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06-05 08:11:04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中班教案模板集锦十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华】中班教案模板集锦十篇

中班教案 篇1

  一、 教材分析

  不倒翁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或容易见到的玩具,它们可能曾一次次地被扳倒可又一次次摇摆着立起,逗得孩子们乐个不停,他们只觉得好玩,有意思,对于不倒玩具扳不倒的原因,它们还未曾想过。在这次活动中,就是通过一组研究不倒玩具不倒秘密的对比实验,找出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1)教学目标:

  1、过幼儿自身的活动,感知“不倒玩具”的秘密,发现这些不倒玩具的底部都是半球体的。

  2、通过幼儿的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不倒翁”的原理。使幼儿认识到将不倒玩具中装入物体后,不倒玩具上轻下重就可以站住,但是一扳就倒,需要将重的物体固定在半球体的底部中央才能做成不倒玩具。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及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

  引导幼儿发现底部是半秋形的上轻下重的物体不易倒。只有在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还要把它固定在中间,才能让玩具怎么扳也扳不倒

  (3)教学难点:在幼儿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总结出不倒翁不倒的秘密。

  二、 说教学方法

  1、活动发现法:本活动的教学思路是孩子们玩玩具城的各种玩具,通过玩一玩,发现玩具的不同和相同点。

  2、 比实验法:通过幼儿往不倒玩具中装入不同的材料来发现会发生的现象,并小结得出结论。

  3、 师做对比实验:教师拿两个透明的不倒玩具一个装入滚动的玻璃球另一个装入橡皮泥做对比实验。

  三、 学法指导:

  在这次活动中一改老师说教幼儿被动的听的学法,让孩子们变成主体,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发现、探索其中的.秘密,并制作各种各样的不倒玩具。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并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材料来制作玩具,并让幼儿间交流一下成功经验并体会成功的乐趣。

  四、 说教学程序

  1、 导入:以到“神秘的玩具城”去玩的形式引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

  2、自由探索

  师交代任务:让幼儿在玩时看看能发现什么?(发现倒和不倒)

  让幼儿自由说说发现什么秘密教师并进行小结:小朋友发现了“玩具城”里的玩具都是半球体的,再比一比中,小朋友们发现了玩具有的会倒,有的不会倒。

  3、尝试操作制作不倒玩具

  幼儿交流体验“不倒玩具”不倒的秘密:玩具中装有东西,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纸团、塑料球、玻璃球沙子、豆子、橡皮泥等东西,可以幼儿自由的把每一种东西分别装进玩具里试一试,看玩具能不能站起来。

  (1) 组织幼儿讨论:

  你们在玩具里装进了什么,发现什么现象?为什么放进纸团玩具倒了而放进沙子等物玩具能站住?(沙子等比纸团重)

  小结:

  原来,在玩具底部装进重的东西,这样下重上轻,玩具就能站住。

  当操作摇晃装有沙子的玩具时,发现了什么?

  (站住的玩具又倒了)装进什么不倒?(橡皮泥)为什么?

  4、 演示对比实验

  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分析原因:摇动装有玻璃球的玩具时玩具里重的东西也随着滚到旁边,旁边重,玩具就倒向重的一边。把橡皮泥固定在底部中间,它不会滚来滚去,那玩具的重心就稳了,不倒翁就作成了。

  5、完成制作,玩一玩,体验乐趣成就感。

中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感知并正确认识黑,鼓励幼儿勇敢地面对黑暗。

  2、帮助幼儿用各种方法去克服怕黑的心理障碍,培养自己在困难面前克服困难的能力。

  3、体验救出小动物后的愉悦心情。

  教学准备:

  1、自制小山洞,小兔头饰若干,兔妈妈的头饰一只。

  2、与幼儿人数相等的动物玩具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活动。

  1、小兔们,今天妈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好吗?

  2、故事:从前,有一只可爱的小兔跟着妈妈一起到森林里去采蘑菇,它看到美丽的鲜花,漂亮的蝴碟可开心了。它一会儿去闻闻鲜花,一会儿扑蝴蝶,结果找不着妈妈啦。天渐渐地黑了,小兔找不着妈妈多伤心呀,它大声地喊:妈妈,妈妈。

  二、营救小动物,鼓励幼儿不怕黑。

  1、发现情况。

  (1)(伴随着音乐,远处传来一阵阵小动物的呼救声)教师:咦,好象有什么人在哭,你们听,是谁在喊救命?小兔们,你们千万别动,妈妈去看看。

  (2)教师慢慢走到山洞口,仔细往山洞里看,说:呀,这里有个山洞,里面很黑,什么也看不见。对,声音就是从这里发出来的。哎呀,这个洞口这么小,我钻也钻不进去,怎么办呢?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黑洞洞的山洞里到底是谁在哭呀?小兔们,你们谁愿意帮妈妈进去看看。

  2、鼓励幼儿克服怕黑心理,勇敢地钻进山洞。

  (1)请胆大的幼儿做示范(34人),并说说自己害怕不害怕,以及自己是怎样克服害怕的

  (2)交谈,了解害怕的幼儿的心理状况,教师对他们进行疏导讨论:怎么样才能让自己不害怕呢?

