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心得体会必备15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教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1
第一部分:吟诵有用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来自扶轮小学的郭健。每次我进行吟诵宣讲的时候,我在介绍自己时都愿意说我是一名来自教学一线的语文老师。我这样说并不是因为我故作谦虚,是因为不管我的工作有了怎样的调整,我都从来没有离开教学一线,没有离开语文课堂。我一直都喜欢当语文老师。但是工作了20多年后,当最初的教育激情退去后,当一波又一波的教学改革大潮席卷而来的时候,特别是传统文化强势回归的时候,我开始茫然了、心虚了。压力一下子剧增。因为传统文化回归来势太强了!我们看一看。
1、纲领性文件的出台:
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手里都有一本《语文学科新课程标准》,这个我们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国家考试的指挥棒。(贴出相应内容)
在《语文学科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
第一学段: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第四学段: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老师们能算出古诗文背诵的量吗?义务教育九年一共背诵230篇古诗文!
2、教材的重编:
部编教材的问世
3、考试的变革:
语文考试,不管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加大了古诗文的考查力度。
例子:考必背的古诗文、楹联、对偶、吟诵。
三、面对这样的教学改革,我们家长、教师的无奈与苦恼
于是,我们学生、老师、家长都知道古诗文必须学,还得好好的学。但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出示PPT)就是这样。(贴出相应图片)
我看到的很多的孩子在面对古诗文学习时都是这样的(PPT,厌学的)。即便像这样,(孩子头上裹着白条,表示在努力背的样子,但学生没有体会到快乐,是在痛苦的挣扎(PPT)。所以我就一直很苦恼呀。为什么是这样,是不是我们学校的孩子是特例,别的学校的孩子就不会这样呢。还真不是这样。几年年前北京市有一所特别有名的中学,做了这样一项调查。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这五个科目,请你用喜欢的程度排序,看看最喜欢哪一科,最不喜欢哪一科。结果语文排第五。语文老师很生气,我们这个学科怎么能在喜欢程度上排在最后呢?所以就拉来了音乐、体育、地理、生物15科大排队,结果语文排在了第15。这就是语文教学的现状,如果拉来学生问问在语文学习中最怕什么,学生怕三个“N “那三个”N“呢?古诗文,写作文,周树人。怕学古诗文,怕写作文,不知道鲁迅在说什么。
我这个老师有没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希望寻找到答案,所以我参加了很多的,各种各样的培训。我也尝试了改变很多的教学方法。我们老师可能都这样做过。比如说,我们可以做精美的课件,图文并茂,配音朗诵;我们还可以讲故事吸引学生。我们还可以搞活动,玩中学;还可以演情景剧,诱惑的方式,发糖。所以这些我都研究过,让我做这些我都会,写课本剧,搞活动,我都能做好,让我给学生发糖,我都知道买什么糖学生最喜欢。可是这些好像都不是最靠谱的方法。我们孩子还都是在奋斗、挣扎的状态中经历中。比如我们说一个简单的事情,一节语文课你是有不讲故事的时候的,比赛有停止的时候,你的每一个活动都有搞完的时候,你的糖也有发完的时候。就在这个时刻,所有的外界包装的事情都已经结束了,一个学生只要读书,学习兴趣就下来了。
那我就在想,其实我们中国的古人比我们现在读得多。(ppt:要读的书)如果你了解一点古代教育,在课堂上,老师基本是不怎么讲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孩子自己读书。古代孩子要读这么多,今天我们的孩子哪读这么多呀!我们读得少而又少,而我们的孩子还恨上了读书。那么我们就很容易产生一个疑问:古代的人是怎么做到的呢?我经常会给孩子两个选择。第一种选择,他们是忍过来的,他们有强大的坚忍的性格,一下忍了三千多年。学生们都会笑,不可能!如果这个选择不对,第二种选择就是,那一定是有一种我们不知道的,神秘的绝招一样的方法。这个方法,我们是不是在大量的生活当中,学校当中没有传承下来?如果我们掌握了这神秘的读书方法,是不是可以整个改变我们今天的这种读书的状况呢?这个方法到底有没有?后来我才知道原来真的是有的。我们现在读古诗出现的所有的问题都集中在一点上,这就是――读法。其实任何事情都是要讲“法”的。今天我们都说传承传统文化,是不是我们把四书五经的内容摆在我们孩子的面前,我们的孩子就能成为谦谦君子了呢?这里到底有没有方法呢?这里有没有灵魂性地东西呢?这个方法到底是什么?这个方法就是今天要和大家谈的吟诵!
第二部分:自古以来皆吟诵
出示图片:我们来看几张图片。
第一张:太白行吟图
图片中所画的人物是李白。这是南宋的梁凯所画的画,这个画家有个外号,这个外号叫梁疯子,如果有兴趣的老师或同学可以到网上去搜搜梁凯的画,看到会觉得这很像是现代的印象派画家吧。几笔就能勾勒出李白的神韵。太白在行吟,什么是行吟,就是边走边吟诵,这是古人的一种习惯。
第二张:
我们再来看,这张图片主人公是谁大家知道吗?对,就是屈原,屈原个子很高,很瘦,插着把宝剑,行吟于渭水河畔,这个图片叫屈子行吟图。
第三张:
我们接着看,这是一个明代的人画的画。这个画家叫徐卫。我们看他的每一个笔道很有意思。看驴的蹄子呀,驴的脚,驴的耳朵呀,似乎都是书法的笔道。我们有好多小朋友在学书法,就知道那是一个捺,那是一个点,那是个顿,撇。所以有人评价徐卫的画叫做:画中有书,书中有画。这画的名字叫《驴背吟诗图》。
第四张:
《观》
第五张:
这是清朝的画,这画不同的地方是女孩子也在吟诗。叫《春园吟诗图》
第六张:
《风雪吟诗图》
时间关系,我没有找更多的让老师们欣赏。如果我们从这些图中提取一个公因式的话,除了图字,就是“吟”吟诗的吟。自古以来中国是没有朗诵的,都是吟诵。中国人用吟诵的方式读书,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用吟诵的方式交流。这是中国古人的基本方法。
第三部分:尝试吟诵
说了这么多,想告诉大家的是:自古以来皆吟诵。可是吟诵什么样呢,跟朗诵有什么区别呢?它这么神奇吗?好学吗?有很多老师听说过我在学习吟诵,我也听过很多老师跟我说,你嗓音条件好,容易学,我觉得太难了,学不了。其实这都是认识的误区。第一,我五音不全,从来唱不好歌,跑掉。第二,吟诵人人都能学,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不是懂音乐的才能做到。我们想啊,这是古代的读书法。古人都有音乐细胞吗?不是吧!但古人都能这样读。所以这不是音乐天才才能学的,它特别简单。难的事情咱就绝对不学了。3分钟就能学会。咱们试一回。
学习吟诵四声啊(过程同第一模块,略)
拉长了就可以唱,所以非常好办,比如”孔仲尼啊“三个字就能唱。
(引出唱古人明星班的名字歌。互动唱自己的名字。过程同第一模块,略)
好,既然如此简单,咱们一起学习一首古诗《静夜思》。一挥右手就能唱了,我就不带着了,给大家起个头就行了。“窗前明月光......”大家开口吟诵完。(师:带动大家给自己一个掌声。)我相信我们第一次很多同学很多老师能瞬间就学会了。
好了!我们现在记一个重要概念:什么是吟诵?就是依字行腔。这个词是哪来的呢?是从戏曲来的。戏曲就是依字行腔。所以戏曲和吟诵同宗同源的。我们再用一个特别简单的话来说,原来汉语是可以歌唱的!如果汉语有两条腿,一条腿是文字,就是从甲骨文、金文、小篆所过来的汉字的字理,它传承着全息的文化。另一条腿就是声音。它从声音当中带来了很多的情感。所以汉语是有两派,是有两个好处的,一个是它有美妙的字理,一个是它有美妙的声音。我们讲一首诗歌,一定把这两点都看到。如果只看到了一半,那么很有可能中国文化也只看到了一半。如果看到一半也不错,更可怕的是连一半也没看到呢?如果也不讲汉字,如果也不讲声音,只是干巴巴地读一下,即便把四书五经都读一遍,你也什么都读不到。
第四部分:吟诵的价值(略讲)
那就是这一个字(ppt)就是它“美”。我们孩子缺的是美。“德智体美劳”好像那一门课都有,就是“美”没有学科,不知道怎么教。我们让孩子读一首诗,跟孩子说这诗很美,特别特别美。美不美?孩子说“美”回答的很齐,问孩子,孩子说老师愿意听。这就麻烦了,“美”是一种感悟,美的方式才能打动孩子,孩子才可以接受。吟诵的方式会美的。美有什么神奇的效果?我们来看一看。
1、(PPT)首先我们说吟诵是美读。便于记忆。
2、吟诵还有重要的作用,是更好的来帮助我们理解汉诗文,也能更好的表达诗文的涵义。
3、吟诵能滋养孩子的心灵,起到美育的作用。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2
古诗是我国灿烂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尤其是选编进我们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优秀古诗,它们大都具有如下特点:语言优美精炼、想象丰富新奇、韵律朗朗上口、情感动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它们或豪迈昂扬,或细腻清丽,或发人深思,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一辈子都难以忘掉。古诗在开发培养孩子们审美意识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那么,如何让孩子们领略古诗的美,让孩子们通过古诗的学习,进而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呢?在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我们的老师往往陷入两难的境地:讲多了,破坏了古诗的整体意境美;讲少了,我们的孩子们又难以逾越理解的障碍。迫于统考的压力,一个简单省事的办法出现了:一抄了事——照抄教学参考书上的诗句分析。老师的教流于程式化、孩子们的练也趋简单化,一切都是为了考试,一切围绕围绕考试,诗中的情感、美词佳句的体验过程被一句句抽象的答案所替代,以背诵代替理解,会背、能默写成为学习诗歌的单一目的。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古诗审美教学中所做的.一些尝试:
一、反复吟诵,感受形象美。
