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案范文汇总七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蝌蚪找妈妈教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2、在游戏的过程中练习翻滚、双脚跳和手脚爬。
3、体验游戏的快乐并能够大胆的表达对妈妈的爱。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游戏使幼儿在翻滚、双脚跳、手脚爬
等能方面得到发展。
活动难点:能够遵守游戏规则,手脚协调的爬过拱形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小青蛙、青蛙妈妈、大鲤鱼、乌龟、螃蟹、贝壳等动物头饰,垫子、荷叶、拱形门、音乐《加沃特舞曲》。
经验准备:幼儿有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看过《小蝌蚪找妈妈》的童话剧。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谜语:小黑球,水里游;细细的尾巴,大大的头。(蝌蚪)
师:幼儿园的池塘里多了许多小蝌蚪,小蝌蚪游一游、扭一扭、转个圈来想一想我们的妈妈她在哪?
2、小蝌蚪找妈妈
(1)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寻找妈妈。(自由游动向大鲤鱼、乌龟、螃蟹、贝壳等询问自己的妈妈在哪里?)
(2)妈妈的一封信。
师:这里没有我们妈妈,可是妈妈在走之前托乌龟先生给小蝌蚪们留了一封信。(亲爱的孩子们:妈妈没有抛弃你们,妈妈在很远的田里捉害虫,你们还不能来找我,因为你们还不够强大,要变得更强大就要经过考验,闯关成功就能见到妈妈啦,加油我的孩子们。)
3、小蝌蚪来闯关
(1)翻滚吧小蝌蚪。(要求幼儿不能用手和脚协助,通过身体滚过垫子。通关的小蝌蚪会长出两条后腿。)
(2)荷叶蹦蹦跳。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要双脚连续跳荷叶,闯关成功的小蝌蚪长出两条前腿。
(3)穿越彩虹门。长出四条腿的小蝌蚪手脚爬钻过拱形门,褪去尾巴变成小青蛙。
4、和妈妈一起捉害虫。
(1)闯关成功的小青蛙用咒语“啊呜哩嘛啼轰”召唤了妈妈。
青蛙妈妈:“宝贝们真棒,你们是怎么从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呢?”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是如何从一个小小的卵变成青蛙,巩固知识。
(2)和妈妈一起捉害虫,体验变成青蛙的乐趣。
5、活动延伸:
1、小青蛙捉害虫,练习撑跳触物,跳的过程中抓住害虫。
2、表演区自由演绎《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反思】
活动设计本着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年龄特点的和兴趣需要。以游戏化的形式贯穿整个过程,用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作为主线贯穿于活动之中,引导幼儿帮助小蝌蚪找妈妈,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小蝌蚪的成长过程,先是从一颗小小的卵慢慢的活动起来变成一只小蝌蚪,小蝌蚪滚过垫子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跳过荷叶长出两条前腿;长出后腿和前腿的.小蝌蚪手脚爬过拱形门,褪去尾巴变成一只小青蛙,来到田里找正在捉害虫的妈妈。通过自己亲身经历一个一个的关卡,感受由卵变成小青蛙的喜悦,体验小青蛙的成长过程。在支持幼儿兴趣需要的同时促进幼儿翻滚滚、双脚跳、手脚爬等能力的发展。
根据《指南》精神,手脚爬应该是本年龄阶段幼儿的活动重点,因为平时开展活动时,手脚爬练习的相对比较多一些,所以大部分幼儿掌握的都比较好。反而是翻滚的部分,平时并不是很注重这方面的练习,导致“翻滚”成了本节活动的难点,大部分幼儿不能掌握翻滚的技巧。因此,再实施本节活动时应把“滚”作为活动的难点,在平时活动的过程中创设一些翻滚的游戏,促进幼儿协调能力的发展。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采用连环画形式,通过文学语言与多幅连环画面互相依附、互相补充、密切配合来塑造形象,叙述故事的发生、发展过程。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妈妈一起捉害虫,情节生动,富有童趣。再加上采用的是连环画的形式,所以学生应该有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小蝌蚪是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和喜爱的一种小动物。所以教学本课时,有条件的可以事先组织学生观察蝌蚪和青蛙,把朗读课文和观察生活结合起来,效果更好。学生虽然熟悉小蝌蚪,但对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却未必了解。而且,有可能对一些问题感到困惑,比如:小蝌蚪的尾巴是怎么不见的?小蝌蚪为什么和她妈妈长得不一样等等。教学中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发现。
