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模板合集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身体能活动的一些部位,对身体感兴趣。
2、知道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3、在大胆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中,增强活动兴趣,提高合作能力,体验愉快情绪。
活动重点:
通过自身探索,感知身体多个地方能动。
活动难点:
认识关节这一新名词。
活动准备:
纸偶娃娃,人物动、静活动图片,如跳舞、织毛衣、踢足球等,记号笔等。
设计理念:
教育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中班孩子的活动量和活动内容,显然要比小班孩子大而多,孩子对自己身体的兴趣,以及对自己生命的信心,也开始萌芽。于是设计了这个活动《我们的身体》,通过提供自由、宽松的环境,充分运用幼儿已有的经验,让幼儿探索身体会动的秘密,原来是关节在动,从而使幼儿在自然状态下接受"关节"这一概念。
活动过程:
一、做游戏"木头人"——孩子坚持不了多久,就会动的,老师正好作小结。
老师(小结):人不动是很难受的,因为我们都是有生命的。
二、跟着音乐动一动——让灵动的身体与前一个活动"木头人"形成鲜明的比较。
三、说说:人有哪些活动——了解人的许多活动,感受生命的丰富。
老师:跳舞是一种活动。(出示图片)她在干什么?织毛衣是一种活动。(出示图片)踢足球也是一种活动。你们知道,人还有哪些活动呢?
四、说一说:身体的哪些部位能动人们怎么会有那么多活动呢?是因为人的身体的许多部位能动。
1、边动边记录:你的身体有哪些地方会动的?
——记录在纸宝宝上。
2、讲讲哪些地方能动,讨论:
这个地方能动使我们可以做什么事情呢?
如果不会动会怎么样?
这里会生什么病?
——通过"能动"和"不能动"的比较(在感受不会动时,可以请 孩子尝试不动某部位,做一件事,可以有这样的指导语"瞧,不动不行吧"、"动了才方便呢"等等),感受活动部位,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3、介绍骨折、脱臼。
——与生活保健相融合,如果能与本班孩子的健康情况相结合则更好。
五、我们身体会动的地方还很多,我们以后慢慢去发现——这个活动还没有完,因为事实上,孩子对自己身体的发现 还没有停止,可以在教室挂本本子,供孩子进行专题记录。
活动延伸:
我们身上除了这些能看得见的'地方可以动,在看不见的身体里面也有会动的地方。下课后请你们去找一找,把你的发现和你的朋友分享一下!
反思:
今天幼儿表现不是很好,散文中提到耳朵的用处,大多他们都没听清楚。分析原因:可能是受到散文的局限性,因此幼儿的想象能力没有发挥出来,也许是我对孩子们的要求太高了。建议与措施:今天的活动,使我体会到,孩子们是十分喜欢一些实物的东西,非常喜欢把眼镜带在自己的耳朵上玩,但这些实物太少了,不能使所有的幼儿都体验到其中的乐趣,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应该多准备教具。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与妈妈的幸福与甜蜜的感情。
2.鼓励幼儿养成倾听同伴谈话,轮流交谈的习惯。
3.培养幼儿关心和热爱妈妈的情感。
活动准备:
自制图画书、课件《我喜欢》
活动过程:
一、我的妈妈
师:能告诉我,你们的妈妈长什么样子吗?
她的头发是怎么样的?
她的眼睛是怎么样的?
她的嘴巴是怎么样的?
她的鼻子是怎么样的?
她的手是怎么样的?
教师小结:每个妈妈都不一样,但是一定都很爱自己的宝宝。
二、我喜欢妈妈
师:你喜欢妈妈吗?因为什么?
1.完整欣赏诗歌:
师:我也喜欢我的妈妈,因为(播放课件)
你听到了什么?
2.尝试理解诗歌内容
师:妈妈喜欢宝宝,宝宝喜欢妈妈,这是一首充满爱的诗歌。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随幼儿回答出示图片)
教师小结:跟妈妈在一起,妈妈总会给我们很多爱,让我们的心理暖暖的。
2.分段仔细阅读
师:额头在哪里?“顶牛牛”你们会玩儿吗?我们一起来试试.
