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4-10-24 07:01:44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5篇[荐]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做好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5篇[荐]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

  一、 教学要求

  全级组老师应以高度的集体神相互促进。认真细致备好每一章节的课,全面透析知识与能力要点,归纳概念规律,总结方法技巧,精讲精练,突出重点知能的整理与提炼。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 本期教学任务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学生在数学的认识与理解上应该要上一个台阶。在情感与态度上,通过本期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有序、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习的快乐。在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对知识的探究,经历发现知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道路上坎坎坷坷,达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达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境界,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 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四 全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章节 课时 教学起止时间

  第十三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 4 第一周四~第二周三

  第十四章 分式 25 第二周四~第五周一

  第十五章 轴对称 28 第五周二~第十周一

  期中考试

  第十六章 勾股定理 24 第十周四~第十五周一

  第十七章 实数 14 第十五周二~第十七周二

  第十八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十八周——十九周

  第十九章 随机事件和概率 二十周

  期末总复习 二十一——二十二周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从本学期开始,八年级学生要增加一门新学科——数学。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跟平时的实际生活比较接近,本着“生活中的数学”这一思想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形象生动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五章分别是:一、声现象,二、光现象,三、透镜及其应用,四、物态变化,五、电流和电路。具体章节又可分为:探究、演示、想想做做、想想议议、STS、科学世界、动手动脑学数学几大个板块。这样编排更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的认识和学好数学知识。在学习方法上,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参与实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实际活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数学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通过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使学生能进入数学的世界里来,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对四周的数学自然世界有一个重新的、更加科学的了解和认识。

  三、教学要求

  1、进一步了解当前新课标的改革方向及趋势,学习新的数学教育观念。要围绕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特殊是在科学探究教学上要积极实践,积累经验。

  2、进一步突出应用数学知识教学,树立知识与应用并重的观念。数学教学要“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留意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朴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生活和社会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

  3、理论联系实际,还要留意适应新情况,增强时代感,加强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体现本学科教学的鲜明特点;要注重紧跟时代步伐,掌握时代脉博,懂得及时运用新材料、新信息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要注意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

  4、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单纯地掌握课本知识,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而应该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其能力和情感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获得充分地发展,并运用拥有的能力和情感去积极主动地探求未知,获取新知,使知识、能力和情感相辅相成、协调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四、教学目标

  (1)第一章声现象使学生了解振动使物体发声,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是一种波,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实际中既要合理地利用声音,同时也要有效地控制噪声。

  (2)第二章光现象本章主要研究光现象及其规律,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颜色;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和跟现代生活十分密切的两种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及其应用。

  (3)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这一章主要讲述透镜的初步知识和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透镜是照相机、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透镜对光的作用和凸透镜成像是本章的中心内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和眼镜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光学仪器,学生应该对它们有所了解。

  (4)第四章物态变化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应该使学生了解温度的概念,会正确使用常用的温度计测量温度。知道熔解、凝固现象,理解这些过程中晶体和非晶体的不同温度特点。知道液化、汽化现象,知道蒸发与沸腾过程中吸热,理解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5)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电流和电路”的基本概念是本章的核心,通过让学生研究基本的串、并联电路和基本的测量,初步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在电流和电路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家庭电路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电流和电路知识应用的同时,受到了安全用电的教育。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究新教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恰当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把“从生活走向数学,从数学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法中。

  (2)认真分析学生状况,确定出优生与待努力生的层次,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

  (3)充分发挥课堂效率,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

  (4)重点进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进行学生自主探究的训练。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优秀5

  本学期我担任了八年级的数学教学,为了搞好这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我计划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理论学习

  抓好教育理论特别是最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和课改动向,转变教学观念,形成新课教学思想,树立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思想。

  二、做好各时期的计划

  为了搞好教学工作,以课程改革的思想为指导,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以及八年级的`数学教学任务和内容,做好学期教学工作的总体计划和安排,并且对各单元、各课题的进度情况进行详细计划。