通过反复吟诵来体会文章的美感,以声带情、以形入情,是这一鉴赏方法的最大特点。宋代大家朱熹曾经说过:“诗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只有经过充分地、反复地诵读,设身处境地进入诗的境界,仔细体味每个重点词句的含义,细致感受其中的形象美,才能深入地领略作品中的情致和趣味,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1、吟诵,要正确流利。
古诗语言是非常优美精炼的,它经过了诗人反复推敲锤炼,有鲜明的节奏感,平仄押韵,琅琅上口,可以把它当作一首乐曲来看待,这就是古诗所独特的音乐美。正确流利地诵读,就是在初步教学古诗时,就指导孩子们大声地朗读,力求把古诗读准确、读清晰、读出节奏感;进而要求把古诗读流利,读出古诗的平仄押韵的韵律美,提高孩子们的语言感悟能力。我在教学脍炙人口的唐朝大诗人李白所作的《望天门山》时,就注意让孩子们正确的基础上,大声地、流利地朗诵,稚嫩的童声随着优美的韵律,让人陶醉不已。
2、吟诵,要咬文嚼字。
古人作诗是十分注意锤炼词句的。教学时我们要注意从语言入手,斟词酌句,在孩子们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后,组织孩子们咬文嚼字地吟诵,细细品味,慢慢品赏,读出古诗的抑扬顿挫、回环曲折之美,进而感悟古诗的意境。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教学时,在孩子们初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指导咬文嚼字吟诵,并体味交流:“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用得好,好在哪里?在知道“生”是动词后,与“升”作比较,体会“生”用得好,不但用得准确,而且写出了紫烟富有生命力的连续不断。以“生”为细节,再练习朗读诗句。
3、吟诵,要反复不断、要有感情。
在孩子们深入理解诗意,把握诗人思想感情之后,我们老师最要注重让孩子们进行反复不断地、有感情地吟诵。在反复的感情诵读中,孩子们会积极想象,把自己置身于古诗的意境中,探索古诗的意境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末。”这是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原话,他老人家还曾说:“必须驱谴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孩子们只有把自己当作“意中人”,进入作者所创的情境之中,和诗人情脉相通,才能做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才能深切地体会到诗人所抒发的真情实感,并与之产生共鸣,进而得到美的享受。如被誉为唐代大诗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是一首绝佳的抒情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确定感情基调后,我们还应该指导孩子们处理好重音与节奏,与孩子们一块探讨: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孩子们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二、深入理解,体验情趣美。
古诗的语言凝炼含蓄,耐人寻味,经常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大家闻一多先生曾说:诗的长处在于它有无限度的弹性,变得出无穷的花样,装得进无限的内容。例如唐朝诗人王之涣写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全诗只有二十个字,既有祖国山河的壮丽雄伟,又有诗人们对现状的不满足,亦有诗人无限的进取和探索精神。正是因为这样,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自己要设身处地窥探诗人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情感经历去体验诗人的情感经历,再来引导孩子们理解诗的中心、体验诗的情感。要使孩子们具备情感体验的能力,走进诗人的情感世界,然后再走出来,做到“自化其身。”古诗时代背景的提供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唐代柳宗元的《江雪》一诗,用烘托渲染的方法,极力描绘了渔翁垂钓时的气候和景物。教学时,适当介绍一下这是诗人被贬永州后所写的,诗中描写渔翁“独钓寒中雪”,表面上是在写我行我素、身处孤寒之界的渔翁,实际上是反映了柳宗元被贬永州后不甘屈从而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听完介绍,再读全篇,相信孩子们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会油然而生。所谓“诗言志,歌咏言”,诗中意境的理解是古诗教学中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古诗语言简洁所带来的一些特点,比如词序倒置、成分省略、语句浓缩、意思跳跃等,都构成了孩子们学古诗的障碍。根据孩子们年龄特征,帮助其疏通理解,教给一些古诗的常规学法——分词连序法:第一步是分词解义,逐词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诗中的含义;第二步是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连序翻译。古诗常规的学法可用七个字来概括:
扩:浓缩的词语要“扩”,将单音词扩成双音词,使意思明显化、具体化。
留:古今通用的词语要保留。
补:诗句中省略的成分要补上,使之通顺。换:古今用法不同的词语要更换。调:词语的顺序颠倒的要调整。
嚼:诗中关键、传神的、富有哲理的词句引导孩子们细心咀嚼、品味。
连:将各句中解释的词语连起来翻译。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老师如果能注意指导古诗常规学法,让孩子们深入理解,古诗中的情趣美也就不难体会出来。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3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而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如能在小学阶段学习积累更多的古诗文,则不仅能启迪人的心智,而且能享有一辈子。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古诗教学,传统的教师一般多停留在字面讲读上,没有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而要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注重老师的教法改革,探索一套有利推进素质教育,强化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我尝试用“激兴趣──读诗文──明诗意──赏意境”四步古诗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打破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提高了古诗教学质量。
1、激兴趣:
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努力攀登,向着自己认定的目标奋进。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对于远离学生生活的古诗教学,教师若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有趣、有序地进行,将对学生学习古诗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比如:在教《望庐山瀑布》时,就可采用“激兴点拨法”。新课一开始用一个谜语“悬崖挂块大白布,千手万脚捉不住,远听千军万马吼,远看银泉飞下谷。”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对瀑布的兴趣,再导读回忆《瀑布》,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瀑布的诗境。
另外,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也是很好的激趣方式,更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
2、读诗文: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诗文的教学也同此理。让学生反复吟诵,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把教师的不厌其烦讲解变成学生相互间的讨论、启迪和学习,力求做到:
⑴吟诵与自查自悟相结合,引发感悟:
自查自悟是学生在吟诵的过程中,自行查阅资料,理解、感悟古诗文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蕴含的哲理等。学生可以在校内查,也可以在校外查,可以问老师、同学,也可以问家长、邻居。这样,学生在自查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出一些个性化的感悟,受到古诗文的情意熏陶。
⑵吟诵与赏析相结合,丰富感悟:
利用专题课、活动课时间组织学生欣赏配乐诗朗诵的录象与录音,让学生从动人的画面上,从动情的乐声中,想象着,体味着,感受着诗文的艺术魅力,从而增进了对诗文的朦胧的理解,并滋生出许多感悟。在欣赏的同时,主要在选材、立意、构篇、遣词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评析,可以整体系统,也可以点点滴滴,不拘一格,广开言路,以增强对古诗文的感悟。
⑶吟诵与议论相结合,交流感悟:
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有的可能只是零碎片段,有的甚至还只是片言只语,所以特别需要在同桌、小小组之间充分议论。这样可以互相启发,激起“头脑风暴”,不仅会大大促进理解,而且会触发出许多感悟。
⑷吟诵与运用相结合,深化感悟:
首先,诗文源于生活,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观察到、体验到的东西用古诗文进行表达,能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与感悟。在生活中运用诗文的形式很多,可以是赏景吟诗,观物吟诗,叙事吟诗,等等。
