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计划>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4-06-09 12:48:25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集合】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该为接下来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集合】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

  为了更好的完成学校的初一数学的教学任务,针对初一学生的特点和所教两个班的的具体情况特制订如下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我本学期担任初一50、51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初一50班共有学生51人,初一51班有学生48人。根据小学升初中考试的情况来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算理想,总体的水平一般,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初一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本学期的工作重点是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好的学习习惯、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培优补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二、教学措施

  1、初一学生刚刚进入初中阶段,正是从小学过度到初中学习的重要阶段。按照“低(起点)慢(速度)多(落点)高(标准)”元素结构教学法进行教学,“低起点”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初一学生从小学数学到初中数学的学习是一个飞跃,怎样帮助学生慢慢过渡是一个难点,从细小的问题、每一个小知识点出发结合小学知识融汇到初中的知识中去,从而使学生很快接受知识。 “慢速度”反对快速度教学,主张教学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接受程度,兼顾初一学生的生理、心理、知识、能力、意志、品德等特征和差异,步步为营,梯次推进,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多落点”强调教育要考虑到初一学生个性差异的特点。个性差异是表现在多方面,不仅有年龄、性别、性格、身体的差异,还有很多学习上的差异,个人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差异。推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高标准”为学生确立的学习标准。而且把目标细化,使学生能很快达到,既能掌握知识又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使初一的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标准。

  2、精心设计习题,使习题从简单到复杂形成梯度,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批改作业做到全批全改,从过程到步骤严格要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好总结,从初一使学生慢慢养成认真按步骤做作业的习惯。

  4、继续实行课前一题的模式。课前五分钟每个班的课代表把上一节课涉及到的典型题目呈现在黑板上,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复习上一节的内容,而且也能做到尽快把学生从课间拉回到上课的的状态,并力求把学生中新方法新思维挖掘出来。

  5、实行一对一的帮扶活动,由好学生带动一个差一点的学生,从知识、作业、学习习惯等各方面互帮互助,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合理落实各项教学常规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正确地掌握和处理好教材的重点、难点,准备大量的`、难度不同的习题备用,备课以个人独立钻研备课为主,在此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广泛吸取其他老师的优点和精华,完善自己的备课达到精益求精。

  2、讲课时要围绕中心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整个教学过程要严密组织,使课堂教学既层次分明,又协调紧凑。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特别是要照顾到差生,力求使他们能掌握本课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作业要求要严格,但布置的作业要适量。精选作业,根据不同程度学生,布置适当的选做题,以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分层教学、布置作业。作业批改要有批语,批语要多鼓励学生,根据作业情况查缺补漏,做好个别辅导。

  4、要保证后进生的进步。因为基础的不同,有一部分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而且这部分学生更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特别是精心设计一些适合他们的问题和练习作业,引导他们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唤醒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余时间,加强对后进生的个别辅导。

  四、教研工作

  利用“学科活动日”和集体备课,多加强理论学习研讨,提高理论实效,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教学观摩和说评课活动。在上好每一节课的基础上,及时写出教学反思为以后工作做好总结。

  五、教学进度和期末复习安排:

  第一周第一章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约2课时

  1.2有理数约4课时

  第二周1.3有理数的加减约4课时

  第三周1.4有理数的乘除约4课时

  第四周1.5有理数的乘方约3课时

  数学活动、小结约2课时

  第五周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1整式约2课时

  2.2整式的加减约2课时

  第六周2.2整式的加减约2课时

  数学活动、小结约2课时

  第七周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2.1从算式到方程约4课时

  第八周2.2从古老的代数书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约4课时

  第九周2.3从“买布问题”说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2)约4课时

  第十周3.4再探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约4课时

  第十一周复习、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第四章图形的认识初步4.1多姿多彩的图形约4课时

  第十三周4.2直线、射线、线段约2课时

  第十四周4.3角的度量约3课时

  第十五周4.4角的比较与运算约3课时

  数学活动、小结约2课时

  第十六周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4.1喜爱哪种动物的同学最多——全面调查举例约2课时

  4.2调查中小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样调查举例约3课时

  第十七周4.3课题学习约2课时

  数学活动、小结约1课时

  第十八、十九、二十周

  复习本学期内容第二十一周2.2—2.6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刚刚完成小学六年的学习,升入初一,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七年级。通过调阅小六毕业会考成绩册和试卷,发现本班学生的数学成绩不甚理想。全班 60 人,90 分以上才 3 人,80-89 分 5 人,70-79 分 6 人,60-69 分 4 人,共计 18 人合格。从学生作答来看,基础知识不扎实,计算能力较差,思路不灵活,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尤其是解难题的能力低下。总体上来看,低分很多,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教育方针,以七年能数学教学大纲为标准,坚决完成《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基本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通过本学期数学课堂教学,夯实学生的基础,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学思维模式。最终圆满完成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有理数的各种性质和运算法则,初步学会使用代数式探究数量之间的关系。认识基本几何图形,掌握基本基本作图能力和的技巧。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抽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发展几何思维

  模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尤其是自主探索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认识数学源自生活实践,最终回归生活。班级教学目标:优秀率:15%,合格率 50%。

  四、教材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本章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基本性质及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本章的'难点在于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并将它们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和计算中。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本章主要是学习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的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难点在于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

  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本章主要学习线段和角有关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区别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有关性质和计算;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及应用。本章的难点在于线段和角的有关计算。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潜心钻研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 1 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备课,精心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上好每一堂课,阅好每一份试卷,搞好每一节辅导,组织好每一次测验。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向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喻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数学特长生。

