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时间:2024-05-26 13:29:2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笔算乘法》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是在学生能够较熟练的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两位数,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的重点是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关键在于学生能掌握好乘的顺序以及两个积的数位。教学中,我从购新书入手,再现了学生熟悉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小红是个爱读书的孩子,妈妈决定给小红买一套《少儿百科》丛书,她们来到了书店,大家认真看主题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呢?要求这个问题,怎样列式计算呢? 从而引出本堂课的数学问题24×12,让学生以探究、活跃、高昂的精神状态参与学习过程。从课堂反馈来看,效果较好。在探索计算方法时,我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有的孩子用口算的方法,有的孩子用竖式的方法。其中不少用竖式的孩子是直接写出得数而没有计算过程的`,说明这些孩子还没能很好的理解算理。此时,我请了一位孩子上台书写自己的方法,先请口算的孩子说了自己的想法,再请笔算正确的孩子说他的计算过程,同时,我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表达,让学生们理解笔算的计算过程。最后在比较台上错误的笔算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加深对算理的理解,明白算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2

  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零和任何数相乘都得零”以及“一个因数中间有零的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目标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理解一个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的算理正确计算,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课堂上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计算方法和简便算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上。

  一、努力之处

  1.沟通联系促进迁移

  课堂开始我设计了几道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题,通过复习口算方法,让学生能在探索新知时能学会知识的迁移,即在相乘的时候让学生掌握先末尾的0可以不看,直接和一位数相乘,然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们多数会做,但是在叙述方法是语言不够严谨完整,以后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2.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课堂开始我创设生活情境:“王老师就想去买电扇.于是他带了1000元钱来到了商店.电扇每台350元,王老师带的钱够用吗?请学生积极想办法帮王老师解决问题。我先让学生估算后在尝试,然后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己先尝试用竖式笔算,再让学生展示几种不同的算法,让学生自己评一评。但是学生由于受数位对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只有5个孩子是用简便方法计算的。于是我引导大家比较发现两种算法的不同,喜欢哪一种?了解体会简便算法的'优越性,通过比较大多数学生知道用简便方法计算比较合理。这样学生通过议一议、试一试、比一比、想一想等一系列活动,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提醒学生“书写积的时候应注意是什么?”一要注意竖式的书写格式,二要注意积末尾的个数,整堂课让学生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层层训练综合运用

  本节课的内容不多,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是要达到正确计算的目标需要加强练习。练习中不仅有基础的笔算题目,还有解决问题的内容,学生在练习交流中理解算理,强化算法。练习中还出示几组算式,学生计算分类,在对比中初步渗透了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改进之处

  1.应再次强化对位问题

  通过练习发现多数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的不错,但是还有个别孩子还是习惯于用第一种笔算方法,如2800×3,2800×5,不能熟练的将一位数与0前面的数对齐,在以后的练习课中要在进一步引导强调竖式的书写格式。

  2.把控好教学节奏

  因前面的时间没有调控很好,造成最后一题没有练习,课堂训练量不够少,课堂教学还不够紧凑,以后要多加注意。

  通过本次上课,我又学习到了许多,如何让计算课堂上得扎实高效是我不断追求的目标。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3

  两周的时间我们学习的都是乘法的笔算,反思这两周的教学我认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主要是解决笔算过程中从哪一位乘起、怎么进位。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如学习例题时,我让学生先预习,预习要求是这样提的:

  1、先读课本,要求从上往下,从左往右认真阅读。

  2、寻找图中的信息,并根据有关的信息提出相关的问题。

  3、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4、怎样计算?如果有问题可以请教家长。

  课堂中我利用两分钟的时间,让孩子回忆昨晚的预习情况,并做好汇报工作。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算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他们进行讲解。对学生讲解出现不明白的`地方老师及时点明,重点讲明算理,让所有的学生知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是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个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积都要进位、十位和百位的乘积加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也就是连续两次(或三次)进位的题目。在进位乘法中,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最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在课中安排了口算,在板演题中又要求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先算个位……再算十位……)并且逐步完善板书过程,让学生了解到笔算乘法其实可以拆分成一个表内乘法算式和一到两个乘加算式来进行计算,再通过口答进行强化,化难为易,一步步进行突破。从学生的当堂作业上来看,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学生都能熟练说出算理,笔算正确率也较高。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4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所以学生对于学习笔算乘法并不陌生。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在教学新知时,我首先让学生重点分析情境图,找出今天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24×12,再让学生利用刚刚学习的估算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钱,最后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的方法,再在小组内交流。通过交流,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口算方法,即24×10=24024×2=48240+48=288(元)。当学生发现用竖式计算时,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步计算的结果,尤其是理解为什么可以省略十位末尾的0不写。