其次,让古诗文运用于习作中,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学生在习作中用诗时,会给诗句赋予一种新的表达内容和感受,从而使学生从更新、更广的角度去理解
古诗文,感悟古诗文。这样就为萌生出许多个性化的感悟,创造了条件。如何引导吟诵,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①熟读成诵法,即让学生多读:
诗歌的特点是富于节奏美、韵律美和意境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诵读为本,通过反复诵读,反复吟咏,体会古诗的韵律、意境。可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如何使学生“美读得其法”,教学可分三步进行:一是首先要确定基调。二是要分辨重音,掌握顿挫,读出节奏。三是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掌握方法,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力求读得清晰、准确、有节奏,读出思想感情。
②创设情境法:
古诗文不是无情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吟诵时,加上适当的动作,边吟诵边表演,可增进对古诗文的理解,从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如吟诵立意欢快的诗文,可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吟诵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播放一段哀怨低沉的曲子;吟诵描述风光无限的诗文,配以大自然画面等。创设情境吟诵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氛围中加深对诗意的感悟,促进记忆。
③分类吟诵法:
根据诗的内容或诗所反映的时令进行分类吟诵,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根据内容,可以分为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引导学生根据内容分类吟诵,背得多,记得牢。根据时令分类,能促使学生从时间的角度把握古诗文的线索,从而达到流畅记忆,大地调动了学生吟诵的兴趣。
④综合吟诵法:
这是一种融多种形式为一体的吟诵方法。有时采取小组赛、男女组赛,有时采取限时背、师生背、接龙背,有时采取根据内容、根据时令分类吟诵,有时采取听记背、问答背等等。多种形式综合背诵,灵活且富有变化,给学生带来了吟诵古诗文的乐趣,避免了背诵的枯燥性。通过引导巧背,使学生储存了丰富的语言材料,有效地实现了量的积累。
3、明诗意:
新的语文课程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古诗产生的年代较远,古代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风格等,都跟现代大不一样,而且古诗词语凝炼,跳跃度大,写法夸张。因此,小学教学古诗首先要使词语表象化,并使其强化(建立)、活化(转换)、优化(加工),即在意读诗文时,引导学生借助想象,将词语在脑海里形成主体画面。准确把握诗歌作品情感,仅仅拘泥于课文必学内容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作者的社会经历,文化教养,情趣爱好以及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而明诗意是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诗句,是一个把一句句精炼的诗的语言译成现代汉语的过程。这个训练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逐一落实字词以后,通过对每个诗句的串连通释,在整体上把握全诗,理解诗句的含义。
4、赏意境:
意境是由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景象融合而成的,而作为主观感受的“意”又往往寄寓在客观景象的“境”中,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入其“境”,才能使学生
“悟其神”,会其“意”,真正领悟到古诗的意境美。叶圣陶曾说过:“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象,如果抓住精要之处,指导一二句话,也许就够了,不一定要繁复冗长的讲说。”古诗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引导学生借助诗人的丰富联想,展开想象,领略诗人雄伟的气魄,以及诗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我们要诗情画意地教古诗,学生要诗情画意地学古再现意境是关键。
如教《赠汪伦》,教者借助投影、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汪伦送诗人李白的热闹、欢乐的场景,跟着一起跳一起唱,进而反复体味“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喻意,分享李汪之间的深情厚谊。
以上是我在教学古诗文中一些心得。我认为学习古诗文是孩子们一辈子的事,我们在小学阶段进行的古诗文教学活动,仅仅是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4
很高兴这次有幸参加了万载县第一批经典诵读培训班,接到培训通知时只知道关于国学的,想这是我感兴趣的科目,也是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新课题,所以对于这次培训我满怀期待。
当我报到后拿到课程安排表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课程中有“国学吟诵示范课《国学吟诵课堂》及讲座”、“诵读案例及现场指导”、“现代诵读示范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及讲座”、“诵读技巧与现场示范”、“中小学古诗文诵读与解析”、“中小学语文教学与经典诵读”这些专题讲座,我将用虔诚的心态,迎接这美好的培训。两天的培训,几位专家专业性非常强,旁征博引,侃侃而谈,使我对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经典文化的魅力,也切实体会到使命感和责任感。虽然学习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内容是充实的,有意义的。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学习后的收获:
一、经典诵读的意义——腹有诗书气自华
来自华东交大附属学校的何敏老师首先给我们展示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国学吟诵示范课《国学吟诵课堂》,课后并深刻地阐述了经典诵读的意义。
原国家教育部长柳斌说:“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诗经楚辞、孔孟之道、老庄哲学、史记汉赋、唐诗宋词如同浩瀚宇宙中一颗颗璀璨的星辰,闪烁着美丽迷人的光芒。这些源远流长的经典文化,集中了古代圣贤的智慧,是民族文化的结晶,可以养其心性,学会修身、合作,成为一生智慧、品格的源头活水;可以从小立人,长大立国,使民族自立于世界之林。外国人把我们的经典视为珍宝,日本、韩国把孔孟的儒家文化当成自己的民族文化,而我们有什么理由摒弃我们的经典?因此,诵读经典是传承文化的至关重要的通道。让学生学习经典文化,绝不仅仅是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启迪智慧,而是担当更重要的使命。
何敏老师还列举了很多名人读经典的得益,让我明白了经典诵读对一个人的`影响之大。经典诵读,到底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经典诵读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是的,研究表明:少年儿童时代是记忆的高峰阶段。诵读经典可以使孩子的记忆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可以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吸纳更优秀、更精粹的东西;可以使孩子逐渐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可以全面提升孩子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事实证明诵读经典,对学生道德、品行、性情、气质都会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极见功效的人格熏陶教育。最好的例子便是她自己所带的班级,孩子们不仅能熟读四书五经,还能会熟练吟唱,这些孩子无疑是幸福的。
二、语文教师该做什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来自江西师大附中的陈学敏老师讲了诸多的理论知识,他让我第一次明确了朗诵与朗读、诵读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他还讲解了诵读的技巧,并结合实例为我们做了示范,他一开口便不同寻常,那浑厚的嗓音,精彩的演绎,博得在场的阵阵掌声。
高安中学的丁艳萍老师从语言、形象与意蕴等方面带领我们深入文学作品的内部,在对比、解读中学习怎样鉴赏诗歌作品,让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诗歌文化的魅力。特别是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诵读示范课,逐字逐句地教授我们怎样去诵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甚至还细心地为我们学员每人印了一份诗歌以便讲解,比如:诗歌第一节中的第一句,“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引领我们理解字词“老水车”的意义,并从中感受它的时代;第二句中的“灯”“行”这些后鼻音的读法,找出重音、延长音等,以及整个小节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去朗读。这样反复地训练之后,达到她对我们朗读的期望。特别在最后一小节,因为是这首诗歌的高潮部分,所以她花了大量的时间来教授,除了在字、词中一个一个分析,还引导我们加上肢体语言和表现形式,她将我们分为三组,运用反复递进的表现形式,运用形象的肢体语言使我们对这首诗歌的最后一小节得到了感情的诠释,同时也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的激情爆发。
