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计划> 教学历史工作计划

教学历史工作计划

时间:2024-07-17 04:07:11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教学历史工作计划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历史工作计划 ,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历史工作计划

教学历史工作计划 1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洋思杜郎口教学改革经验,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中国历史》第四册,内容是中国现代史部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时期的建设成就与文化。共24个课时。中国史线索繁琐,所以主要是要将历史线索向学生讲解清楚。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教学内容以应对中考为主。包括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的(一)(二)(三)(四)(五)(六)版块;世界近代史部分的全部版块;世界现代史部分的(一)(二)(三)(四)(五)(七)(八)本届学生属于课程改革的年级,使用的是《世界历史(人教版)》,与以前的教材相比,内容繁多,线索不明晰。新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初三由三个班组成,一二班基本由上一届初二学生组成,根据上一学年的教学情况来看本届初三基础相当薄弱。三班插班生较多,课堂纪律较为不良。所以本届初三较上一届有很大的差距,那么本学期的历史教学主要以基础知识和课本知识为主。

  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另外,八年的学生从道德的养成上来讲,是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的形成时期,在这一个时期内的教学任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层面上来讲,是一个培养爱国主义,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念,完成教育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九年级历史:今年执教面对的是初三两个班级的学生,初步了解初中老师知道由于在中考中分数所占比重不大,又由于是文科,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成绩不理想。初三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其思想波动幅度大,对于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不高,缺少一定的积极性和向学性,需要老师动脑采取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另外,教材所述知识为世界历史,内容宽泛并有时间的跨度,有有考的任务,所以在动员学生思想方面,促使其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上学期末考试的情况来看,这些学生的成绩普遍偏低。对八年、九年的历史还没有形成整体的清晰的认识,这对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也对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较短的、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趣。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历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使所有学生在中考中都能取得一个良好的成绩。

  四、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至初三历史下册选用的是华师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初中一年级下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隋唐时期到明清时期,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四个单元共23课,其中包括探究活动课4课。

  《中国历史》初中二年级下册的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至改革开放时期,讲述了从新民主义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巩固时期,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十年_时期级及改革开放时期这五大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七个单元共23课,其中包括3课探究活动课。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的内容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政治格局两极化以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包括五个单元共25课,其中包括探究活动课3课时。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唯物主义历史价值观。

  五、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二)基础知识教学

  初三这学期的历史内容是世界近现代史,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把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把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爱好。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历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针对初三学生时间较为紧张,学生的时间观念也很强,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既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以节约时间;又要细致入微,交待清楚,尽可能的深入挖掘教材,来照顾到学生"先天"不足的问题。

  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什么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只有采取重点详讲,一般的知识点讲的方法。抓重点,带一般的知识点,从知识结构上选取里程碑式的事件,讲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不惜花费时间。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使学生能够学得好。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以确保中考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四)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学期力求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课堂教学朝着乐、活、趣的方向努力。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教学历史工作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1.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景,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和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要求,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全面完成历史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规定的各项具体任务,包括课程目标、资料标准等。

  2.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帮忙学生认真学习,理解课表要求,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本事和综合运用本事,提高学生历史学科解决问题本事,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在教学方式上,着眼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在交流中互相帮忙,互相促进,努力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第一学期的熟悉,相对来说容易融合到历史教师的教学习惯中,但一方面由于本学期重新分班,来到一个新环境,心理和作息习惯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上学期的历史教学中看到,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都比较薄弱,所以高一下学期历史教学仍应注重基础的培养和兴趣的培育。此外,学校推行学案制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比较喜欢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所以,在制作学案的同时也制作PPT,将历史知识与历史发展脉络经过多媒体直观浅显、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三、工作重点及具体措施:

  (一)工作重点:

  1.总的要求: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精心备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情、备学习方法。

  3.上好每一节课,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4.注意教学方法的改善,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

  5.努力学习,加强理论学习和教学操作本事,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二)具体措施:

  1.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创新与改革。

  (1)优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针对我校实行学案制的情景,使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等各个教学环节,得到全面优化。做到课前充分准备,课中高效落实,平时听评课开诚布公,课后认真反思提升质量。

  (2)努力尝试三种课型的模式

  结合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在教学中,努力建立自我的教学模式,构成自我的教学特色,培养自我的教学习惯。

