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勤奋自学成大器》教学反思

《勤奋自学成大器》教学反思

时间:2024-02-19 08:36:2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勤奋自学成大器》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勤奋自学成大器》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勤奋自学成大器》教学反思

  《勤奋自学成大器》是新教材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华罗庚不怕艰难,勤奋自学,终于成为我国数学大师的故事,赞扬了他勤奋刻苦的自学精神,同时也告诉我们:只要勤奋,自学也能成大器。

  基于这样的内容和中心,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五个方面,分别为: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二、学习重点段落,品读关键词句,体会华罗庚是如何勤奋、艰难地自学的。理解中心句,体会华罗庚自学的原因及结果。四、关注文章写作结构上的特点。五、总结全文。我设计的目的是引入课文,先突出学习重点部分,解决教学重难点,再由此引出对次要部分华罗庚自学的原因及结果的学习。

  上课时,我也以这种思路教学的。这两节课的教学过程比较顺利,但是反思一下,我有些许感受。

  一、我在本课的教学中把握时间不够合理。在开始的导入部分理解华罗庚这个人物时花费时间较多。例如:

  (出示华罗庚的人物简介)师:请你们读读他的这段生平简介,说说你对他有什么理解。(2分钟后)

  生1:我了解到“华罗庚是中国现代数学家,中国科学学院院士。”

  师:好,你理解了他的身份。还有谁说?

  生2:我理解到“他初中毕业后就刻苦自学,后来还在清华任教。”

  师:哦,他是自学成才的,理解他学习与工作。还有呢?

  生3:我还知道他是新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数学家之一。

  师:哦,同学们在读简介给我听啊,这个我和其他同学都太需要帮忙,会不会说说你的看法?你来!

  生4:我知道他在数学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为数学和几何等广泛数学领域都作出了贡献。

  师:你们看,***就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不是照搬简介了。希望你们能够像他学习。那么,你们来小结一下这段人物介绍中是从哪些方面说的?

  生答:有身份、地位、有名声还有影响和贡献等方面的介绍。

  师:是啊,大家以后介绍一个人的时候,也可以学着这样的格式去介绍一个人。……

  回顾这个环节大概用了五六分,而我的预设是导入部分最多五分钟,这个是导入部分中的一个环节最多三分钟,结果占用了下面的时间,掌控时间能力欠缺。重要的是后面的一个问题“那么,你们来小结一下这段人物介绍中是从哪些方面说的?”不需要在课上提出,因为这和我的本节课教学目标没有联系,可以放到课后提醒同学。但是,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也看出学生们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是谈到理解一段话或是一个句子的时候,很多同学就是照搬原文,不加任何思索地去读文,不插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或是体会,这一点需要老师今后多多引导。

  二、备课时注重备教材内容,忽视备学生,对学生的实际认知程度还有点缺乏。比如理解课题时,我就把学生的能力低估了,他们理解课题的意思还是比较准确快速的。而在第二部分理解重点段落,划出句子,圈画词语说说自己的理解时,大多学生不敢举手发言,发言的同学也只能说文字表面的意思,而说不出自己的理解。由于自己着急让学生理解,于是整节课过多地精力放在理解感悟上,二忽略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使得学生学习得很吃力,我教得也索然无味。我想如果老师能够正确引导学生,起到真正的主导作用,也许学生会表现得出色。

  在理解“华罗庚是如何克服困难,勤奋自学?”的这个重点部分时,我让学生找出句子,分析出华罗庚具有“争分夺秒、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的自学精神。在分析句子时,我不是引导他们整体分,而是每个句子表别表明什么精神。课后反思一下,觉得11、12节是从整体上显现这些精神的,而句子和这些精神表现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是我的第三个不足之处。

  四、反思本课教学,也有令人欣喜之处。就是理解中心句“自学是艰难的,华罗庚却以顽强的毅力沿着这条崎岖小路向山顶攀登。”时,在我的启发下,好多学生说出了自己的理解,这就说名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还有在教学的最后我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及课外相关资料,将“华罗庚琢磨起数学题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这句话写具体。在写作伊始我让学生抓“琢磨和呆头呆脑”这两个词语进行理解,体会这里呆头呆脑并不是指华罗庚思维不敏捷,反应迟钝,而是指他思考起问题十分投入忘我,看起来呆头呆脑的样子。随后再让学生选取相关素材进行写作。这一写段训练旨在引导学生在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过程中把握文本主人公的形象,做到以文启人,又带动了课外阅读。批改后的结果也较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