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心得>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心得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心得

时间:2024-07-22 10:58:47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心得

  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心得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心得1

  感觉很久都没有遇到过这样质量高的培训了。这次学习,让我收获匪浅。总觉得意犹未尽,还想继续学习,让更多精彩的知识和思想进入自己的大脑中,指导自己的教学。现将自己的一些心得整理如下:

  一、教师要树立人格威信。

  《道德与法治》要教得好,首先得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让自己的道德和人格魅力从行动上去影响学生。

  1、老师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建立起专业威信。要懂得教什么、懂得怎么教,懂得如何高效地教。这样才能让人有信服力,让孩子尊重,让孩子信服。

  2、做一个善于发现、表扬学生优点的老师。在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中,我们知道了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所以,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对孩子的评价,应该自己斟酌。这样说了,就能让他改掉以前的坏毛病吗?我有没有其他的更好的方法来纠正他?

  3、让自己更有耐心。对于孩子的坏毛病,要充分认识到坏毛病的顽固恢复现象,要反复抓,抓反复。察觉到不对就应该纠正,而不是抱着一劳永逸的天真想法。

  4、采用“说服”的方式对待孩子,应该用“名片效应”拉近孩子们的距离。“你们怎么搞的”只会把自己推向孩子的反面,手机版让孩子心理距离更远。然后用“门槛效应”“得寸进尺”,让孩子一步一步完成小目标,强化后达到需求。用“南风效应”润物无声,避免劈头盖脸的惩罚,让孩子保留自尊心。最后避免超限效应,“点到为止”,避免长篇大论惹人厌烦,讲清规则即可。

  5、如果真的要惩罚孩子,应该选择在一个相同的情境中进行。吃饭时候骂孩子上学做的不好的事只会让人觉得反感,应该在有空档时,或者在他欺负人的时候进行教育。

  6、惩罚时还需要注意方式,要尽量让孩子喜欢的目标不要达成。在喜欢讲话时,老师、父母的责骂,只会让他骂的更凶,助长了行为的强度。在喜欢游泳时,朝着河里追只会让他达成“去河里游泳”的愿望,应该从河边往岸上赶。

  人格威信是从教学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起来的,应该从小事做起。

  二、在教学中,要把握一些关键问题。

  《道德与法治》不是简单的一堂课,它是知识的总和,教导学生如何生活,但又在此之上拔高,更进一步的培养孩子的人格素养,形成真正的道德。因此,需要重视的问题如下:

  1、我们不能把课程上成语文课、科学课、美术课、手工课、习惯课。我们在教课的时候,应该为孩子的三观奠定基础,使用的方法、材料、解读必须落在“德”上。

  2、教学设计的“主题性”。低段每册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教育主题,每个学期都有一个学期教学目标。在此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这门课的定位是什么。根据这个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知道:课程标准;孩子道德发展的转光,生活的现实情况,需要解决什么。从孩子的成长中,需要完成什么任务。

  3、学习方式的探究性。一年级学习的主要方式是感受体验型。二年级到的学习的方式由体验型变为了探究型。如在二年级的辨析式环节中,不是列出情况判断对错,而是应该考虑各种情况进行判断。

  4、辨析问题的开放性。我们在判断问题时,往往应该思考问题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而不是单纯地判断对错。

  5、范例的示范性。在课文中的例子,如果要进行替换,需要想想是不是问题被替换掉了,或者教学的思路被替换掉了。

  6、教学设计的选择性。

  7、教学过程中的“实在性”。在课堂上,最重要的不是让孩子讲正确的话,而是讲真是真诚的话。

  三、对自己教学课程的反思。

  我再上《我是一张纸》时,教学目标是:为什么要节约用纸。推论步骤为:纸用途广,纸来之不易,纸历史悠久,从而推断出,应该节约用纸。

  但实际上,有用才是资源,这是功利性的逻辑。如果对我们有用作为该不该珍惜的评判标准,那么即使是美,也是为了我们生活的装饰品。那些纯粹为了好玩、纯粹的奇妙,就会消失掉。

