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
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弱智学生的身心实际情况,经常采用游戏教学、学生动手操作、直观教学等方法。通过两个月的教学,大多数学生掌握了11—20的理解,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掌握了新的知识,为未来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两个月的教学过程,我认为弱智学生的数学教学应实施以下几点:
首先,努力反映教学中的培训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我密切关注数学本身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同时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具有初步的计算能力和应用新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力求在教学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于弱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接受新知识的过程非常缓慢,容易忘记,所以在数学中采用小步骤、循环、循序渐进、螺旋教学方法,学生形成数学概念有一定的困难,但这是非常有用的知识,是学习数学最基本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适当提高教学水平,使困难分散,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加强学生记忆的需要,适当增加培训步骤,使教学内容达到学生可以接受的水平。
三是加强数学教学中的直观教学。弱智学生思维发展落后,缺乏概括,难以理解和形成概念,使用概念混乱。根据这种情况,加强直观教学,注重感性认识,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概念,掌握应用规则。强调教师示范与学生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将情感理解提高到理性理解,在教学中使用小棒、手指巩固数字概念的形成,使学生逐渐熟悉概念和掌握法律,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进行必要的调整,使每个学生对数学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使每个学生都能更好。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2
一直以来,我都在不断反思、探索,寻觅一条如何才能使学生学好数学,通向高考成功之路。在一段时期的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几点问题:
1、很多问题都要靠我讲他们听,我讲得多学生做得少,同学们不善于挤时间,独立动手能力比较差,稍微变个题型就不知所措,问其原因,回答不会,做题没思路,一没思路就不想往下做。平时做题少,很多题型没有见过,以致于思维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高度,做起题来有困难。
2、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有些该记忆的公式没有记住、该理解的概念没有理解,尤其是立体几何基本问题的求法,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等,导致做题时不知该用哪个公式,还得去翻书。
3、上课听课的效果不好。大部分同学都说,课堂上我讲的东西极大部分能听懂,但一到自已做题就不会。其实这部分同学听懂的只是对某一道题表面上的东西,其实质的东西,它所蕴含的思想方法,没有融入到大脑中,不会举一反三,没有从问题的表面看到本质,思维没有得到升华,课下又不巩固复习,导致讲过的题型仍然不会做。
4、现在有少数学生比较懒,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问题他知道思路后,就只知道说不动手,数学课桌子上不准备草稿纸,以致于每次考试都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得不了高分。
对于以上学生存在的问题,我借用了以下的一些基本办法:
1、关爱学生,激起学习激情。我知道热爱学生,走近学生,哪怕是一句简单的鼓励的话,都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激活学习数学的思维。
2、每天除了把资料书的作业做完后还做3道典型的高考题,当天批改,对没有完成作业进行批评教育直到其改进为止。
3、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对一些重点知识、一些性质进行不定时的测验,及时检查他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因材施教。
4、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课前尽量认真备课,把可能遇见的情况逐一解决,并时常练一些题同时归纳近几年高考的主要题型和所有的知识点。在课堂上我尽量把一些解题的'主要思想方法和基本技巧,比如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方程的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选择题中的直接法,排除法,特殊值法,极值法等教给他们,既使他们不能立刻学会,但时间久了,自然而然的就能把方法融入解题当中了。
5、高三复习注意到低起点、重探究、求能力的同时,还注重抓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的信息点、易错点、得分点,培养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养成规范作答、不容失分的习惯。课下个别辅导,通过辅导能知道哪些知识存在问题,或者是我上课遗漏的问题,都能及时得到解决。
6、认真分析数学临界内的临界生和临界外的临界生的学习数学的状态。比如说每次测试都能在90分以上的同学,应建议他们课后可做一些适合自己的题目。对一些数学"学困生",鼓励他们多问问题,多思考。采用低起点,先享受一下成功,然后不断深入提高,以致达到适合自己学习情况的进步和提高。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3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新课改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变化,在教学实践中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紧紧围绕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坚持为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理念,把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主题策略,努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积极探索适合全体学生特点的课堂模式,为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完善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打造“五四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五四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内涵
“五”是“五步”,其含义是: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即激趣导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知能应用、知识总结。
“四”是“四精”,其含义是:三个精心设计一个精讲,即精心设计导入,精心设计问题、精心设计练习,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精讲。
“三”是“三体现”,其含义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养成教育。
二、“五四三”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要求
(一)五步教学流程要求
五步教学流程只是教学过程的一般形式,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不管怎样调整,整个教学流程一定要体现双自主教学,达到课堂的高效性。
(二)“四精”的要求
