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三册。全册教材包括了“骨骼与肌肉”、“养蚕”、“物体的运动”、“无处不在的力”、“调查与预测”5个单元,由3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共5课时,具体包括:骨骼(1课时),关节(2课时),肌肉(1课时),骨骼、肌肉的保健(1课时)。
第二单元“养蚕”共4课时,具体包括:我们来养蚕(1课时),给蚕宝宝记日记(1课时),我们来抽丝(1课时),养蚕经验交流会(1课时)。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共6-7课时,具体包括:一切都在运动中(1课时),运动的快慢(1课时),运动的方式(1课时),小车的运动(2课时),摆(1-2课时)。
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共7-8课时,具体包括:力在哪里(1-2课时),物体形状改变以后(1-2课时),苹果为什么会落地(1课时),摩擦力的秘密(2课时),降落伞(1课时)。
第五单元“岩石和矿物”共3课时,具体包括:调查(2课时),预测(1课时)。
二、学情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喜欢或习惯于被老师和家长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一)学期目标与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教学措施
1.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他们获得良好的科学教育;
2.倡导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3.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5.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五、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
六、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
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
暗示法
七、教学进度表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2
班级基本情况
本轮小学科学新教材使用已经到达四年级阶段,学生普遍对科学学习兴趣浓厚,大部分学生学习能力强,爱动手,爱思考,有较强的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有少部分学生主动性不强,不能认真参与到科学学习中来。探究性学习层次不一,有差异。课外对科学的延续学习做得不够,与生活联系也不够紧密,解决实际问题方面需要加强。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儿童的已有经验、生活实际和周围环境要素出发,安排了6个单元、22课,共9个导人活动、41个主体活动、4个拓展活动.其中“1变与不变”“2动物的一生”“3生物与环境”三个单元,以探究物体的特征与变化为重点,旨在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调查、搜集信息、比较分析、模拟实验、阅读理解、推理判断等探究活动,发现物理变化、动物的生长变化、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带来的变化,主动探寻引起事物变化的成因或作用条件,培养证据意识;“4岩石与矿物”“5电”“6房屋照明电路”三个单元,以结构与功能为主要探究内容,以特征与变化为重点,从特征结构的角度认识不同类型的岩石、矿物,了解其相应的功能;从电路的结构、电器结构不同功能不同,引导学生观察,展开实验,设计电路,制作开关,识别导体和绝缘体.
四年级下册的基本框架
第一单元“变与不变”,按“分(认识形状变化)→分(认识形态变化)→总(应用物理变化分离混合物)”的结构布设了3课、1个导入活动、4个主体活动.第1课“泥巴变形记”,以“情境导人→示例聚集(纸、吸管)→类比举证
(黏土捏成的小泥人)→比较抽象[找相同与不同,抽象出“形状”变化,“组成”不变(还是黏土、纸料、塑料等)]→迁移判断”的流程,“扶”着学生初步建构物体发生形变时的“物理变化”概念(共同属性:物体形状变化,组成的物质性质不变).第2课“蜡的有趣变化”按同样的流程,引领学生初步建构物体发生形态变化时的“物理变化”概念.第3课“混合与分离”应用前两课提炼的概念,分离盐和芝麻,进而引领学生想更多的办法(如利用物体的轻重、大小、沸点等特征差异)区分生活动中的其他混合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设计了“1蚕宝宝出生了”“2蚕宝宝在长大”“3蚕宝宝大变样”“4昆虫的一生”“5生生不息的动物”5课.引导学生饲养蚕,让学生亲历养蚕的全过程,了解蚕的生命周期,动物通过繁衍后代得以生生不息.通过每日照顾蚕的饮食起居的琐碎活动,培养儿童关爱动物的情感,使他们体验饲养小动物的快乐;通过坚持观察、记录蚕一生的变化过程的活动,培养和训练学生进行较长时期的观察和记录的能力.在养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蚕进行一些小实验,培养训练学生以动物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的能力.通过饲养动物了解其生命周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宜采用课外饲养、记录与课堂汇报交流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同时要结合季节时令变化和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将本单元的课时分散,穿插于其他单元之间.蚕的生长周期短,饲养过程无危险,特别适合小学生进行饲养.蚕是一种完全变态的昆虫,了解它的生长过程,能够为认识昆虫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为了探究不同类别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本单元划分成四个层次的研究主题,布设了4课,3个导人活动,12个主体活动.第1课“动物与环境”、第2课“植物与环境”引导学生探究如阳光、温度、水、气等环境要素对动物、植物的影响因素,观察不同环境下动植物的形态特点,了解这些特点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第3课“互相依存的动植物”、第4课“人类对生物的影响”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查阅、调查整理资料,了解鸟类及其他动物与植物的关系,发现导致白居豚和银杏濒危的原因、人类对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保护动植物及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以“认识外部特征→观察内部结构→了解功能用途”的认知线索,布设了“1认识岩石”“2认识矿物”“3岩石、矿物和我们”3课,6个活动,通过观察、查阅资料、记录、阅读、实验、交流讨论等活动方式,观察欣赏各种各样的岩石和矿物,引领学生认识岩石和矿物的外部特征、成分与结构,了解岩石的用途、人类对矿物的利用以及很多矿物资源的开采现状,重点训练学生的观察、比较、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引发学生保护矿产资源的意识.
