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
(一)取舍之道,彰显智慧。
《快乐王子》是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得意之作,也是近百年来世界公认的优秀童话之一课文虽对原文进行了删减,但篇幅还是较长如何40分钟的一节课里,实现长文短教,低耗高效?这是本课教学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要方法那就是“取舍”。
1.对课文主题及内容的取舍。
在本课教学中,我对课文主题做了取舍,以感悟王子形象为主,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文章的5—19自然段,也就是王子看到女裁缝、年轻人、小女孩以及小孩受苦难过,于是快乐王子求燕子,并竭尽全力去帮助他们这几件事情上。通过这几件事情,让学生感悟王子的那一颗悲悯之心、真诚之心、善良之心,让王子的形象扎根于学生的心灵深处
2.对人物的取舍。
课文出现了好几个角色:王子、燕子、市长、上帝等等。燕子是文章中一个重要角色,作者匠心独运,以小燕子送宝石为线索,展开了曲折生动的描写。但由于课时容量有限,教学时间上有困难,并且加进了燕子,对王子的形象的感悟与理解有所冲淡,所以我在教学中仅取“王子”这一主要人物,舍弃其他倾全力“一点”上突破。
3.具体教学环节中的取舍。
本课教学中,在“丑恶”和“穷苦”,在“求”和“帮”的教学上,我都采取了以点带面的方法这样做既简化了教学内容,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我想,实现长文短教,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取舍取舍之道也就是智慧之道
(二)扣住语言,感悟人物形象。
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我喜欢那种在语文课上推敲文字的感觉,从语言,逐渐进入到人物的内心,达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1.扣住“哭”,感受王子的悲天悯人。
王子的眼中看不得别人受半点苦难,见到别人受难,心里就很痛苦并且哭得是那么伤心:只见他眼泪汪汪,泪珠沿着金黄的脸颊流下来。于是教学中我就抓住这个“哭”字,以及哭的原因的关键句子“我死后,他们把我竖在这里,让我看到这个城市的丑恶和穷苦,我忍不住要哭”,反复回扣到王子的“哭”并抓住“丑恶”和“穷苦”两个关键词语,进一步体会王子哭的原因。让王子的悲天悯人形象扎根在学生心里
2.扣住“求”,感受王子的真诚与善良。
王子形象还体现在他竭尽全力去帮助穷苦人的过程中,体现在他的几次“求”和“帮”上我抓住“求”做文章,通过学生的情境表演,将“帮”和“求”形成一个强烈对比,在对比中让学生感受王子的善良和伟大。这也是让学生补白“再三央求”、“连声央求”的内容的过程,让学生走进王子的内心,去感受那一颗真诚而善良的心,从而被王子所深深感动。这一过程既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感悟了人物形象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2
《桥》这一课,讲述了面对洪水来临村里的老党支书临危不乱,镇定的指挥村民有序上桥,并让自己的儿子排在最后,为村民搭起了一座生命桥,而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吞没了。我设计了“认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情况紧急的句子用“──”标出;然后找出描写老支书的语句用“~~”标出,并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这样一个大问题。然后让学生认真把课文读进去,从全篇着手,走进当时那个令人惊心动魄的`黎明。
在备课中,我自己既是老师又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就假装学生的样子画一画,答一答。有时还故意答错问题难为自己一下。比如,如果学生没有找当时描写雨大的句子怎么办,我要用怎样的语言把学生引入到文章中描写雨大的段落;学生没谈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我怎样引入等。总之我把自己能想到的答案问题以及引导衔接的语言都写了下来,记了下来。另外我还要找到课文中可以朗读表达感情的朗读点。既要读还要读出新意读出效果,我设计了师生对读对话(7~13段)、换词读(把小伙子一词换成儿子14~23段)。
课文上完,自己还有些遗憾,就是课文的结尾的处理,首先是结尾写法的好处,由于时间的关系,显得走了过场,没有起到对学生今后的习作指导的作用,其次课中在体会老汉形象时学生已经理解了一些,但结尾如果给学生树立一些优秀党员形象,让学生更清楚的明白像老支书这样的党员在人民生活中不仅仅只是这一个而有很多很多。这样党员的形象就鲜明的树立起来了。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3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写一位在边疆工作的父亲回到内地接将要上学的孩子,在返疆的`旅途中向孩子们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发芽、成长。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边疆建设者的高尚品格。这样,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所在。因此,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是本课的教学目标。要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我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爸爸的话及最后一节的含义,并抓住课文中的联系点,就是把白杨品格和爸爸的心愿联系起来。这就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因此,我在教学第二课时时,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现做个回顾和体会。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4
我觉得课外阅读不是单独存在的,它触及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教学时,对于课文的作者、国籍、主要内容这些基本的常识,都要求学生掌握。还有,读书要思考,所以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所感所想说出来,记在笔记本上,不管正确也好,错误也罢;幼稚也好,成熟也罢,都要留下点自己的东西,不要人云亦云。
教学本课时,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不是难点。通过阅读文中作者对于国王的细致描述,学习从外貌、年龄、服饰上去描写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我还现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好朋友。在后面的段落,感受格列佛的宽宏大量,切身感受小人们的害怕和无礼,明白格列佛能够有所为但是却不为的高尚品质,练习朗读。
但是我想,这篇课文只是节选,将它选出来,编者的用意应该是激起学生阅读这本书的.兴趣。因此课前我就让学生查阅资料,看看为什么这本小说被称为“讽刺小说”,写了哪些内容。这样一来,教学时,既有助于理解文中人物,又能激发学生阅读整本小说的兴趣。今后的教学中都可以这样来联系课内的文章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5
语文就应是一首诗,语文的活力是诗意,语文的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也是诗意。