师:你们说被妈妈拥抱是什么感觉呀?
妈妈不在,找身边的小伙伴试试
3.自制图书
师:我想把对妈妈的爱记录下来,所以我想了个好办法,制作一本图书,我需要你们帮我把诗歌整理一遍,一起做一本充满爱的图书好吗?
三、想给妈妈的爱
1.创编诗歌
学习用简单的语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情。
师:我喜欢妈妈……因为……
2.大胆的表达对妈妈的爱
师:放学回到家,你看到妈妈,想对妈妈说什么?
活动反思:
研修中解决难点 反思中提高认识
诗歌《我喜欢》是我园胡玲教师的获奖作品,诗歌虽短,但温暖美好、意蕴深刻,是非常好的情感教育素材。当我们了解到胡玲老师的创作过程时,更觉得源于生活的作品真的是具有生命力的。诗歌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胡玲老师和他们班保育员女儿贝贝的一段对话。孩子说::"我最喜欢妈妈了。"胡老师追问:"你喜欢妈妈哪里呢?""我喜欢妈妈的手"胡老师又问:"为什么喜欢妈妈的手呢?" "妈妈抱着我。"胡老师又问:"那你还喜欢妈妈哪里呢?"孩子天真无邪的具有童真童趣的回答,经过整理加工就成了今天朗朗上口的儿歌。
"我喜欢妈妈的××,因为××"是个倒装因果句。这个儿歌如果单纯朗诵学习,小班幼儿也是可以掌握的。如果要安排仿编句子,在小班就有难度了,于是经过研修团队的分析,我们决定在中班试教。目标定位在:帮助幼儿理解学习诗歌的基础上,能够仿编其中的句式。经过几个班的试讲,总结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证明我们的选题方向是正确的,因为孩子们最熟悉的是妈妈,最喜欢的.是妈妈,所以他们也最爱谈论妈妈。但是幼儿对妈妈爱的表达是漫无天际的,中班幼儿也很难表达的很完整,为了让孩子在本次活动中能够把爱妈妈的原因进行联想并表述清楚,我们借助这首诗歌的句式给孩子提供了表达爱的支架--我喜欢妈妈的××、因为妈妈的××可以……。
一、身体部位与幼儿经验的链接是这节活动的难点。
如果你问孩子:"你喜欢妈妈吗?"相信回答是一致的。如果你再问:"你喜欢妈妈的什么地方呢?"相信回答是五花八门的。这样就会给活动的展开带来困难。
策略:
1.首先执教老师以贝贝小木偶与孩子们玩的语言游戏开始,把身体各部位的名称自然引出,帮助幼儿巩固了对身体各个部位的了解,增加了知识的储备,为孩子们的"敢说"提供帮助,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乐趣。
2.下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倾听儿歌,在听之前老师把一个问题抛给幼儿:"你在诗歌里听到了什么?"一方面从游戏转为倾听,加上一个任务意识会让幼儿更专注。另外让幼儿谈论诗歌中的内容说出身体的各个部位做了很好的铺垫。
3.紧接着,在教师温柔优美的完整朗诵中,表达爱的"支架"出现在孩子面前:"喜欢妈妈的××,因为妈妈的××可以……。"让幼儿理解,妈妈的每个部位都能给我们温暖和爱护,进而诗歌所要抒发的情感也渗透给孩子,让孩子想要表达的对妈妈的爱不再漫无天际、摸不着头脑。然而我们在试教过程中,孩子们很难把已有经验与妈妈爱自己的方式用语言完整的表达出来。于是我们采取的解决策略是让幼儿先学习理解,再进行模仿改编。在感受诗歌情感时,通过老师问、孩子答;男孩问,女孩答;在音乐伴奏下齐诵的形式,反复练习句式"我喜欢妈妈的XX,因为妈妈的XX可以……",形式多样的朗诵形式突出了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
