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15篇
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1
作为一名教师,教学生涯会伴随一生。而教学的效果是评价一名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那如何使自己的教学有效是需要我们永远探究的一个课题。结合自身教学,听课学习,感觉理念和策略还是不能与时俱进,因此利用放寒假的时间,找到《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这本书,及时充电补充能量。自我感觉:有效教学是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教学理念;它是一种理念,同时也是一种行动。
本书针对有效教学,国内外学者从有效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入手,详尽的介绍了开放教学、问题教学、参与教学、生成教学、合作教学、体验教学、对话教学。
课堂教学又是教学的`主阵地。纵观其结构无外乎包括:教师的认知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学科知识结构和课堂教学结构四部分,而学科的知识结构是“物化”了的静止状态的知识经验,是学生学习的对象,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依据;课堂教学结构是“运动”的结构,实践的结构,是容纳两个主体的认知结构。如何将系统的知识结构经过“内化”转化为认知结构的“心理意义”后的“移植”,就是我们要探讨的重点问题。其中加涅的教学模式:1、引起注意;2、教学目标;3、刺激先前学习;4、呈现刺激;5、提供学习帮助;6、引发业绩、提供反馈;7、评价业绩;8、增强保持和迁移。它是由“广角——局部——广角”,比较重视尝试性练习及形成性评价,实际的教学过程需要经历“尝试建构——评价反馈——再尝试建构——再评价反馈”若干个反复已达到对教学进行调控。
书中陈述了有效教学的八大要素:情境、个性、动机、选择、建构、应用、计划和评价。大家看到这些关键词语时,感觉好熟悉!想象自己近些年来的教学,或多或少的都在以书中陈述的观点作为目标,都在向着这个目标努力着,但是有效教学中的“有效”我们做到了么?还是我们只是停留在“教学”之上!内因是事物变化得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通过阅读,我们的教学不要被条条框框所束缚,一定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情,选择合适合理的教法,把我们的时间和教学经历有效合理的运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去,这样既避免了教师的重复劳动,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学习中解脱出来,更爱学习,从而更会学习。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2
开学初,学校至上而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理念改变改革的热潮,最近我又在网上观看了杜郎口中学的几节教学视频,我感受到杜郎口精神的实质就是充分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渴求欲望,实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学校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
杜郎口的课堂活了,真正告别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学生当之无愧的成了学习的主人,走进课堂,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渴望求知、渴望解惑的充满激情的人,正像杜郎口人说的那样“主动是学习之本,活跃是课堂之魂”。
(一)新课改与教师、学生一起成长
在参加了多次关于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培训后,把大脑彻底的洗刷了一遍,有人说“换的不只是教材,而是教法,也就是大的教育改革!”什么都是新鲜的:排了几十年的课桌太死板了,要排成“圆周会议”形的,千篇一律的教室布置也太沉闷了,教室布置要有个性化,课堂是学生的……。校长教师在一起,听讲座、提问题,激昂的转变观念、互动、自主学习、探究“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很多以前看上去是不可动摇的,没有丝毫怀疑的,颠扑不破的教育真理、教育信条就要重新审视和反思,要注入新的诠释了。许多新鲜的词句“自主、快乐、高效”如急风骤雨,容不得你半点犹豫就劈头盖脸而来,看着大家突然忙碌起来,我的压力骤然而升:不学习,就要落后,不转变观念,就要被淘汰!
容不得半点犹豫,带着“自主、快乐、高效”的新理念用于课堂实践,让孩子们自主,让孩子们快乐,让孩子在自主快乐中实现课堂学习的高效。几节课下来,看着孩子们乱哄哄,孩子们自主快乐了,一节课下来,体会只有一个字:乱!刚刚涌起的一点激情也逐渐冷却下来。难道新课改就是乱,乱就是新课改?我疑惑了:难道这就是课堂教学改革?不,课改决不是这样!是不是哪里做不到位呢?通过实践,渐渐地,我的思维变得开阔了,对课改的理解逐渐拨云见日:我之所以茫然,是因为把课改想得过于神秘而无法企及;之所以感觉乱,是自己的思维还定格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从心理上还没有彻底的接受新课改的教学模式。其实,课堂教学改革只是一次契机,它就是我们一直在做,而且从未间断过的追求,只是一些更富学识的人将它完整的归纳并积极推广的教育理念。它并不清高,也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不可能,它是可行的,也是可信的,更是自主、快乐、高效的!
契诃夫说过:“书知识如果没有经过教师心灵的加温,传授越多,学生将变得越冷漠、越无知”。教学中,我深深地会到课堂教学改革会让教师轻松,让学生快乐;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教师将与课堂教学改革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
(二)多听听学生的心声
师生之间多多交流,会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是课堂教学改革信息的反馈,多听学生的心声,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此,我深有感悟。
一次课上,一个学生怯生生地对我说:“老师,咱课上能不能换位呀,我喜欢和某某一起做作业。”原先也有很多同学希望这样,但我都没允许过,怕他们在一起光知道玩耍,但看着他渴望的眼神以及新课堂教学改革对课堂教学要求就是让学生自主,于是便微笑着点了点头说:“老师满足你的要求!”他听后非常高兴,2个人合作的非常愉快,作业做得非常优秀和成功。等课上了一半的时候,我表扬了他的进步。这下可不得了了,好几个同学说都愿意自由组合,我一想这样课堂不就乱套了呀,等换完座位就该下课了,我就没答应他们的要求。等下课铃声一响,我刚走出教室,感觉一个“小尾巴”跟了上来,回头一看,马佳璇怯怯地问我“老师为什么同意他换座位,不同意我们换,老师是不是不喜欢我们呀?”一句话问的我语塞,我赶紧说“不是,不是,我怕换位耽误大家的作业时间,下次上课之前可以提前换好就可以了,OK?”
这,给了我一个小小的启发:如果在课堂上安排自己的合作伙伴一起创作,能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而现在的孩子在生活中恰恰缺少的就是合作精神)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更愉悦地把学习积极性参与到课堂中来,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便答应了所有学生们的要求。我又跟同学们说:“我满足了大家的要求,也希望大家满足老师的要求,做出让老师最满意的创作,而且还要注意课堂纪律,不要太"放肆"了,而影响别人。”再上课时,我发现每一自由组合的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地创作和学习。通过好的学生和相对弱一点的学生的搭配组合,对后进生的转化起到一定的效果,每次面对他们的合作创作都满意地点了点头,说:“真不错,继续努力!”