  ①先站在洞口往里看一看,等自己的眼睛渐渐习惯了黑再慢慢走进去,一边走,一边摸,就不会摔跤,也不会害怕。

  ②进去的时候想想高兴的事,一边走,一边唱唱歌,就不会害怕。

  ③你就想里面的小动物多可怜,我一定要帮助它,其它什么也别想,就不会害怕了。

  ④里面虽然黑,但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慢慢走,就不会出危险,这们也不会害怕。

  (3)请愿意去救小动物的`幼儿一个一个爬进山洞,每人只救一个小动物。

  (4)教师对还不敢进去的幼儿再次进行疏导,启发他们找上好朋友一同进去救小动物。

  (5)请胆子特别小的幼儿借助一些器具(如木棍、手电筒等)和好朋友一同进山洞。

  (6)教师夸夸救小动物的幼儿,夸奖他们是勇敢的孩子,奖励小红花。

  三、教师帮助幼儿总结。

  幼儿在活动中所尝试的各种克服怕黑的方法,教师:你们真厉害,遇到困难会自己想办法,并且勇敢地克服困难,那在平时你们会遇到困难吗?你会遇到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使幼儿明白我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有很多克服困难的方法,鼓励幼儿平时要积极动脑。

  四、鼓励幼儿努力养成自己独睡的习惯。

  教师:现在,老师要问你们一个问题,哪些小朋友在家是和爸爸妈妈睡在一个房间的?为什么不一个人睡?

  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黑房间里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我们有各种方法战胜黑暗。你们以后敢不敢一个人睡觉啦?敢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探索数数方法,初步积累相关数数的经验。

  2、发展幼儿思维的准确性,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数数

  2.课件-数数

  3.课件-数数

  活动过程

  一、交代主题,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有小动物客人来做客,你们欢迎吗?

  好!让我们来看看是谁来做客呀?

  (小熊,小鸡,青蛙,小鸟。)

  二、连线-请客人坐下

  1.教师:请小朋友数一数来了多少小动物?

  (1只青蛙,2只小熊,3只小鸡,4只小鸟。)

  2.教师:我们请它们坐下吧?

  你们看,小椅子都摆放好了,请小朋友想一想,应该怎样安排小动物入座呢?

  (椅子分贝摆放了1把,2把,3把,4把。)

  3.请小朋友安排小动物坐下吧。

  (请幼儿按相同的个数进行连线。)

  二、数数几条鱼

  1.出示课件-数数[1-45]

  教师:请你数一数海里的鱼。

  2.发现问题,引导幼儿想办法解决。

  (1)教师:为什么有的小朋友会数错呢?怎样数才能数清楚呢?

  教师并示范数数,我们只要想办法记住第一个数的鱼,

  再数到它的.时候就不要数了。

  (2)我们要怎么样才能记住第一个数的鱼呢?

  三、幼儿探索尝试封闭式数数

  1.请小朋友想想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数的又快又对。

  你们可以用水彩笔记号。

  2.交流数数的经验。

  四、趣味练习

  练习卡-数数[1-38]

  相同的个数进行连线。

中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的数数方法,培养幼儿目测数群的能力。

  2、学会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3、用语言描述操作结果和操作过程。教学准备教具(数群卡3——7) 学具(圆点卡3——7)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会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7以内的数量。

  教学方法与手段探索操作法、教具辅助教学活动过程: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感知5以内的数量。

  1、听声音说数字。

  师:“我们要玩一个听声音说数字的游戏,老师拍手,你们说数字。?”

  2、看数字拍手。

  师:“现在我们交换,我出示数字,你们拍手。”积极参与游戏。运用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复习5以内的数量,为下一环节做铺垫。

  二、学习感知6、7的数量。

  1、教师出示水果图片1,问:上面有什么?各有几个?

  2、有哪几个数量是我们以前没有数过的?(6个苹果、7个桃子)

  3、谁爱吃桃?谁爱吃苹果?我们也到树上摘一摘?说说自己是怎样得出结果的。引导幼儿用先目测,再接数的方法数数。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三、幼儿操作——给水果送礼物。

  1、师:“水果宝宝想找圆点卡做朋友,每种水果都喜欢和自己数量一样多的。圆点卡交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2、自己进行操作。看数群举相应数量的点卡。引导幼儿描述其操作结果。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复习6、7的数量。

  四、引导幼儿探索给7以内的数量排序。

  1、师:“谁能按顺序送水果宝宝回家?”