  三、备好每堂课

  认真钻研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做好初中八年级阶段的总体备课工作,对总体教学情况和各单元、专题做到心中有数,备好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写好每节课的教案为上好课提供保证,做好课后反思和课后总结工作,以不为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四、做好课堂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结合教学内容,选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教学组织合理,教学内容语言生动。相尽各种办法让学生爱听、乐听,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批改作业

  精批细改好每一位学生的每份作业,学生的作业缺陷,师生都心中有数。

  对每位同学的作业订正和掌握情况都尽力做到及时反馈,再次批改,让学生获得了一个较好的巩固机会。

  六、做好课外辅导

  全面关心学生,这是老师的神圣职责,在课后能对学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解答学生在理解教材与具体解题中的困难,指导课外阅读因材施教,使优生尽可能“吃饱”,获得进一步提高;使差生也能及时扫除学生障碍,增强学生信心,尽可能“吃得了”。

  积极开展数学讲座,课外兴趣小组等课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发展智力水平,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通过做好教学工作的每一环节,尽的努力,想出各种有效的办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3

  一、工作要点:

  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得到新的提高.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

  尊重学生,以人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修养,保护他们的自尊与自信,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工作任务:

  (一)加强备课组建设

  1、继续发扬数学备课组团结协作精神,组内同志要精诚团结,有事要多协商.

  2、加强业务学习:加强业务进修,钻研新课程标准,研究新的教法,学法,使教育教学经验升华到新的台阶.

  (二)加强常规教学工作

  1、坚持集体备课制度: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备课时要坚持研究标准、教材、教法.各班力争做到统一进度,统一讲课内容,统一习题,统一作业,统一测试题.

  2、强化课堂教学:

  要强化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完善教学环节.要研究课堂教学的语言技能.使数学组教师的课节节都是精品课,做到全天候.

  3、坚持作业批改制度:

  要结合本年级的实际,确定本年级的作业次数和每次的作业量.做到全批全改.

  作业反馈的情况真实反映了学生理解知识与运用知识的情况,及时的给予辅导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4、坚持单元过关制度:

  每学完一章,都要进行验收,试题要灵活,要符合学生实际.考后要及时进行批改和讲评.

  5、坚持听课制度:

  按学校规定:任课教师每学期每人不少于8节,力争超额完成听课任务.组内教师每人上一节观摩课,课后要有说课和评课.逐步提升教学能力.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二章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三章勾股定理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勾股定理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

  第四章本单元首先通过平方根、立方根的学习引入无限不循环小数,进而给出了无理数的概念,实现了数系的第二次扩张,将有理数扩充到实数范围,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进一步深入.

  第六章一次函数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内容

  课时

  1

  9.1-9.4

  1.1-1.2全等三角形

  2

  2

  9.7-9.12

  1.3.1-1.3.5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5

  3

  9.14-9.18

  1.3.5-13..8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5

  4

  9.21-9.25

  2.1-2.4线段的轴对称

  5

  5

  9.28-10.2

  国庆放假

  6

  10.5-10.10

  2.4.2-2.5.2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

  5

  7

  10.12-10.16

  2.5.3-2.5.3复习测试

  5

  8

  10.19-10.23

  3.1-3.3

  5

  9

  10.26-10.30

  第三章复习测试

  5

  10

  11.2-11.6

  期中复习

  5

  11

  11.9-11.13

  期中考试

  1

  12

  11.16-11.20

  4.1-4.3实数

  5

  13

  11.23-11.27

  4.3.2-复习测试

  5

  14

  11.30-12.4

  5.1-5.2平面直角坐标系

  5

  15

  12.7-12.11

  6.1.1-6.2.2一次函数

  5

  16

  12.14-12.18

  5

  17

  12.21-12.25

  6.5-复习测试

  5

  18

  12.28-1.1

  期末复习

  4

  19

  1.4-1.8

  期末复习

  5

  20

  1.11-1.15

  期末复习测试

  5

  21

  1.18-1.22

  期末考试

  5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4

  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开展新课程教学改革,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和技巧,建立数学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同时通过本期教学,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平均分为38分,总体来看,成绩只能算一般。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班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有条件的孩子应鼓励他们买课外参考书,不一定是教辅参考书,有趣的课外数学读物更好,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认识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分式,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学习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对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建立数学类比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三、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 本章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三角形有关的概念及多边形有关的知识。为下一章全等三角形的学习打下基础。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推导过程体现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三章 轴对称立足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整式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第十五章分式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模式,它与数,因式分解和一元二次方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加强它们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可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和代数恒等变形能力,注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深化两极生的训导。

