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静”心教育成就幸福教学心得
庚子伊始,新冠出现,疫情突发,确诊暴涨,微信公众号里全是武汉报道。面对钟南山坚毅的目光,抗疫战士疲惫而坚定的身影,带着口罩迷茫而戒备的脸庞……封城封小区了才知道,平时可以随意逛超市、逛商场也是一种幸福;居家隔离了才知道,朝九晚五按时上下班才是生活的向往。
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了人间百态,也看到了世事无常,尽管有着抗疫的任务,可也有了冷静思考的时间,想了一些事情,其中想得最多的还是当前的教育。从事教育三十多年来,能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整理出一些思路也是美事。
一“静心”的理解
国学渊源,古典中有对静心的分析。如诸葛亮的《诫子书》中讲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岁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人的一生应当如何度过,为我们指引了方向。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也是良好的修身、治家格言,是我们学习的参照。我还非常喜欢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一批教育大家的的教育生活,也很向往魏书生等教育家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二“静心”的目的
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和幸福,所以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幸福的人。幸福在于自己的心态,在于对认知意识和精神道德的追求。老师们也受到社会形态的影响,认为自己不幸福,做教育很悲催,同时又舍不得教育这个职业,因此,内心经常不能安静。其实,各行各业都很不好干,只不过没体验,不要只看到成功人士光鲜的一面,背后的辛苦付出你未尝深入了解。教育不可能让我们很有钱,很有钱也不一定就幸福,所以还是静下心来过简单朴素的生活吧。教育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功成名就,更多的是需要平淡的教书匠。有人坐轿,有人抬轿,每个学生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们平时的授课,想让学生都达到同一个结果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只能“因材施教”。那么我们就不能只在乎分数,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的幸福。
老师们以自己的努力,得到家长、领导、同事、学生的认可,找到自身的价值和存在感,做一名幸福的教师,想着都是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快乐事情。
三、“静心”的做法
教育究竟怎样做?
要成为当代“四有”好教师,必须围绕核心素养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6大素养。
首先,校长和老师们要减少无谓的精力浪费,在有限的教学生涯里,快速成长为教育的中坚力量。
其次,校长和老师们要去认真领会核心素养的内涵,掌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有这样几句话: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你就是专家;复杂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行家;复杂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第一句话的理解:复杂的事情简单做,你就是专家。《道德经》有这样一句话:图难于其易,图大于其细。做教育要大道至简,化繁为简,举三反一;要除却烦躁,摒弃杂念,业务为重;要拨云见日,围绕学生,不搞形式。第二句话的理解:复杂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行家。李耳《老子》有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启发我们熟能生巧,坚持就是胜利。第三句话的理解:复杂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对于每一件事,要结合“开发——制作———提醒———跟进”的流程来做,要注意“教了3年书,而不是教了一年书后,又重复2遍而已”这种现象,一定要不断研究创新,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三年前的学生和三年后的学生是不同的,每一天都是不同的,每一件事都有不同的原因和背景。我们要研究理论,没有科学的基本功,不按照基本规律做事,反而每天都在重复着错误。这种现象,在教育上来讲,简直是“教而不厌、毁人不倦”。话虽难听,不无道理。
第三,校长和老师们要怀揣梦想,脚踏实地,孜孜以求,无所不能。我们千万不能因个人喜好而教,我们要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因人而教,因家长要求而为,因社会需要而教,因追求教育理想而教,因社会发展而教,因学生全面发展而教。教育人当以热爱学生赢得尊重,以博学多闻赢得掌声,以热爱教育获得好评。虽然我们人微言轻,但是教育部已有教育的蓝图,当我们不知道如何教书育人的时候,就多看看国家层面的要求,要多看看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尽管我们条件有待改善,面临的困难重重,我们依然要昂首挺胸,迈出坚实的步伐,帮助学生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向心中的教育梦一步步迈进。
四、“静心“的向往
想来想去,我认为:要把握方向,该走就走,但是不能一路狂奔,适当的时侯,歇一歇,想一想,我们是为了什么而走的,我们应该怎样走。
因此,我们先静心,而后做教育。
静是一种境界。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古今中外,凡事有一定成就者,其精彩的人生背后一定是潜心与静心,或寒窗苦读、或潜心思索、或勤于笔耕。因为潜心,所以成功;因为静心,所以幸福。然而,在当今这样一个浮躁的时代,又有多少人能潜心做事、耐得住寂寞呢?一个没有远大理想、目光短浅的人是耐不住的;一个有着过多追求、这山望着那山高的人是耐不住的。作为教育中人,如何真正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工作,“潜下心来做事,静下心来育人”,不能不说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心静,方能探索规律;道法自然,方能寻求教育真经。教育是培养人的,来不得半点的虚假,教育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有尊重规律才能赢得教育。我认为学校一切行为当以促进师生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教育只有静下心来为学生着想,工作才会变得实实在在。教育只有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发展将得以落实,教育规律将得以尊重,学校才能成为师生的乐园!
