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大班数学教案集锦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借助故事情节让幼儿了解以一代十的记录方法,并进行操作。
2、引导幼儿思考,明白写数字的重要性。
3、让幼儿进一步分清左右手,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成功。
活动准备
老鼠图片,牛皮筋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出示小老鼠
2、教师:这是谁呀?对,这是一只圆耳朵小老鼠。
今天老师就来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圆耳朵小老鼠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3、教师讲故事。
二、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
1、你们说,圆耳朵小老鼠会用什么方法来代表15呢?
(幼儿思考回答)
三、老师讲述故事的后半部分,介绍以一代十的方法。
1、原来圆耳朵小老鼠先在自己的左手臂上扎了1根绿丝带,又在自己的`右手臂上扎了5根红丝带,
这样不就代表15了吗?
2、那老师想问问我们小朋友了,圆耳朵小老鼠想了什么办法代表15呢?
它为什么在左手臂上只扎1绿根丝带呢?
这1根绿丝带其实代表了几粒糖呀?
5根红丝带又代表几粒呢?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讨论一下。
(幼儿自由讨论)
3、教师小结:原来圆耳朵小老鼠在左手上系的一根绿丝带代表10粒,
右手上系的5根红丝带就代表5粒,左右手合在一起就代表15粒了,是不是呀!
4、继续讲故事
教师:原来圆耳朵小老鼠是想的这种方法呀,用右手上的来代表十,左手上的代表个,
看来圆耳朵小老鼠还真会动脑筋呢。
5、提问:你们觉得圆耳朵小老鼠的办法可行吗?
它的办法是不是最好的呢?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办法呢?
四、幼儿操作:“以一代十”
1、如果第三天鼠老师又要小老鼠们记住23、34、45这些数字呢?圆耳朵小老鼠会怎么做呢?
(请个别幼儿来讲一讲)
2、幼儿尝试用牛皮筋在自己手上操作,学习以一代十的计数方法。
那我们小朋友也来试一试圆耳朵小老鼠的方法好不好啊?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牛皮筋,你们可以把它套在手上,不过套的时候要注意,
左手上代表的是几十,右手上代表的是几个。
套完的小朋友就把手举起来,这样老师就知道你套好了。
五、分组操作,比较快慢套的时候
那到底是套皮筋快呢还是写数字快呢?(幼儿讨论)
那我们来比试一下吧。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内物体的数量。
2、探索按标记图要求在圈里摆放相应数量物体。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感和合作游戏的乐趣。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大、小呼啦圈若干,瓶宝宝10只,幼儿操作用的小兔、圆圈等。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老鼠笼”,数数围住了几只小老鼠
(二)玩套圈并看标记记录
1、出示瓶宝宝,引导幼儿数出瓶宝宝的数量,请幼儿玩套圈。
2、出示标记图,请幼儿说说标记图的含义,并记录圈内瓶宝宝的数量。
3、请几名幼儿和教师同时套圈,设置两个圈同时套中一个瓶宝宝的情境,引发幼儿讨论:蓝圈和红圈套中了同一个瓶宝宝,这个瓶宝宝该算谁套中的。
(三)学习计数两圈交叉情况下圈中瓶宝宝的数量
1、白板上演示两圈套中同一个瓶宝宝的过程,带领幼儿分析交叉部分瓶宝宝的特征:既在红圈也在蓝圈,计数两个圈内瓶宝宝数量时都要将它算进去。
出示图一(见光盘录像,下同),教师边在白板上演示边讲解:红圈套中一个瓶宝宝,蓝圈过来了,和红圈怎么样了?(交叉在一起)现在瓶宝宝在什么地方?(中间)你们说的“中间”是不是这个地方?(带幼儿徒手画一画公共地方)这是红圈和蓝圈公共的地方,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公共地方的瓶宝宝在红圈里吗?(将蓝色变浅)在蓝圈里吗?(将红色变浅)这个瓶宝宝既在红圈里,也在蓝圈里,我们数红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宝宝算进去,数蓝圈套中几个瓶宝宝的时候也要把公共地方的瓶宝宝算进去,记住了吗?
