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大班社会教案汇总七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社会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制作彩米”这一活动内容来源于我班生成活动《多彩世界》中一个亲子制作项目。孩子们告诉我说:他们在“智慧树”节目中学会了制作彩米的方法,随之,他们陆续带来了和爸爸妈妈共同制作的彩米。陈列在区角中的色彩缤纷的彩米吸引了全班孩子的注意力。最早学会彩米制作的孩子率先在教师里担任起了小老师,教老师和伙伴们制作彩米。几天后,孩子们提议:要教中班的弟弟妹妹制作。他们花了将近一周的时间做准备:设计制作图、自制图书;和老师一起布置彩米展示厅;商量教弟弟妹妹制作彩米的方法等等。
今天进行的这一集体活动,只是系列生成活动中的一个片断。我选择这一活动,基于两个原因:1它能体现孩子的主体性价值:活动内容源自孩子的兴趣,由孩子主动提出设想、主动参与准备、孩子在活动中能有自己的想法;并能为实现自己预设的目标勇于实践;2有助于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品质:关心弟弟妹妹的情感态度;为实现“教会”弟弟妹妹做彩米而采取相应策略的能力,如:示范、讲解、向不同对象学习等。
“大带小”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方式,我班已扎扎实实开展了两年的实践探索。它最大的功效在于能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首先,它能解决班级授课制及独生子女家庭所带来的幼儿交往局限性的问题;其次,能增强幼儿社会适应性,形成良好的社会态度、情感,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和社会化发展;再次,它顺应了幼儿发展不平衡性的特点,使群体发展中的低层次者及个体发展中的弱项,在更多、更丰富的活动环境中,寻求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依托性、支持性环境,促进其发展;最后,它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课程的开发、实施和研究的能力。
我们不可能仅通过本次活动全面体现“大带小”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同时,由于参与本次活动的孩子们尝试“大带小”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还不是很多(借班活动),因此在活动过程中会存在很多问题,我将与大家一起探讨和交流。
活动目标:
乐意参加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共同享受合作的快乐。
能运用以往积累的经验,以适当的方式教弟弟妹妹制作彩米(大班);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在哥哥姐姐的指导下学会制作彩米(中班)。
遇到困难能主动设法解决。
合作班级:大班、中班
活动准备:布置彩米展示台;自制制作图、图书;
制作材料:彩纸、喷壶、塑料盒、筷子、抹布、垃圾桶;
数码相机、电视机、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1、带领弟弟妹妹欣赏彩米成品。
(这一环节调动起大班孩子的参与热情。他们在带着弟弟妹妹欣赏自己的彩米作品时,会主动向弟弟妹妹提问:彩米像什么?彩米是怎么做成的?还会让弟弟妹妹摸一摸、闻一闻。中班孩子会很好奇,他们急于想了解彩米的制作方法。)
2、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
“今天我们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教弟弟妹妹制作彩米。”
(引导孩子明确活动目标:下面所进行的'每一个活动环节都是为“教”会弟弟妹妹服务。)
3、哥哥姐姐用自制的制作图和自制图书为弟弟妹妹讲解制作方法。
“谁来做个小老师,用咱们设计的制作图向弟弟妹妹介绍一下制作彩米的方法?”
“除了制作图,我们还为弟弟妹妹设计了小图书,谁来教弟弟妹妹看书学本领?”
(制作图、图书是用不同的方式完成的:制作图是由六个孩子共同设计完成,而图书是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制作经验,以及如何“教”弟弟妹妹尽快学会本领作为目标自行设计的。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差异,给予其相当的自我展示、实现自我的空间。)
(这一活动环节最初是由孩子们提出的,他们觉得应该像老师一样先为弟弟妹妹讲解,然后再带他们学本领。我们可以从体会到:大班孩子能主动地将自己从老师那里习的教学方式用于自己的“教学”。教师及时满足了幼儿这一心理需求。)
“你觉得在教弟弟妹妹制作彩米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
(从大班孩子自身来说,他们存在能力差异:语言表达能力、动作示范、处理意外情况能力;弟弟妹妹的能力也存在差异:语言理解能力、动作模仿、合作能力。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响活动的顺利进行。大班孩子这样说:弟弟妹妹不想跟我学本领怎么办?他们不会用电吹风;等等。)
“没关系,相信你们会有解决困难的好办法的!”