诗意的语文课堂是自然的,它连着生活的源泉,诗意的语文课堂是梦幻的,它让人遐想联翩,诗意的.课堂是智慧的,它给以学生以力量。因此,语文课堂需将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为重点,要不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给予学生自由阅读的时空和发表独特见解的机会,注重让学生大胆质疑。另外,还需培养学生阅读创新能力,大力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注意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注意因材施教,鼓励自主创新。
在执教《望月》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你眼中的月亮是什么呢?有的学生稍作思考后,便举手作答:“在我眼中,月亮宛如一位文静害羞的小女孩捂着秀丽的脸庞。”有的说:“在我眼中,月亮如同慈祥的妈妈,哼着摇篮曲,哄着孩子安然入睡。”……但有的学生思维较慢,一时不能回答,在课上没能给他们足够的思考时间。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6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包括积累运用、阅读理解、习作三大块。试题覆盖面大,难易程度适中,题型设计灵活,体现开放性,既强调积累运用,又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既照顾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又引导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第大一题积累运用。第1小题看拼音写汉字,都是一些难写易错的字。从答题情况看,学生对这些生字掌握得较好,正确率在98%以上,其中有个别学生把“祸患”中的“祸”写成了“衣”字旁。从书写上来看,大部分学生书写规范、整洁。第2小题,全班没有一个错误。第3小题中“奠”的部首,有20%的同学有误,说明平时对生字的.讲解不够细致。4、5、6、7小题的答题情况较好,说明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比较扎实、到位。
第二大题阅读理解。第(一)题课内阅读,错误率较低,有极少数学生在填写第三个空时,丢掉了“对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的眷恋”这部分内容。第(二)题课外阅读,失分较多,主要集中在第五小题,“宴子的语言妙在哪里?”说明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第三大题习作。题目是:“在少先队新队员入队仪式上的讲话”。这是失分最多的一题,主要原因有三,首先是学生没有认真审题,其次是学生积累的素材少,表达的能力差,再有就是学生写作思路不清晰。在以后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勤于积累、勤于动笔的好习惯。
三、努力方向:
1、除了重视识字和积累的教学外,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2、要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在习作上多下功夫,鼓励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善于积累、勤于练笔的好习惯。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7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影响深广。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好语文的前提条件,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听、说、读作为训练的重点,习惯于动口不动手,比较重视让学生读书、思考、议论,让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书,积极地思考,热烈地讨论,却很少让学生在课上写。
课堂上学生读、思、议,整节课显得热闹非凡。语文的知识点多,字、词、句、段、篇,样样都不能忽略,课堂上学生动笔的机会很少,主要是怕耽误时间。学生偶尔动动手,也只是写写笔记,打打符号,造成学生“眼高手低”。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想一想说一说好象都会,写起来却感觉吃力。这样一来,造成成绩测试中阅读题普遍失分较多。
在五年级的语文课上,我们有很多机会可以让学生写。让学生准备一个可以“随便写、随便画”的本子。让学生随意性地“乱写”。记生字时,让他们把易错的字写写,多少不限;课文中有些不易讲解的词句,用笔画一画,教师讲十句不如学生画一画印象深刻。教师也可提出问题,让学生用最简短的句子写出来,老师巡视检查,了解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阅读教学中,课前预习要质疑,有些问题可以用问号表示,就直接标在书上,有些问题无法用问号标出的,可以写在本上;结束一篇课文的学习后,可以写出自己的收获,仍然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写下来,通过各种方式解决。这种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质疑,释疑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有疑而问”,养成随时留意问题的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意的是,阅读课上的写,绝不能等同练笔。一方面它形式自由,学生完成时,只要自己认识,能描述出来,用符号替代,用词串联,写关键字,都可以。另一方面,它的内容不受限制,凡是能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都可以写。但要避免写的内容过多,老师让学生写的内容必须经过仔细推敲,要以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不能什么都写,要有目的,有计划。
所以这个学期开学伊始,为了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就加大了布置课前预习的力度和深度,让学生在家庭作业中,也和老师一起,对马上要学的教学内容进行阅读自学理解,并通过查找工具书,查找资料,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学能力,在第二天的课堂上主动大胆勇敢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但布置下去以后,学生认真预习的.很少,很多都是还没读懂,就到重难点手册上去找答案来抄,以应付老师的检查,第二天的课堂,还是看不到孩子自己的东西,还是没有欢悦生命的激情飞扬,学生的发展还是存在问题。
看来我们在布置学生预习时要有更明确的目的性,检查落实要更到位。我们该怎样做,才能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8
《范仲淹的故事》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少年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而能刻苦学习,胸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
在教学本课时——首先明确本文学习任务:一是认识“粥、搓、凌、佳、肴、岂、泱”7个字,会写“淹、岳、粥、凌、寝、佳、肴、岂、廷、泱”10个字;掌握“废寝忘食、和衣而眠、千载难逢、毫不介意”等词语;二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三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体会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特点的。
