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计划>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计划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计划

时间:2024-06-12 09:11:41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计划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计划1

  八年级地理主要是学习中国地理,涉及的内容中有关的地理基础知识已经在七年级学习过了,因此八年级地理相对于七年级地理而言,要变得容易一些了。同时,相当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学习起来兴趣更浓厚了,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一些。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培养学生“会学地理”。

  二、学情分析

  班级学生通过七年级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对地理学习方法已基本掌握。这对于学生学习八年级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在教学中要注重分层次,面向全体,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由于地理是“豆芽”科,学生重视不够,这是一部分学生地理成绩提高不上来的重要原因。八年级下学期面临会考,从现在起必须做些工作,加强学生的重视,为地理会考取得好成绩打下基础。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构成与分布,掌握行政区划划分的标准。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及其分布特点、行政区划划分标准及行政区划构成。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章的内容较多,包括中国的地势特点与地形特点,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学习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中国河流与分布,区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流河与外流河的特点。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学习它们的分布及特点。通过学习本章理解人口问题对自然资源对影响,明确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资源的分布。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碳、石油、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分布。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中国主要产业的概况和特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包括中国地理学中最重要的三大主要产业。其次是这些主要产业的特色。教学难点是理解中国三大主要产业的分布、发展和现状等。

  四、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绘图的能力。

  2、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地理概况,包括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

  3、掌握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4、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计划2

  学生情况简析

  八年级(1)班学生总人数为40人,学生基础不扎实。学生经过七年级的地理学习,三个班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阅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规定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从上个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八(1)个班成绩较理想,八(2)、(3)班成绩很糟糕。由于学生学习成绩参差不齐,要分层次地进行教学,争取通过本学期的教学,让学生“学会地理”和“会学地理”。

  使用教材及本学期教学内容

  本学期使用教材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二节《众多的人口》第三节《多民族大家庭》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二节《气候多样,季节显著》第三节《河流与湖泊》。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三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第二节《土地资源》第三节《水资源》

  第三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于发展》。

  本学期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

  本学期教学任务: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

  2、认真完成学校所安排的教学任务。

  3、让学生了解中国地理概况,加强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合空间想象能力。

  4、成绩: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中争取提高有胜率和及格率。

  方法与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3、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4、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6、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互联网网络资源,精选优质教案,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真正提高地理教学水平。

  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序号

  单元内容

  课 时

  周次

  单元序号

  单元内容

  课时

  周次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10

  1-5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10

  13-15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10

  6-10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10

  16-19

  机动

  11-12

  机动

  20-21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地理学的实用价值,反映地理学的和社会的新发展。

  二、学情分析

  我校八年级共四个班。本学期我任130班和131班的地理教学任务。从总体来看,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地理能力欠缺,成绩差距大。有的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不当,成绩不理想。面对八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我决定对成绩好的,中等的,较差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主要内容有:中国的疆域和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其中第一章讲述的是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二章讲述的`是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等知识)。第三章讲述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第四章讲述中国的经济发展。其中中国的疆域,人口,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教材的重点,中国的地形特点和气候成因是教材的难点。

  四、教学措施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新课标的要求指导教学。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一个学习探究,合作学习的空间。

  2.密切联系实际,重视地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3.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勇于改革,不断创新。

  4.开设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美好家园的情怀。

  五、教学进度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1至3周)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4至8周)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9至12周)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13至16周)

  复习17至19周。

  期终考试20周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计划4

  为了更好地做好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完成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七年级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但由于我不是地理专业毕业,教学中也许存在不少误区、盲区,学生知识没有形成系统。再加上学校和学生自身条件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练习、测试都很不到位。大部分学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但班级之间教学成绩差距较大,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二、本学期教学总目标

  本教学以中国地理为主,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区域地理。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情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第四章:中国经济: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划分。重点讲述了四大区域的情况。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构成与分布,掌握行政区划划分的标准。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及其分布特点、行政区划划分标准及行政区划构成。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章的内容较多,包括中国的地势特点与地形特点,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学习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中国河流与分布,区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流河与外流河的特点。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学习它们的分布及特点。通过学习本章理解人口问题对自然资源对影响,明确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资源的分布。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碳、石油、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分布。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中国四大地区的概况和自然地理特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包括中国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地理界线,尤其是秦岭-淮河线在中国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义。其次是四大地理区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学难点是理解三大地理界线两侧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原因。

