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心得> 课堂教学讲座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讲座心得体会

时间:2024-04-29 06:56:01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课堂教学讲座心得体会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课堂教学讲座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课堂教学讲座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讲座心得体会1

  11月14日,我们来到了X五中听翻转课堂的讲座。刚刚听到”翻转课堂“这个名词时,还有些许困惑。自己就问自己:什么是翻转课堂,翻转的对象是什么,如何做到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有什么样的教学效果等等。心中真是充满了疑问。下午2点我们到达了X五中,准备好认认真真的听一听此次讲座。

  在讲座开始之前,工作人员发给了大家每人一张调查问卷。讲座开始了,本次讲座的专家是X市第XX中学的郑X老师。我觉得她提出来的一些问题很值得每位老师思考,第一,学生按以往的授课方法学习之后,知识内化过程中,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第二,如何做到工作和家庭两不误。第三,老师通过什么途径或是方法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一知识点。这三个问题,的确值得每位老师去思考。在今天的讲座上,郑涛老师引入了她所运用的翻转课堂。

  听完讲座后明白了所谓的翻转课堂,就是把学生内化知识这一阶段放在了课堂,将学习理论知识这一环节放在了课后。那么是如何实现的呢?首先,教师通过网络和电子设备将自己的讲课视频上传上去,其次,学生可以通过一些电子设备查看老师的视频。郑X老师还讲到如何知道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她是这样做的,把练习题上传上去,学生在上面可以做题,做题之后可以写一些评论。比如:这道题有点难,这道题真有趣等等。郑X老师提到可以通过学生们的评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情况,还可以了解学生最近的状态和学生头脑里的想法。对于我来说,还是有些许困惑,可能是因为没有运用过这种教学模式。但通过此次讲座,对翻转课堂有了了解。知道了另外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实践出真知,这句话说的不错。自己听完了这次讲座,但没实际采取这种教学模式,所以还有些许不清楚。老师自己已经运用这种教学模式两年了,提到教学效果不错。老师是一名生物老师,以生物课堂为例做了本次讲座。但学科之间有相同之处,我觉得这种教学模式对英语教学应该也能达到一定的效果。教无定法,通过本次讲座丰富了教学模式,了解了比较新颖的授课方法。我觉得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可以采用这种模式。其次,这种模式需要一些物质基础。比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等设备。想到这些设备大家都会有疑问,如果上课带这些设备,学生会不会晚一些游戏呢?郑X老师提到,当学生养成了好的习惯,习惯并接受了这种教学模式之后就是自觉的正确运用这些设备。可见,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本次讲座,我对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老师也是需要学习的,要参考别的老师的优点,取其精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模式变得多种多样,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更需要不断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运用身边的一切资源去丰富自己的课堂,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习的主体,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习惯,优良的学习作风,做一名让人们满意的教师。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学习,为了自己的进步,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丰富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与学的统一。

课堂教学讲座心得体会2

  3月22日,我们有幸聆听了山西省太谷县教研室张四保主任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精彩报告。期间,张主任时而犀利,时而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解读了报告的精髓,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学习的一些心得:

  一、对传统课堂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当一年级的小朋友玩手机都轻车熟路时,你还在拿根儿粉笔讲课,学生还跟你学什么?”虽然是玩笑般的一句话,却说明了老师“满堂灌”的传统课堂的落后,而新型课堂以学为主,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课堂真真正正属于学生。

  二、高效课堂的实现关键的实施基地在于学习小组太古县的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24字教学模式,即阅读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分层训练、拓展延伸。这六个词是六种思想,引导四种课型(学习课、练习课、试卷讲评课、复习课)如何上。其中,老师要说的寥寥无几,而学生的合作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学习小组的高效,才能实现高效的课堂。老师要做的就是使学习小组的组建、指导、考核和应用等机制更加的有效。

  此次报告中,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合作交流时教师应该怎么做?遇到问题时,如何调节?怎样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等等细节,都做出了对我们一线教师很有帮助的回答。

  三、教师角色的正确认知

  新型课堂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教师由台前走向后台、变讲为导,一改传统独霸讲台的局面。学生由后台走向前台,变听为讲,成为“我要学”的主动参与者。

  开放式教学的课堂,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多面、立体的课堂互动,体现师生不再是对立的矛盾体,而是和谐促进的合作者,是平等对待的朋友。

  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也不断试着进行课堂改革,也曾有过短暂的喜悦,但更多的是困惑和纠结。此次听张主任的报告解决了我的许多疑问,也更坚定了我对课改的信心。

课堂教学讲座心得体会3

  10月27日上午,在学校认真组织下,我学习了吴校长《激励性语言,学生学习的驱动力》专题讲座,通过学习,使我对教育教学常规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师要时刻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修养,自觉加强业务的锻炼,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讲座中曾提到教师的语言评价应具有激励性。在此,我是这样理解的:课堂中,教师每一句可能自以为无意性的评语,往往会左右学生听课情绪,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妨将课堂中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兴趣,强化效果。如当某学生被提问时,回答的答案与正确答案出入较大时,教师简单粗暴的指责会使之更紧张,甚至思维停滞,使之以后更加害怕上此类课文,形成恶性循环;如果能亲切和蔼地对他说:“你的思考方式很有特色,但与这个问题的正确思路稍有出入,换一个角度想想,或许会有新发现的。”这样就激励了被提问的学生,使他有了进一步思考的信心。学生有这样一位老师和风细雨地鼓励和引导,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

