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4-09-16 11:41:2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科学活动教案范文汇总十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科学活动教案范文汇总十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

  (1)初步了解磁铁和铁制品的关系。

  (2)通过有趣的游戏认识磁铁能够吸住铁制品。

  (3)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幼儿的`知识基础∶

  知道宠物-猫喜欢吃鱼。

  教材教具 :

  猫头饰13个、鱼钩12个、2个塑料篮子、橡皮筋、回形针、铁制汽车、塑料鱼、鱼。

  环境布置 :

  墙面布置 (可爱的宠物、宠物的图片)

  语文角

  益智角

  图书角

  科学角

  教学步骤 :

  (1)引起动机∶

  老师将猫妈妈,小花猫的头饰拿出来让幼儿猜猜今天玩什么游戏。

  (2)中心内容∶

  老师告诉幼儿今天我们玩“花猫钓鱼”的游戏。老师扮做猫妈妈,让幼儿做小花猫,带上头饰对幼儿说:“今天,猫妈妈带你们去鱼塘钓鱼。”

  2)老师带领幼儿来到鱼塘边对幼儿说:“鱼池里有许多鱼,让我们快来钓鱼吧。”

  3)老师把幼儿分成两组,请幼儿钓鱼,老帅鼓励幼儿,先钓完鱼的那组为胜。

  4)游戏结束后,老师再放入不一些鱼让幼儿再钓,结果,都钓不上来。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为什么这些鱼钓不上来,而第一次的却可以钓上来。

  5)在讨论中,幼儿知道钓上来的鱼身上都有回形针,而没有钓上来的鱼身上没有回形针。鱼钩上因为贴上了磁铁,所以能将鱼身上有回形针的鱼钓起来,因此,磁铁能够吸住铁制品。

  6) 老师将准备好的橡皮筋、回形针、铁制 汽车、塑料鱼让幼儿再钓钓看,让幼儿进行试验,以巩固幼儿对磁铁能够吸住铁制品的概念。

  7)请幼儿分组的进入角落

  科学角进行活动。

  活动结束:

  老师放音乐让幼儿把角落收拾好回到大组。

  老师总结,磁铁能够吸住铁制品。让幼儿在轻松活泼中结束今天的课程。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这次幼儿园组织开展的素质教育一日活动参观海洋水族馆后,孩子们对海洋里的动物兴趣越来越高,好多孩子带来自买的玩具,谈论着看到的海洋动物,从孩子们的言语中发觉他们对鲨鱼兴趣特别浓厚,有的孩子说:“鲨鱼可真大,怪不得它要吃人”;有的孩子说:“原来鲨鱼长的是各色各样的”;还有的孩子说:“鲨鱼真坏,又要吃人,又要吃鱼,我们把它消灭掉。”……听着孩子们的话语,我觉得有必要让孩子们在认识了解鲨鱼的同时,知道鲨鱼和我们人类的关系,了解其功用,激发幼儿保护海洋动物的.意识。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进一步认识鲨鱼,了解鲨鱼的功用。

  2、激发幼儿探索鲨鱼的兴趣及有保护海洋动物的意识。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鲨鱼图片若干。

  2、鲨鱼可制成的物品的实物或图片。

  3、迷宫图若干。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猜谜:牙齿像把刀,鱼儿见了逃,海中称霸王,全身都是宝。

  2、说说鲨鱼的故事:你知道有哪些鲨鱼?鲨鱼有些什么本领?等。

  3、讨论:鲨鱼要吃鱼和人,那么鲨鱼对我们人又有什么有用之处呢?