  6、精选例题,注重例题的代表性,典型性。练习题应有层次性,既有基础的性的,又有拔高性的。

  五、教学进度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5

  一、教材目标及要求:

  1、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重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运用,难点是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运用。

  2、因式分解的重点是因式分解的四种基本方法,难点是灵活运用这四种方法。

  3、分式的重点是分式的四则运算,难点是分式的四则混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4、相似三角形的重点是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应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难点是灵活运用比例线段和相似三角形知识能力的培养。

  5、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重点是调查方法的`运用,难点是几个概念的理解、区别和应用。

  6、证明(一)的重点难点都是命题的推理认证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六章。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

  第一章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运用。第二章《分解因式》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因式分解与整式的乘法之间的关系揭示分解因式的实质,最后学习因式分解的几种基本方法。第三章《分式》本章通过分数的有关性质回顾建立了分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了分式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及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第四章《相似图形》本章通过两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等概念的学习,全面探索的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与识别方法。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主要是概念的理解与运用。第六章《证明(一)》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命题的相关概念、分类及运用。

  三、学生情况分析:

  八年级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学段,也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习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将来能否升学。我所带的班,相对数学而言,课堂气氛有时好,有时又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意识淡漠,态度不端正,基础较差,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四、措施:

  1、认真做好教育教学各方面工作。钻研课标,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发作业,及时辅导。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创设教学情景,发挥教学设计的教育性,培养认同感和成就感,尽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学习习惯培养。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定提高学习成绩,发挥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6

  一、教学目标

  1、类比分数约分,掌握分式约分方法,熟练进行约分

  2、经历从分数的约分到分式的约分的类比探索、归纳过程,明确分式约分的概念和依据。渗透数学中的类比数学思想.

  3、在对分式约分的过程中,由繁到简,使学生感受数学的简洁美。

  二、重点:如何进行分式约分

  难点:分子分母为多项式的分式如何约分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冀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一节的第二课时,它是分式基本性质的`运用,也是后面学习分时乘除法运算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的作用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学过了分数的约分,七年级学习了因式分解,上节课又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这些都是学好分式约分的基础

  五、教法学法

  自学点拨 小组合作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利用类比思想,由分数认识了分式,由分式的基本性质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环节得到了分式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我们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继续探究新知,板书课题:14.1分式(2)约分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开场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头脑中马上回想上节课的内容,而且知道了要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来探究新知,明确了学习的方向。】

  二)知识储备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个小题,使学生回想分数的约分方法,为类比引入分式的约分服务,第二小题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回忆因式分解的方法,如果忘记了,旁边给了小贴士,帮助回忆

  三)类比引新

  【设计意图:课上的检测很重要,但有时由于课上的突发事件而不能完成,看情况而定】

  结束语:数学的美无处不在,今天,我们学习了分式的约分,这个由繁到简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了数学的简洁美,然我们继续努力,去发现,去体会数学的美吧!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贯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目的,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共五章,16大节。

  “三角形”我们并不陌生,但是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如何证明和怎样运用这个结论求出多边形的内角和,这些问题可以在本章中得到解决,而且能学到研究几何图形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全等三角形”会带领同学们认识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探索两个三角形形状、大小相同的条件,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

  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会看到许多对称的现象,怎样认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十三章“轴对称”会告诉答案。

  在“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中,我们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更多与数量关系有关的问题,加深对“从数到式”这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的认识。

