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4-08-13 14:02:2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集合15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集合15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

  在教学《数铅笔》之前我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在入学前已初步会数100以内的数,但对于数的概念却未必都清楚。这节课我没有使用教具,用的都是教室里的素材,如有多少个同学,多少只手,多少个手指头等。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学生也很感兴趣,也许是刚开学的原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过完年后,好像也懂事了。看到这帮小家伙一个个精神饱满端正地坐在教室配合着我上课,此时的我也被小朋友的精神面貌感染了。借着这一良好的状态,我采用了多种教学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了100以内的.数数。

  (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等)

  整个教学过程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用不同数数的方法数出100内的数。此时,我感觉这节课的效果应该不错,学生掌握得也应该差不多了。于是就进行练习巩固,在练习过程中,我却发现了学生并不像预期的那样,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如“圈一圈,数一数”中一堆杂乱无序的圆点,数数一共有几个?许多学生为了更快地数出结果,用五个五个数,三个三个数,十个十个数等方法数数,数着数着就乱了手脚,结果出现很多漏数或多数的错误答案。

  (这种情况应该选择边圈边数的方法)

  再如一个整齐有序的队列(10人一行),数数一共有多少人?学生为突显自己的方法多而且独特,用三个三个数,六个六个数等方法去数,结果不单速度慢而且容易出错。

  (这种情况应该选择十个十个数或五个五个数)

  学生虽然学会了数数,但在很多实际情况中,很多学生不知如何选择哪一种数数方法去数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2

  《统计》这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整理简单数据,初步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分类整理数据的方法,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在简单的统计表里。

  这节课,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营造了有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好奇,然后去探索、去质疑、去寻找答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解决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主动地构建了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达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一、呈现的独创性。

  能够用来促进学习的任何正当方法和手段,都是合理的。由于统计实际生活中的随机性内容在教室里不便开展,于是,我利用学具中的各种形状的几何图形卡片,让学生体会到“数一数”不能正确地统计各种形状的几何图形卡片的个数,从而产生了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了学生自主选择和使用学习策略的意识。

  二、探索的自主性。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用已有的经验已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于是通过观察、讨论、分析,自己探究出多种记录数据的方法:有的把各种形状的各种形状的几何图形卡片分类记录,有的用画“☆”表示卡片的个数,有的用画“正”表示卡片的个数,有的则用打“√”的方法记录卡片的.个数……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记录方法,动手将几何图形卡片的个数统计出来,亲身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使学生对数据的整理与归纳的思想得到了发展

  三、数学的实用性。

  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本课通过对几何图形卡片个数的统计和分析,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了数学的价值。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3

  先说不足:在教学语言上更加简炼,干脆简洁,

  课堂上如果在整体把握中节奏快一点就更好,符合低段孩子的年龄特征,时刻激发孩子的兴趣。

  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从而探索出多种计算方法并掌握竖式加法的计算法则。将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而在这其中,对多样化算法进行优化,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达到正确完成计算又将是本节课的难点部分。在这次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突出重点,以及采用介绍算理、强调法则的方法来突破难点。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这些指导思想,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来教学,这几种方法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帮助学生快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使用的是创设情境法。上课一开始,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你们都是在什么时候发新书呢?在学生融入课堂情境的时候,我将告诉学生: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到明明班上去看一看。(课件出示发新书的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从图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在学生讨论说后,再让学生思考40本书够不够是什么意思?说一说你的看法。比如;小明他们班女生19人,男生18人,一共有多少人?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这就自然地引出有关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数学问题,这就是本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这个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新知识探索

  在新课引入过后,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新知识探索,也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在这一环节中,我将使用的是任务学习法和多媒体演示法。第一步:我让同学们独立思考算法,试算19+18=(),第二步:我组织学生组内交流算法,对每种算法进行评价。第三步再全班同学交流算法。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先进行估算,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在解决“19+18=?”这个问题时,学生通过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算一算等活动,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促使他们实现知识的迁移。在探究计算方法时,利用小棒突破难点,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获得直观体验,鼓励算法多样化,发展学生创新意识。我先让学生进行口算方法的尝试:(1)、请学生说一说有哪些口算方法?(2)、教师(课件出示),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算?