(教师没有告诉孩子们解决困难的方法,而是希望他们在实践中尝试解决。教师的关注点是孩子解决困难的能力。)
4、第一次“教”弟弟妹妹制作。
教师留意孩子的指导方式,及时摄制下幼儿活动的典型性场面,用以点评、指导。
“老师把咱们刚才教弟弟妹妹做彩米的事拍了下来,咱们一起来看看。”(随着镜头,一对对姐弟、姐妹、兄弟上前)“来,首先仍让大家认识一下你们。请哥哥(姐姐)说说,你是怎么教弟弟(妹妹)学习本领的?”
(不同的孩子所运用的指导方式是不同的,如:示范讲解型——边讲解,边示范,弟弟(妹妹)在一旁观看;手把手教型——让弟弟(妹妹)一步一步跟自己学;放手型——弟弟妹妹主动要求自己干,就让他干,自己在一旁做语言提示。)
(大班孩子如何根据弟弟妹妹的要求及学习能力的差异来确定自己的指导方式是个关键。教师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不是为了评价哪一种指导方式是正确的,而是让孩子相互学习,明确有不同的指导方式,自己考虑哪一种方式适用。)
(教师的关注点还应放在大班孩子如何对待弟弟妹妹的“过错”:弟弟妹妹加了太多的水怎么办?水洒了一桌怎么办?弟弟妹妹手脏了怎么办?孩子关心弟弟妹妹情感态度的培养是与具体事件、特定环境相联系的,教师通过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是如何对待弟弟妹妹的“过措”,让孩子懂得真正的“大”对“小”的关心、宽容。那么在以后的经历中,孩子会迁移和运用。)
你在教弟弟妹妹学本领的时候于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做的?
(这是对活动开始前一个问题的反馈。孩子们先前的疑问都顺利解决了。但是他们又遇到了新问题:为什么弟弟妹妹的彩米颜色那么淡?为什么有些米没有染上颜色?为什么有些弟弟妹妹还没有学会本领?)
“我们用了不同的方法教弟弟妹妹制作彩米,弟弟妹妹有没有真正学会这个本领呢?”
5、第二次“教”弟弟妹妹制作。
(教师关注孩子们是如何解决刚才所说的一些困难的:他们有的向同伴请教;有的根据自己的想法多放些彩纸,让颜色变深;有的利用图片和图书再向弟弟妹妹讲解一次制作步骤,以便弟弟妹妹学会。)
共同关注孩子们的新发现。
(不少孩子和弟弟妹妹用不同颜色的彩纸制作出了咖啡色、橙色、绿色的彩米。大班孩子根据以往积累的经验进行大胆的设想尝试,他们告诉弟弟妹妹用什么颜色的色纸会变出什么颜色,中班孩子的兴趣又一次被调动起来。)
6、共同欣赏制作成果。
“为什么有些弟弟妹妹没有学会?”
(给“失败者”一次反思的机会。若是弟弟妹妹不愿意和你一起活动,你可以先和弟弟妹妹做好朋友,和他一起散步、看电影、品尝水果,让弟弟妹妹信任你,喜欢你。若是弟弟妹妹本领没有学好,你可以请教老师和同伴,看看你“教”的方法对不对。)
讨论新问题,“怎么会做出咖啡色的(绿色的)彩米?”(颜色的混合会发生变化)
(我们不难看出,两次的“教”的过程教师分别确立了不同的关注重点。第一次教师注重让孩子相互学习不同的指导方式,第二次注重反思和新发现。)
小结:今天大家都特别快乐,为什么?
(哥哥姐姐因为“教会”了弟弟妹妹新本领快乐;弟弟妹妹因为在哥哥姐姐帮助下学会本领高兴。老师则因为大家的新发现而欣喜。)
7、带弟弟妹妹收拾场地。
(“大带小”不仅仅是一种集体教学活动方式,它的教育目标更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与体现的。)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适应人际交往中的变化,乐意认识和接纳“新朋友”,知道朋友间友好相处。
2.交流、分享并积极实践结交“新朋友”,了解新朋友的信息。
3.体验交到新朋友并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2个大班幼儿、友情卡、报纸若干、音乐、纸盒、笔、视频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新朋友
1、今天到这里上课,发现同学有什么变化?