整个教授过程,让我们从一开始浅显地朗读再到激情澎湃,这样的诵读方式无不让我对她产生一种崇拜,也从中激发了我对诵读的热情。
学会诵读,鉴赏诗文,书法学习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技巧性相当强的课程,要很好地传承并发扬光大,必须依赖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来传授,这个重任就落在我们语文教师身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必须通过广泛阅读经典著作,学习一定的文学鉴赏理论,学会一些诵读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将语文教学延伸于课堂以外,融入到博大精深的中国古代文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做孩子诵读经典的领路人,让孩子从小诵读经典,成为传承文明的主人。
三、诵读经典的尝试——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经典诗文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文学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宝。它历经岁月陶洗,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培训结束后,我一直在思索我该怎样让孩子们在一生记忆力最旺盛、心灵最清澈的黄金时期直面经典,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而终身受益。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是我从经典中选出的给孩子们诵读的“经典”——《弟子规》。《弟子规》是集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之精华,是圣贤学问的根基。诵读《弟子规》也是教育学生思想,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好方法。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代老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就是要求学生背书。我记得何敏老师说过,她的班级都是利用早读课的十分钟时间,带领学生读读背背。每次诵读内容不多,刚开始时,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采用多媒体播放,学生跟念的形式,通过反复念,形成记忆。在诵读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她认为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在实践中能内化自己的道德行为,在家学会感激父母,尊敬父母,做父母的好孩子;在校,学会感激老师,尊敬老师,做各方面要求进步的好学生,从而营造很好的班级氛围。确实如何敏老师的预料,她的班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家里会主动去读书,家长的反馈也是很好。
学员诵读比赛中,听到同事们的激情诵读,每一种声音,每一种感情都让我感觉到了不一样的东西。陈学敏老师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对经典的领悟,我喜欢听经典诵读,从别人那里,感受一种新的感动。不知何时起,我喜欢上了朗诵,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来听,听着别人朗诵出来的文字,心灵被声音触动,文字变得鲜活。慢慢地,自己也想把文字读出来,戴上耳机,聆听自己的声音,虽然不能像别人的声音那样准确又富有变化,但聆听自己的心语,重温自己的感动,一次次地感动在自己的感动里。我更希望,在自己进步的过程中,学会怎样去教给孩子,让他们学会诵读,诵读出经典中那经典的韵味!
通过了这几天的专题培训,我深深地感受到经典对于我们现在的孩子是多么的重要,传统经典文化是真正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是中华民族的根,我们要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使中华的民族智慧、民族美德、民族精神深深扎根于我们以及孩子们的心中。
经典诵读的倡导人李振村先生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只看眼前的利益,那就让孩子拼命做各种练习题吧;如果着眼孩子一生的发展,那就让孩子们诵读经典吧。”有了这么多专家走在前沿,我坚信这种教育理念将成为我自己的发展方向,对我今后教学风格的形成也会起着巨大作用。感谢领导能让我参加这次培训,更加希望领导能让我多参加这类似的观摩。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5
语言的最深层的功用有时并不是直接能够感知到的。虽然文言诗文不再是现代社会主要的交流工具,在生活交往中似乎已没有必不可少的用途,但它承载着从汉文字诞生之日起至近代开始前的中国历史,中国历代许多伟大思想家、科学家、文学艺术家都使用这种语言,并且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今天我们要继承这笔遗产,就必须有阅读古书的能力。现代汉语应该是脱胎于古代汉语,且仍然保留了古代汉语的深层语义的语言,与古代汉语失去了联系的现代汉语必然由于文化底蕴的不足而显得浅薄和苍白。因此,在初中阶段加强文言诗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和人文素质,其意义非常重大,作为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
一、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古诗文教学的要求
根据新课程标准所编订的新版初中语文课本的一个十分明显的改进,就是课文当中的古诗文的比例大大增加了,这实质上也是对语言的工具性的深层次的理解和对文言诗文中丰富的人文因素的高度重视的结果。新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教学也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即“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初中语文教材中富含文学审美价值、人文文化因素的古诗文的篇目的增加,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一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为培养他们的传统文化素养,提高其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并且这对提高初中学生的现代文阅读和写作的档次也有帮助。而强调熟读尤其是强调背诵,对于改变目前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以讲代读的状况,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总之,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将古诗文的教学摆在一个较之过去更为重要的地位,针对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具有较明确的指向性。
二、初中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为多年的一线语文教师,笔者深感古诗词教学中还存在着若干问题:忽视古诗词教学的规律,不重视诵读教学,以讲代读的情况普遍;死记硬背,不注重理解,记不熟,记混,错别字现象严重;学生积累了一些文言词汇,翻译理解时不懂得用,面对句子,下不了手;古诗词作者介绍停留于简单的知识积累,如作者的字号称谓等,而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及作者本身的经历创作风格等相关情况涉之甚少;教师要求学生对文言词汇进行梳理积累,学生做不到;学生对古诗词只是简单的翻译,字面上的理解,不关注古诗词的鉴赏美读,忽视古诗词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学生学古诗词的热情不高,兴趣不
浓等。
三、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重视诵读教学,以读促学
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对于诵读有如下论述:“作品读得越好,学生就越能懂得和受它感染。”“全部了解一个作品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好好地高声诵读。作品一被诵读就成为好懂的了。”“诵读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理解与懂得,而且还在于熟悉。”可以说,学习古诗词,必须尊重和继承的基本规律就是诵读。钱梦龙老师就主张:“不妨让学生适当学一点吟咏之法,所谓‘三分诗,七分吟’,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方能领略其韵味。”可见古诗词诵读对加强感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必须把诵读作为教学重点,而且要保质保量完成。
教师要教会学生诵读,要读准节奏,正确停顿,读出语气,读出情感,读出音乐美,同时教会学生在读中培养语感,领悟文本内容,在读中感受古典诗词的独特艺术魅力。