  可见,教师善于运用激励语言,不仅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机会还激起了学生表现的欲望,鼓起了学生表现的勇气,让学生勇于尝试,敢于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此同时,学生在课堂上所想,所说,所议,所评,自然成为了课堂教学的焦点,它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智慧的'挑战,也成为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强大动力。学习不再是烦琐的分析,机械的讲解,而变成了受学生强烈的认知需求驱使下的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主动学习。

  为了今后能在课堂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我将联系学生实际,有效地运用激励语,让自己的课堂教学登上新的台阶。

课堂教学讲座心得体会4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生成性教学作为一种更加呵护学生的奇怪心、培育学生的兴趣、进展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满意学生的各方面需求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生成性教学主见教师要有敏捷的教学机灵,在课堂教学中要随时关注学生的爱好和兴趣,依据学生的兴趣和教学中突发的、有教育意义的大事准时调整教学规划,以满意学生的需要。目前,很多学校都在进展生成性教学方式的尝试和探究,下面,我谈谈自己对生成性教学的一些熟悉。

  1、教师应树立整体目标意识

  生成性教学最直接地表达出教育的简单性和多变性,这是一种弹性化的教学方式,但绝不是杂乱无章、毫无目的的教学。生成性课堂教学不是学生想到哪儿教师就跟到哪儿,学生想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的教学。没有目标的教学是不行能的,假如那样的话,我们很难保证儿童能学习到系统的学问。实际上,生成性课堂教学并不是说不要目标,或目标随着教学的进展而随便生成。而是在生成性教学背后隐蔽着一个肯定的目标,这个目标是根据学生身心进展的需要预先设定的,它指引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因此,生成性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应当树立整体目标意识,对教学目标有个全盘的把握,依据总的目标来推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是否有教育的价值来敏捷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中新生成的内容围绕这个总目标进展。

  2、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

  在生成性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动力来自师生之间的交往和互动,教师只有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反应才能准时捕获课堂上的有价值的信息;教师只有通过反应,清晰地把握了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后,才能依据学生的需要来准时调整教学内容。因此,在生成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加关注学生,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反应给学生的、情感生成等方面以积极的指导。

  3、教师主导与儿童主体应严密结合

  生成性课堂教学极大地敬重了儿童的兴趣、需要。但是,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是必不行少的,它是儿童主体性作用得以发挥和实现的有力保障。在敬重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在公平互动的交往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学生的学习供应必要的帮忙,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引导他们去讨论和探究,最终建构自己的新阅历,获得积极主动的进展。

  最终,我想引用这样一句话与在座的领导和教师们共勉: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只要我们主动构建生成性课堂教学,把自己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相融,数学课堂就肯定会布满学生才智的闪光。

课堂教学讲座心得体会5

  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是课堂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管理与课堂教学安排密切相关,课堂教学设计的安排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的纪律,课程的组织以及学生学习的效果。课堂教学管理也与学生和教师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与教师的班主任工作,课任老师在班级中的威信密不可分。综上所述,课堂管理是一项与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密不可分的一项工作。今天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一、课堂的观念与构成

  什么是课堂我们给它下一个定义:

  课堂是教师、学生及环境之间形成的互动情境。它不仅是教师和学生聚合的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独特的社会组织,其中蕴藏着复杂多变的结构、情境与互动,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系统整体,具有鲜活的生命取向。

  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课堂首先必须是一个物理空间。这是基础。而课堂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人与人相互交往,互相构成的社会组织。它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所以说,课堂是围绕两个要素来构成的,一个是物理的要素,一个是人的要素。

  (一)物理要素

  物理元素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对这个方面有相关的规定,一般约在50 — 55人左右。这样大约每个学生可占有空间约为1平方米,同时对于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学生也有相关的规定,即第一排与黑板距离不少于2米,最后一排应保持在9米之内。与此同时,教室里面有采光要求,一般来说,光线应从左手照进来,以免右手在写字的时候产生阴影。教室的温度应控制在25度左右,教室的颜色主要以浅蓝,浅绿为主。这样容易给学生安静的感觉,避免用一些过于艳丽的颜色。教室里面还要有办公区域,可以有作品展示区,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个公布栏,来记录学生取得了那些成就。另外,还应该有学习角,摆放一些图书等。一个教室至少有一个储物柜,这个对于日常生活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说教室的布置也是有一些最起码的要求的。

  除此之外还有讲台和桌椅。桌椅的布置和安排近年来也有很多的研究,比如说:我们可以改变秧田似地学生座位,改成圆桌式或者马蹄式,或者双圆桌式等等。但是,在大班教学中,这样的桌椅摆放是不太恰当的,很难起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还是坚持那种秧田式的摆放方式。后来亚当斯和彼德尔发现,在秧田式的学生桌椅摆放形式之下,教室的中间部位很容易纳入教师讲课的视线中,而两边容易忽略。因此,亚当斯和彼得尔就将容易受到教师关注的地方叫做行动区;而容易被教师忽略的地方就叫盲区。如果说一个学生长期处于盲区的话,那么他的举动很难引起教师的注意,很难引起教师的一个反馈。老师很难捕捉到那些信息。教师应该采用一些轮换的办法,尽量避免这种长时间处在盲区的这个状况。