  3、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期自己担任七年级(初中20xx级)数学,该班共有学生46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延用小学的学习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要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数学新课标精神,数学教学要以人为本,从生活中来,为生活服务。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整体而言,从小学进入初中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分析能力不强。对于学困生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产生的过程,并让他们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必用于生活,让他们感到学到的是有用的数学。

  二、目标要求

  1、掌握好本期的基础知识;

  2、提高各种数学基本能力;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培养严谨治学,自觉主动的学习精神;

  5、使学生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并鼓励学生把它们用于生活,使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本校七年级200班、201班的数学教学。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于思考则学得活,不善于思考,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维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续学习,要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的指导。在数学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气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数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问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用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的教学与生活。学生来自于均衡分班,学习好坏程度差异很大,要多探索分层教学的路子,使班级授课得以面向全体。

  四、教材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本章的重点是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及其运算,难点是有理数运算法则的理解,关键是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中符号的确定。

  第二章代数式

  本章的重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列代数式。关键是要明确基本数量关系的语言表达与代数式之间的联系。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本章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它的应用,等式的'性质,难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在于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并能找出能表示实际问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

  第四章图形的认识

  本章主要学习几何图形、线段、射线、直线、角,重在培养学生图形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

  本章主要内容是数据的收集与描述,数据的收集是了解情况的基础,说明问题的证据来源,各种统计图表是描述数据全貌的直观形式。

  课本每一节配有A、B两组习题,每一章配有A、B、C三组复习题。C组习题一般为探究题。全书配有两个课题学习和两则数学与文化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五、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

  2、把握好与前两个阶段的衔接,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拨高。 3、突出方程这个重点内容,将有关式的预备知识融于讨论方程的过程中;突出列方程,结合实际问题讨论解方程;通过加强探究性,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关注数学文化。

  4、把握好“图形欣赏与操作”的有关内容的要求。充分利用现实世界中的实物原型进行教学,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活中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注重概念间的联系,在对比中加深理解,重视几何语言的培养和训练;利用好选学内容。

  5、适当加强练习,加深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但不一味追求练习的数量。进行分层教育的探索,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6、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营造民主、和谐、平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共享发现快乐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7、强调在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建立统计观念,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统计思想;选择真实素材进行教学。

  8、搞好教学六认真工作;认真研究教材,体会新课标理念,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同时让学生认真学习。并且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读法指导,听法指导,思法指导,写法指导,记法指导。 9、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着重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学习资源。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六、进度安排

  第一章有理数

  1.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2数轴、相反数、绝对值

  1.3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1.4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1.5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1.6有理数的乘方

  1.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小结与复习

  数学与文化:我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1单元检测3第二章代数式

  2.1用字母表示数

  2.2列代数式

  2.3代数式的值

  2.4整式

  2.5整式的加法和减法

  小结与复习

  数学与文化:数学符号11课时课时

  1课时4课时4课时2课时3课时课时课时课时1课时2课时课时课时3课时课时课时

  3

  2 1 2 2单元检测3课时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1课时等式的性质2课时3.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小结与复习

  单元检测3第四章图形的认识

  4.1几何图形

  4.2线段、射线、直线

  4.3角

  IT教室用几何画板画出中点和角平分线

  小结与复习

  单元测试3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统计图

  5.1数据的收集与抽样

  5.2统计图

  小结与复习

  单元测试3期末模拟测试3

  4课时

  4课时

  2课时

  课时2课时

  2课时2课时

  2课时

  2课时课时

  2课时

  2课时

  1课时课时课时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4

  一、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差异性较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主要集中在小学的水平,主要依靠老师的"讲",大多数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这很不适应当代教育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两个习惯的养成,坚决落实具有我校特色的初中课堂教学改革是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地学习的。

  二、 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符号的过程,理解有理数、代数式、方程;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掌握用代数式、方程进行表述的方法,认识基本图形。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

  (2)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知识梳理。

  3、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一) 10课时

  (二)教学任务

  第一章 数学与我们同行 2课时

  第二章 有理数 19课时

  第三章 代数式 9课时

  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 13课时

  第五章 走进图形的世界 8课时

  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

  (三)教学要求。

  1、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经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3、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能较好地理解他人的思考方法和结论。

  三、 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书在全套教科书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主要内容是整个七~九年级教材体系的重要基础,书中的某些思想方法也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一)从知识内容上来看,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是整个学段"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基础;整式的加减是在学生已有的用字母表示数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学习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学好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内容也能为今后学好有关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打好基础;图形认识初步中所学习的如何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如何把握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以及图形的表示方法,对几何语言的认识与应用等也都是整个"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

  (二)从数学思想方法来看,整册教科书中体现的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利用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化思想;许多性质、运算律呈现时体现的从特殊对象归纳出一般规律的思想;"有理数"中利用数轴研究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中体现的数形结合思想;"一元一次方程"中解方程的化归思想和程序化思想等等。这些思想方法不仅在本册书中,而且在后面其他各册书也都是带有一般性的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 本学期工作具体措施

  为全面推进数学教学改革,提高本组教师素质和课堂组织水平,特制定本组教研活动如下:

  (一)备课。加强管理,严格落实集体备课制度,按时参加集体备课,针对学生实际,以学法指导为中心。个人备课要做到有课必备,先周备课,备课标和说明,备教材和教参,备学生,备教法,备练习的设计与辅导。努力做到六个统一:统一内容,统一目标,统一重点和难点,统一习题,统一课件和统一检测。加强电子备课中练习的实效性,积极与有关的中考题目相联系,体现电子备课中练习的时代性,和新颖性。教案、学案和课件三者高度配套,切实有效,操作性强。

