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与感悟

教学反思与感悟

时间:2024-05-21 08:30:4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教学反思与感悟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反思与感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反思与感悟

教学反思与感悟1

  (叮铃铃……随着铃声,我走进教室)

  师:大家好,我们在两星期前就布置了一个自主性学习任务:选定课题,查找资料,完成我们的第一次综合性语文学习感悟生命。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生:(大声地)做好了。

  师:很好。现在我们分组进行。

  第一个子课题《生命进化的历程》。搜集资料的要求:从生物学上了解“生命是如何诞生的”。

  请准备此课题的同学自主发言。

  (请两位同学发言,以便有所比较)

  生1:我是从Yahoo网站搜索“生物进化”得到的资料。人是怎样产生的?人的生命是如何进化的?对于这个问题,我国古代有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而西方则有亚当夏娃的传说,并不能科学地解释人类的起源、生命的进化。那么,生命到底是如何诞生的呢?稍有些常识的都知道,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古猿外形上与现在的猩猩类似,全身长满了毛,他们以捕食猎物为生,生活水平低下,寿命不长,为适应生存,他们慢慢学会了创造和使用工具,最终慢慢进化成了人类。

  师:那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人类是如何产生的?

  生:是劳动创造了人类。

  师:生物的进化,人类的起源,这问题一经提出,便成为学术界长久争论的问题。人们普遍接受的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认为人是由古猿进化来的。那么为何只有类人猿才进化成为古人类呢?人们也普遍认为是劳动导致了类人猿进化的进化。想看看当今社会人们对此话题的看法,请走入“因特网”,那上面有着更纷繁复杂的看法。

  请另一位同学发言。

  生2:第一个提出进化学说的人是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在此后的一百年里,围绕进化论的确定和发展,曾展开过三次著名的大辩论。第一次辩论发生在1830年。一方是拉马克的.追随者,另一方是反对者居维叶。反对方获胜。第二次发生在1860年的英国。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引起了广泛关注。宗教界不能接受这种“人不是由上帝而是由猴子变来”的观点,引发了这场辩论。第三次辩论发生在本世纪。反对者动用法律,把在课堂上讲授达尔文进化论的中学教师判罪,导致在法庭上爆发了一场辩论。这场审判使发进化论者陷入了窘境,以后他们再也不敢反对了。

  在与“神创论”斗争的同时,进化论学者也相互讨论如何完善自己的学说。随着科学的发展,进化论也在不断发展中……

  师:该生的发言,让我们了解到科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科学需要探索,知识的领域是深广的,所有未知的领域都等待着你们去探索。

  这两位同学积极查找资料,写出了自己的小论文,使我们听后受益匪浅。相信其他同学也有自己更精彩的见解,因时间关系,不一一宣读了。

  科学家们从科学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了生命的进化。对于生命,历代的文人、学者,他们也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你搜集了多少他们关于生命的名言、诗句呢?有请第二子课题组的同学发言。

  生3: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借保尔之口告诉我们,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可以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了人类最崇高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生4:南宋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生5: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生6: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师:有没有其他的观点?

  生7:台湾著名女作家张晓风教我们“敬畏生命”。

  生8:著名科学家福兰克林说:“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生9:爱国名将岳飞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师:是啊,文人学者这些理性的语句,富含人生的哲理,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珍视生命,要让一生过的有价值。

  普通人对生命又有什么看法呢?谈谈你身边的人对生命的理解吧!有请第三子课题的同学发言。

  生10:我问了我的爷爷,他说:“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因此生命很宝贵,我们应该珍惜生命,让它过得有意义。”(学生鼓掌,对老人的话赞叹)

  生11:我也问过我的父母,他们的看法与刚才同学说的差不多。

  师:长辈们这么说,缘于他们丰富的生活阅历。比我们小的弟弟、妹妹们呢?

  生12:我问了我的表弟,他上三年级,他说他不知道。(全班笑)

  师:毕竟还小,不理解生命。

  生13:我问了我表妹,她也上三年级,她说:“生命就是爸爸妈妈因为有了我而感到欣喜。”师:同样的年龄,却已有了感悟。一个新生命的诞生,确实能带来喜悦。小小年纪,很有见地。

  生14:我问了一个邻居家孩子,她说:“天天为作业、功课忙碌,活着真没意思……”

  师:是啊,课业负担、升学压力太重了。但我们的路还很长,生活中还有许多的乐趣。抽空与她聊聊。

  小结:

  这堂语文综合性活动很成功。科学家用科学阐述了生命进化的历程,文人学者用理性的思考、哲理的思辨为我们留下了闪光的语言,普通人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生命。无论何种,都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生命是宝贵的,值得我们珍视。我们应善待生命,使之过得精彩而有意义。

  整体点评:

  《语文新课标》加入了综合性学习。我想,作为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综合性学习的地位。综合性学习课程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和附庸,而是具有独特功能并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它的好处在于这种学习突破了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它不仅改变了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改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使他们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这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价值所在。鉴于此,开展了这次综合性学习感悟生命。从课堂情况看,学生的参与意识强,能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搜集、整理资料,融入了自己的看法,学生发言积极,气氛活跃。这次活动,是学生对生命的一次更近距离的认识感悟。通过这堂课,我发现了学生学习的潜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势利导,教师是整堂课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评论的首席。

教学反思与感悟2

  今天上完古诗《观书有感》,感觉完全被自己“打败”了。因为原来设计的导学案涉及的问题太过细致,昨天晚上自己又想能否不按导学案上课。所有的教学程序设计好了以后已经23点多了。睡到4点多不知不觉就醒了,许是担心今天的课吧。翻来覆去地想,如果不按导学案上,领导会不会说我?现在不是在研究小组合作和导学案吗?我何不把学习的任务都交给学生自己去讨论学习?

  我突发奇想,干脆根据这首诗出6套练案,上课时各组根据我出的题目自己交流、学习、汇报。于是,居然没有在乎才凌晨4点,披衣下床一口气用信签纸出了6张练案。今天上课时,从朱熹的读书名言入手,了解作者、解题、初读全诗后,我便把那6张练案分别发给6个小组。各个组都热烈地讨论、答题,当然因为毕竟只有一张答题纸,所以各组都有那么一两个同学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根本不参与讨论交流。巡视时,我就发现因为没有按照解题完先理解词语再理解句子,最后体会画面意境的程序进行学习,很多小组完成练案有一定的难度,我只好不停地启发他们。

  后来孩子们在汇报时,因为没有一个整体的安排和计划,在理解古诗时就有点机械,孩子们根本没法深入的体会诗歌的语言和意境。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个组汇报时,其他小组倾听的效果不好,因为他们手里没有相关的练案,没法静下心来思考汇报者是否回答正确,还是否需要补充。今天的教学是一个很大的失误,这样的错误以后绝对不能再犯了。

  诗歌教学的`传统模式还是不能丢。

  1、介绍作者和古诗写作背景;

  2、重视对古诗题目的解读;

  3、反复诵读古诗(正确的读不仅指读准字音、还要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等);

  4、解决字词的理解时不仅要问孩子们读懂了哪些词语,还要进一步探讨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如看书上的注释、查字典词典、结合已学知识或结合上下文等);

  5、在充分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说说诗句的意思,最后想象诗歌的意境,用自己的话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意境。

教学反思与感悟3

  《钱学森》是一篇记叙人物事迹的文章。课文生动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历尽艰辛才回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以及发射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这篇课文感情真挚,动人心弦。因此,在教学中我以“热爱祖国”为切入点,以读为主线,紧紧抓住钱学森所说的'话,结合补充资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交流,在阅读的同时,深化了对文章思想内涵的理解,升华了他们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感悟钱学森的爱国情怀。

  第一段话:“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首先通过交流,让学生从钱学森在美国富裕的生活、优越的条件与他话语的联系中产生困惑。我巧妙地设计了一组关联词的说话训练:选取一组关联词,请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钱学森是怎样想的?这一环节是想通过交际情境促进角色转换,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促使学生的情感与钱学森的情感产生共鸣共振。这时,学生再来读这一段话,使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钱学森的殷殷赤子情。

  第二段话:“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要求学生用心读,反复读,好好感悟。抓住“应当”一词知道钱学森把回国看成是一种责任一种职责。这里有设计了第二个说话训练:如果你也是那些留学生中的一员,你会支持钱学森的决定吗?你认为他回国值不值得?这个问题的创设,不仅是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更能体现出钱学森这一颗拳拳报国之心的强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了情感的熏陶。

教学反思与感悟4

  《鲁滨孙漂流记》在六年级下册的教材中有一个故事梗概和精彩片段的介绍,并要求有条件的孩子能阅读整本书,《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教学反思。今天,我给同学们讲授了习作4《写读后感》。此节习作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运用读后感这一读写结合的形式,激发学生读写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那么,如何让学生写好读后感呢?

  写读后感,第一步就是读。由于孩子们都已经读了,所以交流读的内容,他们比较熟悉,为写读后感做好了有力的准备。这次的内容交流,我从书本的故事梗概入手,教给孩子们概括的能力,我让孩子们交流文中给你印象最深,并抓住孩子们交流的这个点,进行补充。要写好读后感,必须选好“感点”。感点是由书中某一个地方的'内容引起的,引发我们体会的地方,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这篇课文,给学生的感受是多方面的,或者说从中得到的体会不止一个。面对众多的感点,我们必须指导学生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一个或几个感点,作为自己写读后感的切入点,不可面面俱到,教学反思《《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教学反思》。有了对文章的感受,也就自然地想到了生活中的乐观或坚强,交流时,就比较水到渠成。

  二、联系实际谈感受。

  读了文章,产生了对现实生活或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于是激发了“感”。首先,是联系个人实际。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没有情感的读后感苍白无力,有情感的读后感才能感染人。用作品上的人物、事迹观点,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人物言行,这样的读后感才是有价值的读后感,这样的读后感才是真实感想。