  本节课我特别重视让学生叙述计算过程,让学生在“说”中理解算理。

  本节课从学生课堂反馈的情况看,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只有少数个别学生还需及时进行课后辅导。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5

  今天早上跟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这个知识,进位叠加的乘法难度实在太大,学生既要记住进上来的数,又要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稍有疏忽,就会产生错误。所以在批改作业时感觉头都大了,孩子们对这个知识的掌握情况比想象中的难得多了。其实三年级的计算题在整个小学阶段应该说占着很重要的位置,而进位叠加的乘法就是重中之重了。或许是我在备课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细节上没有处理到位。既是计算的重中之重,专门安排练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

  首先,做好知识铺垫。在课前联系先乘后加的口算如:7×9+8﹑4×7+5等题。教学例题时学生分别说出每一位上的数怎么算时,应该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板书出来,让学生了解到进位叠加的乘法其实可以拆分成一个表内乘法算式和乘加算式来进行计算,再通过口答进行强化,化难为易,一步步进行突破,这样可能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其次,练习时,忘记加上进位上的数,或是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本该进位3或5等,却进上1。还应该多增加判断题,让学生寻找错因,进而订正题目,而非是单纯的列竖式计算,有意识地引导那些经常出现错误的孩子仔细观察错题,从中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加以订正,也许这样就能降低了错误的机率。

  最后,加强对比,突破难点。

  对比一:把连续进位与不需连续进位的题目的计算过程加以对比。如:24×4= 69×8=,组织学生讨论:计算过程中这两道题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对比二:将做一做中的三位数成一位数的进位叠加和两位数乘的.进位叠加进行比较,再次体会“哪一位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方法。

  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应引导学生明确:每一步计算,都看一看有没有进位,进的是几,把进上来的数记在竖式相应位置的横线上;算前一位的积时,要想一想有没有漏加后面进上来的数;算完后,要检查。以后备课时,备教材备得细致一些,备学生备得到位一些,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6

  笔算乘法是义务教育人教版三上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为下面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打下基础。我教学的是笔算乘法的第一课时。我的教学目标是:

  1、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

  2、掌握用一位数与多位数的每一位相乘,把积写在相应的位置上的笔算乘法的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体现算法多样化,并为笔算的计算方法、算理所服务。

  计算12×3时,我先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有些学生运用口算的方法2×3=610×3=3030+6=36,有些学生用的是,有的是用加法的方法12+12+12=36(元),还有是用笔算的方法。在教学笔算乘法时,引导学生把口算的方法写成竖式的形式,再观察竖式可以怎样写比较简便,从而让学生学会笔算乘法。过程自然、流畅。同时在理解算理时让学生比较三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得出方法其实是一样的,让学生更深理解算理,同时感受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万变不离其中。

  当然我的这堂课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笔算课在于其他类型的课相比相对比较枯燥,为此我设置了一定的情景,情境教学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练习的量不是很大。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7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几点值得自己注意的地方:过于平淡,没有起伏;学生热情不高;该强调的地方忘记强调。笔算乘法与其他单元比较起来时比较简单的'一个单元,但是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还是容易出现一些本来应该可以避免的错误,比如进位忘记加上、单位忘记写、答语写不完整、等号后面忘记写得数等等。怎样改变这个现状?我想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些奖励措施,对于做题认真仔细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非物质奖励或物质奖励,激励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认真思考,慢慢地形成这个认真检查的习惯。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8

  一、成功之处:

  1.流程清晰:理清楚教学流程背后的目的,收获颇丰。复习导入环节唤醒已有知识经验;激趣尝试环节自主解决问题,呈现不同算法;交流互动环节总结笔算算法,理解算理;总结应用环节运用经验尝试解决问题。

  2.收获了“闯关”的思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将授课环节连接在一起,环环相扣,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3.巩固练习环节,出题避免单一化,练习具有层次感。即,模仿性练习、单一练习和综合性练习。

  二、不足之处

  1.在展示的.过程中,忽略了“估算”的环节。背后体现了在面对计算类的内容教学时,让孩子们估算的意识弱。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引起注意。

  2.说明算理时,小棒的位置不能完全模仿教材,欠考虑。既然是要向“算法”过渡,那么就一定要把直观的小棒图变得更易理解的形式。考虑将3个十放在一起,18根当中的1个十紧挨着刚刚的3捆,自然而然地变成“4个十”,答案能更为显而易见地展示为48。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9

  本节课是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也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是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表内乘法,学会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教学的。一节课下来,有可喜的成绩,也有不足。同时也对我今后的教学有了一定必要的启示。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我对本课教材进行了适当的处理,既抓住了重点,又让枯燥的笔算教学生动而不呆板。

