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心得> 有效教学心得

有效教学心得

时间:2022-12-27 11:32:14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有效教学心得合集15篇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效教学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效教学心得合集15篇

有效教学心得1

  与阅读、习作相比,我国小学语文界对口语交际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近年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但是口语交际教材的编写和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口语交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人开始注重对口语的研究,很多学校先后开设了“说话课”、“口语课”或“听说训练课”。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一、准确理解口语交际的内涵

  口语交际教学中产生的很多问题,是因为对口语交际概念的理解有偏差,或不够准确,或不够深入而导致的。为使口语交际教学不致误入歧途,有必要对口语交际的概念进行基本的界定。

  什么是真正的口语交际?其重要的标志就是,交际者之间、不同发言者之间的语言有内在的联系。遗憾的是,现在,这种内在的联系大都通过老师来实现。如,在一些独白性的话题中,学生讲述完毕,老师就会提出:“有谁想向他提问题?”有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又会转回讲述者:“你怎么回答他的这个问题?”……老师总是不自觉地把双边关系变成多边关系,一切交际的因素都要在老师这里进行中转。事实上,这样的交际状态已经丧失了其应有的真实性,实际的交际效果也是大打折扣。

  在口语交际课上,老师的指导要适时、适度,尽量不要当“第三者”,不要插足,要放手让孩子自己主讲,自己主持。如,学生讲述以后,可以自己请同学提出问题,并选择几个问题进行解答。完全可以让这种交际模式成为惯例,成为班级交际常规。

  1、口语交际是“口语”的交际,而非“书面语”的交际。

  有老师认为,口头说出来的就是口语,在口语交际课上,只要学生在进行口头表达,只要学生在听、在说,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在发展,其结果是把口语交际课上成了口头作文课。

  事实上,口头作文充其量是书面语的口头表达,与语文教学所要求的口语交际完全不能等同。从形式上看,口头作文是单向的,是直接为习作服务的,是作为习作指导的环节出现的,是不需要考虑交际效果的;口语交际则是多向的,是为了交际的目的服务的。从成果上看,口头作文是书面语的,口语交际则是口语的,二者在词汇的选择、句式的运用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区别。

  人教版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材有时将口语交际与习作整合编排,要求学生进行同题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活动。编写的意图是整合听说读写,使之互为背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如,阅读教学可以给口语交际提供某些词汇的积累、表达的样式和思考的空间;口语交际的成果可以为学生提供习作的素材、习作的思路。在教学时,如果能够充分发挥书面语和口语互相促进的一面,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具体到教学实施,虽然话题是一致的,但是口语交际教学和习作教学却应该有相对的独立性,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不能把口语交际和口头作文混为一谈,也不应把口语交际等同于习作指导。

  2、口语交际的核心在于“交际”。

  交际是每一个社会人生存的基本需要。交际的意义在于:达成理解,进行沟通。通过口语交际,达成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口语交际,沟通信息、沟通思想、沟通情感。口语交际是我们探索世界、理解世界的最重要的方式,也是我们最基本的生存方式。所以,基本的交际能力,不但是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个人追求幸福生活的需要。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与过去的'听说活动相比,这是根本的、价值取向上的转变。其区别在于,口语交际是在真实的交际状态下发展听和说的能力,所有的口语交际,都直接指向交际的目的、交际的功能,即使是独白式的表达,也不是自说自话,而是为了谋求某种理解和沟通,是为了达到与人交往的需要。

  所以,口语交际能力所包含的,绝不仅仅是听说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包含着丰富的交际技巧、交际方法、交际策略、交际心理的因素。听说能力是交际的基础,听不明白、说不清楚,交际无从谈起;但是只会听说,也不一定能达到交际效果。要想成功交际,还要考虑交际对象,考虑语言环境,如身份、场合、时机,后者不可或缺。如,有的人表达能力很强,认识事物也很深刻,但在表达观点时表现出争强好胜的性格,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伤害了别人的情感,别人无法接受他的观点,他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交际任务。