  四、教学措施

  1、强化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识图、绘图、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2、强化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和解释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3、加强课后的辅导,注重学以致用。开展各种地理小知识竞赛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并提高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搞好单元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所授知识的准确性,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品质。

  5、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6、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

  7、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以“严、实、精、活”的教风带动“勤、实、悟、活”的学风。

  8、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五、教学进度

  第1---3周,学习课本第1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

  第4---7周,学习课本第2章(难点章节、重点章节)

  第8---9周,复习,迎接期中考试

  第10周,期中考试

  第11----16周,学习第3、4章

  第17周,复习

  第20周,期末考试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计划5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阅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绘图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地理概况,包括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掌握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认识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和地区差异,了解人文地理的区域差异。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构成与分布,掌握行政区划划分的标准。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及其分布特点、行政区划划分标准及行政区划构成。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章的内容较多,包括中国的地势特点与地形特点,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学习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中国河流与分布,区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流河与外流河的特点。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学习它们的分布及特点。通过学习本章理解人口问题对自然资源对影响,明确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资源的分布。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碳、石油、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分布。

  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中国四大地区的概况和自然地理特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包括中国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地理界线,尤其是秦岭-淮河线在中国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义。其次是四大地理区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学难点是理解三大地理界线两侧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原因。

  四、教学措施

  1、强化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识图、绘图、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 地理基本技能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2、强化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和解释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3、加强课后的辅导,注重学以致用。开展各种地理小知识竞赛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并提高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搞好单元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所授知识的准确性,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品质。

  五、课时安排

  第一周

  中国的疆域

  课时2

  第二周

  中国的行政区划

  课时3

  第三周

  中国的人口

  课时2

  中国的民族

  课时2

  第四周—第五周

  中国的地形

  课时6

  第六周—第七周

  月考、中国的气候

  课时8

  第九周

  中国的河流

  课时4

  第十、十一周

  期中考试及分析

  自然资源概况

  课时6

  第十二周

  中国的土地资源

  课时3

  第十三周

  中国的水资源

  课时2

  中国的海洋资源

  课时1

  第十四周

  月考及分析

  课时2

  第十五、十六周

  中国的主要产业

  课时2

  第十七、十八周

  文体节

  十九至二十二周

  复习考试

  六、具体措施

  1、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

  2、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

  4、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5、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计划6

  一、基本情况分析:

  该年级现有学生70人,而且七年级地理基础打的比较扎实,成绩很好,这给八年级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总体上讲,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还很差,主要是靠死记硬背。而且随着学科的增加,学生可利用的课外时间也相对减少,也给成绩的'进一步提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二、教学目标

  本期主要学习内容为中图版八年级上期,包括:陆地与海洋、多样的世界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其中,前两章为重点内容,而且为中考必考章节,难度相对较大。

  三、能力培养

  针对该年级学生读图、识图能力较差的问题,本期主要加强学生在这两方面的能力培养,主要是充分利用好地图册和填充图册。并加强学生这方面的专题练习,教会学生如何去读图,如何在图中去寻找有效信息,如何正确地解题。并能把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而得到扎实掌握的效果。

  四、教学进度安排

  1周:海陆分布

  2周:海陆变迁

  3周: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4周:世界的气候类型

  5周:学月检测

  6周:气候与人类活动

  7周:人种和人口

  8周:语言与宗教

  9周:聚落

  10周:半期检测

  11周:学习与探究----聚落发展与景观变化

  12周:国家和地区

  13周:国际合作

  14、15、16周:八年级下部分内容

  17---20周:期末复习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世纪精神为指针,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尽快适应网络环境下和计算机辅助下的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二、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地理学习,学生对地理学习方法已基本掌握。学习世界地理相对比较容易。但由于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应重点在教法上以面向中等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同时兼顾两头,让优秀生更突出,让落后生有进步。争取通本学期的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地理,会学地理”,并且会应用地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思路和方法

  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宏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

  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5、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网络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

  6、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以“严、实、精、活”的教风带动“勤、实、悟、活”的学风。

