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心得> 教学法心得体会

教学法心得体会

时间:2024-10-16 06:07:53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教学法心得体会1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学法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法心得体会15篇

教学法心得体会1

  20xx年4月12日至15日,我们参加了学院举办的“教学法培训班”,培训授课的是德

  国职教专家托马斯〃胡格教授及其团队。胡格老师及其团队以其教学法来教我们教学法和展示他们的教育理念,让我们耳目一新,受益匪浅。简单总结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转变理念,切实以学生为关注焦点

  德国的职业教育目标表述为:独立、负责任的在团队条件下有效完成工作任务。这一目标描述很具体,有较强的操作性。针对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应转变理念,从教学和管理两大方面都切实以学生为关注焦点,真正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服务。作为一线老师来讲,即使再能讲课的老师,也都要认识到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而不是自己表演得多精彩。我们不仅仅是在教人,更是在育人。对于管理者而言,应该帮助老师和学生完成高质量的教学工作进而达到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举办这样的培训活动足以说明我们的理念正在转变。

  二、配套政策,强化长效机制引导行动

  教育质量的保证和持续提升需要长效机制作为保证,这需要一系列配套政策,并且政策要不断完善,对于科学合理的部分应保持其长期的稳定性。特别对于教育教学改革,及时、匹配的政策引导必不可少。另外,好的政策出台后,要宣传到位,特别是一线老师和基层管理人员,一些一线老师和基层管理人员对一些政策不太关心,对一些例行事务的办事程序可能都不太了解,严重影响办事效率和双方的相

  互认可。有了好的政策,重点在于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三、打造团队,创建持续改进的学习型组织

  无数现实的例子证明,如今“单打独斗”最多能做好事情,而无法成就事业。教书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所有教职员工一起团结协作、各尽其能才能做好。所以,持续改进的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意义深远。通过课程教学团队、教科研项目团队、专业教学团队以及各层级的行政管理团队的不断精心建设和打造,将我院建成“持续改进的学习型高职院校”。

  四、推进改革,领导要顶住压力

  教育体制、机制和方法的革新,都可能会触及原有的利益均势,对于既得利者可能形成的阻力应充分认识,需要各级领导,特别是上层领导思想统一并顶住压力。

  最后,非常感谢学院领为我们组织这次培训,感谢台前幕后为这次培训服务的所有人员。 20xx年4月18日

教学法心得体会2

  学习了《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受益颇多。下面我有针对性谈谈我对《有效教学和谐课堂》学习的体会:

  一、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态课堂,呼唤充满人文关怀的生态课堂。李老师的讲座使我感触颇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要熟悉学生的情况,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多角度地预测可能会产生的多元化的答案,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地评价学生可能的丰富多采的回答。再次,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对于回答出色的学生给予高度的评价的同时,对于因为胆小害怕而说话语无伦次的学生也应适时给予鼓励,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当学生回答不准确时,教师就更要耐心倾听,同时积极思考,以及时作出评价。从而使学生享受被赞赏之后的喜悦。在尊重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教学机智调节好课堂教学。在这一方面我一直很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很好的体会、多思,正确的运用好课堂教学评价。

  二、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它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深刻体会到课堂提问要集中,不能太散乱,指向性要明确,化零为整。整体性提问的设计,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目标,将备课中初拟的零散问题聚焦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使

  学生真正能悟透疑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有效课堂应该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老师要使自己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和谐的、民主的关系,老师要成为引导学生学会寻求知识、吸收知识、运用知识的向导和组织者,成为深刻理解学生观点、想法和情感特征的知音。这样,学生就能以极大的热情、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课堂气氛就会异常活跃,学生就能畅所欲言。

  四、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

  其实,可以说,一位教师的课讲授的很出色,如果没有有效的组织教学,那么这一节课一定是一节失败的课。一节有效组织的课堂教学也就是一堂好课的标准。任何一堂课都要以组织教学开始,并贯穿于一节课的始终。所以我们要学会课堂教学的各种组织方法和策略,并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教师有效的教学,学生有效的学习。

  五、有效课堂应该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老师要敢于改革,敢于创新,敢于改造教材,尝试新的教法,解放课堂、解放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自发地参与、投入学习,淡化教师课堂的主导地位(不是不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把更多的主导权给学生,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我越来越觉得现在的学生要比以往更聪明,更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作为教师,更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一切方法与手段,发展学生的思维,调控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的创新火花、灵光一现的思维碰撞都无比完美的表现出来。

  评价一堂课的好坏重要的是看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知识,受到了多少启发,能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是否得到了发展。我们老师需要从教育理念、学科知识、教育机智、教育手段和课堂细节等方面充分准备和思考,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要考虑到位,在课堂上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做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确保课堂三维目标的实现。希望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上出更多的好课来!

