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15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嫌狭窄,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四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着重继续巩固和加深对word的学习,让学生能尽量熟悉和使用word,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采用的是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版教材第二册上册,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总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是制作卡片,共2课,通过利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完成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联的任务,进而掌握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技能;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学用“画图”软件画图,共4课,通过利用画图软件掌握绘画的方法,进而完成一幅比较完整的作品,在完成作品、展示作品的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通过绘画,让学生熟练鼠标的操作,掌握保存文件的方法,理解复制、粘贴操作,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第三单元主要内容是资源共享与交流,共3课,在这一单元中,要让学生对网络有一个整体的印象,要让学生了解上网的基本方法和网络的功能。第四单元主要内容是争做环保小使者,主要学习怎样在WORD中插入表格和自选图形,掌握调整、美化它们的方法,最后运用这些知识来制作一张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的具体知识点如下: 认识WORD,熟悉WORD软件的界面;工具栏的选择;输入、删除文字;选定文字的方法;保存文档;打开文档;改变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等;能够对文章进行修饰和美化;学会制作课程表;能对文章的版面进行设计;学会申请电子邮箱,并能进行电子邮件的收发,同时能对电子邮件进行适当的装饰;能在网络的论坛上进行交流等。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2、质量目标: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认真学习其他学科以及本学科其他优秀老师的经验,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面向全体学生,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抓好中上生,促进学困生提高,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提高。
四、教学重点
1、文字的编辑。
2、保存、打开文档。
3、文章的修饰。
4、图片的插入。
5、文字工具的使用。
6、复制、粘贴的使用方法。
7、文章的美化。
8、制作课程表。
9、电子邮件的收发。
10、附件的添加。
11、邮箱的管理。
五、教学措施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教学中以教学大纲为纲,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在开学初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认真落实“五认真”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力争集体备课,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探索、研究疑难问题及有关微机实践。分析学生情况,统一教学要求,尽力做到超前1—2周,做到每课必备,写好教案。领会大纲精神,钻研教材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到十备:一备渗透德育;二备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方法得当;三备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四备信息技术基本操作用语、基本术语;五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六备疑难问题的解决思路;七备信息技术实验操作的增补及成败关键;八备学生自学提纲;九备操作练习作业精选;十备课堂教学的总设计。
(2)认真上课:以启发式教学为原则,以操作训练来强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精讲多练,前后连接,板书规范清楚,教态亲切、自然,采用多种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及时总结,做好教学后记。
(3)认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每节新课前做好预复习工作,以利于巩固教学重点和克服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信息技术术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
(4)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对学过的每一单元及时进行双基考核,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5)认真组织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帮助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2.提优补差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对于优秀生可以适当学课本以外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并在学习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对于学困生在课上、课后给予更多关心、帮助和指导。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3.教研工作目标和计划。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探讨学习,总结得失,并将自己的实践活动转化为理论,学期结束时,至少写一篇经验总结或论文。
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2
一、六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嫌狭窄,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六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要加强巩 。
二、教材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是浙江摄影出版摄出版得教材,本教材特色鲜明,主题明确,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取材学生生活实际。六年级上册分总共有三个单元,三个单元讲本册内容划分为三大块内容! 第一单元 走进电脑世界 本单元教学内容以计算机理论知识为主,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得组成、应用、防护等方面有更深刻的了解。第一课《走进计算机》,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有初步认识,并了解计算机的工作流程。第二课《未来得计算机》,通过了解计算机得发展历史,感受科学技术得飞速发展,并设想自己理想中的未来计算机。第三课《小小工程师》,通过了解环境对计算机得影响以及数据整理备份得重要性,使学生养成良好得计算机使用习惯。第四课《安全小博士》,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防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安全意识。 第二单元 探索网络奥秘 本单元教学内容以网络中得各种实际应用为主线,突出网络在生活中得实际应用。从学生认识网络以来,对网络得应用大多停留在找找文章、图片、玩玩游戏,聊聊天的层面上,很容易给学生造成网络就只有这些用处得印象。事实上,网络可以做得事情还很多,比如查天气、交通、网上购物等,网上还有各种各样得学习小工具,只要有心,就可以发现更多得功能和应用。 第三单元 研究生活点滴 本单元教学内容以简单得研究性学习为主线,通过“早餐与茶”的两个主题研究,让学生体会一般得研究方法。早餐得研究,其实是对学生生活中的小事进行研究,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体会,只要自己有心,研究的课题是很多的。 从内容上看,有以下特点: 1.知识点介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适当分散、更易入门。 2.学习方式为学生构想,更多样。 学生的学习内容可以有所选择,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如:电子小助手 ),注重知识点的联系、迁移和归纳(如:旅游计划书)。 3.与学科结合更紧密。(如:早餐的学问) 4.激发学生想象,发挥学习主动。 (如:茶中知真味)。 5.注重习惯培养,养成良好素质。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WINDOWS操作技能。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广泛用途,并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3.从小培养良好的用机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进行创新实践。 5.能针对相关的练习进行上机操作,进而以点带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做到学以致用。
