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计划> 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时间:2024-01-31 11:35:23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计划1

  制订计划必须按学生的特点制订,不能仿制照搬的计划,只有自己去试着做,摸索出自己的完整方法,才是最有用的。小编准备了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教学内容: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内容是高一数学下册,包括第四章《三角函数》和第五章《平面向量》。按照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第四章教学需要36个课时(不包含考试与测验的时间);第五章的教学需要22个课时,共计需要58个课时。本学期有两次月考和五一长假,实际授课时间为18周,按每周5课时计算,数学课时达到90课时左右,时间也算充足。这为我们数学组全面贯彻低切入、慢节奏的教学方针提供了保障,也是我们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又一次极好的机会。

  教学计划:

  依据运城市的高一数学教学进度安排,本学期的期中考试(预计在4月14号至4月17号进行)涵盖的内容为第四章的内容,这样下半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为30个课时。

  我们备课组经过认真的思索、充分的讨论,将期中考试前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一单元)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1角的概念的推广3课时

  4.2弧度制3课时

  4.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3~4课时

  4.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4课时

  4.5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4课时

  复习课(习题课)4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随堂)2课时

  (二单元)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4.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7课时

  习题课3课时

  4.7两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4课时

  习题课2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随堂)2课时

  (三单元)三角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4.8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5课时

  习题课2课时

  4.9函数的图象4课时

  总计授课53课时,余下课时可安排期中复习。

  期中考试后的授课计划:

  4.10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3课时

  4.11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4课时

  习题课2课时

  第四章复习4课时

  第五章

  (一单元)向量及其运算

  5.1向量1课时

  5.2向量的加减法2课时

  5.3实数与向量的积3课时

  5.4平面向量的坐标计算3课时

  5.5线段的定比分点2课时

  5.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3课时

  5.7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2课时

  5.8平移2课时

  习题课3课时

  单元测试与讲评(随堂)2课时

  5.9正弦、余弦定理5课时

  5.10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2课时

  实习与研究性课题4课时

  习题课3课时

  单元测试与讲评(随堂)2课时

  竞赛辅导:

  为发展我校的素质教育,贯彻个性化发展的原则,数学组拟对在校生中有数学思维特长的学生进行竞赛类的'辅导。由前4个班的学生共同组建一个10人左右的数学小组,每周由数学组的成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竞赛辅导,目标是今年4月举行的全国数学竞赛。大体的时间安排如下:每周举行1到2次,时间为第8节课。

  教学课题:案头工作的尝试

  案头工作不仅仅是一个总结的过程,他同时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反映,对于各门学科,特别是数理化三门理科具有特殊的意义。数学组经过研究,决定在这方面作出尝试,拟从班上选出个别学生,对其进行案头工作的指导,要求有专门的案头本,每次对作业的错误进行总结,观察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其学习上的表现作出记录。以便今后与其他学生作比较。

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计划2

  本学期,我校高一年级化学学科将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和化学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的普通高级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及其教师用书开展教学活动。为更好的开展工作,特制订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负责高一年级5、6、7、8、9班五个班级的化学教学任务。其中5班是艺术班,6、7、8、9班是文科班。7班、9班就这两个班级来说学生还是有一定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5、6、8班在学习的各个过程之中都存在的一定的问题:如思考问题不深刻、不全面、思路不清晰等。针对这些不同层次的班级要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总体情况分析:学生文理分科以后,文科生和艺术班学生对化学学科重视不够,而且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中等生所占比例不大,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

  二、教材分析

  高一下学期主要以学习化学必修2为主,共包括了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有机化合物、化学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四部分知识。在这些知识内容中大多涉及到原理性知识。例如化学反应原理这一部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力进行理解和分析;又涉及到计算,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又会有所要求。有机这一部分知识涉及一些有机物的性质和实验。采用实验教学对学生去理解记忆会有所帮助;再有就是有机反应原理。总之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根据教材知识内容为背景,因材施教,为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储备最充分的能力。

  三、工作目标

  认真筹备每一节课,以丰满的热忱上好每一堂课,力争每一堂课都打造成精品。对学生的作业要精选,在不给学生造成可以累赘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安排作业,并及时给与全批全改。对于作业中呈现的问题,在课堂中进一步讲授、巩固。