(二)遵循记忆规律,科学记诵古诗词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当中的.瑰宝,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人文底蕴的打造都有着重要作用。积累下的古诗词是学生一生的财富,所以古诗词记诵一定要抛开功利性的目的,而要长久记忆,深入内心。这就需要遵循记忆规律,科学记诵。在教学古诗词时,首先应该清楚记忆是一个不断巩固的过程,由瞬时记忆到短时记忆,再到长期记忆有一个转化过程。也就是说,要想记准、记牢、记久古诗词,必须不断“温故”,“学而时习之”。古诗词的记诵,理解应贯穿在一段时间,甚至可以是整个学期,让学生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反复诵读,在不知不觉中熟记古诗词,并加深对古诗词的感知和理解。这样,所学古诗词也会在日后真正成为一笔润泽人生的财富而不是在考试后付诸脑后。
(三)反对死记硬背,加强理解、阅读和积累
理解是记忆的第一步,是记忆的前提和基础。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则记忆内容更准确,记忆时间更长。在没有充分理解句意的情况下,就盲目背诵,一方面机械记忆,不易记;另方面学生容易在默写时因不理解而记不准或写错别字。因此,应在学生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要求其背诵默写。
另外,词义识记和诗文阅读应该是一个互为因果的关系,学生掌握的古汉语词汇太少,必然无法完成古诗文阅读,而记不住古诗文词义,根源恐怕在于古诗文的见识数量太少。古诗文常见词语的呈现次数不够,大脑中烙下的印记不深,就不易记住或想起来。高中生之所以对古诗文理解力强些,除年龄大、理解力强些外,见得多应该
是重要原因。因此,除课文外,教师选择一定量的课外古诗文供学生阅读是重要策略。
(四)详细书写作者简介,增强对古诗词的感悟
古代词教学强调知人论世,这就要求我们介绍作者时,不应介绍只是空洞的字号称谓生活时代,更应关注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本身的重大经历和创作风格等。
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应更深层次地走近作者,不只见古诗词的“骨头”,更要见其“血肉”。教师在介绍作者时要能够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把一个充满立体感的作者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走近作者,融进作者营造的情感世界,最终更好地“披文以入情”。
(五)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
文言字词的积累掌握,有一个从分散到集中,从不自觉到有意识的梳理归纳过程,经过这个过程,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水平才会逐步提高。比如“也”字,当我们见识了一定数量的有“也”字的句子后,老师引导学生集中理解归纳:“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余闻之也久。”“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也”是语气词,至于表示什么样的语气,在句中翻译不翻译、怎样翻译,则要根据句子的形式及“也”字在句中的位置来定。文言实词意思的确定,尽管可以采用语言环境推断法、多音字不同读音辨析法、词性变化辨析法、依据通假规律辨析法、从已知到未知推断词义法等,但见识到一定量时的归纳整理,能使学习变得简单容易。如“长”读“chang”时,可作名词,意为“长度”,例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可作形容词,其中一个意思是“两端之间距离大”。也许,这样梳理归纳以后,学生记起来还会有些困难,教师还可进一步动脑筋,比如,把几个意思编成一个故事,编成几句顺口溜等,帮助学生巧记。
此外,学会鉴赏古诗词,古诗词赏析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高尚人格情操的提供了绝佳的教育素材。古诗词赏析理应引起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的关注。
总之,古诗词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执教者一定要重视古诗词教学,给予古诗词教学更多的时间、空间,并遵循古诗词教学的规律,使古诗词教学真正由低质走向高效。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6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古诗教学是语文课程中重要的一个版块,每个学年都规定有具体的数目。会背会理解,能品意境是我们语文老师进行古诗教学的基本要求。大部分老师在教授古诗时常犯的一个垢病是:每一首古诗采用千篇一律的方法,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叶圣陶老师曾说过“古诗教学,重在陶冶情操,扩展想像,如果能抓住要点,讲解其中一两句就可以了,不必进行繁复冗长的讲解。”为此,我认为一个老师在组织学习古诗时,首先是要对古诗进行全盘的备课。只有对古诗的背景、作者等方面了如指掌才能对古诗进行有效的教学。
紧扣课改理念,为师者首要观念转变,摒弃教师板书,学生抄记的确满堂灌思想。要想法设想引导学生转变方式,尝试自学。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教学要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新理念下的`古诗词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在教学古诗《江雪》时,由于这首诗内涵丰富,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每一部分我都是放手让学生尝试在前,学生能学会的就不教,确实不能学会的也是先让他们自学后再教。充分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尝试朗读、尝试讲诗意、尝试自己解答疑难问题,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很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告诉我们,诗进入了学生头脑,是诗意迸发的前提。二、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程序。自学了解作者,查阅写作背景,熟读成诵,尝试理解诗意,体会表达感情。三。教会学生理解诗句的办法。常有、较有效的办法是拆字理解连成句子的办法。四。举行快速背诵古诗比赛。提示法,对仗法。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7
20xx年12月24日,教研组组织我们学习了空中课堂实录课,上海市闵行区莘松中学张一凡老师执教的《古诗三首》一课,这篇课文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共三首古诗,这堂课讲了第二首《寒食》和第三首《十五夜望月》。
课堂伊始,张老师从诗意,诗情两个方面指导大家回顾复习了课文第一首古诗《迢迢牵牛星》,接下来的教学,她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环节
①品读《寒食》;
②品读《十五夜望月》;
③课堂小结;
④积累拓展;
⑤布置作业。轻轻松松完成了两首古诗的教学工作。
近24分钟的教学时间,张老师把两首古诗解析得清清楚楚,教学设计简洁明了,重难点突出。古诗品读部分设计大致相同,先指导学生了解文化常识,然后借助古诗注释完成学习任务,逐句品读感悟,理解古诗蕴含的.思想感情。小结内容后,积累部分布置了同是描写中华传统节日的《生查子.元夕》、《元日》两首古诗的学习积累,既是复习巩固,也是学习新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指导学生读中悟,悟中品,感悟古诗魅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张老师的解析由景及情,环环相连层层深入,设计巧妙、构思新颖。两首古诗容量大,知识点多,但脉络分明,结构清楚,张老师的教学为我们提供了范例。
听课完毕有个题外的想法,上海空中课堂这样的教学平台,所选课程的教学设计和方法比较适合一线城市的学生参照学习,如果按这样的教学进度完成线下教学任务,大部分学生极有可能听不懂跟不上。所以,张老师的教学方法只能借鉴学习,不能照搬照抄,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补足基础知识部分,让学生真正学得轻松学得懂。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8
古诗词教学模式:
四联五步教学法,即四种教学方法和五步教学流程的结合。
四种方法:
1、课前查解诗疑
2、引导学总结法
3、多指导勤归纳
4、仿方法督自学。
五步教学流程:
第一步,解诗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能够捕捉到很多信息。古诗的题目较为凝炼,必须花一番工夫才能真正理解。如《咏柳》一诗是描写春天的古诗,诗人贺知章回乡时看到河边的垂柳,满树如玉、柳芽新发,即景生情,兴之所至写下来的。在教学时教师以“咏”字入题,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理解“咏”字,再进一步理解诗题《咏柳》,这样教学,既培养了学生联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9
小学古诗词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如果把握不好,就容易让学生失去对古诗词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在今后的古诗词学习中被动。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目的是领略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激发爱国热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品位,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力和鉴赏力。