6.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会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需要教师进行筛选和过滤。筛选的工作,需要我们认真备好课,精心组织和准备好教学内容,从大量的信息中选取有教育意义、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让学生体验,从而进行心灵上的净化与熏陶。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了解计算机的构成,了解计算机得历史发展。 2.了解网络的用途,正确地使用网络。 3. 用电脑查询生活中的常识,让学生体会到电脑及电脑网络的强大功能 难点: 1.计算机的结构,计算机得简单的工作原理。 2.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正确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 3.引导学生如何快速准确的筛选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五、本册的教学目标: 1.以计算机理论知识为主,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组成、应用、防护等方面有更深刻的`了解。 2.以网络中的各种实际应用为主线,突出网络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现网络对生活的改变以及网络的实际应用价值。 3.能够运用搜索引擎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 4.INTERNET:浏览网页。六、教学措施 采用任务驱动的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1.多动手实践,掌握基本的技能与操作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应用知识,形成能力,通过上机实践,课后作业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再现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3.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尽量加大学生上机操作力度,做到熟练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对学过的每一单元及时进行双基考核,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4.注重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并能举一反三。认真组织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帮助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5.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6.结合组织相应的竞赛提高学生的兴趣。 7.有意识地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3
为了深入实施教学改革,使我校信息技术教育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全面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探寻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困惑的路径与方法,结合学校的特点和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制定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局文件要求,学校本着一切为师生服务的宗旨,继续发扬团结、创新、协作、奉献”精神,规范机房管理、完善校园网、加强业务学习、增强服务意识,认真做好学校信息化的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学校信息化的管理水平,探索教学规律,遵循教学原则,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使我校的信息化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分析
农村的学生,条件都不太好。但对微机很感兴趣,因而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师要利用学生的特点和差距,切合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微机课上掌握一定的'理论及技能。根据该年级学生在初一的表现,本学期开学后必须认真整顿,狠抓教学常规,继续运用尝试教学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技能。
2、教材分析
信息技术教材内容呈板块结构,共四章内容,供全学年学习。第一板块为网站的建立,此板块是在以前学过的word、frontpower等内容基础上的综合利用,通过学习制作网页,第二板块为数据库,此板块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管理,通过格式化、图表、函数的使用,美化图表。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第三板块为动画制作,通过运动和变形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第四板块为信息技术应用,此板块是将各种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解决具体问题。因为本学期时间短,任务重,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就必须抓好课堂教学,才能够顺利完成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特别是今年的测试次数增多,计算机课时会受影响,所进行的教学内容,必须当堂消化、吸收,不济占学生课余时间,减轻学生负担。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较多,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理解概念,提高操作能力,能够运用相应的技巧,熟练利用各种工具。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修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肩负的重任,为祖国的发展而学习。
4、成绩目标。在本学期中,认真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参与、尝试、发展,抓好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提高,争取70%的学生成绩达到合格等级,为培养学生的信息修养打下良好基础。
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4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这学期上课的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是第一次接触信息技术课程,应该说虽然部分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但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他们对于什么是信息技术,怎样规范地进行电脑操作并不清楚。据调查,其中有60%的学生动手操作过电脑,但只限于一些最简单的操作,其他40%的学生自己没亲手操作过。因此他们对于计算机的学习有较高的兴趣。
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自律性,抽象思维也有一定的发展,模仿能力强并有着丰富的创造想象力。但每个班都有几个学习困难的学生,热衷电子游戏,不愿学习电脑操作,上课过程中精力不集中。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采用的是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它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突出操作性、实践性、自学能力、探究精神。本学期教材按照从易到难、从简至繁的顺序分别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键盘鼠标的使用、以及画图软件的使用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实用价值。
三、教材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应用。
(2)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并初步认识软件。
(3)学会开机、关机以及使用键盘、鼠标。