  我们知道数有整数和分式之分,式也有整式和分式之别。在“分式”这章中你将看到分数的影子。学习了分式,你会认识到它是我们研究数量关系并用来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编写好“教案”“学案”。

  2、认真备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做好各章节的总体备课工作,对总体教学情况和各单元、专题做到心中有数,备好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写好每节课的教案为上好课提供保证,做好课后反思和课后总结工作,以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教学内容,选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教学组织合理,教学内容语言生动。想尽各种办法让学生爱听、乐听,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全面关心学生,这是老师的神圣职责,在课后能对学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解答学生在理解教材与具体解题中的困难,指导课外阅读因材施教,使优生尽可能“吃饱”,获得进一步提高;使差生也能及时扫除学习障碍,增强学习信心,尽可能“吃得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发展智力水平,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5、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6、经常听取学生的合理化建议。

  7、深化两极生的训导。

  八年级是承上启下的非常关键的一年,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养成在此一举。因此,在教学中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引导,使好的更好,差的迎头赶上。尽可能多的抓学生,面广,量大,同时也要注意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希望各位教师能够认真阅读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我校七年级下学期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平均分不是很好,总体来看,成绩很低。在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上,整个年级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了,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学生仍然缺少大量的推理题训练,推理的思考方法与写法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对几何有畏难情绪,相关知识学得不很透彻。

  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与课业负担,不提倡学生买教辅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面,向深处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在以后的教学中,对有条件的孩子应鼓励他们买课外参考书,不一定是教辅参考书,有趣的课外数学读物更好,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应在合适的时候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素质;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三、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

  主要介绍了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更多的注重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学生在直观认识和简单说明理由的基础上,从几个基本事实出发,比较严格地证明全等三角形的一些性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第十二章轴对称

  立足于生活经验和数学活动经历,从观察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开始,从整体的角度直观认识并概括出轴对称的特征;通过逐步分析角、线段、等腰三角形等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引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概念。

  第十三章实数

  主要介绍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实数的概念。理解乘方与开方之间是互为逆运算的关系。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估算无理数的大小;了解实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会进行实数的运算,会用计算器进行实数的运算。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

  通过对变量的考察,体会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在教材中,通过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概念、规律、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函数以及一次函数的概念,并进行探索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性质,最后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同时在教学顺序上,将正比例函数纳入一次函数的研究中去。教材注意新旧知识的比较与联系,如在教材中,加强了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组)、一次不等式的联系等。

  第十五章整式

  在形式上力求突出:整式及整式运算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有关运算法则的探索过程————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对算理的理解和基本运算技能的掌握————设置恰当数量和难度的符号运算,同时要求学生说明运算的根据。

  四、教学措施

  1、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五分钟,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9

  教学目标:

  (1)理解通分的意义,理解最简公分母的意义;

  (2)掌握分式的通分法则,能熟练掌握通分运算。

  教学重点:分式通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分式通分中最简公分母的确定。

  教学工具:投影仪

  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如何计算:

  由此让学生复习分数通分的意义、通分的根据、通分的法则以及最简公分母的概念。

  (2)如何计算:

  (3)何计算:

  引导学生思考,猜想如何求解?

  (二)新课

  1、类比分数的通分得到分式的通分:

  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注意:通分保证(1)各分式与原分式相等;(2)各分式分母相等。

  2.通分的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

  3.通分的关键: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通常取各分母的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最简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根据分式通分和最简公分母的.定义,将分式 , , 通分:

  最简公分母为: ,然后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别对原来的各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乘一个适当的整式,使各分式的分母都化为 。通分如下:

  通过本例使学生对于分式的通分大致过程和思路有所了解。让学生归纳通分的思路过程。

  (三)课堂小结

  1.通分与约分虽都是针对分式而言,但却是两种相反的变形.约分是针对一个分式而言,而通分是针对多个分式而言;约分是把分式化简,而通分是把分式化繁,从而把各分式的分母统一起来.

  2.通分和约分都是依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其共同点是保持分式的值不变.

