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心得>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2-01-17 11:44:52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模板集锦十篇

  我们从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后,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课堂教学心得体会模板集锦十篇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1

  12月21号,我听取了谭丽君老师的关于课堂教学评价的讲座,让我深有感触。下面就讲座做个总结: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改革中体现了出来,因此,建立一种新的适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已经非常迫切、非常必要了。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既要遵从教育评价理论的一般原理,也要具有一些区别于传统教学评价的特征。

  一、发展性

  发展性是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最重要的特征。所谓发展,指的是教学评价要改变统一的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择的功能,而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全体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本人已有水平上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评价特别是考试评价强化选择和分等功能,造成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无法认识自己的潜能,从而丧失了自我发展的动力。因此,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应该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发展水平,评价的作用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不断发展。为此,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应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所以在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里,是对学生过去和现在做全面分析,根据他们过去的基础和现实的表现,预测性地揭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使他们认识自己的优势,激励他们释放自己的发展潜能,通过发展缩小与未来目标的差距。在评价中主张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转变、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情况、重视方法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学生之间交流与合作、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归根结底是重视学生各种素质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状况。

  二、多元化

  多元化指的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传统考试方法的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则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而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是多元的。评价提倡的是多元化主体,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与教师互动评价等等,提倡把学生小组的评价与对小组中每个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结合起来。教学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其中,评价活动的重点环节是学生自评。在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中,学生应该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教学目标,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评价成了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就评价内容而言,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评价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依靠成绩测验,还包括了对和学生学习有关的态度、兴趣、行为等等的考查。用一句话说,就是以多维视角的评价内容和结果,综合衡量学生的发展状况。

  三、多样化

  多样化指的是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即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等等。

  在教育评价的方法论上,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体系:一种是实证评价体系,另一种是人文评价体系。与此对应,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运作模式:一种为“指标——量化”模式,另一种为“观察——理解”模式。两种体系和模式各有其优势,也都存在着局限性。从我国评价发展的历史看,最初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多注重整体概念和印象,缺乏对要素的'细致分析;引入现代评价方法后,以评价指标的方式进行较为精确的测量,对观察数据或事实进行量化或“二次量化”处理,“指标+权重”的定量评价方式逐步成为中小学教育评价主要操作模式。然而,传统的教学评价往往把定量评价发展到不恰当的程度,或者机械地运用于一切评价场合。甚至在学生的思想品德的评价上也机械地采用定量评价的方式。而事实上,学生素质的某些侧面和某些要素是很难进行量化处理的,不可能也不应该采用划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对待千变万化的评价对象,也不能完全依靠定量评价手段(如“指标+权重”方式),处理诸如创新个性或创新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价值判断问题。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则是需要汲取上述两种方法论体系的优点,使之相互配合,互相借鉴,分别应用于不同的评价指标和评价范畴。评价方法应该是:可以量化的部分,使用“指标+权重”方式进行;不能量化的部分,则应该采用描述性评价、实作评价、档案评价、课堂激励评价等多种方式,以动态的评价替代静态的一次性评价,视“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为同等重要,把期末终结性的测验成绩与日常激励性的描述评语结合在一起。而不是把教学评价简单理解为总结性地“打分”或“划分等级”。

  四、全面性

  全面性是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所谓全面性指的是教学评价必须全面、全员和全程(课程和过程)采集和利用与学生各种素质培养及各种技能发展有关的评价信息,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全部学习、教育的动态过程。

  全面性强调教学评价的整体性与动态化,旨在把传统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运动过程。因此,教学评价是在一定的时域内,结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种形式的评价,不断地循环反复,动态地监控学生接受教育的全程,把握新课程教育和全体学生各种素质发展的整体状况。所以,为了全面真实地评价全体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学习潜能,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把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评价对于教学活动的导向、反馈、诊断、激励等功能。评价的信息来源不再仅仅局限在课堂,而是拓展到了学生各种发展的培养空间(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等等)。评价也不再仅由教师通过课堂内外的各种渠道采集学生素质发展的信息,而是设计各种评价工具,鼓励学生主动收集和提供自我发展的评价信息。

  综上所述,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评价功能从甄别选拔转向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主体从教师一元转向了师生多元;评价的内容从单一的评价学生学习成绩转向了评价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评价的方式方法从单纯地“打分”或“划分等级”转向了以定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的多种方式;评价的过程从静态地评价结果转向了动态地评价整个过程,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了评价学生的“将来”。总的来说新课程需要的是一个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全面的评价体系。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2