  思维是有习惯性的,如果用经济学原理去解释纸的来之不易才能珍惜,那么久不是纯粹的'德行。文化把历史换成了数学概念,对人文方面的感知就少了。德育,不是知识的堆砌、技术的难易、功利性的判断。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从“节约用纸”到“我是一张纸”的概念性转换。

  正确的做法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共在”的世界观——我与世界息息相关。纸对我们是“陪伴”,是“朋友”,而不是“工具”和“资源”。

  纸有着丰富的样子,与我们时刻相伴。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情绪去与纸思考、互动,他们也会变成相应的样子。例:纸经过加工后,变成了一朵花。他是我们息息相关的心情之花。艺术能让纸变成“艺术的纸”,快乐能让纸变成“快乐的纸”。

  纸是生命的转化,是智慧的结晶。从树到树叶,再到纸,大树的生命力转化到了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少用一张纸,就是挽救了一分树的生命。

  同时,纸也是先人的智慧结晶。纸是中国人的骄傲,他是我们对世界的贡献。在我们手里的纸,穿越过悠悠岁月,从发明第一张纸的祖先手里,传到了我们的手里。“悠久的历史”中,流淌的是智慧、是文化。

  总而言之,我们这门《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以孩子的德育为主的课程。在教学中,应该对如何培养孩子的德育做出贡献,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

  在我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修行自己的品德,让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的影响身边的孩子,同时,在备课中也尽量以纯粹的道德进行考虑,而不是用功利性等错误的思想指引孩子。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心得2

  一、小学道德与法制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过于单一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呈现的教学内容可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道德与法制是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属于小学阶段的通用教材,教师应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适当扩展教学内容,可选择生活中的素材,对其进行整合与补充,展现出其教学价值,使教学内容更具真实性。但是,从当前小学道德与法制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大多情况只是讲解教材内容,没有为学生挖掘更多教学资源,难以为学生呈现多样化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式陈旧

  在小学的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大多以教师为主导地位展开内容的讲解,即使大部分的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在实际的教学上仍然不能有效利用,使得道德与法制教学没有融入到教学的信息化发展中,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此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特点,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应重视学生的体验。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为提高课堂的纪律效果,小组讨论以及情景表演等教学方式的应用较少,导致课堂难以将学生作为主体,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课堂的有效性[1]。

  (三)缺乏学法指导环节

  要提高小学的道德与法制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学生方法是重点部分。所以教师应该适当对学生展开学法指导。此学科的教学的教学目标不但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学生的法制意识,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实践平台,不断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在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下,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被应用在小学教育当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的确使课堂更具趣味性,但是如果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缺乏正确的学法指导,实际的教学效率并不高。

  二、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打造生活化课堂,丰富教学内容

  道德内容存在生活当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教学与其他的知识教学不同,应让学生在生活当中获得体验,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新课标中强调道德与法制的教学应将学生的生活作为基础,通过生活逐渐形成道德的发展。因此,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模拟生活场景,为学生展现实际的生活。倡导学生按照教材中的指导进行生活和学习。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真实的生活场景,不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进而能将学习到的道德知识应用到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当中。

  例如:在讲解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我们小点儿声”这一课的内容时,主要的教学目标时指导学生指导什么时候应该小声。在课堂教学中,可使用情境教学方式,为学生开展故事交流活动,引导其养成文明说话的好习惯。上课时为了向学生呈现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可收集各种故事和图片,然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同时为展现出课堂教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可为学生创设交流情境,并向学生展示情境视频,如:学生在班级内大声喧哗、下课打闹、搬动桌椅、重重关门等。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这样的场合下大家是什么感觉?”、“说一说班级中哪些声音让你觉得不愉快?”、“同学们认为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让学生展开积极的交流和讨论,学生们很快就讨论出结果,要从自身做起,不要在班级内大声喧哗、在下课时禁止打闹、轻搬桌椅、轻轻关门等,时刻提醒自己在公共场合要小声说话。通过课堂中将道德知识以生活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学会在公共场合自觉降低声音,做到不影响其他人,并且知道在公共场合小声说话属于讲文明的行为,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2]。在讲解“上学路上”一课时,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观看交通标识,同时为学生播放各类交通事故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在日常的行为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强化法制教学效果。

