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化学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化学教学工作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学教学工作心得体会1
本学年度,我担任高二化学两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本学年度这一年就要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教学大纲,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学期已完成了选修5及必修1一轮复习部分的内容,期末复习工作也顺利进行。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习进行复习,并做好补缺补漏工作。无论是教师的编写提纲,还是课堂上的精讲多炼,处处都体现了师生的默契配合。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学生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化学教学工作心得体会2
这学期的化学教学已经按计划顺利完成。从实际出发,注重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所有学生的通过率。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总结了几点经验:
1、打好基础,努力赶上进度是不可取的。中考的关键是准确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重中之重。掌握基础知识,也就是化学课本知识,努力通过教学中的每一章。由于学生智力和学习基础的差异,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能力也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努力赶上普通教学的进度,以保持更多的复习,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会使一些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掌握基本功,掌握化学术语的使用技巧和基本实验技能。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学生要真正理解每个实验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给学生更多的实验机会,通过实验体验观察研究的过程和乐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必须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正常的教学和复习中,我们不能强调结论,忽视过程,强调简单应用的机械练习,忽视对问题场景和解决方案的分析。而是要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掌握“基础学科的思维方法”。要准确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体验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3、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注意知识的应用。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局限,减少机械操练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给学生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的接触和了解社会,从化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教学大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虽然我们学校没有新的实验化学课程标准,但教师们已经开始研究新课程的特点。因此,除了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之外,我们还应该提前在高三化学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5、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相互学习和讨论。听完课,我可以及时与班主任沟通,提出不足之处,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6、加强实验教学,中考实验题的比重越来越大,引起了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和复习中加强这一部分。
7、要自信,做好学习,不遗余力。特殊技能学生将参加学科竞赛活动,为特殊技能学生创造个性发展的氛围,鼓励他们脱颖而出,为今后培养专业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8、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总结教训。
化学教学工作心得体会3
本学期,我校高一化学学科将使用卢柯出版的《化学2》教材(必修)开展教学活动。高一化学备考组有四位老师。为了更好的进行化学教学,化学准备的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建议》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深刻理解课程改革理念,全面推进课程改革。
在教学中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变了课程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选择终身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课程理念,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1.认真研究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重视科学态度和方法的教育,将思想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深化教育改革。
2.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提倡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科研,使教学工作以学科为导向。教师应努力提高教学和科研的意识和能力,积极探索科学、合理、适应性强的实验方案,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积极探索研究性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开辟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备课要把化学课堂教学改革和德育教育放在首位。
在教学目标、方法、内容确定、作业与批改、单元测试与评价、课内课外辅导活动中,要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角度思考设计。
3.做好调查研究,真正了解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要认真研究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加强分类指导,正确处理不同学校和学生的教学要求,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效率。提倡40分钟质量需要,反对加班磨学生的不良教学方法。
4.注重知识的落实,加强双基教学,平时加强复习巩固,平时加强考试,通过课前复习、单元复习、阶段复习和课后练习,使学生的知识及时巩固和系统化,提高能力
这个学年,我在高二的两个化学班担任化学老师。这个学年即将结束。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和新的教学大纲如期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学期选修5和必修1轮复习的内容已经完成,期末复习工作也顺利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习和复习,做好补缺工作。无论是老师的写作提纲,还是课堂上的精读教学,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无处不在。
这学期我适应了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快认真,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立足现在,展望未来,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进步,本文总结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希望能发扬优势,克服不足,总结考试经验,发扬过去,开拓未来,从而促进课业上一层楼。