  第一种课型,新授课。它的基本环节:课标导航,制定学案,创设情境,模式学习→自主学习,自我检测→落实知识,合作探究→归纳总结,提升拓展→反馈训练,巩固知识。

  第二种课型,复习课。它的基本环节:问题驱动,自主学习→重点难点,合作探究→知识梳理,点拨归纳→典例评析,深化提高→变式巩固,拓展完善

  第三种课型,讲评课。基本环节:考情展示→个性纠错→典例分析→变式巩固→补偿训练。

  (3)进一步完善学案导学模式

  针对我校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的情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本事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案”的导学功能和“合作学习”的智慧共享,让全体学生能高效利用自主学习时间,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集中有限的课堂时间引导学生消化重点、难点,解决思想、方法问题。课前精心编制的学案,充分发挥学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作用;课堂高效落实学案的导学功能;课后充分发挥学案导学的延展功能。

  (4)在巩固环节上,力求做到每课一练,每单元一练。

  (1)每堂课最终留一些时间检测本节课学习情景,做到每课一练。

  (2)每单元总结测查,把前面所学主要资料以试卷形式考察一遍,做到每单元一练。

  (3)利用学校教导处、级组组织的月考、中段考、期末考,查漏补缺,让教师做到心中有数,让学生明白得与失。

  2.虚心向科组的其他历史教师学习。

  根据科组的安排,教学结对子活动中,与夏培荣教师结成教学伙伴,互相之间多听课、多指导,加在备课、教学重难点把握、课堂语言表达、授课板书设计、作业批改、试卷讲评等教学过程所有环节的互相学习,促进我校历史学科建设的成长。

  3.充分利用科组教研活动,展开高效交流。

  历史科组人数少,高一年级历史教师就本人一人,团体备课的落实只能在科组教研活动或课后进行。在团体备课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团体研究,做到课前一周认真准备,写好教案;课间向40分钟要效益;课后及时反思成败得失。

教学历史工作计划 3

  本学期按照学校的安排,本人担任七年级1—5班历史教学工作,为更好的抓好七年级的教学工作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本班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从小学升入初中,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3个班每个班级人数在60人左右,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

  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二、教材资料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2课。共需32课时(其中新课讲授占22个课时,单元复习占4个课时,期中复习占2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4个课时)。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通过每天的抽考和每月的月考,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6、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教学历史工作计划 4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计划在本学期,担任七年级4个班的历史课,新的学期开始,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和本学期的特点,结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使学生的学会历史知识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在本学期要很抓学生的基础知识,指导学习方法,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工作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学特点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学内容《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内容标准”的要求为依。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

  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

  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五、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六、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一册总共有22课,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四个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教学历史工作计划 5

  为了更有效地提升我市高中历史教师的学科教学水平,搞好高三历史复习,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特制定运城市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本,充分研读考纲,从整体上把握复习的要求,让学生加工教材,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迁移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

  3,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基本的史学方法去认识和总结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年轻人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制定的历史依据及其正确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4,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精选习题。

  5,进行有效知识落实,把课堂上的基本知识做为落实的主渠道,及时进行"章结","单元过关"和"月清"。

  6,学生的学科成绩在优秀率,平均成绩和及格率上有明显提升。

  三,高三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高三教学,复习的整体把握和详细计划及实施措施,对高三只是有大致的阶段安排与复习进度,对每一阶段的教学和复习目标,复习策略和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没有细致考虑,这种计划的盲目性,必然导致教学的盲目性,质量提高的盲目性。

  2,教师没有对大纲,考试说明进行详细研究。大纲中对知识掌握程度有明确要求,考试说明中也有明确的考核目标和要求,并有详细的解读说明,教师只是在想当然的去教学。

  3,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率低下,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新理念缺乏学习和实践,课堂中仍习惯于教师一讲到底,教师累,学生睡,效果差,成绩低。

  4,课堂教学中缺乏针对性,高三教学没有高三的特点。高三复习课,绝大多数教师都在就知识讲知识,缺乏深层分析,只是知识的简单罗列,对主干知识把握不到位;学生理解只偏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历史基本线索,学生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

  5,缺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近几年高考命题思路是非常明确的,就是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基础,以大纲,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本,注重基础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来统领知识。

  6,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还习惯于只讲知识,不讲方法,学生不会主动学习,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而没有太大的成效。

  7,缺乏对习题的筛选和高考试题研究,很多学校给学生发了很多资料,让学生自己去做,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效果也不是很好。

