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5-14 19:10:21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范文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活动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范文5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有策略、有规则地解决问题,能充分利用材料,探索不直接用手运乒乓球的多种方法。

  2、引导幼儿初步尝试小组统计记录法。

  3、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素养,激发探究兴趣。

  活动准备:乒乓球、乒乓板、纸杯、绳子、小剪刀、吸管、泥工、牙膏盒、勺子、盘子记录卡、笔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实验设想。

  1、提出问题:怎样在不移动盘子又不用手直接碰到乒乓球的情况下,把球从这个盘子运到篓子里呢?

  2、请幼儿将实验设想记录在"我的想法"一栏,然后与同伴相互交流。

  二、充分利用材料,动手实验操作。

  1、幼儿实验并记录:

  "桌子上有很多材料,你们可以先根据刚才想的办法去找一找,试一试,把结果记录在'实验结果'这一栏。其他的材料你也可以试一试,同样把它记录下来。"(教师适时指导幼儿实验,并提醒幼儿注意,手不能碰到球。)

  2、交流实验情况。

  (1)幼儿讲一讲,"你用了哪些方法?你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样?"

  (2)教师记录幼儿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请其他幼儿帮助解决。

  (3)引导幼儿发现:两个材料协作可以运球、改变材料形状可以运球。

  三、初步尝试小组统计记录法。

  怎样让大家一看就知道你们一组一共用了哪些方法呢?(启发幼儿尝试小组统计记录。)提出小组统计要求:

  (1)统计要全面清楚;

  (2)相同的方法只要记一次。

  四、游戏:运球比赛

  1、引导每组幼儿在统计的基础上选择一种既快又方便的运球方法。

  2、每组推选一名选手运用选择的方法进行运球比赛。

  活动反思:

  大家都知道,课程改革后的科学教育已不再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情感、态度和探索,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纲要》的科学教育目标也强调要让幼儿“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不用手也行》这节课就是让幼儿想办法解决在周围实际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一开始就创设问题情境:怎样不直接用手碰到球,把球从一个地点到运到另一个地点。整个过程没有蕴藏深奥的科学道理,而是让幼儿在问题中通过实验设想、实验验证、记录结果等环节积极寻求答案,利用身边的事物和材料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充分激发起他们的探索欲望,使幼儿获得真正内化的知识和经验,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活动中,孩子们使用的材料都是他们身边较常见的日用品或学习用品,没有任何华丽的装饰,但却暗含着有价值的教育内容。稍加观察,你就可以发现孩子的材料是有层次的',有些材料操作起来比较简单,能直接运球,像杯子、夹子等,能让每一个孩子体验实验的成功。另外我们也提供了一些需要孩子动脑思考才能实验成功的材料,像绳子、铅丝等,这样就满足了不同层次孩子的发展需求。

  在材料方面我还有一点感触比较深的是: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孩子,他们往往比我们更善于发现,像有的孩子想到把鞋子脱下舀;还有的孩子用嘴巴吸。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想的:我们的“做中学”主要是培养孩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我们就应该鼓励他们去大胆尝试,主动探索,孩子们想到了脱鞋、用嘴吸,虽然从卫生的角度讲并不符合要求,但这都是他们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他们情不自禁的表现。

  孩子会从自己的身上寻找游戏材料,我们老师也要善于从环境中寻找教育资源。“做中学”非常注重孩子对自己实验过程的表述。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会让每个孩子向大家表述自己的实验结果。今天,各位老师的到来就是我们非常难得的宝贵的教育资源。因此,我让小朋友向客人老师讲述自己的实验结果,在这样的师生互动中,不仅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能力,还发展了他们大胆交往的能力。

  除了讲述,记录也是孩子表达实验过程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培养孩子尊重科学事实,系统地获得科学知识和经验,让他们自己找出规律,得出结论。小组统计是新授,我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提出了相应要求,记录要既全面又清楚,从小朋友的操作情况来看,孩子们基本上合作的还不错,初步掌握了统计的方法。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动机:

  在“我最喜欢吃的”谈话活动中,发现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味道非常感兴趣,为此生成了这一活动。

  目标:

  1、通过品尝,感受酸、甜、苦、辣等各种各样的味道,并知道相应的名称,大胆表达。

  2、根据喜好调制一份蔬果,感受自己动手的乐趣。

  工具材料:糖、醋、辣酱等调料,青瓜、西红柿等切片,小碗等。

  过程实录:

  师:你们喜欢吃怎样的味道?

  幼1:我喜欢吃甜甜的东西!

  幼2:我喜欢吃蛋糕!

