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

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24 08:49:11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

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1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是一篇 开发智力的有趣故事。教学时,我以故事导入,来启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充分调动起来的基础上,导入本课的学习。

  虽然课文的篇幅短小,文字也比较浅显,但讲述的道理很有启发性。我首先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在大致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为什么小徒弟的画能得到画师的称赞。要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仅可能多的骆驼。大徒弟想的办法最简单,也是常人一般的想法。二徒弟与大徒弟相比,有一定的进步,用头来代替整个骆驼。无论是大徒弟还是二徒弟画的骆驼数毕竟都是有限的。都没有脱出俗套。小徒弟与他们相比,办法之所以好,是因为他用有限的两只骆驼代表无限的可能,谁也说不清到底有多少只骆驼,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他的画最好。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我让学生 进一步去探讨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也可以画出更多的骆驼。同时,又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

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2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一篇略读课文。

  这篇课文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在教学时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同桌合作来完成。在教学中,我始终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读文之前,我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进行质疑,再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启发学生再次提出自己的问题,组织学生围绕一定的学习任务进行合作学习,并围绕着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这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学生将精读课文中所学习的分段、理解课文等语文基本功,用于了本课的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了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文中,画师评画是全文的重点。在挖掘教材时,我把它设计成一个思维训练点,故设疑问: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多,为什么画师对他们两个人的画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加以称赞呢?而后,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这三幅画,自己去体验小徒弟画的妙处,然后引导学生用“虽然……但是……”“不但……而且……”来说一说这三幅画。通过多层面感悟引领学生把握三徒弟的画为什么与众不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想别人没想到的”的深层意义。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才,锻炼学生的语言智能,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究的能力,使他们的思维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拓展延伸部分,先要学生为“深山藏古寺”诗句选择一幅最适合的图画,并让学生品评画妙在何处,想象当自己是当时的画师又会怎样画?然后请学生说说收集的有关创新的故事。这一环节不仅在于抛砖引玉,更在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的重要性,旨在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3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一位老师要考考三位徒弟的画艺,看谁能在同样大小的一张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大徒弟,想了想在纸上画满了密密麻麻的小骆驼。二徒弟比大徒弟有了进步,在纸上画了许多骆驼头。小徒弟则在纸上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表示连绵起伏的山峰,还画了两只骆驼,一只骆驼在山路上走着,另一只骆驼却只露出一个脑袋和半截身子。可以看出前两位徒弟在纸上画的骆驼是可以数出来的,是有限的。而小徒弟的画面上虽然只有两只骆驼,但他却给我们留下了空白,也许那只骆驼的后面还跟着无数只骆驼,这是以少代多,是无限的。

  这篇课文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在教学时我主要是指导学生自学。在教学中,我始终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学法的培养。读文之前,我引导学生通过回顾略读课文的自学方法使其明确该如何去自学之后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紧接着是检查他们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接着是让他们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给以提示该如何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就是围绕着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这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学生将精读课文中所学习的自学方法、理解课文等语文基本功,用于了本课的阅读实践中,逐步培养了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

  文中,画师评画是全文的重点。在挖掘教材时,我把它设计成一个思维训练点,故设疑问: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画得多,为什么画师对他们两个人的画不满意,而对小徒弟的画加以称赞呢?而后,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这三幅画,自己去体验小徒弟画的妙处。通过引领学生把握三徒弟的画为什么与众不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想别人没想到的”的深层意义。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才,锻炼学生的语言智能,又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还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究的能力,使他们的思维上升到一个新的 高度。

  拓展延伸部分,我先以曹冲称象去加深学生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这一环节不仅在于抛砖引玉,更在于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为紧接着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身边的“想别人没想到的”有关创新的事例,体会故事中的道理的重要性,旨在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的说来我这堂课还有许多败笔,如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在教学重点这块显得有些匆忙,拓展延伸这块也没进行完就下课了;板书不是很规范等。我将本着虚心请教的心态继续努力。

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4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创新似乎成了一个永恒的话题,怎样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呢?我觉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我在听了《想别人没想到的》一课的课堂教学后所想到的。

  这堂课中,执教老师能十分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力求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无论是课前的导入“脑筋急转弯”后,教师问“你是怎么思考的”,还是教学之重点的突破“画师是怎样评价三个徒弟的画的;为什么小徒弟的画画得最好”?这些问题都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教师也力求“授之以渔”。