  8,缺乏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热点,重点问题的联系的能力,只是单讲课本上的知识,一遇到解决实际问题就无从下手,不能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

  四,采取措施

  1,从整体上考虑和制定教学复习计划,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实施。在计划的制定中要有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评价,时间安排,内容安排等内容。

  2,在每轮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针对近几年高级的命题特点和历史课实际,一般采用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抓课本知识落实,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详读课本,围绕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形成内在的主体结构网络,在记忆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理解。

  第二轮复习主要以主干知识为中心,以专题的形式,对历史知识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走出课本,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不能把每节相关知识简单列出来放到一起,要重点分析,归纳出历史发展规律,教会学生学会把握规律,得出启示,提升学生纵横比较问题的难力。

  第三轮:依据考纲,重新梳理课本,查缺补漏,教师少讲,让学生自己进行,并适当地进行综合练习。

  3,要认真研读大纲,考纲和考试说明。应该说,考试说明是依据大纲制定的,大纲是作为整个高中教学的依据,而考试说明只是为了高考的需

  要而定的。做为备考来讲,应该以教材为依托,全面复习,对考试说明没有列出的内容不必过分深究。高考题目大体上分两部分,一部分考查对基本知识的分解,另一部分考查较为深层次的能力。前者与教材关系较紧密,但不会是直接照搬教材的某一部分内容,后者基本上是教材内容的拓展。因此,依托教材不等于捆死在教材上。

  4,提高课堂效率,做好知识落实。对于历史课来讲,教师不必面面俱到,应重点讲清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讲清梳理历史脉络的基本方法,帮助学生加工整理知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总结出基本的历史规律,得出结论。知识落实要做到"四清",把课本知识的记忆放在课堂上,在习题练习上,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5,适当练习。在每一轮复习中都要有适当练习,但选题一定要注意层次性和代表性,切忌陷入题海战,在讲题中一定要针对学生问题去讲解,并不是单纯的就题讲题,要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学生能窥一斑而知全貌。另外,选题尽量选一些新题,不要过于陈旧,学生会在新题新情境下愉快的做题,效果更好些。注意主观题的检查与落实。

  6,要处理好学科之问的关系。不能在复习时一味单干,应适当穿插些两门学科知识,适当串串门,使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就养成基本的文综思维习惯,同时也有利于本学科的学习。

  新学期伊始,高三教学工作已经出现了紧张的氛围,20xx年高考已经渐渐临近。为了把接下来的复习工作做好,特制订详细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二班的教学工作,除去在外学习的美术生外,班级有学生有29人(其中有3人是体育生)。二班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思想比较活跃,但是此班级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学习态度比较浮躁,不太爱按照老师的要求做。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的重点是二轮专题复习和三轮综合复习。由于二轮复习没有教材和参考资料,所以只能有教师自己制定。专题主要遵循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两大体系,使原来有些杂乱的教材进行重新的整合。但专题设计不宜过多,用时大概一个半月。剩下的时间主要进行必修和选修的综合复习,习题的设置完全按照宁夏高考试题进行设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的开展,使学生对教材知识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通过掌握的基础知识解决疑难问题;同时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本学期主要想采用学案教学,通过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达到提升学生各项能力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剩余三个月的努力学习,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了才能有回报,不能不劳而获。

  四、工作措施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本学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制定“高三教学进度计划”。没有详细的计划,教学就是盲目的、漫无目的的,也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各个环节要抓好。

  (1)备课。在备课方面要尽可能做到“精心准备,面面俱到”。

  首先,要研究课程标准,根据课标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确定教材重点和慢点。

  其次,研究考试大纲。根据考试大纲的规定制定合理复习规划。

  再次,研习大量高考资料,精心设计学案。

  最后,要备学生,我们的教学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需要,如果精心设计的一节课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或者是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那么我们的教学目标将很难达到。

  (2)上课。

  首先,加强课堂管理。虽然我们上课采用学案教学,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但不等于放任学生,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课前和课上学案,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充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观念和角色的转变,真正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3、注重教学方法的指导和总结。

  4、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3)课后辅导

  本学期在课后辅导上主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在高三学习的后期,学生普遍会出现心理问题,所以要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及时给予疏导。