  (二)人的元素

  人的元素包含教师和学生,教师这个群体中有竞争有合作,有喜怒哀乐,所以这个群体也就是一个小社会。而学生则可以分为四类:

  1、创造课堂喜剧的学生群体

  他们经常活跃于各个课堂,他们相对来说比较聪明,反应也快,但是学习成绩未必是名列前茅,往往处于中等水平。他们不安于沉闷的气氛。一旦他们感觉课堂有些沉闷,经常会制造一些喜剧来缓解气氛,和同学们放松。比如出怪声,拉长声音,目的就是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力。

  2、高傲的学生群体

  这个群体的学生一般都是学习成绩非常好,名列前茅的学生。聪明,守纪律,受教师喜欢。很少和教师有冲突。也会在课堂上适当的放松。认为第一类学生都是小儿科,相反他们则趋向于成人。他们的一些放松方式不容易被教师发现,但是周围的同学还是知道的。这些学生也会是很幽默的,当他们的观点和老师的观点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会微笑的点头接受,此时他们心里面会想,自己比老师聪明多了,没必要去和老师去争。

  3、玩世不恭的学生群体

  这一类学生的成绩是非常差的,他们经常被老师发配到最后一排。他们在课堂上经常做两件事,要么就是睡觉,要么就是眼望窗外,做自己的白日梦。这一类学生似乎走出这个教室,没有融入环境,但是他们仍然很在乎他们在自己的小团体中的一个形象,比如说,是不是很讲义气等。

  4、服从的学生群体

  这一类群体在任何一个老师的课堂里面都是占比例最大的,最大众的一类人。这类群体被老师认为是最听话,最好管理的一类学生,最容易受到老师的忽视。但是一旦课堂上出现混乱,出现课堂失控,他们也会随波逐流,跟着起哄。

  综上所述,这些群体都有自己的特征,老师应该格外注意。对于课堂中的老师,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注重团体规范的教师

  在对待教学时,是非常认真负责,兢兢业业,恪守规矩的。同时要求也是非常严格,严格按照学校领导的规章制度去行事。

  2、注重个人情意的教师

  不太注重自己班级能否得到全年级的优秀,能不能评优等,他们特别关注的是自己在学生群体中是不是受欢迎,是不是有威信,学生是否喜欢自己等。

  3、强调动态平衡的教师

  这一类老师就是能将第一类和第二类老师的特点结合在一起,追求动态的平衡。

  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形式第一种分类,按照程度的差异可以分为:

  1、不适当行为;

  一般而言,情节较轻,比如自己偷偷地看课外书和同桌说点话,搞点小动作,对周围人影响不大。

  2、总结为三大压力:

  第一,高度学业压力。中考,高考压力大,教学内容多,焦虑也就多。

  第二,家庭教育的自相矛盾。独生子女多的现状和让人为难,家长的溺爱与永远不满足的自相矛盾等。

  第三,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孩子来自于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社会背景。孩子的习惯不同。

  三、如何创建健康课堂

  (一)激发学生的动机以构建健康的课堂环境首先,如何为课堂保持足够的动力。

  维护一个健康的课堂首先要从教学设计,教学安排入手。如果教学设计,教学安排是恰当的,那样就会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样课堂管理的问题也就自然会减少。那么怎么获得学生们的注意力呢也就是说什么在影响着学生专注于课堂活动呢就动机而言,我们可以从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个角度来看。

  第一个角度,就是教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也就是要满足学生的需要、预期、好奇心、求知欲、兴趣、满足他的自尊和自信等。这样他会非常专注的做一件事情。

  那么,在什么时候安排什么样的活动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呢这就涉及到教学策略的问题。

  先来分析一下上课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情况。第一阶段,0-5分钟,注意力转移期。可能是课前大家都专注于讨论一个问题,过于投入,不容易收回来。老师应该想办法在这五分钟一下子把学生们的注意力吸引回来。第二阶段,6-20分钟,注意力稳定期。经过五分钟的导课环节,学生已经开始慢慢进入课堂内容,学生的高度的持久的注意力一般不会超过15分钟,所以老师应该抓住这个“黄金时期”。第三阶段,21-40分钟,注意力分散期。在这个时期,老师应该变换课堂的形式,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来缓解疲劳。经调解31-40分钟的时候,注意力适度回升。第四阶段,注意力反弹期。又会重新关注这堂课老师给上了什么内容,老师应注意如何总结着一堂课。