  四、教学措施

  1.认真研究当前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为重点,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寓思想教育与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深化教育改革。

  2.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提倡以科研带教学,以教学促科研,使教学工作课题化。教师要努力提高教科研的意识和能力,积极探讨科学合理、适应性强的实验方案,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积极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开拓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备课活动中,要把课堂教学改革,德育教育放在首位。

  在教学目标、方法、内容的确定、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单元的测试与评估、课内外辅导活动中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去思考设计。

  3.做好调查研究,真正了解高一文科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认真研究学法,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分类指导,正确处理对不同类学校和不同类学生的教学要求,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学中,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提倡向40分钟要质量,反对加班加点磨学生的低劣教学方法。

  4.注重知识的落实,加强双基教学,加强平时的复习巩固,加强平时考查,通过随堂复习、单元复习和阶段复习及不同层次的练习等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及时巩固和逐步系统化,在能力上得到提高。

  5.加强实验研究,重视实验教学,注重教师实验基本功培训,倡导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6.要发挥群体优势,发挥教研备课组的作用,依靠集体力量,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五、课时计划

  本学期共21周,其中有2课时安排期中、期末考试,放假占用3课时,教学时间为37课时。

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计划3

  高亿英语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又强调能力的灵活运用。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提高高一英语的教学质量,我在高一英语教学中将常抓基础知识,有梯度地拓宽词汇,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师生互动,更进一步提高英语成绩。

  学生状况分析:

  从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

  ①在思想上、态度上放松或放弃的现象有所表露,表现在考试不做主观题尤其是不写作文的学生为数不少。

  ②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灵活运用语言的技能相对薄弱。

  ③运用能力不够强实。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应变能力等均不能较好地适应考查要求。

  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树立新观念,继续钻研新大纲,探索教材教法。进一步明确任务性教学和其他教学理论相结合,探索培养学生全面语言能力的路子。

  教学重心:

  如何改进我们目前的英语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继续抓学习习惯,强调基础知识的过关,在落实巩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来进一步加强其它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提高教学质量。语言学习的关键在于语言知识的积累,只有通过学习者亲身的体验和摸索,才能学会并掌握语言知识,从而达到在交际中灵活使用语言的目的。

  教学工作

  本期教学知识覆盖面和词汇量仍然大,所以,首先要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在上好教本的同时,要特别考虑拓展学科的`课外知识,人文知识,加强课外阅读的补充和指导,具体方法如下:

  1)抓好单元教学,突出单元教学重点。认真学习任务性教学理论,贯穿于教学实践中。把握好各个环节如:

  并注意和其他教学理论相结合,让学生不仅学习知识,而且得到能力的培养。

  2)增强教改意识。要整体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文化品味。要将“教法指导”转为“学法指导”,重视指导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要引导并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对淡化知识系统,强调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语感能力的培养,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新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还要采用多种形式拓展学生的英语实践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课内课外阅读..

  a.教师指导阅读,教师除了课文中阅读材料,还要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备课时要对其内容,重难点,方式方法等都要作通盘考虑。另外还要注意“教本”和“课外阅读”的相关延伸,即“课外阅读”和“教本”具体课文的相关衔接。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方面的指导。

  b.学生单元小结1.积累词语,对课文涉及的重要词语,要总结、查字典解释重点记忆。2.阅读报刊文章写点评;3.每单元写一百字左右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文。

  c.课堂交流,课堂内除了这些活动,还有课外的teamwork,dutyreport,这些材料都以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呈现,最后由教师收集作资料保存。

  4)写作

  a.根据教材的编写体例,把教本上的写作内容与学生练笔结合。

  b.本期拟作作文每单元1次。

  c.作文批改要讲实效,要调动学生参与,可先由学生自评或互评,再由老师点评,对其得失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倡学生写后记或重作,以期不断提高写作能力。d.对优秀的作文可进行交流。

