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比尾巴》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比尾巴》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比尾巴》教学反思1
《比尾巴》这篇课文是在共同备课中完成的,一开始是大体参照备课手册将课文的第一、二小节作为第一课时的内容,并以趣味性为主,设计了很多情境和游戏环节。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问题——课时安排不够合理、游戏较多导致时间利用效率不高。所以在听取了孔老师的意见后我作出了一些调整:第一课时设计整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放在识字、朗读上;将冗余的情境直接删除,只保留“森林比尾巴大赛”这一情境;删减颁奖杯等游戏环节,同时增加多种形式的朗读。从效果来看应该这样的增改应该是可取的,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随文识字”的方法上。
对于如何随文识字我一开始是没什么章法的,平时教到有该字的一句话时就把这个字卡拿出来,带领大家读,最多通过男女生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很多方式来读,也就是说在随文识字这个方面我还是将重心放在了朗读上,想要通过学生看、读,眼到心到的方式来记住这个字,但往往学生眼到了心未到,常常是“小和尚念经”。
比如这次《比尾巴》中“最好看”的`“最”字的教学,我一开始是想给孩子们解释这个字的意思,想换一种方式让学生从字义到字本身,这样不就能记住了吗。但我却没有想到一个合适的内容,百度也只有“极”这样的解释,难道要和孩子们说“第一”吗?好像也不恰当,所以在本课我还是沿用了朗读识字的方式,效果果然不理想。而在随后的评课中,孔老师就指出了我的这个“最”字教学问题——没有分析和释义。“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是我在教学这个‘最’的时候,我会把问题‘抛’给孩子,‘我想看看哪个孩子读这个字读的最准确’、‘哪个孩子读的最响亮’,其实对这种意会的字孩子自己本就是懂得,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课堂中唤起他们的体验,让孩子们真正去体会这个字的意思。”经过这个“最”字教学,我想我对于随文识字有了更多的了解,有的汉字我们可以“追根溯源”,去带领学生从字形、字义来分析并识记汉字,而对于有的“生活味儿”很浓的汉字其实真不必要过多去纠结怎么让孩子知道它的确切意思,反而越解释越混乱,倒不如创建一个情境,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唤起孩子们的生活体验,也许这样真的会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呢!
《比尾巴》教学反思2
《比尾巴》是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首对话形式的儿歌,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儿歌形式的课文富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学习课文的写作方式。儿歌共四节,有问有答,语言通俗易懂,欢快活泼,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文中的插图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从视觉上激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和细心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的特点的兴趣。
《比尾巴》的第一课时,目的是让学生能在认识并熟读生字的基础上,顺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汉字和用心观察动物尾巴的特点的兴趣。这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要学生认识教材要求学习的八个生字,并能流利地朗诵课文。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明白文中问句的'意思,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
学生富有童心童趣,关爱小动物,所以对动物尾巴的描写很感兴趣。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分别是情境法、直观法、以读代讲法,充分利用学生对动物的兴趣,有效运用感知、感觉的方式,并以感情作为基础,把朗诵的训练作为主线,充分地引导学生朗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激活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因此,在课堂中,我鼓励学生通过看、比、读、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课文。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活泼、自主的学习空间,我做了如下设计。
一、创设情境
一年级学生还处于爱玩爱闹的年龄层,在课堂上会出现好动、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那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始终兴致盎然地投入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在学生眼中,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由此,我这样导入课题:“今天,有许多可爱的动物来到我们身边,它们要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比什么呢?请大家看大屏幕。”一开课,学生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创设情境,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地将自己的情感和现实环境结合起来,进而发展语言能力,提高语文素质,并将个性充分地表现出来。
二、图文结合,自主识字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生词“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指导学生学会简单的识字方法,并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能够有话就说,畅所欲言,使他们能自由地、自主地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三、形式多样,强化朗读训练
