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高》教学反思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登高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登高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登高教学反思1
在教学《登高》之前,我看了韩军老师本课的教学实录,惊异于他那么细致地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从中感受诗人的情感。因此我也借鉴他的课,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从诗歌入手,我让学生品味语言,理解感受意象创设的.氛围,从而理解作者的情感。如我问学生“风急”给你什么感觉,学生回答冷,“冷了以后会有什么反应”,学生答“会发抖”,我就引导学生,所以在读到“风急”的时候,应该有牙齿打颤的声音,表现一种伤感。就这样,八句话一个意象一个意象的分析,一句句地指导,学生读得是激情澎湃。当然,老师也做了范读。我表扬学生读得好,学生说,那是因为受了我的感染。
这样教学,一节课下来,学生完全能够背诵。而且通过朗读,学生也理解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看来,诗歌教学应该加强朗读。
登高教学反思2
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第六中学 涂丽平 从张家界市一中赛教回来以后,我仔细反观自己的这堂诗歌鉴赏课,觉得在诗词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确能增添无穷的魅力。
一、情境引路,读中悟情
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杜甫的《登高》也不例外。教学中若采用形象直观的录像,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在指导朗读《登高》时,我先给学生展示几幅萧索的秋景图,然后再播放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通过配乐录音示范,使学生很快明白哪些字该重读,哪些字该轻读,哪些字须短暂有力,哪些字该绵延婉转,在学生基本掌握读的技巧的基础上,接着 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同学们很快就读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是个当中那股扑面而来的悲愁的深深的熏陶,对学生感悟诗人沉郁刻骨的悲情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俺是作用。实践证明,声像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二、再现意境,体味语言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
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登高》首两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意象丰富,特征凸显,而意境恢弘阔远,苍凉迷蒙,学生势必难以一下子了然于心,顿悟于神,我就想办法借助媒体手段展现诗人见闻之图景,引导学生抓住诗中描写景物特点的词眼如“急”“高”“哀”“清”“白”“回”等进行探究,然后归结。学生通过这一环节认识到,天高风急,秋气肃杀,猿啼哀啸,十分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回翔。首联两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且句中自对,无一虚设。这是诗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登高而望,江天本来是开阔的,但在诗人笔下,却令人强烈地感受到: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
三、启导想象,自主表达
诗歌的语言不仅精炼,而且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特有的语言形式为学生创造性地表达美的感受提供了天地。在教学中我运用电教手段,让学生以直观为线索,启发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诗中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千古名句,那么这两句究
竟创设了怎样的情景,传递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展现了只有的艺术之美?我先引导学生想象图景,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启迪学生去思考探究我布置的问题。在一番沉思,讨论与交流之后,终于心领神会:诗人仰望,那茫无边际的树叶萧萧而飘落,俯视奔流不息长江之水,滚滚而来。句中那“无边”的秋色,“不尽”的江水,前者从时间上作笔,表明一年将尽,从秋叶中感受到光阴易逝,人生易老,从而产生了凄凉之感。“秋”在中国文学中,多是表现生命将逝,或者叶落归根引发的思乡之情。后者从空间上作笔,滚滚江水,昼夜不停,跨越时间,从而感受到人生短暂。在中国文学中,“流水”这一意象,多是表现时光的流逝,暗示着人生的短暂。这样,通过时空的交错,不但使诗歌跨越时空,而且使诗歌的的境界更为开阔,从而更好地表现出诗人长年飘泊的无尽生涯。
四、巧设板书,清障破点
板书是一堂课的灵魂所在,巧妙的板书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登高》一诗的'教学中,我抓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设计了如下板书:
登 高
唐 杜甫
悲
国家之悲
悲景:自然之悲
触景生悲 寓悲于景 情景交融 人生之悲 悲情:社会之悲 悲多难遣 悲上加悲 直抒胸臆
如此板书,扫清学生对这首诗思路、手法与情感抒发的重重障碍,既抓住了杜甫《登高》一诗当中灵动多变确有恰到好处的抒情方式这个重点,也突破了让学生细细密密真真切切体味诗人悲愁悲苦之情这个难点。再加上媒体教学的多变性与灵活性,所以当最终屏幕定格于此事,学生也感到赏心悦目,茅塞顿开。
五、培育情感,训练审美。