【教学目标】
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通过朗读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不断提高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借助图画或其他手段自主识字、读书。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建议】
本课分为三大教学板块:
一、识字、写字
1、借助图画猜一猜。自己看图、尝试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猜一猜,实在猜不出来的,做个记号。
2、借助小组学一学。小组里面一起想办法认识生字。互相读,互相听。
3、借助课文记一记。在读课文时随机识记生字。
⑴ 在展示小蝌蚪的图片时,通过观察蝌蚪的颜色记住灰。
⑵ 通过创设情境表演,辨别、记住迎和追。
⑶ 观察青蛙的图片或实物,识记顶、披、鼓。
4、结合语言环境写一写。
二、朗读感悟
1、读课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3、观察青蛙的图片,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通过做动作等形式帮助理解。
4、观察小蝌蚪的图片,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读出喜爱的语气。
5、看图观察:小蝴斟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6、找出相应的段落重点细读。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读一读;采用表演的形式,自编自演,在情境对话中进行朗读的指导:小蝌蚪有礼貌、有些关切、有些着急,鲤鱼亲切、热情,乌龟认真、和气。
三、实践活动
1、实地观察小蝌蚪和青蛙,或在家长的帮助下,抓几只小蝌蚪养一阵子,观察青蛙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2、通过上网、看书、请教等各种形式,查找关于青蛙是益虫、小蝌蚪尾巴消失之谜、蝌蚪的生活习性等资料,课间交流。
3、语言的积累活动。
⑴ 读一读,说一说。
碧绿的衣裳 碧绿的( ) 雪白的肚皮 雪白的( )
长长的尾巴 长长的( ) 大大的脑袋 大大的( )
⑵ 说出表示颜色的.词。
⑶ 读读说说。
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
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 )已经( )。
【本课设计特点】
1、读中感悟:
整堂课,始终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开展个性化阅读。让学生主动地去读,读懂意思;兴致勃勃地去读,读出情感。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质疑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始终是积极的。
2、演中理解:
一年级学生对表演特别感兴趣。通过小蝌蚪找妈妈过程的表演,学生不但了解了青蛙的变化过程,而且对语言文字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兴趣盎然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实践中积累:
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发大量的教学资源,解除学生的困惑,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究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能与同伴共同协商,设计有连续情节的单幅插图,组成故事连环画。
2、能画出主要角色的特征。
3、积极的参与小组讨论,分工体验合作绘画的快乐。
重点:与同伴共同协商,设计有连续情节的单幅插图,组成连环画。
难点:能画出主要角色的特征。
二、活动准备:
1、舒缓优美的音乐。
2、小蝌蚪找妈妈连环画六幅,连环画书小蝌蚪找妈妈,动物图片,画纸,彩笔。
三、活动过程:
1、和幼儿谈话,回忆故事内容。
师:“小朋友,刚刚看的`动画片叫什么名字?”“故事里面都有谁”?小蝌蚪先后都把谁当成了自己的妈妈?为什么?幼儿说出动物先后的顺序特征,教师同时出示该动物的图片,加深记忆。
出示背景图,请幼儿按顺序贴上相应的动物图片。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故事的内容。
2、教师出示连环画《小蝌蚪找妈妈》请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制作连环画的兴趣。
老师将这个故事画成了漂亮的连环画,一共画了几幅?(六幅)。
这六幅画是根据什么来画的?(根据故事情节)。按顺序展示每一幅图片,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情节顺序。除了根据故事情节来画你还发现这本连环画上有什么?(页码和封面)。小朋友想不想画连环画呢?