  抓住口语交际中的“交际”这个核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定位。

  二、准确把握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

  口语交际教学效果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标定位不清晰、不准确。在实践中,只重视话题内容、不重视交际目标的情况大量存在。其结果是在课堂上增加了一次次口语活动的机会,却没能使学生在口语交际能力方面有实质性的发展。这也是导致一部分人认为口语交际教学不重要、口语交际课可有可无的原因之一。

  有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有的教材中有“买文具”的交际话题,因为教学中交际目标偏颇,交际要求不明确,这个话题很多时候被演绎成怎样与小商贩讨价还价,并且以最低价买到文具为评价标准。在很多公开发表的教学设计中,都呈现出市侩气、庸俗化的不良倾向。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在一个口语交际话题结束的时候,我们的着力点不应主要在于学生是否学会了做某件事,不应主要在于学生在交际内容方面有怎样的收获,更为重要、更为核心的是,学生在口语交际能力方面有哪些的发展,学生锻炼了哪些交际技巧和交际策略。口语交际课与其他课型中的口语活动截然不同,其特殊性就在于其对口语交际策略、口语交际技巧的提升和点拨。口语交际课的目标,不应主要定在交际内容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语言发展的目标和交际的目标。

有效教学心得2

  面对当前班额大、学生自控能力差、成绩参差不齐的现状,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便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我常常忙于作业批改中抬不起头、常常在2个班之间来回奔走时,我也会问自己:学生到底得到了多少?这节课的有效有没有得到体现?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公开课的观摩、研讨,也给了我很多的思考。

  何为有效?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简而言之: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在后两个单元的教学中,我尝试用这种方法教学自读课文,学完精读课文,学生对本单元的单元要点和学习要求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于是,我在此基础上,设计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学解决问题,在交流中提升认识,同时,把大量的时间留给留给学生读书、练习来进行巩固,试验了几节课,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做,反而安静了许多,但是要想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真正有效,在实施的过程中,我觉得应做好以下方面:

  一、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这样的课堂老师看似轻松了,但实际上老是不同的功夫要下在课前,要想使课堂真正有效,设计课堂教学是教师课前必备的环节,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才有课堂的高效。首先是紧抓落实课前预习;其次是课堂学习目标的课堂设计;再次是精益求精的课堂练习。因为教学活动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而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活动。虽然追求的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一定要从课前预习抓起,并且要跟课堂练习的作业布置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一节好课,就必须让学生课前做好比较充分的准备。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就必须要精心设计预习作业,而且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设计。通常第一课时,老师在课堂上都要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然后再进行整体感知。那么,我们在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就可以将以上两项内容布置下去。到了课堂上,我们就可以利用课件来进行独立作业。以这样的方式来落实生字词,不仅节省时间,而且效率很高。另外,由于我们已经将课堂上要讲的内容作为预习作业布置下去了,那么我们在课堂上讲课的速度必然加快,效率就自然提高了。另外,就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我们还可以把它们设计成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课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巩固。对此,我觉得在第二课时前,还是要采取独立作业的方式去进行必要的检查。这样,我们可以让学生预习有目标,复习有目标。而不至于让作业仅仅成为一种习惯,流于形式。这样,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学生的课后学习有目标,检查又环环相扣,教学的效率自然就得到提高了。

  二、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注重积累。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中央教科所张田若老师也指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尽可能地营造浓烈的朗读氛围,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并在这样的氛围中,吸引学生融入情景,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深长,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另外,文中的好词好句要尽量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背诵,以增加积累,提高语感和写作能力。

  三、及时反馈

  课堂检测要想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就必须及时反馈,对表现好的和有进步的进行表扬和激励,当然批改的方式可以多样,老师批改、同桌互批、小组长改等等,不管采取哪种方式,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及时,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他的有效性。

  总之,教无定法,有效教学也并非一种固定模式一层不变,在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实践中,课堂提问浮浅、随意、琐碎甚至无效,不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引发争议,阐发观点,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这就需要正确的理论性的指导。课堂成败与否,课堂效率的高低,不仅依赖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艺术等,更重要的在于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组织、有纪律、高效率的学习。可是,怎样组织、引导并参与学生的语文学习呢?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充分证明:科学有效的提问,是激活课堂、促进教学实现动态生成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课前应当充分预设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领性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生成的新问题,调整、重组、灵活机动的组织教学。我围绕“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积极探索,在前阶段提出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九项策略:

  (一)态度真诚

  提问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获得知识和找到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如果在提问时能神态自然,以鼓励的眼神和亲切的话语鼓励每一位学生,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问题思考中来。但是,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是不一样的,思考的结果也千差万别,无论答案怎样,教师要公平、公正,要满腔热情,一视同仁。对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要予以表扬,对回答错误的学生,教师也不指责和嘲笑,真诚而又耐心地加以引导和启发。另外,提问要尽量照顾不同层面的学生,不能只提问几个“尖子”学生而忽略其他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和不善言谈的学生,从而调动每一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二)因人施问

  孔子因材施教这条教学原则,应用于课堂提问中,即为因人施问。教师在预设问题时,要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预设;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因人而异。如课前检测字词时,可让程度较差的学生来回答,以增强差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课文理解及一般性的概括问题,可以让中等学生回答,以促其思考,提高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对于难度较大的拓展性问题和综合性表述题,可以让程度较好的学生和部分中等生来回答。教师对他们的回答要加以点评,让所有学生在比较与鉴别中,提高分析能力与概括能力。

  (三)注重实际

  教学不仅要从教材出发,更应从熟悉学生,了解学生认识水平。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我们的提问才能与学生的思维接轨,才能取得教学主动权。因此设计提问,我们既考虑学生的思想方法,又考虑学生的知识层面和兴趣爱好。

  (四)体现整体

  传统的语文教学都喜欢将一篇课文肢解开来,零碎地发问,易形成分析的疲劳。提问应注意有利于学生整体感受文本,在此基础上深入研讨关键点。

  (五)创设情境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创设情境问题是必要且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情境问题,不仅能营造良好的氛围,避免传统教学“一张嘴、一块黑板、一张嘴”的尴尬局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如果情境问题过大,过于宽泛,学生容易“跑调”,很难被引入课堂学习的正轨,造成课堂教学时间严重不足,宝贵的学习就这样白白浪费了,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六)重视体验

  设计的问题能让学生有亲切感,有利于学生说真话、抒真情。比如教学《中彩那天》,可以提问“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中奖的感受?”“《中奖那天》中的父亲得到那辆汽车后能经过道德抉择把汽车还给库伯,你感受出什么?”这些问题切合学生实际,学生有话可说,能激发思维,形成热烈的课堂气氛。

有效教学心得3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教学不仅是艺术,也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通过阅读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这本书之后,我真正了解了什么是有效课堂教学。 教学不仅是艺术,也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通过阅读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这本书之后,我真正了解了什么是有效课堂教学。

  所谓“有效课堂教学”就像书中所说,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如果学生学了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徒劳无功。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课堂教学,它不只是看你备课、上课的认真程度,更关注一个教师对课堂结构的把握,节奏的安排,时间的掌控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等多方面的考虑。

  现代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给学生主动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创设多元化的课堂情境空间,营造利于能力发展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习需要恰当的条件和环境。在教学中,可通过语言、实行、音乐、画面、角色表演等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沟通和融合,达到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要求。学生在游戏中学,在表演中学,在自我参与中学,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们的表现欲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自信心悄悄地形成。

  新课程教学不再要老师的“满堂灌”;不再逼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强调学生亲自经历发现、体验、探究与感悟。那么,在课堂中怎样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呢?自主学习是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出发的,它倡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这就意味着要满足学生在学习内容、时间、地点和形式上的自由选择,它含有一系列新的学习观念,其主旨首先就是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良好的自主学习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动机、形成需要,进而产生内驱力,使学生越学越愿学;可让学生在轻松自在的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积累、升华认识,形成自主意识与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越来越会学。学生可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选择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以“生生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在新课程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合作学习是学生形成良好人际交往能力和相互尊重习惯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并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着学生之间不同程度的交往和互相配合、互相帮助,集体的荣誉感、责任感、领导意识,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识都会得到增强。

