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摇篮曲教学反思

摇篮曲教学反思

时间:2024-08-18 22:00:0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摇篮曲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摇篮曲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摇篮曲教学反思

摇篮曲教学反思1

  合作交流”是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孔子的《学记》中就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记载。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合作交流”也成为了音乐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音乐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合作交流”这一学习方式由幕后的零碎操作演变为台前的规模实施。如何合理组织合作交流,防止合作交流流于形式,提高合作交流的质量和效果,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笔者在音乐教学中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对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合作交流进行了多轮的教学实践与反思,初步探索了实施的基本规律。

  一、案例

  1.片断之一音乐欣赏课《走近“摇篮曲”》中,我希望在同学们感受、理解了“摇篮曲”之后,能通过“创作”这一形式把自己对摇篮曲的感受和理解表达出来。于是我便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题请同学们来创作一段近似于“摇篮曲”的旋律,并配上歌词唱一唱。同学们可以自由组合,进行合作创作。但是,虽然在交流时众说纷纭,可在过了10分钟后的交流中,很多同学不知所措,都说不行、不会,而且对这一活动不感兴趣……

  主要问题:感知材料存在复合性,教师要求缺乏引导性。

  策略:合作交流的教育功能利弊探析,教师是音乐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任何教学策略都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每一种方式都有适用范围,不能用一种方式去代替另一种方式。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合作交流虽然可以创设一个鼓励儿童探索、发展、测试、讨论、交流和感受音乐的环境,但这~教学策略也存在着花费教学时间过长,“搭车”现象严重的弱点,且易使课堂讨论变得杂乱无章、离题万里,教学效果两极分化。因此在明确实施合作交流利弊的基础上,若要更高效率地发挥合作交流的教育功能,教师必须针对教材、学生的具体情况扬长避短,选择最佳时机,合理组织合作交流,发挥优势功能,才能增强合作交流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功效。

  2.片断之二(改进设计)我设计的主题为:老师请同学们在规定的10分钟内采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心中的“摇篮曲”,如:唱、跳、奏、诵、画、演、创编旋律等。教师提供各类打击乐器、画笔、纸、纱巾、娃娃、摇篮等道具,并采用分组合作讨论。同学们虽然能够自由组合,但我有意识地在每组安排了一个小能手,让他们在组内合作讨论中起一个“带动”的作用。在同学们交流的10分钟里,我到每组了解进展情况,并在“创编旋律组”做一停留:我提醒同学们旋律的创作离不开节拍、节奏、速度的设定,只有在按要求设定好节拍、节奏、速度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旋律才能够达到预定的目的。同学们在我的引导下,很快就创作出一段优美动听的旋律。在10分钟后的成果交流展示中,我发现每组都很有特色,都有出彩的地方,在同学们高质量地完成任务的同时,我发现他们情绪高涨,在表演中充满了自信。在成果展示的同时,我还让每组派一个代表论述设计的构思及方法。同学们通过合作交流,增大了信息量,求知欲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同学们通过这堂音乐欣赏课,走近了“摇篮曲”,理解了“摇篮曲”,在喜欢“摇篮曲”的同时,也丰富了其他方面的知识。

  二、反思

  从这两个课例中说明,同一个主题,同样的合作交流,由于教师实施方式不同,同学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学习情感不同,其效果也截然不同。这使得笔者对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组织合作交流有如下感悟:

  学生能否积极地合作交流,能否在合作交流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参加交流、讨论甚至争论,直接影响到合作交流的质量和效果。首先,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合作交流,特别要鼓励学习稍有困难的学生也参与合作交流。其次,教师要为合作交流创设平等、融洽、开放的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无拘无束。

摇篮曲教学反思2

  我在预设,编写《摇篮曲》教案的过程中,力图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构建一个多方位、多视角的立体化的教学思路,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中,我把音乐与美术、语文等与其他非艺术课程适当结合起来进行,跨科整合,激励创新,培养学生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在音乐实践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因此,我采用“创设情境→情感铺垫→掌握新课→实践拓展”的课堂结构模式完全成了教学任务,我自己比较满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让学生感受音乐,一般的做法是;通过多媒体音响播放音乐让学生感受,或是凭借教师良好的专业基本功激情范唱感染学生,这些做法都是无可非议的。在学生初听《摇篮曲》时,我采用了“闭目聆听”的方法,让学生在优美抒情、安宁温馨的情形下,激发想象,学生很自然地入情入景,结合媒体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音乐氛围,在初步感知摇篮曲的风格的同时,为学生积蓄情感,激发求知欲起到很好的作用,为落实情感目标做好了铺垫。

  二、挖掘教材中的一个“情”字

  情感是激起兴趣的火花。音乐教育是人的情感教育,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景有关。在教学中利用题材相似,表现主题一致的音乐来引出课题不仅为教学作好铺垫,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触动了学生内心深处对音乐的.喜爱之情。学生在课的导入部分已积蓄的情感,必然转化为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能量。

  本课教学我从“情”字入手,利用了音乐的导入方法,很自然地将学生引入情景,结合媒体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了浓厚的音乐氛围,使学生主动而快乐地参与音乐活动,培养了乐学精神,挖掘其丰富的艺术感染力,积极有效地实施情感教育。教学中,让学生体会作者巧妙运用4/4拍强弱节奏、附点音符、前倚音等知识来塑造母爱之情,围绕母爱这个话题展开“唱唱我的好妈妈”、“妈妈,我想对你说”等活动,让学生回忆母爱,说说母爱,体验母爱,表现母爱,回报母爱,表达出孩子对妈妈虔诚的情感,把孩子内心的情感演染得淋漓尽致。一首《摇篮曲》把“音乐与人”联系在一起。

  我有这样的感受,每节课后都会留下遗憾,本课存在着很多不足,假如让我再上一次,我会更多地留给学生创作音乐与表现音乐的空间;我会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运用音乐的主题,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现歌曲,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我会让更多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创作、表演,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总之,我将继续努力,上好每一堂课,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素养,进一步挖掘音乐财富的潜力,发挥音乐在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中的功能。

【摇篮曲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摇篮曲的教学反思02-22

《摇篮曲》的教学反思02-23

《摇篮曲》教案02-18

摇篮曲教案02-26

摇篮曲说课稿09-20

摇篮曲教案07-18

摇篮曲中班教案03-01

摇篮曲音乐教案08-15

《摇篮曲》优秀教案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