其次通过让学生反复地读课文,加强学生语言感知能力的`培养。通过集体的交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特别是课文向我们讲的四个小故事,让学生能概括出小标题,了解故事的含义,课文给我们介绍了范仲淹刻苦学习的四个小故事,你最喜欢哪个小故事,最想讲哪个小故事?
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之后,再次细读品悟学生反复地读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如:文章中出现的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千古名句和表示自己志向的语句“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表达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志和抱负。教学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品味,从中受到感染。
总之,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语文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并大力提高课堂的实效。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9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教学的时候我我让学生交流有关洪水的资料,让学生如亲身体验,这样学生就感受到了洪水的可怕,帮助学生感悟课文的内容。
在学生理解、感悟了课文内容之后,还应注意从表达方法这一角度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教学中我关注到文章语句的特点,把文章改写成小诗,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快速体会句子地深刻含义。
我还借助课后思考第3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评价,让学生再次深入到文本,看一看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0
教学前,看了看本单元的单元导读,“学习本单元课文,体会课文丰富的情感,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这一句话跃入我的眼帘。于是我以“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我的心情,感悟追求的乐趣和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为本课教学的`难点目标。由于课文的诗句通俗易懂。在学生熟读成诵之后,我让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我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你怎样看待“我”的这个梦?以此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在学生独学时,再让孩子们精读课文,找到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在书上画出来,在旁边批注上自己的体会。在巡视的过程中我不断地发现了惊喜。以致我心中不断地发出这样的感叹: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1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讴歌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在教学本课时,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一)整体感知。让学生观看一段黄果树瀑布的录像,对瀑布有了感性的认识,让他们说说观后的感受,并让他们找出一句作者赞美黄果树瀑布的话,并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
(二)学文感知。想想作者是从哪里体会到黄果树瀑布是大自然的杰作的?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写瀑布声音响、形态美、感受深的句子,组织交流,并指导朗读好这些句子。然后播放录像片断,给学生视觉上的感受,进一步感知瀑布的壮美。
(三)说话训练。出示瀑布美景图片,我设计让学生当“导游”,把黄果树瀑布的美景介绍给他人的环节。这样既是学生对所学课文内容的整合,又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最后让学生读一读开课时出示的那句话,又回归到整体。
《黄果树瀑布》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根据课文的`特点,教学时,我充分地放手让学生去读,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即“写瀑布声响和形态”的句子重点品悟,品味瀑布的特点,感受作者的用词之精、之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谋篇的匠心。之前我和学生还到多媒体教室专门欣赏了一下黄果树瀑布的壮观景象,学生朗读起来就更加有味了。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我集中目标,引领学生紧紧围绕“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特点”品词析句、诵读感悟。集中教学力量,抓住教学主线,把文字、文章中所蕴涵的知识、能力、情感等“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最大的收益和进步。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2
课文的作者是按照白杨的形象———白杨的特点———白杨的象征意义这一顺序来组织文路的。文中巧妙地运用了三个问句,承上启下,串联全文,句句递进,引向深入。因此,我从三个问句入手,以三个问句串联整堂课的教学环节。从第一问句“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引出白杨,理解其“高大挺秀”的形象;从第二问句“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理解白杨“高大挺秀,不择环境,不惧灾害”的特点;从第三问句“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理解白杨的象征意义。教学中,我把三个问句作为“突破口”,并围绕三个问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之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抓联系,挖掘内涵,理解课文
