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范文锦集六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幼儿特别喜欢"玩火",这是非常危险的,也是成人所不允许的。看到这一现象,我感到不让幼儿"玩火"会扼杀幼儿对火的探索的兴趣,使幼儿失去学习和学会保护自我的好机会,所以我结合前段时间开展的主题活动"空气在哪里?"设计了这样一节课。主要让幼儿通过探索观察蜡烛燃烧时的一些有趣现象,知道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幼儿探索求知的欲望。
背景分析:
科学区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个区域,所以我们总是在里面投放很多材料,前段时间投放的材料里面就有蜡烛、瓶子及打火机。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其中有一位小朋友无意间将一支蜡烛折断成长短不一的两截。他一会儿用小瓶子盖在一支短蜡烛上,一会儿将大瓶子盖在短蜡烛上。他发现小瓶子里的蜡烛熄灭得快。于是蜡烛燃烧的科学活动产生了。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在感知蜡烛燃烧现象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通过观察,了解各种各样的蜡,说出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3.初步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对此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重点:
激发幼儿探究科学的欲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
活动难点:
让幼儿知道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燃烧时需要空气中的氧气。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蜡烛若干、透明玻璃瓶6个、玻璃口杯1个、火柴、打火机。
经验准备:
蜡烛实物图片、轻音乐、课前对幼儿进行的安全教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烛光,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带领孩子进入教室,一起感受美丽而又温馨的烛光。
2.引导幼儿观察点燃的蜡烛,说说自己看到的有趣现象。例如:滴下来的蜡烛油像眼泪,而且很烫;小火苗会随风"跳舞",说一说小火苗像什么呢?(像星星、像花蕊、像太阳、像萤火虫等。)
3.引导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烛火的样子。
二、通过观看各种各样的蜡烛实物图片,让幼儿说出蜡烛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1.教师请幼儿共同来欣赏各种各样的蜡烛实物图片。
2.引导幼儿说出蜡烛的用途,谈谈自己在什么时候用过蜡烛?(停电的时候,过生日的时候,挂灯笼的时候等。)
三、通过游戏《蜡烛的熄灭》,让幼儿了解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对此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1.请幼儿讲一讲应该如何点燃蜡烛(火柴、打火机)
2.引导幼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蜡烛熄灭(用手扇或用嘴吹)
3.教师用另一种方法将蜡烛熄灭。首先点燃一根蜡烛,固定好,然后用一个玻璃口杯罩在蜡烛上,看看结果怎样?(熄灭)
4.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实验,验证这种方法。
(1)幼儿操作实验:罩上杯子后,蜡烛会慢慢熄灭。
(2)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幼儿自由发言)
(3)罩上杯子后蜡烛会熄灭,还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杯子会发热、发黑,杯壁上会有小水珠,火焰熄灭时有一股烟味)
5.教师小结:蜡烛燃烧时需要空气,当蜡烛罩上杯子后,外面的空气进不去了,杯子里的空气被拉住燃烧用完了,蜡烛就会熄灭。
活动延伸:
蜡还可以绘画,请幼儿用桌子上的碎蜡在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用棉签蘸上盘中的颜料,均匀的涂在画上,就会显现出美丽的蜡染画。
教学反思:
在组织这节科学活动课之前,我提前给孩子做了详细的安全工作讲解,因为担心从来没有接触过火的孩子在实验的过程中会紧张、害怕,再有怕孩子会不小心烧着手。当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就很投入,探索的积极性也很高,也很注意安全问题,就这样在孩子们的带动下,我逐渐放开手,和孩子们一起来探索,效果很好。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脚的用途及其保护的方法。
2、启发幼儿运用感官感知、体验小脚踩在不同材料平面上的感觉,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力,让幼儿体验探索的乐趣。
3、初步培养幼儿用语言准确表达感受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创设由贝壳、软垫、瓷砖、塑料等不同材料铺成的小路。
2、颜料、泡沫板、抹布。
活动过程
1、引出问题,启发思考。
(1)在教师的.带领下,边念儿歌,边做脚丫操,引发幼儿以活动的兴趣。
(2)提出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对宝贝,它能带着我们去想去的地方,你们知道它是谁吗?”
(3)引导幼儿讲述小脚用途(走路、踢球、跳舞、蹬车等)。
(4)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脚?