多媒体技术,则以其直观、形象、 声音、色彩、动感性等特点,生动而充分地展现诗歌意境美、艺术形象美、语言结构美,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被文以入情”,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收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登高》前四句写诗人登高闻见之景,景中藏情:一、二句为局部近景,着重对秋声、秋色的刻画;三、四句为整体远景,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通过细致的描摹和大笔的勾勒,诗人描绘了一幅辽阔雄浑而又无比苍凉的秋江图景,烘托出忧国伤时的深沉情怀。后四句则直接抒情,情中见景:诗人从“万里”之外、“百年”之间落笔,在极其壮阔的背景之下,抒发自己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人生感慨,而诗人的不幸正是和 “艰难”的时事、危难的国运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将个人的坎坷命运推向了国家兴衰的高度。至此,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辽远壮阔的秋色融合在一起,使全诗呈现出高浑、悲壮的美学品格。 然而,万事皆有利弊,亦如同多媒体之于诗歌教学。诗歌教学课堂中多媒体的运用对于学生的习得以及语文素养的积淀是有效还是抑制,是强化还是削弱,依然值得我们深思。比如以下弊端:一是依
赖媒体,华而不实。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明显优点,因此“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普遍存在,比如这次赛教的六堂课就全部使用了多媒体课件,这也无可非议,但是有的课件只是“绣花枕头稻草芯”,多媒体课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网络功能的优势得不到体现,有的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是用投影片完全能够实现的,这样大材小用,造成大量资源浪费。选择媒体必须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然而很多人恰恰违反了这一原则。二是盲目代替,魅力散淡。 多媒体课件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兴趣,但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运用多媒体的语文课上,很难或者很少再听到朗朗的读书声了。高中诗歌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多方位鉴赏诗歌的综合能力,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况且无论哪首诗歌是非读不能明其真谛的,只有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才更容易使学生感受文学形象,揣摩作品语言,领悟作品的艺术价值。语言的朦胧、模糊美如果用具体、生动的画面去代替,会破坏作者给我们创设的美妙意境。三是按部就班,思维受限。由于每个课件的程序都是预先设计好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就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但是因为诗歌语言本身的跳跃性与丰富性,使得诗歌教学的随机性很大,师生们在分析、探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课堂上得出的结论,有时不能和课件设计的结论完全吻合,甚至会有全新的见解。可是,有的教师为了把讨论引导到自己设计的答案上来,往往会过多地限制学生的思维。答案的单一性使原本丰富活泼的课堂变得简单划一,这是与高中诗歌教学的理念背道而驰的尤其是多媒体
登高教学反思3
本堂课的教学重视诵读、探讨、自主与合作。
四读诗歌:听朗读录音。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让学生对《登高》一诗的情感基调有个感性的整体认知,有助于学生品味诗歌的音韵美,此为情读。教师范读,学生默读。此教学设计目的在于进行诵读指导,让学生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节拍、韵脚,体味本诗音韵低沉,回环的原因,此为音读。学生自由朗读后结合注释默读。此教学设计本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宗旨,目的是让学生思考,领悟诗歌的大意,此为意读。四读诗歌,有利于实现大纲目的中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诵读能力,体味诗歌的音韵。
探讨景、境、情的关系:此教学设计的依据是新大纲中学习目标应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根据新课标分层推进的`原则进行教学,具体到诗歌教学,就是本着学生应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和情感的原则,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习。
在完成探讨景、境、情关系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全诗。此设计有利于实现教学大纲中要加强学生的积累,养成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一教学目的。
本堂课师生对话的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调动了自己的知识积累,想象与直觉,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分析,解释诗句的含义与思想蕴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样的探究型语文审美教学课使学生认真地阅读作品,师生之间平等尊重,相互交流,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受力,而且也能从理性的角度更好地把握作品所传递的诸多信息。
登高教学反思4
《登高》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中有六个意象,分别是“风”“天”“猿啸”“渚”“沙”“归鸟”,意象的特点是“急”“高”“哀”“清”“白”“飞回”,《登高》教学反思。其它意象和特点以及构成的氛围都好理解,但“渚清”“沙白”绝对是一个难点。
如何理解呢?
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同时兼顾整个意境的总特点。
“渚”是水中陆地,“沙”是水中沙石。如何理解“清”和“白”呢?