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想法,只要老师愿意去听,细心去感受,就会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探知他们的需求和渴望,由此,也就会在教学方面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不断地探索、实践、领悟。与此同时,不要忘了多和学生交流,多听听学生的心声。
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结合自身与学校实际,学其精髓,把握内涵,深刻领会,提高课堂效益。在教学中,我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自己对照课本进行自学,并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学习是一种快乐,我们也“学着乐,乐着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活动的课堂、自由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激情燃烧的课堂、回旋着生命旋律的课堂。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地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以上是我对实施新课改的一点初浅体会,新课改让教师原有的角色发生变化,新课改也为教师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相信我们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激发自身的活力,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一定会使学生向“学会学习”这一最高目标迈进。相信自己也会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成长,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在教学中努力贯彻新课程的理念,不断进行教育教学上的创新。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3
利用寒假时间,拜读了《有效教学的基本功5--学法指导》,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人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一种净化。“给孩子物质的东西,不如培养孩子生活的本领;同样,让孩子掌握知识,不如培养孩子的求知能力。”这句话让我对学生的学法指导的重要性重新认识。
所谓学法指导,指的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获得在具体的学习环境中选择和运用恰当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具体学习环境中指导学生掌握的具体学习方法,二是指导学生充分认识具体学习方法。
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教学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无疑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保证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只有当教师运用一种教法,学生采取相应的学法与其积极配合时,才能保证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及任务的前提下,既要考虑教法又要考虑学法,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从而把教法与学法统一起来。
教学过程是学生的特殊认识过程。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要指导学生除与教师的教法相适应的学法外,还要使学生在课后复习、完成作业、课外阅读等方面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自学。教师进行学法指导应贯彻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如预习、听课、完成作业、复习、课外阅读、自学能力培养等方面均要加以指导,才能收到成效。
备课,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法。教师在处理具体教材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应采取何种方法与我的教法相适应,如发现学生不对头,就要加以指点,使其有正确的方法可循,不走冤枉路。
1.课堂教学是教学全过程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上好每一节课,要指导学生思维跟上自己的讲解,二者是同步的。当学生不能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要指导学生,暂时把此点记下来,接着往下听,课后根据存疑,向同学请教,或请教师释疑。
2.要善于联想。老师讲授新知识往往联系旧知识,要指导学生认真回忆旧知识,做到由旧达新,以新固旧。联想习惯的养成会使学生知一举三,达到认知更高层次实现知识的迁移。
3.要指导学生养成做简要课堂笔记的良好习惯。对没听懂的知识要做笔记,以备课后向老师请教。做到听、记、练相结合,手脑并用。
4.要指导学生一定要养成先看教材再做作业的良好习惯。要指导学生在做作业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教材,结合老师课堂讲授,把知识梳理一遍,再去做作业,就会少走弯路,既保证了作业质量,又复习了所学知识。
5.指导学生养成自我检查知识掌握情况的良好习惯。我通常采取的做法有:(1)一个学习阶段结束之后,让学生做单元卷,加深对知识的巩固。(2)为检查自己知识掌握情况,小组互相出题或在考书中选择一些有价值的习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然后让学生对照答案,给自己评分。从中找出不足,再加深复习有关单元,查缺补漏。
通过学习,我还认识到在学习中,除了任课教师,至少还有三位特殊的`“老师”,它们的作用和老师一样重要,也是我们学习中的良师益友。
1.自信
自信就是开发巨大潜能的金钥匙。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认识到,人与人之间虽然存在着差异,但每个人可供开发的潜力所能达到的高度是不可限量的。只要自己敢想、敢做,永不服输,就一定能不可阻挡地走向成功。自信是学习中的第一位老师。
2.课本
课本是我们学习中的第二位老师。每有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应当是查阅课本。不仅如此,课本还起着训练学生自学能力的作用,那些平时不重视阅读课本,只把课本当做课后练习的习题本的学生是很难学好知识的。
3.同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同学是我们学习中的第三位老师。学习不仅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双向传递,更需要同学之间的多向交流,因为同学之间的协作更方便。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争辩,有助于开拓思路,激发思维,互相促进。
4.教师
任课教师是我们学习中的第四位老师。这并不是轻视教师的作用,只是指教师没有课本和同学更易接近、更方便。教师的重要作用在于对知识的关键进行点拨,是学生学习的外围推动力,因此,上课时认真听讲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之,学法指导不仅要使学生学,而且会学、善学、巧学,使学生从那种拼时间拼体力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不做书本的奴隶,而做学习的主人。因此学法指导应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4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科学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即要求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不是被灌输的器皿,更不是书本的奴隶,教师的“应声虫”,而是要体现出“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而教师就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其主要任务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当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也就决定了教师这个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在科学课堂教学中,长期固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存在这种心理现象比比皆是,学科学简直一点味道都没有。那如何促使学生重建学科学的兴趣呢?这可要看教师的本领了——即如何运用教学艺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灵活运用,巧于点拨。从而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情景交融的科学教学在课堂上能愉快地完成。鉴于此,我认为:优化课堂教学,构建和谐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发挥其学习的主体精神。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小学科学是一门实用而多彩的试验学科,其特点是以学生的观察为里,动手实验为表,含蓄地、直觉地、多角度地加以理解阐述问题的。因此,科学课堂教学中,如果简单片面地用所谓具有“科学性”的定量定性的“手术刀”搞一些繁琐的理解剖析,玩一点文字游戏,以此去开启科学教学的“迷宫”,就等于泯灭了科学学科的感性特质,漠视了科学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内在优势,掐断了儿童情感的幼芽,扼杀了学生的主体人格,葬送了素质教育的前途。
综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虽然多数教师观念有所更新,认识有所提高,方法有所转变,但仍有不少老师“穿新鞋走老路”。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学生,如果真正尝到了试验之乐趣,就能让课堂迸发出灵感和朝气。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用自己智慧的火种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让每一个学生“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让他们充分说出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要取得这一理想效果,就必须创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构建开放式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最主要的条件是促使学生具备学习的兴趣。“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激发其想像力和创造力。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那么,教师应如何激起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呢?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营造和谐课堂:
1.把鼓励带进课堂。
