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语文教案模板集合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随文识字,读准字音
2. 品读有关词句,感受聋哑青年的勤奋专注
3. 理解“先游到了我的心里”的含义
教学重点
体会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说我们这个班的同学特别聪明,那么,今天请大家尽情地展露你们的风采吧!首先,我给大家出一道IQ题,请听题:鱼为什么生活在水里?(学生回答)恭喜你,答对了!答案是“因为陆地上有猫”。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跟鱼有关的文章。(师板书:鱼游到了纸上)
请看黑板,齐读一遍课题。(学生读课题)我从大家瞪大的双眼中看到了好奇的色彩,该不会是猫把鱼赶到了纸上吧?你们对这个课题产生了什么疑问呢?(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
大家很会动脑筋,而且,看来这篇课文对大家很有吸引力。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各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并思考这两个问题:
1.“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
2.是谁让鱼游到纸上的?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检查生字读音:花港,清澈,一丝不苟,厂徽,聋哑。
好,大家都读完课文了吧,还没读完的同学也请你们先停下来。我们来检查一下这几个生字的读音。(指名读,并让学生指出该注意的地方,再全班齐读)
3. 解决思考问题
解决了生字读音后,让我们看回这两道思考题,第1题,“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你的理解?(提问学生。鱼画得很逼真,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仿佛在纸上流动)大家的词语积累很丰富。鱼游到了纸上,这种表达方式你们喜欢吗?仿照“鱼游到了纸上”,如果要表达小鸟画得很像,可以怎么说呢?老虎呢?(生仿句)这么有趣的表达方式,我希望大家记住它,以后也可以用到它。
好,看第2题,是谁让鱼游到纸上的?(一个青年,一个聋哑青年)
三、感悟聋哑青年的恒心与专心
1.感受聋哑青年的恒心
这个青年能把鱼画得那么逼真,仿佛游到了纸上,那么,他应该是从小开始学画的吧?(生:不是)你从课文的哪一段知道的呢?(生:第12段)请全班齐读第12段。(生读第12段)
青年人学画多久了啊?(生:才一年多)在学画的`一年多时间里,他是怎样做的呢?(生: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从这一段中,你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生:有恒心,坚持不懈)板书:恒心
2.感受聋哑青年的专心(重点指导朗读)
文中哪个自然段描写了青年看金鱼的情景?(生:第4段)请大家齐读一遍第4段。(生读第4段)读得很流利,但是还可以读得更有感情。
哪位同学想读给大家听一下?(指名读,并作及时反馈。你强调了个别词语,富有节奏感,读得很投入,你融入课文中去了,很好)
我们男生女生来比赛读一读。(不分高低,各有千秋)
在朗读的时候,大家都比较默契地强调了这几个词:老是,呆呆地,静静地,从来。这几个词给你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你从这段描写中看到一个怎样的青年人?(生答。看鱼看得很入神,专心致志,认真,达到忘我的境界)板书:专心
聋哑青年听不到金鱼戏水的声音,也无法用语言呼唤那美丽的金鱼,他坚持每个星期天去看鱼,呆呆地、静静地看鱼,他只是在用眼睛来看鱼吗?请大家闭上双眼(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那个最疼爱你的人,你能看到他们的样子吗?好,请大家睁开眼睛,谁来说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生答)刚才你是闭上眼睛的,那么,你是用什么来看的呢?(用心,用脑子)很好,对于亲爱的爸爸妈妈,我们都很熟悉,用心记住了他们的音容笑貌。那么,聋哑青年不但在用眼睛观察金鱼,眼里有鱼,而且(生:心里有鱼)。
四、解读“先游到了我心里”
请大家齐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生读课文)
你们认为,青年心里的金鱼是怎样的?(生:各种动态的金鱼都有,金鱼的每个部位都很清晰,青年对金鱼的特点了然于心)
“鱼先游到了心里,然后才游到了纸上”,对这两段话,你有什么体会?(让生讲自己的体会)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聋哑青年学画鱼的恒心和专心,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他画鱼时的高超技术。下课。
板书设计
鱼游到了纸上
心里
鱼———————————→纸上
恒心、专心
语文教案 篇2
一、说教材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十五课。主要讲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纸上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学生一读即懂,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去体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相互协作的精神。同时通过让学生自己创作画风,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应尽量创设情景让学生乐读、乐听、乐思。
二、教学目标:
本课的教学总目标为:
1、会认7个生字及词语,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为: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及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初步培养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三、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2、“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
四、说教法