2、教师小结:为什么会选两个班的孩子上课呢?因为我们今天要认识新朋友。
二、讨论,结交新朋友
1、你认为这里谁会成为你的新朋友?为什么?如何交到新朋友?
2、每位幼儿离开座位,用自己的办法找一个其他班级的新朋友。
3、你交到新朋友了吗?他叫什么名字?你为什么没有交到新朋友?
4、交新朋友可以说些什么?可以做些什么呢?
5、教师小结:交新朋友要大方、有礼貌。可以先介绍自己,然后问问朋友名字,说说大家的年龄、爱好等等,还可以握手表示友好。
6、小朋友现在有了更多的好方法,就用这些方法重新再找一个新朋友,并且和交到的新朋友,两个两个坐在一起。
三、记录,了解新朋友
1、你的新朋友叫什么名字?你还知道他的什么信息?
2、(出示友情卡)在这张友情卡上,需要你填写朋友的信息,请你主动询问你的朋友,并把这些信息画下来,名字可以请朋友帮你填写。
3、请你简单介绍介绍你的新朋友。
4、教师小结:希望每位小朋友都能保管好这张友情卡,记住这位新朋友,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用这些结交新朋友的方式,去交更多的朋友。
四、体验,搭档新朋友
1、平时你和好朋友会玩些什么游戏呢?今天就和你的新朋友玩“叠报纸”游戏。
2、新朋友之间两两组合,会得到一张报纸,听老师说“开始”,你们赶紧站在报纸上,小脚千万不能踩在地上。依次折叠报纸三次,玩游戏。
3、收起报纸,放在这个纸盒里,坐回位置。
4、请刚才玩的最好的'一组说说:当报纸越变越小,你们是怎么完成游戏的?
5、教师小结:与新朋友玩游戏时,遇到问题可以相互商量,相互帮助,这样才能玩的更开心。
五、交流,朋友相处之道
1、除了玩游戏,我们平时还能怎样与新朋友相处呢?2、如果和新朋友在马路上遇到,你会怎么做?3、还可以怎么做呢?
教师小结:朋友之间要有礼貌,互相帮助、经常保持联系,相信你们会成为永远的朋友!
六 、分别,说说悄悄话
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就要分开了,你还有什么想对新朋友说的吗?赶紧说说悄悄话,和你的新朋友说再见吧!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生成背景:
今天早上王周俊在看图画书《爱心树》,看完后就来问我:“孙老师,大树被男孩“砍”了树枝、树干,它为什么还很快乐啊?”我一看,这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大树的付出和男孩的索取形成对比,这点对孩子来说有点难理解。此外最近我也发现,我班幼儿在交谈时常说:“我要什么,爸妈都给。”的确,如今长辈对待孩子都是无私奉献,而孩子把父母给予自己的爱看成理所当然的。在这两点基础上生成了此次活动,为了让幼儿体会爱与被爱的幸福,同时激发幼儿对身边人的关爱,从小学会感恩。
活动目标:
1、感知故事内容,理解大树每一次的付出给自己带来了快乐。
2、回忆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体验爱与被爱的幸福。
3、制作爱心卡,积极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活动准备:
故事图片四幅、幼儿操作卡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边讲故事边提问,让幼儿感知故事内容。
1、第一次小男孩去问大树要什么?大树是怎么做的?
2、第一次小男孩去问大树要什么?大树是怎么做的?
3、大树最后变成树桩,它的心情怎么样?它是怎样一棵大树?
小结:这棵大树从长满叶子,结满苹果到最后只剩下树桩,但是它还是很快乐,原来这是一棵充满爱心的大树,是一棵爱心树。
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故事,体会长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1、你觉得大树爱这个男孩子吗?你是怎么知道大树非常爱这个男孩?
2、小男孩他爱大树吗?他为大树做了什么?
3、大树和男孩子之间,你喜欢谁?为什么?
4、你身边有像大树一样爱着你的人吗?他们为你做了什么?
5、你为你们的父母做过什么呢?他们会很快乐呢?