4.在分析诗歌时,我们选择了"妈妈的额头和我玩顶牛牛"的游戏,通过让幼儿重温这个游戏,唤起幼儿联想与妈妈互动的经验,为幼儿改编句子做了铺垫。
有了对身体部位的了解加上对诗歌的模仿学习,孩子们知道可以仿照诗歌中的句式,并结合身体部位与妈妈的互动的经验可以表达出喜欢妈妈的原因了,这个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让每个幼儿都能在一节活动中有机会表达是所有语言教学活动的难点。
策略:
1.选图讲述,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老师提供给孩子一些妈妈身体部位的卡片,让幼儿自由选择,自由讲述。采取自己练习、同伴讲述的讲述让每个孩子得到练习的机会。
2.我们运用了第二个游戏"开火车",让自由讲述好的幼儿和老师的火车头连接,组成一列完整的小火车进行集体讲述,展开了让幼儿主动学习的阵势,这样幼儿就有了参与完整仿编诗歌的机会,我们的目标也就达成了。
三、研修磨课,在反思中提高认识,效果显著。
这次教学展评活动给了我们学习、提高的契机,通过团队研修,集体的智慧加上执教老师的创意,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各样的思维进行碰撞,所提出的策略我们都在试教中看成效。结果发现,我们的有些策略既繁琐又偏离了语言活动的主线。
1.由繁到简:比如我们刚开始的火车游戏是让幼儿自己选择粘贴好几个身体部位,结果发现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在粘贴这个活动上,而用诗歌的句式进行表达就被冲淡甚至给冲走了,无论老师怎么引导,幼儿还是沉浸在黏贴的过程中很难自拔。也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于是我们就换了几次学具,终于可以把幼儿的选择和自由表达给连接上了。
2.由次到主:教师有趣的引导更能试幼儿把自己创编的句子与诗歌连起来:"小朋友我们编的这首我喜欢的诗歌可真长呀,就像一列火车,你们愿意上火车吗,那就选一选,编一编吧"但是每次老师在把握这个环节时都怕时间拉长而草草收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进行了反复讨论,这个环节是幼儿主动学习的主体部分,不能简单的当成一个结束环节。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理解并说出辛巴勇敢行为表现
2.感受好朋友间的友情
活动准备:挂图11号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
小朋友有没有见过狮子?你喜欢狮子吗?我们来一起听一个关于小狮子的故事。
二、结合挂图,逐段讲述故事
1.讲述故事第一段。
问:辛巴的好朋友有哪些?最好的是谁?辛巴最大的敌人是谁?辛巴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
2.讲述故事第二段。
问:从图上看,辛巴它们遇到了什么?
辛巴它们该怎么办呢?小朋友帮它们想想办法吧。
3.讲述第三自然段。
问:辛巴和宾波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猴子干什么去了?乌鸦会做什么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4.讲述故事第四自然段。
问:哪些朋友来帮助辛巴它们了?它们是怎样帮助辛巴的?