2、感知表达活动。
(1)让幼儿赤脚走在不同材料铺成的小路上,体验脚底接触这些材料的真实感受。
(2)启发幼儿用语言表达小脚踩在这些材料上的体验和感受。
1自由交流感觉。
2请个别幼儿谈感受。
(3)让幼儿再一次体验小脚走在不同材料路上的感觉,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脚的感受和对活动的兴趣。
(4)小结:“脚踩在瓷砖上是凉凉的,踩在软垫上是软软的等。”
3、光脚作画:印地毯。
(1)提出光脚作画的要求。
(2)师生一起为大地毯印上美丽的花纹。
(3)欣赏作品。
活动延伸
带幼儿体验小脚踩草地、沙地、水泥地、鹅卵石路和放在水中的不同感受,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小车制作,体验制作完成小车后的成就感。
2.大胆动手制作会跑的小车,积极参与想办法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制作车轮会转的小车,探索车轮与车轴连接的方法。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小朋友有玩过玩具汽车的经验。
物质准备:一辆会跑的玩具小汽车,在不同位置钻孔的牙膏盒和没有钻孔的纸盒,钻好孔的瓶盖,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各种圆形积塑玩具,泡沫板,吸管,一次性筷子,橡皮泥,剪刀,双面胶,透明胶,音乐《雪之梦》。
活动过程
1.观察小车,了解小车的基本结构。
(1)指导语:看这辆小汽车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2)小结:小车由车身和车轮构成。(该部分略作详细观察车轮与车轴之间的关系,车轮与车身的高度)
2.幼儿思考怎样做一辆会跑的小车。
出示准备的材料,让幼儿说一说,各种材料适合做什么,打算怎么做。
指导语: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想请你们亲手做一辆会跑的小车,请你们在做之前先看一看桌子上的材料,和你的身边的朋友他说一说,你打算用哪些材料来做什么?怎么做?
3.幼儿动手制作会跑的小车。(第一次操作)教师按半成品车、部分零件已组装配套、单一的材料分为几组摆放,幼儿自愿选择小组,尝试制作会跑的小车。
4.幼儿检查自己制作的小车。
(1)幼儿介绍自己做的小车。
指导语:你们的小汽车都做好了吗?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各小组在自己组内介绍自己做的车)
(2)检查小车能否跑起来。
指导语:请同伴相互检查,你做的.小车能跑起来吗?看看能跑的小车和不能跑的小车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在相互检查和比较中,让幼儿发现车轮和车身位置、车轮之间距离的关系。
(3)小结:车轮要安在车身合适的位置上,车轮之间的距离要适当,小车才能跑起来。
5.幼儿改造自己的小车。(第二次操作)教师鼓励幼儿合作修理小车,让跑不动的小车都跑起来。
6.教师再次总结。
(1)先让在第二次操做中成功幼儿说一说,他是怎样改造自己的小车的。
(2)教师做总结。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教学、学习目标及相对应的课程标准: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观察自己或他人的指纹图样,让学生认识每个人指纹的独特性,学习一些观察与研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对自己指纹的观察,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合适的问题。能根据问题,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方案。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研究和实验中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学习中让学生养成注重事实,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每个人的指纹具有独特性。提出合适的问题,制定研究的方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透明胶带、剪刀、白纸、表格、放大镜、图画纸、印泥、橡皮泥、水彩笔、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魔术“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不喜欢看魔术表演?接下来老师就来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不过表演魔术可是需要助手的,你们谁愿意来做老师的助手呢?不过老师要选的助手是有条件的。出示课件。
(一、我是班中最高大的男生,我的手很大,手指很粗,力气也很大。 二、我是班中最小巧玲珑的女生,我的手和手指很小,力气也很小。)
请两位同学上台,老师请他们留个手印做纪念。取白纸在白纸上印手指印。
师:老师把这两个手指印调换一下,现在不知道是谁的手指印了。不过没有关系,老师很快就能分辨出来。(教师给大家做一个实验:把少量碘酒倒在金属瓶盖里慢慢加热,移近白纸,白纸上便会出现清晰的棕色指纹。)
师:现在看到了什么?(教师把分辨出来的手指印向同学们展示一下)老师的魔术是不是成功了。给老师一些掌声吧。你们知道这手指印是什么吗?(指纹)。
2. 出示幻灯片(导入奇妙的指纹一课)。
二、 新授
(一) 研究指纹
1. 提出问题。
师:指纹这么奇妙,你们都想研究关于指纹的什么问题呢?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直接在课件上展示出来。)
2. 筛选问题。
师: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是真多啊!现在请你们仔细分析一下我们的.问题,哪些我们可以在这一节课上就能解答呢?
(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
问题:
(1)我的指纹是不是一样的?
(2)我的指纹和同学的一样吗?
(3)我和老师的指纹是不是一样的?
(二) 拓印指纹
1. 导入。
(1) 你们是否知道你的指纹在什么地方呢?谁能给老师指一下?
(学生指出自己指纹的位置)
(2) 那好我们就开始研究吧!(找一位学生,拉着学生的手走到教室的一端)用放大镜观察一下吧!(再走到教室的另一端)在灯光下观察一下吧。(面向全体)我想在酒精灯上加热一下大家说行不行啊?在液体里泡一下可以吗?
