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音乐课教学反思

音乐课教学反思

时间:2024-11-12 07:47:5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通用]音乐课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音乐课教学反思 ,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通用]音乐课教学反思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1

  在当代的教学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首先表现是学生学习的引路者。教师作为引路者应充分发挥爱心,了解与辅导学生,引导其积极全面的发展;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要经常仔细地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要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和创造性。”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由此可见,教师一定要细心地用宽容的爱呵护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用赞赏去滋润学生的心田,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现代课堂教学是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音乐教学更是如此。我在初一、三班上《雪绒花》这一课时,在课前我准备了大量的教学用具,课堂上用此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在歌曲的导入部分,我提示性地讲述着:一年有四季,我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呢?学生说:“冬季”。我就让学生思考:冬天有些什么景象、有些什么感受,我们南方和北方的冬天最大的不同在哪里?于是学生根据我的提示,逐渐引出冬天下雪的情景,我也描述着冬天的雪有多美,雪天的情景有多美?大部份同学都沉浸在这“美丽的雪景”中,这时我发现有一位平时比较调皮的男生趴在桌子上,我心里顿时不悦,这时他唯恐没有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还发出夸张的呼噜声,我强忍着心中的火气,提示性问这位学生:“请问你在干嘛?”那位同学望着我回答说:“我是属蛇的,我在雪地的洞穴里冬眠”我愣了一下,他的回答令同学费解,也出乎了我的.意料。那时,我已阴转多云了,接着让学生说说理由。学生说:“冬天雪花飞舞,白茫茫的一片,好多动物都去冬眠了,我想到我是属蛇的,现在也开始冬眠了”。我用赞许的目光和满脸的笑容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了该同学一番。在该学生的影响下,班内其他学生的思维也开阔了,想象着雪天的情景:有堆雪人的坐雪锹的,打雪仗的等等。同学们发挥着想象,课堂活跃起来了,整个一堂新授课在轻松、愉快中结束。

  后来我就想,如果当时我不分青红皂白地把那位学生批评一番,这样处理一定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久而久之,学生只能循规蹈矩。这不仅会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也会影响了班内其他学生的兴致。可见,教师在课上的一言一行是举足轻重的,不能轻易放过任何一朵智慧的火花。在这堂课上,当教师放下尊严而且露出友善的笑脸,用天街小雨般的爱感化每一棵成长的幼苗,当教师以润物细无声的情滋养每一棵幼小的心,此时,班级就成为师生共同融筑的温馨“家园”,教师就成为学生可以依赖的朋友。我想:孩子们的这些表现就是爱的感召力,是对“教育人情味”的热切呼唤,是还生命以绿洲的深情期盼。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渴望能有“花好月圆”的局面出现,但是花开只是一种偶然,我相信,只有我们允许学生追求精神与思想的自由,追求独立完整的人格,追求心灵的丰富与滋润,学生一定会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2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接受能力也较强,但同时也存在着缺乏自控能力,注意力分散的弱点,根据这些特性,在一开始教学中,我尝试着运用“五动”进行歌曲难点教学。“五动”就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耳动、脑动、眼动、口动、手动”,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形象思维的发展。首先让学生来模仿老师做动作,看谁做的最准确,并出示节奏卡片仔细观察再来拍读,这其中学生已经在玩中掌握了歌曲节奏难点,之后教师加以引导,用节奏编词造句:“我们都是好儿童、学习劳动样样行”,这时学生也兴高采烈的加入其中,大胆进行造句,更进一步的掌握了歌曲节奏,为歌曲学唱做下铺垫。这时用好朋友呀呦罗罗巧妙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进入到欣赏歌曲中去。

  在听范唱学歌曲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带着问题想象,从听、视唱、讨论、评价中用自然、柔美、亲切的歌声去演唱歌曲,使孩子们懂得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孩子。

  一年级孩子是好动、坐不住的,因此在学会歌曲后,为了使学生更轻松愉快地有感情演唱歌曲,我设计了歌表演。问问学生“两只小象怎样问好?怎样表现象鼻子?大象的动作是轻松的还是比较迟缓的?一拍走一步还是一小节走一步好哪?”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想象中展开表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为了使乐曲更丰富些,在打击乐器伴奏中,请学生在打打、敲敲、听听、想想中,动脑筋用强弱弱的三拍子强弱规律为歌曲伴奏。

  为了奖励同学们,检验歌曲学唱和节奏掌握情况,特别设计了“找朋友”游戏,除了两只小象是好朋友,还有谁可以成为好朋友?这时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各种小动物的头饰,给同学们讲规则:“一会儿要听音乐找到和你一样的伙伴,音乐结束时两个好朋友要戴好头饰,坐在一起。”同学们会兴高采烈地投入到游戏中去。

  最后进入到歌曲创编。同学们已经很有感情地通过各种形式对歌曲进行了演唱,并已熟练的`掌握了歌曲节奏,该到他们发挥自己创造才能的时候了,由于刚才同学们每个人都戴了不同的头饰,因此创编起来有了一定的提示不是很难。老师从头饰中引导学生可以创编成这么多不同的小动物来演唱,但是太多了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给学生,于是老师给统一一下,从家庭养狗谈起,让学生说出养小狗是最多的,从而进行“两只小狗”的创编活动。在师生、生生的热烈讨论、评价中进行完歌曲创编。最后老师把一首自己创编的歌曲唱给同学们听。“上课精神要集中,下课游戏放轻松,爱学习呀爱劳动,我们都是好儿童。”让学生懂得这首歌曲不仅能创编成小动物,还可以在学习、劳动、纪律等许多方面创编,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创编,最后在学生自己创编的歌声中结束了音乐课。