三、教师是完整教师故事一遍
问:你认为辛巴是一只怎样的小狮子?有哪些勇敢的行为?(引导幼儿说出故事中表现辛巴勇敢的地方。如面对敌人不害怕,辛巴的脚被兽夹夹住时,鲜血直流,辛巴痛的直冒汗,但它并没有大声哭喊,只是把牙咬得紧紧的等);如果后来朋友们没有来帮助辛巴和宾波,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你们有好朋友吗?有过什么让你们印象深刻的事情吗?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吧
(结束)
反思
狮子王辛巴这部动画片比较老,很多小朋友都没看过,当我提问引题的时候,大多的小朋友都知识说出了狮子的外型特征,对于它的故事完全不知道。分段讲述时,小朋友都能通过图片理解其内容,通过故事他们总结出了辛巴是只勇敢的',聪明的小狮子,在遇到危险时不紧张,能够想出好办法,从故事中小朋友们都喜欢上了这只小狮子,在中饭后的休息时间,我让小朋友们观看了狮子王辛巴的动画片,加深他们对辛巴的印象。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树荫是树的影子。
2.初步了解影子会随着光源的移动而移动。
活动准备:电筒、图片,遮挡物。
活动过程:
1.欣赏理解故事《树荫》
为什么太阳火辣辣的,树荫下面却很凉爽?(树荫是树的影子,是树遮挡了阳光形成的,因为没有阳光的照射,所以树荫下面很凉爽。)小熊想了什么办法不让树荫跑开?结果呢?为什么树荫还是跑开了?(太阳的位置一直在变化,所以树荫也一直在变化。)2.小实验:会动的影子以电筒做试验,幼儿观察。
拉上教室窗帘,使活动室的光线变暗。让一名幼儿手拿手电筒,让手电筒的光射到地上,教师拿一物体作为遮挡物,挡住部分的.光。然后让该幼儿不断地移动手电筒的位置,让大家观察该遮挡物的影子是否发生了变化。请另一名幼儿用笔在地上画出影子的轮廓。在手电筒位置变化后,再请一名幼儿用笔在地上画出影子的轮廓。引导幼儿比较地上所画的影子。
3.带幼儿到户外找树荫。
观察树荫,说一说、体验凉爽的感觉。
活动延伸:在活动区安排小实验"会动的影子",让幼儿继续自由探索。
故事:《树荫》
火辣辣的太阳,凉凉爽爽的树荫。
小熊躺在树荫里,睡得又香又甜。
突然,他被火辣辣的东西烫醒了。
小熊跳起来,揉揉眼睛一看:呦,树荫跑开了,谁在开玩笑?
小熊很生气,他问小树,小树说:"我不知道!"他问小鸟,小鸟说:"我没看见!"一只小狗走来,小熊问小狗,小狗说:"自己想想!"小熊抬头望望太阳,太阳嘻嘻笑;小熊低头望望树荫,树荫跑到另一边去了。
小熊拍拍脑袋:哦,我知道了,是太阳在开玩笑。
小熊找来木桩,找来绳子……他把树荫牢牢钉住,牢牢捆住。
小熊,又睡在树荫里,睡得又香又甜。不一会儿,小熊又被火辣辣的东西烫醒了……小熊跳起来,对着太阳挥挥拳头:"你真坏,你真坏!"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故事并理解故事内容,学说人物对话。
2.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大胆讲述小猪变形的有趣经历。
3.懂得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才能获得快乐幸福。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难点:能大胆讲述小猪变形的有趣经历。
活动准备
PPT《小猪变形记》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故事。
1.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
指导语: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朋友。
提问:他是谁?他为什么要变成这样?
2.引出故事。
指导语:原来它是一只小猪,那今天小猪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仔细听一听,故事的名字叫《小猪变形记》。
(设计思考:这个环节通过出示直观的PPT图片导入活动,引出故事,激发孩子参与故事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讲述,引导幼儿对故事内容有初步的印象。
(一)第一遍讲述故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提问: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2.你听到故事中都有谁?
指导语:故事中有这么多的小动物,那小猪先后遇到的是谁?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看看PPT,再听一听故事。
(二)结合PPT完整的讲述故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1.小猪先遇到谁了?小猪想变成长颈鹿吗?他是怎么变的?
2.接下来又遇到谁?用了哪些东西变成大象的?为什么小猪想变成大象?
3.最后又遇到谁了呢?又是怎么变成鹦鹉呢?为什么它想变成鹦鹉?
4.如果你是小猪,你想变成鹦鹉吗?为什么?
(三)再次结合PPT讲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当中的对话。
指导语:哇!原来小猪想变成这么多的小动物,那他们之间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故事吧!
提问:1.小猪遇到大象时,它说了什么?大象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2.小猪遇到鹦鹉时,它说了什么?鹦鹉怎么回答的呢?
3.最后,小猪和小猴子之间说了什么?
(设计思考:能通过直观教具的展示和三层次的提问,仔细观察、深入的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人物的对话,提升孩子的倾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师通过PPT,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共同讲述故事,帮助幼儿巩固故事中的人物对话。
指导语:小猪和小动物们发生了这么有趣的事情,那我们一起来讲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提问:小猪变了这么多的小动物,你觉得变成谁最有趣?为什么?