  在教学中,学生可采用两人或四人小组活动的方式。如在一些比较适合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某件作品的教学过程中,可先请每一个小组为他们的小组起一个响亮的具有艺术性的名字,这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展开了。教师可根据教学的要求,不断地提出一些须由各小组每个成员互相配合才能够完成的一些课题、任务,使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小组的集体中,教师可以对小组的组织给予鼓励和恰当的评价,鼓励学生们在互相学习中提高各方面能力。针对传统教学忽视同伴作用的弊端,教师应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普遍性,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使学生能力和人格得到和谐发展。在学习中,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当小组达成目标时,教师又适时地给小组以奖励。在教学中,对小组成员的'奖励和祝贺活动能够提高合作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团队的合作意识,培养集体精神。新课程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既给每个学生以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又为他们营造了同伴间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集体氛围。这种学习方式超越了极端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发展原则,使学生成为既有个性、又有知识,还会合作的一代新人。

  教师要从“以学论教”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教与学必须要有一个和谐课堂步骤,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步骤来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的积极主动,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教学效益,它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位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自己还需要加倍努力地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通过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自己课堂的有效性。我要合理高效地利用时间、精力及现有的教学资源。深入教育教学,提高效能,实现教学目标!

有效教学心得4

  第一单元第二章提到“情感心理学”教学理论,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自己独特的品质,发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学习即成为,教学及促进,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因此,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觉得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多加渗透情感教育。比如,可以在语言上激励他们。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回答多采用正面性的鼓励和赞扬,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对学生的某些过错或错误,使用谅解、引导性的语言,促进学生养成反省的习惯,树立再进取的信心。其次,语文课上渗透德育目标也有助于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人格,在一次次情感的熏陶下,学生受到共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就此达成。

有效教学心得5

  如何正确理解有效教学的“三有(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

  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我个人以为,有效教学是指师生在互动教学过程中,遵循一定教学活动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或物力投入,实现了尽可能多的预期教学目标,从而促进教学主体的主动发展。它包含有三个含义:

  有效果:是有效教学的直接体现,是教学活动结果是否达到预期制订的教学目标的程度体现。因而在课前,我们应当充分钻研教材,对照课程标准,了解我们的学生,从而依标靠本,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入手,确定要教什么内容,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训练什么技能,教给什么学习方式,渗透什么思想教育,用什么方法来教……都要心中有数,这样,我们才能做到节节有所教,学生也能堂堂有所得。有一把可以衡量的尺子,

  可以避免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累。当然课堂中的生成性环节,也不能忽视,我们只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挖掘,有时,可以在课堂上焕发出亮丽的光彩,会有意外的收获。

  有效用:是有效教学的终极目的。“学以致用”,但它不只是让学生学好知识后会灵活运用而以,更主要的是要引导他们会“举一反三”, 要引导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热情,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它是趋向于教给方法、点燃热情,引导自主学习,为学生今后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打基础,具有延续性。

  有效率:是有效教学的衡量指标。它是指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最佳教学目标。但它不只是“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这样的普遍理解,它还蕴含了在单位时间内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学习状态等的综合衡量,它也是一种教学机智的体现。在教学中,如果我们的学生在理解某个问题时

  卡壳了,我们应当怎样来引导他们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答案。

  有效教学并非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出类拔萃,而是让我们的学生能在自身现有的水平基础上有所发展,发挥出他们的潜能,做到了他们能做到的。换句话说,我们教师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让他们对学习过程感到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乃致将来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当然在这基础上,我们如果也能经过反思,探索,提高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真正做到教学相长,那么这种有效教学更具有意义。

  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现代的教育教学思想是“教学要从学生的已知出发”“教学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这种思想的提出和改变,使教育教学从教师的权威说教向学生的主动能动性转变,认同学生肯定有

  着不同的需求:情感上的需求,认知上的需求。情感上的需求包括:兴趣、爱好、意志等;认知上的需求有:知识、能力、方法等;

