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反思> 新教材教学反思

新教材教学反思

时间:2023-05-19 18:55:3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教材教学反思范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教材教学反思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教材教学反思范文

新教材教学反思范文1

  这是一篇六年级上册的略读课文,文章主要介绍了宝石岛战士们建岛爱岛的主要事迹,从而表达战士们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远大理想和信念。

  刚刚接触这篇课文的时候我觉得这是一篇较难把握的课文,文章中的战士们的情怀表现得比较含蓄,只有一个小高的形象显而易见,而后就是一次活动——“尝瓜会”。但是细细品读之后,发觉课文的字里行间不缺少对战士们的描述和赞美。

  如:课文的的第十一自然段中:两年前,战士们来到宝石岛上,建立起这个新的阵地。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垒出一块块“海龟田”,把从家乡带来的蔬菜种子,连同自己建岛爱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

  这其中不难发现这个岛的风景——荒无人烟,但是对于这样的环境战士们抱怨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开始了建造,一块块的“海龟田”,就是见证。

  在这里我大胆的让学生们想象,让他们用自己的联想去看看这片荒芜之地。同学们很快的便发现了这里的颜色:黄的、绿的、灰的,许许多多,在他们眼里这里不是美丽的,而是荒凉的。此刻我再话锋一转,请他们想象战士们,想象他们在种什么,此刻许多同学不再局限于书本,有的说:“战士们是在种自己的深情,一种爱的深情”,有的马上说:“战士们是在种希望,一种对未来美好憧憬的希望,因为他们坚信,在这里一旦有了第一株蔬菜,便有千千万万的`蔬菜,便有数不胜数的水果,便有高大挺拔的大树,娇艳美丽的花朵,生命力顽强的小草......”有的同学思考得更深,他说战士们其实在种自己,就是在种人,他们把自己种在了祖国的边疆,祖国的领土,在这里开花,在这里结果,在这里繁衍生息。

  此刻我见好就收回到课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战士们种下了许多许多,所以这里不再是灰色的黄色的,这里是?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告诉我是彩色的,是美丽的。于是我便更大胆了,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假如我是那个西瓜我会让......分享,因为他......开始了自己的小练笔。

  有的同学说:“假如我是西瓜我会让小高独享我,因为是他给了我光辉的生命”;有的同学说:“假如我是西瓜,我会让最小的士兵分享我,因为这样他们才会干得更努力,要知道他们是我的后代们的希望啊”;还有的说:“假如我是西瓜我会让作者吃我,因为有了他的宣传,我才可以得到更多的科学家的关注,那么我的新品种就会产生,我就可以一藤多果了......

  孩子们想了很多,我也想到了很多,平时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读悟水平,重视他们的字词教学,但是情景教学却忽视了,如今小试牛刀,却收到较好的效果,可谓可喜可贺,但语文教学重在工具性,我想自己早就明白,教学应该实实在在的品读字词,品读句段,灵活运用:听、说、读、写,争取把语文课上得更加扎实,更加实在。这之后提升感情部分不妨多考虑一下情景教学,毕竟这是学生们的兴趣之源啊。突然想到F师傅的:“把音乐嫁给语文”博客内容,心里泛起了丝丝涟漪。

新教材教学反思范文2

  时光流逝,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期即将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我的数学教学工作,有得有失。现在社会处于信息时代,学生平时在生活中得到信息是也相当大而快,而初中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求知欲望较强,特别是对新鲜事物接受快,但不喜欢抽象的乏味的东西,所以好多同学不喜欢数学,只有乏味的计算、严密而难于理解的推理,缺乏创造性和趣味性,而现代教学内容可谓丰富多彩,教学手段五花八门,教学的对象个性迥异,教学的观念也层出不穷,作为教师应不断总结,要善于反思。

  其实数学是开启科学知识的一把钥匙,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逻辑性思维,提高学生智力的关键。数学好的同学,自然科学一般都学得好,科学及综合科好的同学数学不好的几乎没有。既然这么重要,但我调查后的结果其令人沉思,好多学生都不喜欢数学,怕学数学,但不得不学数学,造成讨厌数学,甚至有好多学生考学后发誓不再学数学,甚至有好多人不喜欢做数学老师,这是为什么呢?怎么做才能使学生喜欢数学、用好数学,培养好学生的智力,用这把钥匙开启科学知识的大门,数学教育该如何操作呢?下面就是我对数学新教材的教学经历谈点体会。