“读”是这节课的学习重点,要求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儿歌语言的趣味。为了让学生充分地读,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师生对读、同桌对读、齐读、表演读等。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能充分地调动积极性,慢慢掌握语言的运用和感情的表达。表演读的方式,把学生带入了情境,拉近了他们与动物的距离,增强了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真正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各样各式的练读,活跃了课堂,能让学生在自由的、有趣的环境中更好地提高阅读能力。
四、突破教材内容,拓宽学生视野
教材中所列举的动物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小部分,在大千世界中,各种新奇的动物还有待学生去观察和发现。结合课文所学习的动物尾巴的知识,我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去发现更多的动物尾巴的特点,学到更多的知识。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的方法有很多,我在课堂上给学生的建议有几个:一是让学生在家看中央电视台的《人与自然》的节目;二是鼓励学生在周末与家人一起出游,到大自然中寻找动物的踪迹,了解动物的特点;三是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有关动物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在视频中了解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
五、创新板书
在课堂的学习中,一个好的板书对提高课堂质量至关重要。板书要做到图文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首先出示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的卡片,让学生把参加比尾巴的动物名称说出来,让学生认读这些动物词语,然后请学生上台把动物词语卡片贴到黑板上。另外,考虑到低段学生易忘的特点,我把动物尾巴的特点放在文本教学之后才板书,让学生以回忆的形式说出动物尾巴的特点再逐个板书,再一次复习巩固。
总之,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我始终从学生的兴趣入手,着眼于学生的需求。符合学生需求并能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教学设计,不仅要从新课标的要求入手,了解新课标教材的教学理念,还要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方式有所创新和突破,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想学生之所想,制定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文学素质。
《比尾巴》教学反思3
在孩子眼中,动物是他们的最爱。本课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课文琅琅上口,极富儿童情趣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了问句和答句的读上,我读,让学生发现问句的`尾音向上,答句要向下。接着通过齐读、指名读,让学生充分感受问句和答句读法的不同。接下来,又进行了男女比赛读、个别读,谁读的好,就请他来给大家示范某一句,让大家跟学。最后,请个别同学采用问答形式来读,并请个别学生来表演着读。大家的兴趣很高,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响了……。可是,大家还是意犹未尽地在那学着小动物的动作来表演课文。
我认为在低年级,只要老师紧紧地抓住一个“趣”字,无论什么课,在指导孩子朗读上,只要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他们,朗读的效果就会更好。
《比尾巴》教学反思4
“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好看。”
“公鸡的尾巴弯,鸭子的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多有意思的韵文呀!课文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而且语言简明易懂,读来朗朗上口,能充分调动起学生朗读的兴趣。所以在备课时,根据教材的这一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朗读上,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在读中提升语感。怎么读呢?以往学生习惯于指名读、同桌互读、齐读,今天来个师生对读怎么样?像少数民族的对唱一样,有问有答,肯定很有意思。这样想着,课上,在孩子们认识了生字之后,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我换一种朗读方式,我来问,你们来答,例如:我问——‘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你们怎么回答?”孩子们齐声读:“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对,就这样。”接下来,我们开始对读课文,孩子们兴致勃勃,读了两轮之后,换做他们来问我来答,男生问,女生答,这样读了几遍之后,大部分学生已经能背诵下来了,最主要的是,孩子们学得非常带劲儿,这是令人欣慰的。
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孩子愿意读,想读,主动去读,这就是一个好的开端,只有孩子产生了兴趣,下一步才有可能学好。
《比尾巴》教学反思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间,以唤醒、激活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
在教学第10课《比尾巴》一文中,我首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然后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利用集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从而使学生相互交流,畅所欲言。并且在整堂课中,穿插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如读自己喜欢的小节、小组合作互读、同桌对读、全班赛读、男女读等等,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实现真正一样上的自主实践,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整节课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的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代替整体划一的理解和指导,整个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地位。