  今天,我学习了高效教学课堂教学的相关文件。通过学习,让我领略了一种全新的教学课堂教学。

  一、高效教学课堂教学给我的印象

  (一)教学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传统的教学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认真讲,学生的仔细听为主,学生的一切服务于老师的教学;老师是领队,学生是队员,老师领路带学生,最终学生不认路,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而高效教学课堂的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毫无疑问,是让教师转换角色,退到幕后;让学生充分投入到教学课堂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1、预习课中,我要学习什么、了解、掌握哪些知识点,每个人都各不相同却都心中有数。学生们积极地看他们的笔记,找出不会的知识点,遇到的问题先自己去解决,解决不了的找小组长。小组中解决不了的再写在黑板上,全体想办法或老师来解决。

  2、展示课中,每个学生将自己负责讲解的知识点以自己设计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知识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讲解时过渡自然,表达清晰,这节课中学生们不仅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的知识水平也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

  (二)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通过愉悦的教学课堂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注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

  (三)用欣赏的眼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如何调动起来的?是不是有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去影响,感染学生呢?这也是我最期望得到答复的问题。在这里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从人格上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虽然简单,却正中要害,倒出了教育教学的真谛。教师不岐视每一个差生,让后进生本已自卑的心灵得到安慰。教学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倾向于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得到充分尊重了,学生都有了学习自信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那一切的成功就不在话下了。

  二、我学高效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今后我要取高效教学课堂的语文教学之长,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课堂特色。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做到:

  1、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预习不充分的课不上。在学生预习的同时,我应给他们明确的目标,让学生自行建够起初步的知识结构。

  2、开放教学课堂,自主学习。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课堂上尽情地动起来——身动、心动、神动。让学生在教学课堂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展开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让学生养成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的学习能力。让教学课堂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动,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

  3、教学要面向全体。以往教学只注重面向好生、中等生,忽略差生。在今后教学中,利用学生合作学习机会,让学生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使之成为小老师,形成“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好生带动中等生,中等生带动差生,生生动起来的浓厚学习氛围。 高效教学课堂的成功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就要把教学课堂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3

  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平实、高效的。理想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从旁协助,利用一切有效教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多方会话,从而达到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做了一番尝试。它的结构程序是:预---导---练---测。

  一、预——展示预习,发现问题

  预习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预习包括课前的预习及课始的预习。新课进行的前一天晚上布置学生预习,学生可以在家利用来自家庭的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进行主动地学习,可以请教爸爸妈妈,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通过学习,对知识会有自己的所悟、所知、所得。在充分准备之后,第二天的讲台成了展示的舞台,课堂势必会呈现出丰富的课堂资源。所以说展示预习的过程也是一次很好的资源共享的过程。因此老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舞台,通过学生的展示,教师充分了解孩子们自学的状况,掌握学生学习的现实状态,及时发现和捕捉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适时地调整教学过程。

  检查预习的`方法可以是开门见山,直接提问:“通过预习,你学

  会了什么,你能试着来完成这个题目吗?”也可以是孕藏在复习铺垫的内容之中,即复习内容中出现今天要学的新知识,老师不做任何的提示,注意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

  开展预习活动,为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开辟了新途径,提供了新机会。坚持不懈地让学生进行预习,对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二、导——引导探究 解决问题

  理想的数学课堂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建构的过程,是真实自然的师生互动过程,是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表现,不断调整教学设计,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教师应本着“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的理念,追求真实自然下的动态生成。

  1.精心设计问题,引导思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给思维一个方向,给思维一个动力。一堂数学课,总要有一两个数学问题,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教师所提供的数学问题,不能太难,否则学生望尘莫及;太容易,学生不需要动脑筋就能解决,也起不到培养思维能力的作用.教师所抛出的问题应该是有层次性,不同学习能力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动脑动手,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2.创设有效情境,启发引导

  苏霍姆林斯基有过这样一段精辟的论断:“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已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创设某种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将会引起儿童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景”相联系的,在实际的情景下或通过多媒体创设的接近实际的情景下进行学习,可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和表象,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课题引入需要情境,解决问题需要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需要情境,很多学生反映数学的单调和枯燥,实际上,只有情境创设得好,才能吸引学生积极的参与和主动的学习,使他们会体味到数学的美和趣味。