  引导幼儿讲述,告诉幼儿鲨鱼对我们人的有益之处,如:肉可以吃、鳍又叫鱼翅是珍贵的食品、鲨鱼肝可以制成鱼肝油、鲨鱼皮可以制成皮包、皮鞋、皮手套等。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按要求接管子,发现管道的多种连接方法,知道节约使用材料。

  2.能与同伴共同合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3.积极参与讨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课前经验准备:有接管子的经验:用接头连接过管子

  2.试验材料:

  各种长短不同的管子,直、弯接头,地上贴有接管子的框架标记。

  活动过程:

  1.自由接管子,回忆已有接管子的经验。

  讨论:牢固连接管子及改变管子方向的方法。

  2.实验操作:按要求在两点间连接管子。

  (1)第一次在两点间连接管子

  观察操作材料,了解连接要求:幼儿两人一组将分离的两个水管连接起来。

  幼儿两人合作连接管子

  集体检查管子的连接情况。

  幼儿交流介绍,发现管子的多种连接方法。

  (2)第二次在两点间连接管子

  了解连接要求:节约使用材料,用尽可能少的材料两人一组合作将分离的`两个水管连接起来。

  幼儿两人合作连接管子

  集体检查各组的连接情况。

  3.统计使用管子的数量,知道要节约使用材料。

  (1)讨论统计的方法

  统计方法:从同一起点开始,将使用的管子连接成直线,并在结尾处做上标记,通过比较长短,发现使用管子的多少。

  (2)各组幼儿统计本组使用的管子数量,与同伴进行比较。

  (3)小结:将两个分离的管子连接起来有多种连接方法,最节约材料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磁铁的名称,用过自身发现,知道磁铁能吸铁制品。

  2、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思维能力。

  3、体验活动中的乐趣和成功的乐趣。

  4、能用记录、言语的方式表述探索的结果。

  教学准备:

  1、每人一只篮子,备有各种磁铁、铁制品(回形针、大头针、铁夹子) 和其他的木制品以及塑料制品。

  2、2.大记录单一张、记号笔。

  3、自制磁铁玩具(会跳舞的.小孩),有关磁铁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 自由探索,通过自身的操作。探索出磁铁的奥秘。

  1、小朋友,你们桌上每人都有一个篮子东西,请你们去玩玩。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回观察。

  二、认识磁铁,知道磁铁的名字。

  1、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磁铁”词语。

  3、带着问题:什么东西吸得住;什么东西不能吸。再让孩子去玩玩。

  三、 教师和幼儿交流讨论,并学习记录。

  1、磁铁的好朋友都有谁?并在好朋友的身上打钩钩。

  (1) 幼儿讨论并回答。

  (2) 幼儿再次自由探索。

  (3) 出示大记录单,请幼儿用语言记录磁铁的好朋友。

  (4) 教师小结。磁铁能跟铁做的东西做朋友,只能吸住铁制作的东西。

  四、 解决问题——动脑筋、想办法,

  1、创设情境,让孩子动脑去思考去发现。

  (1) 老奶奶缝衣服时候,不小心把针掉在地上,小朋友帮忙想想办法。

  (2) 渔夫把钓到鱼都拴上铁钩,放进池塘里养,这是为什么?

  (3) 小纸船上的铁钉全打翻在大水缸里,小朋友用什么办法把它捞出来。

  2、欣赏自制磁铁玩具——会跳舞的小孩。让孩子进一步了解磁铁的本领。

  (1) 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探索。

  (2) 引导幼儿去玩玩,去探索。(感觉好奇)

  (3) 讨论小结小孩为什么会跳舞。(磁铁的奥妙)

  五、愉快的轻松地看幻灯结束。进一步了解磁铁的其他更多用途,幻灯片内容包括门吸、起重电磁铁、电磁铁、磁力火车、磁力画写板、文具盒、等。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水的用途和重要性,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2、通过实践活动,创新感知污水通过多层毛巾过滤可以变干净。培养幼儿观察、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想象力和创造力。

  重点难点

  幼儿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操作、讲述活动中创造性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幼儿大胆思维创新的'意识

  活动准备

  录象、装满脏水的容器、干净的空杯、笔、纸、毛巾、纱窗网、纱布、海绵、大个果冻盒。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刀砍没有缝,枪打没有洞,斧子劈不开,没有牙齿也能咬。(谜底是水)。

  2、幼儿讨论水有什么用: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发现大胆地讲述问题水给我们带来的用处。(水能洗衣服、浇花、养鱼、洗澡、洗脸、水能做汤、煮稀饭……)

  3、扩展幼儿知识面:放录象,有关废水的排放和再利用。

  4、幼儿想象思维,创新新的节水方法: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怎样节约用水?(如:洗衣服的水冲厕所、洗菜、水果的水来浇花、关好水龙头、安装新型的节水器等。)

  5、认识水的重要性:人类、动植物都离不开水,所以我们大家要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6、创新操作活动探索:探究实验水如何会变干净,出示一盆很脏的水,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使水变干净?

