进行指导学习、认识。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戴好头饰来讲台前表演。
4.将打乱顺序的小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卡片排列好并进行说话训练。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将本课应掌握的字、应理解的词、句训练到位。
2.进行朗读训练及指导。
3.结合挂图,学习课文内容。解决重、难、疑点。
4.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二)整体感知:
1.出示整幅的跨页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结合图画看看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解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它长得什么样?(投影出示,认识小蝌蚪),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它的妈妈是谁?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这几幅图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利用投影出示,看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看第一幅图着重观察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看第二幅图说说小蝌蚪遇见了谁?会说些什么?它的身体有什么变化?
用观察第二幅图的方法自己观察三、四幅图,自由说说图意,适当进行想象,教师予以指导点拨。
(三)借助拼音,结合图画,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标出自然段,用
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练习读并读准字音。
2.在认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通每一句话。
3.检查自读效果,逐段指名读课文,并领读生字词,其余学生注意认真听,读后师生议论,予以评价,注意指导下面几个字的读音:塘,迎裳这几个字是后鼻韵母,要读准。
群:读q*n,不要错读成q0n。
捕:读b(,不能读成p(。
裳:读轻声shang,衣裳(shang)。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四)结合看图,读讲第一段:
1.读第一段,看第一幅图,问:
(1)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2)结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3)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能够读懂那些词?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注意指导以下几个重点词语:
一群:指许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结合学生平时生活实际还可以说人群,建筑群。
对甩着、快活、游来游去几个词的理解要对照画面,启发学生想象。最好通过观察实物或录像。在朗读中体会甩这里是摆动的意思,例如牛甩着尾巴。
快活,游来游去能够说明小蝌蚪的心情很高兴。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着。
2.指导朗读第一段,要读出有趣、高兴的语气。
3.投影出示课后练习2的(1)题,口头填空,齐读句子。
(1)________里有________小蝌蚪,大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长长的尾巴,________地游来游去。
正确答案:池塘
一群
脑袋
黑灰色
甩着
快活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读讲第二段。
1.出示第二幅图问: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再结合课文,说一说。
2.继续观察:小蝌蚪遇见了谁?它会说些什么?会怎样想?再结合课文阅读,找出有关句子,再回答。
理解这一段着重领会长出了两条后腿捕食迎上去以及鲤鱼妈妈讲的青蛙特征四条腿宽嘴巴。
(1)结合看图,弄清蝌蚪先长出两条腿的位置。
(2)捕食:捉取食物。
(3)迎上去: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这里表示有礼貌,也表示鲤鱼是迎面而来。
3.指导朗读:要读出孩子问话那种天真的语气。鲤鱼妈妈要读出亲切、长辈式的语气。
过渡语: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
(二)讲读理解第三段。
1.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试着说说学学第三段,先试说图意然后图文对照,读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些句子?最后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2.体会: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也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心情。
3.解决疑点: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联系第二段鲤鱼妈妈介绍的特征来体会。主要原因是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不全面。
4.引申扩展:我们平时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否则就会闹笑话。
5.听录音,指导朗读第三段。要读出小蝌蚪找妈妈那种急切的心情,要读出乌龟和蔼可亲的语气。
(三)学习理解四、五段。
1.小组讨论:通过看图和朗读四、五段,你又学会了什么?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的?它们的妈妈是谁?
2.品析重点词语:比较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那种高兴的心情。表明青蛙是蹲在荷叶上,小蝌蚪不急着追赶,也说明小蝌蚪认准了青蛙是自己的妈妈,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面了解,相信自己不会认错了,所以不慌不忙。
3.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是怎样认出妈妈的?回顾鲤鱼和乌龟所介绍的特征与青蛙妈妈的样子相符合,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妈妈。
4.说说这两段主要讲什么?(要多问多想)
5.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练习朗读。
6.进行思想教育,引申扩展,通过学习第五段,你懂得了什么?(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四)练习,巩固:
投影出示练习题:
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_______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________,又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成了________。
正确答案:后腿、前腿、尾巴、青蛙。
2.青蛙四条腿,________嘴巴,________一对大眼睛,披着________,露着________。
正确答案:宽、鼓着、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板书设计:
长出后腿
四条腿、宽嘴巴
长出前腿
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
尾巴变短→不见
绿衣裳、雪白的肚皮
第三课时
(一)看图、读全文,小结课文内容。
1.拿出己打乱顺序的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照片、卡片或图片依次排列,小声说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
2.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分析生字、识记字形、组成词语、指导书写:
1.请学生在黑板前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2.注意指导学习以下生字。
塘:左右结构,13画,第8画右边要出头,第十画上下都要出头。
迎:半包围结构,与柳字相比较,里面的卬要看清,不要多写一撇。龟:共7画,下边是不是电。
裳:共14画,下边是衣不是
鼓:13画,第九笔是一,右边是支不是攴,也不是父。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碧绿:青绿色。碧:第四笔是提
(三)指导学生戴头饰表演这一课的小故事。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字词的抄写。
2.朗读课文。
3.在实践中观察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这篇课文不但语言优美,而且画面生动,教师引导学生首先掌握本课生字;然后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动词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弄清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教育学生从小保护有益动物。
教学目标:
一、基础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学习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通过学生课文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从小就要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2、体验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3、树立环保意识,教育学生要保护有益的动物。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
2、了解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教师指导学生区别“迎上去”、“追上去”和“游过去”的不同,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形象和准确性,培养语感。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准备:
蝌蚪、青蛙头饰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1、猜谜语:身子像个小逗点,摇着一根小尾巴,长大吃虫叫“呱呱”。(蝌蚪)(教师出示幻灯片1-2张)
2、谈话引入
小蝌蚪的妈妈是谁?为什么它要去找妈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去找它的妈妈吧!