教学法心得体会3

  观摩王信东老师简捷明快音乐教学法课堂教学心得体会李江(昆明市富民县赤鹫中学)

  首先,正如课题所言“简捷而明快”,我想这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观摩了王老师的讲座,我受益匪浅,获益良多。我总的认为,王老师的教学具有形象而又生动,简单而又明了,兴趣而又高效的特点。不管是怎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凡是能激发学生兴趣,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是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东西,这样的'课堂就是好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就是成功的课堂;这样的教学方法永远都不会过时。其次,我发现王老师的课堂,是真正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堂。老师在课堂上就是一个导演,每个学生都是主角,师生关系十分融洽,课堂气氛非常轻松。老师站在学生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老师的授课时间总共不超过40分钟,这40分钟里老师简单地明确一下本课的主要任务;接着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这种做法,改变了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和课堂沉闷的现象,增强了课堂的灵动和鲜活;学生变成了课堂的主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我们经常考虑如何把课堂展示得有声有色,精彩纷呈。以至于在课堂中,学生的困惑还没有得到解决,学生的思考还不够深入,学生没有得到进步或者发展,教师就因为赶时间而匆匆去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中,更多的是教师如何设想、如何调控、如何操作。而缺少的是学生如何学习,学生是

  否得到进步,学生学得是否快乐。我觉得,如果你关注了学生,把课堂当做是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而不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风采的地方,能以一个平常的心态对待公开课。那么,这就是一堂有价值的课。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体会,从这点体会中,我也明白了今后我的音乐课应该怎样去上了。本次观摩,值得我从中吸取的经验,我一定把它融化在我的心中,变成自己的经验。以上如有不当指出,请老师们多提宝贵意见。

教学法心得体会4

  近日,学习了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使我感到受益匪浅。魏老师在教改实践中,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重观科学与民主,创造出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六步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六点:

  一、定向。二、自学。三、讨论。四、答题。五、自测。六、日结。六步教学法以知、情、行、恒相互作用的规律为依据,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魏书生老师的教育思想让我感受到自身思想觉悟的提高,对教育的认识也得以深化。现将自身对魏书生思想的认识及收获总结一下,与同行进行进一步的交流。情感基于认识,热爱自己的职业必须以正确认识该职业的重要性为基础。魏书生主张一方面用缩小镜去看宇宙、看世界,另一方面又用放大镜、显微镜去看自己从事的职业,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他认为教育教学虽不是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一旦你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了,那么它将显得广袤无比,里面的世界真精彩,异趣纷呈。所谓放大显微,从认识的角度是指善于将总体的事业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观照、分解,使其中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细部都纤毫毕现;从情感的角度看,是将职业神圣化。

  另外,教育者要发展自己,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呢?魏书生认为,一是发展自己的长处,一是借鉴他人的长处。魏书生提倡教育教学的民主化,并切实有效地实行了民主化,照他自己所说的,“原因在于我有?商量?的长处”。魏书生搞教育教学的科学化,也正是因为他有对现当代教育科学了解得颇为深入、全面的长处。在借鉴问题上,魏书生认为学习别人“是为了发展自己而不是抑制自己的长处”。针对全国学习魏书生的热潮,魏书生诚恳地告诫人们:“衷心希望大家千方百计发展自己的长处,千万不要都来模仿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他主张在“借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的同时要坚持自己的长处并进而“努力发展”自己的长处。

教学法心得体会5

  草长莺飞,花团锦簇,又是一年好时节。每每这个时节,完事万物都生机勃勃。事物如此,人也不例外。我们也想汲取精华,茁壮成长。

  正好,春风吹过,送来了上级领导的关怀,他们组织了这次“参与式”教学教师培训学习,让我们应了当下的需要,吸收了那么多的知识,我非常欣慰与感动。这次培训学习,首先,让我体会很深的是:对人际交往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观。以前,总认为学生或是自己只要很安静地看书写作业,就是一种完美的平衡境界。但是,学了“小组参与工作”以及“提问”之后,我认识到了,人是社会的人,要融于社会,并与之结合,才会过得更加充实圆满。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紧记“参与式”教学的'特点,以学习者为中心,让他们尽情地体会到融于小组,合作探讨的乐趣。提问时也会多提开放式问题,尊重他们,谋求他们的个性发展。此外,学习游戏与学习活动的学习,无疑是我对人际交往认识的催化剂。都说:人生如戏,我们偶尔也可以放纵自己,游戏人生。试想,老师们在游戏中都追寻到了童年的那一份快乐与活泼,那么,孩子更应在游戏中,释放他们本身的天真与可爱。因此,在往后的教学中,我会合理利用学习游戏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愉快中获得知识。从而,我也把收获的笑声,通过一个笑话,一句幽默……传递给周围的人,让自己和学生更多的在人际交往中,找寻生活的真正涵义!其次,这次培训学习,真让人觉得是紧跟时代步伐,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了。特别是学了“创造性写作”之后,感觉更加强烈,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流行时尚也需要创新,写作同样需要创新等,一切都在创新中求发展,变是不变的真理!最后,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名言警句的哲理性。如:计划不如变化;存在的就是最好的;当你用它时,它就最好……

  总之,这次培训学习,收获多多。它促使我们迈上正确的教学之路。也好为学生正确的导航,让他们现在或是将来都成为社会的主人,完成自己壮美的人生!

教学法心得体会6

  “学导式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

  运用了“学导式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老师上课也轻松了,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学任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去完成,学生的在校时间80%在课堂里,学生在课堂里的生活是学生在学校中的主要生活!