1、注重情境创设
一年级学生课堂常规较差,好动、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创设一个与小动物交朋友的情境贯穿整个课堂,你认识课文中的哪些小动物,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小动物请我们一起来参加它们的尾巴选美活动,你们愿意给这群小动物当评委吗?请你来扮演你喜欢的小动物,用动作展示出它尾巴的特点,行吗?这些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始终情绪盎然,有声有色地投入学习中去。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促使学生主体能动作用与现实环境的统一,使学生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实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的充分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上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创设出理想的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力,使教学不断发展和提高。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多次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挑选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交流,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上为学生开辟了展示自己的天地。三人行必有我师。请把你记生字的好办法说给组里的小朋友听听。课堂上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吸取众长,引发了思维的交叉和补充,使学生共同识字,共同品尝学习的快乐。由于学生个性存在差异,在合作学习中,生生互动,优势互补,使学习内容不断充实,从而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愉快地完成学习目标。同时,让学生当小老师教读生字,读课文,学生乐此不疲。引导学生你发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知道学习要有所发现,有所疑,有所惑,有所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此外,我还在课的最后让学生发挥才能,说说课本以外的各种各样动物它们尾巴的特点,自己认识多少就说多少,学生们都表现得很活跃,说的和听的都津津有味,既锻炼了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课外知识,有所收益。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在教学形式与教学时间的配合、安排上还要多学习,教学的应变能力也要不断地去锻炼,积累好的经验,改善不足,今后努力提升自我。
《比尾巴》教学反思6
《比尾巴》这一课,我本着“课堂上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运一个宽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间,以唤醒、激活他们的热情”。这一理念展开教学的,首先经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然后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利用团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从而使学生相互交流,畅所欲言。在整堂课中,我穿插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过程,从而实现真正一样上的自主实践,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整节课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我的独立思考代替统一的答案,让学生自我的.感性体验代替整体划一的理解和指导,整个过程充分尊重了主体的地位。
另外,本课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课文琅琅上口,极富儿童情趣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在第一课时我把重点放在了问句和答句的读上,我读,让学生发现问句的尾音向上,答句要向下。之后经过齐读、指名读,让学生充分感受问句和答句读法的不一样。接下来,又进行了男女比赛读、个别读,谁读的好,就请他来给大家示范某一句,让大家跟学。最终,请个别同学采用问答形式来读,并请个别学生来表演着读。大家的兴趣很高,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响了……可是,大家还是意犹未尽地在那学着小动物的动作来表演课文。
《比尾巴》教学反思7
1、老师准备的图片还没有孩子们说出的动物多,以后应该多准备一些动物图片。孩2、有的小朋友并不能完全正确的表达动物的尾巴形状,但也一定的道理,只不过是孩子的表达能力还有待开发,这一点老师要正确认识。
3、通过老师的引导,孩子们都能表达出,表演出动物的尾巴形状。
4、孩子们的兴趣很浓,很乐于表演自己的小动物,不但让孩子们知道了动物的'尾巴是不同的,还让孩子们知道了各种动物只要用心观察,都可以把他们表演出来。
5、如果我再上节这样的课,我会准备更多孩子常见的动物图片,以及动物尾巴形状的图片,更丰富的上好这节课。
《比尾巴》教学反思8