应该说,学生认识了白杨的形象,理解了白杨的特点,体会出白杨的象征意义(爸爸的心愿),本课的教学目的就已基本达到了。但由于时代的不同,当今的学生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作到设身处地、心领神会的。针对这一难点,我采用了“上钩下连”的方法,上接“特点”,下连“三个只知道”,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进而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是边疆的建设者;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带他们到新疆去,让他们在这里念小学、中学、大学,将来成为建设边疆的接班人;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可他们却不知道边疆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需要付出几代人艰辛的劳动,才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这样,由表层到深层,既使学生理解了语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义,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义,更挖掘了语言包含的底蕴,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鸣,使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文和道达到完美统一,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重训练,以读为本,听、说、写的训练
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首先须突出“读”的训练。在本堂课,我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安排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特别是重点段落的反复朗读,大大增加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理解,促使感情共鸣,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其次,要进行思维训练。本文理解中心思想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层层深入,思维也渐渐深入,对问题的认识就会逐渐深化。尤其是通过本课所设计的根据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的训练,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化对思想内涵的理解深度。
总而言之,这堂课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思路,以三个问句为突破口,串联了整堂课的教学环节。同时,填补了文本的空白,挖掘内涵,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了三个“不知道”。既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也留下了一点遗憾,在课堂上忽视了对学困生的引导,今后会注意优差兼顾,共同进步。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3
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语文课堂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上课时我充分体现了这种学习方式。如上课时的小组内质疑解疑,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让集体来解决;小组合作,让学生不但理解了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中心。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快乐,感受学习的乐趣。
另外,在课堂上本人也特别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较差,比如说常写错别字,写文章病句多,表达不清晰等等。本学期本人注重了这方面的训练。训练时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再如对生字的教学方法多样,有比较法,有重点突破法,有归类法等等。总之是想方设法让学生记住易错的字。在整个过程中都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研究。
但是,在教学中也有几点问题值得反思:
一、朗读指导不到位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感受和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文章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缺乏朗读指导,所以学生通过学习后朗读水平没有得到大的提高。在平时上课时的备课设计中没有朗读指导的设计。通过这学期的教学后,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加强朗读训练这一环节。学生的朗读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
1、缺乏朗读技巧的指点。课文朗读的目的之一是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何通过朗读来体会,除了理解课文内容外,应该要有朗读技巧运用的问题,比如说逻辑重音的处理等。学生对重音的处理也是五花八门。而我平时忽视了对学生的指导,默认了学生各种各样的处理方式。这样,学生的朗读水平势必得不到提高。
2、缺乏示范后的及时指导。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老师的示范往往收效很快。但是在课堂上本人经常只顾范读,而忽视对学生学生范读后的及时指导,自然收效甚微了。
二、写作指导不够
作文是用文字或口头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综合训练的重要方式,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创造力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用新方式表达新思想。它要求老师通过创设的情境,使学生能有话想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作文的基础是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而写起来就难免空泛。
细致的观察带来了学生具体的描写,不同角度的观察产生了不同的形象创造。想象是由当前的人或事物,想到其他的人或事物的过程。它是探索和创造的一把重要钥匙,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联想开始的。联想对排除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开阔思路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联想能力既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也是提高中作文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
许多学生的作文,思路狭窄、语言干瘪。与他们的联想能力薄弱有一定关系。从多角度有体裁上的、内容上的、主题上的。许多事实证明,变换角度能导致发现和创新。多角度作文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山想象丰富,学会全面地考察事物。
在今后的教学中本人要注意及时小结,及时反思,及时校正,在“小结——反思——校正”的良性循环中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4