  3、其他方面

  (1)要多向其他教师和教研组学习,多听课,学习先进经验,改善自己的不足。

  (2)多读书,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教学历史工作计划 6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配合好学校的各项工作,进一步落实贯彻好教育教学方针,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大多数学生课堂上缺少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不注意知识点的整合,缺乏归纳分析能力,这些都是教学的不利条件,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改善。

  二、教材内容分析

  《历史》八年级下册,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现代历史部分,历史时空跨度大、历史问题高度概括、具有历史现实感和社会实践性、渗透了较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它承接《历史》八年级上册中国近代史发展线索,设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五个学习单元,概述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历经的两次历史巨变,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改革开放、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发展过程。

  三、教学任务和目标:

  1、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力求向学生传授中国现代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线索,让学生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历史事件及涉及的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了解现代中国基本国情,认识新中国的建国史、探索史、发展史、外交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2、继续传授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学会归纳整合历史知识,学会从众多历史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揭示历史规律,开启联想和想象,自主探究,从学会到会学。

  3、通过中国现代爱国史实,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社会主义国情教育,领袖人物的开拓教育,民族团结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具有创新和开拓才能,掌握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本领。

  四、具体措施:

  1、本学期继续以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为己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素质、思想、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时期的的历史。

  2、重点学习前五个单元的内容,为中考打好基础。

  3、认真钻研课标、教材、教参;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导学案,上好每一堂课;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4、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5、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6、积极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深入学习教学理论,搞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7、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和学会学习和做人。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

  利用学校图书室、网络及其它媒体开发教学资源,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影片等播放给学生观看,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对历史资料的理解。

  附:教学进度

  周次教学内容

  11、2课

  23、4课

  3第一单元复习

  45、6课

  57、8课

  6第二单元复习

  710、11课

  812、13课

  914、15课

  10第三单元复习

  11期中考试复习

  1216、17课

  13第四单元复习

  1419、20课

  1521、22课

  16第五单元复习

  17期末总复习

  18期末总复习

  19期末总复习

  20期末总复习

  21期末考试

教学历史工作计划 7

  一、教材分析:

  初一历史第一册是政治思想性很强的一门课程,思想性、科学性、可读性强,图文并茂,趣味性较强。主要以课为单位,叙述我国原始社会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共22课,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二、教学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训练学生动手制作能力。

  三、实现教学目标的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4、抓好课堂40分钟的效率。

  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四、考核方式: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考核方式主要采用考试。本学期争取平均分达到及格水平,优良率和及格率能有所提高。

  五、教学进度

  新教材初一历史第二册总共有22课,从隋朝的统一讲到清朝的统一,每课的内容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新教材主要全面贯彻基础知识、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项教育目标,以历史发展的线索、重大事件和人物、经济、文化的重要史实为重点。本学期共十八周,共大约有三十二个课时左右,其中新课讲授占二十二个课时,单元复习占六个课时。

  周次

  具体计划

  第1周(8.20-8.24)

  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2周(8.27-8.31)

  第3课 华夏之祖

  第一单元复习

  第3周(9.3 - 9.7)

  第一单元测验

  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4周(9.10-9.14)

  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5周(9.17-9.21)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第6周(9.24-9.28)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二单元复习

  第7周(10.1-10.5)

  第二单元检测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第8周(10.8-10.12)

  第11课 “伐五道,诛暴秦”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第9周(10.15-10.19)

  期中复习

  期中考试

  第10周(10.22-10.26)

  第13课 两汉的经济发展

  第14课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第11周(10.29-11.2)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第12周(11.5-11.9)

  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第三单元复习

  第13周(11.12-11.16)

  第三单元测验 第18课 三国鼎立

  第14周(11.19-11.23)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15周(11.26-11.30)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第2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第16周(12.3-12.7)

  第四单元复习 第四单元检测

  第17周(12.10-12.14)

  期末复习

  第18周(12.17-12.21)

  期末复习 期末考试

教学历史工作计划 8

  一、所教班级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年级三个文科班和一个理科班的历史教学,其中2,3,4班为文科班,文科的学生学习历史的目标是为争取高考高分大基础。1班为理科班,他们学习历史的目标是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业水平测试。本年级使用人教版新教材,其中文科班,每周四节课,本期教学任务为完成必修三,部分选修一的新课教学内容;理科班,每周两节课,本学期教学任务为历史必修三。

  二、教学目标及措施

  必修三讲述的是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技技术发展的历史,包括中国的和外国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思想文化的内容不是很容易掌握的,也不好理解。