  (二)作业。作业设计要紧扣教学内容,选题要有典型性,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为了落实因材施教,题目设置分必做题和选做题,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做。布置的作业尽量全批全改,下次课前尽量发给学生,对出现问题比较集中的题目要重点讲评,并充分利用好错题集。

  (三)检测。单元检测要先系统复习,梳理出知识体系和解题技巧以及易错易混题目,精心设计题目,题目设置难易适中,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要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阅卷要流水批阅,先做好试卷分析,然后进行试卷讲评,并做好查漏补缺。

  (四)合作学习。在平时工作中要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坚持学习新课程标准,加强教师交流,团结协作,群策群力,落实听课、评课制度,多交换意见。强化研究意识,教师对要讲解的题目和知识,必须充分思考如何教给学生方法,讲前要先做。

  (五)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学中非常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在有兴趣的前提下,才能跟好的进行学习,更好的吸收知识。因此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发挥学习小组的功能,培养差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同学都有更大的提高。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5

  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学校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课堂教学研究,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本学期所学的内容。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等能力,发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

  教学内容(进度)

  周次

  教学时数

  教学纲要

  作业及其他

  教法及学情分析

  第1—4周

  5

  4

  6

  3

  2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2 平行线及其判定

  5.3 平行线的`性质

  5.4 平移

  数学活动

  小结

  p.8(2.3.5..6)

  p15-16(1.2..4..7.10)

  P.22-23(2.3.4.5.8.9..10)

  P.30(1.2.3)

  P.35—36(2.3.4..6.7.10)

  单元测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活泼好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引导式、启发式教学,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好动中来。

  第5—6周

  5

  2

  2

  2

  第六章 实数

  6.1平方根

  6.2立方根

  6.3实数

  数学活动

  小结

  p.47-48(1.2.3.5.8)

  p.52(2.3.4.5.6.7)

  p.57(3.4.5.6)

  p.61-62(1—12)

  单元测试

  第7—8周

  3

  4

  2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7.1平面直角坐标系

  7.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数学活动

  小结

  p.68-69(1.2.3.4.5.6.7.)

  p.78-80(1.2.3.4.5.6.7.8.9.)

  p.84-86(1.2.3.4.5.6.7.8.)

  单元测试

  第8—11周

  2

  5

  4

  3

  2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

  8.4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数学活动

  小结

  p.90(1.2.3.4.)

  p.97-98(1.2.3.4.5.6.7.8)

  p.101-102(1.2.3.4.5.6.7.8.9.)

  p.106(1.2.3.4.5.)

  p.111-112(1.2.3.4.5.6.7.8.9.)

  单元测试

  第12—14周

  5

  4

  3

  2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不等式

  9.2一元一次不等式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数学活动

  小结

  p.119-120(1.2.3.4.5.6.7.8)

  p.126(1.2.3.4.5.6.7.8.9.)

  p.130(1.2.3.4.5.6.)

  p.133(1.2.3.4.5.6.7.8)

  单元测试

  第14—16周

  5

  4

  3

  2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统计调查

  10.2直方图

  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

  数学活动

  小结

  总复习

  p.140-142(1.2.3.4.5.6.7.8.)

  铺50-151(1.2.3.4.5)

  P.158-160(1.2.3.4.5.6.7.8.9.10)

  总复习测试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6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入学了,学生总体情况如下:七年级(1)(5)班学生:78人,通过入学考试发现,学生的数学成绩参差不齐,总体上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小学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应的较为简单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认识,无论是代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初中的内容,本学期将要学习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通过前面几天的观察,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是很感兴趣的,尽管成绩较差,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严重丧失信心,因此要给这部分学生树信心,鼓干劲;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生活,同时,对于学习新教材,学生仍然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对于我自己,也有一个研究新教材,新标准,扩充教材的过程,对于我仍然是一个挑战。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图形展开研究,包括图形的形状、构成、性质、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图形的截面,图形的方向视图等。

  这部分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在展开与折叠等数学活动过程中,认识常见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性质;再通过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活动,在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转换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最后,由立体图形转向平面图形,在丰富的活动中使学生认识一些平面图形的简单性质。

  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是认识到事物的重要手段,在学习过程中,要亲自去展开与折叠、切截,亲自去观察、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从而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及其加减法、乘除法、和乘方运算,以及使用计算器作简单的有理数运算。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从实际问题情境与已有的小学数学知识基础着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新的有理数的一些概念,探索有理数的数量关系及其规律。在方法上采用了由具体特殊的现象发现一般规律,使学生初步体验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初步学会表示数量关系的一些数学工具以及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方法。同时适当控制练习和习题的难度,引人计算器,避免不必要的烦琐的计算。这部分的内容不仅是为下一部分内容“整式的加减”的学习作好一个铺垫,而且是整个初中数学“数与代数”内容中关于“数”的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内容,可以说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一个重点。

  第三章 整式及其加减

  列代数式,单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多项式及其有关概念,去括号法则,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求代数式的值。重点:去括号,合并同类项。难点:对单项式系数,次数,多项式次数的理解与应用。整式是简单代数式的一种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整式表示有关

  的量,体现了变量与常量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对数的理解。本章中列代数式,去括号及合并同类项是后面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求代数式的值在中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认识,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立体图形入手,使学生队物体形状的认识由模糊、感性的上升到抽象的数学图形,学会画简单的立体图形,通过立体图形的展开图介绍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而引人组成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的介绍,进而以此为基础介绍角、相交线、平行线的有关概念与性质以及平行线的识别方法,并介绍这些知识的一些初步应用。