一学年的工作又将结束。回顾一学年的点点滴滴,与学生的亲密接触让我感受到了些许的欣慰,值得回味的不少,需要深思的还很多,为了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尽量少走弯路,现对自己一学年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我班学生原来的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为了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比如,在书写方面,我大力强调规范,要求行款整齐,字迹工整,并努力克服错别字。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运用,对近、反义词的积累等,我都逐一进行讲解或强调,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语文能力。
二、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兴趣,兴趣有了,就会寻找有效的方法。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有的同学为什么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比如我班有几位同学。他们不但聪明好学,记忆力强,而且养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没学课文之前老师不布置也自学预习课文,要求背诵的课文或段落提前"下口"。对于学过的课文坚持回顾。所以这几人的成绩一直比较稳定。
三、做好转差工作
班里有几个让人头疼的差生,学习习惯极差,课堂作业磨蹭,家庭作业不做,只要到了周末,总会留个尾巴。我狠抓差生,给差生"开小灶",每课跟进,要求生字词语过关。既严格督促,又给与他们及时的鼓励,使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
四、突出章节过关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分为八个单元。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都进行检测,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点问题,及时解决。对确实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使之掌握,并能运用。
五、拓展知识视野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才能运用。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1、优秀文段朗读。通过学生自主搜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获了许多东西。
2、好词佳句的收集。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汇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学生的语文兴趣得到了激发,语文基础知识得到了提高,语文能力得到了增强,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15
《景阳冈》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名著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前两篇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已经为学生积累语言、感受名著魅力做了铺垫,《景阳冈》作为本组的略读课文,我以“赏析”为主线,用体验感悟为抓手,初步培养学生对名著类作品的鉴赏能力,落实语言核心素养中“审美鉴赏和创造素养”这一维度的目标。
1.关注新鲜词汇,感受古白话小说的魅力。本单元的主题是“体会名著的魅力”,学习本组课文,要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感受名著的魅力,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长、内容多,我对教材内容大胆取舍,抓住重点、难点聚焦理线。古典白话小说不同于普通的现代小说,有其独特的语言魅力。统编三上教材第一单元就有非常重要的语文要素: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通过预测发现,学生对“但凡、晌午、如何、理会、请勿自误”等陌生化词汇有“新鲜”的感觉,但因为这些词语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怎么使用,孩子们理解起来有困难。
2.聚焦语言特色,初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景阳冈》一课抓住人物对话、心理、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本课教学我抓住对武松语言、心理、动作的描写,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认真品味语言,了解武松的性格特点。对于打虎前文,武松与店家的对话描写,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通过语言让学生体会到武松的直率、豪爽、倔强、多疑;对于武松的心理描写,引导学生抓描写武松心理变化的句子,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了武松的内心变化过程,了解武松胆大、要面子、自负的性格特点;对于武松动作的描写,尤其是打虎动作的描写,引导学生通过圈划动词、比较动词、品读动词等方法,体会武松勇猛、机智、无畏的性格特点。
3.唤醒文体意识,选择适切的阅读策略。在教学中教师要潜移默化地让孩子们有文体意识,比如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这篇文章重点分析武松这一人物形象、情节,在打虎部分重点感受武松打虎的画面,品味精彩的一系列动词,如闪、按、踢、揪、提、打等动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环境,打虎前文部分就是一种环境的铺垫,让学生自读自悟,感受环境描写的好处,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创造一个交流学习古典名著的平台。文学作品常常以一件物品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为了体现武松赤手空拳打虎的形象,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关注“哨棒”,引进名家的点评,让学生感悟到名著名家名篇的高妙之处。
反思:本课的教学基调定位在“赏评”上,这对老师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审美鉴赏能力提出了挑战。课前我做足功课,课上尽可能地将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通过课堂展示出来,但文本的高度和学生的能力、作者的原义和读者的释义之间一定存在着距离和空隙,如何迈过“文本解读”这道坎,仍然需要努力。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五年级教学反思05-10
语文的教学反思03-21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03-01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03-25
五年级语文《牧童》教学反思04-18
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反思03-17
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02-07
教学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04-19
五年级语文上册《鲸》教学反思06-19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