  在教学中,我们就要从学生的情感上、认知上来备课、授课,达到既可以让学生学到要求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使学生对学习保持一种发自内心的“我要学习”的强烈欲望。要收到这种效果,就要在备课的时候,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对要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造性进行处理:研究课标,在学生已有经验、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思维的'基础上确定他们的“最近发展区”,明确年段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教学目标可以有所升降,细化;在吃透教材,清楚知识系统内在关联的前提下,可以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可以有所增减,有选择地利用部分课外教材内容。让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中有各自的不同的收获,让学生在进步中体验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的内在的求知欲。

  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的做法: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学习的内部动因。它与学习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学习动机正确、强烈,指向学习活动本身,则学习效果好、成绩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们明确学习数学目的意义,旨在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同时,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对于学生的比较新颖、简捷的回答,加一两句评语;对于有一定进步的中下学生,进行表扬;对发言较好的学生一个会心的微笑等等,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

  2.设计新颖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法激发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丰富的想像,欣赏语言文字的美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低起点、小步走、中容量、勤反馈、及时补”的原则,

有效教学心得6

  我对《只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学生立场与有效教学》学习的体会:

  一、课堂教学的有效评价

  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活力的生态课堂,呼唤充满人文关怀的生态课堂。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教师要熟悉学生的情况,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地评价学生可能的丰富多采的回答。再次,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对一些学生自己可以自己学懂的知识,可以大胆的放手学生让他们自己解决。在课上,对于回答出色的学生给予高度的评价的同时,对于因为胆小害怕而说话语无伦次的学生也应适时给予鼓励,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当学生回答不准确时,教师就更要耐心倾听,同时积极思考,以及时作出评价。从而使学生享受被赞赏之后的喜悦。在尊重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教学机智调节好课堂教学。在这一方面我一直很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很好的体会、多思,正确的运用好课堂教学评价。

  二、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它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深刻体会到课堂提问要集中,不能太散乱,指向性要明确,化零为整。这一点我做得有些欠缺,比如学生本来自己懂的知识,我再拿出来提问,讨论,这样很是浪费课堂的时间。在课堂中整体提问的设计,要紧扣教材内容,围绕学习目标,将备课中初拟的零散问题聚焦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使学生真正能悟透疑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有效课堂应该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老师要使自己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和谐的、民主的关系,老师要成为引导学生学会寻求知识、吸收知识、运用知识的向导和组织者,成为深刻理解学生观点、想法和情感特征的知音。这样,学生就能以极大的热情、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课堂气氛就会异常活跃,学生就能畅所欲言。

  四、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

  其实,可以说,一位教师的课讲授的.很出色,如果没有有效的组织教学,那么这一节课一定是一节失败的课。一节有效组织的课堂教学也就是一堂好课的标准。任何一堂课都要以组织教学开始,并贯穿于一节课的始终。所以我们要学会课堂教学的各种组织方法和策略,并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教师有效的教学,学生有效的学习。

  五、有效课堂应该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老师要敢于改革,敢于创新,敢于改造教材,尝试新的教法,解放课堂、解放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自发地参与、投入学习,淡化教师课堂的主导地位,把更多的主导权给学生,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我越来越觉得现在的学生要比以往更聪明,更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我们作为教师,更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一切方法与手段,发展学生的思维,调控学生的情绪,让学生的创新的思维可以展现。

  评价一堂课的好坏重要的是看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知识,受到了多少启发,能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是否得到了发展。我们老师需要从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和课堂细节等方面充分准备和思考,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要考虑到位,在课堂上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做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确保课堂三维目标的实现。希望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能上出更多的好课来!