  幼3:我最喜欢吃用酱油烧的东西了!

  师:这些味道在哪里能找到呢?

  幼1:在家里!

  幼2:可以到饭店里去吃!

  幼3:厨房里也有!

  师:在我们的幼儿园里也有。

  教师即时带领幼儿去幼儿园的.厨房寻找各种各样的味道。

  一、了解酸、甜、苦、辣

  1、自由品尝分别放在红、黄、蓝、绿盘子里的食物:

  师:一样的青瓜,你尝到的味道是怎么样的?

  幼儿自由表达。

  2、再次验证。

  师:尝一尝红色盘子里的。(幼儿品尝)

  师:很酸,因为放了很多醋。(出示醋)

  …… 用同样的方法了解苦、辣、甜以及相应的苦瓜汁、辣椒酱、糖

  幼1:糖甜甜的,很好吃。

  幼2:酸酸的也很好吃。

  幼3:真苦,真辣,舌头要掉了!

  师:每样东西放少一点、放多一点,或者放在一起,味道都会不一样。

  师:你们想不想自己来试试?

  幼:想!

  二、调制蔬果

  幼儿自助式地在切片的蔬果里添加调料,品尝味道,并把尝到的味道和老师、小朋友交流。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气球圆鼓鼓花花绿绿的的样子、空气无形、无色、无味,抓不见、摸不着,要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必须借助具体的物体,深受小班幼儿的喜爱。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设计了本次科学活动《和气球宝宝做游戏》,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游戏中,探索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气球被突然放飞到处乱窜的原因。体验科学探索动手实践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知道气球变鼓是充入了空气。

  2.通过气流吹在脸上,感知空气的存在。

  3.感知空气从气球中冲出的有趣现象。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没充气的气球若干,充足气的气球十只,打气筒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交流

  1.出示未充气的气球和充气的气球:这是什么?有什么不同?

  2.欣赏故事“气球吃什么”。

  气球喜欢吃饼干、馒头、糖果吗?气球吃什么变胖的?

  二、实验,感知

  1.出示充气气球:让空气亲亲你的笑脸。

  教师操作,幼儿感知、交流空气轻轻和快速吹在脸上的感觉。

  2.教师突然放飞气球:气球怎么了?气球为什么会到处乱窜?谁给了气球力量?

  3.模仿气球乱窜的样子。

  三、游戏:流星球大战

  1.将所有气球充气。

  2.听口令,幼儿放飞气球。

  活动拓展:

  在活动区中投放气球供幼儿游戏。

  附:故事《气球吃什么》

  气球宝宝瘪着肚子,歪着脑袋,无精打采地躺在桌子上。小动物们看见了问:“气球宝宝,你怎么啦?”气球宝宝轻轻地说:“我、我的肚子饿瘪了。”小动物们说:“我们找些东西来给你吃,让你的肚子赶快鼓起来吧!”

  小兔找来了饼干,小猪找来了馒头,小熊找来了一大把糖,小猫找来了一大杯水。他们把好吃的东西一样一样地送给气球宝宝,可是气球宝宝不爱吃这些东西。小动物们犯愁了,气球宝宝喜欢吃什么呢?怎样让它圆鼓鼓地胖起来呢?

  活动反思:

  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知道空气能够使气球和充气玩具变鼓。孩子们在玩气球的情境中去探究、去发现,在活动中极积勇跃参与,活动效果显著,充分体现了操作材料的实用性和价值性。可见本次活动目标定位是比较准确的。体验到了科学活动的乐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红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到得食物,而在一次幼儿进餐时的对话中,我发现班级中大部分的幼儿并不爱吃红薯,甚至不知道红薯的名字。针对这一现象,我特别开展此活动,让幼儿认识红薯,了解其生长环境及各部分特征。以及食用红薯的好处。

  【活动目标】

  1、认识红薯,了解其生长环境及各部分特征。

  2、了解食用红薯的好处。

  【教学重点、难点】

  1、红薯我们通常食用的是它的“块根”。

  2、食用的好处。

  【活动准备】

  1、红、黄两种红薯;

  2、课件;

  3、浅盆;

  4、出芽的红薯;

  5、各种红薯制品;

  6、生、熟红薯。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出示准备好的两种不同种类的'红薯,请幼儿观察

  ——先出示红色的,再出示黄色的。

  ——出示红色后请幼儿观察它的颜色、形状,再出示黄色的红薯,并说说和前面出示的红色的红薯有哪些不同?