  3.充分利用电脑,投影仪,磁带,录像,影碟机等电教手段,适当的时候使用多媒体教室,使英语课堂更加形象,生动活泼。

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历史基础不平衡,经过一学期的师生共同努力,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的主动性大为增强,学习风气较好。80%以上的同学对历史学习兴趣浓厚,能积极主动的复习和研究课本,参与探求和讨论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在逐步形成。相信经过本学期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历史学科成绩将会有一个整体的提高。

  二、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理解历史与现实和主动参与的过程。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个人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三维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

  三、教学措施

  1、深入钻研新课程教材,依据历史课程目标,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历史教学课堂。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2、认真教好每一堂课。上课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灵活安排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顺序,把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引入课堂,采用问题教学法和讨论法,激励学生的学习,激活学生思维。同时重视基础知识,搞好学科内专题研究。在教学过程中,构建知识体系,注重知识迁移,培养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关爱学生,以情动人,耐心辅导每一个学生,认真批阅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搞好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及时反馈教学,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采用“情境教学”,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在愉快中学到知识。相互配合学校进行综合知识竞赛,开辟第二课堂,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应对高考的挑战。

  5、结合实际,开辟第二课堂。本学期要求学生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和历史调查活动,收集相关史料,撰写历史习作和制作历史课件等。重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综合能力,逐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主要任务是完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1》五至八单元以及《必修2》,《必修1》讲述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作用。了解中外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必修2》是经济文明史。经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人类的政治活动展开提供了物质基础。通过这一板块的学习,加深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观点的理解。

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计划5

  一、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和任务

  1、教学任务:

  (1)欣赏的基础知识。

  (2)中外美术作品欣赏及各艺术流派的艺术特征。

  (3)建筑艺术的鉴赏学习

  2、教学目的`要求:

  (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2)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结合实践练习,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完善人格,提高艺术文化修养。

  (3)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美术兴趣与爱好,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美术知识,掌握必要的美术欣赏方法,开阔视野,启迪智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 部分学生对美术学科认识不够,思想意识浅薄。

  (2)学生艺术经验非常薄弱,艺术感受单一。

  (3)大部分学生积极向上,有着提高自身艺术文化修养的美好愿望。

  2、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 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阶段性地纵向、横向的联系与对比,以更容易理解作品。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开展作品的比较讨论。

  (3)充分利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得强化学生的视觉审美感受。

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计划6

  根据高中化学教学的任务,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

  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了解基础化学知识。

  二、注重化学思维能力、实验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三、注重基础,联系实际,使学生学以至用。

  教材体系内容分析说明

  必修一专题四: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必修二有四个专题: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

  学生学习情况总体分析

  1、学生未能从思想上重视化学学科的学习,以及课时偏少,加以学生平时花的时间很少,练习做得很少,学习的知识很难得到及时的巩固。

  2、本届学生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钻研的精神。课前怕预习;课堂上懒于动脑动手;课后,不及时复习巩固。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要变要他学为他要学。

  2、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强化学习过程。

  3、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

  4、教师之间加强交流学习,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

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计划7

  一、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不断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习惯。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夯实“双基”,强化写作指导,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不断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努力开发有活力的语文新课程。

  二、教学进度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及本校实际情况安排:

  高一语文每周5节(必修),全学期总时数100节。本学期教学内容安排:《语文》(必修)第三、四册:阅读课各4个单元(60节),写作、口语交际(22节),复习及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等机动(18节)。

  三、教材处理

  1、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能力层级目标而划分“单元”,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三个维度编排,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逐步形成探究式能力课型。

  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计划将文言文单元穿插到现代文单元中进行教学,本学期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抓好诵读和默写指导,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知识。

  4、推荐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积累和素质。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提出具体的阅读意见,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或点评或自读或检测或讲座或串讲……因材施教,因“校”制宜,将课外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本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篇目有《呐喊》《彷徨》《唐诗三百首》《红楼梦》《论语》《孟子》。

  四、教学构想

  1、继续贯彻国家课程标准计划的教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新教材的“减负增效”尤为重要,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共同研究课堂三种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3、阅读教学要以“点”带面,关注能力培养的不同层级目标,不断反思教学的实效性。写作、口语、文言等内容可作穿插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语言的感悟、文言的积累、文化的积淀、文学的评鉴等教学要点的夯实。

