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时间:2024-06-30 03:19:40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14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二数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14篇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1

  本节课从实际生活中常见的表示位置出发,引出有序数对的概念,指出利用有序数对可以表示物体的位置。围绕着这些内容,我设置了五个活动,活动一游戏“找朋友”——探究如何确定位置,活动二用数对表示位置,活动三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活动四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应用举例,活动五小结,布置作业。

  上完课后,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个活动,我规定靠门口竖着第一列,横着第一行,我想找一个好朋友,首先,只给一个数据,他在第三行,请第三行的同学站起来,刷,同学们就迅速的`站了起来,紧接着就听有的同学小声说,第三(四)列,他们都想成为老师的好朋友,而我,“欲擒故纵”,问:只给一个数据,能否确定位置?找了刚才哪行的一个学生回答,他说“不能”。接着,我给两个数据第四列第二排,同学们高兴的站了起来,给两个数据能确定一个位置吗?为什么?最后,我让同学站起来说出自己的位置,很多同学跃跃欲试,积极性非常高,通过这个活动,让我觉得学生都愿意做老师的好朋友,而我更愿意做他们的良师益友,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受到老师的关注,而我不管学生的基础如何,每一节都课会关注每一个学生。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2

  一个学期过去了,回顾这个学期的教学,有如下反思:

  (一)记教学日记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或教学结束之后,对自己教学得失可以进行总结反思,这种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教学参与者看,可以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得失。主要涉及到的是教学方法的反思,如针对不同类型的知识(概念、原理等)是否采用了相应的方法,以及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的适合性,可以反思学生的学习行为得失,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从教学进行的步骤看,可以反思教学的导入,教学各环节的衔接;从教学内容看,可以反思教学目标设置的合适性,教材内容重点、难点的处理,单元教学内容在学科体系中的位置等。

  (二)听课与评课

  听课决不是简单地评价别人之优劣,不是关注讲课者将要讲什么,而是思考自己如何处理好同样的内容,然后将讲课者处理问题的方式与自己的预想处理方式相对照,以发现其中的出入。教师讲课时并不总是能注意到自己教学上的得失,但若课后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特别是与同行、专家教师一起,边看边评,则更能看出自己在教学中的长短。

  (三)征求学生意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养分。所以潜心于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教师,往往会向学生征询对自己教学的反馈意见,层次好、中、差的学生会有他们不同的看法,学生的某些想法也许教师没想到。通过对他们意见的征询,结合自己的思考,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这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的渠道。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不但是高中阶段学习上的需要,还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但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一方面需教师的指导,另一方面也靠老师的强求。教师应向学生介绍高中数学特点,进行学习方法的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这里,重点是会听课和合理安排时间。听课时要动脑、动笔、动口,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只记结论。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课外辅导书,以扩大知识面。提倡学生进行章节总结,把知识串成线,做到书由厚读薄,又由薄变厚。期中、期末都要召开学习方法交流会,让好的学习方法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财富。我希望我的反思对下一期高二的教学有一点帮助,让我们的数学教学少走弯路,期末高一数学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四)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

  规范化的教学应在单元教学结束时,通过多种方式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检查。检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从而提出自己改进的建议,不论检查什么内容,都包含着对自己教学的反思。这种反思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严格要求,打好基础。开学第一节课,教师就应对学习的五大环节提出具体、可行要求。如:作业的规范化,独立完成,订正错题等等。对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弊病,应限期改正。严格要求贵在持之以恒,贯穿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成为学生的习惯。考试的密度要增加,如第一章可分为三块进行教学,每讲完一块都要复习、测验及格率不到70%应重新复习、测验应经常化,用以督促、检查、巩固所学知识。实践表明,教好课与严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学生学习中的得失表现,造成得失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在内容掌握上存在的一致性倾向,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五)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写“再教设计”

  一个教师在自己漫长的教学生涯中,谁没有教得得心应手的时候?谁没有精雕细刻的得意之作?谁没有激情澎湃的创新灵感?但是这些别人无法领略的“得意之作”、“成功之法”,不及时的总结和积累,得不到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终归会“事过境迁”而“烟消云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勤于积累,善于思考,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以上几点便是我的一点心得,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积累经验,以便尽快的提高自己。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3

  时光荏苒,转眼一学期又已经结束,这学期以来,我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思路和方法,切实抓好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认真引导学生理解和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无论从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方法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取得了应有的成绩。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态度