  3.一般地,通分结果中,分母不展开而写成连乘积的形式,分子则乘出来写成多项式,为进一步运算作准备.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0

  八年级是初中阶段最为关键的一年,如果学生在八年级学习抓得比较紧,到九年级时相对就会变得轻松,反之,到了九年级后就会完全放弃,数学尤其如此。事实上在七年级时,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深厚,也会很努力,但如果效果不是很好时,相当部分学生就会放弃。因此在制定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进一步将新课程改革推向更深层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数学的能力。通过本学期的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完成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认识实数,掌握实数有关的运算方法;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掌握整式的乘除运算、乘法公式和因式分解。过程方法目标: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学会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几何图形的内在特点,学会使用数学语言表示数学关系。态度情感目标:从生活入手认识数学,探索数学规律,并将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之中。

  三、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 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习的是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和有关的角以及延伸到多边形的内角和,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规律。

  教学难点:懂得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本章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学习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难点:领会证明的`分析思路、学会运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十三章 轴对称

  本章主要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同时利用轴对称变换,探究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的性质。教学重点:轴对称的性质与应用,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教学难点:轴对称性质的应用。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本章主要学习整式的乘除运算和乘法公式,学习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教学重点:整式的乘除运算以及因式分解。教学难点: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及其思路。教学关键提示: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思想理解因式分解,并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性。

  第十五章 分式

  本章主要学习分式及其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通分,分式的基本运算,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本点重点: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分式的基本运算;解分式方程。教学难点:分式的约分和通分;分式的混合运算;解分式方程及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措施

  1.作好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仔细揣摩教学内容与新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探究示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习和作业,作好教具准备工作,写好教案。

  2.营造课堂气氛。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准备好教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搞好阅卷分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当面批改的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批阅,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知识性错误。

  4.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及时对当堂课的教学情况、学生听课情况进行小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作出分析和改进措施,对于严重的问题重新进行定位,制定并实施补救方案。

  5.加强课后辅导。优等生要扩展其知识面,提高训练的难度;中等生要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进生要激发其学习欲望,针对其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6.成立学习小组。根据班内实际情况进行优等生、中等生与后进生搭配,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以优辅良,以优促后,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

  7.组织单元测试。根据教学进度对每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测试,做好试卷分析,查找问题。大面积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试卷讲解时要重点进行分析讲解,力求透彻。

  五、课后辅导:

  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补充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辅导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主要有: 布置作业,及时检查并订正。

  2、课后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教学效果进行咨询,哪些知识点还需进一步巩固,哪些知识还没有讲解透彻,可以从学生那里获得第一手资料,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3、激励学生多问为什么,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4、努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5、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一些难点,及时做好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1

  教学目标:

  1、了解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方法

  2、结合具体例子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知道原命题成立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掌握演绎推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温故知新

  1、你记得勾股定理的内容吗?你曾经用什么方法得到了勾股定理?

  (由学生回顾得出勾股定理的内容。)

  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二、 学一学

  1、问题情境:在一个三角形中,当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时,我们曾用度量的方法得出“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结论,你能证明这个结论吗?

  已知:在ΔABC中,AB2+AC2=BC2

  求证:ΔABC是直角三角形

  A

  B

  C

  (讲解证明思路及证明过程,引导学生领会证明思路及证明过程,得出结论。)

  结论: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议一议:

  观察下列三组命题,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它们相等。

  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

  如果小明患了肺炎,那么他一定会发烧。

  如果小明发烧,那么他一定患了肺炎。

  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所对的角相等。

  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所对的边相等。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成对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归纳出它们的共性,进一步得出“互逆定理”的概念。)

  3、关于互逆命题和互逆定理。

  (1)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2)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它的逆命题却不一定是真命题。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互逆命题的定义。)

  4、练习:

  (1) 写出命题“如果有两个有理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的逆命题,并判断是否是真命题。

  (2) 试着举出一些其它的例子。

  (3) 随堂练习 1

  5、读一读“勾股定理的证明”的阅读材料。

  6、课堂小结:本节课你都掌握了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互逆定理的定义及相互间的关系。)

