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4-06-21 18:38:00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优选15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学生学业情况(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

  本班有学生x人,经过努力,大多数学生有了较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思考,会发言,作业也能按时完成。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另外,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差,势必会影响学习进度,影响整体水平的提高,所以,尽可能转化潜能生是本学期工作重点,也是难点。

  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认识几时几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计算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这两部分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教学难点: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争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措施: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课时安排:

  (一) 长度单位(4课时)

  (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5课时)

  (三) 角的初步认识(4课时)

  (四) 表内乘法(一)(13课时)

  (五) 观察物体(3课时)

  (六) 表内乘法(二)(14课时)

  (七) 统计(3课时)

  (八) 数学广角(2课时)

  (九) 总复习(4课时)

  课型参考:新授课、练习课、数学广角、综合实践、精读、略读、综合训练、习作练习、实验操作、知识探究等。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 期

  内 容

  教 时

  预备周

  8.27-9.2

  始业教育

  1

  9.3-9.9

  一、长度单位(4课时)

  4

  2

  9.10-9.16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5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

  2、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4

  3

  9.17-9.23

  2、两位数减两位数4课时

  4

  4

  9.24-9.30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

  4

  5

  10.1-10.7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课时

  1

  6

  10.8-10.14

  整理和复习2课时

  机动(2课时)

  4

  7

  10.15-10.21

  三、角的初步认识(4课时)

  4

  8

  10.22-10.28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1课时

  4

  9

  10.29-11.4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

  4

  10

  11.5-11.11

  6的乘法口诀4课时

  4

  11

  11.12-11.18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观察物体(3课时)

  4

  12

  11.19-11.25

  六、表内乘法(二)(14课时)

  4

  13

  11.26-12.2

  7的乘法口诀-4课时

  4

  14

  12.3-12.9

  7的乘法口诀-1课时

  8的乘法口诀3课时

  4

  15

  12.10-12.16

  9的乘法口诀4课时

  4

  16

  12.17-12.23

  整理和复习2课时

  量一量 比一比1课时

  4

  17

  12.24-12.30

  七、认识时间(3课时)

  3

  18

  12.31-1.6

  八、 数学广角(2课时)

  九、 总复习(2课时)

  4

  19

  1.7-1.13

  九、 总复习(4课时)

  4

  20

  1.14-1.20

  期末考试

  2

  21

  1.21-1.27

  学期结束工作,学生家访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有18名同学,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一)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

  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表内乘法<二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七)统计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八)数学广角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三、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4、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班内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也能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计算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在答题时比较粗心、马虎;?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比较被动,不敢大胆表现;?个别学生计算时不够正确、迅速;④个别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比较拖拉。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主要有:表内除法,认识万以内的数,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锐角和钝角,初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1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继续探索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目标:

  1 。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 。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 。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 。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 。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 。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跟生活联系的需要实践调查之类的作业。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培养方法:①生生互帮②教师辅导

  8、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9、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人数是107人,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本册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三、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标对本学期的要求,制定了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

  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完成课堂作业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实现真正有效的减负。

  6、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渗透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重视学困生的帮辅工作。

  五、教学检测与评价

  1、教学检测:通过平时的作业检查与每章的单元考试试卷相结合,达到检测学生的目的;

  2、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能更好的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同时加强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能力培养。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1)有学生50人,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一)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五)观察物体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表内乘法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七)统计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八)数学广角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6

  一、班级分析

  本学期我执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长度单位,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学生必须要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学生需要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对于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初步的认识,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扩展资料: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家庭背景各不同,对这册的数学知识有不同程度的掌握,有个别学生连两位数加减法也不能正确计算,但都对数学有很强的学习欲望。因此课堂上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动静结合,多表扬鼓励,不断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保护、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

  2、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3、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4、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备好每一节课,预设好每一个问题,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课堂生成加强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利用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4、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记忆口诀的活动和练习。如“对口令”、“数青蛙的嘴眼腿”和“数螃蟹的腿”等。让学生通过这些富有童趣的活动,心情愉快的记忆乘法口诀。

  5、利用奖章制度树立班级学习榜样,结合班级的评比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安排:

  第一周:数一数与乘法

  第二、三周:乘法口决

  (一)第四周:观察物体

  第五、六周:分一分与除法

  第七周:整理与复习

  (一)第八周:方向与位置

  第九周:时、分、秒

  第十周:乘法口决

  (二)第十一周:整理与复习

  (二)第十二、十三周:除法

  第十四、十五周:统计与猜测

  第十六、十七、十八周:总复习

  第十九周:复习

  第二十周:考试

  以上是本学期对所带二年级数学教学的初步设想,展望本学期的教学,也期待着作最大的努力,取得最好的成绩。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7

  一、教材的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项目:

  本册教材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并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教材的基本内容是:长度单位,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其中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训练内容。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 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7、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教学进度表

  时 间周次教学内容或活动内容备 注

  9.2/81长度单位

  9.9/152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9.16/22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月19日至21日中秋放假

  9.23/294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22至27 连续6天上班

  9.30/10.65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

  10.7/10.136角的初步认识8至12 日 上5天班

  10.14/207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

  10.21/278表内乘法(一)