  一,“学导式四步教学法”改变了教学观念

  1、“学导式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有利于分层推进,这就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扔掉原来的不好的方法和经验。“学导式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学生是主体,在知识的学习中主要以学生自学、学生讲解为主。平时教学中总认为自已不讲,学生不会,不自己讲,学生总结不全面,这是错的。如果学生总结的深度不够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师“引导”这个工作没有做好。就需要我们在“引导”的内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可能比老师想得全面。

  2、“学导式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无论是自习还是作业批改,要真正按照“学导式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去教好学,工作量是特别繁重的。课前预习你一定要分析清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还要把引导的内容和过程设计一下,即使在上课时的设计和实际不一定相吻合也要认真设计好,因为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课上的巡回指导和提问会使感到劳累。课下的辅导和作业更需要的细心和奉献。

  3、 “学导式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不能学形式。如果不看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把整个教学模式的形式的一切照搬过来,可以说,收获一定大不了,甚至会出现退步,可能要出现成语中“鸡飞蛋打”的效果。要把“学导式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的实质和所教班级、学情联系起来,取其精华,这样才会取得较大的成绩。遵循的原则:凡是能使学生学习变好、能使学生习惯好转的方法、要求都可以强化,但千万不要在原方法和制度的基础上动作过大,否则学生、老师都吃不消,循序渐进,使这些方法和制度逐渐加强。

  4、“学导式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如果学生从来没有自己预习过课本、从没有自己总结过知识点、从没有自己讲过课、没有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那在开始时就要有个思想准备: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失败,这就需要教师严格落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一滴不漏的学习要求、始终如一的学习习惯”的学风训练,执行好学习常规。

  5、 “学导式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不能是教师只学模式的形式,不研究教学实质,第二就是不能持之以恒。只要认准了目标,就一定要走下去,不管在学习、教学的道路上有多少阻力和挫折,只有执着地追求、探索,就一定会成功。

  如果能正确地分析学习中的各个环节,并把已经成功的目标教学、创新教学应用到教学中去,成绩肯定比现在还要好,课堂教学水平肯定有质的飞跃。

  二.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采取的做法

  1、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导式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要求:每节课刚一上课,老师就把当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用语言或板书的形式告诉同学们,让同学明确本节课要掌握的学习内容。

  2、 高效率发挥提问的应用

  “学导式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要求:上课提问是学生集中注意力和学好知识的必用方法了。在提问过程中,一个相同的问题可能要同时问四五个同学,有时一个问题通过几个同学象成语接龙一样共同完成。这些对学生们认真读课本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 对练习和当堂达标题的操作

  “学导式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要求:练习有讲前板演练习,讲后书面作业或者小考。这是同学们形成能力,把知识和应用联系起来的过程。尽量避免出现以讲带练,以练代测。第二类练习是同学们在学了解题方法后,进行的作业或当堂达标。

教学法心得体会7

  最近,我校开展了“学习张桂梅同志先进事迹”师德师风教育活动。通过学习张惠妹的事迹,使我深受感动。

  张桂梅,45岁,满族,中共党员,云南省丽江地区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华坪儿童之家院长.20xx年以来,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被全国教育总工会、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十佳师德标兵”,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佳”知识女性,获得省委、省政府授予的首届“兴滇人才奖”,被省妇联、省电视台评为“感动云南”十大母亲,被评为丽江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称号。今年6月,在中共云南省委八届三次全会上,她当选为云南省出席党的十七大代表。

  张桂梅同志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30多年,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之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战斗在三尺讲台之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

  1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奉献给了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华坪县民族中学的学生和华坪儿童之家福利院的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校园妈妈”、“张妈妈”。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

  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她让伟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目前,以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感恩行动”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2我们要认真学习张桂梅同志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把镇安打造成为龙陵县第二个文化教育中心,提升龙二中在全市教育界中的地位,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法心得体会8

  近日拜读了《人民教育》有关于邱学华教授的尝试教学法的专辑的一些文章,了解了尝试教学的一些原理和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运用尝试教学法而在教学上有很大突破的一些实例,感慨颇深。

  邱学华教授是一代知名的教育大家,而我们对他却知之甚少,不能不为我们的孤陋寡闻而感到汗颜和惭愧。

  尝试教育是对中国教育的一个巨大贡献,“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成功能创新”是尝试教育的核心理念,“先试后导、先练后讲”是尝试教育的基本特征。

  尝试教学的基本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主体尝试阶段和延伸阶段。

  在准备阶段,主要是准备练习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旧引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铺路架桥。这通常与我们的新课前的复习旧知相类似。

  在主体尝试阶段,首先是出示尝试问题——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尝试问题,以尝试引路,引导学生进行尝试。尝试问题可分为同步尝试题、变化尝试题、发展尝试题、课本尝试题、学生自编尝试题等。第二步是自学课本——是为学生尝试活动中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信息,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教师可采取“扶着走”、“领着走”、“自己走”三种方式。第三步是尝试练习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尝试去解决问题。第四步是学生讨论——通过尝试练习后,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学生中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互相评价和总结,把学会的和还没有学会的情况反馈给老师。第五步是教师讲解——通过学生尝试练习和讨论后的反馈信息,教师有针对性地重点讲解。

  在延伸阶段,主要是第二次尝试练习,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巩固和提高。

  在尝试教学基本模式的基础上,邱学华教授又总结出了调换式、增添式、结合式、超前式、整合式等几种变式模式。并从哲学基础、教学论基础、心理学基础几个层次论述了尝试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内在价值。

  在我们现在学校里的教学,有的教师有意无意地运用到了尝试教学的一些做法,但都不是系统的,也还是教师讲得多,不耐其烦地讲。还有大部分的教师,采用地还是传统的套路——先讲后练。教师先讲新课学生然后练习,教师翻来覆去地讲,学生翻来覆去地练,整得一堂课下来,教师口干舌燥讲得辛苦,学生尤其是差生云里雾罩学得辛苦,教学效果不理想。甚至还要利用自习和课余时间补课,反复地补来补去,就是晚上回家也要利用起来去做大量的家庭作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就有了一些孩子越学越笨的结果了。

