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公开课《得数是7的加法》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公开课《得数是7的加法》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全国特教校长培训班十四位校长来学校影子培训,我在任教的三年级班开了一节生活数学课《得数是7的加法》。总体上全课是按预设的完成了,但遗憾的是时间控制出现差池,延迟了有两分钟的样子下课。上完了课,反响还行,有老师说没想到这么简单的内容可以看出思维能力的训练;有老师说课件做的好,还差点以为我是花了钱买来现成的;还有老师说班上能力弱的那几个居然跟着动起来了,问题还基本能答对,不简单,如此等等!哈哈,想来因着我是一校之长,国培班校长敬我是“主”,小老师们尊我是“长”,意见建议都没好意思提,所以自己要有自知之明,来个自我反思吧!
先简单做个介绍。这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社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三年级上的《4我想知道——得数是7的加法》,日常教学正好到了此节。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之前上了准备课,已经完成了“7的组成”教学,本课则以此为基础,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利用数的组成正确计算得数是7的加法。
课的流程大致有四个环节。环节1,说说做做《手指变变变》,要求学生对应数字用手指出数。复习的意图在于上课预热,活动手指,形象记忆数字、集中注意力。环节2,复习7的组成(本课仅为“合成”)。这里结合了大课题、主题图导入,让学生用已学的分类办法说说图中不同位置(树上、地上)猴子的只数,由此进入组成的复习。复习时,让学生先自己说说7的组成,并以“小牛刷牙”“老虎想吃小兔”“小猫举着叉子吃鱼”三幅图“蒙层”处理以作支持,再用配对活动“几和几组成7”帮学生加深理解并应用。环节3,学习得数是7的加法。以三个层次递进,(1)教师重点讲“1+6=7”“6+1=7”;(2)带学生用学具操作,理解并计算“5+2=7”“2+5=7”;(3)以学生为主,学习“3+4=7、4+3=7”。这部分内容,三个层次教学的主要步骤都是是观察图画(小兔图)、表达图意(语言、小圆片、数字)、列出算式、指导计算。学生通过“集中听讲、学具操作、尝试列式”参与学习,难度一步一步递增,慢慢上手、习得。环节4,巩固练习,也包含了三个活动。活动1是回顾本课新学知识,提炼出课题;活动2是超级分类游戏,找出得数是“7”的算式(干扰项为得数是6的算式);活动3是布置作业,书中39页第4题。至此结束,下课。
课上完了,最明显的失误感觉就是“拖堂”。其实上这课的前一天晚上,我在家也做了模拟,给自己算计了一下上课时间,用了15分钟的样子,想想真到上课时要等学生思考,加上活动再拖拖,应该大差不差。临上课前的半个小时,我又趁空在教室里给小老师说了一下大致流程,只花了五六分钟便进入到“新授”环节,后来学生进来我怕“剧透”就没再往下过。如此,满以为时间可以把控好,结果讲解完第一组,我已感到花的时间比我想象的要多,于是临时调整,跳过指名学生到黑板前摆小圆片的活动,让他们只在自己白板上操作。等到“新授”结束,做完小结归纳,时间竟也所剩无几了。巩固练习基本上是一带而过,铃声已响只能草草收兵。
课后耿耿于怀的就是这时间问题。小老师安慰我说,上大学时,有老师专门提到过,培智学校的课堂,时间很难把控得正正好。这话有道理,但深追细究这节课,问题应该还是出在我自己身上。
首先是取舍不够恰当。这课主要内容以“一主四副”的方式呈现,我在教学中采用三层递进顺序展开。也就是除了“6+1=7”,“1+6=7”被纳入第一层,第二层“2+5=7”、“5+2=7”,也是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动作感知后在用数字符号化表达。不难看出,教师此间还是“扶”的多了些。课后想想可以提炼缩减,比如“1+6=7”,可以采用在第一幅图的基础上,通过“裁剪”分割、“触发”出现、“自定义动作”移动的步骤,让学生直观感受总数不变,只是两个部分换了位置而已,轻松列式计算。而不是如本课,将“主”图教学步骤再来一遍。
其次是预设不够充分。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反应预留时间不足。公开课不同于平时,和老师会兴奋紧张一般,学生换了大教室,见到许多陌生面孔,表现难免也会有别于以往。作为教者,一环套一环的设计,生怕途中有变,可惜越是担心越是会发生,这就如同人们熟知的“墨菲定律”。因此看来,要想从容,还是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把提问候答时间留足。
再次便是一些细节处理不到位。比如复习7的组成,先前有“老虎拿牙刷”(5和1组成6),在此没有动脑筋,直接顺接引用“小牛刷牙”(6和1组成7)。但教学中发现学生引用有交叉。是否可以改为“小牛吃草”,小牛“6”,草为“1”,“吃”和扬州话“7”同音,如此帮助联想记忆。再如巩固部分的“超级分类”,有了干扰项,还要运用新学内容,显见得学生反应不过来。如果中间增设个台阶,算式答案完整呈现,只要求辨别、朗读,这样能力弱的学生势必照顾到了,能力强的学生又在此中巩固一遍,继而再做分类活动,效果应当会好些。
除却这些,我觉得时间不够还有一些是因为显摆心里作祟。因为自己对教材的处理秉承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思想。教材指向明确,本课所有组成、算式的答案都是“7”,缺少变化。我在教学中强调了变化,比如填部分数、写加数等,增加了“思维”含量。用泰勒的话来说“思维所隐含的行为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念联系起来,而不是单纯地记忆和重复这些观念。”所以,这一课上,我的提问是灵活的,答案不是唯一的“7”,需要学生联系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动脑筋想一想的。如此,我特希望所有听课者能感受到我的这个理念和行动。
最后敲黑板总结一下,过去老师们上课我评课,常挂嘴边的话就是“换了是我,我会怎样”,真有些看人挑担不吃力,是非经过不知难。轮到自己上场,发现开弓没有回头箭,遗憾难免。尽管如此,我仍坚持两点:一是培智学校的生活数学也是数学课,需要有数学的味道;二是培智学校的公开课也是公开课,需要有时间的准确把控。这两点不管怎么说,都应当努力做到。
【公开课《得数是7的加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得数是5的加法教案7篇03-25
《得数是4的加法》教案04-03
得数是5的加法教案01-15
得数是5的加法教案03-20
得数是4的加法教案03-23
得数是4的加法中班教案02-01
《得数是6的加法》数学中班教案01-11
加法教学反思03-28
中班数学教案:得数是5的加法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