  7、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四、具体措施

  1、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2、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4、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5、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理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准备充分的素材。不断自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7、每次单元测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7、拟好复习计划,制定复习提纲,认真组织复习。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海陆分布2课时

  第二节海陆变迁2

  单元复习2

  单元测试2

  第二章多样的世界气候

  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2课时

  第二节世界的气候类型2

  第三节气候与人类活动2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单元复习2单元测试2

  第三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种和人口2课时

  第二节语言与宗教2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总复习6课时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计划8

  本期我担任了八年级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校的教育指导下,兢兢业业,扎实刻苦,计划努力圆满地完成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希望取得了较好的实效。为了更好地做好本学期地理教学工作,完成本学期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七年级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但由于我不是地理专业毕业,教学中也许存在不少误区、盲区,学生知识没有形成系统。再加上学校和学生自身条件等 多方面原因造成练习、测试都很不到位。大部分学生上进心强,能够遵守纪律,热爱学习,个个争上进。但班级之间教学成绩差距较大,有不少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欠恰当,因而学习成绩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二、本学期教学总目标:

  本年度教学以中国地理为主,主要的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区域地理。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情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

  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第四章:中国经济: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划分。重点讲述了四大区域的情况。

  三、教学措施:

  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宏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

  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5、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

  6、要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研究和指导,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以“严、实、精、活”的教风带动“勤、实、悟、活”的学风。

  四、主要任务及目标

  1、认真备课、上课,细致批阅作业。一堂好课,前提还在于备课的高低。“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的离不开夜以继日的研究教材及学生、查阅资料、学习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手段。

  2、关爱学生,激励学生,做他们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善于处理自身在不同场合的不同身份。对同学们,仅仅严师是不够的;一味地与他们知心交友,也是不可取的。

  3、深入教研教改,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提升为人民教育服务的能力。

  4、积极进行新教材、新教法、新教育思想的学习、与运用实践。

  5、学以致用,课程整合,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模式。

  6、组织进行多种形式的知识竞赛和各种课外活动,丰富同学的业余生活,提高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二0一四年八月二十六日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计划9

  一、学情分析

  经过去年的地理教学,三个班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阅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学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从上个学期期末检测的成绩来看,三个班在全县名列前茅,这对于学生学习八年级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构成与分布,掌握行政区划划分的标准。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及其分布特点、行政区划划分标准及行政区划构成。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章的内容较多,包括中国的地势特点与地形特点,掌握四高原、四盆地、三平原、三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学习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中国河流与分布,区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流河与外流河的特点。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学习它们的分布及特点。通过学习本章理解人口问题对自然资源对影响,明确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资源的分布。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碳、石油、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分布。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中国四地区的概况和自然地理特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包括中国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地理界线,尤其是秦岭-淮河线在中国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义。其次是四地理区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学难点是理解三地理界线两侧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原因。

  三、教学措施

  1、强化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识图、绘图、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2、强化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和解释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3、加强课后的辅导,注重学以致用。开展各种地理小知识竞赛活动,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并提高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搞好单元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所授知识的准确性,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品质。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计划10

  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编辑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特别是以《标准(最新一年版)》为依据,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参考,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 教学任务

  本学期讲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中国地理》(八年级上册)。

  三、学生情况分析

  总体上讲,本届初二生是全县选拔较好的学生,学生来自各乡镇,学生差异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课堂讨论较激烈,具备一定的学习自觉性,求知欲较高。课堂气氛好,学生思维灵活;四个班当中每班学生上课活跃,尖子生较多。班班 学生积极,差生面小。各班学生学习主动,比较平衡。

  四、教材分析

  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教材内容是中国地理为主,分为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和中国的经济发展 四大部分。八年级地理上册表现出对各种能力的培养,教材更多篇幅的图片和活动的训练。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这就需要在教学上处理好整体与差异的关系。

  例如:我国的'疆域面积居世界第三,但东西和南北都跨度很大,带来了冬季气候上的南北差异也带来了东西的时间差异。

  例如: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但地形复杂多样。自然环境存在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降水的差异。自然环境的差异带来了各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北方地区的能源与工业,南方地区的商业与农业,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与畜牧业,青藏地区的高寒景观各具特色形成了四大地区差异。