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我们的'爸爸妈妈就象大树一样,从小关心我们,爱着我们。
爸爸妈妈关心爱护我们,我们也要关心爱他们。让爸爸妈妈也知道你们也是爱他们的,给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爱心行动,表达对亲人的爱
1、说说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2、幼儿用绘画的方式制作爱心卡,表达对父母的爱。
小结:爱心卡装满了我们小朋友很多的爱,让我们把爱送给我们爱的人和爱我我们的人,让爱永远住在我们幸福的家。
活动反馈:本次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孩子们在活动中大胆发言表达父母对他们的爱,以及他们如何去爱父母,在活动中让他们体会感恩的重要,但是由于这是个绘本,在教学方法和讲述方法上更多的应该让幼儿去观察,去发现,此外对于小男孩最后没有回来,给人感觉故事不是很完整。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稻草人的用处,产生爱护农作物的情感。
2、培养幼儿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情感。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旅行,开心不开心啊? 瞧!我们来到了哪里?(稻田) 那我们就看看在稻田里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观看课件) 提问:兔子帮忙了吗?它是怎样说的?稻草人心里是怎样想的。
1、 如果你是小兔,你会怎样做呢?
2、 小狗帮忙了吗?稻草人满意吗?
3、 你觉得小猴做的对吗?那你应该向谁学习?为什么? 谁成了稻草人的朋友,小猴是用什么办法使稻草人快活起来的?
二、那你们身边有没有谁遇到了困难?而你又是怎样帮助他的呢?(幼儿交流)
三、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人遇到了困难,现在就请小朋友自己去参观一下。
活动延伸:
教师总结:刚才小朋友说了这么多,老师这还有份作业让小朋友到区域中去做呢?(操作材料) 说课
活动的价值:
一、通过活动,激发孩子亲近自然,产生爱护农作物的情感。
随着儿童身心的发展,儿童对周围环境充满着好奇,他们总是不停地看、听、摸、动。尤其是儿童生活周围的稻草,对儿童有着强烈地吸引力。稻草就在儿童身边,儿童经常能看到,但到底稻草能干些什么?孩子很想弄个明白,通过"稻草人的朋友"这个活动,使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在思考、讨论、稻草的过程中,孩子会随着对稻草的认识、逐步加深了解。同时,使孩子的亲近大自然,喜爱农作物的情感也自然地流露了出来。
二、在活动中培养孩子探究的兴趣。
在以往的活动所不同的是,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更加注重调动幼儿自己学习的能力,注重孩子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过程,重视孩子自己提出一些问题,通过观察、思考请求别人的帮助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强调灌输式地把知识一股脑地塞给孩子,完全不顾孩子的需要。因此,教育环节是一个大框框,而不是一个一个的细节,教师在参与孩子共同观察,讨论过程中,积极促使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多媒体课件、环境中的人和事(同伴的协商、向老师求助)等的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幼儿尽可能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积 极接纳儿童的观点,并且能接纳不同的观点,认同儿童的认知,积极运用激发、引导、鼓励的方法,使孩子的思维更活跃,学习积极性更高。
三、尝试确立"过程性目标"。
以往的常识活动一般定位是结果性目标。如"知道","了解","掌握等"。本次活动属于过程性目标。预先只是由宽泛的目标引导,通过活动过程本身展开,注重儿童经历思维和体验的过程。虽然也有看看,讲讲外形特征,但知识点的落实只是常识活动的载体、手段,而不是目的。主要目的是激起儿童对蚂蚁有一种关 注,亲近的兴趣,有探究的欲望,有大胆地、无拘束地提出问题的积极态度,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价值观,追求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把教学活动看作是激发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持续的生活体验。
当今,在教育中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在观念上强调"注重过程",在评价时强调结果,用预定的知识、技能的目标达成度来衡量教育的成效,使得教师处于"两难"境地,这也许与教育目标中知识、能力、态度等价值取向有关,本活动为尝试"过程性目标"的教学作了积极的探索。 孩子的`经验: 稻草与人类有着极多的关系,因而他对孩子们来说是可亲可爱的。孩子们的生活中到处多是有关稻草的事物:手里的玩具、家里的扫地的、稻田里的稻草人等等,植物可以这样说:他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使孩子们游戏、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当我们的主体正在由温变得火热时,孩子们对植物的花、植物的叶。孩子们的兴趣也在活动中时高时弱。平日里孩子们的话题都与植物有关:昨天我看了"花仙子";我奶奶家种了许多的稻谷;我的叔叔种了许多的花……孩子们植物物是在是太感兴趣了,有的小朋友还带来了公园游玩的照片、录像......