(4)学会使用“画图”软件画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法、示范法、范例引导法、榜样激励法、尝试法等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特别是对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巨大影响,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对信息的采集、整理、加工、存储和应用能力,教育学生遵守网络文明公约,爱护教学设施,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终身学生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电脑的亲自操作,养成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初步形成对信息技术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信息技术的科学方法,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目的,避免沉湎电子游戏,决心为回报社会、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
四、教材的重难点:
(1)学会使用键盘、鼠标。
(2)学会正确输入英文。
(3)学会使用“画图”软件画画。
五、教学措施:
1、落实教学“五认真”的具体措施,
“五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认真辅导、认真布置作业、认真考核。
2、加强提优补差工作,对于优秀生可适当加深加宽,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技能、技巧。对于学困生,要在课上、课后给予更多的帮助、关心和指导,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组织课外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3、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通过探讨学习,总结得失,努力将自己的实践活动转化为理论。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1
9.1—9.6
第1课认识电脑
2
9.7—9.13
第1课认识电脑
3
9.14—9.20
第2课使用键盘
4
9.21—9.27
第2课使用键盘
5
9.28—10.11
第2课使用键盘
6
(国庆假期)
7
10.12—10.18
第2课使用键盘
8
10.19—10.25
打字练习
9
10.26—11.1
第3课认识画图
10
11.2—11.8
第3课认识画图
11
11.9—11.15
第3课认识画图
12
11.16—11.22
第4课工具画图
13
11.23—11.29
第4课工具画图
14
11.30—12.6
第4课工具画图
15
12.7—12.13
第5课几何图形
16
12.14—12.20
第5课几何图形
17
12.21—12.27
第5课几何图形
18
12.28—1.3
第6课技巧画图
19
1.4—1.10
第6课技巧画图
20
1.11—1.17
第6课技巧画图
21
1.18—1.24
综合实践活动
22
1.25—1.31
综合实践活动
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5
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来综合学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了解机器人的一般知识,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意识。
3、以枉络中的各种实际应用为主线,突出枉络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现枉络对生活的改变以及枉络的实际应用价值。
4、能够运用搜索引擎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
5、INTERNET:浏览枉页。
教材分析:
选用的教材是,浙江摄影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教材。此册教材分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学习好帮手”,第二单元是“与机器人零距离,本册教材有以下特点,从内容上看:
1、知识点介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适当分散、更易入门。
课文涉及学科知识信息技术手段
汉字的发展历史和汉语言制作电子幻灯片
世界之最历史、地理文化枉络搜索、使用WORD制作小报
房间的布置数学Word中的综合文档处理
铺地砖数学Word图片处理
编制古诗集语文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
周历制作历法枉络搜索、幻灯片制作
我们的生活变化多综合实践活动学科WORD中的综合文档处理
二十年以后综合环保类Word中的综合文档处理
毕业留念册综合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
2、学习方式为学生构想,更多样。课本中涉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学、讨论、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
3、与学科结合更紧密,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如房间的布置、周历的制作、编制古诗集等。
教学措施:
1、加强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班级学生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普遍较差,文字输入、排版、制作幻灯片等掌握得不扎实,所以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切实提高全体学生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
2、注重直观教学,充分利用“痰物”、图片、视频等教育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学中更多地给予学生表现自己,展示自我的机会,注重教学民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4、要跳出信息技术来教信息技术,注重学科间的有机融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进度表:
一、汉字的发展
1.知识目标:学生能针对主题收集资料,并能将资料分类保存;熟练地运用PowerPoint制作相关的幻灯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制作汉字发展过程的作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汉字的发展”幻灯片的制作。教学难点:资料分类保存的习惯培养。
二、世界之最
1.知识目标:学生能针对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并将资料分类保存。
2.能力目标:熟练地运用Word制作相关的小报。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相关主题小报的制作。教学难点: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三、房间的布置
1.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自选图形的画法以及精确控制图形大小的方法。
2.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根据比例知识来画图的方法,培养其设计能力和空间想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设计房间。教学难点:选用适当的比例,将家具的平面图绘制出来。
四、铺地砖
1.知识目标:进一步巩固自选图形的绘制、旋转、移动与大小调整,激发学生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
2.能力目标:通过图形的拼砌,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知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相互交琉,培养学生合作与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地砖方案的设计与选择。教学难点:学会用Word的绘图工具精确地绘制出自己需要的图形。
五、编制古诗集
1.知识目标:理解超级链接的概念,明确超级链接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利用跳络收集相关古诗的背景资料并进行整理与分类;熟练运用PowerPoint制作一份包含古诗、作者简介的幻灯片;掌握在PowerPoint中设置超级链接的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编古诗集,培养学生对古诗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整体构思和布局。教学难点:超级链接的设置。
六、台历制作
1.知识目标:了解周历的制作方法,通过制作周历,了解有关历史大事。
2.能力目标:能利用跳络收集每一个日期发生的历史事件,并对其进行分类与整理;综合运用PowerPoint制作一份周历;进一步掌握超级链接的设置。
3.情感目标:通过周历的制作,让学生了解历史、关心历史。
教学重点:周历的设计及制作。教学难点:合理选取有用的资料。
七、我们的生活变化多
1.知识目标:了解统计图的相关数学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利用计算机绘制统计图,能利用数学知识更精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激发憾琏强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绘制统计图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会看统计图,能根据数据的发展变化趋势做出适当的推测,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八、二十年以后