第一,认真备课,不仅要准备学生,还要准备教学方法的教材。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设计班级类型,拟定拟采用的教学方法,详细记录教学过程程序和时间安排,认真编写教学计划。每节课都有准备,每节课课前都做好充分准备,制作各种有趣的教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后及时总结课堂,写好教学后记,把每本课本本的知识点认真总结成一套。
第二,增强教学技巧,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有条理、准确、情绪化、生动形象,使线索清晰、层次分明、简明扼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轻松、轻松、愉快地学习;注意简洁明了。老师在课堂上讲话
化学教学工作心得体会4
11月8、9日xx市高三化学教学工作第一次研讨会在前黄高级中学隆重召开。活动安排充实、紧凑,会议的主题一直围绕着如何提高高三堂的有效复习进行,在这一主题下,众多学校根据自身的复习经验和历年的高考模式都提供了宝贵的建议,让我受益非浅。
一、要认真研读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比较今年与往年的不同,对于有变化的地方特别关注。
1、分析真题。立足基础,突出三基,全面覆盖。
2、核心概念不放松。
3、渗透思维、能力为先。新背景下尝试自主开发原创题。
二、从容应对,在变化中寻找生机。在构建高效堂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要有所突破。在学生的解题能力方面给予更多关注,如学生一次性审题过关能力,规范的表达书写能力等。
三、精益求精,提高堂教学的有效性。
1、认真备。备不仅仅是要备好教材,更要备好题目。
2、高三堂多为习题讲评,讲评讲什么很重要,堂时间有限,不提倡逐一讲解。可以重点讲评:(1)错误率高的内容;(2)解法多的内容,展示多种解法,让学生比较;(3)易于变式的内容。讲解不是为了讲评完就结束,而是引发相关知识的回忆应用,让学生易于迁移。(4)讲强化弱点的内容,防止知识遗漏。
四、高三复习中,强化实验教学的`作用。有些内容借助于实验的直观教学比空洞的讲练要有效的多,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化学教学工作心得体会5
一、工作回顾
初中化学是启蒙教育。它有很多化学专用语言,比较枯燥。学生很难把它作为第二外语来使用。因此,它充分利用了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的密切关系。通过实验,学生不仅对化学好奇,还会思考;通过身边的化学现象,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保持着持续的学习热情。经过几年的观察,我们发现,一些其他学科中低年级的学生,因为对化学学习的强烈兴趣和渴望,可以取得中高年级。
作为中考新增加的科目,我们复习时间不长。在初始阶段,要求学生在听课、记笔记、写作业、纠错等方面建立必要的学习规范。他们将来会学得很顺利。同时,梳理化学知识,应用化学知识解释社会实际情况,如:战争、医疗、经济、环保等信息。选择典型例题讲解,改一道题或多道题,让学生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会学生一些应试技巧。
二、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问题:
1、初三的化学特征从初三开始。一年不到,就要迎接中考了。教学任务很紧。这几年我们新课程的结束时间是最后一次,基本都是三月底,复习时间也短。所以出现了追课的现象,大家都想尽快结束新课,进入复习。为了节省更多的复习时间,拼命追赶教学进度的做法,必然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会让一些跟不上学习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2、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中,由于时间短、内容多、综合性强,一些学生无法适应,没有知识网络,教学方法和教学效率有待提高。
3、在往年的中考中,发现学生仍然缺乏一般的.科研方法和书面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渗透,从规范学生口头表达训练开始,逐步形成严谨正确的书面表达。
4、存在的问题:就化学而言,上学期化学实验开展较少,学生操作实验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培养;此外,由于赶完新课,没有更好的组织学生复习,学生的一些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缺乏必要的训练,考试结果也不理想。学生在各种科目上有繁重的学习任务。大部分时间忙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几乎没有时间复习预习,没有时间思考学习内容,所以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相对较差。
第三,下学期的教学计划
1、打好基础,拼命赶上进度是不可取的。
学生回答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未能准确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关系,因此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重中之重。掌握基础知识就是掌握化学教材的知识,努力通过教学的每一章。由于学生之间智力和学习基础的差异,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能力也不同,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减少落后。掌握基本功,掌握化学术语的使用技巧和基本实验技能。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学生要真正理解每个实验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给学生更多的实验机会,通过实验体验观察研究的过程和乐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必须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正常的教学和复习中,我们不能“强调结论,忽视过程,强调简单实用的机械练习,忽视问题情景和对解决方案的分析”。而是要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掌握“基础学科的思维方法”。科学探究内容出现在化学试题中,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准确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体验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3、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注意知识的应用。中考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话题,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近年来,对这类问题的审查逐渐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局限,减少机械操练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给学生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的接触和了解社会,从化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化学教学工作心得体会6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化学是一门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本期担任九年级1、2班的化学教学任务,这些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二、教材分析
九年级的化学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其中上册为本期的教学内容,它由七个单元组成: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将学生带入化学的殿堂,从而很自然地接受这门新的课程,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首先从学生最熟悉的物质空气着手,研究了空气的组成,学习了空气中与人生命息息相关的一种气体——氧气,并探究了氧气的实验与工业制法。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从水的组成,导入到微观世界,了解了分子和原子,为使书本知识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又对水的净化与水资源的'保护进行了分析。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单元抽象地向学生介绍了物质的微观构成,使学生学会去理解物质是怎样构成的,为今后的探究打下基础。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这一单元让学生懂得物质不生不灭的道理,学会写化学方程式,并初步引入了化学计算。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碳元素组成的一些物质着手,对形成物质最多的一种元素进行学习,并探究了二氧化碳的制取。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从燃烧的现象开始,去探究燃烧的条件,同时得出灭火的方法。让学生从身边去发现化学知识,了解燃料的种类以及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总体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教学具体目标