  这节课层次清楚、结构合理、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控制学生有度、情境创设和难点突破很巧妙、气氛活跃和谐,反映了师生和生生间的多项交流活动。但课堂上也有突发事件,使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当我让学生用《两只小象》基本节奏型编词造句时,突然王晓说:“我们都爱李老师,”我当时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这是孩子发自内心的真诚的话语。接着我又回了一句:“我也很爱同学们,”整节课就在非常融洽的气氛中进行。这种突发事件,引起了我深深地反思:为什么他会这么说?是存在于大人世界中的那份虚伪吗?不,不会的,孩子的世界是纯真的、无暇的,孩子的话是发自肺腑的,是真诚的。是因为他们感受到老师付出的爱心,是因为他们知道老师与他们是心心相融的,更是因为老师的真诚付出,感动了孩子们,走入了孩子们的世界,你就能让孩子自觉自愿的接受你,以及你的传授。因此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3

  我对自己讲授的音乐课《唱脸谱》做了深刻的反思我在音乐教学中,通过优化师生双边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条件,留给自由的空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使学生通过切身体验激发情感,学习音乐文化知识,并在自己的体验中尝试创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在教学程序方面,我根据学生的心理、态度和需要精心设计,使教学充满了活跃的气氛,激活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采用了音乐综合的方法,增强了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和创造性。设计思路从介绍京剧引入教学,紧接着使学生充分欣赏、体验蕴涵着京剧韵味的.歌曲《唱脸谱》,从谈论歌曲的体裁、讨论音乐段落的划分。体会京剧唱腔韵味体现在哪里?对比有无装饰音、下滑音的效果,通过课件介绍京剧脸谱的谱式,使学生对京剧脸谱产生兴趣,并获得一些基本的艺术知识技能及其各方面的艺术能力。

  二、在知识技能方面,一部分学生在学之前就接受了比较好的教育,储备了丰富的知识,对于京剧的基本知识,如:京剧的由来、脸谱的谱式与颜色等等都有了浅显的了解,我所要做的就是要让学生融入课堂当中,实现教于学的主动结合。整节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学唱《唱脸谱》更能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样一来,学生在课程当中,自主的认知、体验,效果自然好得多。整个课堂情绪高涨、学生思维积极主动,一方面加深对音乐课程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进一步感知音乐的内涵中表现自我,创造自我。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学是为了教会学生的学,教是为了将来的不教,持教之功贵在得法”。我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了情感体验式教学法。我自己上网搜集了许多关于脸谱的知识,用课件的形式显现给学生,让学生去看、去想,产生一种直接感受,这就是体验,它是个体在接触实物时对其原貌的亲身感受。情感是音乐教学中帮助学生实现审美体验价值的最佳载体,在欣赏和学唱歌曲中,我用自己的指挥来引导学生赏析、演唱,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比起传统的教学生认识音符、掌握时值要快的多。

  《学记》中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现代教育研究也表明:良好的学习态度、方法,可缩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音乐教学注重的是学生的审美感受,是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打基础。因此,我将常用教学方法与自己的“情感体验式”教学法结合起来,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鉴赏能力,让他们认识脸谱,了解京剧,并区分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让学生自己去研究,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评价是检验学生情况的有效途径,我在这节课中采取的是综合评价方式,不是看学生这首歌唱到什么程度,而是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等,看他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是否对京剧产生了兴趣,是否对脸谱产生了兴趣,是否拿着自制的脸谱兴高采烈地边演唱歌曲边手舞足蹈,上完这节课是不是很快乐,余兴未尽,是否真正做到也在乐中陶情,情中激趣,趣中学乐,乐中审美,美中提高,我想,这也是每一个音乐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为使下一代接受"美育"熏陶,端正音乐教育的正确方向,必须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强调民族音乐教育。音乐教师任重道远,关键在坚持不懈,关键在于结合新音乐教学大纲,不断摸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以更好的适应形势的需要。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4

  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妈妈·教师》中的《鲜花爱雨露》一歌,是一首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它以鲜花爱雨露的比喻引导出我们爱教师的主题,歌词简洁生动,寓意深刻。我认为这首歌曲最优秀的地方就是蕴含了深厚情意,很容易感染他人,打动儿童的心灵。在实验3班上午第四节课教学中,正遇中午的瓢泼大雨,音乐教室里亮着灯,学生们刚好唱会了这首《鲜花爱雨露》,这时他们的班主任正好走进音乐教室站在门口,等着送学生放学,他的出现给了我灵感,我立即抓住时机说:“同学们,我们把这首歌送给王教师好嘛?”“好──”随即歌声中充满了欢乐的气氛,孩子们尽量地表现着自我,从学生的表情上能够看出,他们师生之间的情谊很真挚。当教学进行到以小组为单位,用《鲜花爱雨露》这首歌曲做题材,进行创编表演,我说:“同学们,把编排出来的节目献给王教师,我们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节目能够表达出你对教师深深的爱。”