2、分别出示图二、图三、图四、图五,改变交叉部分瓶宝宝的数量,引导幼儿正确计数红、蓝圈里各有几个瓶宝宝。
(借助白板的拖动、变色、移动等功能,让幼儿直观地看到两圈如何交叉形成一个公共部分,明确所要计数对象的范围,从而让幼儿真正理解公共部分物体的特征,这是本节活动的重、难点所在。)
(四)操作活动:兔宝宝站圈
1、出示标记图一:红圈2只蓝圈2只,分析标记图要求:怎样给3只兔宝宝站圈。
教师设疑:红圈里要站两只,蓝圈里也要站两只,这可怎么站呀?想想看。白板上演示正确答案,组织幼儿表扬自己。
2、出示标记图二:红圈3只蓝圈2只,幼儿看标记操作,重点引导幼儿思考两圈交叉部分站几只兔宝宝。
3、出示标记图三:红圈1只蓝圈3只,怎样站圈?
(五)合作游戏:站圈乐
1、幼儿分组自由站圈,说说自己一组是怎样站的。(白板演示不同结果)
小结:原来4个小朋友站两个圈有好多不同的.站法。
2、分别出示图一(红圈里2人,蓝圈里3人)、图二(红圈里2人,蓝圈里4人)、图三(红圈里4人,蓝圈里4人),幼儿看标记玩站圈游戏,体验成功和合作的乐趣。
(3次不同的站圈任务对幼儿要求越来越高,教师注意语言提示的变化。)
师:你们太厉害啦,这么难的任务都能完成,心里什么感觉?那我们一起庆祝一下吧!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活动延伸
1、为每组幼儿提供一个可随意翻动、组合的标记牌,让幼儿自行翻牌玩站圈游戏。
2、鼓励幼儿尝试5人一组玩站圈游戏。
小百科:圈的读音有juàn,quān,juān,又名“环”,古兵器。用金属制成的圆环。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认识长短,知道谁长、谁短,谁最长最短及是否一样长
2、进一步学习分类
3、培养观察、比较及动手操作活动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彩带若干,不同长短品种的笔若干
2、彩带小棒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尝试
1、师:小兔的好朋友要上学了,小兔准备了许多的礼物送给它,请小朋友帮小兔整理一下,用彩带把礼物扎得漂漂亮亮的,好吗?
2、将手中不同长短品种的笔按老师的要求找出:
(1)最长,最短(师:可是这些礼物有的长,有的.短,我们来给他分分类吧)
(2)同样长的那几根(师:小朋友们数数一样长的有几根呀)
(3)小结:着重说明比的方法,要两端对齐了再比
(师:我们在比的时候呀,要两端对齐了再比,就是两只笔的端头对齐比)
3、请幼儿再比一次,然后将一样长的放在一起
师:小朋友比比看哪些小棒一样长,我们把一样长的放在一起
二、师演示讲解,把彩色的小棒也按长短分类
1、四根小棒比长短,谁最长,谁最短,有没有一样长的,礼物要用彩带扎上蝴蝶结,那才漂亮,请小朋友帮老师找出彩带
2、两根彩带比长短是不是一样长,谁最长,谁最短
3、用彩带扎礼物
三、游戏
师:小兔的好朋友接到礼物,高兴极了,和小兔一起做起了手指游戏:1、找自己的手指找出哪根最长,哪两根一样长
2、找朋友:比比谁的手指长(一样名称的手指叠一块比)找出后,一起做手指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会对一定数量的物品进行平均分。
2、积极动脑筋想出均分的方法,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PPT;2、操作卡每人一套;3、小老鼠分披萨玩具卡每人一份。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
知道将十二平均分成两份,想出均分的方法。
活动难点:
借助实物操作,将十二平均分成三份、四份。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讲述故事开头部分,数出蚊子的总量。
师:小猪坐在屋里看电视,嗡嗡嗡,嗡嗡嗡(播放蚊子飞来的声音),原来是一群蚊子来捣乱,小猪心想,这得有多少只蚊子呀?