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积极投入,而学生的积极投入又离不开教师热切的鼓励。因此,对于学生的任何回答,都要细心处理。正确的回答给予积极肯定,不完整的甚至错误的答案,都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直至得出正确结论,即使一时答不出来,也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并鼓励学生善思多问。时间久了,学生就有信心上好语科学,爱上科学课,想上科学课。多年的教学使我深深体会到,在声声鼓励中,课堂教学是高效的。
2.把民主带进课堂。
学生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心情舒畅,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课堂上,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民主于学生,杜绝“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才能使课堂激情四溢,才能使学生智慧的火花不断绽放。
3.把竞争带进课堂。
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我经常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课堂上创设问题抢答、正反方辩论,课前可允许学生带好试验器材,教师再运用适当的激励语言,“看谁表达得最清楚”,“谁的语言最优美、声音最宏亮”,“哪个小组合作的既快又好”,最大限度的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展示学生的个性。实践证明,把竞争带进课堂,会使课堂更加和谐。而一堂和谐生动的课,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老师都是一种享受。关键在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每节课都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重点,精心设置,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气氛。哪怕一幅画,一个小故事??只要有的放矢,创设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了。反思。
⑴反思课前备课。备课是教学工作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重要保证.,教师在备课是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心理特点,从而设计出符合学生思维习惯和认知规律的“教学设计”,进行相应的教学。课后还要对该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教案进行再设计,为进一步改进教学作好准,李老师的备课准备充分。 ⑵反思教学过程。教学过程通常包括“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教学程序”,传统的教学过程往往是单调的、呆板的,它排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本课题研究的着眼点是把教学过程看成一个开放的、鲜活的人的成长过程,注重开启学生的智慧、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具体研究方向:如何进行新课的导入、如何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如何实现师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如何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达到了预期目标和实际教学效果。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是教学的起始和归宿,是教学的方向和指标。但是实际在教学时很难达到预设的标准,对其中的原因加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提升教学水平,李老师的像火车那样驱动小车的试验达到了预期目标和实际教学效果。
⑶反思学生的学习困难及需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生活阅历和学习方式,一节课下来每个学生不会试验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并敢于和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哪些学生会了、哪些还有问题,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5
著名作家伊拉斯谟曾经说过:“一个好的教师的标志就是坚守他的类似于家长的职责……在某种意义上他也要成为一个孩子,使他可以把学生吸引到他身边来。”我们知道,任何阶段的学生都是具有趋向性的。在家庭中,学生家长给予孩子的教育是最基本的,从呱呱坠地始,孩子听到的第一句话就是来自于家庭中的话,学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我们家庭成员影响到的,养成的第一个或好或坏的习惯也是通过家庭获得,所以想要成为一名好的教师,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定位摆放正确,坚守我们在学校中应该承担的相当于家长的职责。并且要学会了解学生的习性,与孩子们打成一片,才能更加的将自己渗透进去,引导学生进行更好的教育,从而成就自己成为更好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幽默是一种魅力,能够娴熟的运用幽默的语言,可以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既加深学生印象又达到了寓教于乐的境界。在课堂中,运用幽默的同时,我们要学会对学生微笑,将两者结合起来,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在生活中,我们要教会学生微笑面对生活,微笑是我们对学生的肯定,是对他们的赞赏,是对他们的关爱,是真的很重要。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努力让学生成为我们的“最爱”。当然,教师也是普通人,我们不能要求对每一个人都轰轰烈烈的去爱,我们也不能要求教师时刻都有一个好的心情,但是教育之爱往往在日常教育中无意的就传播了出去,并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努力给学生展现一个豁达开朗的自己,使得最深切的感动往往是体现在每一个平淡而又平凡中的日子里。还记得初入校园时,我不善言辞,在某一天体育课的时候不慎将脚崴伤,强忍着疼痛打算忍到放学回家再去看医生,是我的启蒙老师第一时间发现了我的不适并将我送到医院,事后还对我无尽的关怀让我记忆至今,后来才知道,当时的她身体也很不好,但我竟然丝毫没有感受到她的不适。所以等我长大,和我的启蒙老师成为了同样的人,在短短的带班的几个月,看到学生身体不适,终于体会到了老师当时的感受,当我牵着三年级小朋友的小手关切的将她带到医务室,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被老师牵着小手的模样,当我心情不好时,也会有意克制自己在学生们面前的情绪,不把负能量带给他们,让他们享受理应得到的快乐生活。这就是我们的教育之爱,润物细无声,不知不觉中就会影响终生。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以前常常说,给学生一瓢水,我们应该有一缸水,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我们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们发现,一缸水也早就已经远远不够,我们应该有一汪活水。何为一汪活水,这就是我们说的要有自己的精神空间,一个时代的文学创作,与同时代发生的历史、文化事件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时代在进步,学生在进步,为了能够不落后,我们必须更加努力学习,努力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体会工作的乐趣,体会学习的乐趣。
作为一名教师,不管主课副课,我们总是免不了跟学生打交道,为人之师,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注意对学生的言传身教,这也在告诫我们,一定要遵守承诺,一诺千金。家庭教育中也理应如此。当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有坏情绪时,当他们怀疑自己的时候,当他们对自己期望值过低的时候,我们应该帮助他们,给他们一个坚定的信念,积极的期望,帮助他们远离坏情绪。每个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追求,我们要做的是鼓励他们,引导他们,在遇到小岔路的时候积极的帮助他们。我们要明白,积极的心理暗示以及引导是会让学生更加的提升自信心,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标准,最后成为最优秀的学生。
所以,在最后,读完这篇文章,真正让我明白的是,每一名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陪伴了孩子们最长的阶段性学习生涯,我们都应该抱着这个坚定的信念去影响学生。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6
读《有效教学》一书,最初的时候,读这本书,感觉是索然无味,因为书的趣味性比较差,理论性比较强。不象许多的名师传记一样,有曲折的成长经历,感人的教育故事。但是,耐着性子读下去,慢慢的发现了书的魅力。此书,尊重事实,睿智理性,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深刻而理性的思考,揭示的道理有充足的科学性,对我们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很有帮助。
虽然教育界实施素质教育提了好多年,可是教育界的竞争和压力还是相当的大。作为教师,我们无力改变整个教育的现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来减轻学生的负担。书中到处可见的有效二字,就是在教我们如何高效的利用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任务,每一分钟。所谓“有效”就是不浪费自身及学生的每一点资源,真正能发挥自身的价值。以下就自己读书过程中感触最深刻的几点的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认为自己的课堂可以算是有效课堂,高效课堂了。看过书之后才清楚要做到有效课堂自己还有很大差距。一方面,由于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存在欠缺,那么在授课的过程中重点和难点并不突出,对此讲解的还不够充分,而且对于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过于单调,没有很好地运用比如举例、图解、示范等方法;另一方面,没有很好地去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这样使得所提出的问题缺乏足够的针对性。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规律性的检查作业在弄清学生是否掌握了与任务相关的先前知识方面做的都不够好。
关于多样化教学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偏差,虽然有时候在课堂教学中试图利用各种手段去活跃课堂气氛,可是发现一旦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更有少数同学会把注意力转移出课堂,这样便需要老师花时间去维持课堂纪律,也就是说,要解决多样化教学和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矛盾还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揣摩和探索。
教学生的注意力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非常密切,即使教师讲解的再精彩再投入,而学生没有集中注意力去认真学的话,教师做的也是无用功。对照书中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践,我觉得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是要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反应,恰当的时候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对其回答更多的作出肯定的评价。二是要在平时要有对课堂纪律的一个严格要求,禁止出现那些讲话、睡觉等影响课堂教学的行为出现。当然在运用教师的强制力的同时,不能忽视跟学生的感性交流,为教学赢得一个相互尊重的的环境与氛围。