我们强调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议论纷纷、主动学习、书声朗朗四线并进。《画风》一课,对于课文中的词语、句子的理解比较浅显,学生很容易通过朗读自己体会,重点仅在于让学生了解三个小朋友是怎样动脑筋画风的,以及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不断创新的意识。故而我在这堂课中主要选用自主学习、读书体会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先自己读书找疑、然后,互相质疑,合作解疑、最后,全班汇报交流”的方式学习课文,以及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体会课文;最后,让学生大胆思维:你还可以怎样画风,并放手让学生自己参与的方式。这一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对课文理解更深,效果更好。在动手、动脑中进行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为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五、说学法
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领悟”是我教学这堂课的真正目的`。根据教材和我班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让学生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学习,达到营造主动、互动、合作和生动的课堂学习氛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智慧。
六、重、难点的处理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第三、四个环节的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放手让学生自己想象画风的方法,自由发挥他们各自体会的情感,并创设情境,将学生的语言积累转化为语言运用,让学生用眼去观察、用脑去思考、用心去体会、用语言来表达、用手去创造。
七、说教学过程
《画风》的教学结构从总体上分为四大环节:
⑴谈话、猜谜语导入新课。通过猜谜语激趣从而自然的引入课题。
⑵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这一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内容。根据修订版大纲精神,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主要区别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二年级下半学期已经掌握了一些自学方法,读书的遍数要多,要求一步步地提高,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培养了独立阅读能力。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材料,力求使用结合。
⑶自主学习,读书体会。通过让学生“先自己读书找疑、然后全班汇报交流”的方式学习课文,这一设计在自学环节中学生已经能做到正确、流利。从课文中找相关语句的方式,学生能自己解决课文,理解到宋涛、陈丹在赵小艺的启发下由不会画风到画风的经过,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分角色对读、老师引读)体会课文,再通过用:“风把——吹了,风藏在——里。”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从而为最后一个环节(即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⑷拓展。让学生说说还可以怎样画风,画香并将其中的内容描述给大家听。这一设计体现了修订版大纲的精神,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说的欢乐气氛中受到教育,进行了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5)开放性练习设计,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走向丰富多彩的生活。
语文教案 篇3
知识与能力
1.培养学生学会调动所有感官观察景物的习惯。
2.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用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调动感官观察景物的习惯;
2.通过交流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读与评的过程中体会写景的方法,提高写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写作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培养亲近自然的习惯和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审美的情趣。
1.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景物的方法。
2.学会抓住景物特征细致地描绘景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东升的旭日,斑驳的树荫,陡峭的山峰,潺潺的小溪,宽广的大海,水底的游鱼……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四季景色,美不胜收。今天,让我们用手中的笔,把我们所见过的最美的景描绘出来。
二、学习观察景物的方法。
观察事物,要运用感官。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舌头尝,用鼻子嗅……调动身上所有的感官来感知事物,了解事物的特点。
三、通过实例,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1.幻灯片展示《春》中描写春雨的段落,引导分析。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这段文字中,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抓住春雨“细”“密”“亮”的特点,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描写。
2.幻灯片展示《春》中写春风的一段文字,学生朗读讨论。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清风流水应和着。
这段文字中,借助多个感官,如触觉、嗅觉、听觉等,将春风和煦温暖的特点都描绘了出来。