  三、 作业

  1、基础作业:P20页习题1.4 1、2、3。

  2、拓展作业:《目标检测》

  3、预习作业:P21-22页 做一做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2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一)内容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斜边、直角边”。

  (二)内容解析

  本课是在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四个判定方法(“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直角三角形是三角形中的一类,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用已学过的所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但两个直角三角形中已有一对直角是相等的,因此在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时,只需另外找到两个条件即可,由于直角三角形的这种特殊性,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又有别于其它的三角形。

  教科书首先给出一个“思考”,让学生认识到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与判定两个普通三角形全等的.不同之处。然后通过探究5的作图实验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究满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的过程,然后在学生总结探究出的规律的基础上,直接以定理的方式给出“斜边、直角边”判定方法。最后,教科书给出一个例题,让学生在具体问题中运用“斜边、直角边”证明两个直三角形全等,并得到对应边相等。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斜边、直角边”判定方法的运用。

  二、目标及目标解析

  (一)目标

  1、理解“斜边、直角边”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能运用“斜边、直角边”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并得到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二)目标解析

  1、学生经历探索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学生能从具体的问题中找出符合“斜边、直角边”条件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并能证明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由于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它具备一般三角形所没有的特殊性质。例如,对一般三角形来说,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分别相等,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而对于直角三角形来说,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分别相等,能够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直角边确定了,根据勾股定理,得到第三边也是确定的,从而可以利用“边边边”或“边角边”证明满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但是勾股定理是后面学习的内容,在这里不能运用勾股定理来证明这个结论,只能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得出定理。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难点是:“斜边、直角边”判定方法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言

  前面我们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四个判定方法(“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问题1:对于两个直角三角形,除了直角相等的条件外,还要满足哪几个条件,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就全等了?

  两个直角三角形满足的条件

  全等依据

  方法1

  两条直角边分别相等

  “SAS”

  方法2

  一个锐角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

  “ASA”或“AAS”

  方法3

  一个锐角和斜边分别相等

  “AAS”

  追问:如果满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吗?

  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得出上面的三个判定方法,学生思考猜想:满足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

  【设计意图】直接进入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让学生大胆提出猜想。

  (二)探索新知

  问题2:探究5

  任意画出一个Rt△ABC,使∠C=90°,再画一个Rt△A′B′C′,使∠C′=90°,B′C′=BC,A′B′=AB,把画好的△A′B′C′剪下来,放到△ABC上,它们全等吗?

  画法:

  (1)画∠MC′N=90°;

  (2)在射线C′M上截取B′C′=BC;

  (3)以点B′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交C′N于点A′;

  (4)连接A′B′。

  追问:作图的结果反映了什么规律?

  你能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概括吗?

  文字语言: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五、小结反思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个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2、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总共有哪些方法?

  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设计意图】回顾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几种判定方法,形成知识体系。

  六、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12.2第7、8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3

  一、制定计划的目的

  为使学生学好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具备当代社会中每一位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社会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算潜力、发展思维潜力和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逐步构成数学创新意识,特制定本学科教学计划。

  二、教材资料分析

  本学期数学教材资料包括:第一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第二章《勾股定理》、第三章《实数》,第四章《概率的初步认识》,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六章《一次函数》,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一章《生活中的轴对称》的主要资料是研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及其应用。其重点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第二章《勾股定理》的主要资料是:勾股定理的探索和应用。其中勾股定理的应用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第三章《实数》主要资料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实数的概念和运算。本章的资料虽然不多,但在初中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教学难点是算术平方根和实数两个概念的理解。

  第四章《概率的初步认识》主要资料是透过可能性的大小认识概率,并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概率计算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主要讲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确定,会找出一些点的坐标。

  第六章《一次函数》的主要资料是介绍函数的概念,以及一次函数的图像和表达式,学会用一次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其中一次函数的图像的表达式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要求学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解一些实际的问题。

  三、学生状况分析:

  初二(3)班共有学生44人,从上学期期未统计成绩分析,及格人数为人,优秀人数为人,这个班的学生中成绩个性差的比较多,成绩提高的难度较大。从上学期期末统测成绩来看,成绩最好是分,差的分,这些同学在同一个班里,好的同学要求老师讲得精深一点,差的.要求讲浅显一点,一个班没有相对较集中的分数段,从几分到多分每个分数段的人数都差不多,这就给教学带来不利因素。

  四、教学目标

  第一章生活中的轴对称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经历观察折叠剪纸图形欣赏与设计等数学活动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透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3探索并了解基本图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4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轴对称后的图形;探索简单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并能指出对称轴。5欣赏现实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能利用轴对称进行一些图案设计,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第二章勾股定理1经历探索勾股定理及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潜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2掌握勾股定理,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能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掌握决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透过实例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和应用,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第三章实数1让学生经历数系扩张探求实数性质及其运算规律的过程;从事借助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潜力,并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潜力。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估算的好处,掌握估算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感和估算潜力。3了解平方根立方根实数及其相关概念;会用根号表示并会求数的平方根立方根;能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运算。4能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从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第四章概率的初步认识1经历“猜测——验证并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活动过程。2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了解概率的好处,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发展随机观念。3能对两类事件发生的概率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设计贴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4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发展用数学的意识和潜力。

  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1从事对现实世界中确定位置的现象进行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活动,经历探索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形状变化之间关系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形象思维潜力和数学应用潜力。2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3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多种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4在同一向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变化后点的坐标的变化合格点坐标变化后图形的变化。

  第六章一次函数1经历函数一次函数等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潜力;经历一次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合作与交流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潜力。2经历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潜力;经历函数图像信息的识别与应用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潜力。3初步理解函数的概念;理解一次函数及其图像的有关性质;初步体会方程和函数的关系。4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会做一次函数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体会方程的模型思想,发展学生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培养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会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检验解的合理性。3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像解法,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4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从而初步理解化未知为已知和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

  五、教学措施及方法

  1、理论学习:

  抓好教育理论个性是最新的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了解课改信息和课改动向,转变教学观念,构成新课教学思想,树立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思想。多听听课,向其它老师借签学习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2、做好各时期的计划:

  为了搞好教学工作,以课程改革的思想为指导,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以及初二的数学教学任务和资料,做好学期教学工作的总体计划和安排,并且对各单元、各课题的进度状况进行详细计划。

  3、备好每堂课

  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做好初中各阶段的总体备课工作,对总体教学状况和各单元、专题做到心中有数,备好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状况,写好每节课的教案为上好课带给保证,做好课后反思和课后总结工作,以不为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潜力。

  4、做好课堂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以前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教学资料,选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教学组织合理,教学资料语言生动。相尽各种办法让学生爱听、乐听,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立学习小组,实行组内帮辅和小组间竞争,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及自学潜力。注重双基和学法指导。用心应用尝试教学法及其他新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

  5、批改作业

  精批细改好每一位学生的每份作业,学生的作业缺陷,师生都心中有数。对每位同学的作业订正和掌握状况都尽力做到及时反馈,再次批改,让学生获得了一个较好的巩固机会。

  6、做好课外辅导

  全面关心学生,这是老师的神圣职责,在课后能对学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解答学生在理解教材与具体解题中的困难,指导课外阅读因材施教,使优生尽可能“吃饱”,获得进一步提高;使差生也能及时扫除学生障碍,增强学生信心,尽可能“吃得了”。用心开展数学讲座,课外兴趣小组等课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发展智力水平,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潜力。

  六、本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第一章《生活中的轴对称》9课时

  第二章《勾股定理》5课时

  第三章《实数》10课时

  第四章《概率的初步认识》5课时

  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8课时

  第六章《一次函数》9课时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9课时

  总复习2课时

  以上计划从制定之日起执行,若有不妥之处,请学校教务处给予指正,并督促执行。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贯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目的,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共五章,16大节。