为了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的交流,我校教务处组织各个年级组开展了集体备课,相互听评课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使学校的每一位老师在实践中探索交流,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积累丰富的经验,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进步,走出适应我校特点的果改之路。这一活动的开展使我有了很大收获,同时也看清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对于我今后能更好的备课、上课、课堂的调控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我就我们一年级组里我上的一堂公开课《小小的船》,来谈谈自己的.认识。这篇课文是一篇韵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学完课文后不仅要让学生会认、会读本课的9个生字、会写4个字,而且让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到夜晚星空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在讲授这篇课文时,我是从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课堂教学的:一是用谜语导入新课;二是反复朗读课文,在读文中识字感悟;三是理解课文内容;四是检测生字的认读情况。
整堂课下来,我自己感觉是这堂课上的不满意,就自身来说语言的表达能力就不是很精辟,比如说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小女孩坐在弯弯的月亮上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学生回答后,在总结时,语言就很模糊,无法使学生对这个问题真正理解。还有在引导学生理解打比方的句子时,并以什么象什么的句式说:闪闪的星星像什么?蓝蓝的天空像什么?并以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这一环节上,引导的不够好,以致于学生不知该如何来说,甚至出现了如小明长的像他爸爸这样不是打比方的句子。
这说明学生这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打比方的句子,该怎样自己来说这样的句子。新课程理念提出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设计这堂时没有体现出这一点,课堂上几乎都是老师在讲、老师在说,老师这是课堂的主角,没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努力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并将其用于实践,与其它教师共同探讨,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该如何实施新课改。
《比尾巴》教学反思9
辗转多年,金秋九月,收获梦想,我有幸能加入新钢一小,重踏的三尺讲台,做回孩子王。十二月八号的汇报课我深有感触。
首先要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锻炼的机会,感谢我的师傅唐老师和同事对我的耐心指导,感谢我的孩儿们的积极配合。
在孩子们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比尾巴》一课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那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还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
低年级的识字和朗读教学都是重点,所以我采用了以读为主,随文识字,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
一、识字。第二课时一开始,通过发运动服叫动物的名称,这样可以复习学过的部分生字。然后,我通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本课生字的`兴趣,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利用集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整堂课我还加入写字的环节,学写一个字,而不是把写字放到另一课时去完成,这样可以分散写字的难度,每节课都动笔写一两个字,孩子们能更加轻松地把字记牢、写好。
二、朗读。整节课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运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赏识学生,以情为基础,以“读”的训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地读和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达到自悟自得。整堂课中,穿插了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实现自主实践,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实效性。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反馈也反应出了一些问题。朗读尤其促发我深思。怎样才能读得深入,怎样才能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的朗读水平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对此我做了如下反思:在指导学生读好一句话时,首先不要急于要求他们读出感情。比如问句的朗读,在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的前提下,让学生在自读中体会句中的停顿之处,形成一定语感之后再试着读出问的语气。如部分学生仍没有读好,千万不能着急,或是就此草草结束进入下一个环节。而是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继续进行耐心的指导,同时注意保护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这时仍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问答对话的语气等方式,通过范读、赛读等形式,反复练习把句子读好。
教一篇课文,首先必须先把自己放在文章中去,让自己成为其中一员.我没能很好地投入,感觉自己游离在课堂之外,与课文还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自己的语音语貌影响了整堂课的水平。课堂的教学语言应该是抑扬顿挫,我的语调过于平谈,不能很好的牵动学生。
教无止境,学无止境,今后,我要向同级组的同事多多请教,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比尾巴》教学反思10
进入识字阶段已经有一个半月的时间了,对于识字教学的思考,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听取了各位老师前辈们的建议,一直以来,在识字上均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基本上都是在初读环节中,当孩子进行初读反馈、逐段读好课文后,我再提取该部分课文里出现的生字,正音,记形,逐个识记。