(3) 这样观察太麻烦了,谁能给老师想一个办法?(引导学生说出把指纹拓印下来研究)
2.拓印指纹。
(1) 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要把指纹印下来。和自己的同学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把我们的指纹印下来呢?(学生讨论)
(2) 教师提出要求
·小组成员互相帮助
· 注意纪律,不要大声喧哗。
· 注意卫生
(3) (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拓印,教师巡视指导)
(4) 考察学生的方法,及时的发现并给予表扬。
(5) 展示一下自己拓印的指纹。
3. 研究问题。
(1)分小组研究问题。讨论交流研究方法和在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师布置要求:①搞好分工。②注意纪律。③做好记录。
(2)集体解决问题。
鼓励学生动起来。可以向其他的同学借指纹;也可以向老师借指纹。
(3)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做好纪录。
4. 交流答案,展示研究成果。
(引导学生将研究的方法、过程、研究的结果和遇到的问题都说出来。其他学生认真地倾听。)
5. 指纹的分类。
① 教师出示三种指纹类型,主学生观察它的形状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种物品十分相像?根据自己的观察,给这种类型的指纹起出自己喜欢的名字。(适时的表扬学生的回答)
② 总结出:人的指纹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弓形、箕形、斗形。(幻灯出示三种类型指纹的特征)
③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指纹属于哪种类型。
6. 知识扩展。
(1) 师:现在到了奖励的时间了,老师这有一本有关于指纹知识的小册子。这上面有我们刚才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的材料。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呢?这是一本赠给热爱科学,乐于思考的孩子的。你们是不是这样的孩子呢?请班长代表全班同学到台上领下去。
(2) 指纹画创作
① 向学生展示一些中外有趣的指纹画。
②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指纹画。(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进行指纹画创作)。
③ 展示自己的指纹画。(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指纹画进行评价)
(3) 特色作业
① 回到家后把爸爸、妈妈的指纹拓印下来做一个家庭指纹档案。
② 研究一下自己的趾纹。看一看你的趾纹和你的指纹有什么相似或是不一样的地方。
三、 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我们本来很熟悉但又不太详细的知识,它是我们的朋友——指纹,有关于它的知识,你们还想再继续研究吗?那么,这项研究就交给你们了,老师祝你们成功。下课。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认识狐狸和狼,使幼儿能区分狐狸和狼不同的生活习性和外型特征,并了解它们的共性。
2、丰富词:群居、野兽。复习词:狡猾、蓬松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狐狸和狼
活动过程
一、介绍狐狸
1、提问:
(1)什么动物是很狡猾的`?(出示狐狸图片)
(2)狸什么地是很狡猾的?
教师小结:狐狸会装死,会用尾巴把脚印扫掉,会放臭气熏人,会守在兔子洞口,会游水偷鸭子吃,
狐狸知道猎人来捉它时还会把放出的臭气除掉。
(3)狐狸住在哪里?吃什么东西?
(草原、树林,专吃兔、鸡、鼠)
二、讲故事:狐狸的一家
三、用比较的方法介绍狼
1、出示狼的图片:这是什么动物?
2、比较狼和狐狸的不同点
(1)狐狸喜欢吃鸡、兔,狼喜欢吃什么?
(2)牛、马的力气、身体都很大,狐狸吃不下,狼怎么吃得下?
(狼的身体比狐狸大,狼是一群一群出来找食的)
(3)狼和狐狸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大小、尾巴)
3、教师小结
(1)不同点
狐狸:狡猾、是一只或两只生活在一起,吃兔、鸡等小动物,尾巴蓬松。
狼:冬天群居,吃鸡、兔、羊、牛、马等动物,尾巴像条绳子,向下垂。
(2)相同点:狐狸和狼都吃动物的肉、都有尖锐的牙齿和爪子,是晚上出来找东西吃,都生活在树林里,没有人养的,所以它们都是野兽。
四、思考提问:
狐狸和狼谁凶?谁比狼还凶?(老虎、狮子等)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操作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2、通过实验了解哪些物体能穿越弯管,了解有关物体的特征。
3、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观察记录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1、教师自己尝试做过本次实验,了解实验的结果及物体的有关特性.
2、幼儿曾做过有关水,小纸团(同样大小的纸张约宽5CM,长6CM的纸张捏成的),细长短棍(8cm)等物体穿越弯管的实验,并做过相关的记录.
物质材料的准备:
1、直角形的白色弯管若干,一端系有螺帽的线若干,各种打气筒,铅笔,手电筒若干,记录的.纸笔.
2、展示仪记录表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幼儿猜测这些东西能穿越弯管吗?
2、幼儿猜测并和小朋友讨论,教师统计猜测结果.
3、教师鼓励幼儿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并记录实验结果.
4、组长将组员的实验结果进行统计.
5、师生共同探讨,用展示仪交流实验结果.
6、请幼儿观察,再次实验,证明实验的最终科学结果.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什么东西能穿越弯管?什么东西不能穿越弯管?
7、师生共同探讨:为什么带螺帽的线和打气筒的气可以穿越弯管?为什么铅笔和手电筒的光不能穿越弯管?
8、引发下次实验.
四、延伸活动:将材料投放到科学活动角,并添加一部份新的材料,幼儿游戏探索。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31
科学活动教案12-16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5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0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2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8-04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8-06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8-01
(必备)科学活动教案07-29
科学活动教案(精品)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