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点和线教学反思

点和线教学反思

时间:2024-08-28 21:03:4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点和线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点和线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点和线教学反思

点和线教学反思1

  本课是一堂小学二年级课程,根据我校学生情况我的重点比较侧重用大量的图片让学生欣赏,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教育;在技能技法上比较强,所以我采取了以课件视频演示为主的介绍方法,让视频中教师的制作技艺深入人心,让孩子们体验一回陶艺家们是怎样教制作技能,我认为比我们教师直观演示来的实际。

  在上课前我通过了解他们,以前学过一些橡皮泥的`技法,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讨如泥塑方法回忆,泥塑技法的介绍,学生作品的欣赏、小组合作指导等过程都是为了加强学生的基础技能的基本功。我认为1-3年级美术,学生应该在这方面加强指导,通过学生自主能动性,教师巧妙引导提高基础,然后在其中渗透艺术的创新。

  我记得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学生在本堂课中,学习了最初的涂鸦制作花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玩泥巴的快乐。新的基础教育理念要求课堂焕发出师生的生命活力,如何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兴趣盎然,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值得我们每一位美术教师去研究与探索。为此我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在本课主要放在了开放、沟通、合作。师生通过相互提问,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启迪智慧。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还给学生无拘无束的学习空间,本课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自由发言,充分活动和表现自我的机会,特别对小组合作能力的提高也有了很大的帮助。

点和线教学反思2

  《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是二下的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会用小棒摆一摆得出结果,而这节课主要是关于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掌握试商的方法和懂得余数比除数小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因此,在师傅和邢老师的指导下,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会表内除法以及会用竖式计算没有余数的除法,所以,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我安排了一道6÷3的计算题和4题括号里最大能填几的题目,让学生通过“算一算”并多数学生根据示例:几乘几最接近几又小于几来“说一说”,既巩固旧知,又为后面的学习做充分的铺垫。在学习7÷3之后,又及时利用课件将其与6÷3进行比较,让学生自主沟通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和表内除法竖式在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上的异同,明确各注意点,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

  以往计算教学往往只重视计算技能的训练,强调速度,使计算教学变得枯燥无味,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二年级孩子的身心特点出发,创设了“为小猴开庆祝会遇到难题”和“给小猴布置场景”等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感知余数的意义,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并联系平均分东西时最后剩下的“不够再分”的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规律是合理的、必然的。

  3、在教学中要合理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把握生成资源。

  计算教学中的练习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自主探索的空间,教学中我敢于面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如在写竖式时学生可能会看到被除数是几,下面就写几;可能会把余数直接写成0,也可能会由于商试小了导致余数比除数大,因此,我充分利用教学中生成的这些资源,并安排了“小小医生“这一环节,展示各种错误现象,让学生在不同意见的交流、辩论和分析中认识到错误,在互相帮助中,纠正错误,巩固新知。

  本节课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如:

  1、在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后,可以让学生继续深入练习巩固,让他们去发现正确的计算中,每道题余数都是比除数小的,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及时用这一规律来检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完成“试一试”的题目时,应该用17÷5来列式,有的学生列式为15÷3,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在教学中,我还要注意运用好教学评价这一手段,而且评价的方式也要多样化,让学生在互动中进一步辨清概念、理清思路、优化算法、把握实质,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好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反思,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点和线教学反思3

  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形象直观

  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本文的语言非常生动,描写也很形象,可同学们对课文的主角————翠鸟几乎一无所知,而他们所掌握的知识非常有限,思维形式又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把一只鲜活的翠鸟呈现在学生面前,化抽象为具体,既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让他们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轻松地区分出了众多的颜色,体会到了作者语言的精妙。

  2、读写紧密结合

  读写结合是传统的中国语文教学的精华之一,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条好路子。西汉著名的辞赋学家杨雄曾云“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翠鸟》这篇课文的第一段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描写动物外形的例子。针对教材特点,教学这一段时,教师把着眼点不单放在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而是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更学到了习作方法,促进了知识向能力转化。

  3、充分重视“读”的训练

  朗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文章的精义妙理,作者的神思妙笔,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味得到,成功的朗读可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积累语言。《翠鸟》这一课,语言生动而准确,字里行间都透着作者对翠鸟的深深喜爱之情。在教学中,教师有目的`、有层次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读的训练:首先初读——感知课文内容,接着默读——理清写作顺序,然后研读――抓住各部分特点,最后赏读――感悟美的语言。

  4、充分发挥“导”的作用

  古希腊生物学家、教育家普罗塔弋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避免了生硬的说教方式,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师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采用了很多方法,搜集了很多课外资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步一步地诱导学生思考,“点睛之笔”疏通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同时又不失时机地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从自读质疑,到理清顺序,到抓住特点,再到欣赏总结,直至最后的迁移写作,教师“导”得自如,“导”得有力,而学生则始终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读书、思考、表达,语文教学的课堂真正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学堂。

【点和线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点和线教案反思01-23

点和线教案01-18

线的认识教学反思06-24

《线的认识》教学反思10-19

相交线教学反思06-20

线和角教学反思09-22

《相交线》教学反思10-26

线描画教学反思02-11

相交线与平行线教学反思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