  在排练时,正当各个小组十分活跃,排练的十分热闹之时,我发现有一个小朋友很沉默,他没有参加小组的排练,坐在自我的座位上,低着头,悄悄地哭了。我很诧异,走过去问为什么,她说:“王教师不教我们了!”随之,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其他孩子见状也安静了下来,教室里原本欢乐的气氛沉静了,我又一次抓住时机:“同学们,我感受到了你们和教师之间的感情,大家十分爱王教师,十分舍不得,这样吧,此刻把你们所有的爱都凝聚成最动情最完美的'歌声,送给教师!”紧之后,学生们的歌声是令我吃惊的,轻柔、深情、动听,他们温柔地随着歌曲的拍子晃动身体,有的孩子眼睛盯着王教师,原本活泼欢快的歌曲,此时却是如此深切传情,歌声之后,王教师和我还有许多孩子的眼睛里都浸满了泪水。

  之后,我才明白,“王教师不教了”只是一场虚惊,那只是教师在生气时的一句玩笑话,谁会想到孩子们竟如此认真了。经过这件事,他们师生的感情更加融合。

  在课堂上,我们要学会利用所有的偶发事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带动学生的情感。正是这样的教材,给了教师和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能够就地取材,适时取材。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5

  《小乌鸦爱妈妈》唤起了学生心灵深处最真挚、最纯洁的爱。上这一课时,我首先从学生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如果你的妈妈病了,你会怎样做?”有的学生以自己平时的真实行动回答:“我帮妈妈倒水”、“我帮妈妈扫地”、“我喂妈妈吃药”,也有的孩子以间接经验或想象来回答:“我给妈妈做饭”、“我给妈妈洗衣服”……从他们的语言中,我知道妈妈是他们最爱的人,也是这节课中我教学的主线。

  接着从学唱歌曲就开始带入情感,其实这首歌在幼儿园时孩子们就已经会唱了,为了熟悉一下旋律,我请大家轻声用“lu”音随琴哼唱歌曲的`旋律,这种轻声哼唱可以让学生的音唱得准一些,气息平稳些,还可以创设出这首歌曲“爱”的感觉。由于孩子们在幼儿园学习时不够细,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利用情感学习歌曲还可以及时更正错误,避免学生学习时枯燥无味。我是这样对孩子们说的:“你对xx的爱很深很长,所以这个地方的音唱的深情悠长,要唱4拍。”同时,我用手势辅助,将一字多音的“花”“鸦”等字,保持4拍。在这样启发引导下,学生学得很快,虽然不是一次成功的,但对渲染情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在以小组形式来表现歌曲时,孩子的眼睛里都是饱含着深情,动作轻而缓,符合歌曲中速、深情的要求。我在这节课中,正是抓住学生纯洁质朴的爱,抓住了学生的动情之处,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演唱歌曲达到情感共鸣,我认为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是教材给了学生能够抒发情感的机会,给了学生创设情感的空间,丰富了音乐课堂,让过去只唱不感受,重技能轻情感的音乐课,变得有血有肉,生动活泼。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6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扩大音乐视野,进行美育熏陶有着重要作用。在平时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我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一、图文并茂,增进理解

  欣赏教学看似简单,其实是一个复习的过程。首先是音乐对欣赏者的主观感受,通过欣赏者的知识结构、与生活体验,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所以教师要给学生一个准确的音乐形象。在欣赏教学中适时出示图片,介绍风土人情。如:在欣赏《花儿与少年》时,由于歌曲意境较成人化,学生比较难体会这种情绪,更别说引起共鸣,因此,在让学生欣赏歌曲的同时配以影像画面,展现草原苍茫辽阔之美,白云般的羊群,绿毯上那星星点点的帐篷,在一轮红日的映衬下,如诗如画,再加上雄浑嘹亮的歌声,学生的情感被牢牢抓住,为明朗的草原气息陶醉。学生很有感触地看到乐曲描绘草原迷人景色,抒发了草原人民的爽朗情怀……

  二、介绍背景,激发兴趣

  好多音乐作品,给人的感觉比较理性,况且学生年龄较小,阅历不深,不能理解、分析、感受作品。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给学生介绍有关作品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在欣赏莫扎特的作品时,可以不忘重点围绕“神童”、“生活清贫”,“学习刻苦”,“追求真谛”几个方面来介绍“音乐神童”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向他们展现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后,再来听赏他灵活,充满阳光的作品,效果就不一样了。有时,老师还可以亲自为同学演奏一遍,让他们印象更为深刻。

  三、静中有思,动静结合

  音乐欣赏较强调“静”,因为音乐是听觉艺术,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才能获得最佳的听觉效果。如舒伯特的《摇篮曲》,老师可以让学生用一段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说:夜深了,满天星斗,微风如轻纱,吹走了白天的闷热,连小虫子都钻进洞里睡觉。小朋友说得这么好,说明他对歌曲有一定高度的理解。欣赏《欢乐颂》时,由于歌曲情绪高亢,可以先让学生轻声跟唱,体会音乐情绪,感受乐队惊心动魄的演奏,了解人民要求和平、自由、平等的感愿望,更深地了解音乐家贝多芬的创作灵魂,学习他那不挠的坚强性格。与此同时,还可以创编一些律动,如击掌,拍腿等,听着欢快的音乐做不同的律动,让学生陶醉其中。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就能够给学生一片绚丽的天空,学生就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成为创造的主人。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7

