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有趣的昆虫》教学反思

《有趣的昆虫》教学反思

时间:2024-08-20 15:35:02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趣的昆虫》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趣的昆虫》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趣的昆虫》教学反思

《有趣的昆虫》教学反思1

  最近,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有趣的昆虫》。这一主题活动的开展,使幼儿感受到了大自然中昆虫的美,认识了常见的昆虫,知道了昆虫的本领,了解了昆虫的生长环境,体验到了制作昆虫标本的乐趣,使他们具有了保护益虫、消灭害虫的意识,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而且增长了知识,各个领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如《蚂蚁小兵》此游戏活动的目标对于幼儿来说是能达到的,对于爬行,幼儿都能进行。

  在表演儿歌“蚂蚁小小兵”的动作时,幼儿能按照歌词内容来做动作,向前爬对于幼儿来说都会,只是对于转圈爬等个别幼儿不能掌握。“蚂蚁小兵运粮食”环节,背大米较容易,运豆豆和夹豆子走,刚开始幼儿不怎么会夹球走,多走几次后,他们也会了,只是背靠背运豆豆,对幼儿有一定难度,球容易要掉下来。如《瓢虫》活动,开始边念儿歌边演示事先制作的两只瓢虫,幼儿看到飞动的瓢虫非常惊喜,特别是念到停在手指上,我就瓢虫放到手指上,念到停在胸前,就把瓢虫粘到胸前,幼儿对瓢虫非常感兴趣。但这首儿歌念起来不太顺畅,幼儿不太容易记忆。

  创编儿歌时,幼儿想出一句,我就根据幼儿说的.把瓢虫粘贴到他身上相应的地方,如:停在头发上,变成漂亮的发夹;停在鞋子上,变成美丽的花纹。幼儿争相来说,气氛活跃。区域游戏美工区鼓励幼儿把在区角和日常活动中折、剪、画的各种昆虫展示其中,形成一个“昆虫世界”。孩子们虽然做的不是很像,但昆虫的种类到做出来不少。昆虫剧场:提供适当的道具,鼓励幼儿模仿昆虫的行为,自编故事,自由表演。迎合手工作品手指玩偶,暂且不说孩子们能玩出什么样的游戏来。但孩子们用自己做出来的玩偶进行游戏,玩的十分尽兴。

《有趣的昆虫》教学反思2

  六月份,我们进行了以“有趣的昆虫”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昆虫本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有的精灵闪动,有的翩翩起舞,还有的翁翁直响,昆虫是大自然中的一员,是生物界的一个重要食物链。

  依然记得那天上课正在讲“七星瓢虫”,当说到七星瓢虫是益虫时,孩子们就马上热闹起来,老师那“蜜蜂”“蝴蝶”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因为,蜜蜂会采花,蝴蝶会飞,特别漂亮。当问到生活中有哪些是害虫,一个细细的声音穿过来“蚊子”,老师你看我的身上都有很多小蚊子咬的疙瘩,之后就是附和之声。我趁机告诉孩子,蚊子虽然是害虫,但是也是青蛙、蜻蜓这些益虫的食物,让孩子明白动物之间都是有关联,存在食物链关系。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成为孩子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这节课上我只是给大家抛出了一个话题,孩子们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到很多昆虫的知识,而我也不急于打断孩子的思路,就让孩子给孩子补充解释,只在某些孩子解决不了的问题予以解答。

  记得以前学习教育理论的时候在书上看到过这句话“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当时学的时候也没什么印象,就在最近这句话就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是啊,虽然我教的孩子年龄只有5岁,但有的时候,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真的让我们惊叹。

  美术课上,只给孩子“七星瓢虫”生活的图片,孩子用自己的眼睛细致观察之后,用自己的小手描绘出了瓢虫的生活场景,还能根据自己的意愿为瓢虫添画出生活的背景,孩子之间相互描述,一幅幅画就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代表了一个个灵活的小脑袋。

  但是,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在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城市,对于昆虫,如蜜蜂、蝴蝶等昆虫的认识还是有些欠缺。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生活条件的提高,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绿地、植被的减少也是客观的因素。

  所以,我在课堂上也告诉孩子们当你在公园、在草地上见到这些小昆虫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惊动他们,我们就在一边静静地观赏,这些小昆虫美化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我们要善待它们。

  通过这次活动,我相信,孩子学到的不仅仅是认识了这些昆虫,更多的是如何与它们和平自然地相处。

《有趣的昆虫》教学反思3

  喜欢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中班的孩子很喜欢接近小动物,和动物们交朋友。中班幼儿对动物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对动物有着浓厚的探索欲望。在《有趣的昆虫》主题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昆虫”的活动。一方面让幼儿了解一些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另一方面通过了解,幼儿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激发幼儿积极思考的愿望。

  ㈠目标定位:根据《纲要》指导和活动的内容,结合中班幼儿年龄段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⑴认知目标:了解一些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⑵情感目标:知道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㈡重点和难点

  本着建构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原理以及方法。重点的依据:只有了解保护色的原理以及方法才能帮助幼儿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教学难点:理解保护色,知道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难点的依据:保护色是较抽象的概念;幼儿没有利用保护色、伪装等方法进行自我保护方面的基础知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幼儿能够达到本活动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本次活动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了解一些昆虫的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了。激发幼儿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基于本活动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活动探究法:引导幼儿通过捉迷藏的游戏,找找藏起来的昆虫,从这种游戏情景中获取知识。以幼儿为主体,使幼儿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2、集体讨论法:针对观察发现“不容易找到的昆虫”提出的问题,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讨论,认识动物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知道利用保护色自我保护的原因。促使幼儿在学习中思考,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幼儿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本次活动中指导幼儿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1、自主探究法:《纲要》科学领域目标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活动中,我引导幼儿看一看、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对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方法产生了兴趣。

  2、分析归纳法:当幼儿对昆虫利用保护色隐藏自己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让他们交流自己的看法,讲述自己的想法,讨论为什么部分昆虫不容易被发现,讨论昆虫利用保护色隐藏自己的原因。进一步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隐藏自己可以预防敌人的攻击。

  与此同时,我还通过幼儿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共长的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体现着“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该活动的教学过程: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流程为:

  导入活动——交流讨论——操作体验——本领迁徙——活动延伸

  1、导入活动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开始,以和昆虫捉迷藏的游戏让幼儿观察并寻找哪些昆虫藏起来了,从而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交流讨论:告诉幼儿还有一些昆虫没有找到。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有些昆虫不容易发现,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的方法以及原因。激发幼儿的积极思考的愿望。产生了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3、操作体验:让幼儿在了解保护色的基础上,根据“保护色”的方法为一些昆虫寻找合适隐藏的地方。通过操作体验进一步帮助幼儿巩固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知识。

  4、本领迁徙:通过图片,了解人类也会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

  5、体验快乐这是活动的延伸,通过了解一些昆虫、人类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与教师同伴之间玩捉迷藏的游戏中体验自我保护的快乐。

  纵观整个活动,各环节紧密相连,相互渗透,所有环节都是围绕“保护色”来进行。本次活动,我根据中班幼儿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体现了“整合”的设计思想,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幼儿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幼儿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有效贯彻了《纲要》的理念,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让幼儿真正体验在活动中享受学习乐趣。

【《有趣的昆虫》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反思04-21

《有趣的拓印》教学反思03-10

有趣的脸谱的教学反思02-22

《有趣的汉字》教学反思02-17

《有趣的属相》教学反思02-17

《有趣的图形》教学反思02-05

有趣的发现教学反思04-22

有趣的汉字教学反思02-09

《有趣的算式》教学反思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