  又例如:我国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资源的总量都居世界前列。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东西差距较大,许多重要的资源分布不均,在利用的过程中出现极大的浪费。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可更新能源,保护好现有的能源是我们在这一章节不可忽略的主题思想。

  五、教学总目标:

  1、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得到发展。

  2、成绩: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中争取没有不及格学生。

  3、期考目标:人平均分70以上,综合成绩排名力争定安县前三名

  六、具体措施

  1. 教学中充分发挥双主体的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习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学习地理的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2.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提高读图能力,并且要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有用的地理。

  3. 教学中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训练题要做到精选、精练,鼓励微型试题。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4. 重点热点抓辐射 重点据生活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活学活用,切忌将教材内容重复复习一遍,应在所例举的重点热点专题复习中,运用探究性、自主性的学习方法,相互研讨、归纳,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挖掘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做到“宽口径、粗线条、广辐射。”

  5、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搞好集体备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讲究练习的实效性。

  6、认真学习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7、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

  8、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9、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0、每次月度考试后,全面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注意发现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总之,在本学期中,我会努力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引导教育学生。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教育质量,取得新的成绩。向学校、学生、家长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材内容

  课时

  主要知识或重点知识

  1

  1-1辽阔的疆域

  2

  地理优越、国土辽阔、34省级行政区名称、位置、行政中心、简称

  2

  1-2众多的人口

  2

  人口特点、增长趋势、人口国策;民族政策、民族分布特点

  3

  1-3多民族的大家庭

  2

  56个民族、民族的分布

  4

  2-1中国的地势和地形

  2

  地势地形、山区面积广大

  5

  国庆放假

  2

  6

  第一次月考

  2

  所教内容

  7

  2-2中国的气候

  2

  我国南北温差、东西干湿、季风气候显著

  8

  2-3河流和湖泊

  2

  众多的河湖、黄河的治理

  9

  2-3河流和湖泊

  2

  长江的开发

  10

  3-1中国的自然资源

  2

  自然资源与我们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1

  期中考试

  2

  复习考试

  12

  3-2土地资源

  2

  土地资源的利用、分布、利用

  13

  3-3水资源

  2

  水是宝贵的资源、时空分布、节约、保护水资源

  14

  3-3水资源

  2

  15

  4-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2

  先行官、交通运输网

  16

  第二次月考

  段考后内容

  17

  4-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2

  选择、转换交通运输方式

  18

  4-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

  农业与我们、农业的分布

  19

  4-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挑战与对策

  20

  4-3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2

  工业与我们、空间分布、高新技术

  21

  乡土地理(海南地理上册)

  2

  海南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

  22

  期末复习、考试

  2

  第一章——第四章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计划11

  一、指导思想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以教务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有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培养学生“会学地理”。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承担鄂嘉中学八年级191班的地理教学任务,每周2个课时。班级学生通过七年级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地理学习方法已基本掌握。但由于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在教学中要注重分层次,面向全体,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由于地理是小科,学生重视不够,这是一部分学生地理成绩提够不上来的重要原因。八年级下学期面临会考,从现在起必须做些工作,加强学生的重视,为地理会考取得好成绩打下基础。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的编写,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建立新的教材结构。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情境,使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本册教科书始终如一地注意巩固和强化地理基本技能和能力,使学生在理解地理概念、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的过程中,获得基本技能和表达、交流等能力的训练。教科书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力图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学生活动,通过学生讨论、探究、实践的教学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共分三节。主要学习中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等。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共分三节。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的基本情况,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共分三节。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重点介绍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指出了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共分三节。介绍了中国的交通、农业和工业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就,分析影响交通、农业和工业分布的因素。

  四、教学任务:

  1、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2、认识中国的自然环境,了解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并能分析对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影响。

  3、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

  4、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概况以及取得的`成就。了解交通运输网络和工业、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其分布的因素,学会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5、继续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6、通过八年级《地理》上册的课程学习,使学生真切的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祖国的伟大和美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人地观。

  五、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突出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逐步形成对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

  5、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6、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2课时)

  第二周:第二节众多的人口(2课时)

  第三周:第三节多民族的大家庭(2课时)

  第三周:复习检测(2课时)

  第五周:国庆假(2课时)

  第六周: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和地形(2课时)

  第七周: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2课时)