有效教学心得7

  常常说的有效课堂原来是这样的,我现在才了解。要是不看这本书,我也还是不能够真正了解什么是有效课堂。我读了这本书,心里有一些自己的体会。

  首先,我知道自己以前真没有真正理解有效课堂的含义。我只会上课,至于课堂是有效还是无效的问题,我压根就没有反思过。原来自己的教学效果不怎么样,我都找不到原因呢!现在我读完这书了,我知道了有效课堂的原理。

  我感觉这本书很值得老师们阅读的,特别是我们这些正在不断成长的老师。我们现在已经有十年以上的.教龄了,但我们现在还是需要不断学习才能够有所进步。还有一个地方,我也没有做好。我在自己的教学中,不会总结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当然,也可以说是不知道怎么去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以便让自己的课堂是有效的。

  我也知道,作为一个老师要不断成长进步。课堂是展现我们教师才华的最好舞台,可是我的舞台效果却一直不理想。我无时无刻不在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可是很难。现在我知道了,我应该多读一些有用的书籍。特别对我们教学有帮助的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就想这本书。

  总之,我读完了这本书感觉很有收获的。我想我以后会把这书中的好的理论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的。我也想让自己的课堂是有效的,让我的学生取得好的成绩。我应该把搞好自己的教学作为己任,把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当做必须完成的任务来完成。我相信我自己,在好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有所进步,有所成长。

有效教学心得8

  4月20日和21日,南通市小学数学“有效教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专题研讨会在海门市通源小学举行,我认为这次活动中所展示的数学课的的最大亮点是“有效的小组合作高效的数学课堂”。在以往的一些公开课上,我们常常看到为了追求合作形式而合作,或者一个问题学生无人举手,赶紧小组合作,把合作学习当成了课堂的“避难所”。这次展示的几堂课不仅仅是几人围坐在一起上课这种形式上的小组合作,而是老师们都注意把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真正需要合作学习的时候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如何把握时机,让学生合作学习更恰当,更有效呢?下面我想以几节观摩课为例谈谈小组合作学习。

  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要在有利于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时,巧妙地设置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认识几分之一》这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教学难点是使学生理解两个以上的物体占整体的几分之一。丁冬梅老师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引导学生认识4个桃的之后,为了引导学生认识8个、12个桃的,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要求分一分;再让学生说一说分的方法、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桃的过程,有没有什么发现;最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桃子的总数不同,为什么每只小猴分得的桃子数都占总数的?通过组内操作、交流、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应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来分,体会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占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这样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有效地突出了重点,帮助学生克服了难点,为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二、动手操作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动手操作探究时,进行小组合作,使组员养成一种与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同成功的良好品质,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丁冬梅老师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课时,引导学生认识8个桃的、12个桃的时,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再比如曹晓丹老师在教学《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这一课中,对“人民币可以怎样分类”这一问题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在小组中通过思考、讨论、操作发现可以有三种分法:按材料分成硬币和纸币;按人民币的单位分成元币、角币和分币;按数字分,把数字相同的分为一类。

  三、探究问题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圆的`周长》一课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新知识学习的。本课的重点是通过渗透转化思想,使学生能利用旧知识,自主推导出新知识。在动手操作探究时,进行小组合作,使组员养成一种与人配合默契、共同操作、共同成功的良好品质。例如在徐凤坤老师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虽然课前学生根据老师精心设计的预习单进行了预习,但在课堂上还是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展示、交流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并且算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

  四、“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教学中一些“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而一个学生的思想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全面地去思考,这种情况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刘耀兵老师在教学《倍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蓝花的朵数是1份,但朵数未知,红花有12朵,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刘老师先让学生猜猜蓝花是几朵,在练习纸上画一画、圈一圈;再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注意收集不同的想法;最后再进行全班交流,发现蓝花的朵数可以是1朵、2朵、3朵、4朵、6朵、12朵,红花的朵数依次是蓝花的12倍、6倍、4倍、3倍、2倍、1倍;再比如丁冬梅老师在教学《认识几分之一》这一课上,教师设计了“如果有6个桃子,可以平均分给几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这一开放性的问题,也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通过讨论、操作发现有3种不同的分法: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

  学生在这样的小组学习中共享智慧、互相启迪,有效提高学生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合作学习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只有适时恰当地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也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