  开放教学观念搞素质教育,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评定一个学生的优劣,也不再是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教学的成功与否不再以考分为唯一的指标。我们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数学教育也可以渗透德育教育,以文载道、文道合一不是文课的专利,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修养,教会学生做人,培养他们爱国的热情,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做事作风。如统计图选择这一节中,要求从某家报纸公布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图中获得信息,其中从1959年人口从30亿到20xx年预测达90亿,还有预测20xx亚洲人口妇其他各洲的人口总和还要多从中对他们进行基本国策的教育,计划生育是我们的国策,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否则人口太多,中国土地无法养活那么多人口了。

  又如这节课后有一练习,分小组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调查,将所收集的数据用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来,从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正好学校组织了一次法制教育,去看少年犯的演出,我要求他们去法院了解一下最近几年犯罪类型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犯罪的数量的变化作一调查,制作成适当的统计图,完成后许多学生感悟到学会做人的重要性,成绩优秀的学生没有正常健康心态,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不能不说是教学者的失败,不能不是整个教学的悲哀,反之有正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健全的人格,成绩稍逊一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只要我们做教师的多鼓励,多与他们谈心,以信任的眼光去看等他们,会发现他们身上的许多耀眼的闪光点。学生也会报之以信赖努力学,给老师以意外的惊喜。如我们班有一学生从私利学校转到了,又从转到了我们学校,学生厌学非常严重,到了我们学校后,我很关心他,平时一般不批评,而是经常鼓励,即使是简单的有理数运算错了,不仅不横加指责,轻松地说:没有关系,陈景润这么伟大一个数学家一生才研究了1+2等于3的问题,你现在才知道你比他要棒多了,有时回答错了,不仅批评反而赞许其自己的见解;碰到一言不发的时候轻松地调侃“沉默是金,金子可不能对别人说的”。

  样一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融洽了师生关系,我慢慢发现他数学课渐渐也听了,而且经常举手,作业也做了。教师什么时候和学生处于同行地位,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真正做到教学相长,那么教学观念的更新、转变就不只是停口头上了。

  传统的数学课的教法,往往是老师讲例题、分析过程、讲完后让学生练习巩固,往复循环,按部就班形成了一个“套路”。学生的练习无非是例题的再版,这样成了知识点的供给,使数学学习乏味无趣,那么怎样才能吸引学生呢?

  第一方面走出从数学到数学的圈子,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找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学之家用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初中和生活实际的需要是推动激发人的求知欲望的第一原动力,新教材数学知识的学习力求人生活实例出发,从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引入学习的主题,因此在上课时必须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例如平行线了引入从你喜欢滑雪运动吗?开始引入到滑雪运动关键的是要保持两只雪橇板的平行,还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城市学生乘自动手扶电梯经验,体育课上玩双杠的引入课题平行线,以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第二方面从生活实际中引入数学知识,有助于展现数学与理论及其他科学的联系,突出数学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总结能力、归纳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感,不被一堆表面信息迷惑。例如:一根钢管,截成甲30cm和乙(50cm)两种用材,如果甲乙两种用材的根数之比1:2,则不锈钢管刚好用完(不计截割损失);如果甲种材料再多截3根,那么乙种材料只能少截2根,这时两种用材的根数一样多,而且不锈钢管有剩余,那么不锈钢管的长度为多少,按后一种截法,并假设没有一段损失5cm,求最后剩余段的长度?在这个问题中由于是实例信息是多而杂,如何分析获取自己所需的东西成为问题的关键,要透过现象抓到本质的东西,如果甲种再多截3根,那么乙种只能少截2根,这时两种用材相等,故只要先求出每种用材,第一截法几根就可,这种题目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第三方面要注重知识的获得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机会,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一般不会珍惜,容易忘掉,而来之不易的东西往往倍加珍惜,记忆深、有的甚至终身难忘,对知识也这样,以前往往注重强调知识的讲解,知识的落实巩固,住忽视了知识的获得地过程,不只向学生提供的是一个被成人社会所以所认同的、客观的数学知识,传递一些以成定论的成熟的数学,学生从事数学学习,对学生而言是模仿,或把知识复印到学生的头脑里,而是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让学生摸着石头过河,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记忆,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觉得这些知识不是你教他的,而是自己探索发现的,有一种科学家创造发明解决新问题,发现新知识的成功感,故在新知识传播时用这种方法更有效,教师只有大胆改革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变教师讲为师生共同地双边活动,尤其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主动探究,使学生由原来受动者变成现在的主动参与者,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只有使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所以对课本中的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的栏目,不能只留于表面,、留于形式,要做好、想透彻和议透彻给予学生充分时间,真正做到做中学和学中做。