从色调出发:二者皆是冷色调。
从联想出发: 暮秋时节,水中的小块陆地上能有什么景色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芦花飘飘,随风而舞,教学反思《《登高》教学反思》。蒿草满地,枝败叶衰,随风而动,迎面扑来的满是萧瑟和衰败。所以“清”应该是“凄清”“凄凉”。
暮秋时节,江水寒彻,水中的沙石或出水或不出水,同样寒凉无比,沙石白的透彻,冷的'凄凉。一石一粒无不折射着丝丝的寒凉清冷之意。触类旁通,发挥想象,深秋,月色洒在地面上,有“天街月色凉如水”的诗句,这时月色也是白色的,同样传达出“清冷”之意。所以“白”是“凄清”“清冷”。
清冷 ,是符合整体画面意境的。
律诗和绝句是浓缩的精华,我们解读诗歌是追求和作者有更多的交集,而细读文本,发挥合理的想象就是一把钥匙。
这样的尝试是有效的,应该坚持。
登高教学反思5
杜甫的《登高》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节课,学生大多都已经会背诵这篇文章。上课似乎也因此没有什么充分的`思考和准备,导致课堂上学生有没有动起来,课堂热不热闹。有多少东西次之。说得有理,课堂的精简和学生的活跃确实很重要。前半节学生思维活跃,互动较好,后半节就明显感到学生讲得太少,气氛不够热烈。这跟教师安排的内容太多,学生思考时间不够有必然的联系。
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懂得取舍,把重点拿过来,理解深透就行了。千万不要面面俱到,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道理。还有就是,课堂要紧凑,不能散,要用几个层层递进的大问题串起来,问题不要多,要整体。其中的内容,让学生去体会发言,教师适当做一点引导。
登高教学反思6
我感觉自己的导入新课设计比较合理,我引入了不少的课外材料,并且对引用诗句逐个简要分析,拓展了学生视野,扩大了学生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鉴赏热情和兴趣,让它们畅游在诗歌的海洋里,尽情享受鉴赏带来的美感,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我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堆砌,我还注意到这些诗句所表达的感情与《登高》的联系,它们同是写秋的诗歌,但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有同有异对学生理解本诗起着引领和推动的作用,让学生感到诗歌海洋的丰富多彩和有趣有味。
一首写秋的作品,一首登临之作,在指导学生鉴赏时,不能就事论事,就本诗指导本诗,应该就秋天的典型意象及含义,例如:
梧桐——凄凉悲伤地象征。
菊花——隐逸、高洁、脱俗的象征。
鸿雁——羁旅情怀和思乡怀人的象征。
寒蝉——高洁、悲凉的象征。
西风——羁旅情怀和思乡怀人的象征。
落叶——盛衰兴亡、悲伤感慨的象征。
鸿雁——羁旅情怀和思乡怀人的象征。
等等的象征意义等,督促学生加以整理,烂熟于心,在以后的赏析中做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拓展视野,激发兴趣,深化思想,内化为鉴赏能力。学生还学过哪些登临之作,例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崔灏《黄鹤楼》等等,提示学生迅速地回顾一下,也算是鉴赏课的一大亮点。
此诗能被后人评价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艺术手法上有独到之处,具体表现是: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2、对仗工稳,音调铿锵。上下句相对;而且句中自对,如: “风”对“天,” “急”对“高” ,“渚”对“沙”,“清”对“白”。音调和谐,韵律流畅,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音乐美。:例如 三、四句。
3、错综变化,互相照应。一、三照应写山景,二、四句照应写江景,五、七句照应写悲苦,六、八句照应写多病。
我在鉴赏表现手法时,特别注意,因为掌握诗歌表现手法是学生鉴赏诗歌的一个瓶颈,也是诗歌鉴赏的一大难点,更是屡次诗歌考查的重要内容,指导学生熟悉鉴赏程序,按照鉴赏步骤、积累这些鉴赏术语非常重要。,在设置习题进行拓展练习和巩固。
大家读清楚:对诗歌的赏析,最终要落脚到某些词语上,对词语的赏析要结合诗人的思想感情,通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词语使用的妙处。所以我把品味诗歌的语言放在【检查预习】部分,这样就可以让学生课外有充足的时间品味,也可以在课堂上得到教师的指导,心中形成一个清晰正确的认识。
我一直强调:鉴赏诗歌要从意象到意境,从意境到主旨,从主旨到感情这样一个逻辑顺序在里面。分析诗歌的主题、诗人的情感要从具体诗句中去体味,我在鉴赏本诗时,前两联抓住意象,分析意境;后两联紧扣感情,把握主旨,基本符合鉴赏程序,设置问题符合诗歌内在的逻辑顺序和人们的认知规律,鉴赏过程还算是比较细致。
另外,我个人认为自己诵读指导比较得法,在点拨以后,让学生个人诵读、并且对每次诵读都能做出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最后全班诵读,趁热打铁,加以巩固,促使学生尽快掌握诵读要领。