  3.组织合作交流,适时点拨

  学生在个人的自主学习中,总会遇到一些疑难的题目光靠自己的能力无法解决,这时把问题放到小组或班级中,依靠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通过交流、讨论,既能充分阐述自己的想法,又可以倾听别人的意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更好的自主学习提供条件。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最重要的是认真地倾听,适时的点拨,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材料,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从不断提问出发,进行自主学习交流是自主学习最关键的一步,因此要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尽量引导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理。

  三、练——优化练习,巩固新知

  要使小学生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由懂到会、由生到熟、由熟到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既要注意量,更注意质,同时必须具有教学、教育、发展和反馈四大功能。所以,要有计划、有步骤的组织练习,以提高效率、减少无效或低效劳动。

  四、测——达标检测,当堂练习

  学习数学是为了让学生 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验生活。让学生通过检测和练习体验到用自己探索出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快乐,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教师还要在检测评估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评价,改变了课堂以教师为主,唯教师是从的局面,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学习状况,对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体验,认真地总结、反思,注意学习同学的优点,正确看待同学的不足,不断完善自我。这也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总之,以上四个环节的优势在于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使学生具有充分的动力,主动学习,从而取得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起学习需要,学生才能真正去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课堂才真正成为理想的课堂。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4

  作为一个普通的高中数学老师,我感到十分的荣幸,同时也感到肩上重担的责任和压力。下面,我就根据切身体会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及作为一名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过程中,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

  一、认知数学教育的重要

  高中数学教育是一门基础性自然科学,在人生的知识教育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也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基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认识数学的科学和文化价值,形成理性思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依教学大纲,科学制教学目标

  高中阶段,学生需要学好代数、几何、概率统计、微积分初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三、实际教学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教学首先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能否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教学成败的首要因素。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第一,就是消除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感,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建立友谊的师生关系,这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第二、要真心关心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感受亲人般的温暖,改掉老师威严般的.面孔,让学生更愿意接近老师,接近老师所教的学科;第三、对犯错的学生绝不姑息,但方法一定要合适,让学生感到你批评他是为他好,这样才乐于接受你的批评,改正自己的错误。

  2、教学要时刻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既要为所有的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学生在入学之前,因各种不同的因素,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以及数学经验、志趣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别是我校生源的实际问题——个性突出、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又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发挥他们的特长和潜能,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调动所有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改进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发展学生的数学才能。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5

  一直以为凭良心,多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就是尽到了做教师的责任。在新课改中,才发现这一思想是错误的。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时空内,其效率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就叫做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4. 目标要有效: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教师再经过对学生原有认知条件、情感态度以及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意图和学生需要意图的深入研究之后,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教学过任务导向作用。

  课堂的有效组织。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 语言组织准确、简练;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

  课后的有效练习。量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课堂上灵活的应变能力,熟练的驾驭能力,炉火纯青的教育艺术,都有赖于教学各方面持之以恒的锻练。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6

  5月22日---23日,我有幸在婺源参加了教育新视野第一届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活动,在这2天的时间里,观摩了来自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华应龙老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余颖、江苏的周卫东老师、江西南昌的叶青老师、江西省万年县第三中学李国瑛老师等6位数学教师的观摩课,并听了周卫东教授,华应龙教授、专家报告,及有教研员的精彩点评,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这次听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了解老师多少等话题,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境,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三、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如: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游戏公平》利用学生喜欢的操作入手,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在陌生,不在枯燥,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的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五、坚定了自己的几个认识。

  (1)合理使用教材,大胆选取学生身边的素材充实课堂,能更好的体现数学的生活化。如用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经的路线,感知“倒推”策略。

  (2)信息窗信息的收集与问题提出的操作策略。以前我就提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窗收集信息,提出问题。除了科学引导,适时激励外教师要重视板书的作用。要把信息窗中的主信息、主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形成一个完整的传统样的文字应用题模式,引导学时理解图意。这次听课找到了这样的佐证,且效果很好。

  (3)题组训练不过时。数学技能的形成要有一定量的训练,通过训练学生才能像背乘法口诀一样达到自动化的效果。本着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大容量的原则编制系列练习卡,对学生的当堂训练很有帮助,这一点从周玉仁教授的报告中体会到。

  (4)探究与渗透的关系怎样更合理?数学课需要探究,但绝不是最原始的经历,这种探究需要教师适时的铺垫引导。如果坎过大,沟过深,教师就要帮学生找一梯子,放一小船,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从而达到成功的彼岸。从外省老师的讲课中体会较深。

