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八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一、 教学目标: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主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二、 教学重点: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主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三、教学难点:
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四、教学关键:
课前指导学生搜集了解厦门景物,增强其感性认识。
阅读课阅读、摘抄方法的指导。
五、教具准备:
课前指导学生搜集了解厦门景物,增强其感性认识。
六、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重点:
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二、教学难点:
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老师出示厦门美景,学生说说这是哪里?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意识。
2、激发兴趣:人称厦门为“国际花园城市”,那在我们的'家乡,美丽的景物还有许多,作为厦门的小主人,你们要怎样向来厦门的客人介绍呢?
(二)、复习第一单元课文的写法。
复习第一单元课文的写法,知道这些课文是怎样介绍景点的。
(二)、明确说和听的要求:
1、讲清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哪些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
2、认真听别人将,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三)、交际阶段:
1、小组介绍,每个人轮流叙说,讲自己家乡的美景。互相启发感染,听的同学可以补充或提出问题,发言的同学作解答。
2、小组评议,互相评价。说说谁观察得细致、讲得清楚;谁讲得动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谁说得有特点。评出大家认为讲得最好的推荐到全班发言。
3、全班交流、评改。评出进步大的同学。
4、教师就同学发言做总结。
(四)、拓展活动:
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评一评他讲得怎样。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仔细看图、认真思考、大胆练说的习惯。
2、能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并能注意图与图之间的联系,把四幅图的内容用几句连贯的话说明白。
3、懂得小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按时睡觉、按时起床、按时上学。
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整体感知四幅图。
(1)小朋友,你平时是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来上学的呢?
(2)如果起得迟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牛牛上学》,出示课题。
(3)请你仔细地看图,想想这四幅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逐幅看图,说说每幅图各讲了什么?
(1)图一:
1. 说说“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晚上10点了,牛牛还在看电视。)
2. 你怎么知道是晚上10点?(培养观察思考的能力)A、钟面上指针的位置;B、与下图的联系。
3. 比较两个句子,哪个好?为什么?
a) 晚上10点钟,牛牛在看电视。
b) 晚上10点钟了,牛牛还在看电视。
第二句好。加上了“了”和“还”,更进一步说明时间很迟了,本应睡觉了,可牛牛还没有睡。同时,也表达了对牛牛不满意的态度
4. 小结学法:刚才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来说好第一幅图的?A、用句式说话,B、图上画的时间是怎么看出来的?C、怎样说得更好。
(2)图二:按以上方法说说图意。
1. 你从哪里看出是早上8点?(窗外的太阳)
2. 这幅图的时间和第一幅图的时间是同一天吗?
3. 怎样说才能把你对牛牛不满的态度表达出来?(第二天早上已经8点钟了,牛牛还在睡觉。)
(3)图三:
1. 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牛牛怎么做?(在上学路上,牛牛一边吃着烧饼,一边匆匆忙忙地向学校跑去。)
2.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他醒来,上学时间已经到了,他一骨碌从床上跳起来,已经来不及吃早饭了)
3. 加上原因,把第三幅图的.意思联起来说一说。
(4)图四:
1. 这是什么地方?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 老师看见牛牛上学民主迟到了,会对他说什么?牛牛会怎样呢?(等牛牛赶到学校上课铃早就响过了。他低着头向老师”报告”后坐到位子上。老师走来问他,为什么迟到了。牛牛红着脸把头低了下来。)
3. 连贯地说说四幅图的意思。
a) 这四幅图都是讲谁的事?事情发生的地点有什么不同?(家里、路上、学校里)
b) 牛牛什么时间在家里,路上的时间跟学校的时间有什么不同?
c) 请把牛牛上学的事,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连起来说一说。(自由说——同桌互说——指名说——说后评议)
4. 行为指导。
如果牛牛是你的好朋友,你看到牛牛会怎样帮助他呢?(牛牛,你晚上看电视不要看得太晚,不要睡得太迟,否则第二天就起不来,就会迟到。)
5. 小结学法。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复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在复习中可采用填空、接力赛,分角色和表演背诵等方法来进行检查。
2.复习本单元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进一步巩固对偏旁部首的认识。
3.区别形近字、同音字,能根据它们的字形,字义的不同分别组词。
复习过程:
第一课时
1、《雨后》
(1)背诵诗歌《雨后》
(2)《雨后》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什么情景?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要是你也在孩子中你会做什么?