  一、自认为上得比较好的有以下三点:

  (一)“数学源于生活”,而生活又促使数学不断发展,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数学,才能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而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如,上课开始,出示《智慧树》中的三个主持人留给同学们的三句话,使学生倍感亲切,并主动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使相对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生动而有趣,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抓住教学重点,从引导到指出,再到明确,反反复复地让学生回答,从扶着说到自己能说,再到归纳总结,步步深入。在明确算理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教师只是以一个引路人的身份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小结,使算理简洁有条理,并且渗透了验算这个数学习惯。在整堂课中,时时出现算理的巩固,让学在短短一节课当中,牢牢地把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算理。

  (三)设计多种练习,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在练习中,设计了“帮'小咕咚'改错”“摘苹果”等活动,体现了趣味性、知识性和应用性,在游戏中做数学,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用数学,把所学的知识用到生活中,不仅增强了学习积极性,而且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上三点是我认为自己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但这堂课其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我吸取教训,引以为鉴。

  二、存在的问题

  (一)在开始的口算准备时,处理得不够正确,应该让学生个别回答,发现学生的问题,而不是用一起回答的方法,走个别形式,没有起到准备题的作用。

  (二)教学例题时,忘记写答语。

  (三)在列竖式计算时,积书写的位置强调不够。

  (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应该多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在自己的探索中学习新知。合作交流中,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教给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可以在宽松的氛围中汲取经验、取长补短。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0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乘法是在学习了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含整十数的两位数的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掌握乘的顺序、积的书写位置以及理解笔算的算理,是本节课的重点;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通过教学,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第一,在学习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借助点子图计算14×12时,学生想出的拆数法(转化成连乘)很多,在汇报交流时占用了大量的时间,导致教学重点(列竖式计算)缺乏时间探究。

  第二,在解决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时,应顺势引导,先用竖式计算14×2,再用竖式计算14×10,学生算出后,再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14×12.有了前面的铺垫,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1个十乘4得到4个十,故4应照应十位。

  第三,在计算过程中,有些学生容易一部分按乘法计算,另一部分按加法计算;也有一些学生把个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的积,应该是相加,而写为相乘。还有部分学生计算不熟练,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强化训练。

  总之,在教学中,我有很多不足之处,如课堂提问的策略问题,面对学生的突发问题,有时还不知道怎样去引导。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积极向其他老师请教和学习,继续学习数学专业知识,争取每天都有所进步!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1

  笔算乘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的基础上学习,为下面继续学习笔算乘法打下基础。在教学笔算乘法的第一课时时,我的教学目标是: 1 、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 2 、掌握笔算乘法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上完这节课我觉得以下几点还是比较成功的。

  一、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

  课前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是只教学例 1 ,就是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在试教的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能马上找出 12 × 3 的笔算方法和算理,这个学习任务对他们来说非常的简单,没有什么学习的难度,为此我把例 2 的内容即个位满几十的.也放在一起教学,增加这堂课的容量和密度,让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还是能够比较轻松地接受的。

  二、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的方法和算理。

  由于有笔算加减法的铺垫,还有一些学生可能已经接触过这样的竖式,所以我设置学习的过程由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整堂课都由学生自己来介绍笔算的方法,即算理。教师主要是把学生说的方法进行小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三、体现算法多样化,并为笔算的计算方法、算理所服务。

  计算 12 × 3 时,我先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有的学生运用口算的方法: 2 × 3=6 10 × 3=30 30+6=36 ,有的学生用的是连加的方法: 12+12+12=36 (元),还有的是用笔算的方法。组织学生一一介绍前两种方法后,最后引出笔算的方法,过程自然、流畅。同时在理解算理时让学生比较三种方法,说出你有什么发现,最终得出第一种口算方法与笔算方法其实是一样的,这样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算理,同时感受到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2

  本节课是课本65页例题2进位的笔算乘法,重点讲解19乘19的竖式,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的方法,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不进位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我先出示几个问题:

  (1)、这算式第一步算什么?是怎样算的?个位满十怎么办?十位呢?

  (2)、第二步算什么?是怎样算的?