  2、收拾用具后结束本次活动。进行探索排序。通过送水果宝宝回家的游戏,使幼儿进一步复习7以内的数量。教学反思开始部分是拍手游戏,幼儿要能够仔细观察数群,然后准确说出卡片上动物的数量,最后用拍手来表示,利用此游戏巩固7以内的数量,幼儿有时候会多拍,或者少拍,一定要强调手口一致,这样在数量多的时候,幼儿就不会多拍或者漏拍。第二环节:在知道了排序的要求后序、,幼儿开始独立给不同的实物卡片排队,幼儿在排序的过程中能够先数清楚数量,然后再比较数量的多少。绝大多数幼儿能够正确进行排序。第三环节是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操作结果。我请了2个平时有些胆小,不怎么爱发言的小朋友上去交流他的作业,但有的幼儿在用语言表达的时候逻辑性还不够好,说的声音也很低,导致幼儿在上面讲的疙疙瘩瘩,说的不是很清楚,下面的幼儿也不认真听讲,都想着改作业。以后这方面还是要改进,不要担心幼儿,多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想法,这样每个孩子才能进步。整个活动的思考和改进:活动中,可以让幼儿尝试不同类型的排序方法,让幼儿在相同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学习经验。老师可以给幼儿更多的独立探索和操作的机会,培养幼儿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班教案 篇5

  中班谈话:《愉快的节日》

  活动目的:

  1、 能围绕话题,较连贯、流畅地谈论自己在假期中的事情。

  2、 能耐心地倾听同伴讲话,了解别人的谈话内容,养成不打断别人讲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 开学前教师对部分幼儿进行家访,与家长、幼儿交谈,了解幼儿的假期情况。

  2、 布置展览“假期生活记载表”,自制、绘画的各种作品。

  3、 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1、 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话题:教师与幼儿一起围坐在展览角,引导幼儿观看同伴的`作品和“假期生活记载表”,激发幼儿谈话的兴趣。

  2、 引导幼儿围绕话题“假期中最高兴的事和假期中学会的本领”自由谈话。(启发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中的内容接给同伴)

  3、 引导幼儿拓展谈话范围:听了别人的假期生活活动报告,你喜欢谁的呢?为什么?(鼓励幼儿为自己认为假期生活愉快、进步、有趣的小朋友发小红花)在以后的假日里,你准备做些什么更有趣的、更有进步的事呢?

  4、 律动《敲锣打鼓放鞭炮》,进一步感受节日的喜庆。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背景

  根据中班幼儿的特点,记事物较为形象,喜欢做手工,所以设计了这个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 认识“6”。

  2、 学会数到“6”。

  练习手工,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6”这个字,然后温习从1数到6。

  难点将“6”数字剪出来。

  活动准备

  准备剪刀,硬纸。

  活动过程

  一、 认识“6”

  1、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大大“6”,因为“6”的形象体在很多教科书都共同认为是哨子,所以老师在“6”的旁边再画个大大哨子,老师最好再找个哨子给小朋友看,加深影响。

  2、 在画出6个红苹果(任何物体都可以,主要是能吸引小朋友)

  3、 老师教小朋友认识并读出来,先陪小朋友一起数苹果,之后再给他们自己伸手指输出来

  二、自己动手剪出“6”

  1、 老师先动手将一“6”剪出来,然后问问小朋友认不认识这个字,然后再叫他们也剪一个给自己拿回家给爸爸妈妈看(目的激发小朋友的积极性)

  2、 然后老师将画有“6”的硬纸发给每一个小朋友,让他们自己剪出来。

  三、老师给小朋友带自己的作品回家

  并叮嘱他们要好好保存,以方便以后拿出来继续学习温故。最后将小朋友精力再集中到黑板上的“6”,加深他们的`印象。

  教学反思

  将认知与手工结合有利于小朋友对新事物更好的理解跟接受,更能加强他们对新事物的记忆。多鼓励动手能力较弱的小朋友,协助他们一起完成,而做得很好的小朋友则要多鼓励,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互相帮助,但前提是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让其形成依赖。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理解故事中恐龙的形象特点。

  2、学习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恐龙进城遇到的事以及带来的不同感受,愿意用自己的特点做一些受人欢迎的事。

  3、学习句式:大恐龙啪嗒啪嗒的走在……(地点),可是……(特点)……(现象)。

  4、懂得在别人有难的时候要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5、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1、出示恐龙,观察并了解恐龙的形象特点。

  师: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出示恐龙图片),原来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恐龙,看看它有哪些特点?

  引导幼儿说说恐龙长、大、重的特点,并用图片进行展示:

   根据幼儿的讲述,(教师出示“长”字卡片)。这是什么字?你从哪里看出来他很长?(比房子还要长) 哦,原来你是用比一比的方法看出来的'。

   它还有什么特点?它的身子很大(教师出示“大”字卡片)从哪里看出来的?