  这

  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以学生在小学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知识为基础,通过大量丰富的立体、平面图形,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认识与感受,探索图形中存在的简单关系,初步体验一些变换的`思想,初步学会数学说理。在这部分的内容编排上,以体——面——线——点为序,从学生周围的、熟悉的各种物体入手,直观认识立体图形,然后通过视图与展开图,进一步加以认识,再转到对各种平面图形的认识,对基本图形——点和线的认识,最后认识角、相交线及平行线。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分析、在操作中体验变换。这部分内容也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又一个重点。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解方程和运用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丰富的实例,从中寻找等量关系,建立一元一次方程。利用天平直观地归纳等式的性质,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归纳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建立方程模型,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总结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第五章 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数据的收集、数据的表示、可能还是确定。前两部分是属于统计范畴的内容,后一部分属于概率范畴的内容,整个内容围绕着真实的数据展开教学。这部分内容在设计上是以大量丰富的实际生活例子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操作与合作探索活动学会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的简单方法,并用来处理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问题,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这部分内容的引入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可以帮助人们对大量的数据作出合理的推断与预测的一种新的研究工具——统计与概率。

  三、明确本期教学目标:

  本期教材知识内容为“丰富的图形世界”、“有理数及其运算”、“整式及其加减”、“基本平面图形”、“一元一次方程”、“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有理数的代数式来进行描述;学生在经历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进而认识角、相交线和平行线,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推理技能;学生通过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的全过程,体会数据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技能,形成对统计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学会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有理数、代数式刻划事物间的相互关系。②学生通过在探索图形(点、线、角、相交线、平行线)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几何体的相互转换(三视图、展开图)等到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在合理的推证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③学生能在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中,学会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并能用实例进行检验,从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④学会能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

  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⑤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对比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并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⑥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习,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3、情感与态度目标:①学生通过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②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③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到数学中的有理数、代数式和几何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而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④初步认识到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的探索过程,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⑤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虚心听取、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⑥通过阅读学习,了解我国数学家在数学上的杰出贡献,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上述

  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否则它们的实现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数学建模,野外测量,七巧板游戏,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4、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5、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6、用哲理的高度,站在系统的高度,思如泉涌的精神状态,八方联系,浑然一体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得松。成绩好,发展学生的素质。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二周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三―――七周

  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 第八―――十周

  期中考试 第十―周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 第十――十三周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十四-十六周

  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及其整理 第十七周

  总复习、期末考试 第十八—二十周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7

  一、所任教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初中生已经进入中学生活一学期了,经过教学了解,其总体情况如下:七(1)班学生:34人,通过并根据上学期末考试成绩来看,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总体的水平一般,高分段学生少,中等分数段的学生较多,说明学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学习习惯不够好;总体上看,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不够明显,及格的同学不是很理想;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求值化简题目,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相应的应用题不够熟练,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解题过程不够规范。无论是代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学生上学期掌握知识的基本内容,本学期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学生还有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通过上期的观察,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是很感兴趣的,尽管成绩较差,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严重丧失信心,谈数学而色变,因此要给这部分学生树信心、鼓干劲;给学困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学习生活。新的教材可能学生仍然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对于我自己,也再一次研究新教材,新标准,扩充教材的过程,对于我仍然是一个新学习。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的章节:有《相交线与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各章教学内容概述如下:

  《平行线与相交线》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即所谓的“三线八角”问题和对平行线的讨论是平面几何中重要的议题,也是基础性的内容,有很大的教育价值。让学生通过探索和简单的推理熟悉相关的性质与判定等几何事实,并确信它们成立,成为这册教材“公理化”的经验背景。在这章的最后设置了“用尺规作线段和角”一节,是理解和运用相关几何知识的极好机会,只要求按步骤作图并保留作图的'痕迹,暂时只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作法。平行线的条件和平行线的特征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实数》本章主要包括算数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运算和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等内容,本章的重点是算数平方根、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以及实数的概念,难点是平方根和实数的概念。

  《平面直角坐标系》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平面直角直角坐标系有关的概念和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以及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和用坐标表示平移的内容。

  《二元一次方程组》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有关概念,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消元思想和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本章主要内容包括:不等式及其解集,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相关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解集的几何表示,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以不等式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重点。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本章通过一些案例展开有关内容,在每一个案例中都展示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一般过程,重点在收集数据、整理和描述数据上。

  三、教学任务与奋斗目标:

  七(1)班及格庇率达到40%,优秀率达到10%,进一步发展后进生,

  加强辅导,尽力提高6名后进生。

  四、教学措施:

  1、利用高效课堂模式进行教学,充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1)让学生能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发现、概括归纳,采用先学后教方式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2)发挥学生自主探索,学会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与人合作的精神和态度。(3)目标检测,通过练习检测学生40分钟的学习效果。

  2、尽量采取现代化手段,提高课堂效果。

  3、注意指导学生探求学习方法指导

  数学的方法方法包括①预习的方法;②任何求教的方法;③任何更正作业的方法;④任何听课的方法;⑤任何自学培训教材的方法。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习惯包括①认真做作业的习惯包括作业前清理好桌面,作业后认真检查;②预习的习惯;③认真看批改后的作业并及时更正的习惯;④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⑤在书上作精要笔记的习惯;⑥妥善保管书籍资料和学习用品的习惯;⑦认真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