通过教学实践,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比如:1、识字不够有侧重,几乎是字字落实,用力均匀。2、尽管听取了师傅和陈老师等几位前辈的探讨,初步得知了随文识字的基本操作步骤,但是在具体操作上,初读后还是“正音、记形、运用”一股脑儿同时进行,没有分散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个人认为,这也可以算是没有侧重的体现吧。3、识字教学花费时间较长,一般都要花费一个课时的时间来进行这一环节。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识字兴趣似乎也不能很好的调动起来。在最近的教学中,我也常常反思我的识字教学环节,力求能逐渐改善我的教学行为,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上《比尾巴》这篇课文之前,我对该课的生字进行了分析。这篇课文是一篇十分有趣的文章,里面的主角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物朋友。而本课要求识记的12个生字中,有近一半的生字与小动物有关,藏在这几个小动物的名字里面。根据这一特点,我舍弃了一直以来沿用的“初读检查时识记生字”的操作,将这几个生字放在了初读之前,与导入环节进行有机结合。
在导入时,我创设了一个小动物在森林王国里参加比赛的情境,然后,有目的、有侧重的逐个请出这些带有生字的参赛小动物,“邀请”的方式也十分与众不同—— “猜谜语”,利用这一方式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同时每请出一位动物朋友,便出示该动物的图片,就让孩子们记一记这一新朋友的名字,目的也就是对本字进行识记。
尽管识记方法和之前的操作大同小异,都是正音、记形,再适当的组词运用,但是不难发现,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始终都比较高涨,由于创设的识字情境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孩子们乐于接受,在孩子们自主识记字形的过程中,很明显的感觉举手的孩子多了,积极思考的孩子多了,这显然都是孩子的学习兴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正面作用。
轻松愉快的识字情境,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二、字不离词,提高识记效果
低段识字教学提倡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这样能进一步提高识字效果。
在以上的教学片断中,我是先以词语的形式,出示动物的名称,再对里面的生字进行识记,这样,让每一个生字的.出示都有了一个确定的语境,如公鸡的“公”,松鼠的“松”等字。从孩子们课后的生字过关率来看,这样进行的识字教学,效果要比初读完课文后再提取出单个的生字让学生识记更好一些。
始终觉得,生字的识记要和字义的理解联系起来,只有理解了字义,生字才能记的更加牢固,不至于“回生”。很多生字单个出现时,由于没有具体的语境,语义不甚明确,孩子们对字义理解不清,可能也是导致识记的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将生字放入词语中,尤其是这类孩子们非常熟悉的动物词语,也无需教师过多解释,孩子读着读着便能理解词义,然后以词带字,建立起语义的联系,有助孩子提高识记效果。
本次的识字教学权作一次识字教学的新尝试,不过也仅仅只是教学形式上的转变,在识字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上,仍然是引导学生从正音、记形再至组词运用,没有太大的变化,在今后的教学中对教学方法和识字的侧重点上这一块还需多摸索多探究。
《比尾巴》教学反思11
《比尾巴》这篇课文是首儿歌,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有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内容是充满儿童情趣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识字、写字,认识新笔画“竖提”,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句,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在孩子们的眼中,小动物是它们最亲近的朋友。就《比尾巴》这篇课文本身而言,读起来也是琅琅上口。教学时,开始我就利用小学生对动物的亲近以及对童话世界里小动物们的比尾巴大赛充满了好奇。创设了森林里的小动物参加比尾巴的比赛,让学生当小裁判帮助小动物们比尾巴,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
在课文朗读方面,我主要让学生做到读中感悟。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要求做到读准字音,鼓励学生比比谁读得好,读得流利。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而读好文中的问句又是教学难点。对于本课在问句的指导朗读方面,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是出示文中的六个问句,让学生自由读,这样他们让他们有个大体的感知。
然后是让学生仔细听老师的范读,让学生自己在听的过程中找出读的要点,再让他们自己按照找出的要点自己读,最后是个别读,在开火车比赛读。在授完新课的时候,又设计了读的环节。这时是继续创设情境,在情境中要求学生能够有感情得读,流利得读,最后在读的基础上能够背诵。
课文中介绍了六种小动物尾巴的特点,同时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图,课文中琅琅上口、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引起学生观察其他动物尾巴特点的兴趣。课本中的知识毕竟有限,为了丰富课本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设计了拓展这一环节,利用课件出示了另外的六个小动物的图片,生动活泼的画面再次激发了学生的欲望,此时让学生仿照课文的形式编儿歌。在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之后,他们能够抓住动物尾巴的特点,按照课文中诗歌的样式编儿歌。
例如,“谁的尾巴尖?”“乌龟的尾巴尖。”“谁的尾巴像剪刀?”“燕子的尾巴像剪刀。”“谁的.尾巴细又长?”“老鼠的尾巴细又长。”“谁的尾巴断了能再生?”“壁虎的尾巴断了能再生。”“谁的尾巴扁?”“小鱼的尾巴扁。”
与此同时,就文章六种小动物,再比一比它们的耳朵。“谁的耳朵圆?”“猴子的耳朵圆。”“谁的耳朵长?”“兔子的耳朵长。”“谁的耳朵尖?”“松鼠的耳朵尖。”进一步了解这些小动物身上其它的特点。