1、精心设计导入,吸引学生。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就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注重起始环节,数学教学亦不例外。新颖的引言,巧妙的导语,生动的开头,是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意境的重要手段。多年来,我们比较重视新课“导入”,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每节数学课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新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好的导人新课如同桥梁,联系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可以说导人新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作好准备。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他们能轻松愉快地学好数学,是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苦苦探索的问题。我认为优化课堂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而要优化课堂教学,新课导入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给予整个教学过程一个
2、精心设计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发展为中心,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探索中,紧紧地问题吸引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心思考,真诚交流时而困惑,时而高兴,在起伏的情感体验当中,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知识理解十分深刻,而且“创造”着获得知识的办法,体验着获取知识的愉悦。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的课堂上,把学生分成6人一组,并用自己准备好的画圆工具,一个图钉,一条细绳,一支铅笔头,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画圆。由于用这套工具画圆看似简单但真正画起来一个人还难以完成,就必须合作操作。稍有不慎,就难以画出一个理想的圆。正是因为在反复克服困难中才好不容易画出一个圆,它便增加了吸引力从而深刻体会到画圆的各个要素的作用。因此学生在学习半径、直径的特点,以及圆心、半径的作用时,学生就有感而发,有话可说,表现的异常积极。这样的学生才是一种享受。
3、精心设计练习,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许多知识如果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和应用,那么一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才能实现,所以,练习是全面完成数学教学任务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认为设计练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交替再现,达到巩固的目的。
(2)、联系实际,在实际应用中加深理解。
(3)、练习设计要有对比性,防止产生思维定势及干扰。
(4)、练习设计要有针对性,帮助领会知识的实质。
(5)、练习设计要有坡度,让所有的学生感受成功。
4、教师“精讲”,提升教学效果。 “精讲精练”是一种提高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教学策略,它是一种高效呈现知识和高效指导学生学习的策略。
“精讲”并不是少讲、不讲,是指教师对基础知识少而精的语言,抓住中心,揭示教材中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以讲促思,以讲解惑,讲解知识的纵横联系,讲清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讲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等。通过“精讲”,可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动,即动脑、动手、动口,因为学生注意集中听课,时间是有限的,讲多了影响教学效果。
(三)、“三体现”的要求
1、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教师要从权威的讲授者转变为与学生共同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引导者,每节课教师都要小结。每单元学完之后都要引导学生整理复习,这些平时都做的事情,平常放手让给学生做。教师注意形式的多样化,渐渐地学生就学会了对知识的整理,归纳和小结,而且能够用自己的表现方式来整理并交流,在学生们的交流中还能提出问题进行解答,举例说明等。若教师包办代替单元知识的总结,全篇一律的话,就没有了学生创造想象的机会,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探索。
2、体现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课堂的平等关系与班级的温暖。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和谐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师应走进学生,亲近学生,了解和平等对待学生,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以人格感染学生,以学识打动学生,以要求规范学生,以行动引导学生。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
和谐的内容主要包括:
(1)、师生间要和谐互信
首先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要诚信,说话算数,不落口债,凡是答应学生的事应尽量做到,有特殊情况要向学生解释清楚,教师以诚待人,必须影响学生。
其次教师要信任学生,有时学生忘记带作业或者说“我的作业本、书等忘记在学校了”教师不要训斥而要讲明什么时间把作业补充交给老师。复习的时候总有学生不懂或者学得“吃力”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鼓励,并故意给这样的学生机会去教给另外的学生,让他感到教师对他的信任。师生间的这样信任关系产生后,学生每次都能努力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
(2)、生与生间要和谐。
一个班集体总有优生、差生,教师首先要做到一视同仁,人人平等,优、差生都可能犯错误,教师要做到及时教育、监督、不偏袒,做到公正、公平。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要及时发现表扬树立自信心,增加集体凝聚力。
其次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每个学习小组里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要有明确的分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条件,创设合作的情境,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信息共享的快乐。
3、体现养成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与数学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习惯养成并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养成的,需要长期、反复的训练,才可以达到目的。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培养学生勤思好问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敢说、善说的习惯;培养学生阅读题目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4
20xx年4月XX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在我旗举办的市级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大赛的观摩学习活动。此次学习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各旗县出类拔萃的数学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从中发觉到了在课堂教学方面自身的浅薄与不足。
这次比赛活动中,安排了小学阶段一直六年级各段的课程,一共有21位做课教师,活动安排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有3分钟演讲,5分钟粉笔字,以及做课教师对于课堂设计等方面的答辩等几个环节。充分且全面展示了教师各方面的深厚的基本功情况。下面就自己参加这次活动听的两节课以及当天做课的几位教师其他方面的基本功展示之后一点想法,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听石老师上的《鸽巢问题》这一课后,有以下的想法:
1、 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尊重学生原有的基础知识。