3.用幻灯片展示《三峡》中写春冬之景的一段文字。学生朗读,合作探究:这段文字如何将三峡“春冬之时”“良多趣味”的特点写出来的?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①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②俯视与仰视相结合;
③近观与远望相结合。
4.用幻灯片展示《雨的四季》中的有关段落。学生朗读品味,探究:在作者的笔下,不同季节的雨给人以怎样的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作者在描绘雨景时融入了自己对雨的感受,这种感受感染了读者。
我们在作文中赋予景物不同内涵,融入我们的情感,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有感染力。
四、写作文题
两题任选一题写作:
1.你留意过自家窗外的景物吗?或许是车水马龙的道路,或许是花木茂盛的园圃,或许是小伙伴们玩耍的场地……以《窗外》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2.“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致。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以《我爱________季》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五、佳作欣赏
窗外
我总认为,去外边游玩,是欣赏风景的最好方法,可以亲身去体验甚至触摸那些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留下最美好的记忆。
但是有一天,我发现在屋子里面同样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
这天,我趴在窗台上看书,不经意间,发现了窗外的那块地,曾是宽阔却没有生机的,不知在什么时候,长出了茂密的植物,郁郁葱葱的.。
其中,最为显眼的,是一棵很大的白玉兰树,它的枝干有一个碗口那么大,挺直而修长的枝干,看上去像一位亭亭玉立的芭蕾舞女。它的叶子和我们的手掌一般大小,嫩绿嫩绿的,这种绿无论是在春天还是夏天都那么惹人喜爱,看着它,就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看,一根树枝伸向我的窗前,仿佛在向我招手致意。
树下,有一个花坛,虽然叫花坛,但并无花朵。那里生长着许多绿色植物,有直接栽在花坛里的,也有种在花盆里放在花坛上的,但这些植物却一点也不失生机,它们伴着风儿摇摇晃晃,翩翩起舞。
我的目光被一只狗所吸引了。它有着土黄色的绒毛,两只眼睛不停地溜达着,巡视前方,它有可能在为自己觅食吧。看啊,它来到了植物们的身边,它们静静地对视着,好像在互诉心声。狗仿佛愁眉苦脸地对草说:“今天真不走运,一根骨头都没捡到,还遭人家的训斥。”草安慰道:“哎,我劝你还是早点回到主人身边吧,那样就不会愁吃喝了。”它们就这样聊着,把自己的快乐、悲伤都与彼此分享。
人们也不会闲着,一些人拿着羽毛球拍,进行着一场激烈的羽毛球对决;孩子们呼朋唤友,三五成群地在小区里追逐,他们不用担心会有车子突然驶来,更不用担心有坏人忽然出现;老人们搬来凳桌椅,坐在玉兰树下,互相谈笑,寻起年轻时的记忆……
我渐渐地发觉,透过窗户看到的风景竟然也是如此的美丽,大概是因为手不能触到,便更用心地用眼睛观察吧。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从楼上,传来了叫喊:“丁丁,回来吃饭啦!”“东东,快回家,奶奶来做客啦!”这时候,孩子们才恋恋不舍得分手了,临走前,还会不止一遍地相互提醒:“明天再来玩,一定要来呀,一定要!”有的还要对方拉钩算数。老人们听见叫喊声,也从谈笑中回过神来,笑嘻嘻地互相告别。
俗话说:“世界上美的东西很多,关键是看你有没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话说得太对了!这窗外的世界,不就是这样的吗?
点评:作者描写窗外的景物时,将视野扩大至窗外的所有景物。重点描写了白玉兰树、白玉兰树下的花坛,一只小狗以及树旁人们的活动等。描写景物时运用了近景远景相结合、动景静景相结合的写法,使景物描写更加丰富、生动;作者还巧妙地运用比喻,将白玉兰树的枝干比作亭亭玉立的芭蕾舞女,形象地突出了白玉兰树干的挺直、修长。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并能用准备、已经造句。
3.能正确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重点词语,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生字、新词。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分析降、乘、旅的字形,正确读出得的读音。
三、教学过程
(一)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1 读准字音。
投影:
个人读、指名读、齐读,读准得的字音。
投影。
为在这应选择哪个读音,再读一读。
2.圈出本课生字,分析字形。
(二)汇报分析、记忆生字的方法。
1.应这样汇报:植字,我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的,笔直的直左边加个木字旁,就是植物的植。右边直字里边是三横,不要丢一笔。共同组词(种植、植树、植物)
备、晒、识都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
汇报过程中应重点指导旅、降、乘三个字。
旅 右半部上边是,下面是,不要写成瓜或。组词:(旅行)
降 8笔写成,阝两笔完成,三笔完成,最后三笔完成,不要写成牛。组词:(降落、下降)
乘 可以用禾字中间一个北字的拆字法记忆。注意书写笔顺:,组词:(乘着风)
2.练习用下列词语说话,看谁说得好。准备、植物、旅行、降落。
(三)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2.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植物。
按提示回答:
(1)课文中讲了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植物。
(2)课文中讲了三种植物,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四)指导书写,在生字本上打字头。
重点指导旅、乘。
的要写在竖中线上。
禾的丨在竖中线上,八在中点起笔。
(五)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读课文。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二)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字词卡片,读准字音
植物 田野 知识 离开 许许多多 已经 旅行 准备 降落伞 乘着风 四海为家
2.指名读课文
(二)从课题入手,逐节学习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植物吗?