  一节课的梳理后,孩子们开始动笔,从孩子们写作的氛围中,可以感受孩子们都已经有话可写;从他们的神情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这本书有所感触;从习作后的批阅中,我更感受到,这节课的交流对孩子们有所帮助,他们基本了解了读后感的写法,也能把对这本书的感受表达出来了。

教学反思与感悟5

  日前,我有幸在北海小学参加了越城区小学数学优质课暨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的活动。听取了四节关于《圆的认识》的课。让我受益匪浅,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能借助课件引入,让学生认识圆各部分的名称,在探究半径、直径有怎样的特点这一环节中,四位老师都能放手让学生把圆折一折、量一量、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这一开放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操作中发现半径和直径的本质特征,发现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还发现在同一个圆中半径相等,半径有无数条,直径相等,直径有无数条,沿着直径对折圆的两部分重合等知识。这样的.设计,我认为一方面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去发现,自豪地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另一方面很自然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基于这样的想法,四位老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研究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上,而把画圆和认识圆的各个部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比较,并且掌握。最后,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在课末能引导学生探讨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圆的认识,而且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身边有数学,伸出手就能触摸到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本节课中教师十分注重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型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中,理解新知识,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给学生指引出方向,由扶到放,这样的探究才能取得实效。

  最后,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在课末这些教师在引导学生探讨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圆的认识,而且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身边有数学,伸出手就能触摸到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反思与感悟6

  纵观整堂课,首先,在师生合作完成板书这个环节当中,调动了全体学生积极性,同时让学生对于这首诗中蕴含的哲理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与解析,在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同时,对于所列举的字词的.贴切度的推敲,又让学生对于学习有了精益求精的意识。其次,让学生对于宋诗有了一个宏观上的把握,知道在许多宋诗表面意象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于宋诗的鉴赏有了一个比较专业的基础,但由于没有教给孩子通过符码解读古诗背后蕴含的情感或哲理,从而使得在课堂重点的突破上还是有些不是很彻底,所以,在引导学生思考读书与方塘的联系时应再设计一个过渡性的小问题:这里的活水源源不断的输入和读书有没有什么联系?以达到问题的坡度性突破。最后,由于课堂的应对能力还是有所欠缺,使得在课堂语言上不能很好的做到既保持语言使用时的语文味,又能简洁明了。在以后的学习中多读关于教学机智方面的书籍,课堂上多加锻炼才是。

教学反思与感悟7

  《观书有感》是西师版教材第九册第七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读书有方”。这一课选取了两首关于读书的诗,这是第一首。这首诗是一首哲理诗。写作者读书的感受。教学重点是理解诗中讲的读书的重要性;体会诗的意境美。诗中通过水塘的形象来作比,将书比作明镜般的半亩方塘,又进而以清澈的池水反映广袤的天光云影来比喻心智容纳之广,鉴理之明。后两句作者写出读书的感受,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方塘变得如此清澈,人的智慧也是由于不断读书,不断汲取知识而得来的。诗的后两句,才是诗人读书后产生的感想。诗中无“书”,诗题却为“观书有感”,作者以景喻理,这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师生互动,一一突破。

  对于作者,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汇报。对于字、词句、学生借助工具书就可以自己领会交流,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做老师,解决生字、生词。然后把自己的理解、预习的成果互相交流反馈,并通过其他同学的质疑来完善古诗重点的讲解,明白古诗中修辞方法的运用,作者以半亩方塘比喻书,以天光云影比作书的内容,学生理解了修辞方法后对理解古诗意思有很大的帮助。理解诗意,学生借助注释结合古诗一句句理解古诗意思,并由此而揣摩作者感受从而悟出诗的道理。就这样,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对其中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再做一一引导和点拨。较好的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二、巧妙突破难点。

  针对本课的教学难点,也就是课后的问题:为什么诗中无书,却以“观书有感”为题。我采用了从题眼入手,抓住重点诗句,设计分层练习分化难点,引导学生悟出诗中读书的`道理。

  三、注重拓展和延伸。

  学以致用,教材只是个例子,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会用。为让学生体会诗句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另外选取了一些哲理诗,供学生课后阅读,积累,把知识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学生由诗中所讲道理畅谈自己读书感受。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每一个学生要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把读书,应视为自己的乐趣。读书能让人开阔视野,读书能让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读书可以让人穿越历史,感受多方文明......

  总之,学生学习《观书有感》这首小诗后,由此感悟到的道理会有很多很多!

教学反思与感悟8

  无可非议,《纸奶奶的生日》是一堂上得很成功的课。下面我就这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收获。

  一、抓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这一堂课中,时时可看到吕老师抓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痕迹。比如:在发现学生读课文时没有养成动笔的好习惯时,吕老师没有进行批评,而是委婉地指出:“我发现这个同学的读书习惯很好。边读边用笔划,这叫作‘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于是,学生听了都拿起了笔,边读边划。再如:指名一位同学读课文时,其他同学没有认真在听,吕老师又说:“一个同学在读时,其他同学应该怎么做呢?”学生们又不约而同地拿起了书。如果我们老师能像吕老师那样,在课堂上时时注意学生的学习习惯,怎愁学生不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呢?