  一学期以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二、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学习新课程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自实行新课程以来,我是带新课程的新授课,为了加强对新课程的认识和了解,我积极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理论,仔细研究新的课程标准,及时更新自己的大脑,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为了和教学一线的同行们交流,积极利用好互联网络,开通了教育教学博客,养成了及时写教学反思的好习惯。作为一位年轻的数学教师,我发现在教学前后,进行教学反思尤为重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独特的`见解,教学前后,都要进行反思,对以后上课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矗同时,这些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积累经验,教后反思,是上好一堂精彩而又有效课的第一手材料。

  三、关心爱护学生,积极研究学情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爱是最好的教育”,作为教师不仅仅要担任响应的教学,同时还肩负着育人的责任。如何育人?我认为,爱学生是根本。爱学生,就需要我们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只有这样,了解了学生,才能了解到学情,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多与学生交流,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做学生的朋友,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班级中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为自己的备课提供第一手的资料,还可以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提高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四、充分备课,精心钻研教材及考题

  分备教材和备学生两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备教材就是根据所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情景,力争做到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方法灵活,讲练结合,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备学生指的是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依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水平设计合理恰当的教学氛围,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扩展学生的认知领域,为学生提供思维训练的平台,创设熟悉易懂的学习情景,为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知识积累提供可能。备课中一定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的实际内容出发,这样二者兼顾才能提高备课的针对性、有效性。一节课的好坏,关键在于备课,备课是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备课中我着重注意了这样几点:1、新课程与老课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2、本节内容在整个高中数学中的地位;3、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对本节内容的要求;4、近几年高考试题对本节内容的考查情况;5、学生对本节内容预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6、本节内容还可以补充哪些典型例题和习题;7、本节内容在数学发展史上有怎样的地位;8、本节内容哪些是学生可以自学会的,哪些是必须要仔细讲解的;哪些是可以不用做要求的;9、本节内容的重点如何处理,难点如何突破,关键点如何引导,疑惑点如何澄清等

  在教学过程过,特别重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是考生必须牢固而又熟练掌握的内容之一。它也是高考数学科所重点考查的重点内容。对于重要的数学概念,考生尤其需要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从这几年的高考来看,有相当多的考生对掌握不牢,对一些概念内容的理解只浮于表面,甚至残缺不全,因而在解题中往往无从下手或者导致各种错误。还特别重视学生对公式掌握的熟练程度和基本运算的训练,重点抓解答题的解题规范训练.

  五、落实常规,确保教学质量

  上课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也是教学工作的关键阶段。上课要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授课,以启发式为主,兼顾个别学生,从听讲、笔记、练习、反馈等环节入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还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光获得应有的智慧,也应掌握思考问题的思想方法。对概念课采用启发引导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新概念产生的背景,发生发展的过程,展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对巩固课坚持“精讲多练”,精选典型例题,引导学生仔细分析问题的特点,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力争使讲解通俗易懂,使方法融会贯通,并让学生在练习中加以消化,真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4

  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已将近一年的时间了。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课堂上45分 钟的学习效率,这对于刚刚接触高中教学的我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对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这样才能将知识系统化,注意知识 前后的联系,形成知识框架;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现状和认知结构,了解学生此阶段的知识水平,以便因材施教;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 系。课堂教学是实施高中新课程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而 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特别是自学。尤其是在课堂上,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 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把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备课时要依据教 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灵活运用教材。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

  二、要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 一堂课都要有教学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 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 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适当地还可以插入与此类知识有关的笑话,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三、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也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上,有时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四、关爱学生,及时鼓励

  对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并处理好课堂的偶发事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 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中等水平学生上台板演。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 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五、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众 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能认为只有通过解决难题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 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训练学生。其实定理、公式推证的过程就蕴含着重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教师没有充分暴 露思维过程,没有发掘其内在的规律,就让学生去做题,试图通过让学生大量地做题去“悟”出某些道理。结果是多数学生“悟”不 出方法、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思维水平较低,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 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断错误。不少学生说:现在的试题量过大,他们往往无法完成全部试卷的解答,而解题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基本 技能、基本方法的熟练程度及能力的高低。可见,在切实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中同时应重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培养。

  六、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常 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转化的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这些基本思想和 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数学教材的条章节之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恰当在讲解与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 科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交了一年的书最让我郁闷的事无论我用什么方法文科班的成绩一如既往的差,笔 记记得整整齐齐,虽然能把概念,定理整段背出,但理解不深,解题过程虽然全部正确,却不会变通,特别是遇到没有见过的新题型,常常摸不着方向,无从下手, 她们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创造性常常不够,特别对于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数学学科,许多女同学有变上述状畏难情绪。直到快期末考试我才领悟到要改况,就必 须针对女同学的特点,精心设计思维情境,点燃她们数学想象的“灵气”,激发它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起她们学习数学的勇气。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这种方法能提 高她们的数学成绩!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用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5

  我今年负责理科数学高二(13,14)两个重点班的数学。通过一年来的学习与摸索,如何引导学生在数学复习的过程中抓住根本,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律,对于以后的教学工作有一些体会和反思,本人总结如下:

  一、工作态度

  一学年以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第一学期统考13班数学平均分109分,100分以上有27人。第二学期市统考14班数学平均分122分,100分以上有49人,最低分为102分!全班同学第一次都超过100分,这,值得骄傲!