第五单元“电”,按“认识电路→控制电路→设计电路→检测电路→电的应用→电从哪是来”的认知逻辑线索,布设了“1点亮小灯泡”“2控制电路的通断”“3设计电路”“4导体和绝缘体”“5电和我们的生活”5课,3个导人活动、9个主体活动、1个拓展活动,通过观察结构(电路、开关、小灯泡结构)、试验电路(尝试连接)、设计电路(开关、电路)、制作电器(开关、红绿灯)、检测电路(电路、导电性)、调查应用(电与生活、电的来源)等活动,训练学生观察、试验、设计、制作等探究技能和创新能力.
第六单元“房屋照明电路”,属技术与工程领域,是上一单元的拓展延伸.教材以上一单元“电”的探究结果为认知起点,按“明确需求→设计电路→安装电路→评估交流→调试改进→成果展评”的流程组织教材内容,布设“安装房屋照明电路”“改进房屋照明电路”2课,2个导人活动、4个主体活动、1个拓展活动,通过对话、呈现活动讨论场景图、学生设计电路图、安装制作图等,引导学生将上一单元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展开设计安装房屋照明电路活动,训练学生观察、设计、制作、试验、评估等技能,培训学生实事求是、客观评价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单元/课题
课标点(科学知识)科学态度、STSE
一、变与不变
1.泥巴变形记
2.蜡的有趣变化
3.混合与分离
1.4利用物体的特征或材料的性能,把混合在一起的物体分离。
1.5物体在变化时,构成物体的物质可能改变,也可能不改变。
1.尊重事实,严谨求证;
2.了解生活中有很多与此类变化相关的现象和问题
二、动物的一生
1.蚕宝宝出生了
2.蚕宝宝在长大
3.蚕宝宝大变样
4.昆虫的一生
5.生生不息的动物
11.1生物有生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
11.2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多种。
12.1动物和植物都有基本生存需要,如空气和水;动物还需要食物,植物还需要光,栖息地能满足生物的基本需要。
1.坚持长期进行观察;
2.观察细致、如实描述;
3.乐于发现问题、表现出对动物的探究兴趣;尊重动物的.生命
三、生物与环境
1.动物与环境
2.植物与环境
3.互相依存的动植物
4.人类对生物的影响
5.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6.植物能够适应其所在的环境.
7.动物通过不同的器官与环境接触.
8.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
9.动物和植物都有基本生存需要,如空气和水;动物还需要食物,植物还需要光。栖息地能满足生物的基本需要.
10.动物的生存依赖于植物,一些动物吃其他动物。
11.动物会给植物的生存带来影响.
12.4自然或人为干扰能引起生物栖息地的改变,这种改变对于生活在该地的植物和动物种类、数量可能产生影响
1.乐于尝试用多种思路、方法进行探究。
2.乐于分享、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尊重事实,用证据说话;
3.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进一步形成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乐于采取行动进行保护。
四、岩石和矿物
1.认识岩石
2.认识矿物
3.岩石、矿物和我们
14.4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观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标本,认识常见岩石的表面特征.知道矿产是人类工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
1.表现出对岩石矿物的研究兴趣。
2.观察细致、记录求真。
3.初步形成节约、合理开采矿物资源的意识。
五、电
1.点亮小灯泡
2.控制电路的通断
3.设计电路
4.导体和绝缘体
5.电和我们的生活
6.4.1电路是包括电源在内的闭合回路,电路的通断可以被控制。
6.4.2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6.4.3电是重要的能源,但有时也具有危险性。
1.2材料具有一定的性能。
6.6.1自然界中存在多种能量的表现形式。
16.1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不一样.