  10.28/11.39表内乘法(一)

  11.4/1010表内乘法(一)期中测评

  11.11/1711观察物体/表内乘法(二)

  11.18/2412表内乘法(二)

  11.25/12.113表内乘法(二)

  12.2/814表内乘法(二)/量一量,比一比

  12.9/1515认识时间/数学广角

  12.16/2216数学广角/总复习

  12.23/2917总复习

  12.30/1.518复习迎接测评

  1.6/1219复习迎接测评

  1.13/1920测评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8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式。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积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还没养成这样的习惯,二(5)班学生缺少一定的数学学习的能力,或者上课无法集中精力,经常会开小差或者反应速度比较慢,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弱,课堂作业有七、八个学生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从而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进度。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比较明显,二(5)班两极分化现象已经出现,对于同一个学习任务,孩子们完成需要的时间相差也比较大,个别的孩子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不能很好的根据具体数学信息,很好地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对于提问题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也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但是有些学生很多问题是没有自己思考过,就急着问老师,缺少独立思考的意识。学生间相互评价也还待加强和提高。二(6)班学生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但二

  (5)班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够浓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应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共九个单元和一个总复习。可分为3个内容,分别为:

  1、数与代数:(1)数的运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乘法的认识和乘法口诀、除法的认识和用口诀求商)。(2)常见的量(元、角、分的认识)。

  2、图形与几何:测量(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厘米、米的认识)。图形的运动(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欣赏与设计)。

  3、数学好玩:综合与实践(班级旧物市场;寻找身体上的数学奥秘)。

  四、本册教材总体教学目标及要求:

  1.第一单元“加与减”。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读懂情境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运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能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2.第二单元“购物”。经历使用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在购物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购物情境中进行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学会付钱、找钱,感受付钱策略的多样性,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

  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结合动手操作活动初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积累活动经验。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操作活动对图形的认识产生兴趣,初步感受数学的美。

  5.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体验运用乘法口诀计算的优越性。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在寻找乘法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推理能力。会比较熟练地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口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乘法口诀的乐趣。

  6.整理与复习。经历整理前面所学知识和方法的过程,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通过回顾、整理、练习等学习活动,初步养成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和自我反思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7.第六单元“测量”。在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厘米和米,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实际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计发学习的兴趣,发展观察、操作的能力。

  8.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经历一系列的分物活动,体会平均分的意义,积累分物经验。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除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9.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6-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能正确运用6-9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乘法口诀的魅力,计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10.数学好玩,通过有趣的旧物交换和买卖活动,复习学过的乘除法及有关人民币的知识。能够利用学过的乘除法知识解决旧物买卖和等价交换的问题,能够正确付钱,找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为希望小学献爱心活动,从小培养热衷公益的良好品德。在时间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回顾、整理与交流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11.第九单元“除法”。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体会除法与减法、乘法的联系。体验除法运算方法的多样性,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和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分享。

  12.总复习。经历对本学期各个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感受复习的作用。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在购物情境中进行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结合具体情境,加深理解乘法、除法和倍的意义,熟记2-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积累活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组成员将本着“努力工作,愉快工作,享受工作”的工作态度,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和学校办学理念,以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高效减负、培养素质、提高质量为重点,用心开展教育教学的学习和研究。

  在教研和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及业务潜力。为学生带给广阔的数学学习空间,从而让学生构成一种用心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快乐。让每一位学生在新学期有更高的发展与提高。

  二、教研组状况分析

  本组由5名数学教师组成,是个以老中青教师为主的强有力的教学实体,有三名教师都担任过一至六年级的大循环教学,对教材都有整体的把握。

  三、工作目标

  1、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领会实质与精神。

  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现代教育观,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2、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四十分钟课堂的。质量。

  在教学中“精备、精选、精构、精讲、精练”一节课,真正做到提高教学质量功在课上。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3、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加强群众备课,把随机和固定的教研时间结合起来,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教研组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使教研组构成一个教学研究的氛围,努力探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充分发挥二年级每一位数学教师的聪明才智,凝聚群众智慧,不断提升实施新课程的水平,提高自身驾御课堂的潜力,为每一位老师搭建平台。和新课程一齐成长。

  4、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搞笑数学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的兴趣,利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口算潜力、计算潜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5、增强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于现代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识。

  能主动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从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四、教学措施

  1、加强教师学习,进一步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学期仍然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学习新课程教学法。

  2、课堂始终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焕发活力的地方。所以,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创设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中领会知识,感悟知识,经历过程,并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充分发展其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潜力,探索意识与创新意识。

  3、完善评价体系,构建新的评价机制。

  4、加强教研组建设,切实提高教研效率。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0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

  1、乘法的初步认识;

  2、表内乘法

  3、角的初步认识;

  4、表内乘法

  5、除法的初步认识;

  6、方向与位置;

  7、表内除法;

  8、统计与可能性;

  9、混合运算;

  10、总复习。重点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是学习一位数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能应用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认识角、辨别方向、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5、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7、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

  三、班级情况分析

  我教两个班,一年来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小朋友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还没养成这样的习惯,经常上课开小差,作业不认真完成。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对二年级学生,我们应该更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知识的有用性,从而更加喜爱数学这门学科。

