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模板集锦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实验中不怕失败,敢于克服困难。
(2)在操作中能与同伴协商,共同配合解决操作中的困难。
(3)能积极开动脑筋设计使鸡蛋摔不破的包装方法。
[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探索包装鸡蛋的方法。
能使自己包装的鸡蛋具有防震和固定的作用。
[活动准备]
(1)与幼儿共同收集的材料:纸盒、塑料盒、泡沫塑料、米菠萝、棉花、报纸、硬纸板。
(2)熟鸡蛋、皮筋、透明胶带、曲别针、剪刀、毛线、粘钉、橡皮。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教师:前几天小朋友共同搜集了许多包装盒,通过观察小朋友发现了包装对东西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把东西固定住,再垫上一些比较软的材料,就不易摔碎了。
出示溜溜球包装盒,共同观察分析包装盒的作用。
2、提出问题:今天请小朋友当运输鸡蛋的.工人,包装鸡蛋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3、猜想并记录:
师:你们两人一组商量一下包装鸡蛋需要什么材料?怎么包装?
师:你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咱们试一试,看用哪种方法包装摔不破鸡蛋。
4、实验验证并记录结果:
重点指导:
(1)容器不能太小,要有足够的空间填充软的材料。
(2)鸡蛋要放在中间,使鸡蛋的上下和四周都要有软的材料保护好。
(3)填充物要充满容器,使鸡蛋固定。
教师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幼儿大胆尝试。
5、交流与总结:你的实验和猜想一样吗?为什么?
6、活动延伸:站在更高的地方去试一试。如:站在椅子上举起来让鸡蛋掉下去能不能摔破。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动手动脑,探索影子的秘密,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2、知道影子的变化与光和物体的位置有关,再探索试验中获得对影子变化的.经验。
3、在探索的过程中,使幼儿感受到发现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大屏幕一个、幻灯机一台、手电筒一个。
2、幼儿操作的手偶玩具若干,故事一个,磁带一盘。
活动过程:
1、请幼儿猜谜语,激发学习兴趣——“有个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时走在前,有时走在后;我和他说话,就是不开口。” (影子)
2、引导幼儿回忆说出影子与光的关系。
“小朋友,你见过影子吗?”
“什么时候会有影子?”
(太阳光、电灯光照着我们的时候就有影子了)
“还有什么东西有影子?”(树、花、房子、动物等、操场上你呢?)
“为什么会有影子呢?”(幼儿猜测并讨论)用手电筒做实验,使幼儿知道因为物体挡住了光就有了影子。(引导幼儿懂得有光的地方都有影子)
3、游戏:猜影子
1)教师请两个特征比较明显的幼儿藏在屏幕后面,请其他幼儿分别猜猜他们是谁?提问:请问他是谁?你怎么知道?
2)请两名特征不明显的幼儿藏起来,增加游戏难度,引起幼儿兴趣。(影子的特征与物体有关。)
3)利用游戏进行表演:激发幼儿对影子探索的欲望。
4、教师用手影给幼儿讲故事,请幼儿欣赏。
A、幼儿对着影子自由地表演手影。
B、请幼儿换用手偶结合音乐进一步感知影子的有趣现象,当幼儿兴致较高时,教师忽然将灯关掉,引导幼儿观察光和影子的关系。
5、提问:影子哪去了?为什么没有影子呢?(打开灯进一步提问)有灯光了,可是为什么还是没有影子?(影子、物体、光线三者密切相连,缺一即形不成影子。)
活动延伸:会走的影子
小朋友,刚才我们做游戏的时候,我们走影子也走,现在老师请一个小朋友蹲在地上不动,咱们猜猜他的影子会怎样?教师拿着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幼儿,并让手电筒围着幼儿走一圈,观察影子的变化,提出再次探索的要求自然结束活动。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不断探索中感知空气的存在、隐藏、压力等,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2、鼓励幼儿质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活动准备:
水,纸杯,塑料袋,瓶子,罐子,海绵,蜡烛,吸管,肥皂水。
活动过程:
1、集中讨论:空气在哪里?你看见了吗?