16.2工程和技术的产品能够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
17.2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
1.对电现象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2.尊重事实、尊重证据、大胆猜想、小心求证
3.知道电是一种能源,电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会安全用电常识。
六、房屋照明电路
1.安装房屋照明电路
2.改进房屋照明电路
16.1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的区别与联系。
16.2工程师依据科学原理设计各种可资利用的实际物品。
18.1工程是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的系统性工作。
18.2工程的核心是设计。
18.3设计需要考虑可利用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对安装房屋电路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敢于大胆创新、开拓思维。认同创新设计能够改善生活。
3.体会人类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关键。
教学措施
本册探究活动中,我们继续将教师的角色定位在“扶”和“引”。教材上的探究活动的编排设计,采用了以学生活动案例、学生讨论场景图、指南车提示、指南车信箱提供科技史、阅读资料等方式去引领学生展开活动。教材针对不同难度的活动任务,用不同的编写策略和呈现方式,指导、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对难度大的活动引导多,对难度不大的活动采用启发的策略,给学生自主、开放的空间更大,以体现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与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编写原则。
(一)把握小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培养兴趣和习惯
四年级学生的观察、比较、分类、制作等基本技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也给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搞好本学期科学课教学,既要了解本学期各单元的教学目标,又要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还要了解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认识特点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心理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1.问题情境导向,激活探究兴趣
四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没见过的、不了解的事物充满兴趣,爱问“这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了什么”“有什么证据”等问题,这是科学课教学非常好的心理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既有教育价值,学生又感兴趣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科学与科学课的热爱;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的好奇心随着科学课的教学逐年增长,而不是衰退.为此,要尊重他们的探究兴趣,对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包括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给予及时、合理的反馈.学生之所以提出一些看似怪异的问题总有一定原因,有些原因是成人不理解的,对于这些问题,应该通过梳理、筛选等方法,或找到与现阶段学习内容的相关联系,发现问题的价值与意义;或巧妙地将其引导到学生力所能及的、可关注到的领域里,引发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课外学习。
2.精心组织活动,把握“教扶放”时机
爱观察、爱动手,仍是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天性,为此,在四年级科学课教学中,仍要充分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一是尽可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实践活动开展教学,避免在长时间内单纯地采用讲述、讲解、问答的方法.二是可以适当选用趣味实验、角色扮演、科学游戏等方式,让他们在玩中学.在选用教学游戏时,要注意科学课的游戏是教学游戏,既要有游戏性,又要有目的性、科学性和教学性,不能单纯为了激发兴趣做游戏.二是四年级以“扶和放”为主,“教”为辅.教师指导时注意梯度,把握好“教、扶、放”的时机,按照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先让学生经历一些简单的或模仿性较强的观察、制作、调查、实验等活动,随着能力的提高,再慢慢将学生的探究引向深处,使探究活动的水平循序渐进地提高。
3.尊重个性发展,重视习惯培养
小学中年级学生对科学学习态度、热情、兴趣等有所分化,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具备的相关探究技能也存在个体差异,坚持、耐心、细致、严谨、专注的科学品质大多还未养成,学生的情绪稳定性不高,需要教师尊重个性,关注差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养、引导.教师要重视小组团队建设,采用“同质异组,异组同质”的分组方式,通过对小组团队激励性评价,引导同伴互助,立标杆、学榜样,让每个学生发展成为更好的自己.科学品质、学习习惯的培养还需要在活动过程中持之以恒地进行策略性引导.批评、表扬要客观公正,因人而异,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尽量不公开批评,多找个别谈话沟通,帮助学生找到问题原因和解决办法。
科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要从细处着眼,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要区别对待,同时也要在低年级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观察、实验时,小组同学怎样分工合作,中年级有什么新的要求;教师讲述、讲解、演示时,怎样注意昕讲;观察、实验后,怎样收拾各种器材;野外考察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汇报交流观察实验结果时,应该按照怎样的程序介绍(首先说观察对象、实验目的,然后说采用的观察、实验方法,最后说在观察、实验中有什么发现);研讨时,怎样发表自己的意见,倾昕其他同学的意见,怎样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怎样对其他同学的评价进行肯定和辩解;归纳概括结论、判断解释问题时,应该按照怎样的逻辑表达;教学反思时,应该思考哪方面的问题,如果有评价手册应该怎样填写;对于教师布置的课后研究项目,应该如何完成……这一切,都要有计划、坚持一贯地训练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整个小学阶段乃至更高阶段科学课的学习,以及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优化科学探究课教学,重视探究能力培养
科学探究与交流是一个过程,是一种科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方式,是形成科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形成科学态度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同时,也是一种综合的能力。
中年级定位于引导性探究,将侧重训练借助工具或仪器观察、测量、描述、类比、归纳、抽象、概括、分析等单项技能方法,以及提出问题、搜集证据、处理信息等综合技能。
教学进度表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授课时数
第1周3.1-3.5开学第一课1.泥巴变形记2
第2周3.8-3.12 2.蜡的有趣变化3.混合与分离2
第3周3.15-3.19 1.蚕宝宝出生了2
第4周3.22-3.26 2.蚕宝宝在长大2
第5周3.29-4.2 3.蚕宝宝大变样2
第6周4.5-4.9 4.人类对生物的影响1.认识岩石2
第7周4.12-4.16 2.认识矿物3.岩石、矿物和我们2
第8周4.19-4.23 1.点亮小灯泡2
第9周4.25-4.30 2.控制电路的通断2
第10周5.3-5.7期中考试2
第11周5.10-5.14 3.设计电路2
第12周5.17-5.21 4.导体和绝缘体5.电与我们的生活2
第13周5.24-5.28 1.安装房屋照明电路2
第14周5.31-6.4 2.改进房屋照明电路2
第15周6.7-6.11期末复习2
第16周6.14-6.18期末复习2
第17周6.21-6.25期末复习2