静是一种修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种修养体现在教育者的责任心、爱心、耐心、恒心。首先是责任心。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曾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因此爱岗敬业的教师总是以严谨治学、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学生,关注学生成长。敬业精神的核心是责任,而教师的责任心,就在于把做好本职工作当成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当成自己的天职。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知道自己在本职工作中的责任是什么,知道怎样履行自己的责任。具体而言,作为校长、教师的责任心就是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其次是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前提,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打开教育之门的钥匙。正如冰心所说的“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师教育的源泉,有了爱,才有了教育的先机”。只有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才能用心灵赢得心灵。教师的爱既包含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又包含着对学生的爱护和关怀。爱心既是教育事业的前提,又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具体地说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知识的传播者,还要做学生心灵的启迪者。平时要尊重理解学生,严中有爱,学会换位思考,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帮助学生克服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诸如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各种困难,引导他们乐学和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第三,要有耐心。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教育是慢的艺术,不可能一蹴而就,就像练太极拳,要全神贯注、用心体会,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才会有教育的登峰造极。松高百丈并非一日长成,教育要有耐心等待他们的成长。第四是恒心。恒心是一种执著,长久不变的意志;恒心成就辉煌,恒心孕育美丽。做为教育工作者,培养人才,要坚定教育信念,坚信教育价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静待教育幸福之花开放!
静是一种坚守。静下心来做教育,何其难,难于上青天?要想静下心来做教育,就要守住一份幸福的希望,守住一片自己的天空。首先就是完成对自己的挑战。在今天,整个教育忙忙碌碌的时代里,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今天是“洋思”,明天是“杜郎口”,可以说教育的各种模式层出不穷,作为校长和教师,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找到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吗?你能不盲从坚持做自己吗?这个真的很重要。其次,面对一个平台,如果你站在了一个平台之上,如名师名家,你作何用?“如果把这个平台理解为一本书,它的内容若有灵性,就能启迪心智;它的内容若有魔性,就会误入歧途。”如今白净的纸有了,准备书写什么内容呢?准备怎么用呢?如果静心做教育的话,你一定会把它写入适合你的东西,成为自己进步的一个新起点,发展的新阶梯。第三,多想教育的幸福。教育是阳光底下最神圣的事业,教育不应该是一种牺牲,而应该是一种享受。因为我们沐浴着人间最温暖的春风和雨露,我们体验着世上最珍贵的情谊和友爱。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学会面带微笑才能享受生活,懂得播种快乐才能收获幸福。用享受的目光来看待我们的教育,那么我们就会多一种生活的诗意。你就能从平凡中读懂伟大,从失败中咀嚼辉煌。你能读懂每一个孩子的脸庞,走进每个孩子的心房;你会惊奇地发现,幸福从此满满!
静是一种等待。等待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信任;等待给人以憧憬,等待给人以希望。种子刚刚播下,没有等待,怎会有醉人的麦香。作为一个教育者真正的成熟是学会静待。静下心来做教育,就要钻得进去,守得住自己,不好高骛远,全身心地去做,静下心来研究学问,总结规律,寻求有效的教育方法;去真正了解教育的本质,使自己能跟上现代教育的脚步,适应时代的新发展,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这项工作固然需要经验的支持,更需要智慧的激发。严格意义上讲,教师不是知识的象征,而是智慧的象征。“以静制动,以静育人”。面对一个个鲜活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行为等时时处在变化中。教育过程中,稍有不慎,会对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有时会给学生带来终生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既可能是受益终生,又可能是受害终生。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需要爱心与呵护,也需要精心等待”。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的行业,就注定要与学生为伴,每一位学生都是一朵盛开的花,因他们的花期不同,我们当教师的要耐得住性情,细细去守护,慢慢去品味。
静,才能心无旁骛,领悟教育的真谛;静,才能看到教育之本。
【“静”心教育成就幸福教学心得】相关文章:
静女教学反思03-01
教育教学心得01-20
教学教育的心得11-12
教学教育心得12-02
是教育的教学心得01-10
教育教学心得02-15
家庭教育的教育教学心得12-11
小班教育教学心得04-26
教育教学经验心得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