(5)从诗歌中你体会到什么?
(6)默写《雨后》.
2、《谁的本领大》
(1)课文讲了谁和谁的什么故事?
(2)当太阳赢了时,他会想什么?说什么?
(3)当太阳又提出比赛时,他又会怎样想,怎样说?风会怎样想怎样说?
(4)阳光强烈船夫会又什么感觉他会怎样说?
(5)当风赢了时,太阳会怎样说?
(6)学了本课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7)用“觉得”造句
3、《蜗牛的奖杯》
(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要是你得了冠军你会怎样做?蜗牛的心情怎样?它会怎样说?
(3)唯恐与生怕可以调换吗?为什么?
(4)你想对没有翅膀的蜗牛说些什么?
(5)学习了本课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4《狐假虎威》
(1)题目是什么意思?
(2)老虎一愣它在想什么?
(3)老虎松开了爪子,它会怎样想?狐狸又会怎样想呢?
(4)狐狸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在想什么?老虎半信半疑,东张西望在想什么?
(5)当老虎看到小动物的'表现它会怎样想?
(6)当老虎知道了真相它会怎样想怎样做?
(7)续编故事《老虎与狐狸再次相遇》
(8)学习了本课你知道了什么道理?
5、习作训练
(1)学会劝阻
(2)《老虎与狐狸再次相遇》
(3)写出你在雨后玩耍的情景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提示每课中易错的生字。
第5课雨后(射、短、劲)背诵课文
第6课谁的本领大(碰、脱)风和太阳进行了几次比赛?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第7课蜗牛的奖杯(奖、蜜、蜂、蜻、蜓)
第8课狐假虎威(威、假、寻)“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
二、课堂作业
1.比一比,组词。受()桂()推()些()担()借()爪()爱()挂()堆()此()胆()错()瓜()
2.多音字组词。强长背
3.选字填空1)()人()种()样()不相同(个各)
2)()表()领年()带()(带代)
3)排()热()一()火车强()(列烈)
4)勇()()忙()忙()问(赶敢)
4.把成语补充完整。狐()虎()神()活()大()大()
()长()久()头()尾东()西()
三、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5、7两课。
2.抄写本单元易错的生字,并组词。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单元练习”中的“学习字词句”板块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设计的。与过去的练习相比,其功能有所变化。原来的单元练习主要是复习巩固单元的语文知识与技能;新的“学习字词句”板块,其功能有所扩展,如探究的功能,迁移的功能,锻炼手脑并用的功能,与其他课程融合的功能,多方面运用语文教育资源的功能,等等。这个板块最主要的特点便是体现了以儿童为本的理念。为了帮助老师们教好这个板块,现就设计思想和教学建议作一些说明。
首先,这一板块的设计体现了以儿童为本的理念
过去的语文学习是以应试为标的,因而其练习的设计是围绕着试卷转的,其特征是繁琐、机械、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即使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若是与“标准答案”不合,也不能给分。学生被视为应试的机器,只能应命做题,毫无自主性可言。
《语文课程标准》里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着这一理念,题目的提示语就跟过去不同:它不是居高临下的指令性语气,而是“蹲下来看孩子”,以儿童的大朋友的语气说话。或启发,或激趣,或鼓励,或期待,使儿童感到亲切、新奇、有趣、自信、如坐春风。如“瞧,一幅文字画!你一定能看得出是哪几个字。”“先加上标点,再分角色读一读。你们一定能读得很棒!”