  我们了解了注意力与课堂节奏的关系之后,我们就知道在什么时间段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手段与措施改善学生的注意力,调节学生注意力疲劳的状态。那我们又该安排那些活动来缓解注意力疲劳呢比如说,在导课阶段,可以采取制造悬念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了,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老师还可以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外在的学习动机。外在的学习动机都包括哪些呢比如说,学生获得了奖赏,一些物质的奖励和精神的奖励。另外呢,获得了老师的表扬,父母的赞扬,取得了好的成绩,获得了其他同学的尊敬和羡慕,这些都可以引发外部学习动机,让学生关注学习。虽然不在意对本身内容的兴趣,但是,由于奖赏、表扬、赞扬和尊重,学生也会关注学习内容。同时老师在运用这些办法时,也找到了很多很好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经验。很多老师在这方面有很好的经验。这些手段也是管理课堂的一些辅助手段,当然这些手段,老师在运用时,也要考虑到它的适时、适度性。这是从第一个角度,从激发学生动机的角度去构建一个健康的课堂环境。

  (二)师生间要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

  第二个角度,我们认为呢,老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这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不仅在课堂上,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建立起来的,如果学生对教师有这种尊重和信任,即便课程内容有一些枯燥,那么学生也会愿意自觉地去维护这个课堂。一次,有一位非常优秀的高中老师,他在课堂上正在讲一篇课文的时候,有一位男生举手发言,这位男生有一个特点,说话有点细声细气,同学们平时觉得他有点女孩子气,所以,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孩子给他取了个外号叫“小李子”,说他的声音很像女人,很不好听,甚至有的孩子会模仿他的声。,以前在课堂发言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在这个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出怪相,做怪声的表现,这位班主任老师从来没有正面批评过这些孩子,忽略不计,那么,这次课堂上又出现了这种情况,老师觉得应该好好教育一下这些孩子了,但是呢,停一下教学,自己发一次脾气,未必能够真的让学生获得了一次教育,而自己的情绪,发脾气,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跟课文内容完全不相干。这时,老师突然看见窗外有一颗茂盛的大树,随着微风的吹起,很多的树叶划过教室的窗户,老师突然有了灵感,对那些出怪声的学生,老师狠狠的看着,然后说,世界上的树有千姿百态,世界上的树叶也有各种各样的形状,每一个树叶都有它的特点,每一片树叶都有它生存的权利,我爱每一片绿叶。一边说着他对树饱含深意的理解,对生命的感悟,一边用眼睛盯着那个出怪声的学生,这时候全班极其的肃静,大家都非常专注的看着老师的表情,同时回味着老师刚才说的话,课堂上非常的安静,老师说完这些话后停顿了几秒,接着拿起书继续讲课文,后面的课堂极其的安静。然后下课了,老师回到了办公室,这时候,有其他老师路过这个办公室,找到这位班主任,就问他,在课堂中跟同学唠过了些什么啊,下课后这些学生都好奇怪啊,大家都围着窗台,看着窗外的树,而且都在议论树叶,你在课堂上讲了什么内容啊,怎么学生都在议论树啊。所以,这位班主任老师会心的一笑,他没有回答,但是他知道,他的教育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所以呢,如果,老师能够适时的解决课堂中的一些问题,同时这些解决办法,在尊重学生的同时,又有深刻的教育意蕴,这是能够理解的,能够起到这种教育的意义。一旦学生对老师理解了,能够尊重与信任,那么,下面师生的关系就更好相处了,课堂管理会更加有效果。这是第二个方面,老师应该去建立师生间的尊重与信任。

  (三)了解“逆反心理”,把握交往的尺度

  逆返心理:当儿童在学校面对失败或者自尊心挫伤,把因素归为外界或者工作本身,让失败带来的让自己不能胜任的感受维持在可以接受的水平。

  第三个方面,要了解学生的逆反心理,把握学生交往的尺度,一般来讲,儿童在接近青春期开始,就已经出现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使得学生在学校面对失败或是自尊心受到挫伤,就把这种所有的因素归于外界或是工作本身,让失败带来的`自己不能胜任的感受维持在可以接受的水平。那么,这种逆反心理在青春期的儿童身上出现的非常明显,而且是极度明显的,这样一种特别的心理状态。那么,维护自己的自尊心不光是儿童,不光是青春期的儿童,甚至是成人也会有这样的一般的心理特点。一些心理实验表明,我们包括成人在内都会想要有意识的粉饰自己,把自己不能胜任的原因归于外界,何况是处于自尊心极度敏感的青春期的儿童。这个时期儿童的逆反心理会更明显一点,所以老师和同学交往时,有时会出现老师觉得自己说的话是在帮助学生,但是学生并不感到满意的现象。譬如,老师对学生说“你现在比以前强多了”,老师觉得自己是在表扬鼓励学生,但是这句话说完了以后,学生非但不高兴,反而生了自己的气,非常气恼,这一堂课都在和老师作对。老师又觉得实在不知道哪里错了,怎么会跟学生的交往不通畅,找不到原因。原因很可能就是学生觉得老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自己以前成绩不好、状态不好,看不上自己以前的表现,觉得老师和自己是有隔阂的,不信任自己,不尊重自己,不看重自己。