  A 幼儿讨论:

  B 试一试,怎样把水变干净。

  C 说一说,为什么实验结果不一样。

  D 怎样用毛巾过滤使水变得更干净?

  7、提升幼儿对创新活动的兴趣:幼儿用记录的方式来总结自己的发现过程,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找朋友”是小班的科学活动,托班是小班活动的初学阶段,本次活动使用托班幼儿,教学活动已经结束,因此,本活动着重加深巩固宝贝们的综合认识。活动难点幼儿根据颜色和相应的图形进行正确配对。解决方法:在活动中先引导幼儿进行单一的图形配对:如先根据颜色进行圆形配对。

  活动目标:

  1、巩固幼儿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和红色、黄色、蓝色的认识。

  2、按照颜色和形状进行相应的匹配。

  3、了解简单的安全常识:不能一个人单独出去玩,会有危险。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色形状: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2、布置一个桌面“游乐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很多客人,大家一起来看一看,都是谁来了?

  出示图形卡片:三色大图形。引导幼儿说出卡片的颜色和形状。

  师:今天来我们教室里的是图形妈妈,他们最爱图形宝宝了,可是今天图形宝宝们都跑出去玩忘了回家,妈妈们急的都哭了,图形妈妈请我们来帮助他们找到图形宝宝们。

  二、过程:

  1、示范:

  师引导幼儿发现图形妈妈有不同的颜色。

  这是红色的圆形妈妈,她的宝宝应该是?

  类推,并加以示范。

  红色的圆形宝宝藏在小熊的后面呢,红色的圆形宝宝我把你送回家。

  2、分类操作:

  引导幼儿对不同颜色的圆形进行配对

  现在我们帮助那个图形妈妈找宝宝呢?

  找到图形宝宝后对图形宝宝说什么呢?

  原来图形宝宝们都躲在游乐场里玩呢,我们一起来把他们送回家。

  3、综合操作:

  师:图形妈妈还是没有笑,为什么?我来问问图形妈妈。

  了解还有图形宝宝没有回家,进行综合综合操作:不同的颜色形状配对。

  活动延伸:

  师:今天图形宝宝们跑去玩,没有告诉妈妈,结果妈妈急的怎么样了?多亏了宝宝们帮助他们找到了图形宝宝,不然就危险了。为什么呢?因为外面有不认识的.坏人,会把宝宝们领走,宝贝们可不要像图形宝宝一样不乖,出去玩的时候一定要让爸爸妈妈领着出去,不认识的人能不能跟他们走呀?在幼儿园里,出去玩的时候要跟着谁呢?对了,现在跟着老师一起出去玩游戏吧。

  活动反思:

  在教具的制作上,我将图形标志做成有颜色的图形,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幼儿的思维。我会将这次一课伸延的教研活动,作为对自己的磨练。日常教学中,我会对小班幼儿的常规教育做进一步的强化。在教具的选择中,尽量考虑周到,排除不应该有的干扰因素。通过游戏和操作活动,使更多的幼儿融入到我的教学中,让孩子喜欢学习、爱学习、会学习。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一、通过实验操作自制小电池,使幼儿知道在盐水中灯泡能亮。

  二、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实验成功的快乐。

  三、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一、每人一套:固定在塑料板上的碳棒、锌片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一个带夹子的小灯泡及电铃一个,勺子一个。

  二、一号干电池一节,剥开的电池一个。

  三、每两人一杯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灯泡,引出电池。

  提问:小灯泡亮不亮?为什么能这样?