出示塑料袋,里面有什么?游戏:找空气(空气存在实验)
交流发现,老师总结:到处都有空气,空气看不见,摸不着。
2、空气到处都有,空气还有很多秘密,一起来找找。
(请幼儿可以先观察一下桌面上提供的实验材料,以满足其好奇心)
u空气占有实验(集体做):
实验一:将空杯子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二:将纸团塞在杯底,在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引导幼儿及时记录观察结果,交流分享:空气会占有空间(动力)。
再试一下,实验三:将塑料袋套在瓶口,瓶底弄穿,放入水中,观察。进一步理解。
u空气隐藏实验(分组做)
实验一:不吹自灭。请一个幼儿做,其他幼儿记录。
实验二:将塑料袋,海绵,方糖等放入水中,观察结果?泡泡代表什么?
总结:空气会隐身。
3、找出记录较好的,让幼儿总结空气的秘密:空气存在着,到处都有,看不见,摸不着,有压力,动力。
延伸:空气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背景:
看着孩子们兴奋得叫着、跑着,追逐着五颜六色的泡泡,我的心情也随之跳跃起来。于是一场关于泡泡的活动方案悄悄酝酿起来。
活动目标:
1、了解泡泡的特性,学会制作泡泡水,知道无论什么形状的管子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泡泡,感知空气与泡泡形成之间的关系。
2、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和科学探索的兴趣,体验同伴间交流、协作的快乐及创造的乐趣。
活动准备:
糖、盐、洗衣粉、肥皂、洗洁精、一次性杯子、粗中细三种型号吸管、硬纸板制成的三角形管子、正方形管子、梯形管子、水等人手一份,笔、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抓泡泡》导入,了解泡泡的特性
1、教师出示吹泡泡玩具,带幼儿玩抓泡泡游戏。
2、结束游戏,师幼谈话。
刚才抓泡泡时你们的心情怎样?有什么感受?你们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抓泡泡时发现泡泡有哪些变化?
二、制泡泡水
1、提问
(1)哪些材料可以制作成泡泡水呢?
幼:洗洁精、糖、盐、肥皂、洗衣粉。
(2)这些材料是不是都能制成泡泡水呢?现在我们就来试一试看吧。
2、幼儿做实验,并做好记录,教师观察引导。
材料结果
糖×
盐×
洗衣粉√
肥皂√
洗洁精√
3、请幼儿说说实验中的发现
⑴洗衣粉、肥皂、洗洁精这些洗涤用品可制成泡泡水
⑵洗衣粉等兑少了也吹不成泡泡。
⑶沾泡泡水时要充分,不能用太大力吹,不能吹得太快,否则也吹不起来。
三、用不同形状的管子吹泡泡(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
1、出示各种形状的管子,请幼儿说出各是什么形状。
2、教师抛出问题
△圆形管可以吹出圆泡泡,那三角形的管子会不会?
△吹出三角形的泡泡呢?正方形的管子会不会吹出正方形的泡泡呢?
△梯形的管子会不会吹出梯形的'泡泡呢?
3、幼儿做实验。
4、请小组代表说说实验结果。
5、教师:无论什么形状的管子吹出的泡泡都是圆泡泡。
四、吹奇特泡泡
1、刚才大家吹的泡泡都是一个一个、单一的,现在请小朋友开动小脑筋,看看谁能吹出奇特的泡泡?
2、幼儿探索吹奇特泡泡
⑴两根吸管合二为一吹泡泡。
⑵四根吸管合在一起吹葡萄串泡泡。
⑶细吸管外套粗吸管吹泡泡。
⑷在桌面上吹半球形泡泡。
⑸五名幼儿在桌面上合吹泡泡花。
五、说泡泡--不用嘴吹的泡泡
师:刚才我们都是用嘴巴在吹泡泡,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泡泡?