  甚至我们的'一些教研员在新课改的旗帜下,也是在教育、引导和指导我们的教师按照先讲后练这种传统模式进行上课,只不过是在讲的环节上如何变换花样而已。

  “懒惰是培养出来的,哪里有事无巨细、越俎代庖的人,哪里就有快乐的懒汉和庸人”;“苍天大树下,周围难出小草,什么都给孩子包办很难培养出人才”。这是多么深刻地哲理呀,可这种哲理却只能限于我们的口头上。

  尝试教学就是要求学生以尝试的精神,用自学的方法,自己去获取知识,去解决问题。没有尝试学习,学生就永远不能学会学习。不会学习的人,就不会有成功,就不会有创新,将来踏上社会也只能是庸人一个。“高分低能”给我们教育的启示还不够深刻吗?

  尝试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应该说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对我们来说是很实用的,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教研部门、学校领导是不是该给我们的教师一个明确地引导。

  “爱学习”不是我们教育的前提,而应该是我们教育的结果。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果我们的教师把学生教得都没有什么疑问了,那可就是最失败的教育,也是最可怕的教育。

  高明的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走路,笨拙的教师牵着学生走路,无能的教师代替学生走路。老师们,尝试着用用尝试教学法吧,尝试着去做做高明的教师吧!

教学法心得体会9

  从我考完专科后,基本上对中文的考试和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很多人加我Q问我学习方法,我真的是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给每人都讲一遍,今天上到论坛来,就是希望写一写自己平时的学习方法和对考试的一些认识,但都属于我个人的意见和看法,希望不会影响到他人的学习哦

  每次考试前我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看书,虽然说很俗,但是我还是要强调这一点,因为我知道要是书都没拿过那么串讲时连老师在说什么重点在哪里都找不到,我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串讲当天买本书就听,划的时候找也找不着,还得看着别人划自己再跟着,所以现在我要提的一点就是串讲前看书,把所有要考的书都看一遍,不用全背,只要通读知道大概什么地方写的是什么就行了,为了方便串讲划书

  第二,我是一个非常重视串讲的人,因为我知道专科中很多科我都是*着串讲过的,而且分数都非常高,所以串讲是必听的,但是串讲有时也不能全信,有些科就是光听串讲也过不去的,比如现代汉语这门,即使老师说的再多再好也只是一些基本题,而到大题上都要*自己的积累和能力。

  第三,想要提高自己吗?串讲是很厉害,有些科是学了串讲照个

  背就过的',但是有一点给大家提出,串讲人人都能听,而且现在的网络飞速,很多人都把串讲整理了发到网上,其实我非常不提倡这个做法,因为考试是有及格率来压制的,试想如果人人都考100分你们是不是会怀疑呢?为什么会有人拿到成绩看到自己得的是58或59,就是因为能过的人太多,为了压低及格人数和比例,能给60分的也被踢到59去了,大家明白了吧,其实在网上发串讲资料交流经验是好事,但是可以在当年的考试之后再上传,很多朋友认为串讲资料大家一起分享是件好事,其实不然,打个不好听的比方吧,一个人知道了考试题和所有人知道了考试题的后果是怎么样的呢?一个人知道的话当然他过的机率,但是所有人都知道的话就要看运气和实力了,嘿嘿,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

  第四,那么如何提高自己来和那些也同样知道串讲内容和自己站在同一起跑线的人来比赛呢?我一般是这样做的,用MP3录下串讲内容,然后反复的听,老师可能会有很重要的话被别人漏过但是我一个字也不放过,再有就是复习资料,我曾搞到过一些黄本,里面有好多题,但是大部分是全国考试的题我们可能用不上,但是有很多次考试里面的单选和多选都有过一样的时候,所以就拿这个来练习选择,比别人多做一道题就多一分胜算,还有串讲中提到的一些重要部分或是重要的例子,都反复看熟自己也想好一个差不多的例子准备着。最后就是猜题,这个很难,我考试前都习惯把这门考试前3年的试卷找来研究,看他出题的题路,而且自己来押题,自己来辨认今年的大题是什么,如果我是出题人该怎么出。

  第五,还有个重要的细节,就是看分,比如古文史的考试,选择40分,大题60分,那么我的复习方法是先保住大题不丢分,所有串讲划出的大题先背,其次是看选择,在自己练习的基础上将前3年试卷的选择做好,即使今年不再考也到书上去找到答案,而且我还有标注的习惯,就是哪个知识点哪年考过我都会标在书上,这样选择重要的记住,不重要的一带而过非常方便,背完串讲里的所有点,就是自己来找题,我手上有很多大家发上来的慢班笔记,从里面找出自己认为是重点的地方看看或是背下来,有备无患。

  总之就是一句话,就是大家知道的我要知道,大家不知道我也要知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教学法心得体会10

  在书的原序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教师们简化这个过程,办法是:提出一种教学方法,它既要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教学计划、适用于各种不同风格的教师和各种不同气质的孩子,又要能同新的课程设置、现有的直观教材、视听教材和各种新版的教科书联系起来。

  这本书提出的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探究—研讨”教学法。

  兰本达提出“探究—研讨”教学法目的是让教师简化复杂的教学过程,让这种教学法有更大的适用面。这种教学法就只有探究和研讨两个环节,比起我们现在的科学探究的七大环节简单很多。