  (二)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认知

  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是活动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同时小学生在语言表达以及思维能力方面还相对不足,不能对教材中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使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不断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知。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可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情境创设、实践活动、课堂游戏、故事导入、视频欣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不但能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还能将学生真正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满足课程改革的要求。

  例如:在讲解“选择适合的游戏”这部分内容时,应该为学生创建课堂游戏,让其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根据各种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如:遵守游戏规则、按照自身身体状况、自身游戏水平等,只有做好全面考虑,才能做出更加科学的选择,选择健康的游戏方式。这样通过游戏教学,巩固学生学已经掌握的思想道德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如,在讲解“一起试一试”这部分的`内容时,可为学生设计挑战项目“金鸡独立”,让学生学会坚持。并且在日后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面对困难能勇于向前,让学生形成坚持不懈的毅力。

  (四)打造开放式课堂,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但包括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还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知晓高效获取知识的方法。开放式的课堂是基于不同角度为教学理念,营造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教学资源、内容等的开放式打造,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让学生养成好的道德行为与习惯。

  在教学资源方面,教师除了要高效挖掘教材之外,还应重视课外资源的利用,通过寻找有价值的自然教学资源或者社会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突破原有知识框架的束缚,走出课本融入生活,提高学生对道德的认知水平。例如:在讲解“我爱家乡山水”这一课的内容时。为让学生对家乡自然、人文等环境有更深刻的理解。可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获取与家乡有关的故事以及文化知识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教学时,教师可为学生准备大量的自然风景图片,让学生对家乡有更多了解。指导学生观看“我的家乡在这里”的张图片,并且思考教材中小朋友喜欢家乡的哪些事物,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流。通过观看丰富的教学资源与互相讨论,学生讨论出喜欢家乡的山水、公园、街道、戏曲、文化等,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为家乡做一份贡献。

  在教学内容方面,由于此课程的综合性强,因此为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应重点设置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在讲解“健康过冬天”这一课时,可向课堂中融入“如何在冬季保暖”小知识;讲解“早睡早起”的内容时,将学生健康睡眠知识融入其中;讲解“吃饭有讲究”内容时,将食品安全的几点原则渗透其中,不断提高学生对健康生活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此外,为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还可在教学过程渗透火灾预防以及自我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向学生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的内容,将法治教学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当中,让学生自觉遵守法律规则。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阶段,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在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决定了学生的道德水平发展,以及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更新教学理念,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建生活化的课堂,通过开放式的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郑琳娜.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J].学周刊,20xx(11):50.

  [2]俞琳.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教师,20xx(03):100-101.

  [3]张春娟.初探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方案[J].课程教育研究,20xx(31):65.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心得3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全体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和部分自愿参加培训的教师培训小学生道德与法治,培训时间虽短,却让我感受到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有了以下的心得体会:

  现在,未成年人的犯罪率逐年上升,并且恶意犯罪的情况也有抬头的趋势,这和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相对欠缺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学校又是未成年人学习知识的第一阵地,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好办法。那么中小学法制教育的现状如何呢?

  首先,教育部门缺乏对学校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法制教育流于形式化。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但在学校教育中,与其他课程相比,法制教育仍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学校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应该认识到加强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其次,任课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队伍缺乏专业化,学生积极性不高。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不仅是提高青少年自身素质,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要全面贯彻中央《关于基础教育与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意见》精神和中央两部“四五”普法规划的要求,加强中小学法制课程建设,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法制教育教学内容,要把法制教育课纳入教学大纲,规定具体的课时安排,争取在升学考试中加入法律知识的内容。司法、教育等部门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知识结构编写出统一标准、通俗易懂的法制课教材。