  华应龙教授、周卫东教授、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师者若水和基于儿童立场的数学教学,可谓高屋建瓴,为我们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令我大开眼界,领略了优秀老师的课堂教学风采和专家的精彩报告,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宝贵经验。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7

  在教改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有效的课堂教学也势在必行。周三教研室的张主任亲自来到太行小学进行了专题讲座。关于课堂有效教学,张老师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展开了剖析和策略指导。虽然只有短短的两节课时间,但是我感受颇多,受益匪浅。下面就谈谈我的一点感悟。

  首先,此次学习站得高。“三步导学”是近几年的主推模式,我们通过实践“三步导学”从而达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所以这次在张老师的亲授下我认真地学习了“三步导学”第四次修改稿。张老师这次先从三维目标的角度引出,可谓是一次高屋建瓴式的讲座。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三维目标的科学性是无容置疑的,从目标中生成的“三步导学”也极具科学性与逻辑性。三维目标是理论,“三步导学”是课堂实践模式,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三步导学”不再是干巴巴的框架,而变成是灵动的课堂之魂。这次学习再次加深了我对“三步导学”的实践信心。

  其次,此次学习视角新。张老师这次对“三步导学”的解读是跳出导学之外看导学,从三维目标切入,这个观点让老师们很容易去接受导学模式。有效课堂教学不是让我们单纯的学习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去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三维目标之间的`因果关系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民主导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法。而民主导学又把激情导课,检测导结串联起来。毫无疑问,“三步导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目标指导下的。从这个角度看待“三步导学”,可以说是实用而高效的一种模式。

  再次,此次学习要求严。以往三维目标是备课的时候想一想,写一写的东西,而现在三维目标不再是空洞的,是要一一落实在课堂上的内容。如果课前对目标把握不准或是不充分,出示给学生的学习任务必然就无效,“有效课堂”也会成为一纸空谈。这样一来,就对老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要扎实,用集体的智慧拿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教师备课切入点要准确,检测题要精挑细选,等等这些无一例外都要严格认真的落实。

  总之,推行“有效课堂”势在必行,但任重而道远。在提高课堂效率这个问题上,教师要站在三维总目标的高度,扎实践行“三步导学”,课前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希望通过此次探讨和实践,我能以有限的投入收获无限的成果,同时也让学生在快乐和兴趣中,收获知识,提高能力。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8

  作为一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骨干教师,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再把科学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因此,在科学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对科学课堂教学我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1、课堂教学强调从问题入手。科学课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强调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这是自然课与科学课最重要的区别之一。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带着渴望知识的愿望去学习。在课堂中,学生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中间要经过一大段过程,没有过程和方法,解决问题也是一句空话。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教会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他从提出问题,经过一系列的研究过程,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最后把问题解决了,才是科学教育的全过程。在经历过程和运用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获得相关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发展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都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实现、要达到的目标。

  2、课堂教学以科学探究为主。《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学生们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做计划、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同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并把所学的科学内容应用到新的.问题中去。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和结论;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一系列问题,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验,而不仅仅是获得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9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团结一致全力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依照河南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我省中小学将开学时间推迟至不早于2月17日,并做出了“停课不停学”的倡议要求。此项举措一方面是对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学业提升的一种有效保障,另一方面也是对于疫情防控工作的补充和支援。

  市、区教育系统多次对“停课不停学”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作为一线工作者,学校及其教师应该怎样才能落实“好停课不停学”工作呢?郑州市二七区培育小学结合实际,针对性的向全体教师提出四条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培育小学学校支部于2月4日在全体在职在岗党员群体中,重新对学“习”小组进行了优化。28名在职党员下沉至33个教学班的网上平台,成立28个学“习”小组,分包党员分包到教学班,覆盖到到全部65名非党员教师。全方位、无死角的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工作的方方面面。

  支部展开学“习”小组建设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确保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做到不漏一人;全力落实“停课不停学”工作,用正面声音影响学生及其家庭。每个党员教师既要做分包班级舆论导向的第一责任人,也要做学“习”小组中非党员教师的旗帜和表率。