1.知识目标:了解统计图的相关数学知识。
2.能力目标:学会看统计图,能根据数据的发展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推测,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绘制统计图。
3.情感目标:激发憾琏强学生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看统计图,能根据数据的发展变化趋势做出适当的推测,并提出自己的建议。教学难点:学会看统计图,能根据数据的发展变化趋势做出适当的推测,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九、毕业留念册
1.知识目标:了解和使用扫描仪、数码相机、话筒、摄像机等设备及其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能利用扫描仪、数码相机、话筒、摄像机等设备采集所需的素材;能综合运用PowerPoint制作一份毕业留念册;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目标中结合理想教育,整合德育的教学目标,以激发学生珍惜友情的情感,培养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
教学重点:毕业留念册的构思、创意。教学难点:毕业留念册所需素材的收集和整理。
十、认识机器人
1.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的产生、现状和发展。
2.能力目标:收集有关机器人各个方面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编辑整理。
3.情感目标:激发学习热情,从小树立爱科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机器人的发展史。教学难点:能较快地、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机器人的资料。
十一、走近机器人
1.知识目标:了解机器人各部分的功能和组成;了解机器人编程的环境和界面。
2.能力目标:学习操作和控制机器人的一般过程。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对学习机器人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控制机器人的一般过程。教学难点:程序的编写、下载、调试憾缢行。
十二、机器人邮递员
1.知识目标:通过机器人的组装,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机器人;初步学会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控制机器人,能让机器人走直线。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课堂中的小形竞赛,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机器人编程步骤,学会顺序结构的编程方法。教学难点:让机器人尽可能地走直线。
十三、机器人导游
1.知识目标:理解机器人产生转弯的原理;知道如何让机器人转弯和如何控制机器人转弯的方向;知道通过设置机器人转弯延时来控制转弯角度。
2.能力目标:会编写机器人转弯的程序,能根据机器人运行情况,调试出转弯的准确时间。
3.情感目标:感受到模块化解决问题的思想,体会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几个问题分别来解决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机器人转弯的原理。
十四、机器人卫士
1.知识目标:了解循环的基本原理;了解哪些情况下需要用循环的方法设计程序。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使用循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机器人巡逻一周和不停巡逻的任务。
3.情感目标:通过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循环。
十五、机器人避障
1.知识目标:认识机器人的传感器,初步了解机器人的传感器是如何工作的;初步学会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
2.能力目标:能把避障的实际问题转化成一个机器人信息处理的过程,能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来实现这个任务。
3.情感目标:体会到机器人的智能性,进一步培养对机器人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6
全册教材的目的和要求:
1、学会对计算机和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操作;
2、使学生对“计算机”工具软件的功能及作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能利用“计算机”完成简单的中英文输入;
3、使学生对“计算机”工具软件的功能及作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使学生掌握“画图”工具中调色板、工具框的作用及操作方法,能够利用“画图”工具软件绘出自己想要的图形,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措施:
已经掌握了中英文的输入方法,对计算机上的资源的基本操作有所了解,现在是进一步运用和深入学习的'时机。对计算机上的资源操作系统操作的熟练程度是一个人对电脑理解、应用能力的标志。尽管计算机上的资源表面上来看操作较为简单,但要解决实际应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还需要牢固的基础知识。本学期教学的要点是让学生把所学内容前后贯穿起来,理解计算机上的资源的设计思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画图软件是计算机上的资源提供的一个近似专业级的绘图软件。绘图方法给学生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空间。利用它来画图和现实中用笔和橡皮绘图有许多不同点。电脑绘图有很多优势,也有很多缺点。本模块在授课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画图工具的使用,更要让学生理解电脑的画图方式,知道哪些图形适合电脑画,哪些图形适合用笔画。这对学生加深对电脑的理解非常有意义。
在教学中应坚持学生操作练习、教师指导为主的教学模式,课堂讲授主要为操作演示。在教学选例中应注意让学生在学习新的内容的同时,不断使用以前学过的操作技巧,使其所学能经常加以巩固。
教 学 进 度
第 1 周第一课信息技术
第 2 周第二课新伙伴-计算机
第 3 周第三课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
第 4 周第四课交个小朋友-鼠标
第 5 周第五课游戏-纸牌
第 6 周第六课游戏-扫雷
第 7 周第七课亲密的朋友-键盘(一)
第 8 周第八课亲密的朋友-键盘(二)
第 9 周第九课结识新朋友
第10 周第十课窗口小魔术
第 11 周第十一课轻松寻宝
第 12 周第十二课我的空间我做主(一)
第 13 周第十三课我的空间我做主(二)
第14 周第十四课我的空间我做主(三)
第 15 周第十五课输入汉字真快乐
第 16 周第十六课输入方法真灵活
第 17 周第十七课作品保存好处多
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7
“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为了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我针对二年级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综合实践能力,制定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如下:
教师要求:
教师要潜心钻研教材,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确实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懂得信息技术,能够熟练操作使用计算机。开学前把机房的所有微机检修一遍,确保所有微机都能正常使用。开学后做好机房的`维护工作,微机出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信息技术教学顺利进行。开展好信息技术第二课堂活动。响应上级号召,积极开展信息技术第二课堂活动。活动内容以电脑绘画、幻灯片、网页制作、动画制作为主,并讲述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
学生要求:
二年级因为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层次不齐,我主要针对水平较弱的学生,将电脑知识从零开始讲授,教授电脑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计算机、学会开关机、学习输入字母数字、学习画图工具的使用。同时兼顾超前学习的学生,拓展一些课外知识。课时安排如下:
第一周:了解什么是信息。
第二周:认识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三周:认识计算机的应用
第四周:初识Windows98
第五周:认识WINDOWS98窗口
第六、七周:玩纸牌游戏
第八周:认识键盘
第九、十周:指法
第十一周:认识画图
第十二周:画线
第十三周:画方形和圆形
第十四周:画多边形
第十五、六周:彩色世界
第十七周:图形的修改
第十八周:制作作品
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8
一、教材分析