3、师幼共同讨论,引导幼儿共同协商,分工合作,画出连环画。
教师:“这么长的故事咱们一个人画肯定需要很长时间,那咱们怎样才能画的又快又好?引导幼儿每人画一张插图,把故事串连起来。
教师:“各小组讨论一下,看看谁画哪一幅?怎样设计封面?页码写在哪里?看一看哪一个小组分工最明确。”教师在幼儿讨论的过程中巡回指导,向他们提一些启发性的建议,帮助幼儿协作分工,照顾个体差异。并请一组幼儿说一说自己小组的安排。(谁想画第一幅,谁想画第二幅。)4、师幼讨论,共同制定绘画规则。
和幼儿共同制定绘画规则,画时要大方,整洁,画面丰富,颜色均匀,并能根据故事情节来绘画。
5、幼儿绘画,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幼儿伴随舒缓的音乐绘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弱的幼儿,着重强调幼儿按故事情节进行绘画。
6、幼儿互相欣赏、交流作品。
引导每个组幼儿讲述自己组编的故事,激励表扬幼儿的进步。
四、活动延伸:
小朋友,咱们的连环画还缺少一张封面,老师将你们画的连环画放到区角里,一会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去合作画一张封面好吗?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4
一、教材简析:
《小蝌蚪找妈妈》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增强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小蝌蚪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
1、青蛙生长过程以及在不同阶段的形态变化。
2。品悟小蝌蚪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优点。
四、教学准备:
ppt词卡头饰
五、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六、课堂实录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师: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请小朋友大声把课题齐读一次。
生:17,小蝌蚪找妈妈
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还记得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
生:(齐)青蛙(师贴青蛙图)
师:你们觉得它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呢,难怪小蝌蚪连自己妈妈都不认识,今天我们就跟着小蝌蚪一起去找妈妈吧!瞧,我们的小蝌蚪太调皮了,把我们的生字宝宝都藏在荷叶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生:(跃跃欲试)行!
(师操作,生根据出现的生字读词语)
(学生活动:1、抽查2、齐读)
【评析:用挂图展示蝌蚪与青蛙的不同,更够更好的激发学生一探究竟,走进课文语言的欲望】
(二)、视频展示,形象感知
师:读的真好,那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见了谁?
生:想!(一探究竟的愿望再一次并激起)
生:那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则视频!边欣赏边思考,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遇见了谁?
(评析:通过看视频,学生不仅形象的感知了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身体发生的变化,也直观的了解到了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学生想走近文本的欲望再一次被引发。)
(三)、走进文本,有所侧重
1、启(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步入佳境
师:小朋友看得真投入,小蝌蚪找妈妈时遇见了谁?
生:鲤鱼,乌龟。
师:真棒!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她们都说了什么?
生:想!(走近文本的欲望被激发)
师:那小朋友赶紧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吧!在读的过程中请小朋友标出自然段!
师:瞧,我们的小蝌蚪都被你们的读书声吸引过来了(出示小蝌蚪的图片)。谁能说说你见过的小蝌蚪的长什么样?
生1:蝌蚪有大大的脑袋和长长的尾巴。
生2:我觉得蝌蚪很像一个逗号。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师读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幅蝌蚪图)睁开眼睛,说说你见到了一群怎样的小蝌蚪?
师:他们在干嘛?
生:游泳
师:怎样的游泳啊?
生:快活的,甩着尾巴。
师:你能做一下动作吗?生做动作。
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读呢?
生:读出高兴劲儿
生:读出快乐的心情
(生模仿老师有感情读)
师:读的真好,小朋友你们看小蝌蚪在水里游的多自在啊,我们课文中有一个词,你们能找到吗?
生:快活
师:找的真对,那你们能用“快活”说一句话吗?(培养学生由词到句的能力)
生1:今天,我很快活!生2:小鱼在水里游的真快活!
2、承(第二三自然段):抓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师:说的真好!小蝌蚪快活的游哇游,踏上了他寻找妈妈的旅途,在路上他先遇见了谁呢?
生:鲤鱼阿姨(师出示鲤鱼的图片并指导学生进行画面观察)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那它们跟鲤鱼阿姨说了什么呢?
(生回答,师出示它们的对话,生分组分角色来朗读)
师:读的很好,请小朋友认真的观察一下课文的插图,小蝌蚪是怎样游向鲤鱼阿姨的?
迎上去(结合图画理解“迎”(面对面)(生读)
师:那小朋友你们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的小蝌蚪是“迎上去”不是“冲上去”?