  4、自由写作实践活动也纳入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此外,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语文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5、继续探讨新教材活动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五、教研工作

  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除了要钻研教育教学理论,钻研教材外,更重要的是要认真研究学生,根据所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备课的核心是备学生。

  1、本学期教研重点是继续探讨新教材活动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2、组内交流探讨“自主、探究、合作”教学模式的方法。

  3、观摩课

  六、课外活动

  1、在“校园文化月”中举行“诗歌背诵大赛”。

  2、4月和6月分分别举办“鲁迅小说赏析专题”、“《红楼梦》赏析”讲座。

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计划8

  针对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新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制定本学期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十班的语文任课教师。由于学校根据上学期的成绩新分了班级,十班属于慢班。从具体学习情况来看,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习惯仍未完全养成,大多数学生语文基础较薄弱,仍不会或不愿预习,课堂上听、记不能协调,不会主动记笔记;少数学生虽能大致掌握教材内容,但整合、梳理能力欠缺,迁移能力不够。另外,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依然停留在全盘接受教师灌输的观念上,在认识和方法上只注重死记硬背,很少深入理解分析。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要完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与必修4两本教材的学习。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新课程标准的教材有几个方面的变化:

  1、在继续强调“工具性”的同时,加强了教材的“人文性”;

  2、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能力;

  3、加强和改进了文学作品的教学;

  4、更加重视古诗文的鉴赏与诵读。

  此外,结构变化也很大,内容分成“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板块,“阅读鉴赏”的课文仍分单元编排,单元的组成兼顾文体和人文内涵。“表达交流”每册四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话题和写法指导。“梳理探究”每册3个专题,侧重知识的梳理与整合,培养探究能力。“名著导读”每册安排两部,有“背景介绍”“作品导读”“思考与探究”3个部分。总体目的是在初中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另外,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指导下的课外阅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极好方法。所以,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课外自读的指导。通过课内外的结合,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为日后进入大学继续自修和自我发展打下基础,从而使之终身受益。

  三、教学措施

  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意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加强技能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方法与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2、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努力研究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变革,加强教学理论研究并付诸课堂实践。

  3、教学以精读课文为范文,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4、注重诵读,培养语感,理解词句的着眼点在于更准确的把握文义。

  5、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把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用法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方法。

  6、作业做到一课一练,及时反馈。

  7、加强培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对差生的辅导。

  8、重视作文教学,努力提高语文学习的整体水平。

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计划9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人这学期仍带高一(1)和高一(2)两个班。(1)班基础相对好些,所以在班主任刘老师的严格的班级管理下,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自我控制能力较强,都能按时到校学习,基本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作业也较认真。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仍有少部分同学学习缺少主动性;(2)班基础较差,大部分学生认定升学无望,索性破罐子破摔,不仅丧失了进取心,甚至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要求都做不到。表现为作业不能完成,上课时迟到、旷课、打瞌睡,不做笔记等。根据该班学生实际情况,不宜操之过急,要耐心引导,作业难度适可而止,尽可能培养其学习兴趣。

  二、知识目标

  1、强化表达训练,提高语言组织的基本功,进而提高写作档次。表达是交际能力的重要方面,在现代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口头的准确、大方、得体。书面表达内容充实、中心明确突出,条理清晰都是对一个高中生的基本要求。而事实证明,大部分学生在处理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不是看不懂,而是写不出。表达能力的欠缺已是很多学生的弱点,要培养学生“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表达本领还需要一段艰难的努力。

  2、阅读是提高语文素质的重要手段。阅读中学生长安的毛病有:无话可说;洋洋洒洒不着边际;列公式贴标签。因而帮助学生克服洋洋洒洒、不着边际的分析和千篇一律程式化的归纳或贴标签式的简单判定的倾向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克服的难题。在引导充分发挥《语文读本》的作用的同时,还要从课外增加阅读量,文、史、科技广泛涉猎,拓宽视野。要保证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要用多种方式促进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和督促。