选用的教材是,浙江摄影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教材。此册教材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网络交流”,第二单元“多媒体世界”,第三单元“关注数字生活”。有以下特点:
1.让学生掌握WINDOWS操作技能,掌握Word的编辑、排版等的基础知识。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广泛用途,并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3.从小培养良好的用机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进行创新实践。
5.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在思想上、德育上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热爱校园的美好情操。
6.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会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需要教师进行筛选和过滤。筛选的工作,需要我们认真备好课,精心组织和准备好教学内容,从大量的信息中选取有教育意义、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让学生体验,从而进行心灵上的净化与熏陶。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来看,五年级学生以直接兴趣为主,对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这样的有实物的观察内容比较感兴趣。对他们来说只有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具体方法时,他们的观察才能持久和有效。
三、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网络学习活动的意识、习惯,以及对信息的评价、理解和处理。
2.通过多媒体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三方面的实例介绍,旨在让学生经历这一过程,从而感受计算机处理多媒体的魅力,学会一些常见的应用方法。
3.让学生运用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等知识来研究身边存在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形成初步的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学生能比较全面第了解、掌握word的编辑、排版等的基础知识,并能针对相关的练习进行上机操作,进而以点带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做到学以致用。
3.声音、图象、影像等多媒体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等多个领域,让学生从多方面来感受和体验多媒体世界的精彩以及其它的应用领域。
4.使用网络学习平台,让学生了解和学会网上的会员注册、上传下载、论坛讨论等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网络平台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及增强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5.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形成初步的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6.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的技能,养成当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五、教学措施
采用任务驱动的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1.多动手实践,掌握基本的技能与操作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应用知识,形成能力,通过上机实践,课后作业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再现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3.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尽量加大学生上机操作力度,做到熟练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对学过的每一单元及时进行双基考核,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4.注重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并能举一反三。认真组织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帮助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5.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6.结合组织相应的竞赛提高学生的兴趣。
7.有意识地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9
一、学生知识能力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很多学生已经可以自行上网搜索资料,并自己进行下载,对音频、视频也有所了解。但总体的认识水平较肤浅,不能很好的应用到生活中。
二、教学主要任务
1,本册教材共设15课,有动画原理,gif动画,简单文字特效,航拍效果图,flash基本操作,线条图形工具,几何图形工具,文本特效,卡通画,逐帧动画,形状补间动画,动作补间动画,引导路径动画,遮罩动画,动画作品。
2,课题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描述性语言,活泼、自然、亲切。
3,本教材在内容的选择组织方面,注意到将认识能力、设计能力的发展结合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之中,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增强。
4,本教材在内容的选择组织方面,关注学生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成长需要,注重学习过程中对想像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注重学习内容的知识综合,利用不同类别、不同层面的知识综合,使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效应得到加强扩充知识的交融性和通识性,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也做了一些控制,专业要求力求降低,综合能力则相对具体。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各种通讯手段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系统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四、教材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图形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动画、效果的设置。
教学难点:动画的原理及基本制作方法。
五、主要措施
1,基本要求要明确,着重强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一定操作能力。
2,练习之前让学习充分地围绕主题谈一谈,说一说,让主题在学习的头脑中有深刻的印象。
3,注重作业评介,学习自评,他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
4,展示优秀作业。
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十八大会议精神,按照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有关文件精神,依据学校章程,落实学校五年发展目标规划(20xx—20xx)部署的各项工作和“人人精彩”的办学目标。为了我校继续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提高我校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确定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二、教材分析:
选用的教材是,海南出版社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教材。此册教材共六课,分别是:管理我的`数码照片;把普通照片变成艺术品;展示和分享电子相册;翻录和制作音乐cd;录制个人专辑;制作歌曲串串红烧,本册教材有以下特点,从内容上看:
1、知识点介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适当分散、更易入门。 2、学习方式为学生构想和实践,课本中涉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自学、讨论、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
3、加贴近生活,如把普通照片变成艺术品、展示和分享电子相册、录制个人专辑等。
三、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嫌狭窄,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六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提高学生对计算