  作为新世纪的教育传统的课堂纪律,反对过分强调课堂的严肃性和纪律性,在教育中努力创设民主、平行的教育氛围,有得学生情境,特别是教学教育本身讲究严密性,不利于调动课堂气氛,故教师必须“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特别是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时更应如此,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建立崭新的师生关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质疑,允许学生有错误,其实错误也是美丽,只有在错误中才能使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在课堂上要成以人教人,以心对心,以情对情,真诚平等才能使学生自由地想象和创造,从而愉快地热情地吸取知识、发展能力。

  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接受,更在于创造,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形成又与广博的知识而成正比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连外界新鲜事物都没有接触,就根本谈不上创新。所以数学教学要立足于课堂,走进生活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在学校、在家庭中、在社会上,让数学教育真正回归生活让学生获得求知的欲望,创造的源泉。

新教材教学反思范文3

  这次应九资河镇中心学校、九资河中学盛情邀请,我主讲了初一新教材阅读课《老王》,作为20xx年“研课磨课”活动的引领,我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思考传递给大家。

  一、力求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发挥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作用。

  《老王》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经典传统篇目,属叙事散文,作者杨绛叙写了自己和身边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生活艰苦,但心地善良的普通人的故事,由于人物精神品质可贵,情景感人至深。是一篇既能传授语文知识,又能陶冶情操,培育善良品德的好文章。因此,我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思路是学生预习之后,快速阅读课文,掌握老王的“苦”和“善”两方面的基本情况,人物故事,人物精神品质。然后研读课文,深入课文重要情景“老王送香油和鸡蛋”,探究人物的描写和作者情感的表达,还特地设计了疑难问题的问答,目的是寻找重要词句的解读,体会人物的深层的感情,理解文章主题。最后拓展延伸,由老王到千千万万个类似如老王的不幸者,培育学生的.爱心奉献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二、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模式。

  教学之路,学无止境。课堂教学深奥无比,变化无常,唯有不断学习,不断求新,才能站得住,行得通,有实效。

  我的目标是努力实现教学“三实”,即扎实,上课实在有内容,听、说、读、写、思、疑,力争步步到位。课堂上能学到东西,而且是有价值的东西,既不贪多,也不求快;充实,课堂尽可能多的安排激情对话,心灵沟通,现场生成。教材拓展,尽量向外发散。同时特别关注个体的学习效果,重视整体和个体的表现,达到人人有所学,有所得,共同进步提升;真实,不追求花架子,常态运行,允许出现差错,允许临时变更。返璞归真,去伪存真,让大家看得清学习过程,学得到教学经验。

  基于这种思考,我把罗田县实验中学“四环五步”语文教学课堂模式灵活运用到乡镇中学语文课堂中来,删繁就简,因地制宜。由“课前预习(导学案)——激情导入(导语)——自主学习(个体学习)——合作交流(小组学习)——课外拓展(课内课外)”演化为“朗读预习(裸读课文)——激情导入(导语)——快速阅读(主动发言)——深入探究(近邻小组)——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实现了语文课堂模式的本土化。

  三、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最有效才算是最得法。

  我觉得把传统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朗读、讲读、讨论与现代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找的语文教学的正途。这次教学虽然达成了目标,但也存在遗憾,首先,注重新课堂的交流对话,忽视了学生读书,朗读课文的声音太少,对话太多。教师放权不够,主导意识太强了,导致学生读书理解的时间不充足。其次,注重优秀学生的对话,忽视了普通学生的学习和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真正展开,没有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热情,学习效果整体上有欠缺。再者,时间安排不太科学,几个教学模块的时间分配有不妥之处,导致拓展延伸没有足够的时间展开,迁移能力培育打了折扣,爱心培育方面欠了火候。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总是处在改革当中,但是次次都处于大家责难当中,几十年来一直没有突出重围,实现浴火重生。现在,新理论、新理念、新方法层出不穷,语文教师目不假接,多是左右为难,不学不行,学来并没有实效,信心不足,失去自我。我想,新理念是应该学习的,新方法也可以接受,但是,必须死死扣住语文学科特点,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是绝对不能弱化的,忽视了双基就不是语文课了,在这个基础之上,适当探究和延伸,课堂加深加宽也必须源于课文字词句篇、人物、事件、感情、精神、写法、主旨等等,无目的探究,无限的拔高,无止境的拓展都是增加教学负担,给教和学带来了许多不便,新课堂变成了邯郸学步了,从而走入了误区不能自拔。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将传统的理念、教法与现代的理念、教法相结合,主体的学生与主导的教师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个体学习与群体学习相结合,突出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突出语文教师个性特长和自主创新,落实语文知识和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培育思想感情。注意到了这些,我想语文教学完全可以走上一条扎实有效、让人刮目的光明大道。