(设计思考:能通过完整的欣赏故事,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并通过教师旁白,幼儿对话的方式巩固故事中的人物对话,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延伸活动。
指导语:小朋友讲的真棒,小猪很开心,它想邀请小朋友也来变形。
提问:如果你是小猪,你还想变谁?
结束语:小朋友们想变成这么多的小动物呀!现在我们已经给大家准备好了,我们一起出去试试吧!
(设计思考:能主动迁移经验,在区域游戏中去体验小猪变形的乐趣,同时体验不怕困难和挫折的精神。
活动总结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班语言发展能力目标中提出:幼儿喜欢运用语言与人交往,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喜欢听故事,并能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学说短句;能正确发音,并说完整句;能连贯、清楚的讲述一件事情。
根据以上目标,结合班级幼儿语言发展实际情况,发现班级幼儿在语言表达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大部分的幼儿能有想表达的意识,但是表达不完整。2.能依据所处的情境使用恰当的语言,但在过程中发现他们的语言不够生动活泼。3.喜欢听故事,但在讨论故事情节时,不能有条理的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4.有较强的表达意愿,别人讲话时能积极的给与回应,但喜欢随意的打断别人说话。所以我设计了此次活动,想通过此次活动帮助幼儿清晰、连贯有秩序的表达,在表达过程中能使用丰富的词语和恰当的语气,懂得按次序说话,不随意打断他人说话。因此我选择了《小猪变形记》这个故事活动,帮助班级幼儿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及倾听习惯。
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今天组织的.语言故事活动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1.从选材方面进行反思:
我选择了英国插画家本.科特的故事,这个故事描述了小猪想体验别的动物的生活,满脑子奇异的想法,用各种方法模仿长颈鹿、大象、鹦鹉等动物,但这些创举最后都以失败告终,正当小猪被一连串的失败打击得失去信心时,它一片泥潭里感受到了当小猪的快乐,找回了自信心,从新认识了自我,找到了真正属于猪的快乐,故事生动有趣、诙谐幽默、画面生动富有童趣,可以借助这则故事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要勇于挑战,大胆创新,并要正确的认识与了解自我,从中发现自己的优点,所以故事的选材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这些动物也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有接触的,但这只小猪却突破了人的想象,想了很多方法去变形,很好的吸引了幼儿的兴趣,促进了幼儿主动去学习。
2.从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反思:
从今天的活动过程来看,目标1的达成情况较好,我通过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很好的吸引了幼儿仔细倾听故事内容,在讲述时,大部分孩子能使用丰富的词语和恰当的语气进行讲述。目标2是本次活动的一个亮点,班级孩子大部分性格都比较安静,在集体面前表现得比较羞涩。而今天孩子在学着尝试说故事中的人物对话时,大部分孩子都能大胆的表述并加上了肢体动作来表现。但是我在引导孩子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时引导的还不够深入,还需要在做调整。
3.从活动过程进行反思:
在本次活动过程中,我通过三层次的提问,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和感受小猪变形的有趣经历,但在引导幼儿感受小猪变形的有趣上还不够,给幼儿思考的时间较少,如:在小猪变长颈鹿时,我可以先提问“小猪会怎样变成长颈鹿”呢?充分的发挥幼儿的想象,然后在出示图片,让幼儿感觉“哦,原来小猪是做了一对高跷啊,太搞笑了”,这样可能会更好的引发幼儿的想象力。
在执教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如何将幼儿对故事的学习更深入一层,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或者是学习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句式等,而还应该激发幼儿在理解了故事的基础上,自己重新组织语言将故事所表达的内涵清晰的表达出来,这样才是真正的激发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因此我需要在接下来加强故事教学的理论学习,并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1-07
中班活动教案:语言09-25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家》11-05
中班语言活动《春雨》教案09-22
关于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0-18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让座01-08
中班语言活动《树叶》教案07-15
【荐】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7-21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精品】07-28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家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