  四、教学措施

  1、必须按时备课,熟悉课本,吃透教材,对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教师请教;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清楚,能脱口而出。

  2、要求孩子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向课堂要质量,根据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个别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位学生都紧跟着。

  3、数学要精讲多练,做到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紧扣。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再多多练习的过程中理解题意。对于每天所讲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到底还有那些学生不懂,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及时的纠正错误。

  4、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采用比赛的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积极合作的精神,特别是慢的学生更要对他们有耐心、爱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教学进度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二、表内乘法

  (一)…………………………………… 5课时

  三、角的初步认识……………………………………… 4课时

  四、表内乘法

  (二)…………………………………… 10课时

  五、除法的初步认识…………………………………… 9课时

  六、方向与位置………………………………………… 4课时

  七、表内除法…………………………………………… 10课时

  八、统计与可能性……………………………………… 3课时

  九、混合运算…………………………………………… 4课时

  十、总复习…………………………………………… 5课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1

  教材说明:

  一、教学内容: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点: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能力点:

  1、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让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初步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6、初步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7、初步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8、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品质。

  9、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

  1、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 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四、教学难点:

  1、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学生情况:

  两个班级各有学生56名,经过一年级的努力,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能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另外,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差,势必会影响整体水平的发挥,所以,尽可能转化学困生是本学期重点。

  六、课时安排:60课时

  (一) 长度单位(4课时)

  (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3课时)

  1、 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 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

  (三) 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

  (四) 表内乘法(一)(13课时)

  1、 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 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 观察物体(4课时)

  (六) 表内乘法(二)(13课时)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

  (七) 统计(3课时)

  (八) 数学广角(2课时)

  (九) 总复习(4课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2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长度单位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角的初步认识

  4:表内乘法

  5:观察物体

  6:表内乘法

  7:认识时间

  8:数学广角——搭配

  9:总复习

  (二)单元分析

  1.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3.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4.表内乘法: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5.观察物体: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6.表内乘法: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7.认识时间:本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本单元是继一年级《认识钟表》之后的又一节课,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时间的重要一课。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指示的时刻;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8.数学广角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优等生辅导措施:

  1、创设竞争的氛围,如优等生他们之间的竞争,挑战难题的竞争等,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2、为他们制定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完成一个个既定的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增强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3、鼓励他们尽量用多种方法,多种思路解决数学问题,尽量想一想与众不同的方法,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4、教育他们多帮助需要帮助的其余同学,在帮助人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后进生辅导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相机辅导

  课堂上提问时,对后进生的问题要基础性知识。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指导。当少数后进生因基础差而难以跟班听课时,我们应采取系统辅导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促新,帮助后进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发展他们的智力,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另外,在课堂上对后进生多提问,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就及时表扬,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课余时间个别辅导

  在限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是很难满足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的。因此,组织课外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很有必要的。在每天的空余时间定期对后进生进行辅导,对当天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对掌握特别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平时,在后进生之间让他们开展一些比赛,比如:看谁进步快、看谁作业得满分多、看谁成绩好等。

  3.家长和老师相配合

  我打算布置适当、适量的学习内容,让家长在家里对后进生进行协助辅导,老师定期家长进行家访,摸清他们在家的学习情况和作业情况,让后进生总结自己的进步。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3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以及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十多少的实际问题。

  1、教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算理与算法,形成计算技能,发展运算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2、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之前,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解决把两个数量调整为同样多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重温“求相差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进一步体会两个数量相差关系的本质,初步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也为进一步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十多少的数量关系作准备。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列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掌握比较简便的竖式书写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笔算和口算。

  2、 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以及有条理表达的能力,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初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十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四、教学难点:

  根据算式的特点合理、灵活地选择笔算和口算方法,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十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五、教学关键:

  1、结合现实情境引入具体的计算问题,引导学生自觉实现知识迁移。

  2、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为学生自主探索和选择计算方法提供足够的空间。

  3、适当统一竖式的写法,避免混淆。

  4、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理解数量关系。

  六、课时安排:

  1、连加、连减………………………………………………1课时

  2、加减混合运算……………………………………………1课时

  3、练习一……………………………………………………1课时

  4、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1)………………………… 1课时

  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 1课时

  6、练习二……………………………………………………1课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4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试卷重点检测第一至四单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同时注重过程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的考察,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具体表现在:

  1,内容覆盖面广,对每一部分内容均有涉及,有利于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突出了重点。

  2,题型多样,考察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试卷共分六个大题:大体分为填空、选择、计算、操作、解决问题等。试题灵活。

  3、试卷中难度较大的题有10分,有的题要通过2到3步思考才能算出来,考察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二、成绩分析:

  二(2)班平均分是85.9分,二(1)班平均分是82.6。二(2)班:90-100分的有35个,80-90分的有12个,70-80分的有2个,60-70分的有2个,不及格1个。即优秀率为64.8%,及格率为98%。二(1)班:90-100分的有24个,80-90分的有15个,70-80分的有7个,60-70分的有4个,不及格3个。即优秀率为45.3%,及格率为94%。总体来说成绩不是很理想。