  《蜗牛与黄鹂鸟》是一首流行于的叙事性民歌,歌词以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的时候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在一旁讥笑它的有趣情景。歌曲歌颂了蜗牛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这首歌曲孩子们不仅故事情节比较熟悉,而且旋律、歌词也不陌生!所以,在教授上,我注重了歌曲的细节教学如:节奏难点、旋律的共同性、歌曲的寓意等。在这课的设计中,我注意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让学生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

  鼓励学生大胆创编歌词,音乐剧等进行音乐创造,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演唱与表演,重视学生的个性张扬及相互间的合作,通过将音乐与舞蹈、戏剧等艺术及地理、历史等其他学科的结合,让学生全面了解的多元文化,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歌曲的主要构成单位是乐句。乐句的`主要音符顺序听出来后,教师再分别请代表视唱完整乐句比赛难度加大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却更高了。在紧张、激烈的竞争中,一首歌曲的主要乐句非常轻松地学会了,再学唱歌曲就轻车熟路了。

  所以说,音乐教学艺术也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因为有了其他学科,其他形式的参与,音乐教学才能更加丰富,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如果说音乐欣赏课是培养学生听的审美能力,那么听唱培养的则是学生的记忆力与再现能力。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8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往往对学科特点这个本质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致使教学出现许多事与愿违的状况。音乐本来是最有感染力的艺术,音乐教育,从根本上说是艺术、审美的教育,能否感受音乐,亲近音乐的感知直接根源于人类的本性,只有通过情绪体验,自身“参与”,才能使这种感知能力健康发展,同时,对音乐的情绪体验和“参与”是引发受教育者兴趣和热情的关键,也是技能发展的原动力并直接构成音乐能力的核心。

  参与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手段,作为一种理念,伴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到我们音乐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在我们的课堂里随时都能看到“积极参与”的环节,但是回顾整理听课记录,反思一些课案时,我却常常想,有些音乐教师为重视课堂纪律,忽视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纪律的好坏是衡量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不少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不忘把学生的安分守己摆在第一位,学生稍有“活动”,教师就严加管制。这样的课,学生难以对音乐进行感知,难以在音乐学习中营造一个和谐的内心世界,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形成。怎样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实现积极、有效的参与学习呢?下面我就多年教学经验谈谈我的一些教学感悟:

  音乐教育家柯达依认为:“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们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一、建立课堂教学常规,改善教学条件,营造学习氛围,是学生有机会参与的基本条件。

  音乐教学常规,是指所有有利于学生体验音乐感受音乐和创造音乐的手段、方法和途径。

  真正的音乐教学常规应该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所有环节,如唱歌。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唱歌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教师用生动、形象的故事、教具创设学习新歌的情景。提高学生的兴趣是一种自觉的动力,音响效果与视觉形象的刺激,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再有就是唱歌能力的培养要在稳定节奏感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视唱、听音、划拍、等一系列内在因素的积极参与来完成。又如欣赏音乐,学生正确感悟音乐作品的内涵,获得音乐美的享受,得到精神的愉悦和认识的满足。学会倾听、有仔细聆听的习惯,有默唱音乐的习惯,有听音乐遐想的习惯,有听音乐自我陶醉的习惯等;在小组的讨论中,有积极发言的习惯,有能尊重他人、倾听其它同学发言的习惯;学生们能拓宽思路,深化认识;提高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更新思维方式;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在教师的课堂引领中,有积极大胆提问的习惯,有争先恐后、别出心裁、充分自信、展现自我的意识。在课堂音乐教学中,只有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方可发挥音乐其独有的功效。任何把学生看成是机械性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性的教学方法都是片面的、不可取的。

  当然,课堂教学常规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及的,应持之以恒,不在朝令夕设,要让学生逐渐接受和习惯这种组织形式及要求。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后,一些开放性的音乐活动便能做到活而不乱、动静相宜,音乐的参与才能积极有效。

  改善教学条件,音乐教师要积极争取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努力改善教学条件,如开设合唱、舞蹈、器乐等专业教室,添置音乐教学设备等物质条件。要发动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艺术知识和掌握的艺术技能美化校园、教室,形成参与的好环境。通过校园广播、电视、橱窗、校报等信息渠道为学生提供各种艺术信息,形成良好的艺术信息环境。通过组织声乐、器乐、舞蹈等竞赛活动,创设参与竞争的氛围,形成参与竞争环境。

  二、教学的设计符合教学对象――学生,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参与学习。

  教学常规仅仅为我们的教学实施提供了环境保证。而保证学生参与的关键是我们的教学设计:你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及学生心理期望;你的教学设计是否鲜活有创意,学生乐意接受和参与;你的设计是否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实践的冲动。

  一节好的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我认为必须是与教学对象的年龄特点、心理接受能力及期望相符的,离开了这一点,再华丽的设计也是没有意义的。例如人音版第十四册教材中的《春天来了》,我听了一堂课,有位教师在开这堂课时,先请同学们欣赏了许多春天美景的图片,感受了春天的气息后,引出了课题“春天来了”,教师请同学们欣赏乐曲《春天来了》。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1、乐曲演奏的形式怎样?有哪些乐器?

  2、表达了什么样的一种情绪?