  二、鼓励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必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中,吕老师正是这样做的。他通过营造开放宽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学习新知。而且吕老师在课堂中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头戴头饰,以第一人称“夸自己”(介绍一种奇妙的`纸)。这样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语文学习规律。学生通过表演,潜移默化地将书中的语言内化为个人语言,也真实地感悟到了纸的诞生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极大方便,体会到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从而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三、进行课前课后延伸

  课前吕老师就要求学生收集有关纸的知识。学生通过上网或阅读课外书籍,收集到了大量的有关纸的资料。这其中对纸知识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就是对语文学习空间的拓展。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亲自接触学习材料,除了可以扩大阅读量,获得直接的学习体验和感受,接受纸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外,学生利用信息为自己学习服务的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也得以培养。并且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目的,进行了课外延伸。如出示《庞大的纸家族》、《蔡伦造纸》录象等资料。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讨论:随着科技的进步,还能造出什么纸来?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真正学有所获。虽然这只是点滴之举,但如果我们同他那样有这种开放的意识,日久天长,积沙成塔,学生的语文素养必然会获得发展。

教学反思与感悟9

  师:请看!(CAI课件展示一棵柿子树上挂满了橘红色的大柿子)

  生(齐):哇!好漂亮!(学生脸上露出惊叹、羡慕的神情)

  师:喜欢吗?

  生(齐声响亮回答):喜欢!

  师:这些柿子里面藏有我们这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生字、新词。谁要是读对了这些词语,而且还能读出它们的意思,这个诱人的大柿子就送给谁了。

  (学生满脸兴奋,个个跃跃欲试)

  师:请看!(CAI课件展示白茫茫的一片大雾,配图出现词语“白茫茫的一片大雾”)

  生(惊叹):好大的雾啊!

  师:谁来读读词语!

  生(平淡地读):白茫茫的一片大雾。

  师:你读得真准!可是柿子还是不愿下来,你能不能再读一读,让我们感觉到雾好大呀!

  生(重读“大”字):白茫茫的一片大雾。

  师:有进步!(电脑小博士给予奖励,该生高兴地坐下)

  师:还有想读的吗?

  生(重读“白茫茫”):白茫茫的一片大雾。

  师:你们满意吗?

  生:老师,我还可以把雾读得再大点!

  师:真勇敢!请你试试!

  生(夸张地延音重读“白茫茫”):白茫茫的一片大雾。

  师:大得我都看不清远处了!你们觉得呢?(学生们点头)大家都试着读读,可以配上你喜欢的动作,找找在大雾中的感觉!

  (学生纷纷自读,配以各种动作)

  (教师指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朗读课文中其他的词语,如“隔着一层纱”、“发出淡淡的光”、“射出光芒”、“厚厚的一层黄叶”等)

  反思

  《初冬》是一篇描写初冬时节田野雾景的散文,文章短小,语言简洁、朴实,意境清新、优美。《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如何让学生感受课文优美的意境,感悟语言的内涵呢?在以往的初读课文、检查生字的教育环节中,我只是单调地出示一个个生字词,检查学生是否读准字音。在后面指导读整篇课文时,容易出现指导面大、不宜把握重点的现象。针对这次教学,我想,何不从词语教学入手,在词语朗读中培养语感,感悟语言呢?因为重点词语是课文的精华,读好了这些词语,对整篇课文的感悟、欣赏也可以水到渠成。于是,在这次的`教学中,出示词语时,我不是单调地呈现一个个生字,而是把生字放在词语中,在词语上面配以鲜活的图,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美丽的画面,变抽象为形象,变遥远为现实,成功地创设情境。在引导学生读词语时,我一改往日仅以读准字音为标准的旧模式,而是要求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通过品读、自由读、赛读、配动作读等方式鼓励学生读出词语的内涵,读出词语的意境,直到读出自己的感情。这样不仅起到了巩固生字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注重了语感的培养、情感的熏陶,从而较好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的以读为本、感悟语言的新概念。

教学反思与感悟10

  1.教学实录

  1.1联系实际,提取素材

  师:同学们课前进行了调查。现在请大家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小数?[生答略]

  师:老师也调查了几份材料。课件显示下图:

  师:这些小数,有些末尾没有0,有些末尾有0,如:南沙群岛海面浪高2.0米,2.0米就是几米?[生答后,教师板书:2.0=2]

  师:买橡皮和铅笔盒应各付多少钱?还可以写作多少元?[生答后,教师板书:0.60=0.6、10.50=10.5]

  师:刘伟娜的身高和扣球高度还可以写作多少米?[生答后,教师板书:1.90=1.9,3.00=3]

  1.2引导启发,提出猜想

  师: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小数,你能发现小数有什么样的规律吗?请你大胆进行猜想![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哪个小组的代表愿意来谈谈你们的看法?