新教材教学反思范文4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要求广大的中学历史教师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我们开始改变以往教育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代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然而就在这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下,我们可以看到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实行课改中,仍有亟待提高的地方。以我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例,就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20xx年9月,我拿到了北师大版7年级历史教课书,满怀着一脑子的新标准、新理念,兴致勃勃,充满信心,走上了讲台。依照自己的理解,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试图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创新、探究、讨论、提问等等,不亦乐乎地组织学生各种各样的活动。但是,一年的教学下来,在品尝着教改的甜头时,心头也泛起一丝丝的苦味。静静地坐下,整理着用过的教案,整理着用过的多媒体碟片、投影片,也在体味着一年来教学的成败得失。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了自己以往的几幅教学画面。

  画面一: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在教学活动中我给学生设计的讨论题是“我眼中的武则天”。片刻,在我的耳畔传来最多的是“坏女人”“杀女儿”“杀儿子”“残暴”等词语,其中还有个捣蛋但是聪明的学生大声喊了一句“她还喜欢面首”。学生顿时哄堂大笑。此时我站在讲台上扫视教室,发现开始的分组讨论变成了一个混杂的局面,有序的发言已成为七嘴八舌的争辩。

  画面二: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我用投影仪打出郑和下西洋的航线图,让学生边看,我边讲解郑和经过和到达的地方。当我讲到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的麻林、木骨都剌、不喇哇等国时,下面传来一个学生的声音“这些国家现在的名称是什么?当时有这些国家吗?当时不是非洲还在原始社会吗?”我哑然而止,嘿嘿地笑着说:“对不起,我下来给你查查,看看是什么。”接着在让学生总结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时,通过对比哥伦布的航行,认识到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又举出郑和下西洋回来时各国使臣向中国朝贡,带来了长角马哈兽、千里骆驼、驼鸡等事例,得出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这一结论。此时又有学生问道,长角马哈兽、千里骆驼、驼鸡是什么?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行哪个意义大?郑和之后中国怎样加强了和亚非的经济文化交流?我面红耳耻,又一次说:“对不起,我们下去都查一查,作为我们的一个课后活动。”

  这样的情景真的已是太多,再举下去,教了十几年历史的我,脸面要全无了。想到这里,我不由自主的联想到同行在新课程新教材实行过程中的议论,联想到自己听过的好多课改实验课,深深地感到,在新的教改下,我们在体验成功与喜悦的同时,也很有必要反思我们的失败与教训。

  反思一:课堂中出现“不和谐”时,如何去引导?

  如画面一中提到的,学生的思路实质是在当今的影视剧影响下的发挥。虽然我们也强调学生自己的认识,并可以联系影视,但上述情况脱离了我原来设计的思路,学生不去从正面分析,而是完全跟着原来自己看到的走了,鲜活的影视形象早已根植于学生的脑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去作?去引导学生?记得我当时在总结时用了反问的方法:“你们说武则天是坏女人,残暴,可是在她的统治下,唐王朝人口增长,社会秩序稳定,经济发展,从历史的角度看,难道她对唐朝,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没有贡献吗?”可有的学生仍在嘀咕着她杀了自己的女儿、杀了那么多的人,怎么历史还要肯定她呢?学生连一点对武则天的肯定也不想给。在强大的影视剧面前,苍白的说教和简单的教材内容无可奈何地败下阵来。历史教师在充分享受历史剧给我们教学带来的帮助时,还不得不和影视剧作一番争夺学生思维的“斗争”,还得想到要怎么去克服它的负面影响。再者,我们的教材中没有关于“面首”的提法,但是学生说到了,而且还引发了课堂秩序的混乱,这更是我没有想到的一个局面。在我恢复了课堂秩序之后,基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讨论的目的,我虽当时没去批评那个大喊“面首”这个词的学生,但我也回避了对这个词语的解释。现在想来,回避是否对呢?我们回避的东西,实际很多学生早已接触,对于懵懂的初一学生,我们该不该给给予引导?纵观我们的教学活动,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许多,我们都能回避吗?作为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引导者,我们能回避吗?