  但是,我觉得三年级的学生对思维方式的了解还不够,如在课前导入后教师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脑筋急转弯的答案的?你是怎么思考的?”学生有的'说是书上看到过,有的说是瞎猜的,有的说是别人告诉的……这些话都说明学生对思维方式还缺少一些认识,此时,教师可介绍一些方法,如多角度思考(可换位、逆向、侧向思考),不按常规去思考等,真正授之以渔。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去收集一些有关智力开发的故事,想想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

  又如,在评析三个徒弟三副画的时候,可以抓住三个徒弟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式而导致不同的结果来展开讨论。教师可问:三个徒弟拿到师傅的考题后,是怎么想的呢?让学生写写说说三个徒弟的想法,体会大徒弟和二徒弟只想到“多”,而小徒弟想到了“数不尽”,别出心裁,想别人没想到的。

  课外收集一些思维方式的知识或有关的故事,这体现了学科的整合,促使学生综合性学习,更有助于学生拓展思维,即使这些方法对学生来说当时不是很理解,但只要“授之以渔”,总有一天,学生能学会“捕鱼”。

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5

  教学本文,指导预习时,我让学生自主了解了本文主要内容,根据内容查找资料,从同学们的作业反馈意见可以看出,文中内容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一件难事,也因为本文本身就是一片略读课文。但从查找的资料看出,学生时查找了很多名画,却没有理解到文照所讲的作画时构思之妙。于是,我做了调整,抓住了拓展来理解课文。因为俗话说:“不懂是因为见的少,见得多了就懂了。”于是,在理解本文的基础上,我出示了 “深山藏古寺”一画,让学生先谈自己的理解,怎么画这幅画,然后出示名家作品,再次对名家作品进行分析,带领孩子们在“藏”上下功夫。接着出示了“踏花归来马蹄香”,让同学们理解如何表现“香”,通过观察名画,学生还谈出了如何画“风”。

  最后,我留给同学们的作业是如何表现在一张纸上划出更多的.人.留这个作业的目的是再次考察同学对课文中所讲的如何把握主题,如何去想得更妙,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另外,本文中还有一个还重要的作业,理解小伙伴的话,在理解课文时,我们回忆了“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同学们回忆还有哪些这样的故事。

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6

  今天,我执教了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想别人没想到的》,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一个画师考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结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赢得了称赞的故事。这篇课文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

  新课程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教学中,我始终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要求教师在讲略读课文时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首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让学生依据教学提示进行合作学习,并围绕着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这一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教学时,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主要指导学生读好三位徒弟的画和画师的称赞。

  由于时间关系,最后没有让学生联系实际谈,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7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育学生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重点:

  学习他人遇事要善于动脑筋,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边读边想,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笔画出三个徒弟各是怎样画的句子。

  3、说说小徒弟的一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二、汇报交流

  1、同桌互相检查

  3、指旬读,想机指导读流利。

  交流思考问题: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说说为什么师父夸小徒弟画得好?好在哪里?

  (根据交流,重点读师父说的话,体会好在哪里?)

  三、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读好三徒弟各是怎么画的,以及师父的'话。

  四、总结,随文阅读

  总结:一张纸,即使画满了骆驼,也是有数的,两小徒弟不公画法简洁,而且利用山路转弯,只画了两头行走的骆驼,意味深长,给人无限想象。这就是想别人没想到的,只有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创新。你通过读书或在生活中发现还有没有这样的事?(自主谈,教师也交流自己知道的事)

  随文阅读《踏花归去马蹄香》,画一画,看看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五、课外拓展。

  课外收集一个这样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把课文中的事像画师那样考考家人,看他们谁想得更妙。

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8

  导入新课时,我就以故事开头,说一位师父给了三个徒弟同样大的一张纸,让三个徒弟比赛谁画的骆驼多。接着课件出示了大徒弟画的密密麻麻的,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的许许多多的骆驼头;三徒弟画的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表示连绵不断的山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一只骆驼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这三张画时,我问:“你们说说谁画得多?”