  二、坚持正确认识:停的是课,不停的是学

  “停课不停学”,停的是课,不停的是学。网上学xxx台是学生学习的平台,不是教师上课的平台,不是要将教室里的课搬到网上,更不是要用网络授课方式取代正式开学后的面对面教学。真正不停的是学生的学,教师不是通过网络继续牵着学生的鼻子往前走,而是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供贴身的学习建议,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为学生间的学习竞赛搭建直观的展示平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生的学习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坚持健康第一原则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告诉我们,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科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没有什么比“少出门、少聚会、多通风、勤洗手、戴口罩”更重要。对于个人、家庭卫生健康的关照,对于疫情防控的基本要求与知识,要成为“停课不停学”的首要学习任务。要确保每一个孩子听得明白,记得清楚,做得到位。确保每一个家庭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培育小学在寒假前就做出了“读出幸福、跳出健康”幸福培育寒假(防疫)课的相关安排,在落实“停课不停学”工作时,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认真落实寒假(防疫)课的要求,鼓励孩子科学运动,做健康小达人。养成静心读书的好习惯,在动静之间,将病毒隔绝、阻断在家门之外。此外,“停课不停学”期间,要特别关注孩子的用眼卫生,教会每一个孩子正确用眼,能坚持做规范的眼保健操,确保班级近视率稳中有降。

  四、坚持将“为什么读书求学”作为关键问题去突破

  学校在新学期网上开学典礼的第一篇致辞是《致终将长大的你们》,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是孩子生命成长进程中的一次磨难,也是他们的一笔财富。面对疫情造成的困窘局面,要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读书求学”的问题。践行“新生命教育”的培育小学,就是要不断培育对自己有思考,对未来有想法,内源性动力被激发的新生命。清楚自己“为什么读书求学”是培育学子的基本标识。教师要结合开学典礼致辞,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只有清楚自己“为什么读书求学”,才能在疫情防控期间,更好的落实“停课不停学”,才能真正保障不停学的高质量。

  希望全体教师同舟共济,坚持以上四条原则,扎实落实“停课不停学”相关要求,确保疫情防控万无一失,学生学业稳中有进,开学准备周密到位。以教育人特有的姿态,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线上教学空中课堂心得体会四

  应对疫情蔓延与肆虐,延期寒假,延迟开学,各地纷纷开启了“停课不停学”模式。

  “停课不停学”,让孩子宅在家里,不荒废学业,不荒芜时间,其初衷肯定是好的。但是从很多地方和学校的理解与执行上来看,却完全跑偏了。

  一些地方和学校认为,“停课不停学”就等于停课不停学习,而“学习”就等于学习知识。

  因而,差不多都是一窝蜂似的搞起了线上授课,网络学习。而且一味进行的是学科类文化课的学习。

  老师们忙着备教材,忙着制作课件,忙着搜集各种网络资源,忙着通过各种平台当“主播”。

  家长们忙着排队买教材教辅,抢购设备,下载软件,调试网络,拍照上传,全程助教,全程督学。

  孩子们本来还在假期中,便不得不从早到晚,坐在那里呆呆地盯着电脑和手机。

  不管硬件设施如何,条件具不具备,不管这种上课效果怎样,做成的“夹生饭”开学又怎么面对,也不管对学生视力的影响,对师生负担的加重,更没考虑到很多家长要去上班,家里只有孩子一个人,而且有的孩子还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着,他们既不懂,又助教不了,利用线上教学的方式存在着许多无法预判的风险。

  至于由此可能制造的教育新的不公和带来更大的教育焦虑,乃至对应试教育的推波逐澜,当然,就更没有想到。

  甚至有的地方和学校,不分学段,从幼儿园到高三,一起网学;不分学科,语数外政史地生,全面开课;不分地域,东西南北中,照本宣科;不分方式,打卡刷脸、精准课表、直播录播、教材教辅、作业练习,异曲同工……

  由此哭声、怨声、骂声一片……

  人民日报紧急发声纠偏,教育部紧急行文叫停。

  然而,一些教育人或许被教育的浮躁与功利捆绑的太深,或许对应试教育情有独钟,或许就压根儿缺少一种“用心”。

  我经常说,为什么不少人热衷于应试教育,对应试乐此不疲,因为应试教育是一种简单的教育,一种最不走心的教育,它只需要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拿起课本生硬灌输知识;只需要逐级下指标,签责任书,然后马放南山,万事无忧,看着老师死教,学生拼死地学。