导入新课拓展的诗歌不在多,而在精,应该尽量给学生介绍与夲诗主旨相同或相似的诗歌,我感觉自己导入的比较繁琐冗杂,虽然对诗歌作了简要分析,但所引用的这些诗歌,其主旨也呈现多样化。有的与本诗相去甚远。
我认为应该把“研讨与练习”第3题放在【当堂讨论】部分来进行,因为这道题是对诗歌主旨的深化和强调,应作为本次指导鉴赏的重头戏来进行。下来与同事座谈,大家也有同感。
反思本次的指导鉴赏活动,我收获很多。
登高教学反思7
《登高》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最后一首诗,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之前诗歌鉴赏的延伸和提高,对后边的宋词鉴赏起示范作用。《登高》是一首达到了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一首七言律诗,诗歌饱含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诗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会生活与古人的情感世界,领略古人独特的审美情趣;掌握古诗鉴赏方法,为提高高考古诗鉴赏作好铺垫。
为了客观地检验学生的领悟力,我课前没有布置学生预习。高一学生在初中学过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有一定的古诗鉴赏基础,但对诗的了解较浮浅,除背诵、记忆外,并不专注于诗歌本身的意象、意境与情感。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诵读的训练,使其学会品味诗歌的意境,把握诗歌表达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其受到熏陶而有所感悟。
1、总体上看,情境导入,投影画面,配乐欣赏,引导是成功的,基本切合学生的实际。整个过程从容自然,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能敞开胸怀,踊跃表达意见。学生真实的传达自己的感受,因而能够较为清晰的观察到学生领悟文本的过程。
2、在指导朗读《登高》时,我先给学生展示几幅萧索的秋景图,然后再播放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通过配乐录音示范,使学生很快明白哪些字该重读,哪些字该轻读,哪些字须短暂有力,哪些字该绵延婉转,在学生基本掌握读的技巧的基础上,接着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同学们很快就读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是个当中那股扑面而来的悲愁的深深的熏陶,对学生感悟诗人沉郁刻骨的悲情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俺是作用。实践证明,声像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3、我这堂课的最大失误就是没能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诗中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千古名句,那么这两句创设了怎样的情景,传递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展现了只有的艺术之美?我们必须先引导学生想象图景,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启迪学生。
4、最后强调的一点是,在一位教师的职业生涯中,教师本人很容易受到某种思维惯性的制约。他的工作年限越久,这种制约力越大。对于我们来说,最难的是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因为这不仅需要坚持,还需要勇气。
登高教学反思8
周末准备了五个小时的古诗群文阅读今天上完了,做如下反思,以期自己在群文阅读教学上有进步,就不枉费自己的辛苦准备了。
先谈最初的教学设计吧。主题设定为“登高怀远”,采取课内三篇带课外三篇。课内选择了《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课外三篇选择《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登岳阳楼》(李白)、《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课内三篇完成这些任务:
第一、认识古诗中这种“登高”的行为意象的丰富意蕴;
第二、理解登高诗歌的内容特点;
第三:初步建立赏析登高诗歌的基本范式。
课外三篇完成任务:
第一、运用赏析“登高怀远”诗的方法;
第二、统整“登高怀远诗”的特点。
整个教学过程想体现一种这样认知特点:了解登高诗歌中的现象,然后发现这类诗歌的规律,最后掌握欣赏这类诗歌的方法。
这堂课的程序设计为这几个环节。
一、读诗,辨体裁。因为有律诗有绝句,不做新知识讲解,就当复习用。
二、知人论世,了解作者,了解诗歌写作背景。
三、再读诗歌,找群文差别。设计的问题用表格形式呈现。登什么高?望什么景?抒什么情?