  生1:10+10=20 8+9=17 20+17=37

  生2:19+10=29 29+8=37

  生3:20+18=38 38-1=37

  再让学生比较这三种方法哪一种要简便一些?说一说原因。除了口算算法外,我还让学生通过用摆小棒、竖式方法计算。来强调“满十进一”的计算法则,教师要板书列竖式的算法,为了强化法则,我采用了编儿歌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出示课件:儿歌)这一系列活动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同时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让他们进行自主的探索性学习,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发现、自己描述,并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相互补充,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在新知识学习后,我就将带学生进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练习分两部分:一是基础练习,二是开放性练习。(出示课件)这样做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最后一个环节是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说说)师(课件出示)儿歌:

  进位加法要记牢,相同数位要对齐,

  先从个位加起来,个位满十要进一。

  生:齐唱儿歌结束。

  总之,在这节课中我做到既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又关注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的学习,以及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还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意识。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4

  图形的拼组是在既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如做风车的手工活动中,先让学生思考:风车应该怎么做?在做的过程中,纸的形状每一步都会发生什么变化?带着这个问题在小组里交流,学生们讨论热烈,有的带着大家一起研究书中风车的制作步骤,并按要求动手折一折,有的则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制作,当风车一个个在他们的手中诞生时,他们兴奋异常。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看到了平面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又体验到了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探索”这些课改中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本课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5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小括号》教学反思小括号以前是二年级下册的知识,现在新教材改编在一年级下册,在学习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能解决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编排的。学生完全有能力掌握,且笑苦熬好的出现可以增加试题的变化,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教材编排是用连续减去两次星星,我觉得可能用在购物的`场景会比较好。贴近生活实际,且也学了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我是这样设计的,小明妈妈做饭时发现没酱油了,给小明10元钱,买一瓶5元的酱油,剩下的钱可以给小明3元买冰激凌,最后剩下的钱是多少元?学生很兴奋地去买东西,算钱。

  大部分学生列出的算式是10-5-3=2(元),我就引导,去商店买东西一般是怎么付钱的呢?冰激凌和酱油是在同一个店里面买的。售货员是怎样找钱的呢?很快就有学生说,哦,要先算一共要花多少钱,售货员才好找钱给我们。于是大家都说一共是要8元呢,这个8元是怎么来的呢?题目没有直接给出,是用3+5合起来的。那能不能用一个算是表示呢?于是就有矛盾10-5+3,这样列式是先算什么?而题目是要先算3+5,怎么办好?顺势就引出小括号,从而学生明白小括号是用来改变运算顺序的。

  由于是第一次接触小括号,所以我又适当增加了买其他东西的场景,练习的时候就用书本上的剪星星,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吃东西场景。在练习的时候,强调为什么要用小括号,要先算什么,加以巩固。这当中学生也知道了小括号和我们前面学习的+,-一样,有着自己的作用和意义。最后我还把括号比作老奶奶,过马路的时候让老奶奶先走,学生就能更加形象地记忆住了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6

  教学内容:练习三3~6题。

  1.加强练习,增强运算技能

  在新课程背景下,运算技能的提高仍然是计算课的一个重要目标。只不过教师要注意训练的形式,“应减少单纯和程式化的技能性训练”。本节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你能做几题就做几题”、“同桌相互出题计算”、“游戏中计算”等形式的练习,既加强了训练,又不失趣味性。

  当然,这些练习也不仅仅训练技能,有些练习的功能在组织教学时得到了拓展。如“你能做几题就做几题”练习后,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口算方法;“数学游戏”中,又让学生相互检查答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相互评价等。