1
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初中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本人这学期兼任六年级信息技术课,共100名学生,总体来说中等生较多,学优生较少,学困生较多。
四、本册的教学目标:
1、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来综合学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了解数码相片的一般知识,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爱科学的意识。
3、以网络中的各种实际应用为主线,突出网络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现网络对生活的改变以及网络的实际应用价值。
五、教学措施与方法:
1、加强信息技术基础教育。班级学生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基本能力普遍较差,文字输入、排版、制作幻灯片等掌握得不扎实,所以要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切实提高全体学生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
2、注重直观教学,充分利用“实物”、图片、视频等教育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学中更多地给予学生表现自己,展示自我的机会,注重教学民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
4、要跳出信息技术来教信息技术,注重学科间、特别是与自己所任教科学学科的有机融合;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进度表:略
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11
一、六年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一定的基础,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还比较理想,但大部分学生在计算机的应用方面还嫌狭窄,对于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还不够熟练或者不规范,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六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对一定要求掌握的信息技术概念及操作要领要加强巩。
二、教材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是浙江摄影出版摄出版得教材,本教材特色鲜明,主题明确,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取材学生生活实际。六年级上册分总共有三个单元,三个单元讲本册内容划分为三大块内容!
第一单元走进电脑世界本单元教学内容以计算机理论知识为主,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得组成、应用、防护等方面有更深刻的了解。
第一课《走进计算机》,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有初步认识,并了解计算机的工作流程。
第二课《未来得计算机》,通过了解计算机得发展历史,感受科学技术得飞速发展,并设想自己理想中的未来计算机。
第三课《小小工程师》,通过了解环境对计算机得影响以及数据整理备份得重要性,使学生养成良好得计算机使用习惯。
第四课《安全小博士》,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及防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安全意识。
第二单元探索网络奥秘本单元教学内容以网络中得各种实际应用为主线,突出网络在生活中得实际应用。从学生认识网络以来,对网络得应用大多停留在找找文章、图片、玩玩游戏,聊聊天的层面上,很容易给学生造成网络就只有这些用处得印象。事实上,网络可以做得事情还很多,比如查天气、交通、网上购物等,网上还有各种各样得学习小工具,只要有心,就可以发现更多得功能和应用。
第三单元研究生活点滴本单元教学内容以简单得研究性学习为主线,通过“早餐与茶”的两个主题研究,让学生体会一般得研究方法。早餐得研究,其实是对学生生活中的小事进行研究,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体会,只要自己有心,研究的课题是很多的。
从内容上看,有以下特点:
1.知识点介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适当分散、更易入门。
2.学习方式为学生构想,更多样。学生的学习内容可以有所选择,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如:电子小助手),注重知识点的联系、迁移和归纳(如:旅游计划书)。
3.与学科结合更紧密。(如:早餐的学问)
4.激发学生想象,发挥学习主动。 (如:茶中知真味)。
5.注重习惯培养,养成良好素质。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windows操作技能。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广泛用途,并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3.从小培养良好的用机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进行创新实践。
5.能针对相关的练习进行上机操作,进而以点带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做到学以致用。
6.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会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需要教师进行筛选和过滤。筛选的工作,需要我们认真备好课,精心组织和准备好教学内容,从大量的信息中选取有教育意义、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让学生体验,从而进行心灵上的净化与熏陶。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1.了解计算机的构成,了解计算机得历史发展。
2.了解网络的用途,正确地使用网络。
3.用电脑查询生活中的常识,让学生体会到电脑及电脑网络的强大功能
难点:1.计算机的结构,计算机得简单的工作原理。
2.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正确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
3.引导学生如何快速准确的筛选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五、本册的教学目标:
1.以计算机理论知识为主,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的组成、应用、防护等方面有更深刻的了解。
2.以网络中的各种实际应用为主线,突出网络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现网络对生活的改变以及网络的实际应用价值。
3.能够运用搜索引擎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
4.internet:浏览网页。
六、教学措施采用任务驱动的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1.多动手实践,掌握基本的技能与操作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应用知识,形成能力,通过上机实践,课后作业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再现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3.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尽量加大学生上机操作力度,做到熟练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对学过的每一单元及时进行双基考核,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4.注重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并能举一反三。认真组织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帮助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5.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6.结合组织相应的竞赛提高学生的兴趣。