  3、表述了怎样的景象?在播放了一遍音乐后让学生回答。结果,学生除了对“有哪些乐器”会正确回答外,其它几个问题都只能零碎地说上几个词来,并没有多少理解,尤其是对“景象”的回答更是不得要领。

  这几个问题对于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有一定的铺垫、引领,并不是很难的。可是由于几位教师在欣赏音乐前没有做好铺垫,对乐器的特性、音乐材料及欣赏前学生的心理准备缺乏描述和引导,导致了学生对音乐感受的局限性,使得这堂课音乐“参与”课成了无效的劳动。

  三、教学活动多样,课堂气氛民主是学生积极参与的内驱力。

  新课改革是将课堂学习时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构建平等、自由、和谐的课堂秩序,创建合作交流、主动探究、人人参与的课堂教学新形式。

  课堂教学中,活动的设计、层次、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参与意识。

  这是一节初中一年级的音乐课,内容是《非洲的灵感》,在感受体验阶段,学生听得很认真,讨论也很热烈,一切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逐步进行。而当教师介绍“非洲鼓”时,意外发生了。“下面我们来介绍非洲鼓”,教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响起了拍桌子的敲击声,一下、两下——————直到一片,课堂乱了秩序,局面无法控制。而此时,教师灵机一动,用身边的教具――鼓,打起了节奏x xx x x,而且有意地放慢速度和加大音量,很快有学生手拍桌子随声附和起来,随即,全班同学都跟着教师的鼓声拍了起来,起先还有点零乱、无规律,接着就找到感觉,变得整齐而统一……随后,教师又顺势介绍了非洲乐魂――鼓的特殊节奏,并教学生配上简单动作和演唱歌曲《咿唷勒啦》,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

  四、组织音乐活动,培养实践能力是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渠道。

  音乐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参与音乐学习能力的又一重要途径。通过多种渠道借助学校兴趣小组、家庭教师、校外教育机构的力量组织开展音乐活动,把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想象,为学生提供艺术参与的源泉,而且能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动力,确立参与的意识。例如组建合唱队,经常开展训练活动,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因为在演唱时,演唱者必须有合作精神,和谐统一。另外,学生经常参加比赛和演出活动,都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学生的接触面广了,胆子大了自信心足了,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和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这里,参与不仅是一种态度,也不仅是一种理念,它是我们每一位音乐教师让我们从事的学科成为学生要学、能学、会学的最为基本的教学策略。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9

  《采山》是一首活泼、轻快的歌曲,在备课时,我首先认真的熟悉了歌曲,仔细阅读教参,把握歌曲特点,了解歌曲的难点,确定了以体验欢乐为主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这节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经过学唱歌曲,让学生在听、做、体验的过程中,感受仿佛自我在鞯南赣曛泄庾判〗叛救ゲ缮降挠淇煨木常⒅傅佳犊斓赜懈星榈匮莩馐赘枨辉谘С恫缮健返墓讨校寡惺懿⒄莆斩嘌慕谧唷/p>

  这节课的导入,我用美妙的大自然风景图片吸引孩子们的眼球。然后经过采蘑菇一系类设计好的问题来激发同学们的兴趣,让他们在充满好奇中期待这一课。

  在教唱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聆听歌曲两遍,使学生对歌曲有必须的印象,为学唱歌曲奠定了基础。然后我把比较难的地方先教给学生,学生的理解本事还是很快的,教学目标到达了。在节奏训练前我让学生自我找到采蘑菇乐句以此加深印象,然后哼唱这个乐句的旋律。在节奏训练时争取让大部分学生明白这个十六分节奏并且能打好这个节奏型。

  为了熟练歌曲,在练习中我经过表演启发学生随音乐创编一些采蘑菇、采木耳、采山菜等动作来表现歌曲情绪,熟悉歌曲的旋律;经过让学生用拍手、跺脚的一些简单律动演唱歌曲,帮忙他们感受歌曲的节奏和句式。

  这节课的某些细节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经过这堂课的教学我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自我会设计出更加精彩的教学活动,来丰富我和学生们共同的音乐课。在这节课中我没有将歌词发给同学们,使得他们在边唱边表演的时候都忘记了歌词,这一点需要改善。教学过渡语还不够精炼。我想经过不断的努力会取得更大的提高的。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和素质教育的发展,音乐教育的地位得到了逐步提升。音乐教学是让中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压力重得以放松的重要课程,有利于减缓学生的心理压力,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对话式教学成为适合中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如何更好地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对话教学,成为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一、耐心倾听,平等交流

  对话式教学的展开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倾听意识。教师在和学生进行对话时,需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耐心听取学生的观点,同时也要注意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交流方式,对待一些较内向的同学要以引导和鼓励为主,而一些特别活跃的同学要注意对其进行合理的"打压",以保证课程能够顺利进行。特别是在中学音乐课堂上,学生心理发育已经日趋成熟,教师要学会将自己融入到学生群体之中,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喜欢教师,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教学理念,也能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对音乐课堂的感受,保证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让学生体会到提问教师的乐趣。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才能得到学生对音乐课堂最真实的想法,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能够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自我意识的表达,从而为音乐课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氛围。教师在倾听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自己处于平等交流中的引导地位,要起到引导与把握方向的作用,把每位学生当做独立的个体,用心体会他们的思想情感,注意引导学生挖掘出教材背后更值得思考的内容。例如《捷克的原野和森林》一课,这部音乐作品处于《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这一单元,是一部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爱国情感的,具有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对这部音乐作品做好深入了解,在上课过程中通过交流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对这部音乐作品的感受,解答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利用好每一部音乐作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音乐是一种美的享受,并感受作品中充斥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为这一学年的音乐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预习,积极交流