  生1:二徒弟画得最多。(出乎意料,原以为学生一看就明白。)

  生2:我同意,我也认为二徒弟画得多些。(没想到还不只一个学生这样认为。)

  师:再看看究竟是谁画得多?

  生4:二徒弟画得多,他画的都是骆驼头,占的地方小些,所以画得多些。(还说得有条有理呢!)

  师:你们都同意吗?

  生5:大徒弟画得多。(看见老师这样问,想必不对吧,换个答案。)

  许多学生叫起来:不对,二徒弟画得多。(总算没糊涂到家。)

  师:那么,师父夸奖了谁?(只有引导了。)

  生7:夸奖了三徒弟。(是呀,想出原因了吗?)

  师:想想,师父为什么夸奖三徒弟?

  生8:我知道,哪些大山里面还有许多骆驼。(这才对呀!)

  生9:对,那些山挡住了,我知道骆驼一般是一个队一起行动。走出一只,还会走出一只。(有帮腔的了。)

  师:知道会走出多少只吗?

  生10:不知道。老师不知道多少,就是最多的。(聪明的登台了。)

  师:谁最聪明?为什么?(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反思】

  1、为什么学生看图不能准确地找到答案?

  本节课,教师设计的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看图比较,希望能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自己通过看图,讨论,明白了为什么三徒弟画的两只骆驼是最多的,对后面课文的理解打下了基础。在讨论与辩论中各抒己见,感受到了快乐。而且,当课题出示,学生读题后教师问:“为什么以《想别人没想到的》为题?是谁“想别人没想到的”学生虽然还没读课文,但显得十分活跃,抢着回答。这篇课文上完后,我有出示了这样的“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两个故事。

  故事一,宋朝有个皇帝叫赵佶,他很喜欢画画,常常出一句诗,让前来考试的人画,以此来选拔人才。有一次,他出了一句 “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诗句。那些考生看了题目,不是画了一片草地加上一朵红花,就是许多绿叶中插着一朵花。皇帝看着都不满意。当他看到最后一张画时,不禁连声叫好。只见画上画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一位少女穿着一身绿装在林子里荡秋千,只有那张小嘴是红红的。

  故事二,还是宋代,还是以诗句为题作画考试。说的是有一年,考画的内容是“踏花归来马蹄香”。考生们绞尽脑汁想起来,想好了,就开始画。有的画骑马人踏春归来,手里拿着一枝花;有的还在马蹄上画上沾着的几片花瓣,对于这些画,主考官都不太满意。只有一位考生别出心裁,他没有画花,只是画了几只蝴蝶,在绕着马蹄翻飞。主考官一见这画,十分喜欢,连声称妙,并录取了这个人。这两个故事也就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我们做什么事要“想别人没有想到的”。

  课文的导入,学生为什么不能准确的找到答案?我想,一是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生活经验,二是课件的制作还不能让学生一目了然。如果能将三徒弟的画意用FLcsh动画演示一下,就没有前面的一幕了。

  2、是不是没有“拓展”内容的课就不是一节上得很成功的课?

  听了许多老师的课,都给学生一个拓展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我的这一节课,虽然给学生增添了两个“想别人没想到的”故事,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但没有给学生一个拓展的舞台,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有没有想到过别人没想到的事。新课标中要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那么我们每一节课是不是都应设计拓展的内容?

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9

  核心提示:《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位画师要考查三位徒弟,看谁能在同样大小的一张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大徒弟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的是许许多多骆驼的头,比大徒弟有了进步。小徒弟虽然只画...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位画师要考查三位徒弟,看谁能在同样大小的.一张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大徒弟画满了很小很小的骆驼,二徒弟画的是许许多多骆驼的头,比大徒弟有了进步。小徒弟虽然只画了则在纸两只骆驼,一只完整,一只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但数不尽的骆驼的情境,让人拍案叫绝。课文的题目揭示了这篇课文的中心,插图揭示了小徒弟画面的内容。

  这篇课文篇幅短小,文字也比较浅显,但讲述的道理却很有启发性。教学时,我首先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在大致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为什么小徒弟的画能得到画师的称赞。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突破两个词语“连绵起伏”、“若隐若现”,用鲜明的插图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并通过联系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理解小徒弟的画与两位师兄的不同之处在于能够给人以想象,想象到在那山后还会走出许许多多的骆驼。这样,既化解了词语理解的困难,又领会了课文内容。

  学完了《想别人没想到的》,学生们纷纷表示明白了学习、生活中要多动脑筋,勤于思考,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而我讲完了《想别人没想到的》,也更加明白教学中更要有所创新,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

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10

  《想别人没想到的》是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位画师考查三个徒弟,看谁能在一张同样大小的纸上,画出的骆驼最多,最后小徒弟的画得到画师的称赞。故事启发我们要开阔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想别人没想到的,做别人没做到的。学习本课的目标是:

  1、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进一步训练学生默读的能力,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得到画师的称赞?