《课程标准》认为,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获得的任何知识,都是他们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与技能。如让儿童学习“咕咕咕 叽叽叽 喵喵喵 呱呱呱”等象声词,就要求儿童“亮开嗓门儿学学”。儿童很喜欢小动物,很喜欢学小动物叫,这是儿童的天性。让他们自己去叫一叫,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对象声词的`体验。又如,要求儿童给几个句子加上小动物的叫声,然后再读一读。“夏天的夜里,可以听到青蛙在池塘里──地叫。”先不加小动物的叫声读,再加上小动物的叫声读,两相比较,儿童就能感到加上后句子显得更生动。又如“练习2”有一段描写春天景色的话:“春风吹绿了小草,吹开了杏花。蝴蝶在花丛中飞,鱼儿在小河里游,青蛙在池塘边跳,小朋友在草地上跑来跑去。”其提示语是:“春天多美呀!快把春天的美读出来吧!”儿童看看图,再读读文,展开想象,体验一下春天的美,这样就能读得有声有色。
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是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起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思维特点不同,因此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也有可能不同。以此为出发点,有些练习的设计是开放的,其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如,“练习3”有一题是让学生认识各种汽车的功能,除了要学生说一说消防车、救护车的用处外,还要求说一说:──车是用来一的。学生可以少说几种,见识多的孩子能说多少说多少。这叫做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二是注重语文能力的综合与实践
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主要反映在字词句学习的综合,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知识、能力与情感的综合。
练习的设计采用了板块式,基本上一个板块反映了一个方面的题材,其中既有字词的练习,也有句子的练习,并注意到知识、能力与情感的综合。如“练习7”,是用9个古代的文字组成的一幅文字画。让儿童先认一认,再在田字格里写相应的汉字。然后鼓励儿童将文字画改画成风景画,并涂上颜色。还要求他们发挥想像,把自己画的画介绍给小朋友听。学生完成这项作业,不仅巩固了已有的语文知识,还锻炼了写字、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体会到了汉字的优美与有趣,激发了儿童对汉字的热爱。
学语文,还要注意课内外的结合,和学生生活的结合,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以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口耳手脑并用,知行统一。
练习设计尽可能反映儿童所熟悉的生活,并向其他课程延伸。如要求儿童认识所学的几门功课,认识各种汽车的功能,认识几种动物的栖息环境等。
练习的设计注意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如第五单元是识字单元,学生在本单元里学过了转转盘识字,在单元练习里则设计了迁移性的练习:“转转盘识字可真有意思,你能用这个方法再识一组字吗?”让学生以“丁”字为字根,用转盘转出“灯、盯、钉、叮”等字。通过这种形式的练习,学生就能举一反三,利用形声规律大量识字。
三是注意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初步具备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和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有层次高低之分。我们要求学生发现解决的问题是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我们要求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目的,不是要求他们马上就去搞发明创造,而在于让他们从小养成探究的习惯,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练习设计注意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让他们自己有所发现。如,“练习4”:“为什么表示动物叫声的字多是口字旁?你还能找出一些口字旁的字吗?”又如要求儿童认识文字画,其中有的古文字以前见到过,如舟、石、燕等,也有一些是没有见到过的,如日、山、水鱼、木等。这就要求儿童根据古文字所象之形加以想像、猜测,从而有所发现。
这部分练习,教师应如何教呢?