四、整合。“登高怀远”诗的基本特征:所望(写景或叙述),所感(抒情或议论)。
五、拓展群诗。分三个步骤:读诗、论诗。
这堂课的设计,在内容上来说,内容含量是非常多的。今天上午第三节第一次在九班上,没有上完,只把课内前两首诗讲完了。至于“群”,根本就没进入,很遗憾。然后在一班马上进行调整。
一调内容,由原来的六首,改为五首,删除《望岳》。变成由课内的一首古体诗和绝句带课外的两首律诗和绝句。删《望岳》一是本诗内容多,二是《登飞来峰》有较多的共性,比如都是诗人年轻时所写,都表达对未来的积极期许和可嘉的信心和勇气。
二调课内的随意拓展,比如知人论世环节,尽量五分钟内完成,甚至更少的时间。
三调课堂语言,围绕课堂内容中心,教学语言尽量简洁、明白。做了调整后,一堂四十五分钟的课就基本上完了。本次“群文”教学,勉强给自己打个六十分吧。
首先谈谈群文教学的设计。
至于“主题”,还行吧。但从展示的教学目标来看,群文主题没有升华。最初的教学目标是:第一、认识“登高”这种行为意象;第二、理解诗人登高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由此,我觉得群文主题没有升华,仅仅是停留在“现象层面”,没有上升到方法论上。于是教学目标把第二条改为——了解“登高怀远”诗的特点,它其实就包含理解登高所抒发的特点。
课堂的五个过程,要使每个过程目标明确,指令明确,学生要学有所获,不要停在诗歌浮华的表面。这几个过程要注意详略。比如一辨诗体和二知人论世要略,三读诗,找群文差异和第四整合环节就要详细,甚至占据课堂一半的时间。第五群诗拓展练习,比一二环节要详,又要比第三、四环节略。
总之,从主题到环节,大的框架还行,但实施细节还有待做得更好。
其次,谈课堂生成吧。
这几首诗,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由于内容较多,课堂速度比较快,但是在知人论世环节,又拓展得太宽,费时多。至于找群文的差别环节,学生都是被带着走,基本没给他们展示的`时间。整合环节,可能强调也不够,学生刚有这种意识,就好像树苗还没生好根,就被我硬生生掐断了。如何在课堂上,给与学生实施空间。可能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还是要把问题精准化。
举个例子来说:知人论事,是否可以明确知人的范围,作者是哪个时代的?字什么?号什么?代表作品有哪些?重要经历有哪些(说个一两件就可以)?这些问题,读作者简介(《初中文言文》)就可以了,初中学生也需要了解这些就可以了,不用拓展过多。
再比如说,教师示范分析《登幽州台歌》,那么可以学习自主分析《登飞来峰》,问题明确设置为:诗人登飞来峰,望见了什么?诗人想到了什么?你认为此诗最重要的两句诗是哪两句?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问题明确后,学生应该是能说出部分的。
学生完成上述两个环节后,对于“登高怀远”类诗歌的特点就更容易理解了。所望之景,要么通过叙述来讲明,要么通过描写来表现;所望后之感,要么通过抒情,要么通过议论来表现。当这样整合时,是否就好些呢。
把这些程序做好之后,到群诗阅读部分,学生既有感性认识,又有了理性认识,赏析起来就可能得心应手些了。
所以,课堂上,过程清晰,问题精准,层层深入,学生参与的空间大小,都表示教师对课堂的把握能力。
群文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同时也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今天这两堂课上得不很流畅,但丰富的内容,也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古诗中“登高”的乐趣和基本特点,这是单篇教学实现不了的。
登高教学反思9
我认为,语文的课堂教学,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一个问题是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材的价值有哪些?最主要的最核心的教学价值是什么?二是,师生课堂的教学行为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教材的教学价值,尤其是教材的核心价值?师生的教学行为对于发展学生的语文心智结构其价值是否达到了最大?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总是力图去解决这两个问题,从这两个方面去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应该说《登高》这一课的教学,是能够较好地体现我的教学理念的。
先说第一个问题。我对《登高》的教材教学价值的认识和这堂课所表现出来的对教材教学价值的处理。
在粤教版必修教材中,杜甫的诗歌只选了一首,不像原来人教版的教材选了五首。但是学生在初中曾经学了不少杜甫诗歌。不过在初中的教学,多是就诗而读诗,难通过诗歌对杜甫进行深层次的把握。而到了高中,学生应该有能力透过某首诗歌对诗人进行深入的理解。那么,《登高》作为粤教版必修教材唯一的一首杜甫诗歌,它应该承担三重教学任务,或者说,它有三方面的教学价值。