  5、多参与科组教学教研活动,反思教学效果,多进行听课、评课学习,改进教学方法。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8

  我们七年级数学备课组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现根据学校和上级有关部门工作计划,特制定本学期的备课组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基于学习任务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面向全体学生,共同提高教学质量”为指导思想,同时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树立本组团队合作意识。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课题研究,积极开展校本研究,进一步提高我们组数学整体的教学水平。

  二.工作要点

  1.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认真开展集体备课和课题研究活动,加强备课组团队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

  3.深化数学教学研究,提升数学教师科研素养,积极撰写教学论文。

  4.立足课堂,在有效教学策略上深入实践与研究。

  三.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素质。

  进一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特点,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目标,重难点,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继续开展教科研活动,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研发工作,提高教科研能力。

  2.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做到“有效教学”。

  探索适合学生实践的教学方式,把“基于学习任务及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的教学模式作为本学期课堂教学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理念的'更新,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备课组教研活动,强化教研功能。

  由备课组长负责继续实行集体备课制,备出优质课,特色课,全力打造实用课,共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同事注重发挥每位教师各自的教学特色。

  4.加强质量监测,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认真完成各单元的练习卷,检测卷,由专人负责,他人审核,严把质量关。在平时教学中,及时反馈教学情况,认真分析原因,并及时调查和整改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四.本学期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1.教师备课任务安排如下:

  主备教师+审核教师备课内容备注

  z主备+z审核1.1①,1.1②,1.2,1.3,1.4.5课时

  z主备+z审核第一章复习,2.1①,2.1②,2.2①,2.2②。5课时

  z主备+z审核2.3①,2.3②,2.4,2.5①,2.5②。5课时

  z主备+审核z2.6,2.7,第二章复习,3.1,3.2.5课时

  z主备+审核z3.3,3.4,第三章复习,4.1,4.2.5课时

  z主备+审核z4.3,4.4,4.5,4.6①,4.6②。5课时

  z主备+审核z第四章复习,5.1,5.2,5.3①,5.3②。5课时

  z主备+审核z5.4①,5.4②,5.4③,5.4④,第五章复习。5课时

  z主备+审核z6.1,6.2,6.3,6.4,6.5.5课时

  z主备+审核z6.6,6.7,6.8,6.9①,6.9②,第六章复习。6课时

  2.教师命题任务安排如下:

  单元练习与单元测试第一章有理数练习卷(z命题);第一章有理数单元检测卷(z命题,z审核);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练习卷(z命题);第一,二章单元检测卷(z命题,z审核)。

  第三章实数练习卷(z命题);第三章实数单元检测卷(z命题,z审核)。

  第四章代数式练习卷(z命题);第四章代数式单元检测卷(z命题,z审核)。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练习卷(z命题);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检测卷(z命题,z审核)。

  第六章图形的初步知识练习卷(z命题);第六章图形的初步知识单元检测卷(z命题,z审核)。

  期中复习第一章有理数期中复习卷(z命题,z审核)。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期中复习卷(z命题,z审核)。

  第三章实数期中复习卷(z命题,z审核)。

  第四章代数式期中复习卷(z命题,z审核)。

  期中综合练习(z命题,z审核)。

  期中模拟考试(往年试卷)。

  期末复习第一章有理数期末复习卷(z命题,z审核)。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期末复习卷(z命题,z审核)。

  第三章实数期末复习卷(z命题,z审核)。

  第四章代数式期末复习卷(z命题,z审核)。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期末复习卷(z命题,z审核)。

  第六章图形的初步知识期末复习卷(z命题,z审核)。

  期末复习期末综合练习(一)(z命题,z审核)。

  期末综合练习(二)(z命题,z审核)。

  期末模拟考试(往年试卷)。

  3.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公开课

  第一周8.29-9.4队列训练,学科对对碰。

  第二周9.5-9.11学科对对碰1.1①。

  第三周9.12-9.181.1②,1.2,1.3,1.4。中秋放假。

  第四周9.19-9.25第一章复习,第一章单元检测与试卷分析,2.1①,2.1②。z

  第五周9.26-10.22.2①,2.2②,2.3①,2.3②,2.4。

  第六周10.3-10.9国庆放假。2.5①,2.5②。z

  第七周10.10-10.162.6,2.7,第二章复习,第一,二章单元检测与试卷分析。

  第八周10.17-10.233.1,3.2,3.3,3.4,第三章复习。z

  第九周10.24-10.30第三章实数单元检测与试卷分析,4.1,4.2,4.3。

  第十周10.31-11.6期中复习,z

  第十一周11.7-11.13期中复习,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11.14-11.20期中试卷分析,4.4,4.5,4.6①,4.6②,。z

  第十三周11.21-11.27第四章复习,第四章代数式单元检测与试卷分析,5.1,5.2。

  第十四周11.28-12.45.3①,5.3②,5.4①,5.4②,5.4③。z

  第十五周12.5-12.115.4④,第五章复习,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检测与试卷分析。

  第十六周12.12-12.186.1,6.2,6.3,6.4,6.5。z

  第十七周12.19-12.256.6,6.7,6.8,6.9①,6.9②。

  第十八周12.26-1.1第六章复习,第六章图形的初步知识单元检测与试卷分析。元旦放假。z

  第十九周1.2-1.8期末复习

  第二十周1.9-1.15期末复习z

  第二十一周1.16-1.22期末考试,期末试卷分析,寒假作业布置。

  第二十二周1.23-1.29寒假开始放假。

  注:1.若此表安排内容与学校时间有冲突,以学校时间为准;