  在“经历是发现意义的中心环节”这一小节中谈到了“经历”。在教学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中我们经常谈到要让学生经历怎样的探究过程。在未读这本书前,我浮浅的认为经历就是有参与过,有动手做过,有得出结论。兰本达是这样阐述“经历”:我们认为,发现意义、领会意义的是经历、卷入、参与的结果,没有这些先决条件就不可能演化出意义。然而,在没有经历、没有卷入的情况下也可以有并不领会意义的学习。有两个学习的例子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个论点。乔迪在幼儿园里整齐的队伍中站得笔直,面对着国旗高唱:“我的祖国叫人乱花花,甜蜜的土地出肝茶,为了你,我歌唱!”显然乔迪学会了按一定的次序发出这些音节来,并使这些音节合上一定的调子;可是他有没有经历过什么——有没有卷入什么呢?尽管老师讲过祖国的重要和自由的好处,乔迪唱这首歌时却没有想到任何意义。无疑他听过这首歌,但是听并不会激发出任何意义来。乔迪学会了一首歌,但是他没有经历过。他完全是背下来的,没有一点意义。

  因为他现在可以参加上早操了,他的行为有了变化,但是从我们对经历这个术语的含义来说,他还没有过什么跟这首歌的内容有关的经历。另一个例子是这样的:贝丽尔对生长着的会爬会飞的东西都感兴趣。一天,她正专心地注视着水缸里金鱼的.运动。她问金鱼是怎么呼吸的。她姐姐信回答说鱼类通过把鳍刺伸入水里的气泡中进行呼吸。贝丽尔卷入了这个问题。姐姐的解释对她来说是有意义的,她可以想象出鱼这样呼吸的情景。这是不是一种经历呢?过了很久暑假中的一天,贝丽尔的父亲带她到一个湖上去钓鱼。

  当一条小狗鱼被钓到船上时,贝丽尔观察到了鱼的鳃盖发喘似地运动,注意到了鳃盖下面忽隐忽现的血红鳃瓣。“它是在设法得到空气吗?”她问她父亲。“不错,”他回答说。“这些是鳃。”“鳃是象肺吗?”再后来,贝丽尔俯身观看一池鲤鱼。她注意到鱼象用手臂和腿一样用鳍使自己保持平衡。她还看见它们在不停地往嘴里吞水。她想,“这些水到哪儿去了呢?”也许你想和一位朋友讨论一下乔迪和贝丽尔的学习方法的不同。这两种学习跟你曾经列表比较的自己上学时认为有趣的和没有趣的课程的因素有没有什么类似的地方呢?

  书中两个例子让我很好的理解什么是经历,乔迪学会了唱歌,是一种经历吗?如果他是理解了歌词,知道歌的意思。

教学法心得体会11

  读过邱老师的《尝试教学法》一书,对尝试教学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尝试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这是因为邱老师力主坚持“尝试成功”替代“尝试失败”。 从尝试到讲解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而且在各个不同的阶段(例如尝试、自学、讨论等)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尝试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强调教师恰当的主导作用,使师生共同活跃在探索知识的认知过程中。这种教学方法的推广和运用,除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自学能力之外,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改善学生害怕学习数学的心理,同时减轻学生的功课负担,使学生从沉重的学业负担中解脱出来。 尝试教学法,充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尝试教学法的主要环节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获得知识。主要特点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以认识指导实践,又用实践提高认识。这样以来整个课堂贯穿着一个“练”字。通过练发现问题,又通过问题的讨论、讲解进入再练习,理清思路。最后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有针对、有交换地进行灵活性练习,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如何使学生依赖旧知识的迁移,通过自学例题,找出解题规律,再从例题里走出来,摆脱例题的模式,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并形成熟练的技巧,“练”在其中起着决定作用。

  这就是我学习《尝试教学法》的一些心得体会,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教学法心得体会12

  上周,我有幸参加了闫老师的孔子教学法培训,学习期间收获颇多。

  首先,我觉得孔子教学法的课堂是有温度的课堂,师生的每一句对话都是有爱的,真心的,身临其中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被这种氛围给带动—我想成长,我想表达。

  万物本无情,因有情心而有情;万物本有情,因无情心而无情。通过此次培训,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脑力劳动,而不是体力劳动,所谓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育的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素质,开启学生的智慧。教:开智为教;施善长善;有效有益。育:重生为育,耐心呵护,长期反复,自我成长。

  觉呢?觉着呢?学而时习,学,觉悟也。学什么,学觉力,悟力。怎么学?带着觉力,悟力学。作为教师,更是如此。其中,备课就是带着觉力悟力去学习,所谓,备课是为了成长自己的载体。

  今后,我要以备课为载体,继续学习,真正地领悟闫老师的孔子教学的精髓。

教学法心得体会13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和“民主合作”的教学观,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拓展和延伸教学空间,实施“教学内容活动化,教学活动内容化”,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平台。在实践中,我感觉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做到这一点。

  一、什么是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所谓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从宏观到微观逐层分解知识,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归纳概括成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提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有目的的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最后请不同程度的学生归纳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教师进行点评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优点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认为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有以下优点:

  (一)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也就是说我们教学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有些教师上课时学生开小差的较多,课堂效率较低,就是因为单纯依靠教师讲解的课堂教学,没有面向全体学生,使一部分学生感觉自己是课堂教学的旁观者,激发不起他们的兴趣,不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导致精力不集中。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把一节课的内容细化成多个问题,并且根据难易程度把问题分为A、B、C三个等级,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这样,就使每个学生都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都有被提问的可能。在此背景下,学生就不能再把自己当成课堂的旁观者,否则,回答不出来问题是要脸红的。因而,绝大多数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课堂教学中,认真阅读教材、积极参与讨论,为回答问题做准备。