  首先:在教学中,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以夯实基础知识为根本,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教学中双主体作用,迅速提高教与学的'质量,为更好地适应新课改要求,进一步提高高二历史教学水平,完成教学目标,本期工作主要采取措施如下:

  1、进一步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思想,认真研究课标、教材、教法、学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具体讲:

  (1)、端正教学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对于老师的要求:做一个导师,在知识传授、思想交流、能力培养等各方面都要积极正面的引导学

  生,同时不断加强对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对新课改的研讨,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

  专业素养。针对学生,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正确而全面的看待和处理历史问题;把握好历史的科学性,教给学生一个传承的历史、发展的历史、客观的历史,引导学生学会求真,学会吸收;加强历史学习基础,要求充分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加大历史训练,用适当的练习题来提高历史的应用能力。理科学生要求掌握以课程标准为核心的基本历史内容。狠抓学风建设,管理好自己的课堂,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注重常规工作,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坚持备课,做到每课都备好重点难点,认识学情,寻找突破点;认真准备好每一个教案(或课件);课堂教学难易适当,突出重点,多展开师生互动;作业是巩固提高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积极对作业进行批阅,做到每个单元一阅,并对每一课学生出现的疑难作讲解。文科的教学内容会深入详细些,而理科的只是掌握基本的事实,所以在教学时间上也是有区别的,

  (3)、加强教学研究与探讨 :①、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探索,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常规教学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强化历史的思辨能力,训练学生多角度多联系地看待问题,习题讲评则从审题入手,把握解题规律。 ②、积极进行现代技术环境下的历史教学探索,课堂教学积极借助多媒体手段,充分借助网络丰富知识与题库。 ③、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在如何学,如何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整理,如何提高身体水平和解题技巧上多下功夫。

  2、关于考试:按照年级组的统一要求,认真组织好每一次阶段考试,做

  到精心命题,细心阅卷,认真讲评。

  3、关于作业:要求学生按进度及时按质、按量完成好所订同步训练资料(优化探究);教师平时加强监督,按时、按要求批改好作业。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周密的计划和认真的教学必将收到很好的效果!拭目以待吧!

  四、教学内容与进度安排

教学历史工作计划 9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初三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较感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觉性更差。历史小论文写作水平不高。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世界历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八个单元,共二十五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二十五分钟教学新课;后十分钟练习巩固。

  4、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初二时,学生自主学习上做得不够好,本学期我要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尤其是让学生掌握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5、积极参加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中的点滴进行整理,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6、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六、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

  第1—8周上册讲完

  第9—10周期中复习

  第11—18周下册讲完

  第19—21周期末复习

  一、指导思想:

  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本学期主要学习世界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基本情况

  1、学情分析:由于以前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习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习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更宝贵的复习时间,教学进度会大大加快,计划今期将《世界历史》(上)授完。

  2、教材分析: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近代史以后的内容。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具体措施:

  1、讲授切合实际、因材施教。以“开放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为主。采取先慢后快的进度:前三周较慢,待学生熟悉教材与教法、学法时按正常进度上课。

  2、力求知识趣味化。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3、狠抓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4、练习要求规范认真。作业批阅及时、认真。

  5、及时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历史工作计划 10

  教好中国历史很重要,所以这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是这样的:

  一、教学知识目标及能理培养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从鸦片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段历史事件。

  2、理清这段时期的历史脉络,掌握重要的历史时期的有关知识。

  3、培养学生学会用运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和处理问题。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七个单元,叙述从鸦片战争代到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的历史,共需22课,每课教学1课时,复习课需要2课时。

  三、背景分析依据: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在全面贯彻历史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的前提下,突出了以下几点:一、减轻学生负担,降低难度。二、增强趣味性和生动性。三、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整体情况分析:学生从初一升入初二,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各个班级在班风、学风上存在着差异,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100%的合格率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教学历史工作计划 11

  九年级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确保明年中考顺利完成,深入贯彻教改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规范教学常规,全面提高课堂效率。针对九年级学生的特点及九年级的特殊性现计划

  一、课程理念

  我们要建立起“适合学生的教育才是的教育”的理念,学生有收获的课才是好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本学期对学生加强自成教育,把学生的内化的知识转化为外在的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心理品质。