   恐龙除了身子很长、很大之外,还有什么特点吗?它的腿怎么样?(很粗)这么粗的腿,它的体重会怎么样?(很重)

   这么大的恐龙有一天来到了城里,你猜它会先到哪里?再到哪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

  2、分析理解故事的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第一部分,至“大恐龙给大家带来了危险”

  大恐龙来到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

  谁能把这件事完整的进行讲述?引导幼儿完整讲述

  引导幼儿讲述听到的其他两件事情,并用图片进行呈现。

  这三件事是一件快乐的事吗?为什么?你从哪里听出来的?

  恐龙很难过,他会怎么想呢?你能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吗?

  城里人觉得有危险,他们会有什么表现?也请你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

   出示交通堵塞的图片:你们看看这就是交通堵塞的样子,我今天早上就遇到了。

   它还来到了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出示轨道、火车跳舞的图片)

   最后来到了什么地方?(出示小路、及把屋顶掀翻的图片)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事?(因为恐龙太重了,所以把火车都震得跳舞了),教师出示“重”字卡片,同样讲述重、大、长的特点。

   这就是恐龙来到城里发生的三件事,它心里会怎么想?(难过)出示哭的表情图。

   大恐龙心里可能在想:要是能变小就好了,是不是?有什么办法吗?

   城里的人会喜欢大恐龙吗?(大家觉得恐龙带来了麻烦)出示哭的表情图。

   你觉得事情会不会发生转变?会转变在哪儿呢?

  (2)讲述故事后半部分至结束,展开讨论。

  恐龙来到了城市,后来的事情有变化吗?你听懂了哪些地方有变化?

   恐龙做了什么事?(用三个字就讲述清楚了)这就是变化(出示图片)

   还存在变化吗?麻烦的事变得怎么样了?(变开心了)出示笑的表情图,这是大恐龙现在的心情,它变开心了,这是第二个变化。

   大恐龙变化了,城里的人有变化吗?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要考考大家或者不明白的地方?

  教师辅助提问:我还有个问题,为什么恐龙可以做立交桥?我可以做吗?(根据幼儿讲述,教师移动相应的字卡)

  为什么恐龙会变的高兴,城里人也会变得高兴呢?

  为什么小朋友要在马路上撒青草呢?

  (3)说说对故事的不同解读和看法

  再完整的听一遍故事,想想你喜欢城里来的大恐龙吗?为什么?

   你喜欢这只大恐龙吗?为什么?(它改正了,它帮过别人)我也觉得它很帅!因为它原来做了别人不喜欢的事,现在做了别人喜欢的事,它用了长、重、大的特点做了很多的好事,简直是帅呆了!

  3、想象:恐龙在城里还可以做什么事

  这是一只聪明和爱帮助人的大恐龙,它还想在城里待下去,它还可以利用它的特点做些什么好事?

  总结:让我们明白了第一次来城里大恐龙发生的事,更明白了这是一只愿意为城里人做更多事的恐龙,他还会做很多事,我们可以慢慢想,慢慢画。

  附:故事《城里来了大恐龙》

  大恐龙来到了城里,它觉得这个地方比它以前到过的任何地方都热闹。

  大恐龙“啪哒啪哒”地走在马路上,可是它的身体太大,交通给堵塞了,汽车排起了长队,响起了喇叭。

  大恐龙“啪哒啪哒”地走在铁路上,大恐龙的身体太重,铁路被踩得“吱哩吱哩”直响,火车也被震得跳起了舞。

  大恐龙“啪哒啪哒”地走在胡同里,它闻到了人家厨房里飘出的阵阵香味,忍不住把头伸进窗户,可是大恐龙脖子太长,把人家的房顶都掀翻了。大恐龙心里真难过。城里的人感到,大恐龙给他们带来了危险。

  这时一个聪明的小孩说:“大恐龙走了许多路,一定是饿了。”他带着许多小朋友在马路上撒青草,大恐龙沿着这条青草路边吃边走,吃饱了就在十字路口打起了瞌睡。

  马路被堵住了,汽车从大恐龙身上、身下开过,大恐龙变成了立交桥。大恐龙身上痒痒的,睁开眼睛一看,想不到自己还有这么大的用处呢!大恐龙觉得自己应该为城里人多做一点事,因为它是多么喜欢这个地方啊!

  一辆辆大卡车、面包车、小汽车从大恐龙身下开过去,一辆辆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从大恐龙身上骑过去,一群群大人、小孩从大恐龙身上走过……城市的马路畅通了,大家都说,大恐龙立交桥真好!