花草、树木、蔬菜、庄稼都是植物,植物妈妈有办法,有些什么办法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1.学习课文第1节。
(1)默读,找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标出)
(2)重点理解:孩子、长大、四海为家、旅行四个词语各表示什么意思?孩子:在本课指的是植物的种子。
长大:是指种子已经成熟。
四海为家:指的是种子到处生根发芽。
旅行:文中指植物的种子传播出去。
(3)指导感情朗读。
(4)这节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课文讲了哪几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学习课文第2节。
(1)自由读课文,找出疑难问题。
(2)学生质疑,全班讨论释疑。
蒲公英的种子是怎样的?*什么离开妈妈?
结合理解重点词语:
降落伞
观察实物,问:这里的降落伞指什么?(一朵毛茸茸的小花)
纷纷
实物演示,让学生说一说种子是怎样飞的。(一个紧跟着一个没有顺序地随风飞去。)谁能用纷纷说一句话。
准备
用准备说一句话。这里为什么说准备?(种子的毛茸茸小花是从蒲公英的孕育生长过程中具备的)。
乘着风
投影出示乘的三个义项:
读一读,选择正确答案。(画√)
(3)填空练习。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 ),孩子( )离开妈妈。
(4)小结:蒲公英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板书:降落伞,风吹。
(5)指导感情朗读。
(6)小结学习方法并板书。
3.学习课文第3节。
(1)用学习第2节的方法自学第3节。
先找出疑难问题再四人一组讨论。
(2)汇报自学情况。
重点理解带刺的铠甲。
什么是铠甲,在这里指什么?
古代士兵身上穿的护身衣,用金属和皮革连缀而成。
学生观察实物,手触感觉它的坚硬。
(3)填空练习。
苍耳妈妈给孩子准备了( ),孩子( )离开妈妈。
(4)指导感情朗读。
(5)小结并板书:苍耳种子传播需要哪两个条件?(带刺的铠甲、动物带)
4.运用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第4节。
(1)自学后做填空练习。
豌豆妈妈给孩子准备了( ),让孩子( ),豆荚炸开,孩子( )离开妈妈。
(2)提问板书:豌豆种子传播需哪两个条件?板书(豆荚、太阳晒)。
(3)指导感情朗读。
投影
( )豆荚炸开,孩子们( )离开妈妈。
①读原句: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
②填空后再读一读。
③比较你喜欢哪句,为什么?
④读第4节。
5.小结2、3、4节内容。
通过前边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种子传播的方法,知道种子传播一要*自身的条件、二要利用自然界的条件,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
6.背诵课文。
(1)指导背诵的方法。
(2)择段背诵。
(3)同桌比背。
7.学习第5节。
(1)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2)齐读第5节,背诵下来。
(3)为什么粗心的孩子得不到它?