  二、指导思想

  1、本学期将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构建“双思三环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双思”是指教师反思教学、学生反思学习;“三环”就是定向、内化、发展;“六步”分别是指:提供资源(入境生趣)了解学情(自学生疑)弄清疑难(学习释疑)点难拨疑(练习解难)反思教学(反思学习)引导实践(迁移创新)。

  教师要在反思中成长,学生要在反思中进步;教师要反思的主要内容是怎样优化“三环六步”教学设计,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要反思的主要内容学习积极性、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运用是否得当、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2、九年级上学期是一个特殊的学习阶段,为了有充分应战中考的准备,上学期应基本结束全年的课程。面对这种特殊情况,作为教师,首先应在教学进度上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就是熟悉全册教材内容,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每一节课既要做到精讲精练,又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得到能力的提升。

  3、发扬备课组团队协作精神,统筹安排各班的教学工作。认真向其他老师学习,密切关注中考信息,把握中考动向,研究教材教法、学生学法,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三、具体措施

  根据学校安排积极参加集体备课,认真备课,不能无教案上课,做到有计划,有目标。

  2。注意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作业的布置上体现出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都有各自的提高。尤其要关心后进生、学困生要多给予关爱和帮助,让他们在小进步,小转变中体味学习的快乐,树立学习的信心。注重课堂学生知识的反馈并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在稳中求发展。

  3、在课堂上注重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学习,并让他们体验学习的成功感。不可忽视差生的学习和情感,不可盲目追求效率和进度,而忽视了中等生的学习。

  4。认真做好试卷分析工作,及时总结,写好课堂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学历史工作计划 12

  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各项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根据高二文科班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第一、总体目标

  1、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高考强调跨学科综合能力要求,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因此我在教学进程中,将有目的的将史、政、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结合,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风格。

  2、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高三历史教学应注重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我在教学中,将强化和突出历史的阶段特征,将具体历史事件放到这种特征中去考察分析,让学生自己去深化认识,受到教育、得出启示、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正确处理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的关系我将采用三段式复习,即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重点复习方法,同时把教学计划作调整,侧重点在后两段上,以增强能力训练的力度。

  第二、学生基本情况本届高二文科共有2个班,共计93人,学生基础相对较弱,学习习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第三、主要教学措施

  1、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思想,认真研究课标、教材、教法、学法,努力提高教学效度。

  2、狠抓学风建设,管理好自己的课堂,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要求来进行高二历史教学;真正做到常规教学落到实处。

  3、关于考试:按照年级组的统一要求,认真组织好每一次阶段考试,做到精心命题,细心阅卷,认真讲评。

  4、关于作业:要求学生按进度及时按质、按量完成好所订同步训练资料,;教师平时加强监督,按时、按要求批改好作业。

  5、积极推进集体备课,群策群力。

  6、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四、教学内容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中国古代史》。

  第五、教学安排

  1、假期补课期间完成《中国古代史》第一至第二章的教学。

  2、下学期第1-4周完成文科完成选修I第三章至第四章教学任务。

  3、第5-7周文科完成第五章前四节教学任务。

教学历史工作计划 13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根据课改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新教育教学方法为指导,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了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的线索;能够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会社会调查的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历史问题。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历史,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四、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中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本学期中国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从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1课。单元复习占4课时,期中复习占2课时,期末总复习占4课时。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五、教学措施: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教学历史工作计划 14

  学生们已经是初三学生了,还有一个学期他们就要开始他们的中考了,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生中第一次重要的考试,因此作为教师我一定会帮助他们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在将来的某一天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学期的历史教学也是十分的繁重,因为历史作为一门在中考中分数很低的科目,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加起来一共100分,所以学生们会不是很重视学习历史,但是我还是会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努力的教学的:

  一、指导思想

  加强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基本情况

  本期我任教初三年级4—8班共5个班历史课。各班学习基础不平衡,有些同学基础差,所以本期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以利他们能够顺利毕业。由于以前部分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习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习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更宝贵的复习时间,教学进度应大大加快,以便世界历史下册授完后有充裕时间复习。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历史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较中国与其它各国的差异,以此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四、教材分析

  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近代史以后的内容。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本学期讲授的《世界历史》下册余下内容。

  1945年9月“二战”结束至今,是世界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两极格局形成—演变—解体,随之向多极化过渡。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

  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促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强。这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五.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历史教学环境。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分析回答问题,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探索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各种课堂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制作历史课件,辅助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历史教学活动。