一、更新理念
有一些老师面对新的练习形式感到困惑:原来那些熟悉的练习形式,如看拼音写字、比一比再组词、选词填空、改病句(实际上是人造病句)等,怎么都没有了?这种板块式的练习怎么教?也有的老师说:做这样的题目,能应付考试吗?老师们的这些想法是可以理解的。长期在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运行,乍一改教这种新的练习,自然是不大习惯,不大适应。当一个新事物突然来临时,谁能一下子就适应呢?这不要紧,只要我们认真领会课程改革的精神,注意更新理念,吃透这种综合性练习的设计思想,经过一个阶段的磨合与探索,就能够使儿童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从而尝到课程改革的甜头。这好比穿惯了旧鞋子,乍一换上新买的名牌皮鞋,会感到夹脚,总觉得不如旧鞋子穿着舒服。但是你坚持穿下去,用不了多久,就会感到还是新鞋子好。这就叫做“穿新鞋效应”。
有的老师担心这样教难以应付考试。其实,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课程评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应同步进行改革。据我所知,目前各个试验区都在研究评估改革问题。我们教材编辑部每个学期都要研制相应的试卷,供各试验区参考、选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相信,这个问题一定能够得到解决。
当然,也不是说过去的练习形式一无是处,有一些对于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有用的题目还是可以让学生做做,但分量要适当,不要加重儿童的课业负担。
二、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儿童学习动机最现实、最积极的因素。该板块练习的设计注意到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不少练习都是很有趣的。如学习象声词让儿童亮开嗓子学学,让儿童通过连线的方式为小动物找家等,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然而,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时,还可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进行二度创造。如教学“练习5”,可以先布置儿童在家长的帮助下,做一个小转盘。上课时让儿童边转转盘边学字,这样学孩子会感到更直观,更有趣。教儿童唱包含这个字族的儿歌,可以一边击铃鼓一边唱,还可以加上一些动作。
教学时,要兼顾到认知水平有差异的学生。要因人施教,分类要求,使每个学生都感到学习特有趣,并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三、注重实践
注重语文实践活动是该板块的主要特点。学习字词句,既要动笔、动口,又要动手。如结合认识汽车,可以带学生到马路边看看来来往往的汽车,说说它们是干什么用的。结合认识所学的几门功课,自己动手做一张课程表。教学有关居室、家具、摆设的词语,要求儿童做成卡片贴在相应的地方,以帮助他们记住生字词;并向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卧室里有哪些家具、摆设。结合给小动物找家,可以到大自然里观察,看看哪些小动物住在哪里,再跟全班的小朋友来交流。《课程标准》说得好,“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教学时,我们一定要鼓励儿童认真去说、去写、去做,使他们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信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3、帮助学生认识“仲、儒、蔡、祭祀”;会写“仲、育、儒、仁、核、怨、粮、祭祀;”理解“教育、儒家、核心、抱怨、祭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已及人”等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重要地位。
课前准备:学生可从不同途径,网上、书籍、向家长了解等方式了解孔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近来央视百家讲坛,于丹教授在为我们解读《论语》,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于丹教授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其实《论语》在古代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一部传世的经典,二千多年来它一直影着中国人的思想。
你们知道《论语》的作者是谁吗?(孔子)
2、课前,同学们都从不同途径了解孔子,请大家初步交流一下。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全文,教师提醒读准生字音,看清字形。
2、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三、交流预习成果
1、学生交流易读错的字音,和易错的笔画
读音:如仲(zhng)儒(rú)祀(sì)
笔画:如怨(夕)祭(夕)祀(巳)
2、需了解的词意
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学说内容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它的经典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最高教条,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也为后代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仁: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相互亲爱。
隐晦:不明显,不容易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四、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
一、(1、2)孔子的生平。
二(3-8)讲述孔子的几个故事。
2、默读1、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指导学生一边默读思考,一边画下关键的词句)
要点:(1)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么为人处世。因此,人们称他为圣人。
(2)流传于世的一部《论语》,其中许多思想,可让人终生奉行,而且沿用至今。
点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系这句话的意思,举举生活中的实例,想想,孔子是在教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
师总结:人要学会关爱别人,这就是儒家理论中最核心,最精髓的东西“忠、恕”,——宽容。
第二课时:
一、整体入手,回顾全文
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中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
(可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
(1)、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不喝盗泉水
(3)、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4)、晚年读《周易》
二、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1、默读第2-5个故事,抓住重点的语句去品味,通过孔子的言行,你悟出了什么?