  二、以小故事形式介绍电池是怎么发明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外国的科学家,名叫伏特,他特别喜欢做各种实验。有一次,他在做实验的时候,把两种金属放到化学药品中,结果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这里产生了电,于是世界上的第一个电池就被发明出来了。

  伏特就成了发明电池的科学家。我们小朋友也爱动脑筋,喜欢做小实验,今天我们都来做一个小小科学家,自己来做一个小电池。

  三、做一个小小科学家,自制小电池。

  1.用剥开的电池,介绍碳棒、锌片

  2.教师示范制作小电池。把灯泡上的两个夹子,分别夹在锌片和碳棒上,放进有水的烧杯中,灯泡就亮了。

  3.自己做小电池,放进准备好的清水中试一试。

  (1)教师检查夹子夹的对不对。

  (2)观察小灯泡亮不亮。

  4.在杯中加入盐试一试。

  (1)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操作情况。

  (2)提问:你的电池是怎样做成的?

  刚才加入很多盐为什么不亮?(需要搅一搅,让盐水溶入在水里)

  (3)请没有做成小电池的小朋友再试一试。

  5.小结:刚才在没有加盐的清水中灯泡不亮,在盐水中灯泡就能亮。

  四、有趣的.小电铃

  1、教师出示小电铃夹在自制的小电池上,小电铃唱歌了。

  2、朋友每个人拿一个小电铃夹在自制的小电池上试一试。提示:看看别人的夹子是怎样夹的。

  3、提问:你的小电铃为什么能响?为什么小电铃不响?

  4、小结:电铃上的夹子有两个,一个红颜色、一个黑颜色,夹子只有夹对了才会响,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等小朋友长大以后学了更多的本领就会明白的。

  五、扩展知识。

  今天咱们做了小电池,你还知道有哪些电池?(干电池、BB机上用的电池、表上的纽扣电池,充电电池……)这些电池都是人们动脑筋发明出来的,小朋友今后也要多动脑筋,长大以后发明出多种多样的电池。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小班年龄的幼儿的注意力仍以无意注意为主,凡是生动、活泼形象的事物都容易引起他的注意,所以家长会常常发现这种现象,比如他正在聚精会神地玩自己喜爱的玩具或游戏时,周围一旦出现什么新异的刺激,他马上就会分散注意,他的有意注意水平仍然很低,一般只能维持3-5分钟。所以小班幼儿的活动,大致以简单易接受为主。但是,因为他们的年龄特点,设计活动时,必须采用有趣的形式。通过有条理的步骤,一步步深入,试着让他们达到活动的目标,收获活动的知识。

  活动目标:

  1、听便各种声音,能够大胆用语言表达。

  2、有目的的倾听,有准备的猜想。

  3、大胆参与活动,体验探索的乐趣。

  4、知道不同物体碰撞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学习分辨。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认知准备:已经认识过米、红豆、核桃。

  教具准备:PPT课件、红绿灯牌子、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不同物体碰撞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学习分辨2种声音。

  教学难点:

  自然讲述探索结果。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与客人老师打招呼,消除紧张感。

  2、教师(出示罐子):你们看,今天金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好多好多的罐子!(摇动没装东西的罐子)罐子里面都东子吗?你怎么知道没有?(不停摇动,引导幼儿)

  幼儿:因为没有声音。

  3、教师:哦,没有东西就没有声音。(打开盖子)看看到底有没有东西哦,有东西吗?没有!小朋友们真聪明。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向罐子内装东西):老师来变戏法喽,你们再听听,听听有没有声音。

  2、教师(摇动罐子):猜猜,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哒?有声音就里面有东西了对吗?现在老师这里有那么多罐子,你去找一个里面都东西的罐子,罐子都封住的不可以打开,今天要用耳朵,用你的小耳朵去找找那个管子里面是有东西的,你拿一个有东西的去做到位置上好吗?赶快来找找。

  3、幼儿寻找

  4、教师:找到了吗,找到了就坐回去。(幼儿回座位。)

  5、教师:谁的罐子里有东西的?(教师摇动罐子)谁的罐子里有东西哒?大家都有哒?(罐子双手捂住放在胸前)好了,罐子宝宝保护好,罐子宝宝一直让他发声音它也会哑掉的哦。罐子宝宝有声音的对吗?那里面声音一样吗?(摇动罐子)听!听听,你的东西和他的东西一样吗?