  在中学音乐课堂上使用对话式教学,就需要师生之间进行共同的交流才能实现,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进行自学,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是进行对话式教学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在开课之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激励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可以选择在上课的最后几分钟将下节课所学内容简单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学生进行预习有很多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有关创作背景的查阅,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者在创作时的心情,使学生通过自学对将要学习的音乐作品有初步的了解。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查找资料,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产生,这样就可以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特别是一些较复杂的器乐欣赏课,教师必须要在课前进行预习工作的布置,才能保证在课上欣赏时学生有话可说,也能够使课堂节奏更紧凑。中学生已经具备比较强的预习能力,在音乐课堂上安排中学生进行预习,能够为他们高压力的中学生活提供一些休闲的余地,并且使他们感受到参与音乐教学的.乐趣,并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懂你》一课时,教师要为下一节课的《好汉歌》做好准备。这一单元为《流行风》,《好汉歌》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作品。因此对这一课采用对话式教学比较适合。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查阅《好汉歌》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提出自己对《好汉歌》的理解,并带到课堂上与大家进行交流,这样让整个课堂氛围更加活跃,也使得教师可以更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如果课堂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提前安排学生对《水浒传》的内容进行了解,从而将《好汉歌》融入到电视剧当时的环境之中进行理解,让学生更好的感受何为好汉,感受流行音乐的特点。

  三、创设情景,和谐对话

  在教师乐意去倾听学生,并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做到有话可说之后,还需要教师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对话环境,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为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创造条件。特别是中学生已经具备比较健全的人格,特别需要教师对其予以尊重和积极的引导,才能让其乐意走进音乐课堂。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以进行对话的物理环境。比如打乱学生的座位顺序,让学生分组坐在一起,或者像在剧院欣赏音乐作品那样为学生安排观众席的坐法。这样打破了传统的学生座位,方便了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让学生感受到更为轻松的课堂氛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乐于在课堂上与他人进行对话。其次,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自身做起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感受。教师在课堂上的态度需要亲近友善,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积极解答,当学生做出一个较合理的答案时要予以肯定,即便学生说错了也要注意不能态度强硬的对其进行批评。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对自己的定位应该是学生的伙伴,是对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的引导者,要充分对学生予以支持和肯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其的重视与尊重,这样才能让学生乐于在课堂上发言,并能够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广陵散》这一欣赏课,其时代背景距离现代学生的生活背景比较遥远,学生在进行鉴赏时会有一定的困难。此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他们乐于在课堂上针对《广陵散》提出自己的问题。此时要注意,由于学生对于古琴曲无法像流行歌曲那样喜爱以及更好地理解,针对其提出的问题可能会缺少价值。教师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要予以欣赏,尊重学生在思考之后提出的疑问,并带领全班同学共同讨论,一起来帮助提问同学进行解答。教师要满足学生充满好奇心的提问。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广陵散》中充斥的杀伐之气,感受古代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统治的抗争精神。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越来越得到广大师生及家长的重视,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自身的倾听意识,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对话情景,通过各种手段来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同时也需要学生协助教师,待着问题进入课堂。从而使对话式教学在音乐课堂上得到合理的利用,提升中学生的音乐素养,减缓其紧张的学习压力,让中学生在一种相对轻松和谐的心理状态下完成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11

  半学期转眼就过去了,每次走进教室,都能感觉到学生们对音乐的渴望,。我也在想:怎么样才能把每一堂音乐课上好?让学生在繁重的文化课之外也能够找到他们精神与心灵的乐园怎么样才能通过音乐特有的力量来教育学生,使他们的精神境界在这个充满着物欲的时代得到最大程度的升华。

  音乐课是学生们最喜欢上的课,他们热衷于流行歌曲、歌星影星,相反孩子们对教育部门精心编排的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更不用说那些让学生们听起来枯燥乏味的欣赏曲了。我们的教材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地区的学校实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我的课堂教学本身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在此我从以下几点进行反思。

  一、课堂音乐教学重点教什么

  音乐课即唱歌课,学生仅仅唱会歌曲,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学生很少。音乐技能课,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学生在课堂相当一部分时间里专学唱歌,长久以来,学生就会感受到音乐课里的歌不好听、不够味,那就会注意力集中到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里。

  器乐课也单纯的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这样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许在一段时间里,一部分学生会有一些效果,但却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甚至磨灭。

  在欣赏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要学生用心聆听的少;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倾其所有,非讲个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给学生去思考、去领悟、用音乐去激发想象的少;用语言表达的多,用情感体验的少。因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学生的音乐作品积累少,对音乐的感悟浅薄,最终是对音乐课没了热情。

  二、课堂音乐教学中要掌握好定位

  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在我的音乐课里,不管学生学得如何,只顾按照已设计好的环节进行教学,而忽视了课堂突发,临时应变等。这是一个不平等的教与受的关系,从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

  对以上的反思在后半学期音乐课我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改正:

  1、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

  2、明确告诉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有关音乐知识的学习,初三个别音乐基础好些的学生可报考艺术特长班,为将来深造打基础,让我校优秀艺术学生代表,给她们表演、做示范,学生反响强烈。

  3、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活跃空气,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可调节情绪,有利于其他课的学习。