  三、试卷特点及典型错例分析

  1、试卷题型:一、填空题(21分);二、选择题(5分);三、量一量(10分);四、算一算(40分);五、解决问题(24分);六、想一想(附加10分)

  2、典型错例:

  (1)第一填空题

  A、23厘米+77厘米=()米。这个题目看起来简单,其实暗藏玄机。其一考到100以内的加减法,有部分学生对进位加法没掌握牢固,导致算错变成90,有部分学生掌握进位加法得出100,却没能将单位进行转化。所以这题的考察需要有严谨的数学思维。这题的失败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的思维还不够严谨。

  (2)第二选择题。

  A、与4x5计算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

  A.4+4+4+4+4 B.4+5

  C.5+5+5+5 D.10+10

  这个题目错在读不懂题意。题目要求我们选出“不相等”的算式,而很多小朋友一看到有答案就恨开心,选A项的很多。这题的失败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的读题能力不强。平时需要多加强训练,先读题思考再下笔。

  B、如果三角形表示5,那么三个正方形表示()

  A.15 B.20 C.25 D.30

  很多学生对这个题目表示束手无策。因为试卷上擦来擦去的铅笔影子可以看得出来,学生们很难抉择到底选哪一个。其实这个考察的是5的乘法口诀,可是对于学生来说有点难思考。其实这个题目可以用动手操作的方法解决。只要小朋友们在正方形里面画一画,答案就恨明显了。这题的失败从侧面反映出学生遇到难题不够灵活,方法不够多样性。平时需要多加强训练。用多种方法来解决一个问题。

  (3)第六解决实际问题。

  A、小马虎做减法,错把减数26写成29,结果得13。那么正确的差是()。

  这个题目需要学生考虑两个步骤。一先算出29+13的被减数。因为虽然减数错了,但是被减数是没变的,因此第一步要先算出被减数。一旦算出被减数,在有减数的情况下,差就简单了。可是学生很难想到这一层。因此错误率很高。这题的失败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度不够强大。

  四、从本次考试的难易程度和所取得的成绩来看,大部分小朋友都有所进步。但是也有不足之处:

  1.加大题型的训练,多加强学生语言口头能力的培养和书写能力的训练。个别学生的字迹较潦草,书写不认真,要培养小朋友认真书写的习惯。

  2.学生的听读能力和审题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有些题目学生会做,但是没有听懂意思,有些学生对试卷的题目要求不明确,不理解题目意思。在以后的练习中我们会加强学生对题意理解的训练以及题型的多样性练习。

  3.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加减法计算还要进一步加强训练,必须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保证百分之百的的正确率。

  4.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还很不够,在以后的练习当中我们会多让学生自己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能够把一个知识点运用到各种题型当中去的能力。

  5、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把字写工整、清晰,做题时认真细致、静下心来做题目,学会理解题意,学会检查。

  6、重视考后反思,师生共同分析试题。

  教师和学生要通过考后的试卷分析,教师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反思自己在知识、方法和发挥上存在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针对性。

  7、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乐于交流,学会倾听的好习惯。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即改进措施:

  通过本次测试情况分析我们的教学现状,在今后的教学与评价过程中应作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严格遵循课标,灵活处理教材。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把教材当作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重视现实生活中所蕴藏着的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善于佳玉教材,能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组织学生开展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

  2、营造和谐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中我们要发扬教学民主,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见解,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能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意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地检查自己的思维活动,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

  4、做好帮差补缺工作。

  在教育教学中培养优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加强后进生辅导,真正做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

  一、学习准备:

  本学期开始请为孩子准备好:数学书,铅笔,尺子,橡皮擦,草稿本,课堂数学作业本。

  二、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①长度单位,②100以内的加、减法,③角的初步认识,④表内乘法(一),⑤观察物体(一),⑥表内乘法(二),⑦认识时间,⑧数学广角——搭配(一),⑨总复习。

  三、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在一年级认识整时的基础上学会认识准确的时间。

  四、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五、习惯与思维培养

  1、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2、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时间。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认识时间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七、教学进度

  时间 内容

  第1周 (一)长度单位

  第2周 (二)1、不进位加

  第3周 2、进位加

  第4周 3、不退位,退位减及解决问题

  第5周 4、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6周 整理和复习 (三)角的初步认识

  第7周 (四)①、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8周 ② 5的乘法口诀

  第9周 ③、2、3、4的乘法口诀

  第10周 ④、 6的乘法口诀、整理和复习

  第11周 (五)观察物体(一)

  第12周 (六)7的乘法口诀

  第13周 8的乘法口诀

  第14周 9的乘法口诀

  第15周 量一量、比一比

  第16、17周 (七)认识时间

  第18周 (八)数学广角

  第19周 (九)总复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优选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上册数学教学计划02-17

数学上册教学计划02-08

上册数学的教学计划04-02

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3-17

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5-18

(精选)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06-08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01-01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05-21

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03-16

初中数学上册教学计划02-12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优选15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学生学业情况(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分析:

  本班有学生x人,经过努力,大多数学生有了较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思考,会发言,作业也能按时完成。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另外,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差,势必会影响学习进度,影响整体水平的提高,所以,尽可能转化潜能生是本学期工作重点,也是难点。