8.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用准备、已经造句。
(二)巩固练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用准备、已经造句。
三、教学过程
(一)听写:
植物 田野 知识 离开 许许多多 已经 旅行 准备 降落伞 四海为家
(二)检查背诵课文。
同桌互查,指名查,以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检查。
(三)回答问题。
课文中讲了哪几种植物,这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四)造句。
(1)想词本身的意思。
已经:表示过去。
准备:事前的安排、筹划。
(2)看词在文中哪句中出现,读一读。
(3)造句。
(五)巩固练习
1.数一数再填空。
旅 共( )笔,第八笔是( )。
降 共( )笔,第七笔是( )。
乘 共( )笔,第八笔是( )。
2.组词。
3.填空,再读一读。
蒲公英妈妈给孩子准备了( ),苍耳妈妈给孩子穿上( )铠甲,豌豆妈妈让豆荚晒在( )底下,豆荚炸开,孩子就( )离开妈妈。
4.连线。
【板书设计】
【小资料】
苍耳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高四、五尺,叶子心脏形,叶尖边缘有锯齿,茎部有三条明显的叶脉。夏季开花,头状花序,雄花序状球形,雌花序椭圆形,果实在霜降前后成熟,外面硬壳上有硬刺,容易挂在动物皮毛和人的衣服上。可入药。
豌豆 一种可以做菜或当粮食吃的豆子。豌豆的叶子像羽毛形状,开白色或淡紫红色的花,结豆荚,里面有圆形的豆子,嫩荚和种子可以吃。
蒲公英 别名婆婆丁、黄花地丁,是一种野生的草本植物。蒲公英全株高约60厘米左右。叶较大,为羽状叶,莲座状平铺,边缘有许多锯齿。蒲公英的果实为瘦果。果实的上端伸出一个尖喙,喙的顶端有一撮像降落伞的放射状白毛,这样就能使果实随风远飞,带着种子落到适宜的环境,便可在那里安家落户,繁衍后代。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识记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大意。
2、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中国传统的母亲形象,了解母亲 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重点
感知内容,理清脉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作为学者的`胡适在自己的传记里是怎样写自己母亲的呢?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语言记叙了母亲含辛茹苦地教育子女的几件事,我们来学习本文,体会一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学习这篇文章,或许你会受到人生的教育和启迪。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二、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些事?请找出有关事件,然后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复述故事情节。
a.每天叫我早起,谆谆教诲,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学
b.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子有方
c.我说了轻薄的话,受到重重责罚责罚严厉,教我做人
d.新年到来,大哥的债主来讨债,母亲从不骂一句,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一能忍能让,宽以待人,品性善良
e.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是忍着,忍到不可再忍时,就痛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一宽厚、和善、容忍,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f.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正直认真刚烈,毫不马虎,从不受一点侮辱
三、研讨人物
1、四人一组讨论: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母亲慈祥教子严而有方;气量大,性情好,待人仁慈、和善、容忍;对大事又不失刚气;是我的恩师、慈母、严父。)
教师结合分析,说说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为什么说母亲是慈母兼任严父?
2、作者对母亲怀有怎样的感情?
本文行文质朴自然,饱含深情地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
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感激和敬爱之情。
四、问题探究
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全班合作探究明确)
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语文教案 篇6
一、单元复习意图