  ——把红薯分别切开,请幼儿观察红薯地内部是什么样的,并比较红、黄两种红薯内部有什么不同。

  出示教学课件让幼儿观察

  ——观察第一幅画面,绿绿的红薯地。让幼儿找一找红薯在哪儿?

  ——画面二,找红薯。向红薯根部挖。(原来红薯长在地下,它是红薯的根)

  ——观察红薯叶。

  ——观察红薯花,并将其同牵牛花对比。

  请幼儿参与一起种红薯。

  第二课时

  出示生红薯和幼儿讨论吃法

  ——红薯可以怎样吃?你爱吃它吗?生吃熟吃的感觉?

  ——你最喜欢怎样吃?(让幼儿尝一尝生红薯和熟红薯)

  ——如果有幼儿说不爱吃,可以问问原因。

  出示红薯制品

  ——这么多好吃的都是和红薯有关的,它们都是用红薯的什么做的?

  ——你还知道那些红薯制品。

  讨论吃红薯的好处。

  和幼儿一起分享各种红薯制品。

  活动延伸:

  和幼儿一起观察记录红薯地生长过程。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和品尝美味的红薯制品。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幼儿们能够认识红薯,并了解到红薯是长子地下的我们通常食用的都是红薯的根部,以及食用红薯的好处,改善了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

  这节活动课,充分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教师与幼儿的互动非常好,通过这次活动使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都得到了自主的发展。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能以幼儿的经验水平、学习特点和个性特征为出发点,以最小的支持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索尝试让瓶子发出声音;

  2、探索将不同的材料放入瓶子中摇动后发出的不同声音;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活动的乐趣;

  4、探索不同的材料能使"瓶宝宝"唱出不同声音的歌,从而萌发幼儿好奇、好问、乐于尝试和敢于表达等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个空矿泉水瓶子一把勺子一个碗,豆子、米、面若干。

  2、不透明的瓶子两个,透明的.瓶子两个。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导幼儿让手中的瓶子发出声音。

  1、教师带幼儿边做"大雨和小雨"边摇动手中的空矿泉水瓶。

  --"请小朋友拿起你们椅子下面的矿泉水瓶和老师一起做下大雨和下小雨的游戏吧。"

  2、引导幼儿比较自己手中的瓶子和教师手中的瓶子有什么不同, 并思考有什么办法能让自己手中的瓶子也能"唱歌"。

  --师:我们刚才做下大雨和下小雨的游戏时,小朋友有没有发现你们的瓶子和老师的瓶子有什么不同?"--小结:老师的瓶子会"唱歌",有声音,小朋友的瓶子不会"唱歌",没声音。

  二、幼儿探索、操作。

  1、教师用语言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让我们用桌上的米、豆子和面来"喂"瓶宝宝吧,瓶宝宝吃了东西就会"唱歌"。

  2、让幼儿选择操作材料,用勺子"喂"瓶宝宝。

  交代注意事项:先把瓶盖打开,再用勺子把米(或豆子、面)喂到瓶宝宝的肚子里,喂的时候要把矿泉水瓶放在碗里,防止操作材料弄脏地板和桌子,喂完瓶宝宝要把盖子拧上。

  三、交流分享:你在瓶子里放了什么?瓶宝宝发出声音了吗?

  1、幼儿喂瓶宝宝,师巡回指导并与个别幼儿交流分享。

  2、组织幼儿集中交流分享。

  四、幼儿再次探索、比较,知道不同的物体在瓶子里发出的声音不同。

  1、分组活动:让幼儿尝试换另一种东西放在瓶中,摇一摇、 听一听、比较前、后两次操作后,瓶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指导幼儿分辨不同的声音。

  (1)引导幼儿感知不同物体在瓶中发出声音的不同:你第一次 在瓶子里放了什么?这一次你又在瓶子里放了什么?它们发出 的声音一样吗?

  (2)教师请两名幼儿摇动两个不透明的瓶子,让手中的瓶子发 出声音,引导幼儿听听:他俩的瓶子发出声音一样吗?

  (3)让幼儿猜猜两个瓶子里装的各是什么。

  (4)教师协助幼儿把两个瓶子中的东西分别倒进两个透明瓶子 中,让幼儿验证自己猜想是否正确。

  五、结束

  在《大雨和小雨》的音乐声中,让幼儿有节奏的摇动瓶子发出声音,感受瓶宝宝的歌声。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11-04

科学活动教案04-19

科学活动《蚂蚁》教案01-23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11-13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11-27

科学活动教案范文05-04

科学活动教案模板04-14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15篇)04-15

科学活动“有趣的水”教案02-07

奇妙的影子科学活动教案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