2、小组间交流(2-4人左右)
3、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第二个故事
1)为什么孔子口渴的.厉害,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2)第三个故事
1)你怎么理解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可结合生活实际谈。
(君子由于有修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小人心中无德,穷困时自然不择手段,获取利益)
引导学生感悟: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穷困不要紧,重要的是有节操,有乐观的生活态度。
2)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实在不容易啊?
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这是一位怎样的圣人?
※引论语: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想像着孔子当时的心情,读读他对弟子们说的话,再指名读,带着理解。
3)第四个小故事
抓住故事中的重点词,试用一些成语或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
[笃信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活到老,学到老……]
三、整体回顾,总结结全文
这篇课文以几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品味感悟二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人的思想,能否结合你学习生活中,谈几点感受。
总结:简单的真理穿越千古,深入人心,让我们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也让我们的心灵被唤醒,我们今天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孔子的思想博大深厚,让我们试着沉下来潜心读读关于孔子的书,试着读读《论语》。
作业:1、推荐阅读同步阅读中的《孔子的故事》、《庄子传奇》,
2、如有兴趣,可阅读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并写读后感。
板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
孔子不喝盗泉水安守节操
君子与小人识人不易
晚年读《周易》学而不厌
正所谓教无定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得因材施教才可以。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课题:1——3一千根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5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并概括各自然段内容,尝试用小标题概括。
情感与态度:理解“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领悟人生有了梦想,才有希望,才会有收获的道理,体会这对盲人师徒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教学突破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概括各自然段内容。
2. 读懂“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从善意的谎言中揣摩信念的力量。
技术平台: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情智在线: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5分)
今天我们来学习由吏铁生作品《命若琴弦》改编的文章,题目是《一千根弦》(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10分)
1、浏览课文,说说你从课文中了解了什么?
2、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典。
3、检查,指名分节读课文,正单间音。
三、汇报交流,检查预习(15分)
1、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汇报预习情况。
2、提出阅读时遇到的问题,师生交流师生解答。
3、自由读课文,争取读正确、流利;对于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并联系上下文内容多读几遍,自读,自悟。
4、用多种方式学习生字,重点解决字词句问题。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是什么呢?
幻灯片:就为了这一个“希望”,他坚持弹奏,匆匆五十三年就如此过去了。板书:希望,五十三年
1、五十三年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就已经是很漫长的了,可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又是何等的`漫长啊。然而,这漫长的五十三年她是怎样度过的呢?能不能在文中找一个词语(板书:匆匆)。
想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的生活才是匆匆度过的。(高兴、幸福)那失明的老人为何又匆匆地度过漫长白五十三呢?(因为他得到了老人给他的一个能治好眼睛的药方。)(板书:药方),你在哪找到的?
幻灯片:我给你一个保证治好眼睛的药方,不过,你得弹断一千根弦,才可以打开这纸单。在这之前,是不能生效的。
授课时间:
个性化设计:
科目:语文 备课时间:20xx年 月 日
课题:1——3一千根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5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并概括各自然段内容,尝试用小标题概括。
情感与态度:理解“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领悟人生有了梦想,才有希望,才会有收获的道理,体会这对盲人师徒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教学突破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概括各自然段内容。
2. 读懂“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从善意的谎言中揣摩信念的力量。
技术平台:课件。
情智在线:第二课时:
一、深入读文,体会情感(10分)
1、那么在得到药方之前,他是怎样生活的呢?
幻灯片:一位会弹三弦琴的盲人,渴望能够在他的有生之年看看这个世界。但是遍访名医,都说没有办法。(板书:渴望)
渴望是什么意思?迫切地希望。
有生之年:在活着的时候。
2、当他得到了药方之后,他的生活又有了怎样的转变呢?
幻灯片:于是,这位琴师带了一位也是双目失明了小徒弟游走四方,尽心尽意地以弹唱为生。
二、走进文本,揣摩情感(20分)
1、想象,此时他会弹奏什么样的曲子?(高兴的)
2、此时他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忙并快乐着)
3、想象,当他弹断第一根琴弦的时候,他是什么心情?