通过一学期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能用简单的化学语言予以描述。
2、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3、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联系,并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
4、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4、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3、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5、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
五、具体措施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要坚决防止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偏向。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安全教育,要教育学生爱护仪器,节约药品。
(2)加强化学用语的教学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等是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变化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结合实物和化学反应,学习相应的化学用语,结合化学用语联想相应的实物和化学反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记忆,又有利于加深他们对化学用语涵义的理解。还应注意对化学用语进行分散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和有计划的练习,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3)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
元素化合物知识对于学生打好化学学习的基础十分重要。为了使学生学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直观教学,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让学生多接触实物,多做些实验,以增加感性知识。要采取各种方式,帮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在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后,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制法和用途间的联系,并注意加强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化学教学工作心得体会7
听了将小钢老师,林文兴老师关于高中化学实验考查特点及复习建议,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有一下几点体会:
1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题的特点
(1)、以“工艺流程”为背景,将元素化合物知识放置在真实的化学工业环境中,从而达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将新信息和已有信息整合,重组为新信息块的能力。
(2)、以“实验装置”为背景,将教材实验某些装置分为具有一定实验功能的、简单的实验组合或片段、如制气、除杂、物质检验、物质性质实验、气体收集、尾气处理等装置,要求学生按照题目要求,依据实验原理,从中选出一些装置进行科学组合、合理连接,以完成某一具体实验,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实验问题的能力。该类试题特点:所考查的知识源于教材中的典型实验,但“立足教材、高于教材”,是教材重点实验综合运用能力的再考核。只要学生平时重视学习教材上的典型实验,该类题的解答还是很容易得分的。
2结合我校实际,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复习策略
纵观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可以发现题目难度并没有增加,但加强了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实验数据分析和推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注意与生活和实际的联系,这种改革的方向有助于教师和学生从题海中挣脱出来,把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通过对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的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1)熟悉常见的实验基本操作,力求实验基础知识网络化
新课程下的高考实验试题在命题的形式上注重试题的综合化,即试题注重对多方面的实验基础知识进行考查。高中化学实验基础内容包括仪器与药品、实验操作与实验技能、物质的制备与实验方法、识图绘图与安全知识、定量实验与误差分析、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实验设计与综合实验等。在化学实验复习过程中,应强化对化学实验中的仪器使用、实验的基本操作、药品的变质与保存、气体的制备、离子的鉴定、物质的鉴别、检验、推断等做一些小专题复习,以达到巩固基础的目的。另外,还应针对化学实验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对比,总结规律,由点到面,形成知识网络,注重对以上知识的联系类比归纳。
(2)重视教材实验,力求对实验素材进行深入拓展和挖掘
从新课程下的高考试题不难看出,许多实验试题是源于教材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并由典型实验进行一些改装或创新。对于课本的每一个实验都要弄清原理、相关的仪器装置,注重操作细节,对于每个实验,都要做到:①怎么做?②为什么要这样做?③如果不这样做,会引起什么后果?④还能怎么做?对实验中所涉及到的重要化学方程式和重要实验现象均应做到熟练。尽可能让学生重做一些重点实验,例如酸碱中和滴定等,感受实验细节,加深体验。
(3)加强规范教学、注重审题能力的培养
实验题是高考中赋分最高、得分最少的题目,也是考生最没有把握的题型。因此答好实验题是做好高考化学试卷的关键,也是高考制胜的关键。从平时改卷和高考阅卷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做实验题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答题不规范,文字不简炼,词不达意,不能用正确的化学用语答题,从而造成大量失分。另外,答非所问也是考生解答此类试题经常出现的错误。因此在答题时必须注意:①答名称还是答符号、化学式;②答离子方程式还是化学方程式;③答现象还是答结论;④答规律还是答具体物质或具体内容。审好题才能做好题,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理解和概括题意的能力,学会分析仪器装置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分析流程图中每一步的作用,学会分析每一步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在答题时还要注意一些限定条件,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总之,“年年高考题相似,高考年年题不同”,认真研究新课程下高考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从试题中去领略试题的考查意图和试题命题的方向,从而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意识和实验探究能力,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就能大大提高实验备考复习效率。