有效教学心得9

  最近,通过学习了崔允墎主编的《有效教学》一书中的理论,使我又一次明确了怎样进行有效教学。所谓“有效”,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生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的教师,如何发挥教学有效,本人略谈对于教学目标制定的一些感受。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定着课堂教学的运作,对保证课堂教学有效开展至关重要。现代教学理论和实践都证明:有效的教学必先具备有效的教学目标。而有效的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求是准确和明确。语文教学目标的准确应体现在摆脱“知识中心论”,定位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即不仅重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适度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注重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当然,目标众多,并非时时处处都要一应俱全,面面俱到。具体到一篇课文、一节课,可以适当增删,有所侧重。语文教学目标的明确是指不要过于宽泛。在一篇课文中,在一节课上,哪些知识只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会运用,要着重训练听说读写中哪一项能力,应达到什么程度等等,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同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目标,也应作出确切的规定。毫无疑问,只有高度明确的教学目标才有现实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价性。其次,是要有一定的层次。即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的差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上文提到的教学有效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班级教学中学生间获得同样知识所需的时间存在较大差异,要在同一时空中按划一目标发展,部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十分明显。在实践中,如能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把获得某种知识所需时间和认知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进行归类分层,并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递进教学目标,教学效率即可大幅度提高。因此,有效的语文教学,决不能搞“一刀切”,让全体学生接受同一水平的教育。

有效教学心得10

  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有赖于教师对课程的认识和开发,无论我们是将课程视为“预成的学科”“预期的计划”“行动的目标”,还是理解为“应获得的经验”“法定文化”以及“师生对话”,若缺少了有自觉性的、有理想的教师,所有的课程定义都将毫无意义。

  课程改革赋予了教师太多的任务,从课程的实施者、操作者、控制者到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指导者,从过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到如今关心学生的健全发展,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遇到的难题和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

  应该说,此次课程改革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教学平台,而且还为教师创设了诸多的发展途径。“改变”成了课程改革最核心的理念。对课程、目标、教材、教授、学习、评价和资源的认识,对设计、过程、方法、手段和生成的理解,一切都在“改”中变化。虽然我们还有诸多的理论问题要解决,也有诸多的实验困惑,但是有一个事实不能否认:我们已在改变之中,并且教师在其中正在积蓄自信力,学生在其中正在活跃精气神,课堂在其中正在复发生命力。我们看到,教师们开始亲近教与学的理论,学生越来越习惯自主的学习,课堂也向民主化迈出了可惜的一步。“改变”是课堂改革无休止的努力,已然在改变就不是无望中的'权宜之计,而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无限追求。因此。我们需要抱着科学、务实的态度,不断的对课程改革进程中的每一个脚步逐一记录,以便自己有更充盈的智慧和健全的能力去激励前行的信念、承受改变的义务。

  作为我们五十多岁的老教师,要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确实有些困难,在观点上不接受,通过学习这本书,在新的教学理念上有了新的认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低年级来说尤其如此。关注学科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学生,关注结果的同时个人能够更多地关注过程。只有设计适宜的活动,学生才能在经历过程中有所感、有所想、有所悟。

有效教学心得11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在小学作文课堂教学中,形成了“教师命题、指导──学生独立写作──教师改评”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训练模式常常造成的后果是:

  1、学生不会下笔,无话可说。因为学生的作文从来都是教师命题。

  2、学生不会积累。因为学生作文的材料大多都是教师提示或准备的。

  3、学生不会创新,文章千篇1面,缺少个性。因为教师有意或无意间设置的框框严重束缚了学生。

  4、学生写作不是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是为了“任务”和“分数”,生搬硬套或随意编造。因为教师忽视了学生多渠道地进行语言、素材的积累。

  可见,这种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课程作文教学的要求,更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而真正想让学生的作文焕发出生命力,只有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才能做好作文。那么,怎样才能逐步实现这一作文教学目标呢?