第18周6.28-7.2期末检测
- 13 -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3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四个单元“溶解”、“声音”、“天气”、“我们的身体”。与原教材相比缩减了一个单元,减少了“磁铁”、“有生命的物体”两个单元,增加了“我们的身体”单元。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具体为: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我们的身体》;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质科学(光、热、电、磁)《声音》;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的变化)《天气》。调整后的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每个单元都有七个教学内容,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根据教学建议,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应该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
学生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遍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教学目标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具体内容见单元目标)
教学措施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实验感兴趣,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 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二 、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五个单元,我们的食物、水、植物、空气、热,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调整后的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根据教学建议,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应该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从知识内容分为五部分:
1 我们吃什么:从学生对食物的已有认识经验入手,带领学生遵循“整体感知---个体研究——综合整理”的认知程序,认识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及饮食与人的健康。(包括1、2、3、课)
2 水里有什么:
“溶解”单元是从观察溶解现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这个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并没有涉及分子的运动与分布等问题。“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问题实际上已经向着溶解度这一概念发展了,但是在这里主要还是想渗透溶解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物质溶解的多与少和很多因素有关,如压力、搅拌、温度等,溶解与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与慢”问题中,温度对溶解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从本质上与搅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过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增加物质与水的接触面(所谓咬碎)可以加快溶解。包括4、5、6、7课)
3 植物身体:从学生对植物的已有认识经验入手,带领学生遵循“整体感知---个体研究——综合整理”的认知程序,认识植物的器官及作用,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包括8、9、10、11、12课)
4 空气和水: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上升以及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包括13、14、15、16、17课)
5 热传递:指导学生认识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及应用。(包括18、19、20、21、22课)
6 探究与实践: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和积极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
三、 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的及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 、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在能力培养方面,主要培养以下几种能力:
1 、观察能力:学习用目测方法观测风向、风力,用测力计测力。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教给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的内部构造。
2、 实验能力:学习使用酒精灯加热水,以及做弹力、摩擦力、热传导、热对流、根吸水、茎运输水分等实验,巩固对比实验方法,学习设计说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雨的模拟实验。
3、 探究能力:学习运用探究的方法,认识水蒸气凝结的条件,水的三态变化。
4 、分析综合能力:学习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认识热的三中传递方式。
5、动手能力:学习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等。
在德育方面,主要向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 通过讲述火箭的发明及我国现代火箭的发展,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 、通过指导学生认识热的三种形态及应用,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四、 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五、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与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六、主要教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 暗示法
七、教学进度:
一课时一课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5
一、学生情况分析:
1、可喜之处: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二、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教材分析:
1.本册教科书遵循《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注意选择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基础的、适于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在能力培养上,注意了层次上的变化,较三年级上册的要求有所提高。打破“知识切块”式组建单元的做法,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热胀冷缩》《岩石的科学》《光与我们的生活》《土壤与植物》《我们的家园-地球》《研究与实践》等6个单元,共23个课题。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教会学生科学地对待自然界的事物。
2、教学重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共22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五个单元:
1、热胀冷缩:(1---6)课,主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热胀冷缩的现象进行研究,让他们对力的各种热胀冷缩有一个亲历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