  3、通过对古、现代诗歌的学习,教授学生欣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诗歌欣赏的能力。

  4、古代文言文单元学习,重点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熟读或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在此基础上继续带领学生背诵古诗词美文,感受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提高古典文化素养。

  三、重视语文的德育和美育功能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

  刘勰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课堂应该营造一种“宽容”、”民主”、”愉悦”的氛围,让语文体现它工具性的同时,充分实现它的美学功能。

  四、教学方法

  在听课的过程中也有发现,有些语文课堂确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提出后,学生自己说自己写自己总结,得不到教师的应有的引导、总结和指正,没有其他的资料参考。这无异于叫学生闭门造车,常此以往,是危害无穷的。

  所以结合本班学生情况,教学中宜采取讲授和引导相结合的方法,达到教与学之间的默契,力求教学相长。

  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高中语文教学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为重点,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全面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体系。

  二、工作要求

  (一)课程安排

  高中语文课程采取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设置模式。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每个学期分两个学段(各10周),每个学段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高中语文课程至少开设两年半,高一年级每周4学时。

  (二)教学内容

  1、阅读与鉴赏

  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

  (1)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2)能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3)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4)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能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5)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6)应在继续提高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注意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7)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能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8)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9)在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时,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能运用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来分析和理解作品。

  (10)能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11)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对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18个)、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能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12)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

  (13)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14)每学年课外阅读不少于50万字。

  2、表达与交流

  (1)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具有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陈述自己的看法。

  (3)表达能够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4)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

  (5)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6)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7)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每学期课内作文不少于7—8篇,课外练笔不少于3000字;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

  (9)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

  (10)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

  (11)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和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

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计划10

  一、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高一思想政治

  2)教材使用情况:人民教育出版社

  3)任课班级:高一2,3,4,5班

  4)本学期周课时:2

  5)计划教学时数:17周

  6)已完成教学情况: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1)课程教学主要目的要求:

  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政治观点的'教育和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引导。

  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质、造就学生成为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2)教学重点、难点:

  要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政治生活实践,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政治价值观。

  既要有助于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又要有利于全体学生发挥各自的学习潜力,表现出更高的学习水平。

  三、教学内容及计划安排:

  教材体系及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内容调整说明

  3.1-3.7 第一单元第一课

  3.8-3.14 第二课1、2框

  3.15-3.21 第二课2、3框

  3.22-3.28第二课3、4框

  3.29-4.4 第二单元第三课

  4.5-4.11 第四课

  4.12-4.18 第三单元第五课

  4.19-4.25第六课1、2框

  4.26-5.2 第六课2、3框

  5.3-5.9 知识点回顾

  5.10-5.16 期中考试

  5.17-5.23 第七课1、2框

  5.24-5.30第七课2、3框

  5.31-6.6 第四单元第八课

  6.7-6.13 第九课1、2框

  6.14-6.20 第九课2、3框

  6.21-6.27本学期知识点盘点

  6.28-7.4 期末考试

  如时间有变动,内容将做临时调整

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高一备课组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团结合作,努力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团结合作,互相学习,认真备好课,上好每一节课,并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在教学中,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着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打好基础,全面提高,为来年高考作好充分的准备,争取优异的成绩。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意目标

  (1)通过分析问题的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2)提供生活背景,通过数学建模,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3)在探究三角函数的性质,体验获得数学规律的艰辛和乐趣,在分组研究合作学习中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基于情意目标,调控教学流程,坚定学习信念和学习信心。

  (5)还时空给学生、还课堂给学生、还探索和发现权给学生,给予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在发展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数学情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和追求数学的科学精神。

  (6)让学生体验发现挫折矛盾顿悟新的发现这一科学发现历程法。

  (二)能力要求

  1、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通过定义、命题的总体结构教学,揭示其本质特点和相互关系,培养对数学本质问题的背景事实及具体数据的记忆。

  (3)通过揭示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公式和图形的对应关系,培养记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1)通过概率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2)加强对概念、公式、法则的明确性和灵活性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算法初步,1算法步骤2程序框图(起始框,判断框,附值框,)3silab语言(顺序,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第二部分,统计,第三步分,概率,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的教学,提高学生是运算过程具有明晰性、合理性、简捷性能力。