化学教学工作心得体会8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因此,它强调课堂教学应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学习情境,以诱导、驱动和支持学习者的探索、思考和问题解决活动。建构主义还指出,知识是情境的,是应用文化、背景和活动的部分产物,知识是通过情境中的活动生成的。学习情境的性质决定了在未来情境中重用所学知识的可能性。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一些知识,而是让学生真正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客观世界中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现实世界的情况下,学习才能更有效。因此,现代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情境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创造合适的学习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有一种天然的魅力。教师如果能熟练运用与化学相关的实验、问题、故事、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视频等材料,就能为课堂教学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新颖性、新颖性、形象性和有效性,从而激发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的状态,促进知识的主动意义建构和知识、技能、经验的联系。这里,笔者以九年级化学为例,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的方法:
首先,利用化学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有利因素。通过实验可以创设许多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提高科学素养。比如人民教育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第二节“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教学,老师可以安排学生从家里带小玻璃杯子、勺子和适量的蔗糖。上课开始,让学生自己搭建一杯糖水,引导学生观察蔗糖是否可以无限溶解在一杯水中。当学生发现添加过量蔗糖会在杯底出现沉淀时,老师指出他们现在得到的上清液是蔗糖的饱和溶液,然后指导学生定义饱和溶液。大多数学生认为饱和溶液是不再能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但他们往往没有想到饱和溶液的定义需要两个条件:一定的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时,老师可以提问:如何使蔗糖的饱和溶液不饱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具体操作,学生会发现,如果温度升高或溶剂增加,原来饱和的溶液会变成不饱和的,所以他们认识到,只有在温度和溶剂量固定的情况下,谈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才有实际意义。通过搭建糖水的简单实验,为学生创造了真实的情境。学生不仅可以容易地理解饱和和非饱和溶液的两个重要概念,而且还可以学习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
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真实的生活情境来创造教学情境,尤其是初中化学教学,我们应该让学生从情感上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此外,加强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开阔视野,而且可以使化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掌握。比如九年级化学“物质鉴定”教学中,老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练习:小明妈妈在做饭时不小心把装着纯碱和盐的瓶子弄混了,你能想出什么化学方法帮她鉴定?通过创造这样一个真实而亲切的生活情境,学生可以轻松愉快地巩固氯化钠和碳酸钠的鉴定方法。
简而言之,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学生心理特征、认知结构和学生实际生活,转变教育观念,为学生创造各种情境。将学习过程还原到自己的活动过程中,引导他们在自主、主动的化学活动中更好地构建和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化学教学工作心得体会9
在_ _学年,我校三年级化学学科在中考中取得了第六名,这与学生的努力和老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注重全体学生的提高,努力提高合格率,争取更高的优良率。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总结了几点经验:
1、打好基础,非常努力是不可取的
掌握基础知识就是掌握化学教材的知识,努力通过教学的每一章。由于学生之间智力和学习基础的差异,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能力也不同,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减少落后。为了留出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努力赶上教学进度的做法,必然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会使一些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掌握基本功,掌握化学术语的使用技巧和基本实验技能。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学生要真正理解每个实验所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做实验,通过实验体验
观察研究过程,寓教于乐,有效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注重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必须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正常的教学和复习中,我们不能“强调结论,忽视过程,强调简单实用的机械练习,忽视问题情景和对解决方案的分析”。而是要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掌握“基础学科的思维方法”。
今年的化学试题出现了科学探究的内容,这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准确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体验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3)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注重知识的应用。
今年的考试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话题,从多个角度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近年来,对这类问题的审查逐渐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局限,减少机械操练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给学生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的接触和了解社会,从化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教学大纲(化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上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虽然我们学校还没有实施化学新课程标准,但是教师们已经开始研究新课程的特点。因此,除了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之外,我们还应该在高三化学教学中提前参考和渗透《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相互学习和讨论。听完课,我可以及时与班主任沟通,提出不足之处,以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加强实验教学,中考实验题比重越来越大,引起了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这一部分在教学和复习中得到了加强,所以这一部分得分相对较高。
。牢牢抓住有余力和特长的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营造特长学生发展个性的氛围,鼓励其脱颖而出,为今后培养专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8、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首先要扎扎实实的把握好各个学校板块的合格率,从而提高初中毕业的合格率,最终实现高升学率和更好的优秀率。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化学在_ _学年的第三天取得了如此优异的成绩。今年我们将继续保持