石老师从让学生在自己手中动手抽出扑克的游戏引入新课,创设合理的疑问,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奥秘,从而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探索本课新知,然后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以应用。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石老师在教学新知时,又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以摆一摆,写一写,说一说等方式合作探究,最后让学生汇报想法,然后归纳最终结论,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主人,教师是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的理念。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探究深入浅出,使学生也很容易地掌握了解决这一类问题方法策略。这可从学生的反馈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与此同时石老师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
二、是xx区的邢老师的图形的运动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邢老师教学《图形的运动》中,几乎整堂课都始终让学生围绕着本课的重点——旋转三要素,进行活动与探索,而不急于给出它们,让学生从自身进行学习活动与合作探究中去感悟出描述图形旋转运动需要说出旋转中心,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度。这样就很好的降低了学生对于这几个词的理解与接受难度,既突出了重点,又解决了难点,巧妙的设计渗透出教师深厚的教学基本功。
还有她和学生交流互动起来感情色彩都是分外浓的,很能让学生放松下来,潜心思考,勇于探索。听起来就如同听人聊天一般。邢老师的课件并不华丽,但是对于本课重点的体现却十分明显。基本的素材全是生活中的实际。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与引导的作用,为学生接下来的探索活动做好铺垫。
在这次活动中,两位教师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的想法真特别”“你真聪明”“你表达的真完整”“你的回答很有价值”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尤其是参赛教师特别关注小组合作的实效性,没有把小组合作这一环节流于形式。而且老师的数学语言也规范到位,这也是数学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之一。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观摩参赛教师演讲、粉笔字书写以及答辩等方面的基本功,使我深深体会到自己在这些方面基本素质的不足与差距,在以后课余时间除了备课,还需重视加强自身基本素质的提高。
活动虽然很短暂,但对于我们的影响应该是深远的,以每一位教师的基本素质展示中为标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细细品味反思每堂课中的闪光的亮点供自己参考、学习、借鉴,俗话说有比较就会有鉴别。通过听课学习,使我认识到教育方面的改革体现为新的学习理念,也就是将学习看作是通过积极的活动参与建立自己的理解的过程,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从这一思路出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体现探究、合作和对话的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学习是一种享受,反思则是进步的最好方法。让我也在自己的教学中慢慢的尝试吧!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5
20xx年4月13日,我参加了“兰山区小学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月活动”的听课。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观摩了来自四小的田进兰和二小的孟鑫峰《小数的认识》,四小的卢少华《乘法运算定律练习》,二小康立军的《小数的加减法》和三小葛荣的《植树问题》小学名师课堂教学,听了专家的点评,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我也发表我个人听课的一点肤浅的看法。
通过听课,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
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境,目的明确,为教学服务。例如:二小的'孟鑫峰《小数的认识》,孟老师在课件里呈现新疆的美景,其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中年级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孟老师从新疆的基本信息入手引入新课,激发兴趣——联系自身,探索新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非常具体,有新意和启发性。特别之处,是孟老师在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中,能够把新疆小姑娘身高1米3分米为契机,引入长度的小数表示,从而活跃课堂也加深记忆。孟老师还让学生写自己身高,这样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学生们会非常乐意参与这项游戏,不但激发了他们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享受着学习,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中年级的学生。
创设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情境而情境,那就是一种假的教学情境。
在这一天的时间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田进兰老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例如,在教《小数加减法》一课的康立军老师,就是抓住了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创设“学生自己当老师来出题”的问题情境。设疑导思,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从展示学生的题解中展示出的一连串问题摆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山重水复疑无路”,在思考中学到知识,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6
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毕达哥拉斯
初见本次讲座的标题的时候,我感到有些诧异。讲中、高档题的解题,针对的应当是成绩较好的同学。数学考卷总分200(卷一160+卷二40),这类学生得分一般在160以上。那么,这样的讲座对于我们XXXX的老师是否合适?因为普遍的认识,来补课的基本都是学的比较吃力的同学。对于这类同学,我们是否应该更有针对性的训练他解答基础题(即中档偏低题)的能力?而且,关于解题思路这类题目的讲座,面对的对象是否应当为学生?我们老师,是不是更需要学习如何的`教学?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开始了这次的听讲。而随着XX老师讲座内容的不断深入,我的疑惑也随之解开。
今年的高考数学试卷,风格较往年有了很大的不同。相对而言,它要简单很多。但是考生得
分的情况却并不比以往好。很多题目,考生能很容易的知道答案,但是对于其过程却不甚了了,解题过程中频频失分。究其原因,考生们已经习惯了难题解题的思考习惯,但对于解题方法是如何想到的、为什么适合在这里使用这类问题从未考虑过。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大多只会公式化的解题,却不会数学的思考。思考、思维、思想,这才是数学的本质。
刘徽在《九章算术注》中提到,“事类相推,各有攸归,故枝条虽分而同本干者,知发其一端而已。又所析理以辞,解体用图,庶亦约而能周,通而不黩,览之者思过半矣。”可见数学的本质就是推理事物关系,就是抽丝剥茧、追本溯源,就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也就是人的思维与思想。
XX老师说,他对学生一直强调“三视”——视力、视角、视野。视力指要审清题目;视角指要选对合适的角度方法;而视野就是指思想观念了。或者说,视角即思维,视野即思想。二者是相辅相承的。视角越广,获得的视野越大;只有多接触、勤思考,才能建立良好的思维。天赋再高的数学家,在接触数学之前,他的数学思维都是为零的。而清晰无碍的视野,才不会遮住你的视角;当思想达到一定高度,我们方可跳出思维的定势,才不会“一叶障目”。
那么,作为一名XX学校的数学教师,我应当如何去做呢?首先,紧扣考试大纲,抓住重点的考点、知识点。每次上课讲课的内容不一定要很多,但务必每个步骤都讲懂、讲透。其次,给学生练习、讲解的题目无需太难,更不能太偏,多训练常规题的解题,熟悉基础运用。最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基本的数学技能(比如计算能力、几何直观感等)。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7