  教学反思:

  《城里来了大恐龙》是一个生动、有趣、极富有想象的儿童文学作品。在设计教案之前,我以谈话的形式试探性地对幼儿进行了一次有关“恐龙”的知识经验摸底。结果令我大感意外,孩子对恐龙的了解极其丰富,起码比我了解得多得多。更加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他们就自发地带来了许多与恐龙相关的资料,比如:恐龙图片、图书、玩具等。

中班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培养想和省的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初步体验计数的发展过程和作用,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是学生正确认识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能够正确、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自觉性,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11—20各数。

  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小棒、皮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听说你们数数的本领特别强,是这样吗?那我们来一次数数比赛好不好!(请同学们从1数到10,再从10数到1。)

  师:同学们,你们数数的本领真的很强。但是,我们学习认数,不但要掌握数数的本领,而且还要学会有关数的很多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新授

  1.主题图教学

  师:请同学们看电视屏幕。

  课件显示:(1)

  哎,这是什么地方?

  谁知道,马路上这一条条的白线是什么标志?

  学生自由回答。

  师:说得对。它提醒人们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线,这样才能保证人身安全。师:你们看,这位老师正带着几个小学生过马路,他们多么遵守交通规则啊!请大家在心里默默地数一数,过马路的有多少人?(10人)

  再看一看周围还有些干什么的人?(略)

  让我们一起接着10的后面继续数,看看一共有多少人。(师指屏幕示意:先数马路这边的,再数马路那边的。)

  问:马路上一共有多少人?(互相说一说)

  想一想,19人再添上一个人是多少人?

  谁知道多少添上1是20?

  学生回答。(19个人再添上一个人是20个人。)

  师: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图上还有什么?(树、汽车、自行车)师:赶快数一数有多少棵树?自行车呢?有几辆汽车?

  师:刚才我们一齐数了图中所有的人和物,大家数得非常准确。小精灵听说你们数得这么好,也想和你们一块儿学数数,看一看它要和我们数什么呢?

  2.教学例1

  出示课件3

  (全体学生随着课件显示过程,一根一根地数小棒。)

  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问:一捆小棒有几根?它表示几个十?

  学生回答。

  小结:一捆小棒有10根,它表示1个十。大家说一说。

  课件出示4-7

  (全体学生接着“10”后面继续数,数到“20”。)

  问:图中有几捆小棒?这是几个十?

  学生回答:有2捆小棒,这是2个十。

  问:2个十是多少呢?(指名4人回答)

  学生回答:2个十是20。

  师:请同学们学着小精灵的样子,迅速地数10根小棒捆成一捆,再数10根也捆成一捆。(生动手操作)

  3.教学例2

  课件出示8

  生动手操作,照样子数小棒。

  问:1捆小棒表示几个几?1根呢?(让学生思考后在小组交流,然后指名回答。)

  引导学生说出:一捆小棒表示1个十,1根表示1个一。

  问:这些小棒是几个十和几个一,也就是多少根小棒?(告诉你的小伙伴)师: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十一。(生齐读“11”)

  问: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答略)课件出示9

  师:同桌互相说说这是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课件出示10:数字卡片13.15

  教师:13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学生回答:13里面有1个十和3个一

  教师:15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学生回答:15里面有1个十和5个一。

  课件出示11:数字卡片:20

  师:谁会读这个数?20是几个十组成的?几个十是20?

  师:下面请大家先读数再摆小棒,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课件12依次显示各数:18、12、14

  (同时指名到实物投影上摆)

  4.教学例3

  电脑显示课件13:

  问:图上的数字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

  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生齐读:0——20、20——0。

  问:10的后面是多少?(悄悄地告诉同桌小朋友)

  问:谁知道,排在15和17中间的是哪个数?

  学生回答。

  师:你们回答得非常准确,那么大家知道20前面一个数是多少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19)

  三巩固练习

  1.用你的小棒摆一摆。

  课件出示14的数字卡片。同桌位之间可以合作。

  2.猜数游戏。课件依次出示15-20.

  注意:第二十张课件让学生仔细看有什么错误?

  3.从1到20,按顺序把点连起来。

  课件订正:第87页练习十四第2小题

  4.翻书游戏。课件出示21.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分组交流)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11篇二:11-20各数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3~7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物体地个数,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读出11-20各数,初步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的十进制,知道"10个1是一个十"、"2个十是20"。获得初步的数感.

  3、初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

  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一.主题图引入

  1.谈话引入

  教师:我们熟悉的学具和水果卡片来和我们做游戏了。

  这幅图中有什么?试着数一数分别有多少个。

  图中学具的数量有的超过了10了,是哪一种?它们各是多少个?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比10多的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样的数。(板书课

  题:11~20各数的认识)

  2.初步感知老师:请你想一想,这些学具卡片放置散乱,怎样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有多少?(同桌互相讨论)

  今天我们就通过数小棒来研究11~20各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11~20各数的数法和读法

  (1)教学11请你拿出小棒,数出10根,捆成一捆。

  捆成一捆,10个“一”就变成了一个“十”。好,请将

  这一捆小棒放在桌子上,看黑板,老师在一捆小棒旁,又

  放了一根小棒,这时是多少呢?