  所以,保护青春期学生这种脆弱的自尊心也是老师应该关注的问题。这是建构课堂的和学生交往应关注的第三个问题。

  (四)用适当的方式处理教学中的偶然事件

  每一个课堂都会发生很多的偶然事件,如何处理,这是考验教师课堂管理能力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这些偶然事件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例如对于课堂上一些行为,需要老师马上去制止或教育,给学生一种震慑以教育全班同学,这样的问题就要采取热处理的办法,及时处理。还有一类问题是有些学生调皮捣蛋,故意引发问题,目的是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越是注意他,他的满足感就越强,这样的问题,老师就要采取冷处理的办法,置之不理或忽略带过。第三种问题是由于老师工作失误或外界干扰引起的课堂骚动或一些其他偶然事件,对于这一类问题老师可以用一些机智的办法,通过教学机智出奇制胜,超乎寻常加以解决。当然,老师首先要诚恳的向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如果有一些错误学生没有发现,老师要马上纠正。用一些机智的办法把它忽略带过,尽量避免引起课堂的骚乱。另外,对于学生发生的一些不自觉行为,无意识错误,老师可以采用一些巧妙暗示的手段,不要公开批评,以免影响自己的教学情绪和学生的学习情绪。

  这些热处理法、冷处理法、机智带过法巧妙暗示法,都是老师在课堂上根据一些不同问题可以采取的手段。在采取这些手段时,老师必须要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由于各自不同的特点,会产生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不同问题得严重程度以及其背后原因去决定自己采取什么样的办法。儿童各个心理阶段的特点都会使课堂上出现一些问题。在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阶段性特点包括: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越来越渴望在全班同学面前赢得地位和尊重,如果一些孩子在学习领域很难引起他人的注意与尊重,那么他就会找一些其他手段,比如说出怪声,搞一些奇怪的动作,引起其他人的哄笑,他就会觉得自己被别人注意了,也获得一种满足的感觉。

  其次,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成人的行为会越来越挑剔。他会觉得自己长大了,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都是那么的容易,如果自己当老师,会比老师们做得好得多。这时候他就会用更挑剔的眼光来看待老师,老师讲解的内容、语言甚至是穿戴都会成为儿童挑剔的内容,所以这时候他喜欢挑老师的毛病。这也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个心理问题。

  除了以上两点外,儿童还会在特别的年龄段出现一个特别的心理特点。这个特别的心理特点我们把它称为限度检测,就是儿童在探索周围世界获取知识时所采取的一种行动。在学前阶段,儿童探索周围世界的时候,是用嘴、用手。譬如说在两岁以前,儿童要了解一个东西,他的习惯是把这个东西含在嘴里去尝一尝,舔一舔然后又吐出来,所以有的时候家长会觉得这个年龄段一定要看住孩子,别让他把什么东西都往嘴里塞。随着年龄增长,在了解外界物体的时候,儿童会喜欢用手去触摸,这时家长会说什么东西到了孩子手上,他都要去拆开来看一看。再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到了学龄阶段,他会用语言去探索周围世界。所以,中国的老百姓也有这么一句话,“七岁讨狗嫌”,就是他的语言很不招大人喜欢。他会用所有的语言,大人喜欢的抑或不喜欢的来试探大人,试探周围的世界,来了解这个语言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么再长大一些,儿童对限度的检验,对周围世界的探索,要探索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即人际关系,对于老师来说就包括老师性格是什么样,忍耐力是什么样,喜欢什么样的学生等等。所以,对于小学中高年龄段的老师来说要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恐怕就会有很多的学生想要来了解你,了解你的忍耐力是什么样,更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出一些难题来测验新老师、了解新老师。这也是在一些特别的年龄段,儿童身上容易出现的心理特点。

  这些特点都会引起课堂中跟老师的一些矛盾或制造出一些课堂事端。对于这些课堂事端,老师的行为原则首先是要宽容儿童,他们毕竟是未成年人,在特别的年龄段必然会出现这些心理特征。有了这种宽容的心态自然就能做到控制情绪沉着冷静不急不躁。这是第一个原则。有了沉着冷静之后老师就要争取控制局面,把事情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在控制局面后,行为的第三原则就是要捕捉这些偶然事件中包含的积极因素,善于引导,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把这些偶然事件变成老师对学生进行一项品德教育,激发学生情趣的一个良好契机。

  (五)惩罚是教育,不是报复

  第五个维度老师要注意课堂中的惩罚要慎用,但不是不用。也就是惩罚是教育,但不是报复。很多的课堂惩罚都造成了不良影响,这种不好的结果也并非老师所要看到的。有的时候是由老师情绪冲动引起的,老师并没有事先预谋,老师并不是要为难某一个学生。只不过是有的时候问题出现了,老师又没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才造成了对学生的比较严重的伤害。我国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地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但是在现在的学校中惩罚甚至体罚的现象还是比较多的,对于这种惩罚行为是否应绝对禁止呢当然惩罚有时是有它的意义和价值的,但是惩罚和严重的体罚不是一个概念。为什么要搞惩罚惩罚并不是要去报复学生,而是要通过惩罚让学生记住自己错了。惩罚本身不能够去教育学生,不能让学生明白自己为什么错了,惩罚只能够让学生记住自己错了。所以,惩罚一定要和教育联系在一起。惩罚本身无所谓好坏,它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问题:一方面他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对学生的兴趣愿望或主动的行为造成一种抑制,造成浪费时间;但是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强化、劝善、警示他人的作用。惩罚具有两面性,关键在于老师如何运用。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曾经说过:“不惩罚的办法只是对破坏分子有利,如果学校中没有惩罚,必然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保障”,“凡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需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另外,著名的社会学家涂尔干也曾经说过:“为纪律赋予权威的,并不是惩罚;而防止纪律丧失权威的,却是惩罚,如果允许违规行为不受惩罚,那么纪律的权威就会为违规行为所侵蚀。”所以,惩罚还是有必要的,关键是要将教育与惩罚结合在一起。所以教育与惩罚老师要考虑一些适度的因素:首先老师要考虑在惩罚过程中自己的语气、态度,惩罚的人数,以及惩罚之前是否已经和学生讲明道理。其次,惩罚要和尊重相结合。老师尽量要避免当着同龄人的面去惩罚学生。再则,惩罚还要一定的感情基础。老师是否确信学生是相信自己的、信任自己的。如果这一点没有把握,惩罚就容易造成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隔阂产生负面的影响。此外,惩罚并非报复,所以应该划清正义与权威的界限,老师做的是正义的事情、教育的事情,并非学生冒犯了权威才必须报复。最后,老师要划分出错误行为和糟糕结果的界限,有时学生是无意犯错误的,这时候老师一定要掌握这种惩罚的度。