2、岩石的科学:(7---10)课,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资料、对岩石的概况有初步了解,并通过掩饰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解。
3、光与我们的生活:(11--14)课,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用光入手,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通过观察、设计、实验等探究方法揭开一个个与光有关的谜。
4、土壤与植物:(15---18)课,从自己的身体入手,引导学生涉及植物与土壤的关系。
5、我们的家园-地球:(19—22)课,了解人类对地球的形状的认识的历史。了解学生所做的努力,惹事到科学的饿重要性。
6、研究与实践:(23、24)课,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和计划;培养学生“调查与研究”等实践能力,从而实现开发学生科学学习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
本册教材以单元为内容单位,在课时安排上也以单元为主,并包括随时评价所用课时。
第一单元:热胀冷缩
六课时
第二单元:岩石的科学
六课时
第三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
五课时
第四单元:土壤与植物
五课时
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
六课时
第六单元:研究与实践
二课时
本学期上课18周共36课时,其中新授30课时,复习考试2节,机动4节。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 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 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2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1、 本册内容情况:
《科学》四年级上册由“有生命的物体”、“溶解”、“天气”、“磁铁”和“声音”五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2、本册的主要活动:
l 对有生命物体的与研究。
l 从观察、比较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
l 对天气的观察与测量从天空中云的形状和变化开始,对构成天气的四个要素分别进行观测。
l 对磁铁的观察与实验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始,用实验的方法观察磁铁能吸引哪些物体,磁铁各部分磁性的强弱,磁铁的两极,两极的相互作用。
l 对声音的探究从倾听周围的声音开始,通过对发声物体的观察的实验,研究的探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以及如何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
3、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7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历了一年的科学学习,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比如,对周边的事物有了一定的科学认识;初步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尤其是观察的方法;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普遍的特点是比较活泼,思维较活跃,好奇心较强。女生普遍比男生遵守课堂纪律,但男生普遍比女生爱动手,爱发言。通过观察,学生对科学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不强。本学期,需要在科学课堂常规养成,科学学习兴趣,动手实验操作等方面加强教学,获得进步。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重点训练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为线索,围绕“事物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和“事物的`变化”,编排了“植物生活的秘密”、“多种多样的动物”、“声音”、“信息的传递”、“水的变化”、“搜集信息,让我大开眼界”6个主题单元、53个活动。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能围绕研究主题采用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搜集信息进行主动学习,能比较熟练地制作资料卡片和资料摘要等。
尝试探究动植物的身体结构与其所具有的功能之间的关系,逐渐从“认识是什么”提高到“探究为什么”。
能由“这是什么?”、“怎么会这样?”等角度提出可探讨的问题,能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
尝试自己制定简单的实验(如对比实验)计划,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觉察多次测量可以减小误差,继续学习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采集数据,获取有效信息。
能较好地进行合作学习,能描述与传达事物的特征,能根据事物的显性变化特征进行分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尊重证据并逐渐养成及时摘记和妥善存储资料的良好习惯
3、科学知识
能指认植物的6大器官并了解它们(重点研究根、茎、叶)的作用,从水、陆、空3个领域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及其多样性,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知道搜集信息的多种方法和途径。
教学重点难点
能围绕研究主题采用适当的途径和方法搜集信息进行主动学习,能比较熟练地制作资料卡片和资料摘要等
尝试自己制定简单的实验(如对比实验)计划,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觉察多次测量可以减小误差,继续学习通过观察、实验的方法采集数据,获取有效信息。
三、教学措施
1、以搜集信息的活动为载体,重点训练学生接受式探究的相关技能,同时兼顾其它各项探究技能的提升。
2、挖掘科技史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结合点,用多样的呈现形式发挥科技史的教育功能,从不同的角度融入教材,充分发挥科技史的教育价值。
能指认植物的6大器官并了解它们(重点研究根、茎、叶)的作用,从水、陆、空3个领域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及其多样性,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8
一、教材分析
四年级主要围绕“运动与变化”这组统一概念,整合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及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本册围绕“变化”统整教学内容,共设五个单元,25个课题。
本册以“变化”为主线,进一步帮助学生意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运动产生变化,因此我们又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
二、本册总目标
通过本册学习,使学生:
能根据以有的生活经验并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和特点进行观察、记录;能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事物变化的信息,利用简单工具(包括自制的)对一些变化进行定量的测量;能利用语言或图表描述、展示各种天气、生物生长、物质状态等变化,并能通过分析数据或图表,找出变化的规律;能通过亲历各种活动,搜集各种变化现象的有关资料,并尝试探究、解释变化的原因。
能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入手,仔细观察周围常见的变化,并有兴趣提出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愿意与同进行分工、合作,体验讨论与交流的乐趣;能实事求是的记录观察或实验结果;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尊重生命、珍爱生命,能从自然界中获得美的体验;能积极开动脑筋,创造性的完成设计任务。
能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天气变化,列举天气变化对动物行为、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能描述植物、动物、人生长发育的过程和主要变化,能说出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的.区别;能说出物质有固态、液态和气态,温度可以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通过实验发现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能说出有一类变化仅仅是形态的变化,不会产生新物质;而有一类变化则不仅是形态变化,还会产生新物质。