  (幼儿摇动罐子说出:不一样。)

  6、教师:不一样,不一样我们来找找朋友哦。不可以打开看的哦,今天统统是用耳朵来找的,保护好自己的罐子宝宝。

  7、教师(请一个幼儿上前):我们请一个宝宝上来,现在请其他宝宝来为你的罐子宝宝里面的东西找好朋友,找到好朋友会很热闹的哦,找不到好朋友会很孤单的,耳朵听好哦,保护好你的罐子宝宝哦,听听他的。(上台幼儿摇动手中罐子。)

  8、教师:谁是他的朋友,请你听一听,是他好朋友,赶快站上来,和他站在一起。哦,好朋友坐在一起。

  9、教师:现在他们已经是好朋友了,现在我来帮你们找朋友好不好?请你们听听,谁和我是朋友。(摇动手中有东西的罐子):耳朵要灵的哦,仔细听好。你是不是我朋友啊,是我朋友,一个人很孤单的哦,要跟朋友在一起的。来,我们是朋友,我们一起来摇一摇。请坐,做到哪里去?对了,坐在一起。

  10、教师(请剩下的幼儿上台):你们是好朋友吗,我们来听听看啊,一个一个摇,才听的清哦,一个一个摇。(幼儿一个一个摇动罐子。)

  教师:一样吗?一样的。一样吗?一样的。你们也坐在一起。

  11、教师:你们知道吗?老师今天在这些罐子里啊,放了这三样东西。(出示PPT图片)这是什么啊?米宝宝,我们吃饭烧饭的米宝宝;还有一种,你看这是什么啊?哦,是豆宝宝。豆沙就是这个做的,是红豆宝宝;还有一种是——核桃宝宝。放了这三种东西,你猜猜,谁是核桃宝宝(分别摇动罐子)这是核桃宝宝吗?哦,是米,真聪明,是米宝宝吗?这个是嘛?哦,是的,你们真聪明。那这是什么宝宝呢?红豆宝宝。听听,是红豆吗?(分别摇动)这个是什么宝宝?米宝宝。这个呢?核桃宝宝。

  三、结束部分:

  1、教师(询问幼儿):你刚才是拿了什么宝宝啊?核桃宝宝。你们是拿什么的啊?米宝宝。你们是什么啊?哦,红豆宝宝。现在,我们要来做游戏了。做什么游戏呢?请听好了啊,你看,我们要玩警察叔叔红绿灯的游戏喽。(拿卡片反面红色)警察叔叔拿出这个,大家都不好出声的哦,警察叔叔翻过来,就你来出声,会不会?先看看哦,来保护好自己的罐子宝宝。眼睛要看仔细哦。(翻一张卡片)谁摇啊?对,是米宝宝,小朋友们真聪明。不是的不好摇的哦。(翻回卡片)诶,停!(翻过另一张卡片)来看看(幼儿摇)对,(翻过卡片)这样呢?(幼儿停止)(再翻最后一张卡片)现在呢?

  2、教师(准备卡片):现在我们开始喽,速度很快的。核桃宝宝摇一摇,米宝宝摇一摇,红豆宝宝摇一摇。(两遍游戏)

  3、教师:好,我要来唱一首歌了,然后和警察叔叔一起让你们发声音的,这个声音会很好听的哦。开始喽!红豆宝宝请你摇一摇,米宝宝请你摇一摇,核桃宝宝请你摇一摇,我们大家一起摇一摇。来了啊,很快的啊!(歌唱速度加快!三遍)恩,真好!小朋友们真仔细。现在老师啊请来了一个乐队。乐队的声音也是很快的哦,所以你的耳朵要很亮,眼睛也要很亮的哦。所以耳朵要听好,眼睛要看好哦。

  4、教师(好,全体起立):乐队还没来,我们一起来排练一次。(播放PPT音乐)