  我们并不陌生,但是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如何证明和怎样运用这个结论求出多边形的内角和,这些问题可以在本章中得到解决,而且能学到研究几何图形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会带领同学们认识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探索两个三角形形状、大小相同的条件,了解角平分线的性质。

  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会看到许多对称的.现象,怎样认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十三章会告诉答案。

  在中,我们可以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解决更多与数量关系有关的问题,加深对这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的认识。

  我们知道数有整数和分式之分,式也有整式和分式之别。在这章中你将看到分数的影子。学习了分式,你会认识到它是我们研究数量关系并用来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编写好。

  2、认真备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做好各章节的总体备课工作,对总体教学情况和各单元、专题做到心中有数,备好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写好每节课的教案为上好课提供保证,做好课后反思和课后总结工作,以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曾经说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教学内容,选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教学组织合理,教学内容语言生动。想尽各种办法让学生爱听、乐听,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全面关心学生,这是老师的神圣职责,在课后能对学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解答学生在理解教材与具体解题中的困难,指导课外阅读因材施教,使优生尽可能,获得进一步提高;使差生也能及时扫除学习障碍,增强学习信心,尽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发展智力水平,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5、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6、经常听取学生的合理化建议。

  7、深化两极生的训导。

  八年级是承上启下的非常关键的一年,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养成在此一举。因此,在教学中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引导,使好的更好,差的迎头赶上。尽可能多的抓学生,面广,量大,同时也要注意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希望各位教师能够认真阅读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15

  一、学生情况分析:

  从上学期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总体来看,成绩不算太好,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对优生来说,能够透彻理解知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也较为清楚,对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还不能有效的掌握,成绩较差。在学习能力上,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以提升学生的整体成绩,在学习态度上,绝大部分学生上课能全神贯注,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少数几个学生对数学处于一种放弃的心态,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课堂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自习课专心致至学习的习惯,主动纠正(考试、作业后)错误的习惯,比较多的学生不具有,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二、教材整体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分析如下:

  第十二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本章以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的经验、题材,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在生产实践军事上常常需要确定物体的坐标,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主要内容,同时也是数形结合的基础、本章还学习图形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平移,从运动的观点来体现直角坐标系的`实际运用。

  第十三章一次函数

  本章通过变量间关系的考察、让学生初步体会函数的概念、并且进一步探究一次函数这个函数家族中最简单的函数、我们希望解剖一次函数、使学生了解函数的有关性质和研究方法、并初步形成利用函数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第十四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本章主要学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以及命题与证明等几何知识。本章是在学生对几何结论具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和结论的学习,比较系统的对证明的思维方法和表达形式展开研究。第一节呈现出三角形边角关系,对三角形的分类以及高、中线、角平分线等有一个认识;第二节给出了命题、定理的概念,为几何推理证明打下坚定的基础;第三节给出了三角形外角和定理,并进行了严格的证明。

  第十五章全等三角形

  本章教学内容是研究全等三角形以及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研究其基本性质,促进学生对几何知识的认识,发展几何证明的能力。

  第十六章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

  轴对称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本章首先学习轴对称的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轴对称,密切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认识、描述图形形状和位置关系,进而学习与轴对称有关的图形如等腰三角形、角等内容,研究它们的性质和判定以及应用,发展图形意识。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学习变量间的关系、让学生初步体会函数的概念、并且进一步探究一次函数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以及命题与证明等几何知识全等三角形以及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殊条件,研究其基本性质,促进学生对几何知识的认识,发展几何证明的能力。通过轴对称的基本性质的学习,欣赏并体验轴对称,要使学生认识平移、旋转、和中心对称的决定因素和本质,并用它来解决相关问题,设计图案。,通过本期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能够设计精美的图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有序、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习的快乐。在过程与方法上,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对知识的探究,经历发现知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道路上坎坎坷坷,达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近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四、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0、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05-23

八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计划03-04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04-22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02-07

【经典】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5篇05-25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05-27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03-21

八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计划(15篇)03-15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册06-22

八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计划15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