生:小蝌蚪有礼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师:那么鲤鱼阿姨是怎么答的呢?(生读鲤鱼妈妈话)
出示词卡(四条腿,宽嘴巴)
师:小蝌蚪终于从鲤鱼阿姨那里知道了妈妈的样子,高兴极了,他们连忙小告别了鲤鱼阿姨继续向前游,当他看见乌龟大叔在水中悠闲地漫步时,连忙追了上去。小朋友们,他门为什么要追上去呢?(比较追上去和迎上去。出示图片)
生:因为乌龟有四条腿
生:因为乌龟是宽嘴巴
师:小朋友回答得都很正确,他们误以为前方游动的就是自己妈妈,小蝌蚪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于是高声叫着——
生:妈妈(引导学生读出激动,高兴的心情)
师:可乌龟大叔仍旧慢吞吞地说(“说”声音变粗)——(生读)
出示词卡(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分角色朗读。
3、拨(第四自然段):宣泄情感,以读养心。
师:鲤鱼阿姨和乌龟大叔指导让小蝌蚪知道了妈妈的模样,给了他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力量,接下来他们又遇见了谁呢?请小朋友们跟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并把青蛙妈妈的样子用横线标注出来。
①谁能说一说青蛙的样子?出示词卡(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一对大眼睛)
师:这是小蝌蚪们的妈妈吗?(出示青蛙图)
生:是
师:小蝌蚪们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妈妈,心情肯定是无比的激动,谁来读读小青蛙跟妈妈说的话?
生:妈妈,妈妈。(师引导孩子读出激动的语气)
师:此时此刻,妈妈就在眼前,小蝌蚪还可能对妈妈说什么呢?(拓展学生思维,学会爱的表达)
师:(引读)妈妈低头看见了自己的孩子,她笑着说——
生:(读青蛙妈妈语)。
师:你们知道吗?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自己的身体也发生着变化,赶快读一读课文,找一找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句子。(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找)
师:用笔将这些句子划下来,在小组里读一读,注意一定要按照顺序找哦!(生活动,小组交流)
师:谁来把你找到的句子读一读?
生3:“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师指图与学生共同回顾小蝌蚪的变化并在五幅挂图间板书)
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失
4、合(最后一段):内外延伸,厚实立体。
①巧妙过渡,走进文末
过渡:执着的小蝌蚪终于找到了妈妈,他们的身体也跟妈妈变得一样了,小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跟妈妈会到哪里去吗?(贴图五)请同学认真的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指图)看,小青蛙跟在妈妈的后面又启程了,他将和妈妈一起并肩作战,捉害虫,保庄稼,去谱写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童话。
(介绍青蛙知识,出示人类捕杀青蛙的图片,让孩子树立保护青蛙的意识!)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把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整理一下。
师、生:小蝌蚪先……再……接着……最后……(师边说边用箭头将贴图相连,并在箭头上板书“先”“再”“接着”“最后”)
(同桌相互练说)
师:来,让我们再一次用自己最美的声音,反这个故事讲给自己听吧!(自由读全文)
【评析:在引导学生感悟教材内容时,老师对教材的整合独具匠心。避开学生早已熟悉的“怎样找妈妈”的内容,引导学生先与小蝌蚪和青蛙交朋友,感知他们的样子,再感悟“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这样学生始终饶有兴趣地与文本对话,找变化点,让学生在阅读思考、表演解说过程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达到了锻炼思维、发展语言的目的。】
七、课外练习,拓展延伸
前段时间,老师发现我们班有很多小朋友在养蚕宝宝,请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仔细观察蚕宝宝的身体变化过程,并用笔记录下来。
【评析:在引导孩子知道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然后在把知识迁移到具体的生活中,鼓励孩子观察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使得学以致用,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总结】小蝌蚪找妈妈,这是一个充满童趣的文学作品。全文围绕“找”这个中心展开的。班级的植物角刚好有活体,为这节课的展开带来了更好的效果,小朋友的兴趣很大。
“这么可爱的小蝌蚪,他却找不到妈妈了,我们一起帮帮这个可爱而可怜的小蝌蚪好吗?引入主题,幼儿颇有兴趣的开始听我讲故事。由于小蝌蚪遇到的“妈妈”比较多,故事情节较长,我采取了分段教学。当小蝌蚪每次遇到一位“妈妈”,我就开展情节教学,让2位小朋友分角色表演,用这样的节教学方式,不仅让幼儿完整的说完一句话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积极参加活动的愿望。通过幼儿喜形于色的表情中,我知道他们很喜欢这节课,当小蝌蚪再次遇到其他的“妈妈”的时候,有的孩子已经迫不及待的“开演”了。
整个活动的不足之处,我觉得在时间的安排上有点不紧凑,当我要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时候,幼儿的思维还停留在上一个阶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会认“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1、生字卡,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相关教具和有关青蛙的知识。
2、小蝌蚪、青蛙、鲤鱼、乌龟等头饰。
【谈话激趣引入】
1、我们每个人都有妈妈,可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呀?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2、生齐读课题。
3、整体感知课文。
4、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以解说的形式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不认识的字,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2、学习小组内互相教读,说说怎样记字形。
【检查学习生字的情况】
1、课件展示生字。指名读,正音。
2、小老师教读,齐读,开火车读生字。
3、指名介绍记字的方法。
4、组词练习。
【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
分段读课文,自己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结合图学习。
1、自读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小蝌蚪的样子)
用手势帮助理解“甩着”。
口头填空:小蝌蚪,大( ),( )的身子,( )的尾巴,( )地游来游去。
学生齐读这一段,体会蝌蚪的快活的心情。(可以加上动作)
2、读第2自然段,看图比较。
思考:小蝌蚪找到了谁?结果怎样?