(一)、图书角的创设,为幼儿的自主阅读查阅资料提供了一个宽阔的空间,孩子们可以在老师的提示下阅读查找资料,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答案,还可以请求成人的帮助,从而积累经验知识。
(二)、记录板、笔的提供,为幼儿打开了又一寻求知识的通道。"小记者"的称谓让幼儿有一种成功感和自豪感,促使幼儿大胆的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寻求知识,帮助自己拓宽思路,积累知识点。
(三)、借助听课老师、幼儿园内的其他人,达到人力资源的共享,也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问题与调整措施: 在关注幼儿发展的同时,我觉得应及时有效的回应幼儿的发现发展。虽然在活动中我有表扬,有回应,但还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 针对幼儿的问题,我准备的资料还有些不足,但在第二天的活动中通过孩子们回家的收集和成人的协助,以及我在电脑中搜索得到了弥补。孩子们的你问我答活动非常热,有好多的孩子在活动中提问解答的能力有了飞跃。 从这件事中,我发现,其实孩子真是你的老师,是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能量是不可估计的。而问题是启发幼儿探究、学习的起点,为此我在活动室中专辟了一角问题角,专门记录幼儿的提问,好让大家在提问质疑中求得发展。
活动反思:
《稻草人》这个故事充满了童趣,故事中的小熊调皮但可爱,它的想法和做法让我们忍俊不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孩子们认知上的共同特点。通过本次阅读活动,我以为在以后的阅读活动中应加强我们班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及培养自主阅读时的常规习惯,如教师可以先提问,让幼儿带着问题去看书。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幼儿社会教育活动的难点是如何实现幼儿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的统一。结合大班幼儿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发展特点,我以幼儿生活和学习中常用到的物品“纸”为节约教育的内容。设计了该活动。教育幼儿节约用纸主要可体现在引导幼儿对纸的珍惜和对废旧纸张的重复利用上。大班幼儿的责任感和对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正在逐步发展,我力求让幼儿通过节约用纸的行为,实现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的统一。
活动目标:
1.开展班级纸制品使用情况的调查,在此基础上讨论并制订班级纸张使用和废旧纸张重复使用的可行性。
2.愿意从自身做起,做节约用纸的环境保护小卫士。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进行为期一周的纸制品使用情况调查,可记录自己每天在幼儿园使用各种纸制品的具体数量。并统计己一周使用各种纸制品的总量;知道制作纸的主要原料是树木等植物纤维。
2.材料准备:视频资料——幼儿使用纸的活动实录片段(绘画、折纸、手工制作活动),纸制品使用情况的调查汇总表,课件,标记卡,报纸,单面使用过的复印纸,画报纸(广告纸),废旧纸盒,纸杯等。
活动过程:
一、分享调查结果,初步了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纸制品的用量非常大,体会节约用纸的必要性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汇总调查结果。
(1)师:我们用了一周的时间记录自己使用的各种纸制品的数量,现在我们来统计一下,全班小朋友在幼儿园里一周使用了多少纸制品。
(2)出示大调查表,请3~4位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结果。教师和幼儿一起推算全班幼儿一周使用的图画纸、彩纸、白纸、废旧纸盒(杯)等的数量。
2.出示课件,以照片的形式展示幼儿用纸量,并与一棵树的造纸量进行对比,让幼儿感受到节约用纸的重要性。
(1)展示班级一个月和一年用纸数量的课件(分别为约640张和约6400张)。
(2)展示幼儿园全年用纸数量的课件(约5万张)。
(3)教师介绍一棵树的.造纸数量(大约为5万张),出示树木和相应数量的纸张课件。
(4)对比全园全年使用的纸张和一棵树的造纸量,可以带领幼儿数数5后面的“O”,让幼儿初步感受两者的关系。
(5)师幼一起:我们每个小朋友学习、游戏需要用的纸看起来不多,可是合在一起就非常多。像我们这么大小的幼儿园,一年就要用掉一棵树。
(6)讨论:我们真的需要用这么多纸吗?有没有可能节约使用?为什么?