  老师:10根小棒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读“十”,1

  根小棒是1个“一”,合起来就是11,读作:十一。

  刚刚我们已经数出11根小棒了,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

  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师1个十和2个一,是12,读作:十二

  (2)老师指导学生在11的基础上1根1根的继续添小棒,学

  生边数边说:1个十和3个一是13,读作:十三。1个十

  和4个一是14,读作:十四。………….

  (3)教学20

  19根小棒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怎样能更清楚的看出是

  20根?(10根又够捆成一捆,现在有几捆?是几个十?

  2个十,所以是20,读作:二十)4.数序

  (1)我们已经学会了在直尺上表示学过的`数。(课件出示0-10的数)那你们知道,今天学习的这些数也想在直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请大家来帮帮忙。

  (排完后请学生各自读一读,再集体齐读。加强对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的整体感知)

  、(2)在活动中学生对数序的认识

  如:13前一个数是多少?,13后一个数是多少?17和19中间数是多少?16的相邻数是多少?哪个数最大?哪个数最小?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数一数上页中的学具各有多少。

  2.从一数到二十,从七数到十三。(同桌互相数给对方听)

  3.读一读,准确认出、读出题目中给定的数。

  4.拓展练习:我们班足球运动员去北京参加比赛,这是他们休息室的门牌号。请你来猜一猜他们的休息室的门牌号各是多少。

  .

  三、合作探究、激趣引新

  (一)新授:

  1、建立“十”的概念。

  (1)师:老师拿出一把小棒说:猜一猜有多少根小棒?让学生说。

  (2)师:有什么好办法知道到底有多少根小棒?(数一数)

  (3)师:这样太乱,有没有办法让人一看就知道是10根的?(指名说)

  (4)师示范数:一根小棒是一个一,一根一根地数,数到10根就捆成1捆,就是1个10,出示:10个一是十。1捆是1个10。

  (设计说明:让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上建立“十”的概念,为下面学习做好铺垫。)

  2、数一数

  (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准备了很多小棒,现在,请你数出10根小棒,用橡皮圈把这10根小棒捆成一捆,开始!好,请捆好的同学把你的小棒举起来,让大家看一看,谁能告诉老师,这一捆中有几根小棒?(10根),那么10个1根小棒就是1捆,也就是1个__(生齐答:10),好,请将这一捆小棒放在桌子上,看黑板,老师在一捆小棒旁,又放了一根小棒,这时是多少呢?再放一根呢?(12),再放……(到20)

  (2)你们会往下数吗?下面在桌子上摆小棒往下数。

  (3)师:刚才听到同学们数数的声音很响亮,谁来数一数?师摆小棒,学生数。

  能不能从“0~20“数一遍,齐数。

  男女拍手数:到小,从小到大。从7数到17,从9数到20。

  (4)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出示主题图)我们过马路时要怎样做?

  (5)你看到了什么?各有多少,跟你的同桌数一数。

  小结:看来,数在我们身边随时可见,你们要善于发现呀!自己数一数自己组的人数。

  (设计说明:通过从数小棒到不同形式的数数,最后到出示主题图数生活中的数的这一过程,使学生从具体事物抽象到数的概念。活动情境中蕴含着数学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

  3.摆一摆,说组成。

  (1)师出示1捆小棒说:1捆就是1个(),1根是一个(),那么合起来是多少呢?

  (2)那么,一捆就一个十,用右手举起1根小棒,象老师这样,把它们放在一起,是多少呢?11可以用这样的数来表示,(贴)11中的这两个1表示的都是1根吗?

  师小结:左边的1表示1个十,而右边的1表示的是1个1,那谁能说一说,11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呀?

  (3)请同学们摆出15根小棒?请1个学生到黑板摆。谁能说一说,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4)师出示15,那15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师指黑板,谁还记得刚才我们在数这些小棒时,一共有多少根?看,刚才,我们把正好的10根小棒捆成了一捆,代表1个十,剩下的这些小棒,你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11篇三:认识11~20各数教案

  教学内容:11~20各数的认识例1、例2,练习十第1题、第2题教学目标:

  1、认识11~20,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2、认识计数单位“十”和“一”,初步知道“十位”“个位”教学重点: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理解位置值的概念

  教学准备:幻灯片、计数器、学生准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出示幻灯片:糖宝,播放音乐《一年级》)

  师:你能做到吗?

  师:糖宝最喜欢吃叶子了,我们来帮他数数吧!学生数,师依次出示1~10

  师:还有一片叶子,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比10大的数(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

  二、互动新授

  (一)教学例1

  1、初步认识“十”

  幻灯片出示一堆小棒

  问:你能帮糖宝悄悄地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

  问:有多少根小棒?你是怎么数的?抽生回答

  师:聪明的糖宝说1根1根的数太麻烦了,看我把10根小棒捆成了1捆(师幻灯片演示捆小棒),以后我只要看到这样的1小捆小棒我就知道是10根了。

  抽生回答(板书10个一)

  问:我们知道1根小棒是1个一,2根小棒是2个一,3根小棒是3个一,那么这10根小棒是多少个一呢?