  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认识几时几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的计算教学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这两部分内容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教学难点: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争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措施: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课时安排:

  (一) 长度单位(4课时)

  (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5课时)

  (三) 角的初步认识(4课时)

  (四) 表内乘法(一)(13课时)

  (五) 观察物体(3课时)

  (六) 表内乘法(二)(14课时)

  (七) 统计(3课时)

  (八) 数学广角(2课时)

  (九) 总复习(4课时)

  课型参考:新授课、练习课、数学广角、综合实践、精读、略读、综合训练、习作练习、实验操作、知识探究等。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 期

  内 容

  教 时

  预备周

  8.27-9.2

  始业教育

  1

  9.3-9.9

  一、长度单位(4课时)

  4

  2

  9.10-9.16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5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

  2、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4

  3

  9.17-9.23

  2、两位数减两位数4课时

  4

  4

  9.24-9.30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

  4

  5

  10.1-10.7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课时

  1

  6

  10.8-10.14

  整理和复习2课时

  机动(2课时)

  4

  7

  10.15-10.21

  三、角的初步认识(4课时)

  4

  8

  10.22-10.28

  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1课时

  4

  9

  10.29-11.4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

  4

  10

  11.5-11.11

  6的乘法口诀4课时

  4

  11

  11.12-11.18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观察物体(3课时)

  4

  12

  11.19-11.25

  六、表内乘法(二)(14课时)

  4

  13

  11.26-12.2

  7的乘法口诀-4课时

  4

  14

  12.3-12.9

  7的乘法口诀-1课时

  8的乘法口诀3课时

  4

  15

  12.10-12.16

  9的乘法口诀4课时

  4

  16

  12.17-12.23

  整理和复习2课时

  量一量 比一比1课时

  4

  17

  12.24-12.30

  七、认识时间(3课时)

  3

  18

  12.31-1.6

  八、 数学广角(2课时)

  九、 总复习(2课时)

  4

  19

  1.7-1.13

  九、 总复习(4课时)

  4

  20

  1.14-1.20

  期末考试

  2

  21

  1.21-1.27

  学期结束工作,学生家访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有18名同学,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一)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

  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表内乘法<二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七)统计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八)数学广角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三、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4、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班内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已经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也能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计算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在答题时比较粗心、马虎;?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比较被动,不敢大胆表现;?个别学生计算时不够正确、迅速;④个别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比较拖拉。

  二、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主要有:表内除法,认识万以内的数,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认识锐角和钝角,初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1格表示5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继续探索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目标:

  1 。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2 。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3 。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 。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6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 。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 。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跟生活联系的需要实践调查之类的作业。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培养方法:①生生互帮②教师辅导

  8、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9、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0、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人数是107人,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本册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三、教学目标

  结合新课标对本学期的要求,制定了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

  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完成课堂作业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实现真正有效的减负。

  6、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渗透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重视学困生的帮辅工作。

  五、教学检测与评价

  1、教学检测:通过平时的作业检查与每章的单元考试试卷相结合,达到检测学生的目的;

  2、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测,能更好的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同时加强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能力培养。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1)有学生50人,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一)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五)观察物体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表内乘法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七)统计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八)数学广角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6

  一、班级分析

  本学期我执教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长度单位,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学生必须要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学生需要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对于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有初步的认识,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扩展资料: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家庭背景各不同,对这册的数学知识有不同程度的掌握,有个别学生连两位数加减法也不能正确计算,但都对数学有很强的学习欲望。因此课堂上要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动静结合,多表扬鼓励,不断强化学生的课堂常规,保护、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

  2、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地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3、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4、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备好每一节课,预设好每一个问题,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课堂生成加强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利用探究活动以及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4、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记忆口诀的活动和练习。如“对口令”、“数青蛙的嘴眼腿”和“数螃蟹的腿”等。让学生通过这些富有童趣的活动,心情愉快的记忆乘法口诀。

  5、利用奖章制度树立班级学习榜样,结合班级的评比制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安排:

  第一周:数一数与乘法

  第二、三周:乘法口决

  (一)第四周:观察物体

  第五、六周:分一分与除法

  第七周:整理与复习

  (一)第八周:方向与位置

  第九周:时、分、秒

  第十周:乘法口决

  (二)第十一周:整理与复习

  (二)第十二、十三周:除法

  第十四、十五周:统计与猜测

  第十六、十七、十八周:总复习

  第十九周:复习

  第二十周:考试

  以上是本学期对所带二年级数学教学的初步设想,展望本学期的教学,也期待着作最大的努力,取得最好的成绩。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7

  一、教材的编排特点及重点训练项目:

  本册教材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并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教材的基本内容是:长度单位, 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二),观察物体(一),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其中 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训练内容。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 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7、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教学进度表

  时 间周次教学内容或活动内容备 注

  9.2/81长度单位

  9.9/152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9.16/22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月19日至21日中秋放假

  9.23/294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22至27 连续6天上班

  9.30/10.65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

  10.7/10.136角的初步认识8至12 日 上5天班

  10.14/207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

  10.21/278表内乘法(一)

  10.28/11.39表内乘法(一)