这学期我负责高三(1)班和(3)班的语文教学。学生们面临着入学考试的压力。为了在面临重大责任的情况下优化下学期的教学,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正确的思维,师生之间的相互奖励。
认真学习实践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加强个人职业道德,以关心学生为事业之本,以对所有学生负责的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经过一年级和二年级两年的语文学习,两个班的学生在语文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和学习质量上都有明显的差异。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必要的,也是艰巨的。
开设“每周回顾师生印象”栏目,对优化师生语文形象起到了咨询作用。师生坦诚交流,营造愉悦师生的健康积极氛围,在民主教学中赢得更多的教育话语权。
第二,深入学习,认真备课
连续四年,初三语文教学容易形成吃老本的思想,教学倦怠更容易滋生,教学方法更容易因循守旧。怎么才能一直教新东西?只有增加理论营养。
课前要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重新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增加大学情境研究的深度,认真备课,追求教材的科学解读。提前为进入初三下半学期综合复习阶段做好准备,认真整合每本教材,结合考点对每本教材进行多维度、系统性的分析,对知识点进行分类、总结、归纳,教学更贴近中考要求,为带领学生做扎实、系统的复习打下基础。认真研究近五年的考题,分析各个考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三,讲究方法,提高效率。
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初三,学生往往有浮躁心理,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为重要。在课堂上,采用朗读、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小组竞赛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量让学生参与进来,不要走神,努力让课堂内容丰富、真实。
语言力求幽默,例句引用生动,很容易照顾到一切,每天学生都要有足够的精神去感受一种自然的氛围。当面对学生无心的学习,无所事事,有说有笑,或者肆无忌惮的睡觉等。因此,我们应该以平和的态度规范课堂教学,尽量不影响课堂,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学习学术条件,有针对性。
教就是教和学,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老师,必有秀才。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针对学生学习习惯差、意志力薄弱、学习基础低、父母忽视孩子教育或过度放纵造成的不健康心理障碍、学生不断恶化等诸多棘手问题,一开始就制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
1.夯实基础,语音、字形、标点、扩展、缩略语、仿修辞等基础知识一定要稳扎稳打,加强记忆和训练,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提高。课后每节课要练单词——次,练习单词的读音、字体和用法;加强句型的训练和模仿;加强古诗词的背诵和默写。
2.加强文言文阅读理解,“能读简单文言文”是中考考生的基本要求。
考题已经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复习文言文时,学生要认真掌握文言文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学习文言文实词,注意区分词的古今义,积累实词的多义性,识别通假字,总结文章的中心意思,透彻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思想,学会对比分析,手工翻译。为了加强文言文的学习,采用一课一考、一人一通、不断复习、不定期考试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3.新教材加强了阅读指导,淡化了文体的安排,但并没有降低对文体的要求,尤其是议论文的阅读,让学生一时感到困惑。所以我打算给学生讲解议论文的基础知识,同时选择典型章节,搭配典型的议论文练习题,力求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一般特点。
引导学生结合考点总结各类习题的答题模式,积极向中考靠拢。
4.加强写作指导。为了使学生形成一个写作知识体系,在学期开始时给学生上写作知识课,开设专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专题课,以提高学生的命题、立意、立意等。坚持每周两个读书笔记,两周一篇大作文,并落实批改作文错误的努力,坚持让学生阅读优秀的书籍,为学生学习语文创造轻松和谐的环境。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8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在小学数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下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教学情境,我觉得非常适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
1、设计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这种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的作用,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1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给学生极大的吸引,抓住了学生认识的特点,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活动意识。
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利用合理地提问与讨论发挥课堂的群体作用,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达成独立、主动地学习、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成目标。
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互动。
2、设计质疑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使学生主动参加实践获取新知识。
充分挖掘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重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充分发挥和利用学生的智慧能力,积极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了思维方法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教学中应创设符合学生逻辑思维方式的问题情境,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3、创设开放的、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9
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材是以多样、形象、有趣为宗旨。如果面对新的教材内容,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那将无疑会成为学生学习绊脚石,只能消极的促使学生的厌学情绪早期形成。我作为一名刚教学一年的教师,深感压力重大。积极发现,营造学生需要学习的空间与条件,在一年的摸索学习中对低年级数学教学有一些感受。
一、在情境教学中要会“思”
二年级学生听话效果,理解能力都要相对弱一些,有时教师对同样一句话重复多次,也只能达到40-60%的效果。这样,教师教的吃力,学生学的烦心。怎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呢?我尝试在教学较难的内容时,要积极设置活生生的画面帮助学生分析性学习,例如:小熊从家去学校,已经走了35米,离学校55米,小熊家离学校共有多米?在讲这道题时,出示小熊上学去的动画路线图课件,着重启发学生思考小熊从家开始走的35米是哪一部分?离学校还有55米是哪个部分?生动的画面不仅吸引了学生,而且明白了在小熊上学这一鲜活的情景中的数学道理,即:已经行的路程+剩下的路程=全路程。又如在教学数学广角中:一个文具盒12 元,可以怎样付钱?这个题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学生对怎样给钱却感到有些难度,我在教学中,出示准备好的5角、1元、2元、5元、10元、1角、2角零钱,让学生在直观的演示中,带着浓厚的兴趣,带着一份深深的思考进行正确的排列给合,轻松的解决问题。