本单元以童话为中心安排教学,其目的一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童话的特点(如情节设计、人物刻画、主题、语言等),二是练习学生说、写童话的能力,三是引导学生感受童话中蕴涵的人文思想的熏陶,纯洁心灵。
二、单元选文意图
本单元四篇课文,既有当代作家的新童话,也有19世纪唯美主义代表人物的童话佳作;既有表现当代中国的主题,也有反映异国社会风貌的篇章。但它们都具有情节曲折跌宕、形象生动活泼的特点,童趣十足,而蕴涵的主题又健康积极,真正是“寓教于乐”,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好教材。
三、单元教学重点
重点应放在把握课文蕴涵的人文思想上,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陶冶情操。本单元四篇课文可读性强,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条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四、课文讲解
1、骆驼寻宝记
这是一篇具有当今时代特点的新童话。课文通过骆驼历经艰险寻宝成功的故事,歌颂了无私无畏的精神。
本文浅显易懂,塑造了一个坚忍不拔、勇敢无畏、造福他人的艺术形象。教学重点可以放在对骆驼性格特征的把握上。
本文写作的特点主要有两条:一是衬托手法的运用,以众多动物的无功而返衬托骆驼的百折不挠,以众多动物的心怀私念衬托骆驼的无私胸襟。二是语言运用的准确、生动,描写十分符合动物自身特点。
2、地毯下的尘土
这是一篇富有生活情趣而又充满神奇色彩的童话,十分贴近儿童生活。本文情节简单,主题明确,即歌颂了诚实、善良、勤劳。从写作上说,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如表现米妮勤劳,既正面写她怎样打扫屋子,又通过小矮人、星星的夸赞从侧面刻画人物;二是巧妙的心理描写,如通过米妮与星星的对话来展示人物内心。
有一个问题需要关注:如何看待童话结尾处地毯下出现金币这个情节?不能简单地把这看成是物质的回报。我们体会,作者意在告诉人们:诚实、善良、勤劳必有回报,这回报可能是物质的,但更重要还是精神的。良好的品德是为人处世之本。中国古语讲:“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与这篇童话有相合之处。
3、巨人和孩子
这是一篇在世界各国传诵了百余年的著名童话。作者通过对比的'手法,歌颂了爱心,歌颂了爱的力量,今天读来仍不失现实意义。
本文脉络清晰、主题鲜明,教学难度不大。重点可以放在对爱心的认识和理解上,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自己的体会。
本文大量运用了拟人手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悟拟人的妙处,进而模仿和借鉴,学会巧妙运用这种修辞手法。
一个问题:童话中的“小男孩”是谁,有何寓意?作者笔下的这个“小男孩”是基督的化身,是爱的使者。这也体现了作者基督教的思想。当然,今天我们教学这篇童话,重在关注它蕴涵的博爱精神,而不在其中的宗教思想。
4、蟋蟀在时报广场
这是一篇充满异国情调的现代童话,虽然写的是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人之间的故事,反映的却是当今美国社会一定阶层的人们的生活。本文的主题是积极健康的,歌颂了真挚的友谊,歌颂了人性美。我们收选这篇童话,意在让学生接触、了解多元文化,感受真情的美好,受到心灵的洗礼。
语文教案 篇7
知识与技能:
通过自读欣赏、感受舞蹈、文字和文化的美。
过程与方法:
讨论交流,自主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了解一些有关印度文化、艺术方面的知识。
教学重点:
体会学习本文优美生动的描写。
教学难点:
结合语境,体会词语的深刻含义。
使用媒体:
多功能讲台。
课时分配: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许多同学喜爱绘画,喜欢唱歌;也有些同学有乐器或舞蹈方面的特长,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欣一张图片,请同学们说说这是哪一个国家的(展示图画)。
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音乐、舞蹈能够反映不同的文化风情。比如说我们的邻邦印度,就一向以其独具特色的歌舞闻名于世。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我们敬爱的冰心奶奶记叙自己观看印度舞蹈的一篇散文:《观舞记》。
2、预习检查:读准下列字音:
嗔视、叱咤风云、颦蹙、尽态极妍、本色当行浑身解数、变换多姿。
二、产生问题:
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本文是怎样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来描绘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呢?请你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方法等方面思考。
3、为什么第17小节说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4、第19小节中说:“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为什么看了她们的舞蹈会体会到她们的文化?你感到印度文化有什么特点?