3.:纸对我们很重要,我们需要它。用纸也有节约的方法,节约用纸可以少砍树,就是一种保护环境的行动。
二、观看视频,讨论并提出班级节约用纸的方法
1.观看视频,观察其中的用纸行为,讨论节约用纸的方法。
(1)观看片段一:一幼儿正用勾线笔在图画纸上画画,只见他画一点就换一张画纸;美工区陈列着许多幼儿的画,一幼儿在美工区用水粉颜料在白纸上画画。
(2)讨论:这是我们小朋友画画的情景,你看了以后有什么想法?(不能浪费纸,每张纸都要尽量画完;画完一幅画后再拿新纸画另一幅画;可以用报纸画水粉画。)
(3)观看片段二:一幼儿在用一张白纸折纸,周围有一些用白纸折的作品;一幼儿在做手工(纸盒造型),正从一张大彩纸中剪一个小圆形;另一幼儿则从一张彩纸的边缘剪所需的小圆形,旁边有废纸篓,篓里有一些纸屑。
(4)讨论:看了这段录像你们又有什么想法?(可用废旧纸折纸,剪图形可以选不同大小的纸,剪的时候要从边缘开始剪起,用过的废纸也可以收集起来再利用……)
2.师幼共同:班级节约用纸的方法。
●认真画画、写字,画错画写错字的纸可以留作他用;
●可用报纸、用过的复印纸、画报纸替代部分画纸;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促进幼儿大肌肉动作发展;
2. 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
3. 增强幼儿团队合作意识培养;
4. 体验在集体运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皮球1个、长的红布4条、遥控汽车1辆。
活动过程:
(一)游戏:看谁变得快
教师将红布举过头顶,幼儿站立红布下,完成下列动作:
. 及时调整步伐跟随红布左右移动方位变化;
. 及时调整步伐跟随红布上下移动方位变化。
(二)游戏:球儿滚滚
幼儿站立于红布两侧拉起红布形成通道,并互相协作完成下列动作:
. 教师将球快速滚动过红布,提示幼儿将红布拉开并保持平整;
. 教师将球放置于红布一侧,提示幼儿利用站立姿势的变化,将球滚动到另一侧;
. 教师进一步提升难度,在红布上开遥控汽车。
(三)游戏:跨越彩虹
幼儿站立于红布一侧:若干幼儿拉起红布形成四条横向通道,并互相协作完成下列动作:
. 在红布上跑动
. 在红布上爬行
(四)游戏:舞龙
幼儿将红布至于头顶,并用手臂拉开,形成长龙,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
. 直线走
. 曲线走
. 变速走
. 转向走或跑
(五)放松游戏:同心协力
. 幼儿排成一列横队,手持红布按节奏前进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中母子之间的亲情,体验“你变我变”的`情趣。
2、大胆想象、创编、理解事物间的关系。
3、在游戏中尽情宣泄自己的独立欲望。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谈话讨论。
1、谈话:小兔想离开家,它说:“妈妈,我要逃跑啦!”妈妈说:“你逃我追。”小兔说:“我变成鱼。”妈妈说:“我变成钓鱼人。”
2、讨论:你们猜猜小兔和妈妈各自还会变成什么?
3、讨论各自变成的“××”与“××”的关系。
(二)演示课件,倾听故事。
1、边看画面边听故事。
2、讨论:
①妈妈为什么要追小兔?
②小兔和妈妈是怎样变的?为什么要这样变?
③小兔最后怎么样了?
④如果你是小兔,你会变成什么?
(三)游戏:你逃我追。
1、提出要求:自由结伴做游戏。一个说:“我变成小鸟。”另一个说:“我变成大树。”……可以加上动作。
2、幼儿自由游戏。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大雪教案12-03
大班社会教案07-20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07-20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07-23
大班社会教案【精选】07-25
大班社会树教案06-02
大班社会游戏教案03-09
大班社会认知教案03-14
【精选】大班社会教案08-05
[经典]大班社会教案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