活动延伸:
画泡泡
活动反思:
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转瞬即逝的泡泡,竟给孩子们带来了如此多的乐趣!从一开始抓泡泡,到制作泡泡水,到用不同形状的管子吹泡泡,再到吹奇特泡泡,孩子们的兴趣越来越浓,想象创造像开了闸的洪水,一发不可收拾。吹奇特泡泡里的种种奇思妙想怎是成人能预想到的!延伸活动,幼儿热情依然不减,同时我也发现幼儿其实并不像成人所想象的那么苍白,他们的小眼睛就如摄像机一样地把他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拍下来,并储存在小脑瓜里。他们记得生活中那么多的不起眼的小现象:输液的气泡、输氧时的气泡、啤酒里的气泡等等。孩子们是因为喜欢才有兴趣,因为有兴趣才那样投入,因为那样投入才拥有了这么多发现和欢乐!我愿永远与孩子相聚在这心心相通的世界,做他们成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小动物的可爱形象总能够引起小朋友们的兴趣。大千世界的动物皮毛都是千姿百态,各有特色,而黑白两色皮毛的动物也有各种不同的花纹。本次活动希望通过说说画画,归纳幼儿原有的经验,感受黑白毛动物不同花纹的特性。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画画中了解斑马、斑点狗、奶牛、企鹅身上黑色花纹的不同。
2、体验朋友间相互分享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PPT、棉签、黑色水彩、斑马、斑点狗、企鹅的添画小图偏、生日快乐歌
活动流程:谈话导入——观察讨论——尝试表现——交流延伸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引发经验)
1、提问:奶牛妈妈今天过生日,她想请朋友来做客,奶牛妈妈有很多黑白毛的朋友,你们猜猜它们可能会是谁呢?
2、幼儿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PPT图片。
二、观察讨论(进一步区分几种动物黑色花纹的不同)
1、师:奶牛妈妈请到了这么多黑白毛的客人,它太高兴了,想给大家拍张照……哎呀,照相机坏了,它们衣服上黑色的`花纹没照出来,我们帮帮它们,把它们画下来好不好?
2、提问:它们的黑白毛和奶牛妈妈的哪里不一样?(幼儿自由的说)
3、小结:斑马的黑毛是一条一条的,斑点狗的黑毛是一点一点的,企鹅的黑毛是一大块的。
4、教师示范讲解。
斑马的黑色是怎么样的呢?(教师示范,儿歌提示)
那斑点狗的黑色呢?(是一点一点的,师幼示范结合)。
企鹅的黑毛在哪一块?(背上,一大块,教师示范)
5、小结:蘸一蘸,拉一拉,拉出一条黑直线。
蘸一蘸,扭一扭,扭出一个黑点点。
蘸一蘸,躺下来,变出一件黑衣服。
三、尝试表现(体验画黑白毛动物的乐趣)
1、幼儿自由选择一种动物图片进行操作,老师放《祝你生日快乐》的背景音乐。
2、指导。
画出斑马身上的一条一条,斑点狗身上的一点一点,企鹅身上的一大块。
引导幼儿先画完一种动物,再选择画另外两种。
3、小结:小朋友们把斑马、斑点狗、企鹅的黑毛都画出来了,奶牛妈妈非常感谢你们,它请你们把画好的图片拼成一张大照片。(幼儿把添画的动物小图片贴到黑板上)
四、交流延伸(经验交流分享)
1、说说我的画。
2、延伸:以后我们再去找找还有哪些动物是黑白毛的!
