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过河》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马过河》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马过河》的教学反思1
《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故事,运用拟人手法塑造了老马与小马等几个动物的鲜明形象,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活泼,浅显易懂,告诉我们:别人说的是不是对的,要动脑筋思考,并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本课教学主要是通过“设疑激趣——品读——表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感悟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同时还注意透过教学渗入德育及安全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具体如下:
一、设疑激趣、故事引入。
通过问题引起学习兴趣:
⑴小马为什么要过河?
⑵小马是怎样过河的?遇到了什么困难?他先问都问了谁?
⑶小马过了几次河?它最后过河了吗?带着这四个问题在观看《小马过河》故事后,通过快速的阅读课文、思考,再以自主、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
二、创设情境的角色扮演,指导朗读对话,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从演中悟,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本文对话很精彩,尤其是对话的提示语充分展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文章老马、小马、老牛和松鼠4个角色说话语气符合自己的身份,由于对话内容不同,说话的语气也富有变化,同时,这4个角色的身形与不同,因此,我根据老马、小马、老牛、松鼠的体型,在班上选了身高较高的同学老牛和老马,一般高的同学扮演小马,较小个的同学扮演松鼠这4个小动物,还让一名同学读旁白部分。
表演时重点指导学生在动物们的对话中领会到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再根据对话的提示语,体会到这些动物们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读好语气,感受到动物们的内心世界,表演时适当的加以动作表演,展现出生动的画面。
表演后,讨论交流:为什么老牛说河水很浅,刚没过小腿,能过河;小松鼠却说:河水很深!还淹死过他的伙伴呢!不能过河。为什么同样的一条河,老牛说很浅,松鼠说很深,它俩中是不是有一个在撒谎呢?
经过刚才的角色表演,同学们很快就自己比较出了,扮演老牛的同学长得高,扮演小松鼠的同学长得矮,所以,面对同样的一条河水,不同高度的.小动物就有了两种不一样的深浅。所以明白了老牛和小松鼠谁也没撒谎。对比老牛,小马的高度较矮一些,对比小松鼠就会较高很多,所以,河水对于小马来说是不深也不浅。
三、教学中注意做好德育渗透与安全教育。
重点抓住老马对小马说的:“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这两句话,在指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同时,还渗透了德育和安全教育,通过设疑:“同学们:为什么老马不陪小马一起过河呢?是老马不爱小马吗?”经过刚刚的角色扮演,再加上结合一年级时学的课文《自己去吧》一文,学生很快就答道:“因为,老马想锻炼小马,让它学会自己做事,能够自力。”同学们经过讨论,体会到:老马教小马的话是有前提的,是老马知道河水是不会对小马有危险的,所以才让小马自己去试一试。从而懂得老马让小马学会独立做事,也是老马对小马的爱。由此引伸到:父母放手是要我们自己学会独立,这自我独立的路上虽然没有父母在身边,但他们肯定是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里,默默的为我们担优着,所以说在我们自己学会自立的路上是包含着父母亲对我们的深情的爱;——另外,根据老马让小马自己去试河水的深浅,还教会学生不论做什么事做要注意安全:懂得并不是什么事都要试一试,凡事都是要在吸取经验、动脑思考后,做出正确的判断之后再决定要不要去试一试,不可以盲目去尝试。
纵观《小马过河》一课的教学,我从问题设疑到故事激趣引入,在指导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根据文中4种动物的特点指导学生们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的形式进行教学,再通过亲身表演,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后悟到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别人说的是不是对的,要动脑筋思考,并亲自试一试,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理解课文时趋向生活化、易于理解;再透过适时渗透的德育与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具有正确的情感和自我保护意识,寓教于情于趣,使教学收到不错的效果,实现了立德树人的目的。
《小马过河》的教学反思2
《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叙述了小马为帮妈妈把半口袋麦子驮到对岸磨坊去,两次来到河边的不同表现及不同结果,说明了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进行分析,勇于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为了创设一个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全面自由地发展,我在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勇于创新。如:在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想一想课后的思考题:“过河后的小马从磨坊回来,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听了我的问题,同学们积极思考,有的说:“小马从磨坊磨好面跑回家,妈妈帮小马把面放下来,小马低着头很不开心,妈妈摸摸小马的头亲切地问:‘孩子,你怎么了?’小马抬起头委屈地说:‘妈妈,我太笨了,面对一条小河的问题还要回来问妈妈,这样既耽误时间,又费很大的力气。’妈妈听了小马的话后,说:‘孩子,妈妈觉得你今天长大了,很了不起呀!因为你没有被困难吓倒,妈妈相信你今后一定是个坚强的孩子。’小马听了妈妈的安慰后,觉得很有道理,他又自豪地说:‘妈妈,从今天这件事中,我还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不能光听别人说,只有自己亲自做过了,才会明白。’妈妈高兴地点头称赞:‘好孩子,经一堑,长一智,你的收获可真大呀!’小马又赶快说:‘妈妈,今后你有什么活,就让我去做吧,让我多体会成功的快乐吧!’”这时,我班的.另一位同学按捺不住自己的思绪了,索性站起来说:“老师,再来听听我的故事吧。”“小马驮着磨好的面回到家,一蹦三尺高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回来了,面磨好了。’妈妈称赞说:‘你真是个能干的好孩子。’小马这时又忍不住对妈妈说:‘妈妈,今天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亲自去试一试,才会找到正确的答案。’老马亲了亲自己的孩子,点点头。”这位同学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好像自己就是那匹快乐的小马。“你的想象力太丰富了,表演得也很不错。”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同学们也热情地鼓起掌来。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思维是最没有束缚的,是最活跃的,是无止境的。他们的脑子里装满了许许多多奇异的幻想,我们应该为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让他们在创新的王国,自由地翱翔。