提问:请小朋友们帮小猪数一数,有多少只蚊子。(12只)小猪说:天哪,有十二只蚊子。这么多的蚊子,叫我怎么对付得了呢?
二、结合故事内容,借助实物操作,将十二平均分成两份、三份、四份。
1、根据故事内容,直观感知将十二平均分成两份。
师:这时,小羊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呢!(PPT图片上有六只蚊子朝着小羊飞去)幼儿猜想,并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原来小羊一进屋,蚊子马上分成两群,一群围住小羊,一群对付小猪。有六只蚊子正在咬小猪,另外六只在咬小羊。小猪哈哈的笑着说:"我觉得好受一些了。"小羊说:"可我觉得一点儿也不好受。
2、根据故事内容,尝试将十二平均分成三份。
说着,小羊想走,小猪赶紧拉住他,说:"咱们再找个伙伴来看电视,你肯定会觉得比现在好过。"小羊问:"为什么?"小猪说:"再来个伙伴,蚊子就会分成三群,并且三群蚊子一样多。小羊还是有些不明白……?小猪看见小兔从门外走过,就大声喊:"小兔快来看电视!"提问:小猪说在找个伙伴,蚊子就会分成三群,三群蚊子一样多,小羊不明白,我们应该怎么帮他呢!
幼儿探索操作,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验证记录结果,分享均分的方法,帮助小羊解答疑惑。
果然,蚊子分成三群──一群围住小兔,一群围住小羊,一群围住小猪。小羊数了数咬自己的蚊子,真的只有四只了,数数咬小猪的蚊子是四只,再数数咬小羊的蚊子也是四只,小羊说:"小猪,你真聪明!"提问:小朋友们分对了吗?你们是怎么分的。
小结:先每个小动物一个一只,剩下的蚊子再一个分一只,直到分完为止。
3、根据故事内容,尝试将十二平均分成四份。
小猪哈哈一笑,对小羊、小兔说:"要想比现在更好受,咱们再找个伙伴来,那时候,蚊子会分成四群……"于是,小羊帮着小猪一起朝门外喊:"小猴来看电视呀!快来看呀!"小猴听见喊声,跑来了,他一进门就嚷:"这屋里蚊子怎么这么多呀!"提问:小猴也进屋了,蚊子分成了四群,四群蚊子一样多,有几只蚊子会咬小猴,其他小动物又会被几只蚊子咬。用我们刚刚探索的办法来帮帮忙。
(1)幼儿探索操作,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2)验证记录结果。
小羊忙对小猴说:"别怕,别怕,咬你的蚊子变少了,现在才有3只蚊子咬你了,(小羊轻声的数着,咬小猪的蚊子有3只,咬小兔的有3只,咬自己也是3只)咱们要是再找个伙伴来,咬你的蚊子会更少的"。
这时候,小猴不管他们说什么,啪、啪、啪……像是什么都没听见,还是不住手地打着蚊子。
小羊看看小猴,又看看小猪,心里想:虽然小猪会算,但在蚊子面前,还是小猴让人佩服呀!
提问:小羊为什么觉得小猴更让人佩服呢!