⑴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一、二幅图,与小蝌蚪最先的样子相比较,说说几天后,小蝌蚪发生了哪些变化。并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⑵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长出两条后腿。
课件展示理解“迎上去”,或用做动作的方式帮助理解。
⑶ 分角色读。(同桌对读,组内互读,指名读)
⑷ 从鲤鱼阿姨的回答中,小蝌蚪知道了什么?
(自己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 。)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6
《小蝌蚪找妈妈》课文原文内容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教案介绍
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
2、能够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
3、感受动画的意境美。
活动重、难点:
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故事录音带、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出课题。
“大大的脑袋,黑黝黝,细细的尾巴水中游!”
提问:“小蝌蚪从没见过自己的妈妈,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
提问:为什么小蝌蚪和自己的妈妈长得不一样?
幼儿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播放故事录音,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提问:
1、小蝌蚪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它的妈妈是谁?
2、小蝌蚪的妈妈长得是什么样的?
3、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们碰到了谁?互相说了什么?
4、它们把谁当成了妈妈?
三、整体欣赏故事情节。
四、分段欣赏故事内容。
1、小蝌蚪为什么去找妈妈?
2、看图片1,遇到鸭妈妈时,他们说了些什么?鸭妈妈说了些什么?用图表示。
3、看图片2、3、4,遇到鱼妈妈、螃蟹妈妈、乌龟妈妈时,他们说了些什么?小蝌蚪又说了些什么?
4、用连贯的语言说一说故事情节。
五、熟悉掌握故事
幼儿跟录音边看图边讲述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六、活动延伸:
欣赏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课件。
1、小蝌蚪和青蛙妈妈长得像吗?她是长得怎么样的?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
2、再次完整看图片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3、教师小结:原来小蝌蚪过几天先会长出两条后腿来,接着又会长出两条前腿来,等四条腿长齐了,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就变成了青蛙。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篇7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二)结合语句,理解词义。
(三)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清“塘、迎、龟、裳、鼓”的字形。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部首。
、羊、扌、辶、石、支。
2.熟字。
火、柳、电、党、王、白、豆。
(二)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
(1)出示学法: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②根据汉字的特点分析字形。
③看看生字在课文什么词中?想想词的意思。
④组词。
(2)自学生字。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3组看拼音读生字。
(2)指3组不看拼音读生字。
(3)指名打乱次序读。
(4)分析字形,老师重点指导。
塘:共13笔,第8笔的横右边要出头,第10笔的竖要上下出头。
迎:半包围结构,里边的“ ”不要多写一撇。与“柳”字的.右半边不同。
龟:共7笔,下半部不要写成“电”。
裳:共 14笔,下部是“衣”。
鼓:右边是“支”,不要写成“攵”。
(5)说词义。
池塘:蓄水的坑,一般不太大,比较浅。
捕食:捉取食物。
碧绿:青绿色。
(三)巩固生字。
1.把下面的字换一部分,变成本课生字。
糖( ) 伙( ) 堂( )
2.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
欢迎(y0ng y6ng) 衣裳(sh1ng shang)
捕捉(b( p() 一群(qu6n q*n)
(四)指导书写。
(五)布置作业。
写生字、读课文。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相关文章: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11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5-19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精选]07-13
《小蝌蚪找妈妈》的教案05-25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6-27
《小蝌蚪找妈妈》大班教案07-05
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教案01-05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热门】08-08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热门】07-20
【热门】小蝌蚪找妈妈教案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