  反思二:新教材新理念下,教师自身的质疑、创新意识和知识能力的的提高。

  在画面二中,我欣喜的是我的学生思维敏捷,欣喜的是他们敢于向我质疑,欣喜的是我在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提问、创新上有了成效。但同时也让我痛感羞愧,我在注重教法、学法的时候,少了知识的扩充。在我忙着制作投影片、设计学生讨论等活动的时候,对于学生的`突发思维考虑的少了。

  面对这个教学准备不足的教训,我不得不反思到:

  新的教材不光要我们有新的教法和新的教育理念,实际还要我们去更新知识,补充知识,去挖掘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新的教材要求我们有更深厚的知识底蕴,要求我们更扎实地备教材,备学生。在我们设计活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考虑的更多,更细致。要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一些问题。比如,我从没想过当时非洲是否有了国家,也从没怀疑过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也没想过郑和之后我们国家是如何同亚非国家加强经济文化的交流的。如果我们只追求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质疑,而少了教师自身的创新、质疑,少了知识的提高,少了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的话,我们将会面临更多的面红耳耻。

  反思三: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和组织作用。

  我们在进行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认为课堂中学生的活动越多越好,甚至学校领导在进行课改评价时也看教学是否让学生活动的多,认为学生的参与率越高,体现出的教学改革就越彻底。由于这些认识,造成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大量地让学生去搞活动,如讲故事、分析人物、分析事件、讨论问题、进行表演等等,都由学生包揽。一节课下来,几乎没有了教师的身影。看起来热热闹闹,但总觉得少了什么。仔细分析,原来少了教师自身的活动,少了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少了师生之间的合作。而这极易导致教学中秩序的失控并影响教学过程的推进,进而影响教学效率。比如画面一中,秩序的混乱就是我在让学生进行讨论时少了引导,学生是自发的由影视剧的角度考虑人物,从而发生了暂时的失控,思路也没有随着我的预想前进。如果我在学生讨论之前,首先把历史和影视剧的区别再进行一次讲解,并能够让学生提前阅读教材的楷体字部分,把自己的引导工作做的扎实一点,也许学生的讨论就会从正面的多一点,也更易于课堂的顺利进行。由此我也想到了我曾看到的关于新型课堂构建的一句话:“课堂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教育改革并不是削弱教师在教学中的分量,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我们不断的提高我们的教育智慧,运用我们的智慧去组织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达到自身的发展。

  在一年的新教材实践中,虽取得不少成功,但也有很多很多的失败,值得我反思的地方也有许许多多。身为人师,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及时的更多的进行教学过程的反思,从而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新教材教学反思范文5

  《看戏》一课是初二新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从整个教学流程来看,这节课时时处处都在体现着新课标的要求,现对其做如下几点反思:

  1、拓宽学习空间

  语文学习不应是仅仅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学习,应该把目光放到课本以外,课堂以外,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课前学生收集有关梅兰芳的资料,学生可以了解梅兰芳的生平,他的代表剧目以及他的艺德,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开发了课程资源,由课内扩展到课外,体现了大语文的学习观。同时,将课外的源头活水引入课堂,课堂教学也充满了活力。

  2、倡导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教学中,由学生自己确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也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品读课文时,学生自由分析品评,畅所欲言,满足了他们的个性要求。这正体现了新课标的一个理念:“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3、语言极有亲和力

  教师是学长,应用极富亲和力的语言与学生平等对话,平等交流。比如“你能教教老师吗?”“老师还有一个疑问,你能帮老师解答一下吗?”这些语言的运用都能让学生感到很亲切,也体现了“学长式”的教师观。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中,教师适时点拨,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也得到了突破。

  总之,这节课教师仅作为引导者,真正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们的巨大的潜能,更大的发展性、可塑性,都展现在我们面前。“给学生一次机会,还你一个惊喜”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新教材教学反思范文6

  这篇课文,通过描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文章紧紧围绕题目展开叙述和描写。首先把走进张家界索溪峪的整体感受概括为一个“野”字;接着,分别描写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动物的野、游人的野;最后,作者说由于索溪峪的天然野性荡涤胸怀,使自己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和清爽。