  5、教师:乐队来了哦~~听好。(伴随音乐一起游戏,背景音乐为《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恩,很好,我们和客人老师们再见好吗?好,摇摇声音和下面的老师再见。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看似简单,调理清晰,但是,等我真正把活动上完后,才发现其中的问题。事实证明了,看似简单的东西,做起来未必简单。

  首先,我在拿到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在看活动过程时,发现,应老师所设计的活动非常周密,她好像不仅把活动大致流程处理了,而且还把与小朋友之间的互动也考虑进去了。这个就是作为新教师的我与一个名师的区别。处理细节总是那么心思缜密。对于我们幼儿教师来说,如何上出一节出色的教学活动,关键就是看活动过程是否清晰,有条理;与小朋友们之间的互动及一些活动中所出现的突发事件,对于突发事件又是如何处理。如果说这些能做到比较好。那么,也就是说,能从新教师转变成一个成熟、稳重的老教师了。

  在这个活动中,我把其中一个小小的环节省略了,就是(教师:那我们好朋友的罐子放在一起好吗,现在把罐子放在一起。)所以,导致我摇手中的罐子让小朋友们辨认声音的时候,他们也跟我一起摇动。自顾自,没有听到要求,辨认出是那种东西的声音。而且场面也有些乱,难以控制。这也验证了,活动环节不能随便删减,少了任何一个,在受教时都会出现一些瑕疵,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足之处:

  在与小朋友互动时,没能配合融洽。一开始部分,我把东西放进罐子的时候,他们都知道我放了什么进去了,都把名字说了出来。这是我在课前准备的时候,疏漏了,让幼儿知道了,这样大大减少了孩子对活动的兴趣了。让孩子跟着你预设的内容走,还不如你跟着孩子的反应走,不要试图去改变孩子,要学着改变自己。这样,教学活动才会不断提高,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从问题反应教学,收获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在与老师、伙伴玩水游戏中,感知水会流动的特性和清洁、浇灌的用处,知道节约用水,体验玩水的快乐。

  2.通过幼儿初步尝试的探索过程,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 各种会沉浮的玩具,杯子,瓶子,勺,叉,颜料和一盆水。

  2. 家长与幼儿一同探讨有关“水”的话题,丰富对水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分组玩水,进行水的操作探索,感知水的特性。

  1.将幼儿分为四组,给每组幼儿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分散自由操作活动。在幼儿自由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幼儿在做每一次尝试之前,先猜一猜都会发生什么变化。

  2.教师在每组进行巡回指导,在指导过程中,

  1)帮助幼儿初步感知水会流动的特性。

  2)让幼儿观察水的颜色变化。

  3)让幼儿感知水上物体的浮沉。

  二、幼儿共同讨论自己观察到的水。

  1.组织幼儿说说自己在玩水的过程中用了哪些工具,是怎样玩的,都发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发现水会流动的特性,了解水可以把手洗干净的用处等)

  2.幼儿讲述后,教师做简单,请大家表扬玩水时最干净最节约用水的一组小朋友。

  三、幼儿观看“水”的广告宣传片,教师与幼儿谈话,帮助幼儿发现水的用处大。

  1.教师请幼儿讨论:我们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水,都用水做些什么?

  (让幼儿知道:水真有用,没有水我们人类和动物、植物就无法生存,我们要节约用水。)

  2.教师延伸幼儿话题:水的用处很大,怎样就能做到节约用水?

  (提示幼儿结合日常生活说一说喝水时拿紧杯子不要洒水,洗手不要磨蹭时间,洗完要关水龙头。)

  四、游戏:“吹泡泡”。

  教师在水里加上洗洁精和肥皂粉,带领幼儿一同吹泡泡。

科学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设计背景】

  在学生分组实验时,教师要融入到学生之中,充当四种角色:

  ①组织者:为学生创设和谐、愉快的氛围,组织学生实验;

  ②探究者:做一名好奇心很强的学生,与学生共同探究;

  ③发现者:仔细观察实验情况,并认真倾听学生交流,发现学生实验中的问题;

  ④指导者:当学生探究感到困惑时,要及时指导。

  设计意图:教师最大的成功是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如若一味地牵引,则是剥夺了学生自我发展的权利,因此教学中,我给予学生极大地探究空间和充分的探究时间,在开放中组织,在参与中指导,让探究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活动目标】