  在第2学期在复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做题、单元考试、大型考试后,我都会经常的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复习对学生的成绩的提高有没有实效,是否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这样时常反思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复习和解题训练,而不是简单做完习题对完答案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同时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的练习更加多下功夫,针对这方面我们采取将省和各市质检卷试题中的易错题、重点题重新拼起来印发给学生继续练习,这样学生遇到做过的题目的时候就能够很清楚的了解该题考查了什么内容,其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长期坚持对典型习题的练习就能化腐朽为神奇、能掌握数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善于抓住关键,灵活的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久而久之,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有所提升。

  反思高三的教学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抓落实”。每次考试过后,学生对于自己知识的掌握情况有所了解,我就要求每个学生针对自己的情况并且对照高考大纲的要求找出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掌握的不是很好,然后由我归纳出来,挑出重点来,再根据这些相应的出些习题,希望在这个环节中将学生的薄弱环节全都消灭掉。复习过程中我一直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这也是我去年教学主要遵守的原则以及复习的主导思想,我认为这样的复习针对我班学生是有一定效果的。

  二、充分备课,精心钻研教材及考题。

  在教学过程过,特别重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是考生必须牢固而又熟练掌握的内容之一。它也是高考数学科所重点考查的重点内容。对于重要的数学概念,考生尤其需要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从这几年的高考来看,有相当多的考生对掌握不牢,对一些概念内容的理解只浮于表面,甚至残缺不全,因而在解题中往往无从下手或者导致各种错误。还特别重视学生对公式掌握的熟练程度和基本运算的训练,重点抓解答题的解题规范训练。

  另外,我觉得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四十分钟的课堂效率,要讲求课堂效率就要求教师对所讲内容的精心准备,可以说我的每节课都是反复推敲过的,练习题目也是精心挑选的,主要是根据高考考点来选择习题。另外还要备学生,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来设计内容。比如说我今年的教学班级从开学第一周的考试中就体现出基础比较薄弱一些,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多的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虽然还没有进入高考总复习,但每周的晚自习我都会抽出10—15分钟来复习一个知识点,每节课测10分钟的数学课堂检测试题,每天积累一点。此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反映因为课程多,作业多,导致自己消化的时间不够,而所有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思想方法的掌握落实,最终要通过学生自己的消化,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合理地安排学生的自学时间,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落实常规,确保教学质量

  “落实就是成绩”,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关注学生的`落实情况,学生的落实在教师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出成绩的一环。因此,教学中特别抓好了一下几点:

  1、书面作业狠抓质量和规范,注重培养学生的满分意识,关注细节与过程;

  2、导学案提前预习,上课检查,以提高课堂效率;

  3、《基础训练》和《导学练》采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督促学生及时跟上教学进度;

  4、单元测试及时批改,及时整理错题订正本。

  5、加强尖子生的数学弱科辅导工作,保证尖子生群体的实力;

  6、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

  对基础知识灵活掌握的考查是高考数学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因此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特别利用在知识交汇点的命题,以考查对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的程度。因此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一定要在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上下功夫,以达到在综合题目中能迅速准确地认识、判断和应用的目的。其中,抓基础就是要重视对教材的研究,尤其是要重视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形成过程,运用时注意条件和结论的限制范围,理解教材中例题的典型作用,对教材中的练习题,不但要会做,还要深刻理解在解决问题时题目所体现的数学思维方法。

  反思过去,经验少,教训多,希望在今年的教学中能多反思,多总结,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6

  这个教学设计是我参加学校第二届导探练提升公开课结合其他老师和自己的教学经验设计的。教师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探究讨论、师生对话生成知识和方法。课堂的探究气氛热烈,学生的参与度高,通过课堂观察和其他老师反馈,证实这样的课堂确实深受学生喜爱,