  教学时,我借助网络资源,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感悟语言,领悟作者表达方法,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下面我就具体地说说本课教学后的一点反思:

  一、课始,我就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阅读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有位博士说:“真实的教学情景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教学中,在学生利用网络学习以后,并说一说“你用哪种方法学会了什么?”不断呈现学生的真实体验,呈现他们的`重重疑虑足以可看出课程资源不仅来自书本也来自学生,更来自师生的交流,也就是说这样的课堂不是我们教师能完全预设的,也看不到教师受教案的束缚,整个教学在互动中进行,学生在互动中不断向深层推进,课堂呈现真实的状态。

  三、在交流中,我重点引导学生利用网上优势,结合文本语言,边交流边朗读一些语句,相机理解一些词句之意。他们在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读中领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提高,使课堂教学建立在语文实践的基础上,完全跳出了烦琐的分析。

  在本案例中我认为有几个值得探讨的地方:

  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但是自主学习的实施不应以否定教师“导”的作用为代价。我认为该讲的地方还是要讲,该点的地方还是应不失时机的加以点拨。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已成为大家的共试,但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也离不开教师的点拨。不仅如此,教师的巧妙点拨应该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形成一种思维定式。此时,教师的适当点拨不但能使课堂出现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而且还能给学生一种启示。如果经常性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意识。

新教材教学反思范文7

  新的课改实验教材综合性增强,实践、操作性的内容增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应用新教材,如何引导学生去学成为关键。现在的教学不应该只凭老师的经验去教学。

  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它使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可称之为“经验型”的,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含义相同,而事实上这样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这会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

  新的课改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所改进,充分考虑学生的好奇心和荣誉感,鼓励学生多讨论多参与,让学生有机会讲述自己的见解,教师有“度”的进行课堂管理。新的教育理念把教师由过去单一的指导者变成了学习者、参与者、组织者、合作者,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打好学习基础的同时,又培养了自身的能力,发展了自身的特长。

  一、赏识学生可以无限地激发学生的内动力。

  赏识教育就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通过表扬、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实现对学生有效激励作用的“正强化”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看到学生每一点点的进步,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使学生看到自己人的闪光点,使学生每天都在进步和成长。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获得尊重、肯定、信任、和关怀。老师希望学生具有哪些品质,那么,你就说他已经具备哪些品质,不断地被赏识和被肯定,学生就会越来越优秀。

  我班有这样一个学生,他数学成绩很差,但是他坐在前面,我上课都经常关注他,做习题时也去那指导他,开始他上课经常走神,不认真听讲,第一次练习他考了20几分,我没有骂他,只是鼓励他,指出他的错误,指导他怎么样改正,慢慢的,他上课也认真听讲了,到第二次练习,他考了40几分,我看到后,在班上还公开表扬了他,从那以后,他上课非常认真,做练习作业都很好的完成,不懂的也都拿来问我,我也感到非常高兴,可见,赏识学生不仅诱发和鼓舞了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的激情,并且对学生的智力,品德和个性的发展产生直影响。

  二、多种多样的兴趣激励法进行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首先教师要改变观念,研究教材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必须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结合学校特点,发挥优势,数学科课堂教学模式还要更加深入地探索、研究,逐步形成自我教学特色。

  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学习的潜在力量。在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知识发生兴趣时,就会调动自己的一切潜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感到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2)用生动有趣的图案和实物来代替抽象的理论知识,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用精彩的问题设置吸引学生。

  (4)用数学实验和游戏吸引学生。

  (5)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事例吸引学生。

  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深入,有幸成为第一批实施新教材的一员的我越来越感觉到:转变评价观念,就是要清楚评价的最终目的改变的重要性,它不在于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以便给学生贴上标签;而是教师应真心、真诚地赏识学生和理解、钻研教材,去探索采用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通过评价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珍惜学生取得的每一分努力,欣赏学生的每一个创造,肯定学生的每一分努力;通过评价和鼓励,使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促进和指引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同时还要不断的改变自己,充实自身的教师素养,才能更好的参与到课改实验中去,培养新时代的合格人才。

【新教材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新教材教学总结3篇02-21

初中语文新教材教学心得02-04

小学科学新教材课堂教学培训心得01-07

教学教学反思03-22

教学反思12-31

教学的反思02-04

经典教学反思04-21

精选教学反思04-21

教学故事的教学反思03-08

教学思考的教学反思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