其第一重教学价值,就是读懂这首诗歌,理解这首诗,这只是其最浅层价值,或者是诗歌的原生价值。因为如果教材不选这首诗,而是选的另一首诗,就不存在一定要读懂这首诗了,而要读懂的是另一首诗了。
其第二重教学价值,是任何选入教材的古典诗歌都可能要承担的教学价值,就是通过本诗的阅读,把握读诗的某种或某些方法,培养阅读古典诗歌的能力。也就是所谓举一反三,由一篇的教学而带动一类的阅读。这是属于本诗教学价值中的一般价值,是属于所有古典诗歌的共同的教学价值。
其第三重教学价值,就是通过本诗的学习,进一步理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进入杜甫的心灵世界。这应该是本诗作为教材的教学价值的特殊价值。而这一教学价值由于粤教版必修教材没有提供其他杜甫诗歌,那么《登高》就成了这一教学价值的唯一承担着。
我的这堂课,自我感觉是基本达成了我对本诗的教学价值的理解,或者说《登高》的教学基本实现了本诗作为粤教版必修教材唯一的杜甫诗歌的三重教学价值。
首先,较好地实现了本诗的原生价值。这节课对本诗进行了三轮解读,第一轮,通过学生研究的汇报,基本读懂了本诗;第二轮,通过与其他六首诗的比较,对《登高》做了比较立体的解读,学生应该是比较深入地理解并鉴赏了《登高》这首诗;第三轮,对本诗的艺术层面的把握,也表明学生对这首诗的理解应该是很到位了。这样,也就较好地实现了本诗的第一重教学价值:读懂这首诗歌。而且不仅读懂了这首诗,还基本读懂了其他六首诗。
第二,第二重教学价值是把握读诗的方法。通过本诗的教学,学生应该是基本把握了两种读诗的方法,一是由形象入手,透过诗歌的物象和诗人形象,把握诗歌的情感。二是比较的方法。通过对七首诗的比较,学生对于“登高”这一类的诗歌有了初步的类型的把握,从学生对其余六首诗的理解情况看,说明他们透过形象把握情感的方法是基本掌握了,本堂课的教学达到了举一反三、由一篇带动一类的目的;而且通过比较来读诗,也给学生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第三,以《登高》为入口,进入杜甫的心灵世界,也基本做到了。通过与其他五位诗人的诗歌的比较,学生发现其他诗人的诗歌大多侧重于自我,而杜甫的诗歌在抒写自我的同时,更能看到那个时代,这个结论是教学中学生自然而然得出的,是学生自己通过比较而得出的。同时,通过同学对诗人形象的选择,也让他们真正看到了杜甫人格的崇高,基本领略到了“诗圣”的品格。最后一个环节对《登高》艺术特色的把握,也让学生基本把握了“诗圣”的艺术性含义。
从这三个方面看,我自我感觉,这堂课,采用“以一拖六,以六促一”的教学策略,较大限度地实现了本诗的教学价值。
第二个问题。教学行为怎样最大限度的实现教材的教学价值 问题。
当然,教学行为的价值包括对教材价值的把握,但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智力价值,开发学生的语文心智潜力,让课堂成为学生心智潜力的生发平台;二是适当发挥教师的价值,让教师成为学生心智结构的`助力器,而不是挤占学生心智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只有这两点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教材的教学价值。基于这样的思考,我的教学行为主要设定两个点:
一是让课堂建筑在学生的自学的基础上。我目前的阅读教学,基本上采用的是“自学铺路、课堂提高、训练筑基,活动构建”的语文教学方式,是一种基于学生自学的教学,课堂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为教学的逻辑起点,引导学生向更深的层次挺进。我这堂课的一个环节,“基本解读环节”,就是结合学生自学情况的汇报展示,相机点拨。这样的教学,我觉得能比较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价值,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让课文成为了学生进行语文心智建构的实践的空间和平台,给了学生自我充分发展的机会。在我看来,语文教师的最大价值,主要不是体现在自己的“教”上,而是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做”上,关键看学生在做什么和怎么做。但同时,教师又不能无所作为,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但当学生有“愤”有“悱”时,则当适时以启以发。