二、在情境教学中要会“静”
设置有序的情景、场合进行室外教学,会非常有力的增强学生对空间的感知,变抽象的知识为浅而易显,容易消化的知识。如在教学观察物体时,若要在教室讲解,显的课程资源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师语言苍白无力。因此,我让学生在很安静的情况下带队到操场,在互动中静观,在静观中互动,既保证了讲课秩序,又使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前看、后看、左看、右看,后看,侧看的相对性,及方位存于空间的真正含义。从不同的方向看同一个东西可能会看到不同的样子。
三、在情境教学中要会“动”
教学七巧板相关知识时,我让学生每人准备好一块七巧板,让学生观察七巧板是由几种图形组成的?每种图形分别有几个?哪些图形是完全一样的?哪些图形最大?哪些图形最小?在明白这些基本知识之后,让学生拆开七巧板,大胆的想象、尝试、操作,看一看七巧板的组成部分进行不同的有机整合后能拼成哪些有趣的图案,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独特构思,拼成的图案各种各样,风筝、免子、小狗、小鸭等。让学生快乐的遨游在七巧板的`海洋中,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发挥了创造力,挖掘了最大的潜能。又如在教学中有这样一到题:小红和同学排队一题时,小红前面3人,后面1人,这一队共有多少人?又如小红和同学排队从前面数她是第3,从后面数是第2,这一队共有多少人?遇到这类题时,学生往往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时会多说一人,有时会少说一人,这时,有时候就不知道到底是多少人,我就指几个学生扮演小红,在教室做到快、静、齐的条件下,自找合作伙伴,按照题目要求自行站队,等学生站好队之后,他们会自然明朗,马上欣喜自信的告诉老师正确答案,不必教师做烦锁的讲解。
四、在情境教学中要会“记”
数学教学中概念性知识是教师最难讲解,学生最难接受的问题,尤其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那就更难了。在学习加法、减法、乘法算式名称时,教师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顶头饰帽,上面写有一些加法、减法或乘法算式卡片,然后同桌面对面叫准对方所准备的算式卡片中的数字名称,这样要求每人交友5次进行对话学习,在具体的游戏场景中多次重复加数、和、被减数、差、因数、积,学生便会正确加以区分性记忆,不易混淆。又如在教学长度单位米、厘米的认识及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1米长的尺子上的刻度,先观察1小格的长度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出一厘米,再用尺子画出一厘米的线段,真切的感受1厘米的实际长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让学生数一大格有几小格,1米尺子共有几大格,共有几小格,然后用自己的双手张开感受一下1米大楷有多长让学生反复的数一数、做一做,加深印象,归纳得出1米等于100厘米。这种教学方法既让学生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加深知识的记忆,又在记忆的过程中促进了知识的形成,收到了相辅相成的好效果!总之,情境教学的形式不居一格,可以因学生个性的特点和知识层次特点进行设置,也可根据教材内容的可行性进行设置,也可在教学硬件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设置,只要有一点情境,学生就会增添一份乐趣,达到因材施教,培养素质型人才的目标。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0
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通过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点滴经验,结合其他老师的交流,结合新课改的要求,我总结出关于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一、坚持不懈地抓好口算。
1、根据任教班级学生口算情况,制定本学期训练的具体目标。
(1)口算训练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有针对性的训练又为本册第四、第六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2)由于第四单元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因此在口算训练时可适当增加一些20以内进位加、特殊的口算题,如:25×2、25×4、15×2、15×3、15×4、15×6、14×5、12×5、16×5、125×8、125×4、17×3、45×2、24×2、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掌握情况,定期进行口算的检测或期末达标检测,既让学生找到学习的动力、发现差距,又能让家长了解孩子计算的能力,同时任教老师也能从中分析,找准突破口,使训练的效果更好。
二、在操作活动中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和算法。
笔算除法的教学应在学习时多让学生通过用实物分一分,从中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及计算方法。如:24÷2=,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吸管分一分,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也就是先算哪一位上的数?通过一道题的实践是不够的,还要再次多摆1--2道并说出计算方法。由于书上没有任何的计算法则,但在教学时教师还是应把方法板书。
不管是笔算乘法或笔算除法,教学时还应注重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估算是验证计算结果的较好手段之一,但经常在教学时会被遗忘或略略带过,没有成为学生计算的“好帮手”。
如:21×428×6()×6而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课外可布置学生寻找身边的一些生活物品判断用哪种重量单位较合适,填写后进行交流判断。
《周长》这单元既让学生感到新奇,但又是本册书的难点之一。教师在备课时感到很简单,不就是求封闭的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嘛。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只要记住计算方法就会算了。真正教时就发现并没有像老师想象的那样学生能较快理解并正确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原因有:
1、对“周长”这概念接触较少,学生没有充分理解。
2、当概念没有得到理解时,又学习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不明白方法由来只记住公式,因此当遇到较灵活的题目时,无从下笔。
三、注重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学生、多媒体已构成课堂教学系统的三大要素。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为轻松、愉快、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自己想办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没弄好不仅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连最起码的教学任务都完成不了。运用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认知、求知的内驱力少年儿童天性好奇,当他们接触新事物时,往往产生探索的欲望,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起点,也是发展智力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直观的电教形式,把书本上静止的图形变成动态的图形,有利于沟通知识之间,图形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辩析能力,从而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学、爱学。借助多媒体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视听学习情境,不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习兴趣,激起了求知欲,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表象,降低了学习难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规律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带来困难。如果采用课件动态图象演示,在动中引路,动态地显示事物演变的过程,把整个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不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演示出来,而且其动态的演示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在《图形的运动设计》中,利用计算机生动直观,变静为动,图文并茂放大细节,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教学内容,在创设情境中用计算机演示转动的风车,对称的蝴蝶不停地在挥舞着翅膀,小船平移的运动,实现教学的优化,由多媒体演示,旋转后的图形及平移和旋转的区别,通过风车转动动态,清晰地旋转过程,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了平移、旋转图形,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兴起盎然。