我们常常说:三分教学,七分管理。在一线教学活动中,有效的课堂管理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一提到课堂管理,作为一线的'老师,往往变理解为对课堂纪律的管理与对学生行为的控制。殊不知课堂纪律的控制与管理仅是课堂管理中的一部分而已。有效管理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管理:课堂管理、教学时间管理、课内外作业的管理。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该书中谈到教室有效教学的八项修炼。其中一种方法是教学日记—留下教师成长的足迹。
撰写教育日记是教师教育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在点点滴滴的字里行间,把平时自己的一些感受记下,经常拿出来看看,对提高工作是大有益处的。
教育日记的撰写需要我们思考,要思考就必须要静心,这对平时工作繁忙的我们无疑是一种考验。
在这本书中,让人受益的地方还有很多,让我觉得教师工作是我一生的努力,教学工作是我一生的修炼。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7
有效教学,不是看教师是否教得认真或是否讲完了课时教学内容,而是看课堂三维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看学生有没有真正学懂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多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
今天,听了居文进老师主讲的“强化六认真规范,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专题讲座,使我对教学“六认真”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
居老师说“教学六认真”是“有效教学”实施的前提。的确,“六认真”既是衡量一个教师能力的标准,也是反映一个教师工作热忱和态度的风向标。我们只有做好六认真工作,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要做到并做好这几个“认真”,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非得投入十二分的热心、爱心、专心、耐心、决心才行。下面对“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补充,是整个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如何设计作业,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又能达到有效训练,让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温故知新?
首先,教师布置作业要有讲究。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求可以分层次,这样有利于学困生对自己的学习树立信心,也能满足优等生的学习欲望。我们要控制作业的总量,提升作业的'质量,拓展作业的形式,统一作业的批改,一方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让学生养成课堂作业当堂完成的好习惯。
其次,教师批改作业首先要做到及时、认真、细致。及时认真细致地批改学生的作业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同时更能及早地发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及时反思,及时改进,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再次,教师批改作业后除了给学生打等第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写上不同的激励性的评语,以此给学生指出不足,或提出新的要求,鼓励学生大胆学习。同时教师工整地批改也能给学生起学习示范作业,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另外,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重视对口头、思考、调查、观察等作业的设计,以及对这些作业的检查与评价,并及时地反馈。设计综合性的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性能力。
应该说,看似普通的“教学六认真”其实不普通,这是一门艺术。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脚踏实地,努力将“六认真”工作做得更好。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8
首先,安科学处理好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有效地利用教材资源,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材是教师和学生的基本,并帮助教师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1、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所学内容的本质,及时捕捉适当的学习时机,提前对相关的内容、思想、方法进行有意识的渗透,以达到强化学习重点,减缓学习坡度,提高学习效率的效果。
2、在强化学习的同时,要及时综合,没有及时综合学生就得不到及时巩固,没有及时综合学生就不会灵活运用,没有及时综合学生就没有能力有效提高,学到哪里就及时综合到哪里。
3、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鼓励和启发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抓住问题的实质,努力从不同角度寻求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聚敛思维。
4、练习是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内容吸收、巩固、提升的必要渠道,练习题的内容必须精远巧编,安保证课本中的基本题型,形式要灵活多变,不拘泥于课本的习题,深入研究,努力编写一些有创意的新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目标是行动的开始,有了目标才会有行动的思路,才会有迈开行动的步子。上好一节课,要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是什么,注意分步组织落实,将教学内容化整为零,加深学生课堂学习的层次感,强化学生课堂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信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实际内容出发,找到合适的起点,围绕重点组织教学,用重点统帅教学,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
二、要民主对待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是在一定师生关系的基础上生成的,有什么样的关系就会生成什么样的态度,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一般都出于主导地位,具有一定的主动性。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都要有一份爱心,真心热爱每一个孩子,对学生不苛求、不埋怨、不指责;有一份虚荣心,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和学生共同学习,提高。
2、要相信学生,相信学生所具有的潜能,敢于让学生在课堂让自主参与,解放学生的思想,指导学生,并激励学生。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评价,评价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要正确的认识事物,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正确的评价有利于人的自我完善;评价是一种交流方式,真诚评价有利于人的合作互动,在实施激励评价的同时,教师必须保证评价对学生是正确和真诚的。
最后,合理使用多媒体。借助多媒体实施课堂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客观要求。必须合理使用多媒体,才能发挥其对教学的支持作用,利用多媒体可以根据课文激情导课,情境导学,问题导学,通过目标检测进行反馈,总结会了多少,可以灵活运用多少,并反思不足之处。上好一节课,要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是什么,注意分步组织落实,将教学内容化整为零,加深学生课堂学习的层次感,强化学生课堂学习的成就感,激发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信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的实际内容出发,找到合适的起点,围绕重点组织教学,用重点统帅教学,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9
读崔允漷教授主编的《有效教学》后,对于如何如何开展教学,怎样教的有效到怎样教得好,都给了本人很大的启发和指导。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填鸭式、满堂灌、一言堂等,这些都是消极的、无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自主性是一种压抑,一种挫伤。现在,很多老师都知道这样不好,所以学校又针对此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包括“高效课堂”和“翻转课堂”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改善教学环境,我们开始和老师一起学习《有效教学》一书。《有效教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它不像一般理论书籍那样深不可测,而是植根于现实教育,用质朴生动的语言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教学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有效教学。
在本书前言中,作者详细的解说了本书编制的初衷,以及知道教师应该如何使用好这本书。什么是有效教学呢?书中介绍道凡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我思考着,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放弃教学的责任,那么,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但加个问号不等于提出一个问题,这样提出的问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没有什么价值。
通过学习《有效教学》使我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应该是学校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要想做到“有效教学”,首先教师要做一个真实的人,敢于露拙也敢于表现自己。在听课中我发现老师不好意思在学生面前露拙,殊不知,这是一个误区。在适当的时候露上一小手,哪怕有着明显的破绽,在孩子们哈哈一笑中,让孩子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和他们一样在许多方面有着这样那样不足的人,孩子们和老师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其次要做一个善于反省的人,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的还比较少。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首先要要求自己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然后以此影响教师效仿,从而鼓励教师不断地终身地学习。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们清楚的看到,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