  3、结合课文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文的重难点是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画师的话只有一句,但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要认真帮助学生认真理会。

  鉴于文本是略读课文,也是一篇开发智力的有趣故事。教学时,我以故事导入,来启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课的学习。在学习课文时,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在大致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有位伟人说过,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通过学生提问,让学生自读自悟,品词、品句、讨论、交流,促进学生提有价值的问题和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在学生广泛思考、交流的基础上,再拓展延伸,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例子,从中受到启发。

  本着这样的理念设计教学,我们边实践边修改,边研磨边完善,经历了以下过程:

  【研磨反思一】

  精彩亮点:

  1、教学目标明确,内容安排合理。

  2、故事导入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充分利用插图,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4、教学内容注重内外结合。

  存在问题:

  1、不够大胆放手,被老师设计的表格牵引,把时间花在过多地讲解课文上,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没有得到体现。

  2、因为每位学生手中都有一个表格,大家没有讨论而是各自完成后才交流的,没有真正发挥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3、让学生品读词语、品读句子不够,学生对画师的'话理解不透。

  解决策略:

  1、把握好略读课文的特点,略读课文要求教师在讲略读课文时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自读自悟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2、发给四人小组一张表格,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填表,帮助学生学习三个徒弟是怎么画骆驼,怎么想的?真正发挥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3、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充分品词品句后,在理解中读,认真领会画师的话。

  【研磨反思二】

  精彩亮点:

  1、善用激励性语言,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

  2、抓主线,突破文章的重难点。通过表格来对比三个徒弟的画,帮助学生学习三个徒弟是怎么画骆驼,怎么想的?

  3、拓展延伸,设计了两部分内容,学生举出了很多这样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究方式,真正发挥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存在问题:

  1、时间把握不够好,安排显得前松后紧。

  2、小组汇报交流时没有关注到全体成员。

  3、用关联词“虽然……但是……”“因为……所以……”评价三位徒弟的画时,显得有点突然,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

  解决策略:

  1、控制好时间,课文内容的讲解控制在30分钟内,拓展延伸部分控制在10分钟内。。

  2、小组汇报交流要关注到全体成员,有组员没有发表意见的,可提示本组成员互相补充,或者让其他组同学向他们质疑。

  3、充分利用好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三位徒弟是怎么画骆驼的,再让学生用关联词“虽然……但是……”“因为……所以……”评价三位徒弟的画,先同桌互说,再提问,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研磨反思三】

  精彩亮点:

  1、教学主线清晰,紧紧扣住“小徒弟的画为什么受到画师的称赞”展开教学。

  2、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真正发挥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3、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扶、放处理得体,学生经历了由不会到会的自学过程。

  4、充分挖掘教材可以利用的部分,引导学生在观察、想象、说话的基础上理解文本。

  5、通过让学生自读自悟的方式,促进学生提有价值的问题和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6、课后的拓展延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7、注重朗读训练,读书形式多样,通过抓重点词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存在问题:

  1、板书设计不够精炼,要突出中心。

  2、画师的话还要结合插图理解、读透。

  解决策略:

  1、板书设计可修改如下:

  想别人没想到的

  大徒弟很多

  二徒弟许多

  小徒弟两只以少代多

  勤动脑善思考

  2、当学生对画师的话质疑后,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为什么小徒弟的画受到画师的称赞?充分让学生动脑动口,在提问个别学生,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充分朗读画师的画,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08-28

小学三年级语文《想别人没想到的》教学反思10-04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03-09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03-07

《想别人没想到的》的教案03-05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优秀12-26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14篇06-25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12篇09-09

《想别人没想到的》教案13篇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