开始认识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愿意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热胀冷缩、去锈、去污;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天气预报及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本册的重点和难点
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操作能力、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用科学感情。落实三维目标,体现素质教育,实现本学科的素质。
四、本册的教学方法
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使用新课程的教学策略;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创新发展。搞好各种活动,做好每个实验。
五、课时安排
1、变化的世界……………………………………………2课时
2、多样的天气……………………………………………。2课时
3、观测天气………………………………………………。2课时
4、发布天气消息…………………………………………2课时
5、天气与生活……………………………………………2课时
6、固体、液体和气体……………………………………2课时
7、冰、水和水蒸气………………………………………2课时
8、水到哪里去了………………………………………。…2课时
9、雨的形成………………………………………………2课时
10、周围的生物…………………………………………。.2课时
11、种茄子………………………………………………。.2课时
12、植物的生长…………………………………………。.2课时
13、养小鸡………………………………………………。.2课时
14、小动物的生长………………………………………。.2课时
15、毛毛虫不见了………………………………………。.2课时
16、我在长大……………………………………………。.2课时
17、让瘪乒乓球鼓起来…………………………………。.。.1课时
18、盐到哪里去了…………………………………………1课时
19、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课时
20、燃烧的秘密……………………………………………2课时
21、变色游戏………………………………………………1课时
22、生绣……………………………………………………2课时
23农业与生活……………………………………………。1课时
24、未来农业………………………………………………。1课时
25展示会…………………………………………………。2课时
共计45课时,机动五课时。
六、学情分析
四年级共有学生25人,大部分学生学习认真成绩良好,个别学生学习不用功,成绩较差。本班学生具有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七、教学改革的基本设想
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使用新课程的教学策略;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创新发展。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9
一、任教班级概况:
班级:四(1)学生人数:48人。
学情分析:进入四年级以后,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因此,这一学年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
二、教学目标与内容概要: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天气”、“溶解”、“声音”、“我们的身体”,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具体为:地球与空间(地球和天空的变化)《天气》;物质科学(物体与材料的特性)《溶解》;物质科学(光、热、电、磁)《声音》;生命科学(生命体的结构与功能)《我们的身体》。
本册教科书中的每个教学单元都有七个课题,这七个课题即是学习的内容,也反映了科学概念和过程与方法双向发展、螺旋上升的过程。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但在具体教学中可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
“天气”单元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并坚持较长时间的天气观察和记录,“天气日历”则是观察记录的载体。教科书中基本上是围绕如何观察天气现象、如何记录展开的;对记录的统计和分析能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新的认识。
“溶解”单元是从观察溶解现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这个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平,并没有涉及分子的运动与分布等问题。“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问题实际上已经向着溶解度这一概念发展了,但是在这里主要还是想渗透溶解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物质溶解的多与少和很多因素有关,如压力、搅拌、温度等,溶解与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与慢”问题中,温度对溶解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从本质上与搅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过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增加物质与水的接触面(所谓咬碎)可以加快溶解。
“声音”单元的各组实验意在形成一系列发展性的概念。从物体的振动产生了声音开始,到用音量和音高来描述声音,直至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以及耳的功能等。教科书中的各种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声音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科学的理解。
“我们的身体”单元旨在认识自己的身体,倡导健康的生活。当学生开始关注身体的结构、身体各种器官的功能和工作时,他们对健康便会有新的理解和认识。
三、具体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每个教学单元都有概念的指向和一些支撑概念建立的过程性活动,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甚至用想象代替事实,以保证观察和实验中获得证据的有效性,没有人为的“伪证”。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教科书中有多处涉及了这类实验,如“溶解的快与慢”“比较声音强弱、高低的变化”“探索尺的音高变化”“观察上肢的运动”“测量心跳和呼吸”“体验心脏的工作”,等等。在四年级引入控制变量的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的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已经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在“天气”单元教学中还要指导学生坚持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每周都要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教科书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如“描述洗发液在水中的溶解过程”“描述物体是怎样产生声音的”,等等。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比如“天气”单元中,需要学生对所记录一个月的天气现象进行分类的统计和分析,还要利用柱形图等做出关于这一季节天气变化的一般规律。
四、教学设计进度表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0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有四个单元:“电”“新的生命”“食物”和“岩石和矿物”。
“电”单元是从“什么是电”开始的。同学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这一单元将通过与电相关内容的实验、交流、预测、检验、丈量和推理、解释等活动,使同学形成关于电的初步概念,同时获得一些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新的生命”单元是从“观察油菜花”引入的。由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系列观察活动,过渡到动物的卵、繁殖的观察和研究,从而使同学获得植物和动物如何繁殖新生命的认识,并形成关于生命的一系列发展性概念。教科书中的观察实验,特别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都是在支撑有关生命概念的建立,并在此过程中使同学获得对生命的理解。