  而素质教育是一种用心的教育,它需要教育人的爱心、良心、责任心,还需要教育人的尽心、细心、精心、匠心。

  所以,真正做到完全纠偏和叫停,让“停课不停学”回到应有的轨道上去,回到教育的本原上去,这绝对还有一个过程,还并不那么容易。

  而成都市大邑县北街小学对“停课不停学”的认知和理解,对“停课不停学”的诠释和做法,却特别暖人。

  他们认为,“‘停课’是指停下新学期的课程,‘不停学’是指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是不会停下的”,“‘学’的内容和方式是多样的,生活就是一所大课堂,假期更是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基本生活技能、家国情怀和自我成长的最佳时机,这也是假期学习生活的秘籍”,学校明确“线上学习期间不会教授新课”,“会为孩子们提供适切的课程内容与资源,包括复习、预习、阅读、兴趣拓展、艺术欣赏、体育锻炼等”,而且正常开学后,“将开展新学期的零起点教学”。

  大邑北街小学对“停课不停学”,不是简单的知识识记和文化知识学习,不是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课本书”,也不是一味地将学生的成长囚禁在一本本教材上,更不是让学生正襟危坐,只盯着屏幕听老师讲课,而是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自觉性的培养上,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以及信仰与信念的树立上,这应该体现了一种不易素心和教育初心。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10

  教师不仅要懂得课堂教学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运用一定的组织艺术,努力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心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观看了20xx年秋季义务教育新课程远程研修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案例视频后,有如下感想.

  一 课堂尽量英语化。

  尽量避免用母语进行教学,是进行外语课堂教学的原则之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为了使小学生的思维尽快地与英语联系起来,在英语课堂组织教学中要尽可能使用英语,做到课堂英语化,以排除对母语的依赖和母语的干扰。小学阶段是学习英语的关键期之一。尽管他们刚涉及英语,掌握的单词和句型甚少,但我们应该从第一节课起,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由于这时所学一般都是词义具体的单词和简单句子,教师完全可以借助于直观手段来教,帮助学生尽快对内容的理解。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眼神、手势、动作、表情等形式。以此来培养学生直接理解、直接学习和直接应用英语的习惯,初步形成直接用英语的思维能力。

  二 教学做到情景化。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必须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用英语进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语言成功地达到某种目的后的愉快。这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英语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要使小学生能够在 40 分钟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各种情景,做到教学情景化。

  首先,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应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课堂用语和日常用语,如:“Who’s on duty today?” “Good morning/afternoon.” “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s. And you?”。建立如 Daily talk 或 2 - 4 人一组的 “Pair work/Group work.”的' Make dialogues 等制度,来加强英语课的语言氛围。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利用实物、图片、幻灯、简笔画、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创设情景。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分角色进行模拟性交际,让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教学内容。

  再次,通过游戏活动来表现情景。因为游戏是小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小学生都喜欢课堂教学游戏,游戏会令他们动起来给学习带来快乐,是机械的句型操练起来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味。游戏活动能使抽象语言内容变成一种具体、形象的情景,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等特点,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某些技巧来组织英语课堂教学。

  在英语单词或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人物名字作主语进行造句或创设情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单词或课文的理解。如姓名举例法:如在上课时发现有的同学走神、做小动作、低头或看其它书籍等,教师可以抓住时机,运用这位学生的名字作为主语造句或创设情境。这样既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增加英语教学的真实性,又可以起到提醒学生的作用,真可谓妙趣横生、一箭双雕。

  四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英语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这就要求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的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可采用“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来作为确定学习状态的特征变量,从而为促进学习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由于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根据知识技能、顺序、结构和学生的初始能力的特点做出安排的,所以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在此基础上,按照知识技能的相对完整性,可将教学知识技能发展序列分成几个教学环节。一般来说,除了第一节课以外,每一课教师所要进行教学的内容不外乎三个部分:①复习已教过的语言材料;②教学新的语言项目如词汇、语音、语法和句型等;③进行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活动。为此,一般采用“五步教学法”;即: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巩固。在每一个步骤当中,教师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笔头练习、测试、听写、提问等复习方式;利用实物、图片、借助动作、猜谜、接龙式提问、简笔画等介绍新的语言项目;通过分排或分行、两人、小组等进行操练;通过做游戏、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运用语言能力;充分利用和“复习要点”,练习册中的练习,口、笔头练习等加强学习运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教师要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观察全班学生的反应,要随时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接受,达到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任务.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教学,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练,变苦学为乐学真正做到“乐而好学”。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6-26

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02-02

有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6-24

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6-24

初中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6-25

课堂教学培训心得体会07-20

课堂教学模式心得体会05-26

学习《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1-14

关注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2-12

创新课堂教学心得体会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