  比如我班有一名学生,入班成绩比较差,对学习丧失了兴趣,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看小说,好多老师上课都放弃了他。我上课时,针对他这种情况,专门让他回答一些最简单的问题,像“是什么”等通过看书可以在课本上找到答案的问题。刚开始,他也不配合,根本不去看书、思考,起来就说不会。这时,我告诉他在课本就能找到答案,让他读出来。这样,他感觉老师没有放弃他,并且稍加努力他也可以回答出问题,所以他上课不再睡觉或看小说,而是根据要求去看课本,参与小组的讨论,慢慢的有了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了。

  (二)贯彻了“民主合作”的教学观。

  树立“民主合作”的教学观,就是要摆正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通过民主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其实质是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提出问题,从宏观上把握学生学习的方向,而解决问题的任务则主要是由学生来完成的。这样,教师就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合作探究的引导者,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解放为主动的知识探究者,通过生生讨论、师生讨论来获取知识。经过这一变化,教师从繁重的讲授知识的任务中解放出来,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则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必须积极地去思考、讨论,否则,就不能得到问题的答案。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提问——讨论——回答——点评”四个环节,让学生各有所谈、各有所识,互相启发,共同寻找答案,领会知识本身的意义。

  为实施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九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又根据程度不同分为A、B、C三个等级。小组讨论时,不同程度的.学生则成为不同等级问题的中心发言人,比如,对于简单的A级问题,由程度较差的A级同学主要回答,其他同学作补充。并且,我又在小组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引导小组间相同等级的同学进行竞争。比如,一组的A类同学回答A级问题,回答不好,由其他组的A类同学进行补充,哪个小组回答得好,则给予充分的肯定。每两周评选出最佳小组、最佳同学以及进步最快的同学。当然,这个等级的划分只是由我自行掌握,不对外公布的,避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这样,课堂上每个人都有任务,都有竞争对手,学生之间,既是探究问题的合作者,又是竞争对手,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更多地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自主学习的能力则是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培养出来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就为学生搭建了自主学习的平台。一节新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往往非常抽象,不知从何处下手学习,更不知重点、难点是什么,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把一节课的内容细化为若干个问题,就相当于把一块原先无从下嘴的大肉切成了许多小块,方便了学生“下嘴”,使学生愿意去“吃”。另外,把零碎的知识问题化后,学生知道了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学习起来就有了很明确的目标,努力朝这个目标前进,避免了盲目的低效率的重复。

  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要阅读课本,分析总结,要求学生从课本的叙述中概括出有用的信息点,构建起知识网络,这就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过程要进行小组讨论,特别是对于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讨论,可以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辨别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前考试时,学生最怕做的题就是主观题,得分率非常低,原因就是分析材料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差,即使基础知识都会背了,也不会用。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后,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学生主观题的得分率有了很大提高,不少学生认为正是课堂上自主学习的过程锻炼了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一)问题的设置要能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科学家研究发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特别是情商对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要学”和“要我学”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为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的情绪处于积极亢奋状态,能自发地去学习,激发学生寻求正确答案的积极性。教师要设计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而且问题设计形式要多样。

  比如,在教授“矛盾的概念”时,我是这样设置问题的:我首先把一个比我高的同学叫上讲台和我站在一起,问“我们两个谁高?”学生感觉老师怎么问这样的问题,不知道我葫芦里要卖什么药,兴趣一下子上来了,都在期待着我下一步要干什么。然后,我让他回到座位上,问“我高还是矮?”这样,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也很容易的明白了高和矮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从而明白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二)问题的设置要有启发性。

  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因为启发性的提问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起学生探究知识本质的愿望,促进学生的思维。启发性提问更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通过这一问收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境来,通过这一问使学生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更通过这一问使学生产生一种“欲罢不能,跃跃欲试”之态。这样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灵感就会不断产生。

  我在课堂上,有时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情境进行启发,有时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讨论、辩论启发,有时通过创设情景模拟试验启发。比如,在教授《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这一框题时,我就创设这样的情景模拟试验:我准备了三个烧杯,一个放入自来水,一个放入白酒,一个放入白醋,我让教室靠后的一个学生站起来回答杯子里分别放的什么。他没法回答出来,同学们也感觉这个问题没法回答。我又问怎样才能分辨出杯子里放的东西?学生众说纷纭,我请一位学生回答,他走到讲台上闻一闻之后迅速给出了正确答案。我因势利导的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同学们很快明白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一道理。

  (三)问题的设置要难易适中,难易结合。

  探究性提问的难度要适中,既不能设置太容易,也不能设置太难。问题太容易,学生不用过多动脑思考就能回答出来,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问题太难,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就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要把握住这样的尺度:问题经过学生思考、讨论之后基本可以解决。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问题解决,更激发了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但对一些学习较差的同学,为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应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比如让他们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这些问题只需要通过阅读课本就能找到答案,他回答出来后能有一种成就感,有助于恢复他们的自信心,这比学会知识更重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再逐步培养他去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不仅能够解决疑难问题,而且能成为一个优秀生。