  2.注重口算方法的多样化

  除了常见的”想加算减”和”破十法”外,如引导学生发现十几减9的口算规律,得出差等于被减数个位上和十位上的数相加.再如向学生讲解形象生动的'欠数法,引用买东西的例子。我有5元钱,想买9元钱的东西,还欠4元钱,第二天再付10元钱,可得6元钱,可得口诀:欠4得6。既而得出九句口诀:欠1得9,欠2得8,欠3得7,欠4得6,欠5得5,欠6得4,欠7得3,欠8得2,欠9得1。学生乐学,爱学,而且学得轻松。

  3.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本节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少数学生能口算出得数,但想的过程说不清楚.也有对于一种算法都不会用的学生,我们该作如何指导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7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习潜能。

  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在教学时,启发学生独立观察发现,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己搜集信息和数据,进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8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并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会使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针对教学目标,应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

  1.着力于学生的语言发展,能用完整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多些、少些”,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充分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

  利用身边的例子引入。上课开始,我就问学生:教我们的老师有多少?我们班有多少人?学生兴趣挺高,一起在数教我们的老师有多少人,然后再数我们班有多少人,这样既巩固了学生数100以内的数,也让学生学习的劲头高涨。数出:老师7人,学生51人(板书)。然后由这两个数据让学生明白:“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然后还是用身边的例子:男生和女生的人数(人数差不多),来引入本课的另一个知识:多一些和少一些。这样,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效果挺好。

  3.采用欢快轻松的教学方式,避免单调的模仿和说教。

  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和少一些”的含义后,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以便更加熟练理解。让孩子们互相举例子,更加巩固含义。然后全班交流:孩子们举的例子挺好:比如说:我又10支铅笔,小红又50支,小红的比我的多得多等例子,加深学生多两个数之间大小关系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9

  1、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看、想、问、做

  低年级的统计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直接的操作和感知的基础上,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因此,我紧密的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我利用举行“六一”儿童节联欢会,问要买什么水果?学生比较感兴趣,而且乐于关注。有了这样的情感,学生学起数学知识来,当然是事半功倍了。让学生自己去调查,,如此以来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通过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亲身体会调查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对统计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并懂得如何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了数学问题。

  2、抓住时机,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张扬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想自己所想,问自己所问的,说自己想说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会想、会问、会说。要学会肯定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帮助别人弥补不足之处。对别人做法不理解的不要指责,而是学会提问。形成一种老师、学生平等的在一起研究问题的氛围。教师不但要尊重和肯定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方式与结果,还要抓好时机,激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与长处,促进他们个性素质,整节课学生不是静静的听教师教,而是热闹的“动”起来。这是我呼唤学生“积极参与”与“合作交流”的成功之处。同学们在我创设的民主、平等的'气氛下思维开始了,头脑灵活了,参与意识增强了,合作交流的效果渐佳了。

  3、评价形式多样化,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节课我注意到了对学生的评价,实现了方式多样化,既有语言上的激励,也有体态语的触摸。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样评价方式我除了用以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也关注了学生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另外我还进行了一个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尝试,我看到了学生在自我反思的矛盾斗争中增添了一份勇气,更增添了一份自信。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0

  让“预设”和“生成”激情共舞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预设”的非常好的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也常常会“卡壳”。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过分的拘泥于静态教案的“预设”而忽视动态学案的“生成”,使学生深陷在“预设”的巢臼里。教师能否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是进行教学“预设”的重点,也是动态“生成”的逻辑起点。评价“预设”的效能高低,应当分析“预设”是否促进了课堂的有效“生成”,这就要求我们应当为“生成”去谋划好“预设”。使“预设”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成”的质量。

  一、“预设”教学目标——准确定位,源于全面了解学生

  在一节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尤为重要。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即教学应达到的程度,它可以克服教学上的`盲目性,是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基本保证和首要环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教学目标,坚持面向未来,立足课堂,确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

  这节课学习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是小学阶段整数大小比较的基础和重点。为以后的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多位数的大小比较奠定基础,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教材提供了情境,让学生自己解决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最后由教师给出比较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比较10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1.使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利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现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预设”新知教学——准确把握,源于学生的需要

  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既不能过高地估计学生,也不能过低地估计学生,新知的学习应源于学生的需要,让他们能够自由而主动的学习。