  第八周:第三节河流和湖泊(2课时)

  第九周:复习检测(2课时)

  第十周:期中反馈测试(2课时)

  第十一周: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人均不足

  第十二周:第二节土地资源(2课时)

  第十三周:第三节水资源(2课时)

  第十四周:复习检测

  第十五周: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2课时)

  第十六周: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2课时)

  第十七周:第三节工业的分布与发展(2课时)

  第十八周:复习检测

  第十九周至期末:复习期末考试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参考、推行许市中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湘教版)——《中国地理》(八年级上及下册第一章)。

  三、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的地理教学,三个班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阅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从上个学期期末检测的成绩来看,两个班的优秀率和及格率在全镇都是名列前茅,由此可见,两个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比较浓厚,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这对于学生学习八年级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绘图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地理概况,包括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掌握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认识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和地区差异,了解人文地理的区域差异。

  五、教材分析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构成与分布,掌握行政区划划分的标准。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及其分布特点、行政区划划分标准及行政区划构成。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章的内容较多,包括中国的地势特点与地形特点,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学习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中国河流与分布,区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流河与外流河的特点。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学习它们的分布及特点。通过学习本章理解人口问题对自然资源对影响,明确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资源的分布。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碳、石油、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分布。

  第四章 中国的主要产业

  本章主要是学习地理对我国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科技发展的影响。其中以地理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最为重要,特别是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和降水三个方面的影响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的教学难点。除地理对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外,本章还需要掌握我国工农业的布局与发展,掌握我国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和不同地形区的常用交通运输方式。特别是要理解铁路、公路和水运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意义。最后就是了解我国四大高技术产业区的分布及原因。

  第五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八下)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中国四大地区的概况和自然地理特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包括中国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地理界线,尤其是秦岭-淮河线在中国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义。其次是四大地理区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学难点是理解三大地理界线两侧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原因。

  六、教学措施

  1、强化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识图、绘图、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2、强化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和解释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3、加强课后的辅导,注重学以致用。开展各种地理小知识竞赛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并提高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搞好单元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所授知识的准确性,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品质。

  七、课时安排

  一、中国的疆域与人口8月24日-9月25日

  二、中国的自然环境 9月26日-10月31

  三、中国的自然资源 11月1日-11月13日

  四、中国的主要产业 11月14-11月27日

  五、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11月28日-12月18日

  12月19日—1月8 期末复习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计划13

  八年级地理主要是学习中国地理,涉及的内容中有关的地理基础知识已经在七年级学习过了,因此八年级地理相对于七年级地理而言,要变得容易一些了。同时,相当部分内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学习起来兴趣更浓厚了,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一些。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的地理教学,所教的一个班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阅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从上个学期期末检测的成绩来看,所教的班级优秀率和及格率在同年级都是名列前茅,由此可见,所教的班级学习地理的兴趣比较浓厚,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这对于学生学习八年级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绘图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地理概况,包括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掌握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认识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和地区差异,了解人文地理的`区域差异。教学目标:优秀率:30%,合格率:80%。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构成与分布,掌握行政区划划分的标准。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及其分布特点、行政区划划分标准及行政区划构成。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章的内容较多,包括中国的地势特点与地形特点,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学习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中国河流与分布,区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流河与外流河的特点。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学习它们的分布及特点。通过学习本章理解人口问题对自然资源对影响,明确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资源的分布。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碳、石油、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分布。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中国四大地区的概况和自然地理特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包括中国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地理界线,尤其是秦岭-淮河线在中国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义。其次是四大地理区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学难点是理解三大地理界线两侧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原因。

  四、教学措施

  1、强化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识图、绘图、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2、强化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和解释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3、加强课后的辅导,注重学以致用。开展各种地理小知识竞赛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并提高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搞好单元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所授知识的准确性,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品质。

  五、课时安排

  第一周中国的疆域1课时

  第二周中国的行政区划2课时

  第三周中国的人口1课时

  中国的民族1课时

  第四周—第五周中国的地形4课时

  第六周—第七周中国的气候4课时

  第八周中国的河流2课时

  第九周自然资源概况2课时

  第十周中国的土地资源2课时

  第十一周中国的水资源1课时中国的海洋资源1课时

  第十二周秦岭—淮河线2课时第十三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2课时第十四周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2课时