小学生稳定性差,易疲劳,在巩固环节思想最易溜号,只有不断地给学生以新的刺激,才能使他们保持旺盛的战斗力。多媒体技术为实现练习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方便。在内容上可以设计具有情景的趣味题,便于操作的游戏题,朗朗上口的儿歌题等;练习形式可以创设游戏性、娱乐性较强的数学游艺宫、脑筋转转弯、数学擂台赛、数学灯谜会、幸运大抽奖、看谁中大奖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寓学于乐,从而由“被动型”学习转为“主动型”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省去了板书和擦拭的时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练习的容量大大增加。而且还可以建立题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题目进行练习,实施因材施教,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时、适量、适当的训练,实现“尖子生”吃得,“中下生”吃得了,达到减负增效的作用。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可以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1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学好数学是非常有必要的。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实际价值。下面谈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心得体会。
一、 确保课堂教学知识的有效性
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性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如讲授的内容是科学的,但全是学生已习得的知识,或者是他们听不懂和无法接受的内容,这就叫做“正确而无效的知识”。因此,教学效果取决于有效的知识量。主要表现为:其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其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其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
二、提高课堂教学导入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精彩的导入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在动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导入是进入新课题时建立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它有明确要求:时间合理,一般以课前5分钟为宜;目的明确,明确学习任务和调动学习积极性;富有启发性,导入的问题情境要求是学生能部分了解又不完全理解的材料,使学生处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
三、 完善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
以问题引导学习应当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以恰时恰点的提出问题,提好问题,给学生提问的示范,使他们领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艺术,引导他们更加主动、有兴趣地学,富有探索性地学,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善于利用“十字诀”的办法,这“十字诀”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假:就是以“假如……”的方式和学生问答学习;例:即是多举例;比:比较知识和知识间的异同;替:让学生多想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除:用这样的公式启发,“除了……还有什么?”;可:可能会怎么样;想:让学生想各种各样的情况;组:把不同的.知识组合在一起会如何;六:就是“六何”检讨策略。即:为何、何人、何时、何事、何处、如何。类:是多和学生类推各种可能。
四、优化课堂教学学法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的设计和实施方式,要由“重教”转为“重学”,由“强制学生适合教学”转为“创造适合学生的教学”。重点要关注学生的“学”,教学设计要重视学习活动,教学实施要贯彻“教”为“学”服务,促使学生“爱学”“会学”和“会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解题策略,促进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学会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重视学生的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学会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体会数学思考和创造的过程,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确立终身学习的愿望,奠定终身发展的基础。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2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让每一位老师在教学中遵循课标精神,落实课程理念,真正把“双减”政策下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落实到实处。20xx年5月11日,我校数学教研组所有老师参加了“小学数学教学改进研究”的线上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中曹教授通过解读“小学数学的教学改进”——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中提出吃透教材和吃透学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工作,我们在教学时是否真正的做到了这两点呢?曹教授通过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点无大小、线无粗细以及用点表示小数,数形结合的例子让我们明白只有真正做到吃透教材,明白教材的编写意图,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教材把握不好,或者把握偏了,方法越高明,越会南辕北辙。吃透学生,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在讲座的最后,曹教授总结了教学改进的“秘诀”:既要将两个吃透与教学经验有机结合,又要坚持实事求是,实践检验理论。鼓励我们“在纷繁复杂的教育术语面前,在眼花缭乱的教学口号面前,我们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所以,只有我们将真实的改进发生在每节课上,落实到学生上,我们的专业水平才能够有所提高,我们的专业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3
一年级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推进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程标准走进我的心,进入课堂