  2.上公开课的老师提前一周把课题,上课时间,学科,教师姓名报给z老师(教育网:z)  制订人:z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9

  单元目标: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负数的意义、表示方法,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单元学习内容:

  正数和负数的意义;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对0的再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

  依据《标准》的要求,本单元学习的负数主要是学生生活中一些觉的负数,并且只要求学生会运用负数进行简单的表示。

  本单元教材中安排的主要内容是两个方面:一是,从每天都接触的气温中,了解表示零下温度的一种方法;二是,了解一些生活中觉负数的实际意义。由于负数的学习是在正数基础上的拓展,与正数的意义相比,需要考虑相反意义与数值。在理解上的要大一些。本单元教材的编写主要有以下特点。

  1、在数据的收集过程,认识和理解负数的意义。每天天气温度的变化情况是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可以从电视、广播的节目中了解,也可以从报刊等各种途径了解天气情况。在“温度”这节中,教材通过天气预报图介绍北京等地温度,使学生了解零下温度表示的方法,从而概括出生活中正负数的表示方法,并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在初步应用中,进一步理解正数与负数的意义。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

  解正数和负数的意义,本单元教材在“试一试”和“练一练”中安排了各种不同的具有现实背景意义的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要求学生用正数或负数表示。这样的编写方式符合学生理解数学新知的认知规律,为学生以后掌握和运用正负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温度(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生活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会正确读写。

  2、会比较两个以下温度的高低。

  情感态度与价值:

  让学生在观察体验、交流等活动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方法与过程: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含义。

  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

  教具: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1、课课前组织学生采取各种方法调查、收集、记录全国一些大城市的气温情况。

  2、让学生查看地图找到调查的城市的位置,帮助了解温度与位置的关系。

  二、自主探索温度的读法和表示方法。

  1、把学生记录的温度进行简单交流,并抽出2组数据与零度进行比较,从中了解和掌握5℃比零度高,零下2℃比零度还要低2℃的一些知识。

  2、教师准备一份天气预报图,引导学生观察温度的表示方法。

  三、反馈交流

  分小组讨论怎样读温度,并读一读,写一写。

  四、精讲点拨

  组织大家读出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再写出来,增加一些直观的认识。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0

  炎炎夏日已经过去,转眼已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新的学期,新的开始为了搞好本期工作,特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里,本人将积极接受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工作。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任劳任怨,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是小学与初中数学的一个衔接点,随着知识点的加深,知识的连贯性和综合性的运用在拓展,初一的基础尤为重要,基础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初二、初三的学习。另外,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知识点的加深,使听课效率下降,所以有必要进行学前课外辅导,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不利于后继学习,要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好习惯。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培养学生清晰的解题思路和不同的解题方法。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

  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于联系。

  2、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和去括号,在准确判断、正确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上;理解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依据是分配律;理解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仍然成立。

  4、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整式表示。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后,从算术到代数的进步。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主要措施和设想

  1.主动钻研教材教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品质。

  2.改进教学方法,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注重课后辅导工作,特别多帮助与鼓励后进生。

  4.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开拓视野,增强学生的应有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1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担任七年级1、6班数学教学工作,1班男生34人,女生37人,共有学生71人;6班男生32人,女生34人,共有学生66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习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习,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2。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如何学习数学,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实验和猜测的探索能力,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感性知识。

  3。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4。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第二章有理数

  1。通过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感受到负数的引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做到形数结合。

  3。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和运输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体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优越性,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初步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对所给的数,能根据所要求的精确度(或有效数字的个数)取近似值。

  第三章整式的加减

  1。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建立符号意识。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会列出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掌握代数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2。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会求代数式的值。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和求代数式的值,初步体会到数学中抽象思维方法和食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3。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单项式系数与项数、多项式的次数、项与项数的概念,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会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个字母升幂或降幂排列。

  4。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判断同类项,并能熟练的合并同类项。掌握去括号、添括号的法则,能准确的去括号和添括号。能熟练的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5。通过将数的运算推广到整式的运算,在整式的运算中又不断的运用数的运算,感受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过程。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2

  一、教学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初一学生共248人,外地学生占三分之一左右,整体生源质量相对前几届有所提高,但存在着极严重的问题:相当多的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不高,学生欠缺自主的动力,单靠教师的“盯学”,效果不显著。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优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好,但“后进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较缓慢,数学知识上一些基本的内容还很模糊,甚至出现“空白”面。课堂上参与度不甚理想,有时还需要教师提醒,而且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该达到的发展水平,同时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有待发展,学生手中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辅导书甚少,学生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班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苗头,对此,教师必须继续努力,力争全体同学共同进步。平时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和思考问题,但仍有相当部份的学生借口不会做为理由,不及时完成当日的作业。在学习习惯上,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上记笔记的习惯、回家作业独立完成方面做得很不够,早晨来校抄作业的现象极其普遍。如何培养“优等生”与“后进生”、及时落实学生课前预习、课堂上作必要的笔记、指导学生及时复习、总结、课堂上专心听讲、及时纠正作业和试卷中的错误等问题急需同仁们的共同对策。

  2、教材的内容与目标分析

  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

  (1)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了解三角形和等于180度;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知道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能利用全等三角形解释角平分线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3)会用直尺和圆规完成以下基本作图: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作一个角的平分线;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根据已知条件作三角形。

  第二章 图形和变换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连结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理解连结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能指出对称轴,了解有轴对称变换得到的图形与原来图形全等。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了解并欣赏物体的镜面对称。