  11.4/1010表内乘法(一)期中测评

  11.11/1711观察物体/表内乘法(二)

  11.18/2412表内乘法(二)

  11.25/12.113表内乘法(二)

  12.2/814表内乘法(二)/量一量,比一比

  12.9/1515认识时间/数学广角

  12.16/2216数学广角/总复习

  12.23/2917总复习

  12.30/1.518复习迎接测评

  1.6/1219复习迎接测评

  1.13/1920测评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8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式。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积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还没养成这样的习惯,二(5)班学生缺少一定的数学学习的能力,或者上课无法集中精力,经常会开小差或者反应速度比较慢,新知识的接受能力比较弱,课堂作业有七、八个学生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从而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进度。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比较明显,二(5)班两极分化现象已经出现,对于同一个学习任务,孩子们完成需要的时间相差也比较大,个别的孩子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不能很好的根据具体数学信息,很好地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对于提问题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也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但是有些学生很多问题是没有自己思考过,就急着问老师,缺少独立思考的意识。学生间相互评价也还待加强和提高。二(6)班学生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但二

  (5)班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够浓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应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共九个单元和一个总复习。可分为3个内容,分别为:

  1、数与代数:(1)数的运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乘法的认识和乘法口诀、除法的认识和用口诀求商)。(2)常见的量(元、角、分的认识)。

  2、图形与几何:测量(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厘米、米的认识)。图形的运动(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欣赏与设计)。

  3、数学好玩:综合与实践(班级旧物市场;寻找身体上的数学奥秘)。

  四、本册教材总体教学目标及要求:

  1.第一单元“加与减”。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读懂情境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运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能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2.第二单元“购物”。经历使用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在购物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购物情境中进行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学会付钱、找钱,感受付钱策略的多样性,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

  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结合动手操作活动初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积累活动经验。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操作活动对图形的认识产生兴趣,初步感受数学的美。

  5.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体验运用乘法口诀计算的优越性。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在寻找乘法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推理能力。会比较熟练地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口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乘法口诀的乐趣。

  6.整理与复习。经历整理前面所学知识和方法的过程,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通过回顾、整理、练习等学习活动,初步养成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和自我反思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7.第六单元“测量”。在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厘米和米,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掌握1米=100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实际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计发学习的兴趣,发展观察、操作的能力。

  8.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经历一系列的分物活动,体会平均分的意义,积累分物经验。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除法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9.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经历编制6-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能正确运用6-9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乘法口诀的魅力,计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10.数学好玩,通过有趣的旧物交换和买卖活动,复习学过的乘除法及有关人民币的知识。能够利用学过的乘除法知识解决旧物买卖和等价交换的问题,能够正确付钱,找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为希望小学献爱心活动,从小培养热衷公益的良好品德。在时间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回顾、整理与交流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11.第九单元“除法”。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体会除法与减法、乘法的联系。体验除法运算方法的多样性,熟练用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除法的口算。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和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分享。

  12.总复习。经历对本学期各个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感受复习的作用。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在购物情境中进行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结合具体情境,加深理解乘法、除法和倍的意义,熟记2-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积累活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组成员将本着“努力工作,愉快工作,享受工作”的工作态度,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和学校办学理念,以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高效减负、培养素质、提高质量为重点,用心开展教育教学的学习和研究。

  在教研和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及业务潜力。为学生带给广阔的数学学习空间,从而让学生构成一种用心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快乐。让每一位学生在新学期有更高的发展与提高。

  二、教研组状况分析

  本组由5名数学教师组成,是个以老中青教师为主的强有力的教学实体,有三名教师都担任过一至六年级的大循环教学,对教材都有整体的把握。

  三、工作目标

  1、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领会实质与精神。

  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现代教育观,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2、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四十分钟课堂的。质量。

  在教学中“精备、精选、精构、精讲、精练”一节课,真正做到提高教学质量功在课上。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培养创新型的人才。

  3、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加强群众备课,把随机和固定的教研时间结合起来,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教研组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使教研组构成一个教学研究的氛围,努力探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充分发挥二年级每一位数学教师的聪明才智,凝聚群众智慧,不断提升实施新课程的水平,提高自身驾御课堂的潜力,为每一位老师搭建平台。和新课程一齐成长。

  4、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生动搞笑数学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的兴趣,利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口算潜力、计算潜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5、增强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于现代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识。

  能主动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稳步提高教学质量,从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让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四、教学措施

  1、加强教师学习,进一步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本学期仍然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学习新课程教学法。

  2、课堂始终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焕发活力的地方。所以,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创设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中领会知识,感悟知识,经历过程,并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充分发展其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潜力,探索意识与创新意识。

  3、完善评价体系,构建新的评价机制。

  4、加强教研组建设,切实提高教研效率。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0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

  1、乘法的初步认识;

  2、表内乘法

  3、角的初步认识;

  4、表内乘法

  5、除法的初步认识;

  6、方向与位置;

  7、表内除法;

  8、统计与可能性;

  9、混合运算;

  10、总复习。重点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是学习一位数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

  2、能应用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认识角、辨别方向、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5、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7、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