7.有意识地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12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五年级共三个班级,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基本知识与技能的也没有掌握,大部分学生都喜好计算机,少部分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还没形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本学期的上课特点,所以,本学期将继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外,着重继续巩固和加深对word的学习,让学生能尽量熟悉和使用word,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为下阶段的计算机学习打下较扎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采用的`是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它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总共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是交个新朋友,共4课,通过了解电脑及windowsxx,完成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联的任务,进而掌握完成这些任务所需要的操作技能;第二单元主要内容是学用键盘,共4课,在这一单元中,要让学生学习对键盘的灵活运用,学会输入文字;第三单元主要内容是美妙的图画世界,让学生学会画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技巧;第四单元主要内容是文件操作能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字输入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要求掌握的具体知识点如下:认识word,熟悉word软件的界面;工具栏的选择;输入、删除文字;选定文字的方法;保存文档;打开文档;改变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等;认识电脑中的图标,会申请电子邮箱,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13
一、教材分析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教材的主要内容是Word文本处理及编辑排版,也结合了电子邮件的相关知识技能及网页浏览和资料下载的相关技能,整册内容分成了三个相对独立的单元,由浅入深、从易到难。
第一单元:电子作文
主要侧重于Word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主要解决单纯的文字处理,即文本的修改及文本格式的设置,教材中设计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任务,如修改作文、美化作文等,让学生在自己相对熟悉的情境中掌握知识与技能。
第二单元:相聚在网上
主要侧重于网络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整合了Word二维规则表格的制作与设置,教材中通过网上查找资料、上传与分享作品等有趣的活动将以上的各部分内容有机的组合起来。
第三单元:小小编辑
主要侧重于文本排版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通过制作IT小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掌握文本排版的知识与技能,本单元的内容更能体现出综合性。本单元中又分成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第10、11课利用已有的信息完成艺术字和图片的相关操作,第12、13课利用已有的信息完成图文混合编排,先由学生上网检索和下载有关IT的相关信息,然后综合运用Word所学知识编排小报。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来看,四年级学生以直接兴趣为主,对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这样的有实物的观察内容比较感兴趣。对他们来说只有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具体方法时,他们的观察才能持久和有效。
三、教学目标
1.学生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掌握word的编辑、排版等的基础知识,并能针对相关的练习进行上机操作,进而以点带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做到学以致用。
2.学生能通过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能够利用word完成一份比较完整的小报。
3.使用网络学习平台,培养学生运用网络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及增强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4.通过任务的设置,知道应负责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会利用文字处理软件word,完成电子作文、名片、表格等的制作。
2.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培养学生网络学习活动的意识、习惯。
3.通过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学习应用word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制作一份完整的电脑小报。
4.让学生运用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等知识来研究身边存在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学过的信息技术,形成初步的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五、提优补差措施
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在课堂上有意识给学生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可以充分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或两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携着“爱心、信心、细心和耐心”去做将培优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生,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扎实基础,协助教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信息素养。
具体措施:
1.认真备、每一次培优辅差教案,努力做好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
2.加强交流,了解潜能生、优异生的家庭、学习的具体情况,尽量排除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3.对班级的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了解。
4.沟通思想,切实解决潜能生在学习上的困难。
5.坚持辅潜工作,每周不少于一次。
6.对自己班级的优等生与后进生的确定要谨慎,特别是潜力较大的学生,应安排重点辅导。
7.认真确定辅导对象,
坚持每周至少2次的辅导,
辅导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对每次辅导的内容要做好记录。
8.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差生加以学习。
9.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对差生实施多做多练措施。优生适当增加题目难度。
10.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11.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
12.作业练习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兼顾提优补差。
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改变着周围的世界。为了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根据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确定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二、课程任务及目标
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的用途。
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以及对程序窗口的简单操作。
4、学会输入汉字,加强指法练习。
5、培养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道德观念。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的.用途。
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3、了解windows操作系统
难点:
1、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对程序窗口的简单操作。
3、熟练输入汉字,正确运用指法。
四、改进教学、落实计划、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在受教育阶段尽可能多地接受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并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得到发展。
(一)课前准备
1、深入了解学生