  事实上,在具体的教学和课堂中,导学探究练习公开课对老师的要求很高。首先,在设计教学情境的时候要站在学生认识角度来安排,思考我们该如何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必须要有预设。但是有时候面对课堂学生突发的奇思异想会手足无措。这堂课总体来说比较成功,很受学生欢迎。但基于本人教学能力有限,语言不精练,只害怕学生听不懂,语言啰嗦。事实上,如果根据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引导他们去验证这三个条件,证实在此问题中运用基本不等式是可行的,不仅可以很好的解决问题,还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基本不等式、培养学生严谨思维习惯。由于首次运用此教学模式讲课,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不够自信,课堂上放得不是很开,特别是最后一个答疑的环节设计的时间太少不够用,导致最精彩的教学环节没有完成好、意外生成有限。还有,在教学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不是想象的那么高。我想可能与自己的问题、情境的设置有一定的关系吧。

  教学设计中每个情境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怎样能最大限度的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我们的教学讨论中去?具体怎样设计才能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小组讨论怎样才能保证效率?等问题都值得我去深思。接下来我将进一步尝试着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和教学中的上述问题修改、优化此教学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初步探索生成性教学模式在数学概念课中的应用。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7

  上个学期,根据需要,学校安排我上高二数学文科,在这一学期里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上虚心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工作,使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经过了一学期,我对教学工作有了如下感想:

  一、认真备课,做到既备学生又备教材与备教法。

  上学期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程教学,拟定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可能的预先考虑到,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去”,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小结,并认真整理每一章节的知识要点,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一名新教师不断努力的目标。因为面对的是文科生,基础普遍比较差,所以我主要是立足于基础,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讲得尽量少些,而让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接受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在教学上做到有疑必问。

  在每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有经验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教师的课,做到边听边学,给自己不断充电,弥补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教学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的过程。为了做到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我常常多方面的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导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能让学生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并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评讲,并针对反映出的情况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然而,在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同时,我清楚地认识到我所获得的教学经验还是肤浅的,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也有一些困惑有待解决今后我将努力工作,积极向老老师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以上几点便是我的一点心得,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积累经验,以便尽快地提高自己的水平。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8

  课程分析:

  在现实世界中,随机现象是广泛存在的,而随机现象中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从而使我们可以运用数学方法来定量地研究随机现象;本节课正是引导学生从数量这一侧面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随机事件的概率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诸如自动控制、通讯技术、军事、气象、水文、地质、经济等领域的应用非常普遍;通过对这一知识点的学习运用,使学生了解偶然性寓于必然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学习和体会数学的奇异美和应用美.

  学情分析:

  求随机事件的概率,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到一些类似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并不感到陌生,关键是引导学生对“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个重点、难点的掌握和突破,以及如何有具体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概念。

  设计思路:

  对于“随机事件的概率”,采用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通过设置问题情景、探究以及知识的迁移,侧重于学生的“思”、“探”、“究”的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多“动”;引导学生注重体验,积极思维,通过探索理解随机事件概率的本质.

  教学媒体设计:

  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激发学生兴趣,争取使学生有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和随机事件的概率;

  (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化归思想;

  (3)情感与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研究随机事件的概率是现实生活的需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幻灯片1)请同学们思考下列所述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学生观察思考、感知对象??学生活动)

  (师生共同活动)1943年以前,在大西洋上英美运输船队常常受到德国潜艇的袭击,当时,英美两国限于实力,无力增派更多的护航舰,一时间,德军的“潜艇战”搞得盟军焦头烂额.

  为此,有位美国海军将领专门去请教了几位数学家,数学家们运用概率论分析后得出,舰队与敌潜艇相遇是一个随机事件,从数学角度来看这一问题,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定数量的船(为100艘)编队规模越小,编次就越多(为每次20艘,就要有5个编次),编次越多,与敌人相遇的概率就越大.美国海军接受了数学家的`建议,命令舰队在指定海域集合,再集体通过危险海域,然后各自驶向预定港口.结果奇迹出现了:盟军舰队遭袭被击沉的概率由原来的25%降为1%,大大减少了损失,保证了物资的及时供应.

  2、(出示幻灯片2)

  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应用概念判断,加强理解学生活动)

  3、请同学们再分别举出一些例子(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动手写,然后投影)

  二、观察探索:由同学们自己动手做抛掷硬币的实验,观察正面朝上事件的规律性。

  历史上曾有人作过抛掷硬币的大量重复试验,结果如下(出示幻灯片3)

  抛掷次数(n)

  正面向上次数(m)

  频率(m/n)

  20xx

  1061

  0.5181

  4040

  20xx

  0.5069

  12000

  6019

  0.5016

  24000

  12012

  0.5005

  30000

  14984

  0.4996

  72088

  36124

  0.5011我们可以看到,当抛掷硬币的次数很多时,出现正面的频率值m/n是稳定的,接近于常数0.5,在它附近摆动.(出示幻灯片4)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发生的频率m/n总接近于某个常数,在它的附近摆动,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作P(A).教师强调:对于概率的定义,应注意以下几点:

  (1)求一个事件的概率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

  (2)只有当频率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时,这个常数才叫做事件A的概率;

  (3)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而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4)概率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5)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为0,

  因此0≤P(A)≤1;

  2、例题分析:(出示幻灯片5)对某电视机厂生产的电视机进行抽样检测的数据如下:

  抽取台数

  50

  100

  200

  300

  500

  1000

  优等品数

  40

  92

  192

  285

  478

  954

  优等品频率

  (1)计算表中优等品的各个频率;

  (2)该厂生产的电视机优等品的概率是多少?