3、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知道小蝌蚪去哪找妈妈吗?怎么找的?找到了没有?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温馨提示:
(1)自读课文,发现不认识的生字圈起来。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8个生字。
2.指导学生识记重点字和难点字(教师在巡视时发现各组同学普遍识记有困难的字)
3.教师课件出现本课要认的“灰、迎、阿、姨、追、顶、披、鼓”8个生字,检查识字效果。(教师出示幻灯片第3张)
三、精读领悟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点:
(1)看课件,提问:小蝌蚪是什么样的?他们游的怎么样?(教师出示幻灯片第4张)
(2)朗读第一自然段。(指导读出“快活”的语气)(教师出示幻灯片第5张)
过渡:小蝌蚪虽然生活的很快活,但是没有妈妈,总觉得生活中缺少了什么。它们多么希望也能和自己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呀!瞧,它们正商量着一起去找妈妈呢。它们找啊找,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原来就是一只可爱的大青蛙。教师出示阅读提示:(1)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的?(2)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妈妈?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教师出示幻灯片第6张)
2、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
(1)看课件,提问:青蛙妈妈是什么样的?(教师出示幻灯片第7-8张)
(2)引导学生归纳青蛙的外形特点。
师:假如你现在是青蛙妈妈,你想来介绍一下自己吗?(生带头饰上台汇报)
3、了解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①教师提问:小蝌蚪在长成青蛙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几次变化,是怎样变的呢?请你们自由地小声朗读课文2~5自然段。读完后,找出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用“~~~~”勾划出来,并标上序号。
②小组交流
③集体汇报,教师把学生学习的情况用相机拍出来展示讨论情况。
④演一演:请生扮演小蝌蚪,讲讲自己是怎么样长大的(带头饰上台汇报)
4、学习课文2~5段(教师出示幻灯片第9-12张)
过渡:小蝌蚪历尽艰辛找到了妈妈,其中多亏了谁的帮助?(鲤鱼和乌龟)
①学习第2段
(1)引读:小蝌蚪游哇游,正好看见……这时,他们会有什么想法?
于是,就——迎上去,问……
(2)为什么要“迎上去”?看课件(教师出示幻灯片第9张)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
(3)指导朗读,读出小蝌蚪主动热情、有礼貌的语气。(同桌互问互答,师生读等)
(4)小蝌蚪从鲤鱼妈妈那打听到自己的妈妈长得有什么特点?