  在问题的设置上,我也走过了弯路。刚开始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时,问题设置得有些难,总认为如果问题设置太简单,一是显得老师太没水平,二来也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效果很不理想,课堂气氛越来越沉闷,学生对我也越来越敬而远之。我及时召集部分同学的座谈会,经过交谈,问题找到了:本身同学们都刚到了一个新环境,互相还不熟悉,正好我问的问题又有些难,所以同学们都“明哲保身”,都恐怕回答错了,在同学们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因此都三缄其口。找到症结后,我迅速改进,问题的设置不再以我的意志为主导,而是考虑到学生的情况,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面向不同程度的学生。由于每个学生都有问题要思考回答,并且稍加努力都能回答出问题,有成就感,所以课堂气氛很快就活跃起来了。

  (四)要有中肯的评价

  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的点评是最后一个环节,有人认为通过前面的探究,问题已经解决掉,学生已经掌握知识,教师的点评就可有可无了。其实,这一环节不但不能可有可无,而且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为老师的点评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因此,老师的点评要以鼓励为主,力求避免在课堂上批评指责学生。当学生把问题回答出来之后,老师要绝不吝啬溢美之词,哪怕一个“好”字对学生来说都是很好的奖赏。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们既不能放弃他另找学生回答,更不能对他批评指责,因为这样,会损伤他的自尊心,使他产生抵触情绪,不愿再学这门课,久而久之,就会自暴自弃。正确的做法应是积极的引导、启发,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他会对你心存感激,“亲其师,信其道”更会激起学习这门课的兴趣。

  总之,实践证明,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精神,符合“三贴近”原则,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推广运用。

教学法心得体会14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语文老师最辣手的。几十年的教学让我感悟到优作环境,优化写作内容,根据学生气质,性格不同组织写作。加强诱导和鼓励,引导学生读书做人,激发写作兴趣,为学生创造写作成功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提高语文能力和水平。

  第一步,激发写作兴趣

  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应当从生活角度考虑,不断激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情感生活。引导学生参与各项课外活动,让他们把经历、感受、感悟诉诸文字,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读书,充实学生写作素材;教给学生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讲作家的写作经验,感染学生,鼓舞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征文赛,给以物质和精神奖励,激发学生勤思勤写。中低段作文教学需要适当创设写作氛围,提供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写作水平,与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相联系,提倡自作、张扬个性。实在无法下笔的学生可以模仿,但坚决不能抄袭,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要人云亦云,千人一面。因此,在写作之初我总是鼓励学生练习写日记、周记、写身边事,要求学生亲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做的经过写下来。学生经过持之以恒的练习,确实有很大进步。

  第二步,利用教材学写法。

  叶圣陶老先生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作文和阅读的熟练技巧??”掌握写作方法,先让学生凭借教材,掌握教材中这个例子的特点。学完课文后,引导归纳写作方法、学习写作技巧,最后指导学生进行读写对应训练。有时随着课文续写,有时随着课文缩写,有时扩写古诗。这样随堂练笔多了,学生的作文慢慢在提高。

  第三步,培养阅读习惯,为写作奠基。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但只局限于课本内容的阅读,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丰富学生知识,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是很有必要的。课外阅读,我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架和班内图书角,统一时间进行阅读;二是让学生互相传阅自己手中的'课外读物,扩大阅读量。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作读书笔记的习惯,在阅读中遇到优美的词句、好的片断、文章就摘抄下来,并每周整理,分类存放。把这些积累存放的材料要经常翻阅,优美的词汇、语句最好背会。这样,大量的阅读滋养了学生的心灵,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使写作素材丰富灵活起来,解决了学生没啥写和不会写的难题,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

  第四步,学会观察,积累作文素材。

  我首先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写话”,也就是把自己想要说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纠正了作文就是编故事的错误认识。在平时,我注重让学生写观察日记,把随时随地看到的人、事和物记录下来,并有选择地取舍,记录在自己的日记本上,这样日积月累,素材就会日渐增多,写作时也就“有话”可说了。同时,日记,还融洽了师生的情感,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我教育学生,观察时可以观察景物,也可观察社会生活。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都是美好的,花鸟鱼虫,山水日月,只要你对它们充满感情,就能发现它们的美之所在。家庭、社会、学校中的许多人和事,只要仔细观察,就都能发现写作的素材。我认为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既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增强了辨别真、善、美的能力,又在生活中经受了锻炼。更重要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写出来,而且别人的言谈举止和心理状态也能用语言文字表达的来,极快地提高了写作水平。

  第五步,学会评改作文。

  作文评改这一环节,由评改、自改、互改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根据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作文基础,从其文章实际出发,肯定长处,解决问题,要注意抓住主要矛盾,慎重地提出批评,每次评改都要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按照评语要求写下一篇文章。讲评时要注意与学生交流,允许学生提出疑问,发表不同见解,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认识自己作文的失误。

  在评改过程中还注意强化了“改”的组织管理,组织评改,将全班分为若干个组,内部互评互改,建立各组的作文档案,及时总结提高,实施后感觉效果良好。

  总之,写作源于生活,只要老师能得法指导,学生就能写出丰富而优美的文章。

教学法心得体会15

  作为一名钢琴老师,被家长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究竟要不要让我的小孩学钢琴?学着有用吗?孩子学琴为啥不像别的小孩那么有兴趣?学了那么久也不见起色?在这里,我也分享这几年钢琴教学所得到的一些经验。

  学钢琴究竟对孩子成长有什么帮助?

  很多家长都会问,现在升学钢琴也不加分了,究竟我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在孩子学琴上呢?