自由活动
观察要点:观察孩子在活动中遇到问题能够自己解决。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小车制作,体验制作完成小车后的成就感。
2.大胆动手制作会跑的小车,积极参与想办法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制作车轮会转的小车,探索车轮与车轴连接的方法。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小朋友有玩过玩具汽车的经验。
物质准备:一辆会跑的玩具小汽车,在不同位置钻孔的牙膏盒和没有钻孔的纸盒,钻好孔的瓶盖,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各种圆形积塑玩具,泡沫板,吸管,一次性筷子,橡皮泥,剪刀,双面胶,透明胶,音乐《雪之梦》。
活动过程
1.观察小车,了解小车的基本结构。
(1)指导语:看这辆小汽车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2)小结:小车由车身和车轮构成。(该部分略作详细观察车轮与车轴之间的关系,车轮与车身的高度)2.幼儿思考怎样做一辆会跑的小车。
出示准备的材料,让幼儿说一说,各种材料适合做什么,打算怎么做。
指导语: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想请你们亲手做一辆会跑的小车,请你们在做之前先看一看桌子上的材料,和你的`身边的朋友他说一说,你打算用哪些材料来做什么?怎么做?
3.幼儿动手制作会跑的小车。(第一次操作)教师按半成品车、部分零件已组装配套、单一的材料分为几组摆放,幼儿自愿选择小组,尝试制作会跑的小车。
4.幼儿检查自己制作的小车。
(1)幼儿介绍自己做的小车。
指导语:你们的小汽车都做好了吗?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各小组在自己组内介绍自己做的车)
(2)检查小车能否跑起来。
指导语:请同伴相互检查,你做的小车能跑起来吗?看看能跑的小车和不能跑的小车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在相互检查和比较中,让幼儿发现车轮和车身位置、车轮之间距离的关系。
(3)小结:车轮要安在车身合适的位置上,车轮之间的距离要适当,小车才能跑起来。
5.幼儿改造自己的小车。(第二次操作)教师鼓励幼儿合作修理小车,让跑不动的小车都跑起来。
6.教师再次总结。
(1)先让在第二次操做中成功幼儿说一说,他是怎样改造自己的小车的。
(2)教师做总结。
活动反思
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力的一些知识,推和拉能够产了力,推力和拉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推力和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为了让学生研究我让学生准备了科学材料袋,里面有《小车的运动》这节课需要的零件。我怕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开始,我让学生把零件都放进桌洞里。一开始,我让他们效仿的课本上的一位同学拉蹲在地上的另一位同学。感受一下他用力的大小与方向。做完这个试验后有位同学说:他都把我拉跑了,也没把我拉起来。另一位同学说他的力气太小了根本就拉不动我。这就让他们知道了推力和拉力也有大小和方向。然后我让学生把坐小车的零件拿出来,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先把小车拼装好,拼装小车的时候有某些动手能力差的同学犯难了,这怎么安啊?这个细线怎么系上啊?这些曲别针怎么才能挂到线上呢?我对其一一进行了指导。在要探究力在大小对小车速度的影响时,课堂就不好控制了,三年级的学生好动、好奇心也强。我还没说完学生就开始动起来了,全体同学就等着做这个实验了。我让他们仔细看了看实验说明的步骤,看着步骤做实验,同学们都乐此不彼的做了起来,“呀,我的小车跑的好快啊,挂一颗曲别针车子直往前动一点,挂到六颗的时候车子一下子就跑到了桌子边上了”。最后我又提了一个问题,李帅同学把他的水杯放到了小车上,车子不仅没动,反而被压的车轮都掉了。但是后来他重新组装好之后,又在曲别针的上面加了一块橡皮,重新拉他的水杯,终于拉动了。
最后,孩子们轻松地得出了结论:多加一块橡皮力可以使载着水杯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地越快。课后,我兴奋不已,我为学生的聪明和善于思考而兴奋。我茅塞顿开,我应该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去设计活动方案,让他们在没有现成的活动器材的条件下如何寻找替代品而不影响活动效果,这样,我不但轻松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这才是科学课的最终目的。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04-09
大班生活科学教案03-06
大班教案科学教案11-10
大班蜗牛科学教案09-30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3-24
大班《电》科学教案04-13
大班《地球》科学教案04-13
大班科学教案06-14
大班科学教案:电话02-07
最新大班科学教案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