在“有效指导”中的主要教学行为一节中提到:“有效教学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西方学者德加默也曾说过:“提问得好即教得好。”教师高质量的提问,能够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可以说提问贯穿在每天的教学中,贯穿在整个课堂中,可见,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
的确,提问是一个很微妙的教学技艺。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以往的“教师主体”发展为今天的“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更多地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课堂提问实际上是实现师生交往互动、理解与对话的重要手段,也是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能力的重要途径。正如书中所说:“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能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书中对“什么样的提问是有效的”给出了建议:一是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二是使问题保持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做到提问要精心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内容的重点,抓住知识的关键,注重提问的质量和效率,达到以“精问”促“深思”,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同时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还要注意难易适度,把握好分寸,善于寻找学生的“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即在知识的“增长点”上布设悬念,使学生“跳一跳能把果子摘”;其次,提问还要有层次性,问题之间要有内在联系,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随之逐步提高;此外,我们还应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激发、指导学生对学生提问,学生对教师发问等提问的多元模式,这些都是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
关于有效讲授,书中提到了一条就是要幽默风趣,令学生保持轻松活泼的心情。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一定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可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旦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更有少数同学会把注意力转移出课堂,这样便需要老师花时间去维持课堂纪律。究其原因是教师的任务导向不明确。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去学习那些将要学习的材料,而不应该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情上,对教学中可能发生的影响教学的事件有一个预测和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对授课内容在时间上要做出合理安排,这样才能够充分有效的传授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
书中还提到“无效教学”这一概念。所谓无效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钩,从而导致效率极低甚至是零的教学。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没有这样的现像?如果有,这种无效教学现像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占了多大的比重呢?有专家做了一个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无效劳动大约占50%。这一调查结果虽然有一点夸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无效教学的现像普遍存在。无效教学往往是课堂死气沉沉,课后大练“题海”,机械重复被改称作“巩固”,死记硬背被狡辩为“强化”。其结果是学生苦学、厌学,甚至辍学;教师苦教、厌教,甚至弃教。无效教学严重影响了师生双方的动机水平和身心健康。像音乐课,强调多实践,于是就无休止的唱。为什么唱不好?老师没有指导。像美术课,没有技法指导的“创作”,得益的学生始终是少数。像语文课,泛泛阅读仍然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缺乏有效的阅读方法指导。
读完本书,我对有效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那就是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我们要多读书、多学习,掌握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并在其指导下积极开展有效教学实践,最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10
读完《有效教学和谐课堂》一书,感受颇多,收获颇多。下面就谈谈我通过学习后对有效教学的肤浅认识。
1、师生和谐为有效教学奠基
育人为本,爱心是根,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心和责任心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有了爱心、责任心,教师便会一切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教师的眼中时时刻刻看到的是学生,脑中时时刻刻想到的是学生,心中时时刻刻感受着学生的感受,而不仅仅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容器,做题的工具。教师要会及时、深刻、全面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温羹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己的课堂有安全感、成就感。要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大胆表达的积极学习状态之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潜入文本为有效教学铺路
走进文本,解读文本,深人钻研教材,准确地解读文本,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首先,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人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其次,教师要以学生的视角,思考学生喜欢学什么、可以学什么、不爱学什么,把准学生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从教师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这是解读文本的关键。老师要对课文反复朗读,仔细揣摩,细心品味,文中关键的段落、语句都能富有感情地背诵,甚至一个小小的标点都不放过。
3、质量引领为有效教学助推。
实施有效教学,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质量指标上。一是教师行为的质量指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的教学组织、教师的.语言、教师的神态、教师的评价,都对学生,尤其是对小学生影响颇大。老师充满激情的语言、满脸焦虑的神态、恰到好处的点评,时时刻刻牵动着学生,可爱的孩子们就在老师预设的情境中渐人佳境。二是学生行为的质量指标。学生课堂的表现是课堂有效性的直接反味。三是辅助手段的质量指标。辅助手段的合理运用能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能给学生创设语言无法替代的教学情景。四是教学方式的质量指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的重要体现,面对我们的国情、校情、班情,我们应正确使用好这一新型的教学方式。
4、持续反思为有效教学服务
教育是实践性智慧,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持续的反思,并把反思导向深人,最终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提升育人的质量,因此,持续反思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每一个教师都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这样促进自己有效借鉴他人的经验,开阔反思的视野,提升持续反思的质量。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有效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我坚信:当师生关系和谐了,课堂教学和谐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会成为一种必然,我们的社会也会和谐前进。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1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以“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其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体验成功并萌发创新等”,为学生发展性教学目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主动地学、轻松愉快地学、让课堂涌动生命的活力。在新课程新课改的今天,应着重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和谐完美的发展。如何在与学生共处时,在每天的教学工作中、每一节课上、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呢?做为小学数学课改的实践者、教学的组织者,如何构建和谐数学课堂教学显得尤其重要。
一、转变教师角色,建设和谐课堂教学