如何在教学中把握好小学古诗词的教学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把握好教学方法。第一,注意背诵总量要求,因学生发育有个性差异,但要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完成。第二,课内诵读与课外诵读相结合,拓展诵读空间,适度加大诵读的容量。第三,科学检测与评价。一是诵读数量;二是诵读质量;三是名句妙语的积累。
古人云: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小学生只有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才能充分地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诗词的浸润,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达到思维和能力上的“质”的提升。
如何在在有效的时间内,实行“量”的积累呢,我在借鉴了优秀老师的做法后,制定了以下计划:一,每周背一首课外古诗,周一开始就将古诗写在教室后面黑板上,每节语文课上课之前,让孩子熟读一遍,能背的就背,背不下来的,就读。二,每周用一个早读来复习所学过的古诗。三,每周用一节课来让孩子比赛背古诗,这样既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作为教师,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要想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必须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修养,要经常阅读古诗词,增强自身的国学文化素养。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才能更好的去引导学生。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10
这次远程教育,我认真学习了必修和选修的各门课程,受益匪浅。特别是观赏了胡慧玲和李丽老师的《套中人》“同课异构”示范课,很受启发,认识到要使课堂有效高效,同组的语文老师就要多上这样的课,使我们语文课更精彩,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同课异构”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施方面做到“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真“同课异构”的教研方式,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赏析两位老师的示范课后,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她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她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她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她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两位老师的课突出优点是:
1.课堂问题的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难易适度,既不太简单让孩子觉得没意思不愿意作答,也不过于复杂,使孩子们够也够不着。
2.在讲授离学生时代较远的内容时,利用视频使教学效果提升通过直观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切实感受。胡慧玲老师利用多媒体参与教学就比较直观。
3.课堂上老师眼里有每一位学生,把每一个孩子都放到重要的位子上,避免讲课好像只是给部分学生讲,达到面向全体,真正提高了教学质量。比如两位老师让学生讨论时就关注到每个学生。
4.课堂教学不拘于形式,不让教学流程封锁自己的思路,对于随时出现的状况完全灵活变通,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为实现某一个教学目的而设置。不把时间局限的太死,遇到比较难懂的问题或者是非常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深使学生学的更多的环节,就多用一些时间;而对于一些通俗易懂的问题就可以一带而过。比如李丽老师“拓展的内容”就很深入,让学生对“套中人”有更深入地认识。
两位老师凭借深厚语文功底把《套中人》这一“难上”的课上得如此精彩,给人很多思考。课堂内容丰富而有条不紊,实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过我更喜欢李丽老师没用多媒体上的课,“四读”就把课堂要讲的问题概括进去,课堂内容多而学生探讨的问题深入,可见李老师驾驭课堂功底更了得!
下塘中学盛丽萍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11
1、每个园地里的日期月累.古诗背诵.默写。
2、劝学唐代: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3、要学习做诗词,最主要的两个因素,个人认为是诗外的阅历,第二个是坚持。苏轼曾经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思就是说诗歌绝对不是简单的几句话而已。诗言志,它是通过诗歌这种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情志。所以载体是表面的,而作者的情志才是最主要的。这些情志的构成,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等,当读者读到作者的诗歌时,就能体会到那种不一般的情操。那么要具备正确的三观,需要多读书,多经历,多感悟。当拥有了这些,那么还得保持纯真的心。因为正是站在纯真的心的基础上,来体会这个世界,才能看得到真实和善良和美丽。除了作者的修为水平外,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载体,要用短短的数句话把意思表达明白,也是需要一定的文学功底的。对汉语言的把握,对音律的感觉,都需要长期的练习和学习。这个就是属于技术上的范畴。因此在语言上的进步是需要长期积累的。而阅历的增加也是需要长期积累的。明白了这两点,都一些教学的诗词教程,加上一些别人的作品,来体会诗歌的感觉。就会步入熟能生巧的地步。
4、如杨万里的《初入淮河四绝句》。如果没有诗下的注释,我们只认为这是一首写景的诗。但加上注释,我们可以判断出这首诗表面句句在写景,实则是通过写景表达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5、多读,多学,多品,学习诗词的写作方法,创作要素,平仄的用法,及押韵等要求。只要掌握写诗词的精髓,定会学会写诗的。
6、如何学习作诗词:先弄清何为诗何为词,诗有旧体古诗与近体诗,有五言诗七言诗,五律七律。诗不仅要有格律,还要有优美的意境,好的诗意,平仄对仗工整押韵(一三五不问,二四六分明)。律诗的第一行要点明题要,突出主题。三行四行上下联之间,五行六行上下联之间必须平仄对仗工整相对。显示出律诗抑扬顿挫琅琅上口的音律美。词盛于宋朝,中国传统文化美其唐诗宋词。词不仅含蓄委婉优美,它必须先有一个明确的词牌名,它与诗的区别是每行不拘字数,每行字数可长可短,不限于诗分五言七言。只是词分上下阙,上下阙每阙字数一致相同,平仄相对,词性一样。在了解掌握诗词的基础上多看优秀的诗词,透过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弄清作者作品的表达意图,然后认真潜心全身心投入作者的作品中,阅读理解并背诵其意境优美的诗词,从诗词的意境韵律中发现美,并汲取其营养美。不断吸收优美诗词的文学营养,丰富自己的诗词文学知识,积累诗词文学的优良经验,提升自身的诗词文学素养,然后借鉴优美诗词在真慎实感灵感迸发时丰富想象学习写诗词。真可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功到自然成。
7、烟霏迷漫复飞虹。
8、作诗词,首先必须了解诗词的格式及韵角,还必须了解每一个朝代每一个人文的不同风格,多学习多鉴赏多模拟。同时要有灵感,灵感来于生活实践和用心感悟感知,往往作诗词有时是一触即发的事情
9、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中华文化的历史文化知识蕴含在古诗文经典中,背下这些优秀篇章,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
10、要写好诗词,首先,要对诗词有基本的了解,这就需要对诗词有一定的阅读量。在有了对诗词的初步认识之后,再找出诗词的基本规律。诗一般情况下,可分为五言、五律、七言、七律等几大类。词则有多种词牌可供填写。诗和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讲究押韵、平仄、对仗等。《平水韵》《词林正韵》《中华新韵》都是研究韵脚比较经典和常用的工具书,因为押韵都在句末之字,所以称为韵脚。平仄可以根据古声乐“宫、商、角、徵、羽”来研究,如果对照汉语拼音的一、二、三、四声来讲,就是平仄里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五音中多出来的,对于初学诗词来说,也是平仄里最难的,称为入声。简单来说,就是短而促的平声音也算在仄声字内,搞懂了入声字,基本也就搞懂平仄的关系了。《声律启蒙》当然是最高学习对仗、押韵、平仄的工具书,可以死记硬背一下,大有裨益。诗大体上都是字数相等的,比如五言诗,七言诗,也有字数不相同的,相对冷僻,不便于初学者研究。而词和诗不同的特点在于他字数不相等,有长有短,七个、六个、五个……一个字都可以成句。但它也有规律,词都有词牌,就是固定的格式,要根据它的格式写,所以称为填词。不但要根据它的格式,而且还要根据它的要求,也就是哪个字要平音哪个字要仄音,哪个字要押韵,都是有严格要求的,不能错。古时的词都是根据五音为谱,可以唱出来了的。所以有“有井水处,便有柳词可歌”;“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之类的记载。著名的《白香词谱》便收录了多首词牌,诗词爱好可据此谱填写自己喜爱的词。
11、拼音复习(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12、学习古诗词的步骤和方法
13、一类字会默写和组词,二类字认识并会注音。
14、千里黄河壶口收,
15、提高语言文字能力,学生头脑中有大量的名篇佳句,还担心他将来写文章不文思泉涌,出口成章?
