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计划> 阅读教学计划 阅读教学计划

阅读教学计划 阅读教学计划

时间:2024-03-30 06:53:45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阅读教学计划 关于阅读教学计划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阅读教学计划 关于阅读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阅读教学计划 关于阅读教学计划

  一、现状分析:

  新课标的制定和新课标的推行,为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形式的初步形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课内课外教学内容的衔接等等,都使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力度。然而,欣喜之余,又让人深思:有的教师为了追求热烈的课堂气氛,从教材中引出一个话题,然后抛开文本,把语文课上成了主题班会。诚然,这样的课堂打破了教师唱“独角戏”的沉闷气氛,开始出现了学生参与与质疑、讨论、交流的局面,但是这种探讨多数是脱离文本的跑野马、侃大山;有的人围绕教材做了大量的文章,对教材的精髓却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语文阅读教学的着力点依然还是仅仅放在“写什么”的解读上,即所谓“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对于“怎么写”,则重于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修辞手法之类,而对于更基本、更重要的“用什么写”,即作者借以表情达意的语言材料(思想感情的物化手段)却等闲视之。

  再有就是,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阅读不得法,不能真正的“读进去”,也就谈不到“走出来”,导致没有感悟,或者感悟肤浅,阅读低幼、低效。

  朱自清当年就曾痛斥过那种与文本“相去很远的变形”“没有什么用处”的言语活动,这种小儿科、“下里巴人”的阅读,直接违背了从课文向语言大师学习典雅的书面语言和精神品质的初衷。

  那么,阅读教学的个性在哪儿?

  二、阅读教学的特点:

  (一)阅读活动的本质: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也阐明阅读是“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刘勰有“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的阐述。

  《阅读学新论》中论述:“阅读是披文得意的心智技能,是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是书面文化的精神消费,是人类素质的生产过程。”

  我认为以上的分析是从不同角度对阅读本质的精辟的阐述,同时也更深刻地认识到,学生阅读的本质是要从文章外部表现世界的“物质符号”上理解其精神内核,即以作品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家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是读者与读物的主客体的对话,是学生与作者之间灵魂的拥抱、心灵的对话,是与自己的对话,是一个心灵激荡的过程,是生命的体验。阅读时,由于读者情怀的开放,他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作品的感染,使自身心灵得到美的浸润,个性品格、思维品质得到重塑,从而蜕化出一个全新的“自我”。

  因此,每一次成功的阅读,都是作品和读者互为解释、互相理解、互相建构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阅读活动的最高境界。

  学生的阅读决不仅仅是吸收,更是超越旧我,构建新我,超越自我,超越文本,超越作者,创造新的思想境界的过程。要经过“披文—入情—讨源—得意—交融—同构”的复杂过程,即要“读进去,走出来”。

  (二)阅读教学的本质

  众所周知,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教师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活动,感知、理解和鉴赏书面语言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语言—分析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

  其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文本。凭借文本,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作者四者间的对话,学生从中掌握知识、学习技能、训练思维,形成认识或陶冶感情,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

  同时,阅读教学是为培养人的素质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其综合性和人文性特征是显见的。而人的素质的核心在于创造创新。

  以此标准来看传统的阅读教学及其目标的确定,便会发现明显的不足。“理解”尽管必需,但它毕竟只是围绕阅读材料所作的一般层次的疏解注释工作,其特点是思维范围的封闭性、思维指向的单一性,以及结果描述的机械化、模式化。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显然难以相合甚至有悖。

  这就迫使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拓展新领域,提升高层次,具体说来,就是充分张扬学生阅读的个性,大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鉴赏评价能力、创造创新能力。

  三、教学预定方案:

  阅读教学可以划分成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即,以积累性阅读为主的第一阶段;以理解性阅读为主的第二阶段;以评价性和创造性阅读为主的第三阶段。这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环环相扣,紧密衔接,互相渗透。

  一)、积累性阅读阶段。

  我们认为:真正的语文课,一定要把语言的感悟、品味、积累、运用放在首位,因为文本中所有的信息内涵、情感思想,都是以语言为依托传递出来的,所以教学实践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年级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在少年时代记忆力极强的特点,引导学生以扎实的功夫,较快的速度和较大的容量,帮助学生尽快完成基本的,语言的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经验的积累等。因此,要做好以下的训练:

  1、读和背的训练;

  2、字词书写和积累的训练;

  3、句、段、篇表达规律的训练;

  4、阅读基本方法的训练;

  5、思维方式的基础训练。

  二)、理解性阅读阶段。

  这个阶段是阅读能力培养的中级阶段,也是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项训练:

  1、把分析文章,把握文章的层次、段落、文意、表达技法,作为训练的主要项目,使学生具有迅速而准确地理解一般文章的能力;

  2、掌握理解文章所必需的更广泛的知识;

  3、提高他们思维的准确性、条理性、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

  4、培养根据一定目的查阅工具书和使用有关资料理解文章的能力;

  5、抓好默读和精读的训练,在方法上给予指点,在步骤上给予指导,在思维上给予启发。

  三)、评价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阶段。

  如果说理解性阅读是“读进去”的话,评价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就是“走出来”,如果说前两个阶段是“披文—入情—讨源—得意”,那么这个阶段就是“交融—同构”。

  A、评价性阅读就是用自己的观点评价作品。

  因为我们知道,能正确理解文章的,不一定能正确评价文章,而学生头脑中已经初步形成人生态度思想价值观,所以在这个阶段的阅读教学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训练:

  1、继续训练分析与综合、比较与概括、想象与联想、判断与推理等思维方法;

  2、着重在思想观点方面加以指点和训练,提高思维的敏锐性和艺术的鉴赏力;

  3、训练学生对不同内容、形式、风格的文章,做出不同而具体的评价;

  4、提高学生对文章中的是与非、好与坏、美与丑进行准确鉴别和评价的能力。

  B、创造性阅读是阅读训练的高级阶段,是指根据一定的创新目的,或以提出某一观点、验证某种假说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阅读。

  它的最大特点是使读者的注意力始终围绕自我,从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引起触发,得出新的创造性地设想或认识。这种阅读过程应充满追求创造新意的欲望和动力,充满专注和怀疑的精神,充满迸发灵感和顿悟的喜悦。

  在这个过程中,尤其应训练以下几项:

  1、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2、发展学生的个性特点;

  3、创设自由开放的阅读环境;

  4、充分调动和利用以后的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促进创造性阅读心理的形成。

  总之,这个训练目标不可能互相脱节,即:积累性阅读不可能完全脱离理解,理解性阅读也需要积累或评价,而创造性地阅读更是以积累和理解为基础的。我们只是力求在教学中体现由低到高、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的层次和梯度,实现年级层次和知识层次、能力层次、思维层次的有序状态,探求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

【阅读教学计划 阅读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阅读的教学计划03-21

阅读教学计划04-01

阅读与写作教学计划03-17

语文阅读教学计划03-12

阅读课教学计划02-20

小学阅读课教学计划03-0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计划02-07

语文阅读课教学计划02-0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计划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