上学期上了一节化学课:在实验室制氧的教学中,教材中用高锰酸钾加热制氧,而学生则极力主张用水电解制氧。因此,老师和学生之间发生了争论。学生争取举例:电解水原料易得,产品无污染,同时生产出一种无污染的燃料,符合绿色化学的主要精神。然而,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的过程复杂而危险。两者的对比当然是水更好。面对这一现实,如何既不否定学生的想法,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是关键。于是我问:45分钟的讲座,不仅要准备氧气,还要研究它的化学性质。是时候了吗?下课静下来后,我灵机一动,然后开悟,用水制氧。方法可行且理想,更符合绿色化学精神。问题的关键是能否在不消耗大量电能的情况下制造氧气。这不仅肯定了学生的思维,也教育了学生学习节俭的好习惯,同时激发了学生对探究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学会学习,借助现有知识和互联网等媒体,积极探索学习所需的知识。同时,要使知识的评估生活化,从身边的化学物质中取材,建构生活化的评估题。就这样,这节课的教学在师生一起讨论的现状下结束了,效果还是挺好的。由此,我认为如果能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讨论问题的主阵地,那一定是一个好的教学。
化学教学工作心得体会10
11月8、9日xx市高三化学教学工作第一次研讨会在前黄高级中学隆重召开。活动安排充实、紧凑,会议的主题一直围绕着如何提高高三课堂的有效复习进行,在这一主题下,众多学校根据自身的复习经验和历年的高考模式都提供了宝贵的建议,让我受益非浅。
一、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比较今年与往年的`不同,对于有变化的地方特别关注。
1、分析真题。立足基础,突出三基,全面覆盖。
2、核心概念不放松。
3、渗透思维、能力为先。新背景下尝试自主开发原创题。
二、从容应对,在变化中寻找生机。在构建高效课堂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要有所突破。在学生的解题能力方面给予更多关注,如学生一次性审题过关能力,规范的表达书写能力等。
三、精益求精,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认真备课。备课不仅仅是要备好教材,更要备好题目。
2、高三课堂多为习题讲评课,讲评课讲什么很重要,课堂时间有限,不提倡逐一讲解。可以重点讲评:(1)错误率高的内容;(2)解法多的内容,展示多种解法,让学生比较;(3)易于变式的内容。讲解不是为了讲评完就结束,而是引发相关知识的回忆应用,让学生易于迁移。(4)讲强化弱点的内容,防止知识遗漏。
四、高三复习中,强化实验教学的作用。有些内容借助于实验的直观教学比空洞的讲练要有效的多,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化学教学工作心得体会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活动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为此它强调课堂教学应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建构主义还提出,知识具有情境性,而且是其被应用的文化、背景及活动的部分产物,并且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学习情境的性质决定了所学知识在以后情境中再运用的可能性,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某些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能真正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客观世界中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学习才能更为有效。因此,现代学习理论非常强调学习情境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学学科有着天生的魅力,如果教师能巧妙运用跟化学有关的`实验、问题、故事,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等,就可以为课堂教学创设出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动性、新奇性、新颖性、形象性和实效性,从而激发学生进入学习活动状态,以促进知识的主动意义建构以及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连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笔者以九年级化学为例,谈一谈课堂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方法:
一、利用化学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设置情境的有利因素,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生动、有趣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第二节“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教学中,教师可安排学生从家中自带小玻璃水杯、汤匙和适量蔗糖,上课伊始,就让学生自己动手砌一杯糖水,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一杯水中能否无限地溶解蔗糖。当学生发现加入过量蔗糖,杯底就会出现沉淀时,教师就指出他们现在所得到的上清液就是蔗糖的饱和溶液,然后指导学生为饱和溶液下一个定义。大多数学生会认为,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在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而往往想不到饱和溶液的定义需要两个条件: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如何把所得的蔗糖饱和溶液变得不饱和?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具体操作,学生会发现如果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原来的饱和溶液就会变得不饱和,于是就意识到只有在温度和溶剂的量一定时,谈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才有实际意义。通过砌糖水这样的简单实验,为学生创造了一个真实的情境,学生不仅很容易理解饱和、不饱和溶液两个重要概念,同时也学会了两者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轻松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
二、利用生活中的化学,创设趣味情境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我们可以运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创设教学情境,尤其是初中化学教学,更应联系日常生活,让学生从感性上体会到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动机。另外,加强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不但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开阔学生视野,还能使化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利于学生掌握。例如在九年级化学“物质鉴别”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这样一道练习:小明的妈妈在做饭时不小心把盛放纯碱和食盐的瓶子弄混了,你能想出哪些化学方法帮她鉴别一下?通过创设这样一个真实亲切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巩固氯化钠和碳酸钠的鉴别方法。
总之,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结合教材内容,学生心理特征,认知结构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给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把学习过程还原为他们自身的活动过程,引导他们在自主、积极的化学活动中更好地建构和完善自身的素质,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化学教学工作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化学教学工作心得11-09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06-16
化学教学工作计划02-19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06-26
化学教学心得体会11-09
化学教学工作总结【热门】11-18
【推荐】化学教学工作总结11-11
上期化学教学工作总结04-06
化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