  (学生自己完成,然后回答,教师通过投影再给出答案,比较后加以肯定)

  四:总结提炼:1、随机事件的概念,2、随机事件的概率,3、概率的性质:0≤P(A)≤1(由学生归纳总结,老师补充.)

  五、布置作业(出示幻灯片6)

  教学反思

  课上完了,心里一阵轻松:任务完成了。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初中数学学习中接触过一点概率的内容,对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定义,比照随机事件自己总结,事实证明,在课堂上,任务都交给学生处理,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效果很好。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抛掷硬币的实验,获得正面向上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认识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规律的数学模型,发展随机观念。具体的方法应用图表以及多媒体等工具,逐步认识到随机现象的规律性;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并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从交流中获益。

  概率研究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这里既有随机性,更有规律性,这是学生理解的重点与难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节课就从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抛掷硬币入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在相同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对随机事件的随机性以及随机性中表现出的规律性的直接感知,从而形成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在课堂上学生们做实验十分积极,基本上完成了我的预先设想。比如在事件的分析中,因为比较简单,学生易于接受,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在做实验中,有做的,有记录的,分工合作,有条不紊,热闹而不混乱,回答实验结果时,大胆仔细,数据到位,在总结规律时,也能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思虑很敏捷,说明学生真的在认真思考问题。总之,效果明显。但是在具体的问题上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学生们做的实验结果并没有在1/2左右徘徊,有的组差距还比较大;因为时间问题,实验做的并不很仔细,对实验的分析没有想设计中那么完美等等.

  教完之后,很多想法。我想下次如果再上这节课时,将给学生更多时间,让学生们更充分的融会到自由学习,自主思考,交流合作中提炼结果的学习氛围中。

  在课堂上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教学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师很少板书,可能使学生对个别问题的印象不很深刻,在学生做出实验得到数据后,对数据的分析过快,对学生的分析点评不很到位,总结不多,这几点没有达到事先的教学设计。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需要以后教学中改进。

  总之上完课后有一点让我不再担心:用新教材的理念,把课堂交给学生,把时间交给学生,也就把知识交给了学生。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9

  高二复习课以其庞大的容量让奋战在一线的老师们吃尽苦头,每位老师都有课时拮据的感叹!而资料中涉及的知识和原有内容冲突时,学生无所适从,参与探究获得知识的机会偏少,老师传授总显得相当匆忙,课堂更多成了教师的表演与独白,每当我反省学生究竟学会了那些东西时,总会汗颜;课程是按时完成了,但其有效性有多少?

  该让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在探究中体验知识的联系,那怕一节课只学会一两种题型的解决策略,也比满堂灌,最终什么都没学到强多了。而资料中涉及的知识和原有内容冲突时,学生更是无所适从,如何把资料和课本更好结合,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重视的。

  在《数列求和》的内容中我最初设计了两课时,讲分组求和法、倒序相加法、裂项相消法,并引申出求通项公式的`迭加(乘)法,乘比错位相减法,并补充求通项公式的待定系数法。

  当我重新审视教学设计和资料时,发现资料中的裂项法和拆项法与我前面所讲的有冲突,如何能减小冲突,且多留时间给学生思考,取得更好的效果,于是决定改变资料教学内容,裂项法是重要的求和方法,不仅渗透了化归的重要思想,而且也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从最简单的题目入手,循序渐进,或者会有不可估计的收获吧。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10

  数学这门基础学科,自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伴随着每个学生的成长,学生对它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每个人并不一定都是成功者。考上高中的学生应该说基础是好的,然而进入高中后,由于对知识的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更高,有一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由于学习能力的差异而出现了成绩分化,有一部分学生由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多次阶段性评估考试不及格,有的难以提高,直至在高考中再次体现出来,甚至有的家长会不断提出这样的困惑:"我的××以前初中怎么好,现在怎么了?"