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开学初学校组织的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学习,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年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我在教学《相遇应用题》以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老师导演,学生表演,设计了从“相距—缩短—交叉—相背”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情况,感受相向运动中,随着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一段小小的表演,犹如吃了一盆八宝菜,各种营养成分都有了。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乳交融,心灵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满足,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常思考,常研究,常总结,以创新求发展,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为重点,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是这样下评语的:“这几天我们学习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权攀通过努力,能收集、记录、整理各种数据,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4
20xx年4月15日,我参加了在泗县一中举办的高三数学研讨会。
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1、观摩试卷讲评课、专题复习课;
2、解读20xx届新课程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
3、20xx届皖北协作区联考数学科试卷分析;
4、结合考试说明,解析20xx届全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理科数学试题命题思路;
5、提高高三数学教学效率及备考质量的经验介绍;通过此次研讨我有这么几点收获。
一、解读考纲,及考试说明为我们今年的高考指明方向。
高中新课标数学情况分析:高考考试大纲,出现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
1. 体现新课标的理念,重视考查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考查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对应用意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力度。
2. 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教学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思想的考查,重视对数学本质的考查;在重视对演绎推理能力考查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对归纳推理能力的考查;注重把握数学知识和能力的结合、常规题与创新题的比例等方面做出很好的探索。
3. 高考大纲的要求,必修五个模块与选修Ⅰ(文科),选修Ⅱ(理科)为考查主体,函数、几何、运算、算法、应用、统计和概率等主要脉络,注重通性通法的考查,淡化特殊技巧,关注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注意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强调试题背景,阅读量加大,加强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对如算法、概率统计等新增内容,自始至终坚持重点考查,考查范围和难度逐渐递升。
4、试卷的特点:总体上,立足基础,努力创新,拓展能力,追求发展; 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 重视数学通性通法的考查; 重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把关题”也淡化技巧。
二、泗县一中的老师为我们指出二轮复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一)明确“主体”,突出重点
第二轮复习,教师必须明确重点,对高考“考什么”,“怎样考”,应了若指掌.只有这样,才能讲课讲透,讲练到位,以下列举各章节的重点,供我们参考的。
1.函数与不等式(主体).代数以函数为主干,不等式与函数的结合是“热点’”。
(1)关于函数性质.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常以三角函数为载体)、对称性及反函数等处处可考.常以具体函数,结合图象的几何直观展开,有时作适当抽象。
(2)关于一元二次函数,是重中之重,有关性质及应用的训练要深入、广泛.函数值域(最值),以二次函数或转化为二次函数的值域,待别是含参变量的二次函数值域研究为重点;方法以突出配方、换元和基本不等式法为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与讨论,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讨论二次曲线交点问题,都与一元二次函数,息息相关,在训练中应占较大比重。
(3)关于不等式证明.与函数联系的不等式证明”,与数列联系结合数学归纳法是重点。方法要突出比较法和利用基本不等式的公式法.对于放缩法虽不是高考重点,区历年考题中都或多或少用到放缩法,放掌握几种简单地放缩技巧是必要的。
(4) 关于解不等式。以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可化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综合题型为目标,突出灵活转化,突出分类讨论。
2.数列(主体).以等差、等比两种基本数列为载体考查数列的通项、求和、汲限等为重点.关于抽象数列(用违推关系给出的),并练界限要分明,只限定在“归纳一证明”之类.
3.三角(非主体).“调整意见”“对和差化积、积化和差的8个公式,不要求记忆”.1998和1999两年高考试题采取了绘出公式的解题模式,考题难度不降.训练中要抓基本公式的熟练运用,突出正用、逆用和变式用一
4.复数(非主体).高考必考题,题型、方法、难度等达到教材水准即可。
5.立体几何(主体).
突出“空间”、“立体”.即把线段、线面、面面的位置 关系考查置于某几何体的情景中。几何体以棱柱、棱锥为重点.棱柱中又以三棱柱、正方体为重点;棱锥以一条侧棱或一个侧面垂直于展面为重点,棱柱和棱锥的结合体也要重视.位置关系以判断或证明垂直为重点,突出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的灵活运用。空间角以二面角为重点,强化三垂线定理定角法。空间距以点面距、线面距为重点,二者结合尤为重要.等积转化、等距转化是最常用方法。
面积、体积计算,解答题涉及棱锥(特别是三棱锥)居多.因为三棱锥体积求法灵活,思路宽广。
6.解析几何(主体).
以基本性质、基本运算为目标.客观题照顾面,解答题应综合,突出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交点、弦长、轨迹等,突出与函数的联系.
(二)教师要研究高考,科学安排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求新.其特点是:稳以基础为主体,变以选拔为导向,能力离“灵活”之中.鉴于此,复习安排要做到:
1.客观题要加强速度和正确率的强化训练。高考采取了客观题(选择与填空)减少运算量、降低难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完成解答题,充分发挥选拔功能的敞法。这就需要第二轮复习要在速度,准确率上下功夫。定时定量训练每周至少1次,总量不得少于8次,达到大部分学生一节课完成,“优秀生”用 30-35分钟完成,失分不多于2个题目分的目标。题目设计,数形结合(4-5个),组合选(2-3个),“估算”或特值法(2-3个)。
2.突出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就是能力” 。高考试题总体分析来看,基础性强了,但能力要求不低,其加强能力考查的途径之一就是提高知识的灵活运用.让“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硬套模式”的下去,让重视分析、注重选法、思维灵活、学习潜力大的“上来” 。
3.突出学生阅读分析能力训练。试题叙述较长,部分学生就摸不着头脑,抓不住关键,从而束手无策。这在应用题中较为普遍,其原因就是阅读分析能力低。解决的途径是,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作图、设图,强化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解题中的指导性,强化变式,引导学生认识“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另外,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一些阅读材料,如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题,利用所给信息解题等 。
4.要训练学生的规范答题,以提高得分。
(三)克服五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复习集中几个难点,讲练耗时过多,不但基础没夯实,而且能力也上不去。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未做先讲或讲而不做,一知半解,题目虽练习,却仍不会做。
3.克服只练不讲.教师不选范例.不指导.忙于选题刻印.