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台阶,让学生自我跃升。在教学中,我主要设计的是将杜甫的《登高》与其他诗人的六首登高诗作比较。但比较主要依赖于学生的自我探究。补充的六首诗,基本上由学生自我探究而把握。我在另一个班上课的时候,听课的老师曾为我捏一把汗,认为人家一节课仅仅学《登高》一首诗都有些紧张,我还要比较六首诗,而且全由学生自学,觉得简直不可思议。但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学生不仅完全依靠自学基本读懂了这六首诗,而且还将其与《登高》做了比较深入的比较。其实,我在设计的时候,也曾担心,但是,作为老师,其价值就在于为学生搭起一个一个的台阶。我搭建的台阶,就是在第一个环节,紧紧扣住“从形象入手把握诗人情感”这个基本方法,由于这一步的学习到位,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个方法,后面学习其他六首诗的时候,就比较顺畅了。而且我在要求学生将这六首诗与《登高》作比较的时候,反复强调三个方面的比较,一是物象,二是诗人形象,三是诗人情感,实际上是在为学生搭建学习的台阶。由于搭建了这些台阶,所以他们比较的时候就比较自如。而且六个组,是各领一首的任务,相对并不很重,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学习,果然越到后面,比较就越精彩。当然,教师在教学工程中的除了为学生适当搭建跃升的平台之外,还必须在他们自我跃升的过程中,适时地扶一把。所以,在他们比较的时候,他们能说清,我绝不说,他们不能说清,我则适当地问一问,稍作提示。
我个人对这堂课的效果相对比较满意。它能基本体现我的“教学价值最大化”的教学追求。
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就像这堂课,由于安排的任务相对较紧张,因此有些部分的过程难以充分展开,如第三环节对杜甫诗歌艺术性的探究,就显得有些匆忙。而且,这样的教学可能适合程度稍好的班级,程度略差的班级,教学的难度就不能设置这么大。第三,如果学生没有充分自学,那这个课就只能是另外一种上法了。
登高教学反思10
本节课我讲的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这是一首“境界高远、气势雄浑、语言精练、意蕴深广、极具沉郁顿挫”,用一生的血泪铸就,垂范千古的艺术经典。
教学的实践使我深知,越是经典的作品越是对老师思想、学识、功底、眼界、能力的考验。对经典作品的教学如果不能做到“入乎其内”,就会浅而无味;如果不能做到“出乎其外”,就会虚而不实。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心藏万汇,才能吐纳自如;浑博深刻,才能创出境界。而经典的解读最怕浅,最忌虚。对此诗的教学,我力求浑厚、力求展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大气象。因此,在备课过程中,首先,我涉猎了大量有关杜甫的书籍,然后总结归纳,用简明扼要的语言使学生了解杜甫。其次,我在网上搜索名人名家的朗读,让学生聆听名人名家的诵读,领会诗人写豪情、感沧桑的情怀。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很快进入角色,通过逐字、逐句分析,一起走进诗人杜甫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诗的理解,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本次教学,加深了我对诗歌的理解,也进一步了解了杜甫的一生。通过对诗歌的感悟,使得我在教学过程中能很快带领学生走进诗的意境,课堂气氛融洽。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如何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据此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景、境、情的关系。根据新课标和大纲中“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在理解诗人悲自然之秋、生理之秋的同时,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悲国家之秋、社会之秋即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这也是本诗的关键。就教而言,主要采取如下方法:讲析法和点拨法。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学习:讨论和辩论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这次授课,我的收益颇多,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在课堂上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提高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不足之处是在这节课上对学生发言的点评过少。
【登高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登高》教学反思05-23
《登高》说课稿04-24
《登高》教案02-23
《登高》说课稿11-06
登高教案05-15
《登高》说课稿【热】09-16
《登高》教案15篇03-27
《登高》教案14篇02-23
登高小学作文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