  尤其对高一学生来讲,环境可以说是全新的,新教材、新同学、新教师、新集体……学生有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适应过程。另外,经过紧张的中考复习,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高中,必有些学生产生"松口气"想法,入学后无紧迫感。也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在入学前,就耳闻高中数学很难学,高中数学课一开始也确是些难理解的抽象概念,如映射、集合、异面直线等,使他们从开始就处于怵头无趣的被动局面。以上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高一新生的学习质量。那么怎样才能学好高中数学呢?

  一、认清学习能力状态

  1、心理素质。由于学生在初中特定环境下所具有的荣誉感与成功感能否带到高中学习,这就要看他(或她)是否具备面对挫折、冷静分析问题、找出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办法。会学习的学生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知识与能力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学生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习为会学习,经过一番努力还是可以赶上去的,如果任其发展,不思改进,不作努力,缺乏毅力与信心,成绩就会越来越差,能力越得不到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高中学习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验。

  2、学习方式、习惯的反思与认识

  (1)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象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性,表现在不订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作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忽略了真正听课的任务,顾此失彼,被动学习。

  (2)学习的条理性。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外延,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忙于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忽视基础。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学生,常轻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学生在练习、作业上的不良习惯。主要有对答案、不相信自己的结论,缺乏对问题解决的信心和决心;讨论问题不独立思考,养成一种依赖心理素质;慢腾腾作业,不讲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心思不集中,作业、练习效率不高。

  3、知识的衔接能力。

  初中数学教材内容通俗具体,多为常量,题型少而简单;而高中数学内容抽象,多研究变量、字母,不仅注重计算,而且还注重理论分析,这与初中相比增加了难度。

  另一方面,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和能力的要求都是一次质的飞跃,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由于初中教材知识起点低,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亦低,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的幅度大,有的内容为应付中考而不讲或讲得较浅(如二次函数及其应用),这部分内容不列入高中教材但需要经常提到或应用它来解决其它数学问题,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了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学生的成绩的分化是不可避免的。这涉及到初高中知识、能力的衔接问题。

  二、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1、改进学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法,应尽量学习比较成功的同学的学习方法。改进学法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积累过程,一个人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遭遇挫折产生疑问,不断地总结,才有不断地提高。"不会总结的同学,他的能力就不会提高,挫折经验是成功的基石。"自然界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过程便是最好的例证。学习要经常总结规律,目的就是为了更一步的发展。通过与老师、同学平时的接触交流,逐步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步骤,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简单概括为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每一个环节都有较深刻的内容,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要落实到位。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听课习惯。听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课堂效益低下,因此应适当地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五官能协调活动是最好的习惯。在课堂、课外练习中培养作业习惯,在作业中不但做得整齐、清洁,培养一种美感,还要有条理,这是培养逻辑能力,必须独立完成。可以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和解题正确的责任感。在作业时要提倡效率,应该十分钟完成的作业,不拖到半小时完成,疲疲惫惫的作业习惯使思维松散、精力不集中,这对培养数学能力是有害而无益的,抓数学学习习惯必须从高一年级抓起,无论从年龄增长的心理特征上讲,还是从学习的不同阶段的要求上讲都应该进行学习习惯的指导。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11

  【摘要】力度空前、理念新颖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师角色的转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教研观念和方式,更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精神风貌。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想迅速成长,须合理、有效地对教学进行反思,才能达到“在发展学生的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提高”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标教学反思

  “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对反思问题的最简洁表达。新课程标准颁布,为新一轮教学改革及教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教师,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已有一段时间,在教学中,经历了茫然与彷徨,体验了从无所适从到慢慢掌握熟悉的个中滋味,其间不乏出现各种思维的碰撞。而正是这些体验、碰撞不断地促使我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深入反思,并从中得到启迪,得到成长。

  一、教学观念上反思课改,首先应更新教学观念,破除陈旧的教学理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己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更牢固的知识,还必须思考。”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教师,长期以来已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传承作用,思想上把学生看做消极的知识容器,单纯地填鸭式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结果事倍功半。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老师引导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经过猜疑、尝试、探索、乃至失败,进而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学!所以,现在教师角色的定位需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对学生的观察和谈话,“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的学生,“适度”地根据不同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引导的方略和技巧。

  二、关注初高中衔接问题初教高一时,深感高中教材跨度大,知识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大幅提高。这种巨大的差异,使刚从初中升到高中的学生一下子无从适应,数学成绩出现严重的滑坡,总感数学难学,信心不足。由于大部分学生不适应这样的变化,又没有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仍然按照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数学,于是出现了成绩分化,学习情绪急降。作为教师应特别关注此时的衔接,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了哪些内容?要求到什么程度?哪些内容在高中阶段还要继续学习等等。注意初高中数学学习方式的衔接,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及适应性能力,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动机,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阅读、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善于思考、勇于钻研的意识。