  小组1:小数末尾带0的,可以省略。

  小组2: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都一样。

  ……

  师:大家讨论一下,拿出一个统一意见好吗?

  生: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小数的大小一样。[板书学生的猜想]

  1.3验证猜想,形成结论

  师: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是否对所有的小数都适用?还需要用更多的小数来验证。根据你们的猜想,你能举出一些你认为是相等的小数吗?

  生:0.8和0.80、0.4和0.400……

  师:它们的大小是不是真的相等?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请你们用这些材料[见材料A、B]来验证一下。[小组合作验证]

  材料材料B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验证的结果?

  生1:我们先在这个正方形上涂一竖行(图略),表示0.1,在右面的正方形上涂10个小格(图略),表示0.10,它们的阴影部分都是一竖行,一样大,所以0.1=0.10。[其余学生的验证略]。

  揭示课题,指导学生看书,对比并修正结论。

  1.4应用性质化简、改写

  1.4.1小数的化简

  (1)教师拿出用折叠卡片做的小数0.600,问:你能说出一个和它相等的小数吗?[生答略]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用卡片拉出0.6000000…00[约有1.5米长],问:大小变了吗?[学生非常惊奇和振奋地说:没变!]如果它末尾的0像神舟六号那样绕地球转77圈,它的大小变吗?[学生异口同声:不变!]也就是说与0.600大小相等的小数有多少个?在这无数个小数中,最简单的是哪一个?[生答后教师揭示:0.600写成0.6,就叫化简。]

  (2)[屏幕出示]0.5000、13.040、10.00等数让学生独立化简。

  1.4.2小数的改写

  (1)学生尝试把6.07、5.60000、5、1.023改写成两位小数。[最后一个数是反例,想进一步强化和突出“末尾”的0]

  (2)学生独立完成后,同位互相检查,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1.5学习回顾与小结

  师:想一想,我们学习小数的性质经历了哪些过程?你有了哪些收获?[学生回答和教师总结略]

  1.6综合练习,巩固应用

  (1)你能只动三笔使7=70=700=7000相等吗?

  (2)按要求写小数。①所有的0都能去掉。②所有的0都不能去掉。③有的0能去掉,有的0不能去掉。

  2.反思和改进

  (1)学生在学习小数的意义的时候,已经对生活中小数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环节1.1虽然密切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唤起了学生旧的知识经验,但却似乎是以前调查的机械重复,而且对学生而言,似乎少有挑战和研究的必要价值。在提取素材的过程中,学生又是在一问一答中,被动地提取“小数末尾有0的数据信息”。那么,到底组织什么样的活动才能既让学生自己从生活中主动地提炼出研究材料,又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呢?

  改进:让学生在课前直接调查生活中末尾有0的小数,弄清它表示的具体数量,探讨它用别的小数怎么表示,并利用调查的数据尝试发现、猜想小数存在的一些规律,记下自己的问题。在再次的试教中,学生踊跃地交流自己的调查成果,很快形成了大量探索小数性质的素材(如:0.60元=0.6元等)。大多数同学都发现了“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大小都一样”这一规律,并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如:“既然0.60元=0.6元,写成0.6元不是更简便吗,为什么商店还标成0.60元?”课前活动直接就把学生引入了对“小数为什么存在这种规律”的探索活动,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整个交流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一直是活动的主角,人人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调查和发现,教师几乎插不上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教学“小数的性质”的核心任务和难点是引导学生探讨和理解:为什么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而不是让学生发现这个规律。绝大多数学生通过课前活动自主发现了小数这个特性,恰好也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年会上的教学却为此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冲淡了重点,教学定位不当。因此,实录中的环节1.2应该删除。

  “小数的.性质”是基于“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进行学习的,“小数的意义”是学习小数其他知识的最基本的理论依据。实录中,环节1.3虽然让学生应用材料A、B进行合作验证,完成和经历了“验证”这个步骤,但是,学生还只是停留在形象感知的阶段,缺乏严密的理论论证和说明。这在知识探索和科学研究中是不严谨的。因此,如何组织学生从本质上,即根据“小数的意义”,进一步深刻认识和理解小数的性质,同时,为下一步小数知识的学习提供可以类推应用的理解角度和探究方法,才是本节课最该反思、改进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改进:由于学生亲身经历了素材的调查和整理,并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思考,即使课前没有发现的同学,也能很容易地领会和认同同学发现的规律:“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大小都一样。”因此,在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后,教师就可以直接抛出这样一个研究性问题:“为什么‘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小数的大小一样’呢?你能举例进行解释和说明吗?”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自己作图理解和验证。例如:0.2表示十分之二(学生借助方格图表示);在它的末尾添上0,就变成了0.20,表示一百分之二十,也就是20个0.01,10个0.01等于1个0.1,所以0.20等于0.2,大小不变。也可以引导学生从计数单位的角度理解:0.2里有2个0.1;0.20里有2个0.1和0个0.01,所以,它的大小还是0.2。然后再让学生自主利用验证材料B,自己从“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0.4和0.400为什么相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畅谈自己的想法,充分交流和共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的论证和说明。在看书、修正小数的性质后,增加下面的练习题:

  0.52中的2在()位表示(),在0.52的末尾添上三个0后,2在()位,表示()。

  0.300里有()个()、()个()和()个()。0.3里有()个()。

  0.230里有()个()、()和()个(),0.23里有()个()和()个()。

  利用这个练习让学生感悟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虽然整个小数表示的意义发生了变化,但是,原来小数中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却没有变化,数位也没有变化,所以它的大小也没有变化。而且这种方法也可以迁移到根据小数点的移动探寻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上,一举两得。

  对比:在5.700、200、0.580、580……中哪些数末尾的0去掉后,大小不变?为什么?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到: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就改变了原来数中每个数字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它们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所以不改变整数大小的情况下,整数的末尾不能任意添上0或去掉0,以促进对小数性质的进一步理解。

  在改写时讨论:为什么把5改写成两位小数,要在5的后面先点上小数点。

  让学生理解在5后点上小数点,再添0,5的数位和表示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5.00是由5个1、0个0.1和0个0.01组成,还是5。同时也能进一步沟通小数和整数的联系。窃以为可以作如下引导: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如99/100写为0.99,那么100/100则可写为1.00,即1;再结合百分图形理解5即500/100,可以写作5.00。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学生能更为深刻地理解“小数的性质”,并进一步巩固了对“小数的意义和计数单位”的认识,较好地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

  (3)环节1.4.1在学生理解化简后,我是用课件出示了几个小数,让学生化简,学生是被动地去做。怎样安排才能使学生做得更为积极,更为主动,效果更好呢?

  改进:让学生自己随意写几个小数由同位化简,然后互相批改。学生在后来的试教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练习热情,并产生了新的学习资源:每次都有学生出了像0.03这样的数让同位化简,我便引导学生进行集体研究和辨析,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只有小数末尾的0才能去掉,同样实现了我设计的反例——改写1.023的教学目的。

  3.几点感悟

  (1)小学数学教学要基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体验“数学从生活中来”的过程。例如这节课,我让学生自己调查和收集现实生活中末尾有0的小数实例,并在自己搜集的大量材料中尝试发现小数的性质,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知识的确是从自己的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充分地体会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2)小学数学教学要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渗透,注重启发学生的大智慧。这节课,我把“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猜想、验证和应用的过程’,体验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作为课前预定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也努力地突出这一点,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引导学生沿着“实例——猜想——验证——总结——应用”的轨迹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在课堂小结时,也重点突出过程和步骤的回顾,力图让学生掌握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过程,领悟到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长大智、增大慧,提高了学生独立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3)教师在教学中要反复斟酌教学活动和问题的设计,努力使活动的安排和问题的设计既有利于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又能最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力争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彻底转变。我这节课对几个环节的改进无不是基于这个思想来做的,就是尽量向学生提供更为充分的自主探究、交流、创造、实验、论证等活动的机会,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自主地构建知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以学定教的理念。

  (4)每一节课都要用一辈子去经营和反思。我在省年会上执教的教学思路是经过省、市两地教研室多次指导、反复修改的结晶。但是,我并没陶醉于年会上的成功,而是又查询了更多的资料,征求和综合了更多专家、同行、编辑老师的意见,进行了冷静、深刻的反思和实验,才真正理解了教学内容,真正明确了教学的重、难点,才有了后来更为理想的设计。我想,教学就应该是这样:要坚持不厌其烦地琢磨和反复地实践,坚持每一节课都用一辈子去经营和反思,以使我们的教学过程更为合理,更为接近小学数学教学的真谛,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与感悟11

  炎热的夏季我来到了向阳幼儿园,和我搭班的是我师范的同学加现在的师傅黄琳柳老师。从此我们和小2班的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环境布置。在黄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用自己的手来创设环境,做的只是简单的画画剪剪。但在真正上墙面时,才发觉原来每一个小制作都有一席之地。而且环境的布局和思路也有很大的学问。整体的颜色也需在纷繁中有主线,整个教室的环境既要显得大方得体,又能经得起细看推敲。就拿墙角那棵树来看吧:在转角处显出立体感。用捷士贴做树叶,粘贴时又不是全部贴上,做出立体的形状时才贴上。犹如真的树叶在树枝上摇曳。再把主题的'名字挂在树前的小网中。原来在制做之初,已经深思熟虑,将主题的影子映入其中,而不是盲目的装饰。