三、自主探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以上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四、交流提高:
1、本文主要是运用高超的语言技巧,描绘了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美妙的舞蹈,也表现了印度舞蹈的美。
2、用语言来表现舞台艺术,是很困难的,需要高超的语言技巧。本文主要是用生动的比喻、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舞蹈和舞蹈者的姿态,以及作者的赞叹之情。如“轻云般慢移,旋风般急转。”“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
3、卡拉玛的舞蹈非常优美,好像“飞动”起来。但是仅有“飞动”是不够的,还要心灵的完全投入,使自己也成为舞蹈的一部分,身心浑然一体,才能达到美的'境界。
4、首先,艺术上的交流,能增强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所以,“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体会到印度的优美悠久的文化艺术……”
其次,所有优秀的艺术家,都在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吸取养料,卡拉玛姐妹也是一样,“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它的食粮的供养”。没有印度悠久文化的熏陶,没有印度文化历史的内涵,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就不会这样优美动人。
五、当堂训练:
1、《观舞记》选自____,作者____,原名_____,写这篇文章是为了献给印度舞蹈家______。
2、在中国,最著名的表演“孔雀舞”的女演员是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说说所填词的特点。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____的舞步,______的铃声,_____般慢移,______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4、解释词语:
本色当行、颦蹙、粲然、叱咤风云、嗔视、尽态极妍、惊鸿。
5、秒笔生花:你见过大海吗?你见过高山吗?请以“观海”或“观山”为题,写一段文字,用上排比、比喻的修辞。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松鼠尾巴的用处。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
2.学会“能、原、别、身”4个生字,理解“觉得、那样、原来。别的、用处、身于”等词语的意思。
3.会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松、尾、巴、软。读完后抽4人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书写,评议后每个学生各写1个。
(2)做课堂作业本第2题:多音字组词。
(二)讲读第1自然段
(1)出示松鼠的投影片,下面请大家看这幅图,你们看了松鼠的大尾巴后是怎么想的?
(2)你们是这样想的,那么课文中的.小白兔是怎么想的呢?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请一个小朋友把第一自然段念一下。
(3)谁来说说兔于是怎么想的,兔子心里觉得怎么样,兔子想的话我们应该怎样念?要念得稍微轻一点,慢一点,读出奇怪的疑问的语气来。(试读--评议--齐读)
(4)练习朗读:下面我们把第1自然段连起来读一下,“......大尾巴”的“大”要念得重一点,强调一些。
(三)讲读第2、3自然段
小松鼠的尾巴到底有什么用处呢?(板书:用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2、3自然段。
(1)请小朋友一边听录音,一边想:松鼠的大尾巴像什么?
(2)讨论、学句式说话。
a、幻灯片上出示句子:“那条又轻又软的大尾巴就像一顶降落伞。”
师,这个句子比较长,我们可以在“大尾巴”后面停一会儿再念,大家齐读一遍。
b.“大尾巴”怎么会像“降落伞”呢?
:“大尾巴”和“降落伞”之间有些相同的地方,所以说松鼠的大尾巴就像降落伞。
c.你能不能用“()就像()。”的句式来说一句话。
(3)小松鼠从什么地方往下跳,落在什么地方?(演示投影片,转动附片,使画面上的松鼠从一棵大树上往下跳,轻轻落在一棵小树上。)为什么小松鼠从那样高的树上跳下来,是轻轻落在小树上的呢?
(4)这时候,小白兔会怎么说呢?请小朋友一起读一读第3自然段。读后回答。
(5)小白兔刚才为什么“觉得很奇怪”呢?现在明白了吗?对,这里的“原来”表示明白了情况,小白兔说的话要读出“哦,现在我明白”的语气来。(指名读--齐读)
(6)学习生字:“能、原”。
(四)讲读第4、5自然段
(1)松鼠的尾巴除了可以当降落伞帮它从高处往下跳外,还有别的用处呢。请小朋友自由轻声朗读第4、5自然段。
(2)教学生字“别”。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生字?
(3)刚才小朋友都念了课文,谁知道松鼠的尾巴还有什么用处?为什么松鼠的尾巴可当被子呢?演示投影片:旋转尾巴,尾巴像被子一样盖在松鼠的身上)
(4)小白兔又明白了什么呢?练习读课文里的最后一句话。
(五)课文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2)齐读全文。
(3)做课堂作业本第5题:读拼音写句子。
(六)作业
抄写生子。
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能、原、别、身”4个生字。
课后习题3、4(谁觉得怎么样?我今天觉得很高兴,为什么觉得这样?今天老师表扬我的字写得好,我觉得很高兴。)
板书设计:
32松鼠的尾巴
特点用处
又轻又软像降落伞
的大尾巴
又软又暖当作被子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0-17
语文的教案03-21
语文精品教案01-23
语文《离骚》的教案01-20
语文《青松》教案01-20
语文《夏》教案01-30
语文小学教案02-21
语文备课教案01-21
语文下册的教案03-29
语文下册教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