  (3)、第三步呢?让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独立尝试计算,指名板演并给大家解释他的计算过程,其他四人小组也交流算法并全班汇报。

  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进位笔算的算理,在学生展示并讲解方法之后,我都一一作出了评价,最后由老师再演算一次,并一边算,一边讲解算理(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9去乘19的每一位,积的末位要和个位对齐,表示9个别19是不是171,个位满八十向十位进8,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去乘19,最后把两个积相加),然后再让全班齐说算理。接着出一些错题让学生判断并改正,并要他们知道错在哪?笔算进位的`两位数乘法要注意什么?再通过书本65页的“做一做”来加深进位的两位数乘法计算方法,并让学生同桌间说说笔算的过程,同桌说说,指名说,以此方法突破教学重点。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3

  结合课堂实际情况, 反思如下:

  1.故事情境贯穿于整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备课的时候考虑到,计算类型的课比较枯燥,学生会觉得很没意思,因此产生厌学的心理。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设计了一个去数学王国参观、并且帮助王国找寻宝石的情境,并且将这一情境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从课堂上学生的状态上来看,学生们很喜欢这样的故事情境,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主动地进入到学习活动中。

  2.充分挖掘学生的已有经验。新课标提出, 教学 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学习了乘法的意义、数的组成等知识,因此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12乘3的结果。随后在学习笔算乘法的环节,也是让学生自己尝试列竖式,因为学生有了笔算加减法的学习经验,因此也能够将以前学过的知识迁移到新知中去。通过课堂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在老师讲之前自己尝试用竖式来解决问题。

  3.关注课堂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关注反思与总结。在课堂中分别采用了同桌互评、老师评价、自我评价的方式,针对学生的认真倾听、积极交流、书写工整、准确计算方面进行了评价。不但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同时又关注了学习过程。体现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落实了新课标中的理念。在课堂最后设计了写一写自己的收获和感受的环节,让学生了解到反思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态度,应将这种反思和总结的习惯应用于每一节数学课后。

  4.通过检测及时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掌握情况。下课前设计了检测环节,通过几道基础的练习,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结合学生出现的不足之处课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查缺补漏。

  5.对于学生的书写要求还不够细致。这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乘法的竖式写法,应在书写上多强调强调,在学生汇报的时候也可以借助投影找一些反例,让学生挑错,从而规范书写。

  6.算理渗透的还不够。尤其是如何将数的组成的方法迁移到写成竖式上,这一点在备课的时候就没有想好应该如何处理,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总感觉没有点透。 通过参加这次百花奖,我的收获也很多,尤其是知道了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学目标应当如何设定,一些关键词应当如何使用等。今后我也会把这些收获落实到平时的每一堂课中,让平时的课堂真正做到高质高效。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4

  本文为小学数学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教学反思,上完课后,对上课全过程进行了认真的总结。

  我在课前进行了认真备课,并向其他教师虚心请教,精心编写了教案,同时根据上课反馈情况,认真进行二次备课。在上评课的过程中,严格按照上课要求,紧扣小学数学课堂规范,较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值得自己反思的方面,现总结如下:

  收获:

  通过参加讲课,我深刻地理解了小学数学课堂规范,对规范中数学新授课的四个步骤的意义、作用与实际教学中的相互衔接有了更加准确地认识。

  在上课过程中更加认识到小组学习在当前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使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迅速学习同伴的长处,取长补短。

  同时更深刻地认识到对知识传授过程中细节的处理,有可能成为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在课前,我向其他班的数学教师了解到,学生在上一节课中,对整百整十的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口算乘法中,不理解三位数的百位数如何参加运算。对于这个新情况,我迅速调整教学步骤,在复习两位数乘法后,临时增加了321×3的练习,让两位数乘法向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中间的`过渡难度变小,通过这道题的练习,减轻了学生直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难度,通过学生的练习,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十位数时,基本没有出错,效果较好。这让我再次意识到,必须随时了解学生,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才能真正上好一堂课。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5

  本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推出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速度的表示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这种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

  4、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关于整数运算的学习,本学期已进入了尾声。即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义务教育阶段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块。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两位数与三位数的乘法及应用,能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算,认识及应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是整数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前面学习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计算方法的发展,又是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发展自己的估算能力,能够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通过发现规律掌握乘法的运算定律,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计算法则,能采用多种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并准确地进行笔算。同时,通过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我认为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活动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发挥教材中主题图的引导作用,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通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在具体的情景中提出问题,结合具体的情景展开学习,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重视知识的迁移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因为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两位数乘一、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两者的意义和算法基本相同,在教学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对已学知识的迁移作用,通过比较练习,让学生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容关系,形成新的计算能力。

  3。将学习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体会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鼓励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发现数学知识,然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地位。

  4。加强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倡导算法的多样性。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时候要估算,什么时候要计算,鼓励学生应用估算检验自己的计算结果。注意发现学生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计算,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03-17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02-18

数学《笔算乘法》教学反思04-12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5篇03-20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5篇02-22

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5篇)03-22

笔算乘法教案11-08

《笔算乘法》教案11-27

《笔算乘法》说课稿06-28

笔算乘法教案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