构建和谐课堂教学,促进小学数学发展性教学目标的建立,在“课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首先应实现教师角色的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评价的“主宰”,大多采用师生问答、教师评价的形式,课堂上缺乏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成了评价的权威,是学生学习表现唯一评定者。因此使学生缺乏了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所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师生授受的传统讲授程式,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方向交流,在共同活动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成了课堂评价改革的关键。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如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探讨和实践的课题。《课程标准》赋予教师更高的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由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转变为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在过去有趣的图形的教学时,告诉学生什么是长方形,什么是正方形等等,怎么去分辨它们也就够了,而现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共同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关注学生得到了什么信息,又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让学生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有趣的图形”一课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二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认识平面图形的起始课,是借助于学生对学前这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生活经验的积累为背景,通过自己的活动,增加其感性认识,进而建立这些平面图形的模型,初步的加以区分。
这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在:在本节课中,我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中导入新课,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教师的作用,在于营造一个极力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联,使其置身于问题情景之中。
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也许有的同学一时想不出,但毕竟他在参与。教师要更多地鼓励学生表达,并且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开展讨论,提示那些出现在学生中,新鲜的,有意义的交流实例。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想法,启发学生关注问题重要方面,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和结果,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
二、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优化和谐课堂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一要求指出了小学数学教学要能使学生学会用生活的眼光看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思考生活,从而在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有趣和有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面向生活的问题情境,为他们搭设一个生活的“舞台”,为学生提供操作实践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内容,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展示自己,不断地创造自己。
现代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发展人格。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上这种需要显得特别强烈。我们引导学生参与评价,优化和谐课堂教学,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使学生有所发展、有所创造。
所以,当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了主人后,教师不再拥有评价的“专利”,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参与评价,都可以畅所欲言,都可以自由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在这样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里,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在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不再只是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反馈老师引导的平行双线型的学习,而是来自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学生个体智慧的碰撞和信息的交流,这是一个强大的网络化的学习体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的不是教师个人的备课所得,而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集体智慧的整合。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也不仅仅只是知识,而是人际交往、协调合作的个性品质的培养。
学生参与评价,能更好地燃点起思维的.火花,激发起参与学习的兴趣。学生通过发表评价意见促进了自己分析事物、推理判断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分析别人语言表述的完整性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在与别人交流议论的过程中拓宽自己的思路,触发了灵感,启迪了思维的创新。
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由观察学具的一点到观察一类学具,后来学生自然而然地把不同类间的学具进行比较,建立起联系。“长方形的两条长边变短了,是不是就是正方形了?”“我们上学期学的圆柱里就有两个圆。”“圆和球好象哦,球能朝不同方向滚,那圆会滚吗?”……在这个交流过程中,学生对物体的认识不断丰富、完善,这种有新的生成的交流才是真正意义的交流。把学生引入一种参与问题探索的情境中,使其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探索动机。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索、发现,使学生能产生奇思妙想,形成独到的解题思路,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究的意识。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主体和谐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学习的需求。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应尽量来源于自然、社会与科学中现象和问题,可以是与小学生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和物。例如:数的计算、统计活动的学习素材,可以选取玩具、文具、食品的动物图片等;与此同时,天真爱幻想也是学生的天性,美丽的童话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小谜语也是他们乐于接受与愿意思考的习内容。通过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拓宽了学生研究的视野,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深刻领悟新课程标准的内涵,转变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唤起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合作探究,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所有的同学都投入到激烈的讨论中去,在探索的过程中,对于他们的每一种想法,教师应及时启发、引导、点拨和鼓励,力求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发现,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要相信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完全能扮演好这一角色。他们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他们有交流、评价的能力。提出质疑的学生,他们是具有较强的学习力,他们已经学会了倾听、学会了思考,能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我们教师完全可以提供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这一宽松、和谐、民主的平台上,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共享学习成果。实践证明,教师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继续创设情境启发引导,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索的时间,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索,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这实际上体现了师生间的互相尊重。比如课上到精彩处时学生自发地、真诚地为老师或同学鼓掌。教师的身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谁来帮帮?”“谢谢你!”“你的想法真妙!”……这些话让听者感受到是发自内心的,体现了亲情,人文的关怀。在学生精彩的回答之后,教师进一步启发,激励学生,这题还有其它解法吗?一石击起千层浪,应抓住机会,创设情境并再一次让学生合作探究。
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引发学生积极探索,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热情。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通常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的学习常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从而导致学生不能主动获取知识,能力得不到较快的发展。为了改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创设“融洽”的问题情境,激起矛盾,促使学生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动力源。
例如在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时,在基本练习后,可以设计以下练习:
1、“农夫山泉”矿泉水原来每瓶成本1.6元,现在比原来降低14,现在每瓶的成本是多少元?
2、好消息:“农夫山泉”原来每瓶售价2元,现打九折出售!(你看到这则好消息,准备怎样向同学们转告呢?)
3、双休日,全班同学去秋游,准备买一些矿泉水,怎么买才最合算呢?有关信息:全班同学(51人)去秋游,准备一人买一瓶“农夫山泉”(单价2元),整箱买(一箱12瓶)可以优惠10%。(1)有几种买法?(2)你建议采用哪一种方案?并介绍一下你的想法。
再如在教学《长方体》的复习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把四个火柴盒包装在一起形成一个大长方体,可以怎么包装?哪一种包装方案比较合理?并布置课外作业:你可以去调查一下形状是长方体的物体实际是怎样包装的,了解厂家为什么要这样包装?