  5、认真搞好中考历史复习,确保学生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6.加强课外辅导和晚自习指导,协调班级发展,以便每个学生顺利毕业、升学。

  六.教学进度安排:

  本期教学共约18周,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新课教学:其中

  第1—3周12课时讲授《世界历史》下册余下部分

  第二阶段:总复习,其中:

  第4---6周,12课时复习中国古代史

  第7---10周,20课时复习中国近现代史

  第11---13周,14课时复习世界历史

  第14——16周,13课时讲授中考说明

  余下时间,10课时综合复习,考前强化训练。

  余下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现在学生们也都意识到了时间的紧迫性了,都在努力不停的学习,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学习努力就代表着不断的进步,我为他们感到高兴。不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的帮助学生在精神上和学习上共同进步,这是我所注意的,我会尽力工作的!最后祝愿学生们在中考中取得最好的成绩!

教学历史工作计划 15

  一、学情分析和目标:

  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生活已基本适应,初步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且学习方法上有了改进,高二是高三提高和冲刺的积累阶段,必须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升高二学生在历史认知上的层次,锻炼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逐步掌握历史演进的规律,学会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拓宽他们的历史思维,为高三巩固提高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历史必修3的内容,主要呈现了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包括中国的和外国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思想文化活动都是在继承前人基础上,概括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历程。

  (2)在世界不同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历史发展有别,思想文化、科技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构成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史的多元化特征。

  (3)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特色思想文化相互碰撞,互相交融,共同发展。

  三、重点工作及措施:

  1、重点工作:本学期我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夯实基础基础知识永远是高考的“本”和“源”,夯实基础知识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虽然现在高考以能力立意,但在现实的教育背景下,不可能脱离对基本知识的考查,只是对知识考查的方式在不断创新而已。高二年级是学生知识积累的关键学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反复强调夯实基础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真正意识到这一点,要求学生重视研读教材,准确掌握和理解教材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要用足教材,高度重视对历史教材基础知识的教学。

  (2)深化理解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实际上就是明确史实的基本含义、与其相关史实的具体关系以及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进而掌握具体史实的基本概念。有些学生不知道这些知识的基本含义和与其相关史实的`具体关系以及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就不会运用这些知识的,也就是没有理解就不会应用。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讲清基本的历史概念和史学理论,同时注意各学科知识间的渗透,引导学生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分析思考,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构建比较科学的知识结构。构建知识结构的关键是全面理解每一个知识点,任何一个历史事实,都有它发生的时间、原因、条件、过程、性质、意义和局限性,每个知识点之间又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对这些知识点分别加以分析,多角度理解,掌握细节,这样就可以形成知识网络。学生在整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会在知识的连接点上产生出一些新的生长点;同时通过对知识横向、纵向联系、比较,还可以揭示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与规律。

  (4)多研究一些习题,选择适合我校学生的习题,扎扎实实的做题,培养学生的做题能力,使之掌握考试的方法。

  2、具体措施:

  (1)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我们努力做到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个人充分准备(吃透教材、大纲和教参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在注重各自特点的同时,力争做到“五统一”(统一主要教学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主板书、统一练习和统一作业),集思广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缩短教师间差距,为最终取得整体优异成绩共同努力。

  (2)坚持采用学案制度,要求每一份学案均能包含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延伸学习的基本内容,要考虑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要有学习过程和方法的引导。每份学案均围绕下列几部分编写:课标内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知识整合、学习延伸、同步检测等,不求全但求精,凡编写的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做到详实、有可操作性。一节课一份学案一份教案。

  (3)课堂教学要以夯实基础和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为基点,每堂课的具体安排1+2+1的模式。前3—5分钟复习上一节内容;30分钟讲课;最后3—5分钟检测本节课学习情况,做到当堂解决,提高课堂效率。探索推行“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既要师生互动,更要生生互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加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比较问题的能力,归纳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4)每学习完一个单元要进行单元复习,引导学生概括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培养他们的概括总结能力。并及时单元检测,把本单元所复习的主要内容考查一遍。考完要及时进行试卷讲评。

【教学历史工作计划 】相关文章:

历史教学教研工作计划11-01

历史教学工作计划02-05

历史的教学工作计划03-25

历史教学工作计划【精选】01-12

历史教学反思05-15

历史教学总结10-18

历史的教学反思03-24

历史教学反思02-02

历史教学总结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