  使学生通过实验增加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①分组汇报实验现象:

  在汇报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尤其是不同的意见。如:小玻璃瓶在水中有的灰上浮,但有的组会下沉,这就要让学生把瓶子拿出来,再做实验,然后观察,会发现有的瓶子没有盖,水进去了,就沉下去了……

  ②思考总结:

  让学生认真观察上浮和下沉的物体,发现这些物体的特点:

  上浮的:轻,是用木头、塑料、泡沫等材料做的;

  下沉的:重,是用玻璃、金属、石头等材料做的。

  设计意图:材料是活动的基础,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时间提供材料是大有学问的。教师提供的材料,必须经过仔细选择:既简单,能为每个孩子开辟一条探究之路;又要丰富,让孩有可能通过各种各样的路子去探索;还要有结构,能在探究中体现学生的独创性

  【活动准备】

  教师出示探究问题:

  ⑴小玻璃瓶在水中上浮,用什么办法让它沉下去?

  ⑵橡皮在水中下沉,用什么办法让它浮上来?

  学生分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探究,有兴趣的可以探究两个问题。

  2、制定探究计划

  首先由小组讨论,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如让小瓶下沉的方法有:灌水,灌沙子或装石子,把小瓶绑在石块上……

  然后小组汇报交流,完善探究方案。

  设计意图:设计实验方案既减少了实验的盲目性,又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孩子们设计的实验也许是稚嫩的`,站在科学的高度上讲也许是不太科学的,但是学生在根据自己的设想进行实验时,初步的学会了科学的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组织学生交流,有利于实验方案更趋于科学可行。

  3、分组探究

  在学生分组探究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在学生探究出现问题需要帮助时,出出主意,还要关注学生独特的实验方法。

  4、表达与交流

  汇报实验情况要注意以下三点:

  ⑴要让学生边演示边汇报;

  ⑵让学生说清实验步骤和方法,尤其是说清从失败到成功的实验过程。

  ⑶在学生交流时肯定学生的多种方法,尤其是有创意的方法。

  我预设的交流情景:

  生:我们小组研究的是:让橡皮泥浮上来。我们是这样做的,橡皮泥做成小片(下沉)——捏薄点儿(下沉)——捏 得更薄(沉、漏了)——再捏(先浮后沉)——捏成碗状或船形(浮)——放入曲别针(仍然上浮)

  师:通过捏你们发现橡皮泥有什么变化?

  生:橡皮泥的形状变了。被捏成了船的形状。

  师“形状变了,就可能改变物体的沉浮。坐过船吗?钢铁做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是什么道理呢?

  生:改变了钢铁的形状。里面是空心的。

  师:还有什么方法让橡皮泥上浮吗?

  生:我们把橡皮泥粘在木块上,也会上浮。

  生:粘在乒乓球上也上浮。

  师:借助比橡皮泥轻的物体也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设计意图:全班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发散思维的过程,许多闪光的思想火花会在交流中产生,教师不应该满足于“沙+黄豆”的交流层面,而应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小苏打+白醋”生成新物质的研讨层面,这样才能使不成熟的想法更成熟起来,在相互交流中,会使学生的想法更科学,认识更完善。

  三、拓展活动,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1、揭秘:通过以上的两次实验探究,让学生揭开 课始 两个塑料球一浮一沉的秘密。

  2、潜水艇实验;出示自制的潜水艇模型,让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潜水艇自由上浮和下沉的秘密,并说明道理。

  3、设计打捞沉船方案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育要体现STS目标,即科学—技术—社会与生活的联系,这个活动能让学生体验到科学为生活服务,让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四、实验设疑,激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师出示沉浮子:“水中的小瓶能停留在水中的任何一个位置”,这太奇怪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小瓶有什么秘密,还是水有什么特殊?……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有趣的实验现象,会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的探究继续下去。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8-06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8-04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31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8-01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0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5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2

科学活动教案12-16

动物的科学活动教案10-30

有趣的科学活动教案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