  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虽然已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并能用符号表示大小,但对100以内数只是初步认识,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较为困难。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他们

  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具体、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从中感知两个数的大小,再逐步过渡到借助计数器的比较,最终能抽象地比较数的大小。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要贴近学生,俯下身子来备课,多和学生交流,不失为备课的有效途径,课前短短的交流和调查,胜过教师长时间的“闭门造车”。

  三、要在“生成”中即时准确“预设”

  教师要了解学生,上课的时候,要关注学生的情况,关注学生有什么创意?有什么困难?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适当的调整,把学生的情况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来利用,而不是作为负担。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作出“生成”的教学策略。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真正做学习的小主人。

  四、要在“生成”中不断调整 “预设”

  本节课上完以后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新授部分过程太快。应从数的组成的角度去比较数的大小,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也为后继教学做铺垫。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

  2.习题的设计要细化,要充分理解编者的意图。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使我深深的体会到要认真的吃透教材,精心的设计每一个数学活动,使我的每一位学生有所得。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1

  这部分教材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准确描述数之间的大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观察中比较,学会由观察情境图比较转化为数的.比较。这部分教材在传统数学教科书里没有的,我们在教学时应给予必要的关注。

  一开始,我让学生同桌两人比高矮,让学生说说你比同桌怎么样,同桌比你怎么样?然后让一个学生和我比,学生觉得好奇,有趣,乐意表现自己,主动地进入了学习状态。在比高矮的基础上,利用书上红金鱼78、花金鱼15和黑金鱼10,比多少的有趣情境,唤醒学生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主动迁移,轻松自然地学习用“少一些,多一些”描述两数关系,同时学生还会在已有的知识上,由图意提出不同的解答方法,这样使生活中有关的数学现象和经验得到了升华。接下来,我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体会少得多、多得多,然后逐步过渡到数的比较。最后学习完新知识后,我让学生想想在我们身边你能用语言描述你所观察到的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时,学生兴趣盎然,话题一下子就像放水地闸门,滔滔不绝地说开了,他们说得那么地正确和有序,令我兴奋、惊奇。

  对于课后练习,让学生完成做一做题时,很轻松地就完成了而且还说得很棒!其实,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通过利用已学的知识说说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

  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还是比较活跃,掌握得比较好,个别学生还有待于课后辅导。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2

  1、在教学时我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比如:在电影院找座位。通过活动学生很快明白了要找到自己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排和号。接着提问问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还有哪些确定位置的方法?凭经验学生说出了由经度和纬度可以确定位置等,由学生的思路展示了书上的随堂练习和例一。效果都很好,学生的热情也很高。书中的“议一议”这种确定位置的方法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在此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游戏体现学生的一个分工合作精神,完成了此游戏,“议一议”也就迎刃而解了。此时课堂气氛达到了最**。

  2、整节课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知识的引导者,组织者,并且气氛一直都很热烈,每个学生都充分的参与进来了。效果很好。通过一环一环的活动,学生都明白了要确定一个位置:至少需要两个条件。并且确定位置的方法有很多种。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了一系列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题,同时注意学生语言描述的准确性。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在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巩固已学的数学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本节课由于内容比较简单,在教学的时候注意了小组活动的组织,不使小组活动流于形式。在应该探讨的地方适当安排了时间,整节课下来平时基础很差的同学都掌握的很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3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已学20以内数的基础之上所学的,并且对于100以内的数,学生也已在生活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感性认知。因此我非常关注学生的原有经验,在学生充分展示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如在课一开始我就请学生先说说20以内数的组成,让他们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一步一步深入探究。接着又从学生感兴趣的数小棒入手,先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着数100根小棒,通过观察发现部分学生有自己数数的好方法时,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在展示数数的过程中,我不时的`相机指导,肯定了他们10根10根数的方法后,要求他们每10根扎成一捆,最后10捆再扎成一大捆,形象地再现了10个一是一十,10个百是一百。于是全班同学学着数小棒,再一次展现10捆小棒时,引导观察数好的小棒,说说看懂了什么?比较顺畅地理解了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