四、构建合作学习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心理品质等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综观世界各国的合作学习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活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头善于构建合作学习课堂活动组织内容。对学生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开始付给学生3-5分钟时间,简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难点。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必过早解释,只要综合大家的提问,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即可。合作探究的形式有三种,教师可根据需要确定选用哪一种更好。这三种形式:一是生生合作探究。即让同桌学生发挥各自的学探优势,就相关疑难问题,相互启发,相互研讨,然后四人小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讨的结果;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小组可以是四个、六个人。合作探究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三是大班集体探究。即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切不可搞成问答或对话形式,要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答辩、争论、教师只需在关键处加以指点或导拨,要避免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可以让每位学生课前准备好24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上课时要求小组内成员每人用这24张纸片拼成一个长方形(每人拼的都不相同)。拼好后逐一按长、宽、面积等数据填在一张表格上,再研究:
1、这些图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2、这些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3、每个图形的长、宽和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共同发现了每个长方形的面积都等于长和宽的乘积,于是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的计算公式。再如在教学《长方体》的复习课时,以火柴盒为载体,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归纳整理长方体的知识,同时学会用观察、测量、计算等数学学习方法。
毕竟是小孩子,一切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还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培养,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规范教育。这在小组学习的起始阶段里显得尤为重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发言、交流和倾听的礼貌教育。要培养学生清晰、连贯地讲话;文明有序地交流;认真、专注地倾听的良好习惯,以保证小组学习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在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合作小组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相当重要,这样做,能较快,更好地建立课堂的行为规范,学生知道了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可以受到特定的认可。
学生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做巡视指导工作,不断点拨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以往组织课堂讨论,主题不明确,时间不充分,气氛不和谐,图形式走过场多,讨论探究效果很不理想,这是探究式课堂教学一定要引以为鉴的。合作探究能促进学生思想情感交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构建民主和谐气氛,养成良好个性品质。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12
本学期,学校下发了《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这本书,要求我们阅读并撰写学习体会。利用课余时间,在假期休息之余,本人认真拜读了宋运来先生的作品《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特别是对于第二篇品课部分,我是颇多感触。
很长时间以来,对于听课我总认为是总结其他教师的经验和教训而已,这样的心态造就了平时听课的随意性,课后不去细细咀嚼,很难对自己教学路上的创新有所帮助。读了这篇文章后,才真正明白,听课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个人的一些经验,而是需要我们互相去做深层次的学习、交流和思考。看字识意,“品”就是要我们分三口食,方能得出个中真滋味,“品课”亦如此。“品课”到底品什么?在此我谈谈对于我的心得体会。
所谓品课,就是教师以品德角度去听别人的课、去观别人的课、去评别人的课、去议别人的课,教师在听、观、评、议课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能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品课是初为人师的起点,品课让新教师虚心品味老教师的谆谆教诲,做到评好每一节课、讲好每一节课,努力完善、充实自己。品课是教师进步的基石,品课让教师在品味他人课堂的同时,更关注自己的'成长,并有更多的教学收获。品课是教师成长的阶梯,品课让教师能联系自己的教学,看看自己的教学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并及时改进,正是这一次次的完善与改进,使自己的教学渐入佳境。
“品课”,是听课、观课、评课、议课的更高一层次的追求,是一种境界,是“关爱他人,善待自己”的人生哲理。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最重要的渠道。为了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我们注重教学研究,而教学研究最被注重的是听课、评课、议课。我认为在此基础上就听课参与者来说,应该还有一个意义上的深加工——品课,寻求在听完本课的授课和评课、议课后的更高层次的收获:品味本堂课给学生发展带来的欢乐和收获;品味本堂课给授课者本人的成长带来的经验和启示;品味评课参与者在评完本课后的心得和体会;品味“我”本人在此次活动中的积淀和超越。
一、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品味。
所听的课堂课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受启示的是什么?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会了些什么?还有哪些不清楚?这课知识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怎样?本课中我的学科技能提高了多少?本课中的教学过程脉络怎样?通过本课,可以让“我”把握哪些学习方法?养成哪些学习习惯?本课使“我”的思想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得到了哪些熏陶与提升。
二、站在上课者的角度来品味。
课前“我”的准备怎样?学情的预见、活动的设计合不合理?哪些新课程理念在本课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本课中最成功的教学环节有哪几个?本课中的知识构建还需改进吗?本课中的德育资源把握怎样?本课中师生、生生情感传递、心理交流有特色吗?众多的评课意见,你都能认同吗?你最感兴趣的是哪几条?
三、站在听课者的角度来品味。
作为欣赏者,“我”最赏识本堂课的哪些方面?作为评价者,“我”给本堂课打上哪些评语?作为指导者,“我”为本堂课提出哪些指导性意见?作为研究者,“我”给本堂课提出哪些的探究方向?作为学习者,“我”从本堂课中能学到哪些知识,增长哪些见识,借鉴哪些成功经验?吸取哪些不成功教训?领悟哪些理念或动向?作为管理者,“我”从本堂课中能着到多少花钱多办事教师的专业成长情况?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域特色,整体状态?课堂教学研究改革的进程怎样?教师走进新课程的状态怎样?课堂中师生的表现与管理层面提出的理念、方案、要求是否相适应?该做哪些调查呢?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静静思考的。
我们要从品课中学到方法和经验,在反思和比较中提高自身的水平。可到底如何才能获得这样的效果呢?毕竟,一堂课中的内容太多,无论如何去听去品,都无法掌握全部的内容,对品课内容的选择成为必然。就像我去听英语课,去之前想了想:英语不懂怎么听?后来一想,英语老师很会调节气氛,课堂很活跃,学生参与度大等,这些都是我很需要学习的,于是,就从这个方面入手。带着问题听课,能促进听课者改变原来那种“旁观者”的身份,以积极“参与者”的角色深入课堂,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关注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程度,并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从而在问题求解中主动听课,在自我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从而达到“品”的境界。
品课就像是在享受一顿丰盛的大餐,不仅能让我们美餐一顿,还能让我们学到别人的厨艺,就像书上所说:品课是教师进步的基石。品课让老师在品味他人课堂的同时,更加关注自己的成长,获取优质教学的深刻体验。
细细琢磨“品课”之说,与评课一字之差却有全新意蕴。听课的时候多了一份愉悦的心情,以欣赏的眼光、从找闪光点的视角去品课,必会深得个中三味。欣赏者必倾听,倾听者必品味,也自然能品出教师的教学智慧,品出学生的灵动思维,品出课堂的文化内涵。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13
课堂管理也是门艺术,假期里我有幸拜读了《有效教学66个经典案例》这本教育专著中,使我读后受益匪浅,也深有感触。下面就谈一下我的几点体会:
1、用心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
教师上课时能熟记并且随时叫出学生的名字,学生就会感到获得了尊重,自然对教师产生了信任感、亲切感,这种情况下的教学效果往往会很好。尤其是我们这些技能学科的老师教的班级多,若是能随时正确叫出学生的名字,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和管理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2、上课时要充满激情
教师上课要充满激情,富有激情的'课堂能激起学生渴求知、努力学习的激情,从而有效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课堂要立规矩
积极、向上、有序的课堂规则,会使师生之间的目标一致,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进取心。
4、和学生有个约定
孩子的潜力是很大的,孩子一旦和老师有约定,被老师寄托了期望,他们的智力、情感、甚至个性都能顺利成长,学生个个都可雕琢的神话就变成了现实。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抱有期望,并把这种期望付诸思想教育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些学生常常会如教师所期望的那样不断进步。
5、课堂管理要管放有度
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爱而不宠”就要求严之有情、严慈相济。
6、要有一颗包容的心
要认识到学生不可能不犯错误,当学生犯错误时也正是他们成长进步的契机,因此教师要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并保持平和的心态,它是正确对待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有效改正所犯错误的关键所在。