  (4)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正确、迅速与合理、灵活的'运算能力,促使知识间的滲透和迁移。

  (5)利用数形结合,另辟蹊径,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三、具体措施

  1.期中考前上好第一册(必修3),期中考后完成好必修4

  2.抓好数学补差,培优活动各班在星期1或星期4的下午

  3.立足于教材。

  4.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及每一章课后习题

  5、我们组还继续学习了《课堂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努力学习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6、继续认真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师徒间经常听课交流,认真评课。集中备课,共同商讨教材等。

  7抓好竞赛辅导,时间定于周三、周四的提前时间,周六的下午1点到3点;任教老师:高一全体数学老师。

  8、段统一考试在周日或者周三的晚自修时间,每隔2周考一次;

  9、上学期必修4的学分认定考试补考及落实工作;

  10、响应学校教务处的备课计划安排,督促组员落实工作;

  11、抓好集体备课

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计划12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将完成“《数学①》必修”和“《数学④》必修”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A版)的学习,教学辅助材料有《三维设计》和自愿订阅学习方法报部分单元练习及学法指导阅读材料。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前半期完成《数学①》主要涉及三章内容: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的概念(约13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用集合表示数学内容时的简洁性、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数学对象,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并初步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2.理解集合间的包含与相等关系,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理解补集的含义,会求在给定集合中某个集合的补集;

  4.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和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和交集;

  5.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

  6.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类比得到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等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二章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约14学时)

  教学本章时应立足于现实生活从具体问题入手,以问题为背景,按照“问题情境—数学活动—意义建构—数学理论—数学应用—回顾反思”的顺序结构,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归纳、抽象、概括,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函数是探索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工具和语言,学会用函数的思想、变化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目的。

  1.了解函数概念产生的背景,学习和掌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能借助函数的知识表述、刻画事物的变化规律;

  2.理解有理指数幂的意义,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了解幂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知道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时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3.了解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会用二分法求简单方程的近似解;了解函数模型及其意义;

  4.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与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以及数学交流的能力。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约9学时)

  结合实际问题,感受运用函数概念建立模型的过程和方法,体会函数在数学和其他学科中的重要性,初步运用函数思想理解和处理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简单问题。学生还将学习利用函数的性质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函数与方程的有机联系。

  1、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

  2、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能够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了解这种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3、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4、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的实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二)后半期完成《数学④》主要涉及三章内容:

  第一章三角函数(约16学时)

  通过本章学习,有助于学生认识三角函数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以及三角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广泛应用,从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现实世界、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和弧度制;

  2.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及诱导公式;

  3.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4.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第二章平面向量(约12学时)

  在本章中让学生了解平面向量丰富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及其运算的意义,能用向量的语言和方法表述和解决数学和物理中的一些问题,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

  2.掌握平面向量的加法、减法和向量数乘的运算;

  3.理解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4.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会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解决有关角度和垂直的问题。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约8学时)

  通过推导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以及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的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参与数学发现活动的基础上,体会向量与三角函数的联系、向量与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的联系,理解并掌握三角变换的基本方法。

  1.掌握两角和与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

  2.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3.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

  三、教学常规要求及建议(要点)

  根据学校对教师的常规要求,结合本备课组实际,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望老师们自觉执行,落实教学各个环节,不拉同行的后腿,力求各班级之间平均分的差距达到学校要求。

  1、做好传、帮、带工作,达到学校教务处要求。本组新分1青年教师,中二1人、中一教师2人,高级教师4人,在学校要求参加集体听课、交流的教研活动之外,组内教师之间不定时地听随堂课并交流不少于听课总数的半。

  2、集体参加组内专题备课2—3次,每次中心发言人应有发言材料准备,其他教师补充发言记录。

  3、教师每周全收、批学生作业次数不低于上课总节数的五分之三(正常上课没周收改作业至少3次。

  3、每节课应有教学目标、重点,突出解决的问题和方法、过程。

  4、做好教学反思(每周至少有一次)

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计划13

  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重点是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难点是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应用;