当他弹断第十根他是什么心情?
4、就在这第一千弦断了的时候,这位艺人又做了什么?
5、请同学们讲讲自己的理解。
急不可待:迫不及待。一直藏在怀里(可以看出这张药方是这位盲人的救命草,他把它视为珍宝一样保存着。)
6、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从明眼人的口中得知:
这泪水里都饱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呢?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伤心的泪水?悲伤的泪水?绝望的泪水?可是刹那间他突然明白了老人那“一千根弦”背后的意义。所以这里更多的是感动的泪水。
7、然而,这位老了的失明艺人并没有把故事的真相告诉他的徒弟。他是怎么做的?
三、读写结合,以读促解(10分)
同学们,看到这无字的药方,你想到了什么?
授课时间: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我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毕业生、中国的“海伦.凯勒”周婷婷今年被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录取,近日她已奔赴这所世界上一流的聋人大学攻读心理咨询专业硕士学位。
周婷婷从小失去听力,曾是个全聋全哑的小女孩。富有爱心的父亲周弘不忍女儿一生生活在冰冷寂寞的无声世界之中,他一边为女儿四处求医治病,一边对女儿进行语言基础训练。几百个日日夜夜的`艰辛与努力终于创造了奇迹,聋哑女儿不但开口说话了,而且与正常儿童一样走进了学校。周婷婷6岁已认识20xx个汉字;8岁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数字,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10岁时,她与爸爸共同完成12万字的童话故事《从哑女到神童》;16岁她以优异的成绩提前学完高中课程,考入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系,成为中国第一位少年聋人大学生;她的毕业论文《聋人如何适应主流社会》被指导教授称赞为“可以成为载册的精品”。大学毕业后,周婷婷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托福考试,并通过国际互联网向加劳德特大学“推荐”自己,最终接到校方发出的录取通知书。
婷婷的人生定位是做一个自己快乐并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为聋人服务是她最强烈的愿望。因此,她选择到全世界对聋人的心理世界研究最多、最新的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心理咨询专业去学习。在赴美读书之前,周婷婷像海伦.凯勒一样创作了自传小说《无言的歌》,最近将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任选一篇读过的文章写读后感,根据提示选取有意义的内容进行表达。
2、能结合具体事件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想。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事件表达清楚自己的感想。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事件表达清楚自己的感想。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导回忆:同学们,你们最近看过哪些课外读物,看后有什么感受吗?(抽几名同学谈)点拨话题:刚才大家讨论的很热烈,今天我们就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一写读后感好吗?什么是读后感呢?(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二、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1、一本好书,你读后一定会有很多感受,把自己的这种感受写出来,要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写自己的真实看法,也可以对其中某些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2、读一读例文《从〈海伦·凯勒传〉想到的》,想一想,小作者是怎样写读后感的?(注意分清哪些句子是复述,哪些句子是写感想)
3、题目可以用“《****》读后感”或“《****》有感”,也可以根据写的内容拟定题目。
三、习作指导
1、紧扣原文抓住重点。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两点上来发表议论。
2、联系实际,情感真实。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社会实际,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写并结合切身体会,体会才真切,文章才具有说服力。
3、读感结合有侧重。正确处理好“读”“感”的关系。“读”是“感”的前提和引子。“感”是“读”的结果和目的。因此要有读有感,读感结合,比例协调。不能只读不感,一味抄写课文,没有体会,也不能只感不读,离开原文意思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通常情况下,侧重于写自己的感受。当然交代所读文章的名称和主要内容是必写的。
4、引导探究,总结写法:夹叙夹议,叙中有感,感应中有叙。
四、学生选材,互说。
五、打稿。
第二课时
一、朗读习作,评议修改。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二、文后指导
1、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好词语用得好,都要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2、投影出示两篇作文: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赏,学习写法。
一篇带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三、修改作文。
四、誊写作文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2-21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教案02-04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3-30
小学语文故事教案02-12
小学语文荷花教案07-11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案08-22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10-17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