  如果你让孩子学琴的目的只是“短视”的升学加分,那学琴就真的“没那么重要”了。学钢琴可以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多项能力,又可以培养孩子气质、智力、灵气等方面修养,等孩子长大后就可以发现与不学琴的同龄人的差异。我教学的孩子,在学业方面普遍都处于他们班级的上游,又因为有机会多参加全校全市的文艺演出等活动,在性格气质方面更受人喜爱。

  开发左右大脑

  专家发现,如果想培养出智力发达、头脑聪明的孩子,那就必须经常让他活动手指。因为手指的活动能够刺激大脑皮层中的运动中枢,进而促进全部智能的发展。钢琴的练习和演奏都是一种“生动的动态系统”,始终要求听觉的专注、敏感,十个手指在各自独立的前提下积极活动,双手不同动作及全身肢体都要协调配合。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项目能像弹钢琴那样需要大脑协调起眼、耳、口、手、脚的同时参与。这种综合性的活动不仅会锻炼大脑的复杂性,而且能激发人的想像力、创造力。在这样生动的动态系统中持久锻炼,必然对孩子的生理、心理和思维的健康成长产生有益的影响。

  钢琴学习拥有无穷精神宝藏

  从最早的巴洛克时期的巴赫,到古典主义时期的贝多芬、莫扎特、海顿,再到浪漫主义时期的肖邦、舒曼,无数的音乐巨匠为钢琴写下了数不尽的钢琴独奏曲,这是一笔无价的、具有永恒魅力的精神财富。学习钢琴,就走进了这所完整的音乐学校,就可以亲身接触、直接领受这笔财富。实际上,在钢琴学习中学到的,将不只是钢琴,而是全面提高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思维力。

  提升气质,锻炼毅力

  演奏钢琴需要相对熟练的技术、技巧。掌握技术、技巧需要有规律的、正确的、恒久的`训练,这种训练需要毅力、耐力、信心和勇气。所以,钢琴学习对于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顽强进取的品质以及踏实、严谨、科学的方法,都有很好的作用。我有一些学生,刚开始来的都是十分调皮,做事常常三分钟热度,既没有耐心也没有专注力。但是学琴1年之后,这些坏毛病都开始减少了,这就是钢琴在潜移默化中对人的积极影响。古人将“琴棋书画”定为必修课,“琴”首当其冲,所以,懂音乐、会弹琴,更能增加一份灵气。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 前苏联著名钢琴教育家、演奏家涅高兹教授曾表示,如果能由他决定的话,钢琴应当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

  所以我觉得,只要家里有条件,有意愿,就一定要送孩子去学音乐,而钢琴作为“乐器之王”也是能够最全面培养孩子素质的乐器。

  学钢琴到底苦吗?枯燥吗?

  学习不易,学钢琴更不易,这世上没有一样事情的成功只是靠着运气和随便就可以达到的。读书如此,学琴更是如此。如果你孩子的钢琴学习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星期孩子只练琴一次;一听到孩子哭闹不想练琴就心软不练,那我劝你的孩子就不要继续学习了。

  “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枯燥与痛苦的”,这句话我觉得没错,古人就说过“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天下知”的古言。

  钢琴就是练出来,每天都必须练琴,这是我对学生教导的基本要求。练习的本质就是一种大量重复的活动,而大量重复和枯燥自然脱不了干系。如何要让优美动人的音乐从指间下流淌出来?过程是及其艰辛的,没有捷径,只有时间堆砌才能出成果。当你发出噪音,不和谐音符(弦乐),或者单调的音阶,左右手分开一点点的边数谱子上的糖葫芦般一串的和弦又的发现自己忘记升fa的时候,我觉得你会百分之二百会觉得很枯燥。但就像爬山,爬着爬着就看见远处美丽的风景了,爬着爬着就看见山顶的霞光了,什么事情不都是要经历枯燥的过程最后才成功的么?

  打败枯燥的办法是保持孩子的学琴兴趣

  我觉得学习任何一样事物都要有一份热忱在,这样的兴趣会让你在面对学琴挫折和阻碍的时候还可以继续坚持下去。你也许会说,老师你说得很容易,我的孩子刚开始也对学钢琴充满热情,但是学着学着就没兴趣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才能再让她提起兴趣?

  家长要了解学钢琴中孩子的一段一段枯燥期是怎么产生的?依我的教学经验:首先,随着学琴的进展、难度的加大,孩子开始更不上进度,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导致挫折感倍增;其次,大量无效率的练琴时间打磨了孩子的练琴兴趣;还有一点,许多家长自己并不懂得钢琴,所以当孩子出现练琴错误、消极练琴的时候,并没有从源头上解决孩子错误的原因,还是一贯的责骂,表示失望,甚至是出现打孩子的现象,这让孩子的练琴兴趣索然无味。

  “ 学艺术,不是像学泥瓦匠一样学一门手艺,而是让这个人哪怕最孤独,最具挫折感的时候,活得有尊严,活得自己有乐趣。” 也与各位家长和琴童共勉,愿大家都能从钢琴学习中收获自己想要的结果。

【教学法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精选)教学法心得体会10-03

教学法心得体会11-06

教学法的心得体会01-09

教学法培训心得体会06-16

教学法集训心得体会10-07

[推荐]教学法心得体会11-09

教学法研究心得体会12-12

幼儿教学法心得体会03-23

孔子教学法心得体会07-09

孔子教学法心得体会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