课堂教学讲座心得体会6

  一、教师讲得多变成学生展现多

  以前的课堂,教师灌输的多,可以说是教师的主战场。有时教师在台上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在下面昏昏欲睡,不知所云。其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而如今,还学生一个展现的平台,让学生放开来讲,即使讲错了也没有关系。应当说在培育学生的表达力量、合作探究力量上是一个很大的突破。这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也应是我们培育人的目标。

  二、变独学为对学、群学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可谓是单打独斗。学生根底好的.还懂得如何学习,根底稍弱的学生只有当“陪练”。这与我们数学课程标准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进展”是不相符的。而高效课堂模式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它让更多的学生共同投入到学习当中来,共同来参加学习的过程,就算不太懂,也有了一种仆人翁的感觉。所以注意参加性应是这种模式的一大特点。

  三、当场评价成为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的有效方式。

  我们要让学生能在课堂上有为,更要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采纳积分制,适时地为他们评价,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鼓励方式。

  但在教学中,我们也发觉了一些问题与困惑。

  1.让学生讲,当然是从为培育学生力量动身,遇到学生较好的学生还好,他能根据教师的点拨进展展现、讲演,且特别到位。而遇到成绩稍差的同学,他半天也难找到问题的头绪,大家等待得有点不耐烦,时间也白白铺张,自然影响到教学的进度,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就很难完成。

  2.素养较好的班级,能够根据教师的要求,开展对学、小组学。而学习根底较差的班级,每天只是几个好的同学在那里“表演唱”,其他同学仍旧是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参加性不强。

  3. 当场积分,不肯定要在黑板上表达,可以每天叫一个班干部进展当场计分。这样就避开了由于计分而影响教学进度。

  4. 新授课的教学比拟好上,而复习课的教学该如何进展,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由于目前,我们的导学案只有新授的,而没有复习课的内容。

  5. 这种模式的操作性较繁杂,教师做教学之外的时间多了,钻研教学的时间少了,这样不知道会不会影响教学质量。

  总之,新生事物只有在不断的探究中才能总结教训,积存阅历。教学方式需要创新,但教学的本质不能转变,那就是为育人而教书。

课堂教学讲座心得体会7

  两天的高效课堂培训,我们的共同感受就是心灵震撼,实施新课改、打造高效课堂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只有进行课改,才能真正建立起改变学生生命状态的“新课堂”,才能真正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培训中,各位讲课的专家传递了一下几个信息:

  1、课改不是改技术、改方法,而是改人、改观念。

  2、课改并非课堂的创新,而是一种回归,回到正常的教育规律上来。

  3、课改是以人为本,以学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点燃、唤醒、激励、服务。

  4、高效课堂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全员参与、亲身经历。

  5、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师生的民主平等,而平等是民主的前提,教师学会换位思考,平等对待学生是导学案设计的核心理念。

  6、课改的目的是利用学习过程帮助学生做好进入现实社会的一切准备。

  对于本次培训,我有如下感受:

  一、 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中国传统教育是以教为中心,以控制学生、满足教师的表演欲望为主,忽略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消弱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降低了学生学的能力,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新课改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调动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度为主,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说,课改是对学生的拯救与放生,是在解放学生的过程中自我练就能力,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谋求资本,是势在必行的一项工程。

  二、更新观念,拉近师生距离,建立民主的课堂气氛。

  高效课堂中,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师生关系,真正放下架子走近学生,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合作意味着参与,意味着一种师生之间的共同体验,从而可以使学生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让学生在教师这里获得尊重和认可,让学生在班级获得归属感,从而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气氛。

  三、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打造高效课堂,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在备课方面要准备更加充分,每节课上课前,要自己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打算让学生获得什么?我打算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我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我怎样知道学生达到了要求?这课前四问能够让老师对于课堂有了大概地了解,准备就要更加充分,做到不上无准备之课。在上课时,应该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什么时间学生自己学,什么时间老师开始讲,什么时间开始练,这些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师要有明确的学法指导,要对自己的设计了然于胸,课堂上还要进行二次备课,并在学生疑惑处、知识重点处重锤敲打,精讲点拨,着力引导学生学会知识、学会思路、学会方法。