  共计新授课26课时,其余时间用作检测和复习。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培养学生“会学地理”。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承担八年级三个教学班的地理教学任务。通过七年级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地理学习方法已基本掌握。但由于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在教学中要注重分层次,面向全体,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的编写,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建立新的教材结构。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情境,使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本册教科书始终如一地注意巩固和强化地理基本技能和能力,使学生在理解地理概念、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的过程中,获得基本技能和表达、交流等能力的训练。教科书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力图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学生活动,通过学生讨论、探究、实践的教学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共分四节。主要学习中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等。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共分三节。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的基本情况,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共分四节。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重点介绍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指出了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共分三节。介绍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农业和工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影响交通、农业和工业分布的因素。

  四、教学任务:

  1、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2、认识中国的自然环境,了解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并能分析对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影响。

  3、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

  4、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概况以及取得的成就。了解交通运输网络和工业、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其分布的因素,学会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5、继续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6、通过八年级《地理》上册的课程学习,使学生真切的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祖国的伟大和美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人地观。

  五、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突出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逐步形成对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

  5。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

  是鲜活的。

  6、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六、课时安排

  第1—2周第一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2—4周第一章(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3—6周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4—8周第二章(第三节)

  第9—10周(复习及期中考试)

  第11—12周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13—14周第三章(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15—17周第四章(第一节、第二节和第三节)

  第18—19周复习及期末考试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计划15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阅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的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绘图的能力。同时,通过本学期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地理概况,包括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掌握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认识祖国各地风土人情和地区差异,了解人文地理的区域差异。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构成与分布,掌握行政区划划分的标准。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及其分布特点、行政区划划分标准及行政区划构成。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本章的.内容较多,包括中国的地势特点与地形特点,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学习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中国河流与分布,区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流河与外流河的特点。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学习它们的分布及特点。通过学习本章理解人口问题对自然资源的影响,明确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资源的分布。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碳、石油、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分布。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本章主要内容是学习中国四大地区的概况和自然地理特点。本章的教学重点包括中国地理中最重要的三大地理界线,尤其是秦岭-淮河线在中国自然地理上的'重要意义。其次是四大地理区域各自的自然地理特色。教学难点是理解三大地理界线两侧不同的自然地理特色形成的原因。

  四、教学措施

  1、强化基本技能训练,通过识图、绘图、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提高学生地理基本技能和阅读、分析、理解能力。

  2、强化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现象和解释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3、加强课后的辅导,注重学以致用。开展各种地理小知识竞赛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并提高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搞好单元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所授知识的准确性,同时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品质。

  五、课时安排

  第一周,疆域,课时1;

  第二周,行政区划,课时2;

  第三周,人口,课时1;

  第四周,民族,课时1;

  第五周—第六周,地形和地势,课时4;

  第七周—第八周,气候,课时4;

  第九周,河流,课时2;

  第十周,自然灾害,课时2;

  第十一周,中段考试,课时2

  第十二周,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课时2;

  第十三周,土地资源,课时1;

  第十四周,水资源,课时2;

  第十五周,交通运输,课时2;

  第十六周,农业,课时2;

  第十七周,工业,课时2;

  第十八周—第二十一周,复习;

  第二十二周,考试。

  六、具体措施

  1、认真参与集体备课,精益求精,争创优秀教案。

  2、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节一练,做到全批全改。

  4、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在教研处,教务处的指导下,努力使教育教学能力再上新台阶。

  5、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知识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件的制作准备充分的素材。不断自学,提高课件的制作水平,争创优秀课件。

  学生情况简析

  通过七年级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于地理知识有了一定感性的认知,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于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教学中也存在不少误区、盲区,学生知识没有形成系统。两班级之间的成绩相当,有不少学生贪玩,学习方法欠恰当。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做到因人因材施教。

  使用教材及本学期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四章:中国经济

  本学期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

  1、通过本学期的地理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及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

  2、认识中国的自然环境,了解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3、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

  4、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概况以及取得的成就。

  方法与措施

  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宏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

  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5、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整合。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02-17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05-28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3-29

八年级地理上册的教学计划11-16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02-11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02-14

【热】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06-06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15篇03-22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15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