“食物”单元通过对一天中所吃食物的回忆和分类,引起同学对饮食的关注,发现自身在饮食中的不良习惯,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科学、合理、均衡地饮食。食物的变化和获取食物信息方法的研究也是在协助同学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特征和其变化规律。
“岩石和矿物”单元是同学初次对构成地球固体物质的探究。通过对岩石、矿物的观察、分类和描述,使同学形成关于地球物质的一般性概念,并对维护、开发和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意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同学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身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同学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加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同学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丈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身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身的假设。
4、坚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维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同学情况分析:
进人四年级以后,同学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同学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喜欢,并能以自身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兴趣浓厚,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但由于同学年龄的局限,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会实践运用。大局部同学知识面不广,勤于动脑的同学占的比例不是很大。还有的同学在活动的时候经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珍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本学年是培养同学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同学在学习中逐渐养成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四、教学措施
1、了解同学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沛了解同学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干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防止客观事实与同学的想象混淆。
2、指导同学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和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协助同学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同学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同学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同学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同学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身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同学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同学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同学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协助同学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同学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同学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1
实验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认识方法,它对于激发儿童的科学志趣,培养儿童的科学能力,提高儿童的科学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以下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核心,加强观察和实验,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二、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各种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态度,启发学生探究自然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2、通过学习各种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勤于动手勇于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理解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4、通过用温度计进行测量,知道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能运用温度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常见物体的温度,并作简单记录。
5、通过浮和沉的实验,使学生能对浮和沉的转换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能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知道改变浮沉的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6、通过数学课中的各种实验演示提高学生勇于探索、独立思考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三、实验教学方法措施
1、教师端正教育教学思想,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实验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验质量。
2、教学中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新课标要求,要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3、实验中,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实验仪器,还应尽量创造条件,自制器材,努力按计划、按要求完成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2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的科学教学,同学们对科学都很感兴趣,实验习惯与态度也有所形成,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优劣悬殊较大,好的学生具有了独立实验的能力,差的学生几乎没有科学实验、科学探索的概念,并且差生面较广。
(2)重新编组以后,各小组内的协作能力发挥的非常不好,而每周的课时数不多,因此扭转的速度较慢。
(3)家庭及周围能配合的力量较少,孩子要准备的实验材料,完成率很低,加上有些家长在外工作,所以很多活动很难得到较好的开展。
(4)用于提供给学生探索与观察的环境与时机太少。孩子们活动范围较少,接触面较窄,再加上要忙于作业,并且学生家长不重视,更少有家长配合与帮助。
二、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3、要求学生不仅观察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
三、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应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科学的价值。
四、学生素质的要求:
1、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以及积极探求新知和仔细、科学的态度,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倡导人人参加环境保护。
2、合作、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对话等形式,开发学生的`心理素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以愉快的心情,以特殊的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在教学中注意尽量分解难点,通过学习能看得懂,学得会,并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感,让他们建立自信心。
4、激发兴趣,大胆地探索: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设探索活动的愉悦情境,耐心启发诱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及时评价、适时引导: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和错误,要给予足够的宽容,耐心地矫正,坚持表扬鼓励为主,特别是对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给予及时表扬、肯定,使他们发言踊跃,课堂活跃。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3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大多数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实验也没有充分地让学生去做,学生的实验能力得不到发展,活动时常常耗时低效,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对这学期的教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教材分析:
《科学》四年级下册由“热胀冷缩”、“岩石的科学”、“土壤与植物”、“光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家园地球”和《研究与实践》六部分组成。在四年级上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前五个单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中、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1、对热胀冷缩进行研究。从观察生活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
2、认识岩石,对岩石的形成、用途进行研究,探究岩石的变化过程。辨别岩石的种类。
3、对土壤与植物的观察与实验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始,用实验的方法观察土壤的`种类与植物向哪里生长,指导如何保护土壤。
4、对光与我们的生活进行研究,对平面镜曲面镜进行研究探讨,了解彩虹的形成,能用实验的方法模拟彩虹的形成。
5、对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进行初步了解,知道地球上有什么,我们在那里和重力问题,如何进行测量重力。
四、重难点
1、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备注
第一周
1、温度计的秘密
1课时
第二周
2、自行车为什么爆裂
2课时
第三周
3、认识岩石
4、做个岩石百宝箱
1课时
1课时
第四周
5、岩石的用途
6、岩石的风化
1课时
1课时
第五周
7、土壤里有什么
8、土壤的种类
1课时
1课时
第六周
9、土壤与植物
10、保护土壤
1课时
1课时
第七周
11、认识光
12、玩镜子
1课时
1课时
第八周
13、筷子“折”了
14、彩虹的秘密
1课时
1课时
第九周
15、飞旋的陀螺
16、光与我们的生活
1课时
1课时
第十周
复习
17、航海家的发现
1课时
1课时
第十一周
18、地球上有什么
19、我在哪里
1课时
1课时
第十二周
20、苹果为什么落地
21、测量重力
1课时
1课时
第十三周
研究与实践
观察了解植物生活
2课时
第十四周
复习
2课时
第十五周
复习
2课时
第十六周
期末检测
第十七周
机动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4
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做好实验教学工作,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途径。在上个学期的基础上,这个学期的实验教学我准备这样做:
一、实验方式的安排
四年级下册教材中实验很多,我们能做的有8个,分别是:土壤里有什么、各类土壤的保性、想办法研究我们收集的石头、探究植物的向光性、热是怎样在固体中传递的、小米粒为什会在水中游、它们会生热吗、凸透镜成像。土壤里有什么、各类土壤的保水性、想办法研究我们收集的石头、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凸透镜成像五个实验采用学生小组合作的方式,热在固
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小米粒水中游、它们会生热吗采用老师演示的方式。
二、合理组建实验小组
小组合作实验是本册书实验的主要形式,因此小组合作不能流于形式,要在管理上下硬功夫。我计划把四个人分成一个小组,四个人都有各个的职责,一个人是组长,负责全面协调工作且重点管理组内的纪律与评价;一个是材料管理员,负责安排带材料;一个是实验员,负责做实验时的分工与操作;一个是记录员,实验是专门记录实验的情况。实验时要求小组成员各司其职,教师每节课都要强调安全,包括带材料也要注意安全。
三、课堂上精心指导学生实验。
1、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要让学生在假设的基础上拟定实验的计划,再根据计划制定实验步骤,还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步的实验目的和实验的总的目的`。
2、精心指导学生实验。学生不知道怎么做时帮助学生,学生做错了实验时帮助学生找到实验出错的原因,如果实验失败,要分析失败的原因,给学生一个解释。
3、让学生认识仪器,并学会使用仪器。因此,每次实验前向学生介绍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方法。
4、对整个实验教学做好记录,写好总结,以便发现实验中的问题,有哪些不足,哪些困难,来改进自己的实验教学。
5、教会学生收集实验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6、组织学生交流实验情况与结果,丰富他们的实验。
四、合理评价
可让学生自评,再在小组内评,最后在班里评,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可发放小奖章。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包括了“到生物园里学科学”、“学习用品”、“课外活动”、“文艺汇演”四个单元,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教学难点:
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教学目标及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五、学生学情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学习习惯较差。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六、教改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七、课时安排及进度:
单元 内容 课时 周次
到生物园里学科学
第一单元 1认识土壤 1 1~4周
2种子发芽 1
3向上长还是向下长 1
4根朝哪边长 1
5茎往哪边长 1
6植物怎样“喝水” 1
自由研究 2
学习用品
第二单元 7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 1 5~7周
8圆球笔芯为什么能伸缩 1
9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 1
10各种各样的纸 1
11纸是怎样造出来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小学四年级科学教学计划03-25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06-22
小学科学教学计划09-21
[精选]小学科学教学计划07-06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06-16
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07-09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02-21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06-16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06-23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