  整堂课虽然气氛活跃,但课堂中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在学生第一次数100根小棒时,由于事先没有提示过学生如何才能有效快速地数,导致数数时费时较多,造成后面的学习过程较紧张。学习数的组成时,虽然学生理解的很好,但是如果能有时间让学生自己来摆摆小棒,而不是简单地看课件,也许更能照顾到后进学生。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4

  一年级下册<<统计>>的第一课时,教后我做了以下反思:

  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及必要性。

  本节课我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儿童年龄特点,创设了“组织比赛”、“最喜欢的水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通过情境问题“究竟组织什么比赛好呢?”,引发学生争议,使学生在争议与交流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2、大胆放手让学生探索调查方法,经历统计的`过程,分析统计结果。

  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这是数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在教学中,我设计必要的活动,化“静”的知识接受为“动”的过程,我为学生创造条件,“假如你来当小调查员,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调查”,使学生有机会展示调查统计方法的多样性。在调查统计的过程中,我采取分组合作,再汇总全班意见,有意扩大了学生的参与范围,使每个学生都能亲身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我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开启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选择、加工信息,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并使学生对统计的实际意义有了进一步的体会。

  3背醪脚嘌学生的合作意识。

  组织探索活动时,我要求学生能与小组中的小伙伴分工合作,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能在组内、班级中汇报自己的调查方法、调查结果,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这节课教学氛围融洽,师生配合默契,学生都能容入到课堂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15

  本案例教学以“学生”为本,体现数学是生活所需,实际所需,从而产生要学数学,要学有用的数学;体现数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反映数学的价值观而设计的,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数学展现要源于生活

  总感到现在的小学生学数学学的特别的辛苦。数学课和数学作业,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只是一些非常抽象的符号的枯燥运算,很少有趣味可言。作为数学老师,我们不得不经常依赖数学之外的力量(如奖励、惩罚、竞争等),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其实,数学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即便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也能找到原型。例如,片断一(我们学习过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说说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如果我们把小学生在生活中看到的现象或可能遇到的问题当作数学研究的对象,并且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尝试去解决这样的问题,学生就会感受到数学的.力量,感受到数学的亲切,并且萌发主动学习和运用数学思维方式的动机。

  2.数学教学要超越生活

  数学知识虽然源于生活,但与现实的生活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毕竟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高度严密的学科。当数学教学找到了与生活的连接点,把数学现象规律用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来表现时,数学知识的学习就变的“通俗易懂”了。如本课教学中从“体”到“面”的展开教学,教师先引导学生从一个长方体物体上找长方形,接着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那么你们能不能从其他的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充分体现由整体认识到局部探索的教学策略,有效的突破了学生认识与探索的难点。但并不是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公开课”,教学形式“五花八门”,教学过程却没有层次、深度,没有从单纯的“形式”提升到数学的理性分析上来,导致一堂“数学公开课”变成了“生活指导课”。

  3.数学学了要反映生活

  反映生活要求数学学了着眼于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需要数学,启发学生从学习中感受数学思维方式及其力量,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弗赖登塔尔所提出的数学教育的四条教学原则中有一条是“数学现实”原则。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工作和思考着的特定客观世界以及反映这个世界的各种数学概念,它的运算方法和数学知识结构,这就是所谓的“数学现实”,数学教学就是从学生具有的“数学现实”作为直接出发点,并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把经验材料“数学化”。这就要求我们将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结合起来,使数学有亲近性、现实性,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这种具体、生动、直观的数学教育,可以使学生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感悟数学,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客观世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有数学,在学习中感受数学。教学过程的设计中要注意让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注重引导他们去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存在。如片断四设计:“给课本第36页第一题的图形涂色”,既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叙述,多种感官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动促思,体现了“动中有学”、“玩中有学”的思想。按排了对生活中交通标志形状的辨认,既巩固可学习内容,又对学生进行了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教育,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反思07-18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02-06

一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反思09-30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03-01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05-24

【精品】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01-15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05-25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06-10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08-12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