教师课前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水平、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等,从学生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确定学生的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期望形成的认知结构,找到“原有认知结构”与“期望认知结构”之间的差异,从而确定教学起始点及相应的教学方法策略,为组织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科学设计教学方案
设计教学方案要针对课程内容模块化强的特征,注重教学单元的整体设计。对教学单元所涉及到的知识教学内容、技能教学内容以及应用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根据《课程指导纲要》、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将教学单元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统筹安排,避免教学的随意性。
教材处理时,力求做到内容简明易学,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那些与日常学习和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学习之后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它们的用武之地,通过使用,充分体会到信息技术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便捷和快乐。
确定教学方法应根据单元教学实际,合理、灵活地选用讲解示范、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教法和学法。
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互相交流教学设计方案,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及时对原有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调整、补充、完善,形成个性化教案。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从而将素质教育的实施融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始终。
3、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做好计算机房内部的局域网软硬件规划和建设。重视教学需要的素材资源、教学软件或课件的构建,通过合作开发,形成网络学习资源,实现共享。
教师要熟练掌握教学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硬件和软件的操作使用方法,课前认真检查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环境,及时排除设备和软件故障,并认真做好教具、学具、教学媒体、教学资料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二)课堂教学
将市教科院“三步四环节五课型”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教学实施过程注意以下几点:
1、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创造条件,使学习过程突显主动性与独创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组织富有创意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合作、发现、交流中学习。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
2、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注意“以学定教”,注重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交流、评价等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亲历处理信息、知识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分层教学。
因为家庭条件不同,孩子接触微机的程度不一样,小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时起点不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立多级学习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发展。具体做法可以在设计常规内容之外,另外设计一到二个较高教学目标的内容,或与本节课目标类似的其它目标,或相同目标的其它活动内容。课堂上,已经掌握了常规内容的学生就可以去学习较高教学目标的内容,或与本节课目标类似的其它目标内容,或相同目标的其它活动内容,基础差的同学达到常规内容即可。
4、重视技术学习的实践性
信息技术应用中的可迁移性十分明显,在认识信息技术基本特征、把握信息技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有意识地突出各种应用软件间的关联使用,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技能、经验和方法,通过积极探索,掌握具有广泛迁移意义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5、重视课堂教学的检测评价
改变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单一总结性评价,应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针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如何,是否掌握了知识、技能与方法,还存在哪些问题”等问题,及时掌握教学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纠正反馈。
评价的形式可灵活多样,如知识技能学习的评价可以由教师提问学习情况,小组讨论、归纳后由组长汇报;也可以由组内互相检测评价,然后推选代表上台示范操作与表达;还可以由教师抽调好、中、差三类学生上台示范操作与表达,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评价要以正面引导为主,及时表扬、多鼓励,对演示表述错误的,也应循循善诱、肯定成绩,指导学习方法。
进行评价时,还应当考虑评价活动占课堂整体教学时间的比例。要注重评价的实际效果。要避免使用过于烦琐的评价程序,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进行评价。不能为评价而评价或以评价为目标进行教学。另外,要时刻关注评价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要根据评价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15
一、全册教材分析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本册教材渗透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结构,合理拓展了信息技术学科的内涵,注重创设高度真实的学习情景,帮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在真实有趣的情景中掌握实用的、易迁移的知识与技能。四年级上册共两个单元,第二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文字处理软件WORD,第二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简单的上网知识。
二、教学目标
模块一文字处理小能手。
1、认识WORD窗口组成。
2、掌握在WORD中输入文字,编辑文字,在Word中插入表格图片等。
3、培养学生运用WORD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的意识,培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
模块二网上遨游
1.、了解因特网。
2、掌握上网浏览网页技能。
3、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加强知识产权意识培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文字的编辑与修改。
2.、学会上网搜索资料。
四、教学方法、措施
1、寓教于乐法
2、情境创设法
3、任务驱动法
4、尝试探究法
5、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时间安排
每周安排一课时合计13节。
每单元结束后按排两节综合上机实践课,一节测验课,一节加强补习课,合计6节。
期末复习综合实践安排两节课。
【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02-10
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15篇)02-19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01-15
五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02-14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02-23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02-17
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03-07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04-07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学计划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