  接下来的九月是辛苦而又香甜的。在每天早上入园的时间时,孩子们大多都有不同时间的哭闹。还有几个幼儿特别吵闹利害有时还会逃出教室…….下午午睡更是难熬,有的幼儿在家本来就没有午睡的习惯,有的是边哭边睡把别的小朋友都吵醒了。陌生的环境和忧虑的心情使孩子们变得更敏感。这时只见黄老师蹲下身子,用手轻轻地抚摸他的头,哄着幼儿入睡。孩子紧张的情绪被缓解了。渐渐的安定下来,渐渐入睡了………这让我懂得了爱,我们用父母般爱给孩子,孩子会回应我们的。

  在以后的日子中,每天的教学活动中孩子们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而黄老师的课总是能让孩子们一起跟着动起来,还时常表现出很开兴的样子。这是为仕么呢?在认真听课和自己上课对比反思后,我发现原来是孩子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特别熹欢游戏和用动作来表达学习。于是在教学活动中用游戏贯穿活动,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不断互动……于是一首首儿歌,一首首歌曲,一个个律动,孩子们和我一起学习着,互动着………

  以后的路还很长,在一次次教学实践中,反思中,我想我一定会有更多更精采的感悟!

教学反思与感悟12

  青春,既可以是一个时期,又可以是一种状态,还可以是一种精神境界。有的人回忆青春,有的人享受青春,有的人憧憬青春。它的内涵和外延都很丰富,怎样巧妙引入,展开、探究、乃至升华这一话题,就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

  在情境中设置问题,注重引导学生在疑难情境中解决问题,这样就容易达到基本的教学目标。如果把人生比作四季,那么哪个时期可以称作“人生的春天”呢?学生的回答就水到渠成引出本课的话题。这样就比平铺直叙要生动形象的多。在青春内涵的探究中,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对青春的理解--包括错误的、正确的'理解,此时要根据他们的回答,引领他们走出误区,恰当引导他们正确解读青春的涵义。

  我们的青春要如何度过?这里借助多媒体展现他们熟悉的同龄人的生活情景,来引发他们对于自身的青春价值的思考。事实证明,虽然引例不多,但是鲜活的情境看来更贴近他们的生活,更具现实意义。在人生数十年中,青春还体现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这就是青春这一话题的升华,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和年迈的区别在于心境,从思考青春的价值,到感悟人生。

  对于每个人来说,青春内涵都不尽相同,因此,在本课教学构思方面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只要透析了本课的主题,无论是立足于内涵的哪一方面,都能从各自的角度揭示青春的意义所在。

教学反思与感悟13

  《学写读后感》是人教版语文第九册习作七的内容。这一习作题要求学生从读过的书中或者文章中任选一篇写读后感,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读后感”在五年级的教学中是一个起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积累将感受写具体的方法并初步运用这些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既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怎样贯彻落实这一要求,使学生在习作中能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呢经过好几次的教学研磨,在很多方面都有了自己的体会:

  一、破译“复述内容式”读后感的形象密码

  在教学中,我发现,对于“为什么不能大段大段复述故事内容”很多同学表示疑惑。我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怎样解释就能让学生真正明白呢,于是我从两个方面作更多尝试。我问同学:“你大段复述故事内容意义何在?”学生大都回答:“最精彩的故事我想与同学们分享呀。”这一回答言之有理,可我立刻找到了反驳的理由:“最精彩的故事内容如果读者要看的话,你认为是看你写的呢还是去找原文(原著)读呢?”学生思考后明白了,如果要读的话,自然不如找来原文原著读好。

  为了让学生弄清读后感的重点在于写“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写下来,上课的时候,我灵光一现,用了这样一句来归纳:“读后感不是读后抄。如果大段大段地复述故事内容的话,那就成了‘读后抄’。”如此形象的比喻,很快让学生谨记在心,有了初步的体验。大部分同学都注意到了在自己的读后感中,用三言两语高度概括文章内容,集中精力写好自己的感受。问题是,还是有一部分同学写着写着就又把故事内容写下来了。于是,我作了一条硬性的规定:文章内容最多不能超过100字左右。这样一来,对学生的约束力就起了作用了。

  二、破译“无感、弱感”的深度密码

  1.读后感是写给自己看的

  “读后感”是一个人自己读了书之后的感受,这点亳无疑乂。也就是说,读后感是自己写给自己看的,写作对象是自己。所以,我对孩子们说:“你自己都已经对这本书了如指掌了,你写给自己看时还需过多重复故事内容吗?”一石激起干层浪。讨论交流后发现,其实很多文章都是自己写给自己看的,比如日记,这样就让学生形成一个共识,对此问题已经从根本上得到了强化。

  2.如何让读后感变得厚起来

  让学生写读后感,能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不能光一句“写出自己的感受”就完事,而应该给出方向,使之能明了我到底能写什么呢?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了。在课中交流时我发现:

  从故事主公想到自己,是大部分同学的首选。因此,我在这一点上指出,引导学生往这个方面到自己,是大部分同学的首选,用以下语言去联接或展开:“看了这本书,我不由地想到我自己……”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到自己生活或周围,包括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报道中是不是有些类似教学经验的事情,不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教学中,我归纳出这样几个语题:“针对人物评头论足,写写自己联系生活抓住一点勇于质疑,大胆想象参与创作。”学生写起来几乎都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再也不用抓耳挠腮、犹豫半天了。