7、尽量不当众批评学生
尽量不当众批评学生,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尊重了学生的人格。有时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轻微的责备,带微笑的轻声细语的分析开导,一个轻轻地拍拍肩的动作,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8、用好学生舆论监督
群众监督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它能在学生心形成一道屏障,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激励每个学生的行为。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14
首先让我感受到专家广博丰厚的知识功底,也使我深刻体会到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勤奋学习,充实自我的重要性。作为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教师需要各方面的知识提高人文科学的素养。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因此,我们平时要抓住一切机会学习,充电,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气躁,从错误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做一个踏实实的学习者。尽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贴近有效教学、引起学生学习的意象,即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经常观察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他们的生活环境、范围及他们的生活习惯。他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们最愿意接受那中课堂教学的呈现形式,不断的与孩子们谈,与孩子们交流,了解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困惑与体验成功的快乐。走进孩子们的心灵,贴近孩子们的胸脯,斟酌孩子们的脉搏,洞察孩子们一切心理反应,然后根据教材特点去设计,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就是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因此我们在备课时,总是心中装着教学目标,站在孩子们的角度,眼睛盯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需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我们有时通过把一些抽象的概念性的文字变成学生理解的声音信息,使学生借助听觉加强学生的理解,获得良好的收获。做一些让孩子们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教具,通过教具的演示,把一些抽象的理性化的难理解的知识变的具体化,形象化,带学生一起感受知识的来龙去脉。关注学生的进步发展。首先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唱独角戏,不过高的估计自己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把学科价值定位在一学科上,而是尽力的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新课程使我们走到一起来,大家合作,研究交流,提出发现的问题,与同行们共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最后得到的方案为大家公享。这是共同提升理论与教学水平的好办法。研究的过程中,是有很多困难的,可能要占据我们休息的时间。但是用研究的眼光去对待我们的工作,去证明我们的价值,在研究中体验研究的快乐。在研究中得到成长,占用一点时间,有何妨呢?
当我们对教育科研产生了兴趣,在集体科研中找到了乐趣。不再把工作当成负担,我们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我们的幸福感就找到了。不断学习。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如果我们仍抱着吃老本的心理来组织教学,那将无异于“旧瓶装新酒”,根本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我们才能“天光云影清如许”,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才能创造出更为新颖的课型和更为科学更为人性化的教学方式,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因此,学习、学习、再学习,不断向书本学习,向学生学习;创新、创新、再创新,大胆改革大胆实验,不被传统所束缚,不断总结成败得失,将成为我们教师毕生的课题。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15
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一种动态的过程,一种注重全面发展的结果。在实际教学中,只要学生没有取得“预期的应有的进步和发展”,就不能称之为有效教学。
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学习中都有收益,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读了赵国忠先生《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一书,我感受颇深,粗略梳理出了以下几点:
一、备好课——有效教学的前提
如果把教学看作是一项工程,那么“备好课”是对这项工程宏伟蓝图的规划和设计,是工程开工建设的第一步。有个好的规划设计,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把工作做在前面,不上无准备课,不上千篇一律课。备好课,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合理,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课前备课包括分析教材和学生,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预设课堂情境,选择恰当的导入和教学方法等等。
隐性的课前准备非常重要,这关系到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生喜爱教师的程度,关系到课堂的精彩程度。
二、上好课——有效教学的关键
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管理课堂。在课堂上,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而主角是学生。要想演好每40分钟一集的戏,需要老师有着很强的课堂控制能力,智慧导学,灵活地处理课堂上出现的意想不到的事件,因为课堂是灵动的,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天真烂漫的学生。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进程,用发自内心的爱,化作清澈的殷殷目光撒向学生,用热情友善,宽容豁达的笑容去面对学生,学生才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充满激情地融入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师生的亲密配合,才能构建富有诗意的课堂,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滋有味。只有每位演员真正进入了自己的角色,才能演出最好的戏。学生全身心融入了课堂,才是最生动的课堂,才是最有收益的课堂。
如何上好课,教师起码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精选教育教学内容。一篇课文的内容不能简单等同于现成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蕴涵在教材内容之中,需要教师用专业化的眼光去开发出来的。在解读教材时,我们可以分三步来合理确定教材的教学内容。
挖掘——主要依据文本本身的教学价值以及大纲规定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筛选——主要依赖于教师充分研究、把握学情。
整合——主要依据所选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学习需要
第二、精当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对教学方法的不断选择和灵活运用的过程。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整合是因人、因时、因地、因内容、因对象、因条件而定、而异,它不能确定、也无法确定;它不可能相同、也无法相同。
第三、精细课堂教学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细化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牢固地掌握知识。课堂教学的精细化要求以最经济的教学方式获取最大效益,达到以师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这就需要教师树立“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的教学理念,力求在教学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
三、教学反思——有效教学的保障
思考是一种好习惯。我们教师值得、也更应该去思考。考尔德希德说:“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中的重要事情,包括他们的教育目的、课堂环境,以及他们自己的职业能力”,“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反思是连接教师自身经验与教学行为的桥梁。诚如赵国忠老师在《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一书中如是说: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所授课程的一种补充,它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
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这不仅需要我们去解读、探索新的教法、学法,开发新的教育资源,而且还要运用新的理念去活化自己的角色。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值得我们不懈追求的核心问题。我坚信: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去研究有效教学,我们就一定会营造出一个个充满快乐、师生气氛和谐、充满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绿色课堂!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将会达到最优化!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11-12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精选15篇05-22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15篇)11-12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15篇11-12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汇编15篇)11-12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汇编15篇12-30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集锦15篇)02-02
读《有效教学》心得体会(合集15篇)04-04
有效教学心得体会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