  三、教学中反思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而是“我、你”关系;教学行为是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在成功的教学中,师生应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一起参与学习过程,进行心灵的沟通与精神的交融。波利亚曾说:“教师讲了什么并非不重要,但更重要千万倍的是学生想了些什么,学生的思路应该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教学时应注意,课堂回答问题活跃不等于教学设计合理与思维活跃,是否存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教学设计是否适用所有学生,怎样引起学生参与教学。必须围绕教学目的,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张力。设法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再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学生只有经过思考,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时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地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地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这样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本质性的东西。还有,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时,也应妥善地加以管理,使课堂教学秩序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加强其合理表达自己观点的训练。

  四、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反思就上面讲到的初高中数学存在巨大差异,高中无论是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能力的要求,都有一次大飞跃。学生有会学的,有不会学的,会学习的因学习得法而成绩好,成绩好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更加想学,成绩越拔尖,能力就越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不会学习的开始学习不得法而成绩不好,如能及时总结教训,改变学法,变不会学为会学,经过一番努力也许能赶上去;如不思改进,不作努力,成绩就会越来越差,当差距拉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不容易赶上去了。成绩一差就会对学习丧失兴趣,乃至不想学习,越不想学成绩越降,继而在思想上产生一种厌恶,害怕情绪,对学习完全失去信心,甚至拒绝学习。由此可见,会不会学习,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极其重要的因素。当前高中生数学学习方法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

  1.学习懒散,不肯动脑;

  2.不订计划,惯性运转;

  3.忽视预习,坐等上课,寄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依赖性较强,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不会听课,如像个速记员,边听边记,笔记是记了一大本,但问题也有一大堆;有的则一字不记,只顾听讲;有的只在听老师讲故事时才来精神等等;

  5.死记硬背,机械模仿,教师讲的听得懂,例题看得懂,就是书上的作业做不出;

  6.不懂不问,一知半解;

  7.不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而对那些偏、难、怪题感兴趣,好高骛远;

  8.不重视总结和复习。

  针对上述学生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需多花时间和精力,对其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以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凭借良好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五、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目下“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标理念下的一项重要组织形式,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存在着误区:

  (1)流于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教师为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2)合作人员搭配不合理,责任扩散和“搭车”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3)学生社交技能欠缺,之间缺乏沟通和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效率低下,结果是优等生的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差生成了陪衬;

  (4)教师课前对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没有认真设计,存在着有意识把学生往预先设定的教学框架里赶的现象;

  (5)合作时间给予不足。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几分钟就叫“合作学习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下次开展合作活动时学生也懒得配合了;

  (6)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的“活而无序”。课堂秩序混乱,学生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教师对小组学习缺乏必要的计划、调控等组织技能,指导作用没有跟上,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教师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辨别、分析,并给出满意的结果;

  (7)评价体系没有跟上,三重三轻突出。小组代表或个别优等生的发言,多数一听就知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合作学习结果变为:重个体评价,轻小组评价;重学习成果评价,轻合作意识、方法、技能的评价;重课堂随机评价,轻定期评价等。

  我们应明确,合作学习这只是有效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教学中根据目标、内容等,合理选择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要避免“将所有的原料配料放入合作学习之盘”。教师需关注学情,提前建立评价体系,挖掘合作点,顺学而导,使学生掌握技能会合作,同时应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激活内因真正促发展。

  六、对习题、试卷评讲的反思习题、试卷评讲不能停留在指出不足、改正错误及讲解方法上,而应着眼于数学能力的培养。要结合示例挖掘、归纳其中的思想方法,抓“通病”与典型错误,抓“通法”与典型思路,以加深学生对思想方法的认识,使其领悟思想方法实质,不断提高解题和纠错、防错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没有反思,专业能力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不断地更新观念,勤于探索,加强学识和身心修养,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断总结,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育理念才能与时俱进,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12

  我身为第一线的科任老师,从课改理念的学习,到深进课堂进行课改实验,我从中受益匪浅,可以说在数学教学中有得也有失。下面我从得与失两方面来进行一下高二年级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把内容进行必要的重组。备课时要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二、要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教学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高兴起来,适当地还可以插入与此类知识有关的笑话。

  三、根据详细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要求。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也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关爱学生,及时鼓励

  高中新课程的宗旨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并处理好课堂的偶发事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的对所讲内容的把握情况。有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五、切实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众所周知,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奇性、灵活性越来越强,不少师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题上,以为只有通过解决困难才能培养能力,因而相对地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教学中急急忙忙把公式、定理推证拿出来,或草草讲一道例题就通过大量的题目来练习学生。假如教师在教学中过于粗疏或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知识不求甚解,都会导致在考试中判定错误。