  (2)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探索它的具体性质,理解对应点连线平行且相等的性质,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移动后的图形,了解平移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都相同,利用平移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平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了解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探索图形之间的变换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其组合)。

  (5)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图形相似,了解平面图形的相似图形是把原图形放大或缩小,形状和方向不变。

  (6)欣赏现实生活中的几何图案,会运用图形变换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第三章 事件的可能性

  (1)通过具体情境了解必然事件、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事件可能性的意义,会运用例举法(包括例表、画树状图)统计在简单情境中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种数,并会比较、描述简单事件可能性的大小。

  (3)初步认识概率的意义,知道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0,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不确定事件的概率大于0而小于1。

  第四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认识对给定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一个未知数的值及另一个未知数有一个确定的值。用列表的方法表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知道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多个,了解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变化关系。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意义;会用代入法和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会殒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践问题并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合理。

  第五章 整式的乘除

  (1)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进行简单的整数指数幂计算,会进一步理解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2)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除运算(其中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整式除法仅指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3)会推导乘法公式:(a+b)(a-b)=a2-b2;(a+b)2=a2+2ab+b2,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体会代数与几何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4)会用乘法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乘法公式的某些应用。

  第六章 因式分解

  (1)了解多项式因式法分解的意义,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变形。

  (2)会用提取公式法、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3)会用因式分解解决某些简单问题。

  第七章 分式

  (1)了解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会进行约分和通分。

  (2)会进行简单分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3)会进行简单分式的加、减运算。

  (4)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体会验根的必要性。

  (5)能利用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措施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地从事数学活动。

  让学生能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发现、概括归纳,充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2、发挥学生自主探索,学会合作交流,养成良好的与人合作的精神和态度。

  在课堂上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堂上要根据学生的水平,提出具体不同的要求,落实学生对作业题的不同要求。

  4、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5、有效地运用评价手段提高教学成效。

  重视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以鼓励评价为主,充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成功感,促使教学相长的效果。

  三、课时安排(不包括作业校对、期中、期末复习)

  第一章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实授新课8节,复习、测试8节,共16节。

  第二章 图形与变换:实授新课6节,复习、测试6节,共12节。

  第三章 事件的可能性:实授新课3节,复习、测试3节,共6节。

  第四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实授新课6节,复习、测试6节,共12节。

  第五章 整式的乘除:实授新课11节,复习、测试6节,共17节。

  第六章 因式分解:实授新课5节,复习、测试5节,共10节。

  第七章 分式:实授新课7节,复习、测试7节,共14节。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3

  一。教材分析:

  1、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所有数学知识学习,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问题情景引入学习主题,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问题,以展开数学探究。

  2、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上,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如提出了大量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包括归纳法则与方法,描述概念等。

  3、使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地信心。力图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展开。

  4、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课本中的习题分为两类:一类面向全体学生,为他们熟悉和巩固新学的数学知识,加深对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所设;另一类则面向更多数学学习需求

  二。教学措施:

  1、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

  2、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去其他老师的听课,吸取他们的优点,改进自己的工作。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本班学生们刚刚完成小学六年的学习,升入初一,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七年级。通过调阅小六毕业会考成绩册和试卷,发现本班学生们的数学成绩不甚理想。从学生们作答来看,基础知识不扎实,计算能力较差,思路不灵活,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尤其是解难题的能力低下。总体上来看,低分很多,两极分化较为严重。

  二、情况分析:

  学生们情况分析: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教育方针,以七年能数学教学大纲为标准,坚决完成《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基本教学目标。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入手,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通过本学期数学课堂教学,夯实学生们的基础,提高学生们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们初步建立数学思维模式。最终圆满完成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有理数的各种性质和运算法则,初步学会使用代数式探究数量之间的关系。认识基本几何图形,掌握基本基本作图能力和的技巧。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抽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发展几何思维模式。培养学生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尤其是自主探索的能力。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认识数学源自生活实践,最终回归生活。班级教学目标:优秀率:15%,合格率 80%。

  四、教材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本章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基本性质及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有理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本章的难点在于理解有理数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并将它们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和计算中。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本章主要是学习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重点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及去括号的法则及整式的加减运算。本章难点在于理解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本章重点内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本章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本章主要学习线段和角有关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区别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有关性质和计算;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性质及应用。本章的难点在于线段和角的有关计算。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潜心钻研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们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备课,精心设置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上好每一堂课,阅好每一份试卷,搞好每一节辅导,组织好每一次测验。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向学生们介绍数学家、数学史、数学趣题,喻教于乐,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们的潜能,培养数学特长生。

  3、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们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六、课时安排

  教学进度计划安排如下: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第一周 正数和负数及有理数 5课时

  第二周 有理数的加减法 5课时

  第三周 有理数的乘法 5课时

  第四周 有理数的乘方 5课时

  第五周 第一单元复习及月考 5课时

  第六周 月考测试质量分析及月考小结 5课时

  第七周 整式-----单项式 5课时

  第八周 整式----多项式 5课时

  第九周 整式的加减 5课时

  第十周 期中复习及段考 5课时

  第十一周 段考测试质量分析及月考小结 5课时

  第十二周 从算式到方程 5课时

  第十三周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5课时

  第十四周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 5课时

  第十五周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5课时

  第十六周 第三单元复习及月考 5课时

  第十七周 月考测试质量分析及月考小结 5课时

  第十八周 多姿多彩的图形及直线 5课时

  第十九周 射线、线段、角 5课时

  第二十周 期末复习及考试 5课时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5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继续担任的七年级( )班数学教学工作。其中男生( )人,女生()人,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抽象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部分学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学生课外自主拓展知识的能力几乎没有,很少有学生具有课外阅读相关数学书籍的习惯,没有形成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不能自行拓展与加深自己的知识面;通过教育与训练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习与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积极开动脑筋,乐于合作学习和善于分享交流在学习中的发现与体会,喜欢动手实践。