  抽生回答(10个一)

  师:那么这一捆里有多少个1?也就是说这一捆是多少个十?抽生回答(这一捆里有10个一,这一捆是1个十)

  师:现在请同学们也数出10根小棒,把它用橡皮筋捆起来生动手操作

  师举起1个同学的小棒问:这1捆是多少个十?抽3个学生回答

  2、学习例1

  幻灯片出示1捆小棒加1根小棒

  问:这一共是多少?生答11根

  问:你是怎么数出来的?抽生回答,评析

  引导学生理解并板书:1捆小棒就是1个十,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十一11

  齐读十一(两遍)问:同学们真棒,这么快就认识了数字11,那这

  又是多少呢?(幻灯片出示1捆小棒加3根小棒)

  学生数后抽生回答板书: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十三13齐读十三(两遍)

  师:现在你能像老师一样用你的1个十和其他的小棒再摆一些比10大的数吗?摆的时候想一想你用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得到了十几。抽生回答自己摆的数,师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11~20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11~20,我们一起来读一遍吧

  。齐读

  3、游戏“幸福拍手歌”

  (二)教学例2

  1、认识计数器

  师:刚才我们用小棒摆出了11和13,其实还可以用计数器来表示。师拿出计数器,引导学生观察“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2、用计数器表示数

  幻灯片出示例2第一幅图

  师边示范拨珠边讲解:在十位上拨1颗就表示有1个十,在个位上拨1颗表示有1个一,写的时候十位上有一颗珠子,我们就在十位上写1,个位上有5颗,就在个位上写5,读作十五.

  问:这又应该怎么拨呢?幻灯片出示例2第二幅图

  抽生问答师引导学生拨珠:这里有2个十,我们就先在十位上拨2颗珠子,表示2个十,个位上没有,我们就不拨。写的时候十位上有2颗珠子,我们就在十位上写2,个位上没有珠子,我们就在个位上

  用0占位,读作二十

  问:这又应该怎么拨呢?谁再来教教大家

  抽生上台示范拨珠师引导:这里十位上1个十,我们就先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表示1个十;个位上有3个一,我们就在个位上拨3颗珠子,表示3个一。写的时候十位上有1颗珠子,我们就在十位上写1,个位上有3颗珠子,我们就在个位上写3.

  3、学生用计数器表示数

  问:你还能在计数器上表示出11~20中的哪些数呢?拨的时候想一想:先在十位上拨1颗表示什么,再在个位上拨几颗,表示几个一,读作多少

  学生自己动手拨一拨,同桌内一人拨一人说

  抽生上台展示

  三、巩固练习

  1、数一数,填一填(练习十:第1题)

  幻灯片出示题目,生思考后抽生回答

  2、看图写数(练习十:第2题)

  幻灯片出示题目,生思考后抽生回答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中班教案 篇9

  设计意图:

  每个孩子都有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而且会发脾气。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控制不良情绪,使之懂得经常生气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而且不利于身体健康,为了帮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引导他们享受游戏的快乐,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拉拉勾》,拉拉勾在孩子身边经常发生,孩子有一定的经验感受,我利用音乐的手段,让幼儿感知和同伴友好相处做好朋友是一件快乐幸福的事。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人物情绪的变化,学习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

  2.探索在歌表演中运用声音、动作、表情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

  3.懂得朋友间要友好友好相处、互相团结,感受朋友间友好相处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录音机,音乐磁带《拉拉钩》。

  2生气和高兴的表情图

  活动过程

  一、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的情绪经验,引起学习歌曲的'兴趣。教师: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过不高兴的事情吗?不高兴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生气或做生气的表情)后来和好了,你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高兴或做高兴的表情)教师:如果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了矛盾,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解决?

  二、学唱歌曲《拉拉钩》。

  小朋友说的真好,和好朋友之间发生了矛盾,我们一起拉拉勾,就是好朋友了。

  (一)教师播放歌曲《拉拉勾》音乐,引导幼儿关注歌词内容。

  师:有一首歌也是唱了两个小朋友吵架后发生的事情,请你们仔细听,歌里唱了什么?(学习歌词)

  (二)教师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对比歌曲中的情绪变化。

  师:嗯,你们说的真好,那生气的时候该怎样唱?和好的时候又该怎样唱?现在老师来唱一遍,你们可要仔细听哦。

  (三)教师引导幼儿探索用两种不同的唱法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用断顿的唱法演唱前半部分,用活泼、轻快的唱法演唱后半部分)。

  分段演唱,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歌曲,更好地唱准曲调,把握歌曲的情绪变化。

  1.第一段,师:假如你真的生气了,你的朋友也生气了,你们会怎样?