  三、班级情况分析

  我教两个班,一年来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小朋友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还没养成这样的习惯,经常上课开小差,作业不认真完成。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对二年级学生,我们应该更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知识的有用性,从而更加喜爱数学这门学科。

  四、教学措施

  1、必须按时备课,熟悉课本,吃透教材,对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教师请教;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清楚,能脱口而出。

  2、要求孩子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向课堂要质量,根据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个别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位学生都紧跟着。

  3、数学要精讲多练,做到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紧扣。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再多多练习的过程中理解题意。对于每天所讲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到底还有那些学生不懂,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及时的纠正错误。

  4、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采用比赛的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积极合作的精神,特别是慢的学生更要对他们有耐心、爱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快乐。

  五、教学进度

  一、乘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二、表内乘法

  (一)…………………………………… 5课时

  三、角的初步认识……………………………………… 4课时

  四、表内乘法

  (二)…………………………………… 10课时

  五、除法的初步认识…………………………………… 9课时

  六、方向与位置………………………………………… 4课时

  七、表内除法…………………………………………… 10课时

  八、统计与可能性……………………………………… 3课时

  九、混合运算…………………………………………… 4课时

  十、总复习…………………………………………… 5课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1

  教材说明:

  一、教学内容: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点: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能力点:

  1、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让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初步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5、初步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6、初步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7、初步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8、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等品质。

  9、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点:

  1、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 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四、教学难点:

  1、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提高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学生情况:

  两个班级各有学生56名,经过一年级的努力,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能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另外,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差,势必会影响整体水平的发挥,所以,尽可能转化学困生是本学期重点。

  六、课时安排:60课时

  (一) 长度单位(4课时)

  (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3课时)

  1、 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 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

  (三) 角的初步认识(2课时)

  (四) 表内乘法(一)(13课时)

  1、 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 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 观察物体(4课时)

  (六) 表内乘法(二)(13课时)

  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

  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看一看 摆一摆――――――――――――1课时

  (七) 统计(3课时)

  (八) 数学广角(2课时)

  (九) 总复习(4课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2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应更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长度单位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角的初步认识

  4:表内乘法

  5:观察物体

  6:表内乘法

  7:认识时间

  8:数学广角——搭配

  9:总复习

  (二)单元分析

  1.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3.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4.表内乘法: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5.观察物体: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6.表内乘法: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7.认识时间:本单元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本单元是继一年级《认识钟表》之后的又一节课,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时间的重要一课。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指示的时刻;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8.数学广角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习。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正确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优等生辅导措施:

  1、创设竞争的氛围,如优等生他们之间的竞争,挑战难题的竞争等,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2、为他们制定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完成一个个既定的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增强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3、鼓励他们尽量用多种方法,多种思路解决数学问题,尽量想一想与众不同的方法,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4、教育他们多帮助需要帮助的其余同学,在帮助人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后进生辅导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相机辅导

  课堂上提问时,对后进生的问题要基础性知识。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指导。当少数后进生因基础差而难以跟班听课时,我们应采取系统辅导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促新,帮助后进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发展他们的智力,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另外,在课堂上对后进生多提问,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就及时表扬,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课余时间个别辅导

  在限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是很难满足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的。因此,组织课外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很有必要的。在每天的空余时间定期对后进生进行辅导,对当天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对掌握特别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平时,在后进生之间让他们开展一些比赛,比如:看谁进步快、看谁作业得满分多、看谁成绩好等。

  3.家长和老师相配合

  我打算布置适当、适量的学习内容,让家长在家里对后进生进行协助辅导,老师定期家长进行家访,摸清他们在家的学习情况和作业情况,让后进生总结自己的进步。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3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式题,以及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十多少的实际问题。

  1、教学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对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算理与算法,形成计算技能,发展运算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2、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之前,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解决把两个数量调整为同样多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重温“求相差数”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进一步体会两个数量相差关系的本质,初步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也为进一步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十多少的数量关系作准备。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列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掌握比较简便的竖式书写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笔算和口算。

  2、 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以及有条理表达的能力,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初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十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四、教学难点:

  根据算式的特点合理、灵活地选择笔算和口算方法,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十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五、教学关键:

  1、结合现实情境引入具体的计算问题,引导学生自觉实现知识迁移。

  2、合理安排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为学生自主探索和选择计算方法提供足够的空间。

  3、适当统一竖式的写法,避免混淆。

  4、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理解数量关系。

  六、课时安排:

  1、连加、连减………………………………………………1课时

  2、加减混合运算……………………………………………1课时

  3、练习一……………………………………………………1课时

  4、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1)………………………… 1课时

  5、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 1课时

  6、练习二……………………………………………………1课时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4

  一、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试卷重点检测第一至四单元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同时注重过程性知识和方法性知识的考察,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具体表现在:

  1,内容覆盖面广,对每一部分内容均有涉及,有利于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突出了重点。

  2,题型多样,考察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试卷共分六个大题:大体分为填空、选择、计算、操作、解决问题等。试题灵活。

  3、试卷中难度较大的题有10分,有的题要通过2到3步思考才能算出来,考察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二、成绩分析:

  二(2)班平均分是85.9分,二(1)班平均分是82.6。二(2)班:90-100分的有35个,80-90分的有12个,70-80分的有2个,60-70分的有2个,不及格1个。即优秀率为64.8%,及格率为98%。二(1)班:90-100分的有24个,80-90分的有15个,70-80分的有7个,60-70分的有4个,不及格3个。即优秀率为45.3%,及格率为94%。总体来说成绩不是很理想。

  三、试卷特点及典型错例分析

  1、试卷题型:一、填空题(21分);二、选择题(5分);三、量一量(10分);四、算一算(40分);五、解决问题(24分);六、想一想(附加10分)

  2、典型错例:

  (1)第一填空题

  A、23厘米+77厘米=()米。这个题目看起来简单,其实暗藏玄机。其一考到100以内的加减法,有部分学生对进位加法没掌握牢固,导致算错变成90,有部分学生掌握进位加法得出100,却没能将单位进行转化。所以这题的考察需要有严谨的数学思维。这题的失败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的思维还不够严谨。

  (2)第二选择题。

  A、与4x5计算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

  A.4+4+4+4+4 B.4+5

  C.5+5+5+5 D.10+10

  这个题目错在读不懂题意。题目要求我们选出“不相等”的算式,而很多小朋友一看到有答案就恨开心,选A项的很多。这题的失败从侧面反映出学生的读题能力不强。平时需要多加强训练,先读题思考再下笔。

  B、如果三角形表示5,那么三个正方形表示()

  A.15 B.20 C.25 D.30

  很多学生对这个题目表示束手无策。因为试卷上擦来擦去的铅笔影子可以看得出来,学生们很难抉择到底选哪一个。其实这个考察的是5的乘法口诀,可是对于学生来说有点难思考。其实这个题目可以用动手操作的方法解决。只要小朋友们在正方形里面画一画,答案就恨明显了。这题的失败从侧面反映出学生遇到难题不够灵活,方法不够多样性。平时需要多加强训练。用多种方法来解决一个问题。

  (3)第六解决实际问题。

  A、小马虎做减法,错把减数26写成29,结果得13。那么正确的差是()。

  这个题目需要学生考虑两个步骤。一先算出29+13的被减数。因为虽然减数错了,但是被减数是没变的,因此第一步要先算出被减数。一旦算出被减数,在有减数的情况下,差就简单了。可是学生很难想到这一层。因此错误率很高。这题的失败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度不够强大。

  四、从本次考试的难易程度和所取得的成绩来看,大部分小朋友都有所进步。但是也有不足之处:

  1.加大题型的训练,多加强学生语言口头能力的培养和书写能力的训练。个别学生的字迹较潦草,书写不认真,要培养小朋友认真书写的习惯。

  2.学生的听读能力和审题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有些题目学生会做,但是没有听懂意思,有些学生对试卷的题目要求不明确,不理解题目意思。在以后的练习中我们会加强学生对题意理解的训练以及题型的多样性练习。

  3.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加减法计算还要进一步加强训练,必须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保证百分之百的的正确率。

  4.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还很不够,在以后的练习当中我们会多让学生自己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能够把一个知识点运用到各种题型当中去的能力。

  5、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把字写工整、清晰,做题时认真细致、静下心来做题目,学会理解题意,学会检查。

  6、重视考后反思,师生共同分析试题。

  教师和学生要通过考后的试卷分析,教师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反思自己在知识、方法和发挥上存在的不足,以便查漏补缺提高教和学的有效性、针对性。

  7、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乐于交流,学会倾听的好习惯。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即改进措施:

  通过本次测试情况分析我们的教学现状,在今后的教学与评价过程中应作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严格遵循课标,灵活处理教材。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把教材当作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重视现实生活中所蕴藏着的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善于佳玉教材,能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组织学生开展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

  2、营造和谐的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学中我们要发扬教学民主,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尊重每个学生独特的富有个性的见解,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能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意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地检查自己的思维活动,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和解决问题的。

  4、做好帮差补缺工作。

  在教育教学中培养优生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加强后进生辅导,真正做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

  一、学习准备:

  本学期开始请为孩子准备好:数学书,铅笔,尺子,橡皮擦,草稿本,课堂数学作业本。

  二、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①长度单位,②100以内的加、减法,③角的初步认识,④表内乘法(一),⑤观察物体(一),⑥表内乘法(二),⑦认识时间,⑧数学广角——搭配(一),⑨总复习。

  三、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在一年级认识整时的基础上学会认识准确的时间。

  四、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五、习惯与思维培养

  1、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2、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3、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学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时间。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认识时间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七、教学进度

  时间 内容

  第1周 (一)长度单位

  第2周 (二)1、不进位加

  第3周 2、进位加

  第4周 3、不退位,退位减及解决问题

  第5周 4、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6周 整理和复习 (三)角的初步认识

  第7周 (四)①、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8周 ② 5的乘法口诀

  第9周 ③、2、3、4的乘法口诀

  第10周 ④、 6的乘法口诀、整理和复习

  第11周 (五)观察物体(一)

  第12周 (六)7的乘法口诀

  第13周 8的乘法口诀

  第14周 9的乘法口诀

  第15周 量一量、比一比

  第16、17周 (七)认识时间

  第18周 (八)数学广角

  第19周 (九)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