  总之,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进步学生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思索、多预备,充分做到用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13

  上一周进行了公开课《有序数对》,下面就本节课的上课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我认为对本节课的重点: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教学难点:对有序数对中的有序的理解把握的很到位。能够完成所制定的四维目标。尤其是在情感态度方面,通过游戏学习有序数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经历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体验数、符号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

  为达到上面的要求,在教学中,我意在改变教师垄断课堂的局面,而是采取在游戏中进行教学,寓教于乐,给学生创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基于上述理念,结合本节内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方式:

  1、注重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创建不同的情境。情境的创建取决于教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同时通过游戏活动,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这样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从而树立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注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本节课的新知构建中,从始至终,我是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去获得基本知识和思想方法。同时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相互帮助,互相协作的'本领20xx年度数列教学反思文章20xx年度数列教学反思。同时通过合作,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民主的平等关系。

  通过回顾和反思,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进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我认为本节课的优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体验到数、符号和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使得课堂的容量很大,学生也感到非常的新颖,在非常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了本节课。不足之处也是有的,比如对于生活中有序数对的例子举的还不是不够丰富,在时间的把握上还不是很精准,在与学生的配合上还少一点默契等等。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 篇14

  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回顾这个学期的新课改历程,有很多感悟。这一学期,我们继续实行“三五五’模式教学,并将各个环节逐渐完善,身为第一线的科任老师,从课改理念的学习,到深入课堂进行课改实验,我从中受益匪浅,可以说“在数学教学中有得也有失。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一下反思:

  1、认真把握教材重点难点是上好课的前提。

  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认真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哪、与前面的知识有怎样的联系、与后面的知识又有怎样的关系?教学难点难在哪?是难在所要学的知识比较抽象,还是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分析了教材,思考了自己、他人已有的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再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方可编写学案。另外,学案内容设置上要有层次性,让每个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收获,尖子生也能吃得饱。教学中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与价值。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致于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我是一名课改教师通过学习和实践,基本上能摒弃过去“斩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从生活中导入,在生活中学习,到生活中运用。如:开始曲线与方程一章的学习时,我就这样引入:“锥曲线与科研、生产以及人类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早在16、17世纪之交,开普勒就发现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探照灯反射镜面是抛物线绕其对称轴旋转形成的抛物面;发电厂冷却塔的外形是双曲线……为什么圆锥曲线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呢?我们可以从它们的几何特征及其性质中找到答案。”

  另外,在对教材有较准确的把握后,教师应思考自己、他人已有的实践经验,即自己在以往教学这部分知识时,是怎样组织教学活动的`,有哪些成功和不足之处,需要怎样改进;别人在执教这节课时有哪些精彩之处,哪些方法可以直接借用,哪些方法需改进。从而,逐步筛选出本节课的教学方法。

  2、“三三五”模式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水平。

  通过学习新课改的培训材料,我意识到:“学习方式不仅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而且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传统课堂一味地采用灌输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是踏着别人踩出来的路走,而新的学习是要学生自己去找路走。课堂教学中我不仅能关注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也能关注学生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习水平和能力。

  3、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组织学习活动还不够到位。由于学生人数过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参与面不是很广,往往让少数学生参与,而大部分学生成为“旁观者”;

  二是关注弱势群体不够。

  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有部分学生能积极举手发言,能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能热情地投入到自主探索之中,是课堂舞台的主角,能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但细细观察会看到,在这热闹的背后又隐藏着许多被遗忘的角落,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成为观众和听众,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形成“差生”是必然的。

  根据两点所想到的:要想改变上面的状况,我认为:首先要深入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并进行理论联系教学实践的深入思考与研究。教学中设计的学习活动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挑战性;而应该设计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的活动,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有事可想,都有收获,都有体验。再次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纯粹追求活动数量的多少,而应以追求活动的质量为宗旨,这样才可以保证各个学习活动都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还可以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力争做到“好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可提供各种层次的弹性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实践和解决。

  4、在每一节课之后,我们都应认真反思教学方案的实施情况。

  通过本节课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效果如何?哪些地方处理得较好,哪些地方需进一步改进。有空多听其他老师的课,扬长避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在新学期,我会逐渐摸索,进一步完善新课改。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03-01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02-04

高二的数学的教学反思03-11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精】06-14

【荐】高二数学教学反思04-03

【热】高二数学教学反思04-03

【推荐】高二数学教学反思03-24

高二数学教学反思(必备)07-11

(热门)高二数学教学反思01-28

[必备]高二数学教学反思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