  想一想第一段是唱得快一点还是唱得慢一点?重点儿唱还是轻点儿唱?(唱时音调要迟缓些,“理”和“睬”两个字唱的要短而有力,休止符准确,突出不理不睬的情绪)。

  2.第二段,师:你现在和朋友和好了,一开始有点儿不好意思该怎么唱?(唱时速度较第一乐段稍快,声音要亲切,表现生气后又做好朋友的愉快情绪)

  3.整体跟唱,分别采用集体无伴奏跟唱,要求幼儿节奏准确,并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唱,同时要求幼儿咬字清楚。

  三、尝试与同伴合作表演歌曲《拉拉勾》

  1.幼儿分乐句创编动作和表情。重点创编动作:生气、不理睬、翘嘴巴。

  2.播放音乐磁带,鼓励幼儿两两结伴表演歌曲《拉拉勾》

  四、活动结束

  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好听的歌曲《拉拉勾》,而且还和好朋友一起表演,你们开心吗?对,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矛盾就生气,好朋友在一起要互相关心,友好相处,团结友爱。让我们和自己的好朋友抱一抱吧!

中班教案 篇10

  背景阐述:果实丰硕、鲜花四溢、热情似火、冰凉雨润,这就是孩子们眼中的“夏”。夏天是一个让人欢喜又让人忧虑的季节。围绕夏,小班开展主题《冷和热》,通过对比让幼儿了解夏天的炎热气候特征以及基本的解暑方法。中班在小班主题经验上开展《嗨,夏天》的主题活动,审议中发现目标仍然围绕“热”来展开,两周的主题内容有重复,切入点和发展点较为单一,这样会对幼儿产生对夏天较为片面的认识,不能萌发幼儿内心喜爱夏天的可爱、有趣、美丽的情感。可以扩大幼儿的视角,以艺术主题的形式突出表现夏天的美丽。因此,我认为通过对比分析调整本主题目标、内容及络,使之目标更切合、内容更丰富、络更严密。

  主题说明的对照阐述 原来的主题说明:提起夏天,我们常常想到的是炽热的阳光和流不完的汗水,可是小朋友却有完全不同的感觉!对小朋友来说,夏天是可以尽情享受冰激凌的时候,是可以泡在游泳池里玩水消暑的时候,还有那么多知了在树上唱着动听的歌!是呀,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夏天是个热闹的季节。

  在“嗨!夏天”这个主题中,以夏天的`饮料和防暑方法为切入点组织各类活动,通过观察、谈话、操作、艺术创作等丰富幼儿有关夏天的知识经验,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夏天的认识,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当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情况,从“夏天的雷雨”、“夏天的花草动物”等角度切入组织活动。

  调整的主题说明:夏天果实丰硕、鲜花四溢、热情似火、冰凉雨润,夏天对小朋友来说是一个尽情享受冰爽、尽情享受玩耍,尽情感受生命活力的季节。

  夏天在热情中绽放着娇艳与美丽,在炎热中散发着温情与静谧。在“嗨,夏天”主题中,以夏天的“热情”和“静谧”为切入点,通过观察、欣赏、谈话、表演、歌唱、艺术操作等活动进一步感受夏天炎热的气候、动植物、人们活动的变化,探索防暑抗暑的有效方法。以《睡莲》为艺术主题的切入口,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欣赏和表现睡莲独特的美感,萌发幼儿喜欢夏天热情美更喜爱夏天静谧美的情感。

  主题目标的调整补充 原来的主题目标 1.丰富幼儿有关夏天的知识经验,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夏天的认识。

  2.探索夏天多种防暑降温的方法,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新的主题目标 1.能从多角度探索夏天的季节特征,进一步感受炎热的气候、动植物、人们活动的变化,探索防暑抗暑的有效方法,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夏天的认识,

  2.能用语言描述、动作表演等艺术手段大胆表现睡莲的姿态、色彩的美,萌发幼儿喜爱睡莲的情感。

  主题络的调整重建 嗨,夏天

  爱莲说

  炎热的夏天

  一、笨耗子的故事(儿童诗)

  一、古诗欣赏:江南可采莲

  二、宁夏(歌唱)

  三、谁跟小羚羊去避暑(科学)

  二、古诗编唱:江南可采莲

  四、漂亮的凉帽(艺术)

  五、过个快乐的夏天(社会)

  三、美术欣赏:美丽的睡莲

  六、做标记(数学)

  四、律动活动:多姿的睡莲

  七、小青蛙捉害虫(健康)

  五、手工制作:五彩的睡莲

  八、凉快一夏服装秀(艺术)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教案04-15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4-06

中班教案02-11

《梳子》中班教案02-13

《找路》中班教案02-13

中班《季节》教案07-04

中班让座教案07-04

中班唱歌教案06-30

中班艺术教案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