  四、尊重学生个别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确认识学生差异是实施个性化教学的前提。学生之间有生活经验的差异,原有基础的差异。既然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那么,教师要重视营造民主的氛围,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有发言权,积极进取,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留给学生合作探究和互相交流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五、讲究评价艺术,促进学生积极探究

  在比较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较积极的状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同想法,对学生各种想法如何评价,直接关系能否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恰当的评价将是“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催化剂。

  首先评价应以鼓励为主。评价应注意情感效应,对学生而言,不管是教师的评价,还是学生的互评,他都渴望得到一定的认可,获得成功感,因此,评价应以激励为主。例如,当学生的想法有道理,但表达得不够清楚,这时教师千万不可全盘否定,可以说,“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老师已经明白了你的意思,如果说得更明朗些,那么大家都能明白你的意思了,试试看。”如果学生的想法完全错误,也应用委婉的口气说:“看得出,你正在积极思考,但这种结论是错

  误的,没关系,再想想。”如果有的学生的想法出乎老师的意料,但又有道理,教师可以欣喜地说:“好!有创新,老师也从你的想法中长了见识。”当然激励的语言要注意恰到好处。千万不要言过其实,给人带来虚假的感觉,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单调枯燥,机械重复一些套语,如“你真棒!”“好的”“很好”等等。

  其次,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也可以采取一些小小的奖励手段等等。这种赏识孩子的方法,在课堂上激发了孩子的进取心,强化了其优良行为。孩子们表现得积极主动,课堂不断出现精彩的场面。实践证明,在这样一种人人都得到尊重和认可,人人都积极参与的状态下,学生的充分发展将不再是个空想。

  六、今后打算:更新观念,改革课堂,利用学生,发展学生。

  我将以这次课改培训学习为契机,以区《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为指导,结合实际,加强理论学习,强化课改与高效课堂观念,以“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为目标,教学设计为突破口,积极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通过不断学习、探索,力争形成特色,真正解放学生,创建高效课堂。当然,高效课堂是我们正积极探索中的一种新的理念,更应该是我们每个教师追求的永恒的教学目标,在这条路上,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这需要我们孜孜不倦地努力追求。

课堂教学讲座心得体会8

  近日,听了太谷张四保老师的讲座深有感悟,从太谷的今年状况和太谷课堂改革的历程都做了介绍。

  第一、老师培训学习,转变思想,解决为何要课改。

  让老师们明白如何才能达到在短时间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教师们存在危机感,让教师了解为什么每天如牛重负般的工作而学生的'成绩平平的原因。那是因为教学方法和模式步正确。

  第二、教学模式。

  太谷学校的课堂教学为二十四字模式:“阅读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分层训练、拓展延伸”。

  这二十四字模式体现了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思想。阅读感悟、自学检测,是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学生自己去检测。合作交流,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之间的交流。展示点拨,学生是全方位的展示,教师是疑点处的点拨。分层训练,拓展延伸面对的是学生。所以,它告诉我们的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真参与、真思考。

  第三、我的思想要转变。

  我发现我们班学生自己整理书包的不多,会整理的更少,实实际际让我感受到学生的能力较差,课改势在必行,非改不行。我很认同张主任提出的“时间短、效率高、学生愉快的学、教师有幸福感”的教育教学目标,如果学生不能快乐的学习,他就会讨厌学习。这还谈什么成绩呢?做为教师,每天带着情绪走进课堂,上下来会是一节好课吗?可想而知。这也告诉我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再进课堂。

课堂教学讲座心得体会9

  羊桥中心小学在姚元章校长的正确领导下,从20xx年春季学期就开始大力倡导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成为每位教师的必修课,学校至上而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理念改革的热潮。在课程改革之后,课堂教学更加强调要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一些进行的教学方法。本人是这学期才从村级小学借调到羊桥中心小学的,对课堂教学改革很生疏,只是从文字上理解。通过学校领导在会议上要求的10-25-5的教学模式,和听了姚旖洁、罗木兰等老师的课,以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全面和谐地发展学生的素质,教师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实施分层次教学,努力把因材施教发挥到极致。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我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如我校每班都坐成以6人为一小组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探究,归纳,汇报等过程。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一系列活动,得出的知识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更容易理解、掌握、牢记,更能够运用所探究出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如:9月19日,我在天星小学听了姚旖洁老师的公开课,她在教学《倒数的认识》中的倒数的意义和怎样求倒数等环节,都是采用了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汇报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得出“什么是倒数”,“求倒数的方法”,这样学生都能够熟练地应用自己探究出来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样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快乐,学得牢。

  我们还听了水尾小学一位老师的同样的一节课,这位老师侧重教师讲,他把《倒数的`认识》这节课所有的知识全都教给了学生,忽略了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总结。课后老师讲累了,学生还是学得不牢、不能熟练地用老师教给他们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二、在学生汇报交流结果时,要多予以鼓励、肯定。