  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是湘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教材,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二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三章 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

  第四章 多项式的运算

  第五章 轴对称图形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课题学习

  三、教材分析:

  1.本书的前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元一次方程组,都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而这二者本身也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相互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实际情境出发,基于学生现有的认知准备,引入并展开有关知识,使学生了解方程,方程组和不等式都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的数学模型,并学会寻找所给问题中隐含的数量之间的等量或不等量关系,掌握其基本的解决方法。前两章的最后都设置了一小节实践与探索,目的在于通过实例,与学生一起解剖分析,尝试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共提高这种能力。

  2.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与轴对称图形这两章的内容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涉及三角形,一般多边形的边角的一些关系,以及一种特殊的图形轴对称图形,通过观察与操作,感知确认最基本的结论与最为简单的变换轴对称中隐含的数学不变量关系,同时辅以数学说理,给学生一定的理性训练与图形变换的思想,这两章将继续七年级上学期教材的思路,让学生进一认识数学推理的基本格式,直至学会运用演绎推理的程序解决一些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逐渐实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有机结合。

  3.数据的分析与比较一章,让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现象,它们出现的机会各有不同,有的是必然发生的,有的是不可能性发生的,也有的是可能发生的。实验是认识实际问题所隐含的数学本质的重要手段,通过自己动手,反复实验,整理分析所收集的数据,体验不确定现象中所隐含的数学规律,用数学语言表述各种正确的见解。

  4.课题学习的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活动形式,本书设置了两个课题学习。

  ⑴测量不规则图形。

  这一课题既是对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一章的小结,又是一种拓展。通过这一课题的学习学生可以运用所学到的三角形与多边形的知识解决图形镶嵌的问题,巩固所获得的一些研究方法,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研究策略和经验,美工从中加深理解有关的数学知识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⑵包装盒的分类、设计和制作

  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实际情境,又是经常遇到的问题,从中选择一个自己认为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实地调查,收信数据,分析数据,寻求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课题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将会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数据与图表等式逻辑表达自己的观点,体会实验工厂是认识不确定现象的极其有用的手段,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方程(组)的解等基本概念,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及其在解方程(组)中的作用。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经历和体会解方程中转化的过程与思想,了解解方程(组)解法的一般步骤,并能灵活运用。

  ②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外角及其主要线段(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等概念,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中线、高线和角平分线,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了解几种特殊三角形与多边形的'特征,并能加以简单的识别,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与外角和,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探索、归纳多边形的内角和秘外角和公式。

  ③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线段、角和圆等图形的轴对称性,了解线段中垂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会画轴对称图形并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能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其性质和其识别方法。

  ④让学生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现实性,体会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对正确估计总体是十分重要的,会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了解它们各自适用范围,体验随机事件在每一次实验中是否发生是不可预言的,但在大数次反复实验后是有规律的。

  2、方法与过程目标:

  ①通过实践与探索,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体会并认识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经历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有关多个未知量的实际问题,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通过探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经历把二元转化为一元的过程,从而初步体会消元的思想,以及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化归思想。

  ②体验探索、归纳多边形内角和的过程,学会合情推理的数学思想,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基础上,体验证明的必要性,初步学会说理。通过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和画轴对称图形,探究轴对称的性质,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

  ③通过实践体验随机事件的随机性和规律性,并学习用分析或实验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和探究中,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增强合作意识;通过欣赏丰富多彩的图案,体验数学美,提高审美情趣;在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索中通过体验成功和克服困难的过程,增强解决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五 教学重、难点: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和二元一次方程组是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重点是从实际情境出发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入并展开有关知识,使学生了解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并学会寻找所给问题中隐含着的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掌握其基本的解决方法。难点是在实践与探索小节中通过实例运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多边形与轴对称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涉及三角形、一般多边形的边角关系,以及一种特殊的图形轴对称图形。重点是通过观察与操作,让学生感知确认电子表基本的结论与最为简单的变换轴对称中隐含着的数学不变量关系,同时辅以数学说理,给学生一定的理性训练与图形变换的思想。难点是数学说理。

  3、统计的初步认识一章,简要地介绍了统计数据分析问题时所采用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抽样调查方法,重点是使学生学会统计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合理使用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这三个有代表性的数值,较为正确地描述所得到的众多数据。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实例体会随机事件存在的内在规律。

  4、课题学习重点是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在实践探索加深理解有关数学知识,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信心与能力。

  六、教学进度: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五课时

  第二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八课时

  第三章 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 十五课时

  期中复习及考试 五课时

  第四章 多项式的运算 十课时

  第五章 轴对称图形 十二课时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十课时

  期末复习及考试 十课时

  七、教学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把教学工作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的主要途径,认真研究教材,体会新课标理念,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同时让学生认真学习。

  2、通过介绍数学家、数学史和数学趣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营造民主、和谐、平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共享发现快乐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4、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多种途径探求问题的解决方式。

  5、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6、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7、进行分层教育的探索,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七年级的数学教学计划02-12

初中数学七年级教学计划03-17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2-21

七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计划02-10

七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计划02-22

七年级数学的教学计划02-15

七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02-26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03-29

七年级的数学教学计划15篇03-11

七年级的数学教学计划(15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