16、上课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兴趣和积极性。
1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18、诗言志。诗词创作讲求炼词,萃意,融境,生情。情若诗之魂,词,意,境为诗之三维,一首诗的高度,取决于作者三维的认知及情感的取向。书到今生读已迟。此言对诗词创作再合适不过。这个时代是快节奏的,而诗歌之美在慢慢品味,生活的压力使人更倾向于笑料快餐,但任何年代,腹有诗书气自华,绝非虚言,略通诗意,勿枉此生!
19、学习古诗词需要掌握正确的步骤和方法。鉴赏古诗词要注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主题思想。如何在短时间内准确地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歌的主旨,进而鉴赏诗歌的写作手法,应该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注意五方面内容。
20、近期又到黄河边转了一回,在经过峰恋的吕梁山脉,黄河别有一番景象,有感写下:
2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2、在课堂上解决知识点,课下不留书面作业,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课外阅读。
23、能区分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并会组词。积累学过的四字词语和近,反义词。
24、平时多练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每天各练一篇
25、磐间翻滚波涛吼,
26、这问题就不抄官面文章了,建议您先买一本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概要先学习一下基本的格律,押韵这种。金庸先生刚开始写小说,做回目,就是学习了王力先生的这本论诗词的小书,改进了回目的格律。第二就是多读书,多读古人诗词。所谓学好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嘛。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27、增强记忆力,记忆古诗文,无疑等于每天做一套脑体操。
28、一、结合注释,了解创作背景。
29、熟练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按课文内容填空),每个课后的读一读.记一记。
30、看图写话,学会看清图意,运用方能公式。
31、班级内学生在学前教育阶段参加辅导班或幼儿园小学化教育情况。
32、生活在黄河边,时常感慨黄河的内陆河的宽广,音乐有《黄河大合唱》,书画有《黄河魂》,自己不擅乐及画,用书写来描就母亲河的壮美!
33、观壶口瀑布
34、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能经常进行古诗文朗读比赛,即可形成壮观的朗读氛围。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12
前天有幸组织了南宁沛鸿民族中学和靖西县民族中学两所学校在靖西县民族中学进行语文学科“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展示课活动,听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想不到语文课堂让学生动起来,其实也是很精彩。特别是沛鸿民族中学王老师的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一直在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均由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完成,课堂教学非常高效,王老师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年教龄,但是她的教学基本功的确扎实,驾驭课堂的能力真的是一流。我们都知道,即使是你的课备得再细,考虑得再周到,可是课堂随机生成的东西还是有的,毕竟我们的学生有很多,他们的思维都十分活跃,早已经不再被老师所束缚了,但是王老师对课堂的突发情况处理得恰到好处,真是值得我县前来观摩的教师学习、思考。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研员,每年听课评课机会很多,但参加由两所学校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来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课文,这种“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观摩还真是头一次看到、听到,通过这次的“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活动,使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教师我感觉多教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听一遍有一遍的心得。记得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特别是观摩“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又听了南宁沛鸿民族中学李老师的精彩评课以及教师的议课之后,我觉得有必要把这种感受和理解记下来,对别人对自己都会有所启发。
王老师借班上课,事先没有跟学生见过面,可以说备课是从零备起。但王老师所具备的控制课堂教学的底气令人佩服,展示了自己的风采,显示了一个名师应该具有的扎实的知识贮备和点评引导的智慧。王老师在这节课所用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读—译—背—练”,她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整个课堂学生都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就好起来了。
首先第一个环节——“读”:这节课王老师先让个别学生朗读课文,同时由学生对读错的字进行矫正,老师进行适当的朗读的指导,接下来老师再范读课文,学生再读课文,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节课就是在反复朗读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第二个环节——“译”: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量采用“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传授和接受,忽视探究和体验。王老师这节课不按传统教学方式串讲全文,而是在同学的合作下翻译了第一句,这个过程中老师只做一些难点的点拨,然后让学生按这种方式试译课文第一段,学生首先自己译,然后合作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就这样学生很快就把第一段翻译了。学生感觉到其实这些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自己也能完成的,兴趣一来,接下来的.其他段落的翻译也就很快给解决了。
第三个环节——“背”:这节课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做了必要的板书:六个人物的姓名以及使动用法“苦、老、饿、空乏、拂”等这几个词语,再学生多次朗读后,看着板书就能把课文背诵下来。这节课老师能够让学生自由、快乐、放松地学习。在这种学习状态下,学生在课堂上的智力和情感可以达到峰值,达成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从内心喜欢语文,课文很快就能背诵下来了。真想不到一节课学生能有这么大的能量,能做这么多的事,平时我们上课,讲了满满一节课,学生既不能翻译课文,也不能当堂背诵课文,要背这样一篇篇幅短小,有音韵美和节奏感的文章,有时一个星期学生都背不下来,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第四个环节——“练”:练习设计要灵活多变,注重了习题的开放性和发展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熟练灵活地解决问题,开发学生潜能。老师对一些常见文言实词、虚词本节课有而其他课文意思不一样的,都能例举出来,对文中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比较、总结。这节课的练习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精心设计,针对性强、富有实效。
王老师一步一步的教学,一环环的紧扣,让我感觉老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做了详细的准备,每一步要做什么,学生要达到什么效果,都很明确,而且按照学生的能力范围,基本都能达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更好。对于组织教学,王老师也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去学习,因此,我从中学到了:一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性;二是备课应该注意更多的细节;三是对于学生的教学,从哪些方面入手能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而参与同课异构课堂展示的靖西县民族中学何教师,则基本被预先设计好的教案束缚住了。尽管整个课堂教学流程流畅,但是由于有十个教学环节,没有敢于让学生尽情发挥,很多在课堂交流中产生的话题并没有得到扩展和有效地升华,令人遗憾。有很多次,到了一个关键节点,只有教师一引导就可以达到另外一个高度,但是都噶然而止,我们在下面听课,有种干着急使不上劲的感觉。比如,进入课文翻译这个环节,几个同学因“苦、劳、饿、空乏、拂”等词类活用的几个词语翻译不出来,卡壳了,这时,老师没有给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时间、空间,也没有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教学流程的约束下,便在屏幕上把翻译投出来了,这直接影响了老师对学生表现的积极肯定,上课氛围自然就受到了影响。接下来的几个环节,因为时间关系老师上课推进速度很快,师生交流流于形式,只是简单的问答,效果不是很好。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形成了浓郁的教研氛围,大家达到共同学习,共同研究探讨,共同提高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从异中领悟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语文课,快节奏、大容量当然也有实效,但适当多给学生一点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一些动手动脑的机会,或许更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该说,叫学生说说;该写放手让学生写;该搜集资料,就让学生去搜集;该讨论的问题,就让学生合作探究一番。听完了这两节课,对语文课堂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真正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在语文课堂中让学生动起来。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13
“传承百年经典---古诗文吟诵”|学习体会、银河小学---陈晓玲
我国历史悠久,古典诗文更是灿若星河,它语言精湛,意境深远,情韵悠长,经典诗文亲近自然,启迪人生,修身养性,自强不息。它像丝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地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的心灵,润泽着一批又一批炎黄子孙的生命。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汲取中华经典之精华,打造我们人生美好心灵。随着时光飞逝,蓦然回首,我于20xx年7月10-16日参加了由北京民族大学的徐顺建老师在东莞松山湖试验小学主持的第10届”传承百年经典---古诗文”吟诵培训班学习.通过学习,让我的思想认识得到升华:经典诗文诵读不再是语文教学的延续而是成为建设书香校园的途径,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载体,是师生生命成长的需要。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喜悦:学生在经典诵读中,知仁爱、懂礼节;有了读书的兴趣和阅读的习惯;感受、体验着传统文化的博大,无痕的溶入了爱的教育。经典诗文能伴随孩子们快乐成长。