过渡:于是,小蝌蚪告别了鲤鱼妈妈和小鲤鱼,继续寻找自己的妈妈。
②学习第3段
引读:它们游哇游,看见了一只……连忙……叫……
(1)为什么小蝌蚪会把乌龟误认成他们的妈妈?表现出怎样的心情?(急切)
(2)你从哪些词看出很急切?(连忙、追上去)
(3)为什么不用“迎上去”而用“追上去”了?生自由说。
(4)看课件(教师出示幻灯片第10张)理解,再说一说。请生上台表演。
指导朗读,读出急切的语气。(分组轮读,师生接读等)
这一次,小蝌蚪可认错了。不过他们不灰心,因为他们又从乌龟那知道了妈妈样子的更多特点,除了“四条腿,宽嘴巴”,还有……
过渡:于是,他们充满了信心,继续找妈妈,他们相信这一次一定能找着自己的妈妈。
③学习第4段(教师出示幻灯片第11-12张)
(1)引读: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
嘿,这一次可要仔细看看,是不是像鲤鱼妈妈和乌龟说的那样,可别再认错了。他们仔细一看,那只大青蛙披着……
(2)教师引读课件12中的句子一定是自己的妈妈,于是就不慌不忙地游过去,十分肯定地叫道……
(3)这时,小蝌蚪的心情怎样?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4)这一次,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用“游过去”呢?生自由说。
④小青蛙都在干什么呢?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教师出示幻灯片第13-14张)
教师小结:
(1)它们可真是人类的好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让我们带着赞赏的语气再去读一读吧。
(2)作者用词准确,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也要向他学习,这样才能把句子写得准确形象又生动。我们也要向小蝌蚪学习,只有不断去发现,不断去探究,坚持到底,终会有成功的一天。
(3)教师引读:青蛙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小宝宝也非常高兴,笑着说……
小青蛙听到妈妈的召唤是怎样做的?齐读第4段最后一句话(指导读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动作的敏捷),做动作读一读。
四、演演画面(教师出示幻灯片第15-20张)
教师请学生上台看课件表演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其他同学读课件中的句子配音。
(1)教师播放课件学生读指名学生演小蝌蚪的的样子?(教师出示幻灯片第15-张)
(2)同学们读得不错,小朋友表演不错,下面谁能到前面,把小蝌蚪遇到鲤鱼阿姨的情景表演给大家看?(选出角色演员,配戴好头饰,提醒演员“迎上去”的蝌蚪和鲤鱼阿姨各自该站在什么位置,该向什么方向游)(教师出示幻灯片第16张)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教师引导:小蝌蚪的身体在渐渐长大,它又去找妈妈,我们来看一看,乌龟是怎样说的?(过程同上,情景表演时提示演员“追上去”的蝌蚪和乌龟该站在什么位置,各自向什么方向游。)(教师出示幻灯片第17张)
(4)教师引语:在鲤鱼阿姨和乌龟的帮助下,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下面来看第四自然段,听老师读这一自然段,请同学根据老师的朗读上台表演。(教师出示幻灯片第18-20张范读)
教师小结:小蝌蚪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妈妈,该多高兴啊!如果你是小蝌蚪,你会对妈妈说些什么?把它找到妈妈后高兴的心情表达出来。
五、分角色朗读: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小蝌蚪和妈妈的对话。
六、拓展延伸
教师指导学生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话。(教师出示幻灯片第21张引导)
七、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为了让我们的青蛙朋友生活地更舒适安全,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教师出示幻灯片第22张)
八、课后作业(教师出示幻灯片第23张)
1、回家有感情地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给爸爸妈妈讲演故事。
板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变→青蛙
大脑袋→长了两→长了两→尾巴→不见
黑灰的身子条后腿条前腿变短尾巴
长尾巴↓↓↓
找妈妈→鲤鱼→乌龟→大青蛙→捉害虫
教学反思:
《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情节生动有趣,以对话为主,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材料。在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当然还存在着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自己感觉也有成功的地方,就上我能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以读为本,课堂上充满了朗朗书声。
一、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根据低年级孩子特有的年龄特点及他们爱思考,乐于探索新鲜事物的特点。我以兴趣为前提,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读书,去预习,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再辅助提一些读书的具体要求,收到的效果非常明显。孩子们通过自已的朗读找到了问题的答案,都会兴奋不已,这种自我激励的效用是无限的。在获得成功发现的同时,孩子们往往又会发现新的问题,培养了他们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二、以读悟情。
读出感情是朗读要求中的难点,而要读出“情”必须先悟出情,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在朗读指导中,我不拿自已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已去理解,去感悟,去体会读。例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课时,有许多对话,如:当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了妈妈时,乌龟笑着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到那边去找吧。”孩子们在读时出现了不同的争议。有的孩子认为应读得慢一点,因为他认为乌龟是个慢性子,说话肯定速度很慢的。有的孩子认为乌龟是一种温和的动物,说话时亲切一些,语气要和蔼一些,温柔可亲一些。有的孩子认为这儿乌龟是笑着说的,他觉得小蝌蚪居然会把自己当成了他们的妈妈,有点好笑,但乌龟也肯定没有嘲笑小蝌蚪的意思。这些读书体验都反映了孩子们对文本的不同理解,而且也都是可以成立的,有什么比独特的情感体验更宝贵的呢!
三、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教师课件的引导下带着头饰表演读
教师正视孩子们水平的差异,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多一些欣赏的目光,少一些苛刻的指责,教师让学生在个性展示读中表演情景故事。
四、同座分角色朗读,教师为全班学生搭建朗读展示的舞台。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多种形式为学生创设朗读的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的愉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个别读,分角色朗读,这样一来,读中感悟、悟中激情,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都会令孩子兴致盎然.
总之,教师只有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凭借教材的优势,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才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相信,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用心去引导,孩子们一定会喜欢阅读。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相关文章: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4-24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5-20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3-09
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08-25
《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09-03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9-09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9-20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及反思04-22
小蝌蚪找妈妈大班教案04-23
大班教案:小蝌蚪找妈妈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