书写“长、比、巴、把”四个字的时候,特别强调了竖提和竖钩的区别。对比“比”和“把”两个字,除了强调占格和关键笔,还要注意宽窄和高低。“比”字左低右高、左窄右宽,“把”字左窄右宽、左高右低。提醒学生坐姿的情况下,让学生写好汉字。
《比尾巴》教学反思12
《比尾巴》这首儿歌抓住了各种小动物尾巴特点,以“比”的形式为主线,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探究的进取性。它以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语言琅琅上口、简明易懂、极富儿童情趣。教学中能够以朗读训练为切入口,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低年级的每一课识字教学都是重点,所以生字的学习应当贯穿始终,整堂课还应当加入写字的环节,学写一到两个字,而不是把写字放到一课时去完成,这样能够分散写字的难度,孩子们能更加简便地把字记牢、写好。
我是教学《比尾巴》的第一课时,目标是在认读生字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一、二节,并理解其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喜爱动物的情感。对此,我做了如下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意每个环节的衔接,并且用适当的`语言把它们串起来,如,一开始,我采用以游戏激趣导入,与孩子一齐做个摸身体的游戏,看谁的反应快。“摸摸你的头”;““摸摸你的腿”;“摸摸你的小肚子”;“摸摸你的尾巴”。“哈哈哈……”孩子们一片哗然。“谁有尾巴?”“没有!”“你们明白谁有尾巴吗?”“小动物。”随之同学们畅谈了自我明白都有哪些小动物有尾巴。“摸摸你的尾巴”使学生和教师拉近了距离。抓住时机运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与他们进行朋友似的交流,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教师出示“尾巴”这个词语宝宝,指名学生认读。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没有注意“尾巴”的“巴”的轻声时,此时此刻,教师提醒学生要读轻声,真是恰到好处。之后教师谈话导入,把动物王国搬进教室,让孩子再现各种动物形象,这样的教学情境,极大地诱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识字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生字的学习应当贯穿始终。我经过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对学习本课生字的兴趣,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并利用团体的智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忆生字。(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一编”)从而使学生相互交流,畅所欲言。整堂课我还加入写字的环节,学写一个生字“云”,要求按照笔顺规则写,而不是把写字放到另一课时去完成,这样能够分散写字的难度,每节课都动笔写几个字,孩子们能更加简便地把字记牢、写好。
本节课理解“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降落伞”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我在教学这一环节时,当学生说出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时,教师随之提问:“为什么松鼠的尾巴像一把伞?”学生观察图片后发现,松鼠的尾巴不像伞时,这时,我播放了一个小故事,让学生恍然大悟,原先是松鼠的尾巴有降落伞的作用,所以文中才把松鼠的尾巴比喻成了伞。
在这堂课中,问题也不少,是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予以重视的。在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对于他们的回答予以肯定的评价。一年级的小学生都喜欢得到教师表扬,因为这些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所以我对学生的表扬与鼓励要高度重视。教学评价语还应当更丰富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特点。在课堂上应变本事不够。异常在学生回答不足时,操之过急,没有很好的循循善诱,与其学生共同找出正确答案。
关于朗读尤其促发我深思。在指导学生读好问句这一环节时。在教学时,除了教师范读之外,我还根据问句的特点,指导学生把句子最终的一个字音扬上去,还用了一个往上的手势给予提示,让学生自我练习,同座位互相学习等办法去解决难点。可是当部分学生仍没有读好,千万不能着急,或是就此草草结束进入下一个环节。而是应当针对学生的实际情景继续进行耐心的指导,同时注意保护学生朗读的进取性。这时仍能够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问答对话的语气等方式,经过范读、赛读等形式,反复练习把句子读好。
以上的不足,我会在日常教学中多加留意,避免再发生,让学生学得更开心、更有味,对自我更有信心!
《比尾巴》教学反思13
《比尾巴》是我精心准备的一节组内互观课,课前我上网查资料、精心制作课件,并让学生也进行了相关知识的搜集。为了一上来就能老老的抓住学生的视线,我采用了提问式引入:今天大森林里有很多小动物聚到一起要举行一场特殊的比赛,你们猜什么比赛?学生齐声回答“比尾巴”,这时我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质疑,一切都按我的'教学计划顺利的进行着。学生读了两遍课文后,我引导他们: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比赛了?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一个都没拉下。为了鼓励学生,我灵机一动,请学生充当小评委来宣布了参赛选手名单,学生兴趣高涨,特别是当上小评委的学生更是神气十足、像模像样的,一副资深评委的派头,看着他们,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这时,我又适时抛出下一个问题?比赛就要开始了,第一个比赛项目是什么呢?屏幕上出现问句:“谁的尾巴长?”在学生搞清什么是问句后,我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读读,并进行了范读,可当读到“谁的尾巴好象一把伞?”时,有些学生怎么也读不好,并且“伞和扇”分不清,我有些灰心,也有些急,下面坐着听课老师,我不敢恋战,赶紧进行下面的教学内容,指着板书带着学生以各种形式朗读这首儿歌,其实也是看似热闹,实则蜻蜓点水。因为我要多留些时间给后面拓展的内容,那可是我自认最出采的地方。学生们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在后面拓展的部分发挥的很好,很热闹,也显现出了他们丰富的课外知识,但上完课后,总觉得有些美中不足,学生朗读中的失误,让我一直耿耿与怀。在新大纲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句话反复提出,在各年级段都提到。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不久,不懂得任何朗读的技巧,需要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尾巴》教学反思14