  如学生能正确回答问题时,我会说:“我们给她(他)掌声”,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认可,如回答不正确时,我会对她从其他方面或侧面进行鼓励,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三、教师采取丰富多彩的方式,对学生的学生行为能够收放自如,每班以6人为一组方式排座位,这样老师在上课时,学生面对面的坐着,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探究时方便了。

  但不利于这种方式学生扭头看黑板很不方便,看不到三四分钟脖子就疼了,长期这样扭着脖子看黑板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也很难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出现教师在讲台上引导教学,学生在下面说话、玩小动作。整个课堂纪律较差,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甚至教师无法上课,教师又只好重新组织课堂纪律,浪费一节课的学习时间。所以教师看这些情况应用一句简短的话,或者一个简短的动作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我在这时就会说“一二一”表示要坐整齐,说“一二三”表示看黑板。

  以上是我在羊桥中心小学这一个学期对实施课堂改革的一点初浅体会,新课堂改革让教师原有的角色发生变化,新课改也为教师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相信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姚元章校长等人的正确领导下,激发自身的活力,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一定会使学生向“学会学习”这一最高目标迈进。相信自己也会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成长,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在教学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教学上的创新。

课堂教学讲座心得体会10

  通过学习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理论研究,我感受到了课堂改革精神的实质就是充分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渴求欲望,实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学校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课堂活了,真正告别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学生当之无愧的成了学习的主人,走进课堂,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渴望求知、渴望解惑的充满激情的人。

  我发现我们教师在以往课堂教学中,也想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但总是在思想上有所顾虑,担心学生不会学习,担心学生学不好,担心把学生给耽误了,担心课时紧,任务重,没法完成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另外,还担心学生在课堂上玩大于学,一堂课下来,学生没有掌握该掌握的知识。改革可能成功,但不意味着百分百的成功,教改失败又怎样来弥补?

  我平时还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学生到了游戏厅里不需要任何人教,学生就能很快地学会打游戏,并沉溺于游戏中不能自拔?为什么课本知识在课堂上不能得到很好的掌握?通过本次学习,我才觉得把学生管得太死了,总是规定学生做教师教过的操作,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气氛不活跃。

  我认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自身与学校实际,学其精髓,把握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中,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自己对照课本进行自学,并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

  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在课堂教学改革当中,遵循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以学教稿为中心,以自学、讨论、辅导、检测为授课模式,积极探讨各专题、各环节的操作技术,大胆实践探讨。进行课改,我的体会是,不改革就提升不了质量,不研究就改变不了教学方式,不课改山穷水尽,真课改柳暗花明。

  在教学中,合理确定教学目标,并把它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结合认知、技能、情感等要素,分别制定学期、单元和课时目标。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便于操作。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教师要在不断调控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造较为理想的认识、思维条件,有目的地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意图。

  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地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新课改中强调主体的参与和知识的应用。一方面将课本知识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另一方面重视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创设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引导和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提高应用能力。

  以上就是我学习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点初浅体会。

课堂教学讲座心得体会11

  从入一中以来参与了多项课题研究。前几项是作为一般研究成员,写一写论文,收集一些资料。由于不需要承担任何担子,感觉上还比较轻松。但《农村中学生课堂参与现状与对策研究》这项课堂却让我感受非常深刻。

  一是让我感到责任重大。我并不是这项课题的原创成员,是中途参与。但我知道这项课题从开题到现在,一路走来,充满了艰辛。当学校领导嘱咐我协助主持人聂老师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是,我感觉身上担子重了,要思考的东西多了。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班子的优化组建,规章制度的建立等等都需要思考。

  二是收获很大。从这次做课题让我感受到了,只有用心做事,才会迅速成长。今年放寒假后,我与刘校长、聂老师因为课题的事,加了三天班。这三天所收获的比我之前三年学到的东西还多。每天我们8点在教务处集合,中午休息片刻,下午继续直到五点左右。我们一起读材料,做问卷,查资料,研究思路,制定方案。我们常常意见相左,但也就在我们否定对方的同时我们也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还记得那天由我主笔撰写中期报告,我拟好初稿之后,刘校长与聂老师一人一份,一边读一边修改。此时校外已是爆竹声声,人声鼎沸,办年货的,回老家的,此时我们还坐在办公室里正进行着课题研究,虽然如此,那时的我感觉上却很充实。因为这三天我学到了很多。虽然辛苦忙碌但我很快乐。

  同时对于做课题我还有以下两点体会:

  一、要不断学习。牛顿说过他的.成功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只有多看理论书籍,充实自己,做起研究来才有底气。文献研究法是课题研究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向身边的人学习,刘校长、聂老师都是经验丰富的课题研究主持人。我很荣幸能成为他们的助手,让我有机会向他们学习。

  二、团队合作非常重要。没有最优秀的个体,却有最优秀的团队,我们课题组就是一个团队,在这个近二十人的团队里,我们汇聚了各科的骨干力量,大家各有所长,所以希望我们课题组的每一位成员,既分工又合作,在研究过程中相互帮助,加强沟通。将团队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课堂教学讲座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课堂教学讲座心得体会04-12

课堂教学改革讲座心得体会10-26

课堂教学管理讲座心得体会11-25

教学讲座心得体会06-09

教学讲座心得体会12-24

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02-02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6-26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5-12

【经典】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8-15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