  4、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参与和实践能力,针对本校学生

  音乐基础较弱、有音乐特长班的特点,在使用音乐新教材的同时,想方设法,找资料,给学生补基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具体做法为:

  1、教材程度深,在课堂上安排一定时间观看光碟,对各单元内容作介绍,学生以欣赏为主,达到开拓视野、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2、对乐理知识的教学,从基础抓起,每堂课选几节乐谱视唱。让学生学会划拍、打节奏、哼曲调,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设备,向学生介绍一些民歌、名曲,作为补充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边听音乐、边哼歌谱,反复练习,学生识谱能力有明显提高。由于强调了“响”(声音响亮)、“准”(唱准音调)、“美”(优美动听)三个字,学生积极响应,从实践看,收效较大。

  4、课内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多参与省市艺术节等活动,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12

  我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刚刚进入教师行列,经验少,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在我短短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现在初中的音乐课已经不是以前那样非常受同学们喜欢了。相反的同学们对于音乐课的态度却是冷漠与排斥;他们热衷于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似的报出一长串的、连音乐老师恐怕还未听闻的歌名及某某歌星的名字,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在音乐课中所学的歌曲,唱会歌曲的人多,但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叫他们在课堂上唱歌就像是“老太婆念经,有口无心”。不用心,何来味、又何来情,更何从谈感!相反对于流行歌曲他们却认为很好听、更有甚者还工工整整地把歌词抄在精心挑选的小本里,装在兜里,并引以为豪。这里面是有许多原因的,我总结我自身的问题,来谈谈我教学中的不足。

  一.在音乐课中尤其是欣赏课中,语言文字解说的多,提及音乐语言、挖掘艺术情感的少。语言多,音乐少,

  二.音乐课像是技能课,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偏重技能,使得音乐课成了音乐基本功训练课。

  三.音乐课以自我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

  另外因我国地域广、经济发展不平衡,要用几套教材来作“教学之本”,比较勉为其难。教材内容方面,不受学生欢迎。音乐教材在强调音乐教化功能的同时,却削弱了音乐本身。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13

  如果没有乐器图片与声音的有机结合,西洋交响乐队中的每一件乐器不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比如单簧管和双簧管这两件乐器,在外形上极相似,如果没有图片,单凭老师的描述,学生的记忆不会这么鲜明、深刻。而且将音乐做到课件里,省去了繁琐的放音、倒带过程,鼠标轻轻一点,就可以听到、看到,而且可以反复聆听、观看。所以碰到类似这样的欣赏课,还是应该在课下备课时多下点功夫。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上起课来轻松、活泼,课堂容量大,教学效率高,我觉得新课改下的音乐教师必须要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这项技能。

  特色案例

  游戏抢答

  ──学生喜欢的巩固教学手段

  “老师,我最喜欢这个图片,请点击坐在月亮上的女孩。”随着我的鼠标轻轻一点,舒曼的大提琴独奏曲《梦幻曲》从远处慢慢地飘了过来。“是大提琴演奏的”“是《梦幻曲》”学生们争先恐后的举手抢答。“可是谁又能说说曲作者的情况和这部作品的相关知识?”我的提问显然有一定的难度,教室里霎时间安静下来,大多数同学瞪大眼睛看着我,也有的同学好似在思考……这时一位女生站了起来“是德国的舒曼吧?”我赞许的点了点头,“还有呢?”这时钢琴弹得不错的常乐站了起来“老师,《梦幻曲》是舒曼的钢琴曲集《童年情景》里的一部作品,换成大提琴演奏,我觉得是因为大提琴的音色浑厚、低沉,更能表现梦幻的主题。”“好,每个组分别加上10分!”

  我真的太高兴了!在刚刚结束的新课讲授──乐曲欣赏环节,我带着学生们用20分钟的时间聆听了五首乐曲,容量真的很大,可我认为学生若能掌握与乐曲相关的更多知识,会对作品有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所以第一遍的听赏虽然时间很紧,我还是轻描淡写地讲了一点,可是我的讲述并没有引起大多数学生的注意。但在以“游戏抢答”为主要手段的课堂巩固检测这一环节时,个别特长学生的.抢答却让全班每一位学生以最短的时间对作品的相关知识做了了解,并且记忆在脑海里。

  我和我的学生们真得很喜欢这种巩固教学的手段。抢答游戏可以激起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的记忆力在短时间内提到最高。而且小组合作参与游戏,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合作意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以抢答游戏代替我们平时课堂上的巩固检测和课堂小结,你不想试试吗?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14

  中学音乐教育是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音乐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中小学的音乐课程改革已在全国扎实的推进。新课程改革使音乐的灵性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展现,为音乐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

  一直以来,农村初中的教学总是比城市教学慢半拍,音乐教学也是如此。音乐课是音乐老师展示独特风采的舞台之一,同一篇教案,由不同素质的教师执教,其效果往往大相径庭。一堂成功的音乐课,从熟悉教材,到课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的艺术手法,丰富的教学语汇,到师生之间情感的默契配合,以及成功与否的教学效果,都体现了音乐教师的个人风格和自身素质。

  对于农村的音乐课堂教学,笔者颇有体会。如何上好音乐课,让学生在音乐课上真正的学到音乐知识。这短短的四十分钟怎样才能充分的利用起来?对此笔者进行了反思,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音乐课的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应成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手段,使其精力集中,以便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不要把组织教学只当作教学开始部分的“检查课前准备”、“师生问好”和无目的的起坐,而要有效地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