  小学法制教育注重文化课而忽略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学校没有专门的法制教育人才,虽然授课教师一定程度上了解法律知识教育,但并不系统、全面。昌邑市围子小学的田亚卿与满晓红两位老师认为,要使小学生成长为一个思想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作为老师应对法制教育引起高度重视,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事做起,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自觉守法。

  教育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涉及法律法规。比如怎么样过马路,不能打扰别人休息,不能破坏文物,在乘坐交通工具时要注意什么等。有很多事情在一些同学看来是不起眼的.小事,像随地吐痰,乱闯红灯,实际上这样做已经是违法了。因此大家要学习法律,增强是非判断能力,自觉遵守校规校纪、法律法规。

  二、从身边做起,预防犯罪。

  我们积极学习《中小学生守则》,警惕学习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加强自身修养,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要珍惜学习机会,自觉接受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管理。要提高鉴别能力,不要学习和模仿电视、电影和文学作品中的犯罪行为。要谨慎交朋友,不要和社会上品性不端的闲散人员交往,特别是那些有前科劣迹的人。切莫虚荣攀比,不要随意向外人透露和炫耀自己家庭的情况,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哄骗,遇事多留个心眼,警惕各种不良诱惑,对陌生人给的玩具和食品等不要轻易接受。要学会用报警、呼救、反抗等方法抵制不法侵害。

  只有从小处入手,一点一滴的渗透教育,法制教育才能有效,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心得4

  人的一生都在奋斗,为了前途,为了家庭,为了理想,为了信仰,奋斗的原动力多种多样,奋斗的途径和方式也是千差万别,但是所有的奋斗都不应离开一点,那就是符合道德标准。

  道德是人类生活的群体属性,是社会生活的秩序要求,失却了道德,人类群体将变得毫无秩序而引发争吵、内乱甚至战争。从古至今,道德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组成部分,从“礼义廉耻”到“仁义礼智信”,从“忠孝节义”到“智仁勇”,道德被赋予了不同的内容,然而就是这些自古演变来的不同内容组成了今天道德的内涵。

  从古至今,道德文明都是中华民族一直弘扬的精神,然而到了今天,随着社会结构的空前剧烈转型,道德领域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是非善恶美丑不分、拜金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见利忘义、损人利己、以权谋私、腐化堕落、道德冷漠、丧失良知,以上种种不良行为充斥着如今媒体的头版头条,而在没有被媒体曝光的生活中更是随处可见。如今的社会是道德滑坡的社会,中国在实现快速增长后,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后,面临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缺失,而产生的`不良后果正在逐渐扩大。建立完善的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公民道德体系,实现人的现代化、培育现代化公民迫在眉睫。

  道德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和家庭美德,人类在群体中扮演的各个角色都需要道德来维系秩序。职业道德是人类在职场中需遵循的秩序,它渗透到各行各业,影响着每一个职场中人。身为金融行业的一份子,职业道德缺失风险更是伴随着我们左右,其后果也是非同小可。因此,我们更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把好思想道德防线。

  一是要警钟长鸣,筑牢防线。每个工作岗位都被赋予了责任与权力,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而每个人都会面临责任与权力的失衡。任何腐化、腐败行为都是从思想的蜕化开始的,都有一个思想演变的过程。因此,把牢思想这一关是最有效的预防,加强思想教育也是反腐倡廉的根本之策。二是要从严自律,管住自己。当前不择手段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已经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不断充斥着人们的思想,越是在这种形势下,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尤其是中小企业信贷审查人员、中小企业贷审会秘书,要坚决客观公正的审查每一笔授信项目、严格按照规章统计每一次投票结果,稍有差池将给分行的资产安全带来风险。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理想和信仰是人生前进的动力之源,要想实现理想,最根本的就是遵守道德标准,勤俭奋斗、创新进取、诚信守则、勇于承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让人间充满温暖,让世界充满爱。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心得】相关文章:

《道德与法治》教学心得01-07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03-05

《道德与法治》教学总结08-25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05-15

《道德与法治》教学总结05-18

《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03-07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07-19

道德与法治小学教案03-27

道德与法治教学总结03-27

《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