教学反思与感悟14

  《感悟青春》教学反思

  1.本课教材内容较多,且零散,我根据本课例的学生层次水平进行了删减。对于思维水平较低的学生,我放弃了课本“用字母解读青春意义”这部分内容,而代之以生动有趣的歌曲和图片,通过直观形象的呈现,创设氛围,让他们表达对青春的感受;同时,提出“青春能否永恒”的话题进行辩证探讨,从而达到让学生感悟青春真正内涵的目的。

  2.本课例的另一亮点在于最后的升华。通过评选本班的青春之星,不仅将高唱的“感悟青春”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体验,而且很好地检验了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

  3.当然,本课例亦存在不足之处,如对于“青春误读”后两个问题的呈现,仅采用直观的文字材料,学生讨论起来略显仓促。

  总的来说,我认为本课例的教学设计很好,衔接恰当,过渡自然,重难点分明,达到了让学生感悟青春的教学目的。以上教学建议仅供参考。

  《感悟青春》教学建议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上课后的感受,并对使用本课例的老师提出以下建议:

  1. 本课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青春误读”,第二部分是青春畅想。两部分的内容看似脱节,如何将其有效地串联起来,是本课设计的棘手之处。本课例中,我将学生对待青春的两种态度作为过渡语,并设疑:“如果处理不好这三个误区,就会带来很多的烦恼,所以有人说,青春好苦,烦恼一箩筐;但如果处理得当,青春有没有乐呢?”这样的过渡,既对第一部分进行了小结,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符合初一学生的思维水平,又激发起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我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过渡,建议使用者可以参考。

  2. 对于教学方式以及问题的呈现,我不拘一格,采用多种形式呈现,从最初的趣味小品、简单明了的文字材料,到后面的青春歌曲、词语接龙、图片赏析以及评选青春之星,不断给予学生新的视听享受,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这些形式简单、直观易于操作,又能达到效果,大家可供借鉴。

  总的来说,我认为本课例的教学设计很好,衔接恰当,过渡自然,重难点分明,达到了让学生感悟青春的教学目的。

教学反思与感悟15

  《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短小精悍,语言活泼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是深爱孩子们喜爱的一篇课文。我在教学设计上作了如下的几点思考:

  一、明确一种思想以读品文

  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孩子阅读文章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把语言的学习、体会、感悟作为重点,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结合各自生活的实际赋予其不同的内涵。在《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中,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选择读,引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最终达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境界。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让孩子们养成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从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找准一个切入点以题导文

  每篇课文的教学都有一个切入点。找准了切入点,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方便。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我从课题入手:“我要的是葫芦,言外之意是我不要叶子”。顺机启发学生用“我要的是,而不是”句式说话。因为切入点选得准,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纷纷提出:那个人结果得到了葫芦吗?那个人为什么得不到葫芦?甚至有的学生还提出了颇有深度的问题——“蚜虫吃的是叶子,可落下的为什么是葫芦?”

  三、明确一条思路以“变”理文

  文学作品都有一条线索,或为情感线,或为叙事线。教师要善于把握这条线,并且力求使自己的教学贴近这条线。《我要的葫芦》一文,篇幅虽短,但要落实的.知识点却不少。在教学设计上,我始终抓住一条线:“变”。刚开始时叶子长得怎样?葫芦长得怎样?过了几天,叶子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变化告诉我们叶子葫芦之间究竟有什么密切的关系?明确了这么一条线,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采取了分散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当学

  生学完第一自然段时,通过看图——学文——品文,引导得出:因为叶子长得好,所以葫芦才长得可爱。从而为后文的学习打下铺垫。当学生学完3、4自然段时,我又引导学生小结:因为叶子长了蚜虫,所以葫芦才一个一个都落了。最后通过这种变化对比,学生明白了叶子与葫芦之间的密切联系,重难点的突破也就势如破竹。

  四、创设一种情境以境品文

  低年级学生对人物的感知通常要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巧妙地创设情境可以激活孩子们的思维,从而使之更有效地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我要的是葫芦》中种葫芦的人让人觉得可笑、可气,又可怜。可笑的是他的无知愚昧,可气的是他不听邻居的劝告,可怜的是他那么喜爱葫芦,结果却一无所获。

  教完这节课,我最深的感触就是要引导学生读好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揣摩文字背后的东西,让学生产生怦然心跳的感觉,使其意皆若出于我之心,使其言皆若出于我之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读起来自然就水到渠成,也能读得有滋有味。

  覃冲

  20xx.11

【教学反思与感悟】相关文章:

语文教学目标反思感悟总结12-12

教师教学反思心得感悟09-27

教学教学反思03-22

教学反思05-17

教学反思12-31

教学的反思02-04

经典教学反思04-21

精选教学反思04-21

教学故事的教学反思03-08

生物教学教学反思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