在孩子们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比尾巴》一课用三问三答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全文句式整齐,富有节奏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简明易懂,充满了儿童情趣。
比较好的做法:
扎实识字写字教学
低年级的每一课识字教学都是重点,生字的学习应该贯穿始终。所以在整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小评委们比写字”这一写字环节,先出示一个也有长长的尾巴的“巴”字,在学写这个生字后,又出示“把”,目的在于让孩子们在比较“巴”和“把”的过程中懂得,虽然“把”字里也有“巴”,但是“把”是由提手旁和“巴”两个“好朋友”组成的,好朋友要互相谦让,所以“把”里面的“巴”要写得相对小一点。这样学写两个有相似之处的生字,孩子们能更加轻松、有效地把字记牢、写好。
但是在这堂课中,问题很多,这些问题是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予以重视的。
一、要积极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五彩斑斓、生机勃勃,因此,我们还应当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而非静止的、僵化的观念来看待课堂教学。这一节课上,我深刻地意识到自己面对出现的生成现象没有好好地把握,比如在教学“巴”这个生字时,我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哪个字里也有这个“巴”字,一学生回答“把”,我当时否定了他的回答(“不对,‘把’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生字),因为在我原有的教案中,生字“把”的学习要放置在学习生字“伞”之后。课后,我深刻意识到这样的处理太失败了,日后要积极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
二、要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对他们的回答予以肯定的`评价。
一年级的小学生特别需要老师的表扬,因为老师的评价会深刻影响到他们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所以对学生的表扬与鼓励要高度重视。但是由于自己在课堂上应变能力还不够,所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处理得不够完善,比如上例中对学生回答“把”的否定,对该学生生成的闪光点未能及时抓住并进行延伸。还有,特别在学生回答不足时,我操之过急,没有很好的循循善诱,可能直接让别的学生回答了。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实践当中继续摸索、学习,在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对于他们的回答予以肯定的评价。
三、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讲
新课程理念提出,教师要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真正落实“高效课堂”。在这节课中,我一直很担心学生说不出或者说不好,所以有些应该让学生说的内容,都被我“抢”走说完了,整节课中我说得有点多。
以上这些不足,我要在日常教学中多加留意,减少乃至避免再发生,让学生学得更开心、更有味,课堂更高效!
《比尾巴》教学反思15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反馈也反应出了一些问题。其中,关于朗读尤其促发我深思。怎样才能读得深入,怎样才能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的朗读水平一次比一次有所提高。对此我做了如下反思:在指导学生读好一句话时,首先不要急于要求他们读出感情。如指导“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在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的前提下,让学生在自读中体会句中的停顿之处,形成一定语感之后再试着读出问的语气。如部分学生仍没有读好,千万不能着急,或是就此草草结束进入下一个环节。而是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继续进行耐心的指导,同时注意保护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这时仍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问答对话的语气等方式,通过范读、赛读等形式,反复练习把句子读好。
课堂回归真实,不需要玩花样,上好每一节常态课。
上课不需要有花样,不是公开课,就是一节正常的课,就按平时上课的方式来,把所有知识都讲到,学生学会就行,那么你这节课就成功。我在上课时总想着如何吸引别人眼球,如何让这节课出彩,听过老师的意见之后,发现自己确实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上课时想运用多种方法来教学生识字认字,结果浪费了太长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到三真四实,即“真说”“真读”“真改”和“真实”“扎实”“平实”“朴实”,虽然短短的`几个词,但是真正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但是我会以此为目标,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这次在各位教师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经过多次修改,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最终呈现给大家,虽有各种不足,但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东西是我平时花再多时间也未必能得到的,它让我知道自己的不足,更清楚了自己的方向,坚定了自己的信心。教无止境,学无止境,今后,我要向同级组的同事多多请教,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