小结:我们要学习小猪的.聪明,学会对一定数量的物品进行平均分,积极动脑筋想出均分的方法,也要向小猴学习,懂得遇到麻烦,不仅要动脑筋更需要以实际行动帮助自己和同伴。
三、小老鼠分披萨(1)有四只小老鼠来分一块大披萨,披萨总共有十二片,每个小老鼠分得的片数要一样多,那每个小老鼠能分得几片披萨。请小朋友们取下玩具卡玩一玩。
(2)验证小老鼠的披萨有没有分对。
四、活动延伸请我们的小朋友回到教室以后把这个有趣的活动和自己的好朋友分享,把操作材料投放到益智区,探索不同数量物体的平均分。
活动反思:
1、这是小班的一堂数学复习课,在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增加一点按数取物的知识,让复习课提升了高度。
2、活动过程我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讲求对幼儿能力的同等对待,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
可是班级幼儿人数过多,对于操作环节掌握度不很自信,但是相信只要幼儿对课堂感兴趣,整个过程都将会很好的掌控!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1. 在操作中探究7的分解组成,理解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2. 发展分析、推理、归纳和迁移能力。
3. 喜欢并愿意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 在操作中探究7的分解组成,理解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2. 发展分析、推理、归纳和迁移能力。
3. 喜欢并愿意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在操作中探究7的分解组成并记录。
2. 难点:在理解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递增递减的规律)。
活动准备
洞洞板学具 白色若干 铅笔若干
活动过程
1.听音乐取学具
2.游戏“敲鼓”
3.通过故事学习7分解组成,并理解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1) 以《苹果熟了》的故事形式,学习7的分解组成。
出示7个绿棋子。
故事:在吉林省梅河口市有一所第二幼儿园,幼儿园的院子里面有一棵苹果树,秋天到了树上结了7个苹果,第一天。1个苹果成熟了,变成红的。
老师将一个绿棋子变成红色棋子,并出示记录表。
提问7分成了1和几?1和6和起来是几?
请幼儿用“照相机”把第一天苹果成熟的情况拍下来。
第2天,又1个苹果长成熟了,变成红的…………(方法同上)
(2) 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分出来的两个部分数中一个数增加1,另一个就少1,总数不变”的'互补关系。
教师演示比较第1天和第2天红苹果的数量.
提问:第1天,树上有几个红苹果、几个青苹果,第2天,几红、几青?红变的(多一个)青呢?(少了一个)
为什么红变多一个,青就变的少一个呢?(因为树上总共只有7个苹果,红变多了、青就变少了)
(3) 通过故事摆出7的不同分法。
请幼儿边叙述故事边摆棋子,摆完说出一种分合式,在摆下一种。
(4) 引导幼儿进一步的理解部分数之间(逐一递增、逐一递减的互补关系)
游戏“猜拳”
4.收学具并检查学具
5.听音乐送学具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幼儿园数学教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数学活动中如果仅给孩子以语言讲解,而没有实际操作,只是将抽象的数学符号强加给孩子,孩子学的很枯燥,久而久之会对数学活动失去兴趣。俄国数学家欧拉说得好“数学这门学科需要的是观察,也需要实验。”这给了我们一种启示:可以运用操作法来学习数学,它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即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在摆弄过程中进行探索,从而获得数学经验、知识、技能的一种方法。这种在动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数学知识才是最牢固,最不会忘记的知识。
密切联系幼儿和生活,利用幼儿平常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活动,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现在正值秋收季节,“种子”对于我们农村孩子来说,是熟悉的。根据孩子的这一特点,我就设计了本次活动:种子排队。
活动目标:
1、巩固数量,能将收集的种子进行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积极探索,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种子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看看口袋里有什么?
2、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
二、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现在老师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个忙,给这些种子分分家。
2、排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三排全排完了,数一数,每排有几颗种子,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
3、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4、交流: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
红豆有几颗?(七颗)黄豆有几颗?C蚕豆呢?它们都是七颗啊?那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不一样)
6、讨论:为什么都是七颗,队伍不一样长呢?(因为红豆小,所以排得最短。因为蚕豆大,所以排得最长。因为黄豆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
7、小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
三、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观察纸板
看看纸板上有什么?这三条线怎么样?
2、设疑、思考
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用不同的'种子排队,想想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A:一样,B、不一样)
3、交待探索要求,幼儿操作。
请你们用不同的种子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用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
4、交流:讲述操作结果。
5、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呢?”
6、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
四、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小结:大小不一的种子,数量相同,排列长短不一样。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数量不同。
2、想一想,我们到后面墙边,老师用的步子多,还是你们小朋友用的步子多?是吗?呆会我们一起去试一试。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07-06
大班优秀数学教案02-25
大班数学教案04-25
大班智力数学教案03-01
大班数学教案及反思02-16
好玩的大班数学教案02-20
大班数学教案学习04-01
关于大班数学教案01-02
大班数学教案范文03-03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