4.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整套搬用,题目重复.针对性不强。
5.克服高原现象.第二轮复习“大考”、“小考”不断,次数过多,难度偏大,成绩不理想;形成了心理障碍;或量大题不难,学生忙于应付,被动做题,兴趣下降,思维呆滞。
以上是我这次研讨会的收获,写出来与同科教师分享。
20xx.4.20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5
我校的“课内比教学”活动在领导的重视下,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开展得如火如荼。聆听了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老师的课,收获良多。置身于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中,他们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或浅唱低吟,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通过讲课、听课、评课和讨论,我得到了很多收获和体会。
一、发现同事的长处,作为自己教学的指路牌。
针对同学科之间的互相学习,活动中我参与的是数学科比武。听了学校数学老师的课,收获颇多!以前总是觉得数学课堂枯燥乏味。这次活动让我懂得了数学课堂也是如此的妙不可言。优美深情的音乐配上幅幅动人的画面吸引着孩子们走进童话般的数学迷宫,如此“煽情”的导入还愁学生会“身在曹营心在汉”吗?课堂中老师春风化雨般的引导和点拨、满面春风的微笑和亲切和蔼的启发,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学习氛围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热闹场面充分展示出了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整个课堂,让我们的课堂不再沉闷,不再是老师唱独角戏,让我们每一位学生都能“张口就说,提笔就写”,真正成为我们课堂的主人。教学生数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用数学”,数学课堂中教者既要轻松引领学生们走进生活,更要带着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学环节中的分析导入到拓展延伸的环节就是老师们带着学生们走进生活,再将数学知识运用于我们的生活的过程。这样的知识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就是让学生们能学以致用。
二、发现同事的不足,作为自己教学的警示牌。
但也有极少数教师仍不能摆脱传统教法的束缚,不敢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计算,去总结。没有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因此听起来也肃然无味,教学效果不佳。
三、弥补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在这次的“课内比教学”的活动中,我进行了一年级数学《0的认识》这个内容的教学展示,虽然自我感觉良好,但同事评议时发现的问题并不少。像什么要求不明确、重点不突出、难点没突破、鼓励太吝啬等小问题不少,特别是对低年级的组织教学不得法是一个突出问题。
这次评课时,同事们给我出了一些高招,使用起来非常管用。当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教室里显得比较混乱的时候我说“一二三。”同学们马上会说:“坐端正!”多数同学都会坐端正并安静下来望着老师。如果这时还有学生在搞其它的事情,我就说:“一双手。”学生会马上说:“放桌上!”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把手放在桌上坐得端端正正的,个别还在搞事的学生也会受到其他学生的检举。如果我希望学生的动作快一点,我就会说:“比一比,看哪个同学先做好!看哪个组先做好!”学生很快就会按老师的要求做好。对做得好的学生我及时表扬他们,像“你做得真好!”、“你真聪明!”这些鼓励的话语经常送给学生,学生越来越听我的话了,学生也越来越喜欢我的课了。只要学生喜欢我的课,教学效果一点儿也不用担心。
从学生上课不理我到学生想上我的课这一转变过程中,我体会到“课内比教学”活动提高老师业务水平的巨大作用,也感受到作为老师受到学生喜欢的乐趣。
四、发扬自己的特长,形成自己的风格。
通过听课,我发现每位同事在教学上都有自己的风格。当然,我也有我的风格。用同事们的话说,我备课认真、课前准备充分、教学目标明确、能够抓住重点进行教学……总之,我属于努力的教师,但缺少教育低年级学生的艺术。当我认识了自己的短处以后,我就可以对症下药,向同事们讨教教育低年级学生的方法,争取搞好低年级的组织教学,让自己所学在小朋友的心灵上起到美好的作用。
这次“课内比教学”的活动,让我在听课、讲课和评课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长处和不足,而且能以同事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以同事的短处作为自己教学的警戒,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因此,我发自内心地感叹:“这个活动搞得好!
在学校教务处的统一安排下,深深感触到:这次赛课不仅仅是一次活动的开展,更是一场智慧与能力的较量。老师们精彩纷呈的课堂表现,给我们,尤其是给我们刚出来的青年教师送上了一份丰盛的精神大餐,让我们回味无穷……
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一群勤钻苦研,敬业乐业、与时俱进的同行们。一节节课堂的教学充分体现出了老师们的细心、耐心和精心。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优化、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安排、教学语言的组织……尤其是课件的制作,更是体现出了新时代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极其过硬的基本功。
这次活动让我想到了“木无本则枯,水无源则竭”作为老师不能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教教科书。只有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解决源头活水的问题。同时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我们要勤于学习,大胆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定会探索出适合新课标要求、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的最好教法。由此可见,“课内比教学”活动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的需要,更是教师自我提升的重要途径,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以此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06-15
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03-11
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01-01
有关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1-24
听数学教学心得体会02-18
初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06-26
数学有效教学心得体会06-27
数学教学心得体会【热】02-26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