  音乐课堂上组织教学做的并不好,也许一个学期的开始会进行组织教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就觉得是不是烦琐?久而久之就会把组织教学给忽略掉。组织教学的不利,必然导致教学效果的大打折扣,本来是有生气、有活力、有情趣的课堂,成为沉闷、单调、乏味的课堂,使教学任务不能顺利完成。所以笔者决心改掉自己不进行组织教学的习惯,不能把它当作一种应付,而是真正的为上好一节高质量的音乐课服务。

  二、设计丰富多彩的导入方式

  1.导入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教师必须首先引起自己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重视。教师要熟悉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其重要意义以及趣味性;要拓宽自己的思路和联想,在上课时,特别是导入时要倾注自己的热情,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重视。

  2.导入的几种主要方法。

  (1)情境导入法。这种方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进入主题。它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学习《茉莉花》一课时,可以拿一小盆茉莉花,对学生进行感官的刺激,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气氛,并调动起了学生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随后及时地抛出课题,引入新课。当然并不是每节课都能成功运用情境导入法,要视教学内容而论。

  (2)谈话导入法。这种方法往往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问和答来实现。它的.特点是直接、明确,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比如,在上《百鸟朝凤》这一课时,便采用提问的方式:“世上的鸟类有千万种,你们都认识哪些鸟?”学生踊跃发言,然后,请同学们模仿鸟的叫声,引出课题。这种方法是最直接、最适用的导入方法。

  (3)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是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故意让学生复习一些与所授新课内容相关的知识与歌曲,从而为新授课服务。复习导入法一般运用得较少,因为它必须建立在复习内容与新授内容要有较大联系的基础上才能运用。

  音乐课堂的导入法多种多样,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配合起来交替使用,要上好一节音乐课,只运用几种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在整个教学手段上、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和课堂布局上进行精雕细刻。

  三、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细节

  1.教师的有意提问。课堂提问是引起学生反应,增强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的主要手段。教师如何从提问入手,设计有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变老师的独自讲解为师生共同讨论,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音乐课不同于语文、思品课等其它课程,因此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提问的艺术与技巧更为重要。

  2.歌唱时的姿势。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良好的坐姿、站姿都有利于他们身体的发育。因此,音乐老师应在课堂中对学生提出歌唱时的姿势要求。正确的姿势要求是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这里的放松绝不是松垮、瘫痪,它应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也就是精神饱满的状态;坐时头部端正、腰部挺直,肌肉放松成自然状态。试想,一个哈着腰、东倒西歪、随随便便的学生能唱好歌吗?如果不注意这些细节,学生养成不好的唱歌习惯,在以后的歌唱教学中很难纠正。所以,在课堂上要随时纠正学生的不良姿势,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全身心地投入到歌曲的演唱之中,体验音乐之美。

  3.歌曲中的节奏。在初中的音乐唱歌课中所学唱的歌曲节奏上或多或少都有难点,这就需要音乐教师严格要求,比如《歌唱祖国》B部分的第二段“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其中第二个“我”是在弱拍上,和“平”这个字组成一小节。而学生往往会把“我”放在重拍,这样就容易出现错误,还有《小鸟,小鸟》中的休止符,也是应该注意的。所以,应教给学生基本的节奏型,对掌握不同的节奏型,往往会出现困难和混淆。如果死记硬背,会为学生带来许多困难。教师可根据生活中的不同音响特点编写一些“节奏歌谣”或归类比较,让学生反复练唱或分析对比。

  教育要面向全体,只有调动起每个孩子的学习热情与兴趣,这堂课才是真正成功了。音乐课更应如此。在着重审美教育的今天,我们离不开美的感情,美的形象,美的氛围和美的意境,让我们为培养新世纪的热爱美、创造美、传播美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奋斗吧!

  音乐课教学反思 篇15

  学校音乐重视识谱教育,但学生最没有兴趣,最弱的也是识唱简谱.对于音乐识谱教学,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做了以下反思: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节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声感、结构感、形象感等等)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学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

  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做为音乐老师不能剥夺学生聆听音乐的权力,一首乐曲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聆听去充分体会音乐中美和丰富的情感。重视“听”的教学,强化“听”的功能。当学生进教学时我用的音乐就是本节课要学的歌曲,让学生有个无意识印象,但这种欣赏教师是有意指导,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辅垫,这时学生却在无意中学会倾听。在真正要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赏,这属于诱导性的欣赏,启发学生:“刚才你们在进音乐教学时听到歌曲是什么情绪的`?你听了有什么感受?”……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欣赏,从而对歌曲的情绪、节奏、表现的内容等有初步了解,同时旋律、节奏,在学生脑中有一定印象,从而起了熟悉旋律等作用。这也是许多老师提出的先唱歌词再唱简谱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学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兴趣。

  所以在听的时候要变化多种形式,在给学生美的感受的同时强化他们听的感觉。

【音乐课教学反思 】相关文章:

音乐课后教学反思02-24

音乐课的教学反思02-13

音乐课的教学反思05-17

[精选]音乐课教学反思06-30

音乐课后教学反思06-08

音乐课教学反思05-29

(优秀)音乐课教学反思07-08

【热】音乐课教学反思03-16

【精】音乐课教学反思03-16

音乐课教学反思【精】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