《小马过河》的教学反思3
《小马过河》文章篇幅长,涉及的事物多,哲理深刻。但课文情节美、事物美、构图美,我希望利用课文自身的美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个故事中主要人物是小马,老马,牛伯伯和松鼠。这些人物的语气、语言的感情色彩不同,老马是妈妈,说话该用亲切的语气。老牛伯伯是老一辈,朗读时声音要粗,语气稳重。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时讲的话,语气要急切。小马天真、有礼貌,读时要用适当的语气表现出来。在指导朗读时,我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接着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角色朗读。这样训练朗读,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故事中蕴含的美。
老马说的话是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两个问题:同样一条河,老牛水水很浅,松鼠说水很深。他们谁说得对?为什么?如果是一头大象和一只小白兔要过这条河,问问你,你该怎样回答它们?在整个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间。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全班进行交流。从而使学生知道了老牛和松鼠都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忽视了小马的实际情况而下结论,它们说法不一,是因为它们自身的高度不同。第二个问题让学生明确,处理问题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去判断,要避免犯老牛和松鼠的经验主义的错误。
总之,《小马过河》是经典的童话,它包括的东西太多,孩子们从中悟得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阅读是极具个性化的东西,只有给个性化的阅读交流的时间,我们才能听到“花开的声音”。但是,我总感觉本节课上学生个性化阅读交流的时间比较少,每个学生个性化的看法表达不够充分。以后教学中,还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上多下功夫。
《小马过河》的教学反思4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我们无法预见。就以《小马过河》这一课为例,我来谈谈自己在教学这一课时,如何围绕着这一核心理念的。
一、适量的讲。用“四两拨千斤”和“牵一发面动全身”来说明讲的适量也许是最适合不过了,在课堂上当讲而讲,讲则必精。在《小马过河》一文中,我抓住“评”字,引导学生评价小马的优缺点。接着,要求学生精读课文,根据自己的感悟说说从哪些字、词、句中可以体会小马的优缺点。
二、适度的讲。所谓“适度”的“度”,就是从学生的认知度出发。教师的.讲应该让学生能够接受,应该依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水平,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态度。例如《小马过河》一文的教学中,学生朗读妈妈对小马说的话出现困难时,我花了相当一部分的时间讲,通过讲唤起学生已有的体验,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身临其境。
三、适时的讲。课堂中教师的讲应该具有一定的时机,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小马过河》,在谈到小马的优点时,有学生说小马很“厉害”其实学生已经意识到了小马的“勇敢”,只是苦于一时没有确切的词语形容,这时候我便抓住小马的话引导“刚才这位同学说小马‘厉害’,那么小马究竟厉害在哪里呢?我们一起读读小马的话,体会一下小马的语气,就会明白了。”这一番“讲”,使学生的思维找到了“支点”,他们通过朗读马上体会到了小马的“厉害”在于它的“勇敢”,在于它的“敢干尝试”。
《小马过河》这篇课文中,小马虽然勇敢,但是没有妈妈的正确、耐心的鼓励是过不了河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多讲少讲并没有界限,关键在于“意”,而不在于“形”。小马一定要自己过河,妈妈也可以尽情地说。文本并非仅是一种物化的客观存在,而是一种理性化了的生命体,只在当阅读主体对文本的这种生命意义有所觉悟,有所触动时,文本的生命意义才会真正生存。
《小马过河》的教学反思5
《小马过河》是一篇童话。讲的是小马要过河,但不知道河水的深浅。小马问老牛,老牛认为过得去;小马问松鼠,松鼠认为过不去。最后在老马的鼓励下,小马大胆去尝试,终于过了河。故事说明了遇事要“开动脑筋,敢于尝试”的道理。在学这篇课文时,我安排了五关:生字关、朗读关、辨析关、夸奖关、联系实际关。第一次在自己班里上的时候挺顺的,我就挺为自己的教学设计得意。后来由于要开课,我就拿着这个教案到二(1)班去上。
上到辨析关时,我出示了老牛、松鼠、小马的图片在黑板上,让学生讨论老牛、松鼠的话说的对不对。我没想到全班都说对,这样一来,我的计划全打乱了。忙乱之中,我只能自己说出结果:他们的`话对自己来说是对的,对别人来说是不对的。课后,我静下心来,发现我安排的五关中,这一关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而我为了赶时间,匆匆过去,这实在是一堂失败的课。其实,当时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后的答案是老牛和松鼠说的话是对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学生就会想到老牛和松鼠的话对别人来说是不对的。虽然只是一个环节,可是这个环节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思考、理解的过程。
通过这堂课,我感觉到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在课堂上,随时有可能发生教师意想不到的事情,教师必须有随机应变能力。
【《小马过河》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马过河 》教学反思03-30
小马过河教学反思02-23
《小马过河》教学反思03-13
《小马过河》的教学反思范文01-18
《小马过河》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01-18
《小马过河》教学反思15篇04-04
《小马过河》教案及反思03-17
《小马过河》教学反思(通用6篇)01-18
《小马过河》的教学反思(通用6篇)01-18
《小马过河》教学反思(通用5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