  第二章:数列;重点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前n项的和;难点是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与应用;

  第三章:不等式;重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基本不等式;难点是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及应用;

  必修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重点是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及表面积与体积;难点是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重点与难点都是直线与平面平行及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重点是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及直线方程;难点是如何选择恰当的直线方程求解题目;

  第四章:圆与方程;重点是圆的方程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难点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较去年而言,今年的学生的素质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与基本学习方法比较扎实,大部分的学生对学习都有很大的兴趣,学习纪律比较自觉。

  三、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和与测量及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了解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2种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的公式,能用有关的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

  3.理解不等式(组)对于刻画不等关系的意义和价值;掌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并尝试解决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

  4.几何学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的学科。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是认识和探索几何图形及其性质的方法。先从对空间几何体的整体观察入手,认识空间图形及其直观图的画法;再以长方体为载体,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并利用数学语言表述有关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对某些结论进行论证。另外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在解析几何初步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和圆的代数方程,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它们的几何性质及其相互关系,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形成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积极做好集体备课工作,达到内容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例题统一、习题统一、资料统一;上好每一节课,及时对学生的思想进行观察与指导;课后进行有效的辅导;进行有效的课堂反思。

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计划14

  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本学期主要涉及到经济史4个专题,文化史8个专题的授新课,教材内容多,学生学习相对来说比较紧张,每个必修教材都涉及到古今中外,但教材编排不够系统,学习上没有贯穿始终的一条主题线。所以教材需要自己整合与联系。

  本学期最重要的是必修1、2、3的会考复习,无论是政治史、经济史还是文化史都比较重要,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综合联系。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绝大多数学生目标明确,学习态度端正,但基础参差不齐,历史综合运用能力较为薄弱,学习方法也较为单一,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三、教学目的要求

  1、要求掌握历史新课程要求的各专题的重难点及基础知识。

  2、复习掌握3本必修教材的.会考内容

  3、加强基础题训练,以适应会考的要求,力求在会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通过集体备课,凝聚团队力量,提高课堂效率。

  2.注重过程评价,进行历史必修2、3的模块测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加强指导,优化学生的历史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课后辅导。关注后进生的学习,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章、节

  教学内容

  备注

  1

  必修2专题5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2

  必修2专题6、7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3

  必修2专题7、8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趋势

  4

  必修3专题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5

  必修3专题1、2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6

  必修3专题2、3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必修2模块考试(适当时间)

  7

  必修3专题4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8

  必修3专题5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9

  必修3专题6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10

  期中复习、迎考

  11

  必修3专题7

  试卷分析,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12

  必修3专题8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13

  会考复习

  必修3复习

  14

  会考复习

  必修3模块考试(适当时间)

  15

  会考复习

  16

  会考复习

  17

  会考复习

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计划15

  一、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高一《人·自然·社会》

  2)教材使用情况:浙江文艺出版社

  3)本学期周课时:两周1课时

  4)计划教学时数:9课时

  5)已完成教学情况:无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1)课程教学主要目的要求

  目的:a.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了解自我,关爱自我的身心健康;

  b.意识到早恋对中学生的危害,谨慎交友;

  c.学会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学习,了解电子商务;

  要求:a.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并在课堂中能积极思考,主动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见解;

  b.在活动过程中能积极参与,注重学以致用。

  重点:a.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增强对社会和自我的'责任感;

  b.使学生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难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对自己负责。

  三、教学内容及计划安排:教材体系及教学进度计划教学内容调整说明第二周:撑过雨季

  第四周:粉红丝带

  第六周:花开的声音

  第八周:长大未成人

  第十周:药物知识abc

  第十二周:睡出健康

  第十四周:e时代情感

  第十六周:电子商务

  第十八周:自我小结由于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学校活动的影响,实际教学时数可能会有变化。任课教师:陈美云教研组长:吴剑雄

【高一第二学期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高一第二学期历史教学计划02-26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05-21

高一第二学期英语教学计划03-18

第二学期高一英语教学计划03-18

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教学计划03-25

高一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04-03

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教学计划02-24

高一第二学期政治教学计划10-29

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