随着诵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就能逐渐得到培养,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就得以贯彻.一个爱读书、爱学习,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乐意与他人交流、合作,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的好风气就会得以彰显经典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因素,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品德和审美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经典诗文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其中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审美意识,流淌着历代贤达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悲天悯人的精神。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这些经典,毫无疑问,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育,都有着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
诵读经典提高教师素养.“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多么精炼的八个大字,它告诉我们,做一件事如果连自己都不想去做,不要强迫别人做到,别人即使做但并不乐意,只是敢怒不敢言罢了。我们作为一个班的管理者,管理的对象是学生,虽然是年纪比较小,也同样要
有“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更要做事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则先做到,如今, 经典诗文的背诵已然成为了一种时尚,全国许多地方学生手捧唐诗宋词,时时可闻他们珠玉落盘的诵读。这样的耳濡目染是可喜的: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中学生知道了该如何学习;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学生懂得了孝敬父母;在“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中知道了怎样做人;在“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中懂得了团结合作的重要;在“先天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句中明白了自己肩上的责任,通过反复吟诵,引领了师生的思想,净化了师生的灵魂,润泽师生的人生。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14
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体会到古诗词鉴赏与教学的重要性,并收获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古诗词鉴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古诗词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常常需要学生用心品味、欣赏。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每一个字词、每一句话的含义和表达方式,帮助他们感受其中蕴含的美和情感。通过鉴赏古诗词,学生的审美意识得到了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其次,古诗词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古诗词往往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蕴,需要读者通过一些间接的信息来理解和推测。在鉴赏过程中,我常常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古诗词中的隐喻、象征和意象等,促使他们展开联想、拓展思维。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学会了思辨、阐释,提高了逻辑推理和批判思维能力。
再次,古诗词鉴赏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古诗词不仅仅是一个个独立的美文,背后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在教学中,我常常结合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故事等,帮助学生了解和感知背后的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认知得到了加深,他们也对中国文化充满了兴趣。
此外,古诗词鉴赏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古诗词以短小精悍的形式表达丰富的情感,通过阅读和鉴赏古诗词,学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生活、人情和自然的感悟和表达。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诗意,进一步沉浸其中,从而产生共鸣和情感共振。通过与古诗词对话,学生的情感世界得到了拓展和丰富。
最后,古诗词鉴赏也需要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言,传统的朗读和默诵方式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注重课堂的互动交流,还常常采用多媒体技术、游戏和小组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愉悦的氛围中去鉴赏古诗词。通过这样的创造性教学,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
综上所述,古诗词鉴赏与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世界,并激发学习兴趣。作为教师,我将继续探索创新的教学方式,致力于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让他们在古诗词的世界中感受人世间的美好和情感的熏陶。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15
阅读了余映潮的《谈日记》,思考良多,而最大的感触是教师应做一个勤写教育日记的人。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书中写到:“我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那种连续记了10年、20年甚至30年的教师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老师,都有他自己的体系、自己的教育学修养。” “只要你是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的,你就要尊重这个记事簿和尊重自己,把它一年又一年地记录和保存下去。这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日记,同时也是你对一个较长时期的教学和教育过程进行概括性分析的准备工作。凡是引起你的`注意的,甚至引起你一些模糊的猜想的每一个事实,你都把它记入记事簿里。积累事实,善于从具体事物中看出共性的东西──这是一种智力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必然会有那么一个时刻,你会顿然醒悟,那长久躲闪着你的真理的实质,会突然在你面前打开。”正因为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个真正的教育日记的实践者,所以他道出的话语才真实、贴切。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学习、积累和反思,教育日记在这三个方面都可以起到作用:第
一、帮助教师的专业学习。
教育日记中记载的教育理论、读书心得、名家经验、名言警句等都能帮助教师学习成长。第
二、帮助教师积累资料。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每天都要做很多的事情,也都有值得记忆的东西。只有勤于动笔,我们才能为自己留下更多的有价值的回忆。第
三、帮助教师的自我反思。
一个人在工作中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时失败和挫折经过反思更能变成一种财富。我们每日看似平凡、单调、重复的工作中就蕴藏着某些重要的教育现象或教育规律,如果善于积累和反思,那就可以成为我们工作创新的源泉。此外,我们也可以在教育日记中倾诉自己的苦闷和彷徨,缓解工作中的压力,以更轻松的心态开始新的一天。
教育日记的内容多种多样,只要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和规律都可以做记录,比如:
第一、记录一些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既可以作为我们写文章时的论据,又可以丰富我们的谈话。只要看到好的句子,或一段,或几行,或三言两语,不在乎多少,在乎这句话的分量,有价值的,就记录下来。
第二、记录成功的教育事例。
在我们的工作中,会有一些成功的事例。记下自己成功的案例,包括对“问题学生”一次成功的转化、一堂成功的课、一次成功的主题班会活动等等,这是自己最宝贵的财富。当我们再次遇到相同的情境时,那成功的经验就立刻浮现在眼前了,从而使自己的工作游刃有余。
第三、记下失败的事例。
我们每天的工作都有收获,也都有过失。我认为失败的事情,更应该一记,因为它更能帮助一个人进步。在日记中是有勇气讲述自己的失败的,叙述事件的经过,分析失败的原因,为自己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再次遇到这一问题打好预防针,是非常有好处的。
第四、记下和学生的交流
。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师生的交流也就必不可少。当然,我们每天要面对不同的学生说许多的话,所以要选取典型的、有用的材料进行记录。
第五、记录自己的体验、感想、反思。
如针对班级中自习课学生经常讲话的现象,实施不同的解决方案并分析不同方案的效果。针对某种现象可以记录自己的感想和思考。
教育日记的形式不但可以是书面记载,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写博客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教育日记可以成为我们工作资料库,如果我们能够充分的利用好这个资料库,相信我们会更快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06-28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05-27
(精选)古诗教学心得体会05-29
古诗教学培训心得体会12-07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荐】11-18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热】11-18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热门】11-18
【荐】古诗教学心得体会11-18
古诗教学心得体会范文05-19
【热】古诗教学心得体会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