  一、腹有诗书文自佳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的确,积累词汇,丰富学生的语言,对于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有重大意义。“胸藏万汇凭吞吐。”基础教育的目标是“胸藏万汇”,必须把大量的词汇识记在心,才能吞吐自由。如果把它们藏在笔记本里,那就难以应用了。作文就是用文字说话,作者通过它可以真实地告诉人们一件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可以带着好感或憎恶向人们介绍一个典型人物,可以激情满怀地呈送给人们一处壮观的丽景,也可以精心地向人们雕凿出一件精美的物品。显然,阅读和作文是相通的,都是围绕语言文字活动的。二者比较,阅读是对语言文字的吸收,作文是对语言文字的应用,其中吸收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教学生作文,一定要让他们了解读书的重要性,让他们热爱读书、学会读书、读更多的书,从阅读中多多地吸收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一个人读的书越多,所获取的知识和方法也就越多,作起文来也就越发容易。鲁迅先生也曾告诫文学青年,好文章是靠读好书熏出来的。所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定要培养他们的阅读水平。

  而小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采用“课外阅读成长袋”的方式,记录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小小的读书成长袋即有学生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又有学生参加活动的录音,还有学生自制的手抄报。定期向学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阅读得其方,写作之能力亦即随而增长。”要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除了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之外,还要在读写结合上花大的气力。

  读和写的关系是输入和输出关系,就像人体摄取营养,储存能量那样。读是一个多方面吸收的过程,读是写的基础,写从读吸取养分。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培养辩证的思想方法,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修养,这一切,对于写无疑是不可缺少的;读可以帮学生见到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而造成的难以亲自耳闻目睹的东西,使学生开拓视野,积累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文化素质;读可以让学生接触许许多多的文章样式和品种,它们能为写提供良好的方式和借鉴,更何况有的文章就是在传授写作的原理和方法,告诉读者写作的规律和途径。

  但是,读要靠写来促。写是表达的一种手段,是为了交流思想感情。写的过程,事实上也就是对于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运用的过程,跟学了数理定理再去解答习题大不相同,写不仅需要懂得怎么写,还要解决为什么写和写什么。写的过程,对词语运用、篇章结构,都会受到所读文章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会有意识地从读过的文章中寻求启发和借鉴,然后去创造和写作。像秦牧那样先有一篇文章的初步构思,再去阅读,广泛搜集有关材料,丰富文章的内容。这样,以写促读,使学生在从感性到理性再回到感性的训练中受益,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读只是走别人的思想路线,写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线。为了写去读别人的东西,就经过自己的思想路线把读来的知识变为自己的东西。叔本华说:“这样的读书可以教导我们如果发现自己的天赋,也可以借以培养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读写结合,让学生的作文焕发出光彩。

  二、题有生趣心自动

  学生们的写作潜力能否被开掘出来,与作文题目的设置有着密切的'关联。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总是拘泥于教材要求,教材中要求写什么就写什么,教材中以什么题就以什么为题,命题空间狭小,要求僵化划一。因而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路,束缚了学生作文的手脚,而并非“心有所思,情有所思而后撰作”,如果指导不当,还会造成学生作文时的心理障碍。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打破教学常规,不唯教材。作文命题的措词上要尽可能形象具体。如:《一件苦笑不得的事》《我和小树一起长》、《新的高度跳过去了》、《小飞机上天了》比起《一件事》、《植树》、《跳高》、《航模表演》就显得具体、形象,适合儿童的口吻和情趣,对儿童作文的动机有较强的诱发力。命题的形式上,还可以把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的素材,移植到童话、寓言或科幻故事中去。由于学生对此类素材已有感知,加之对童话、寓言和科幻故事是他们喜闻乐见的,让他们去编写诸如《黑猫警长的新发现》、《狐狸送礼》、《小丸子有了新妈妈》、《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重归于好》、《空气的声声哭诉》、《病菌,不许你来探访!》等。这些题目很容易让孩子们情绪高涨,思维活跃。

  正如叶圣陶所言:“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的命题,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

  三、情有感触言自真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因此,只有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把课上得有情有趣,让学生也学得有情有趣,才能使学生易于动口,乐于表达。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一文中说:“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如此看来,活动是生命发展的过程,也是生命的本质意义所在。生命活动是作文的不竭源泉,因为孩子们对自己的生命活动是最熟悉的,也是最珍爱的,更是乐于表达的。因此,作文教学中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引导他们捕捉生命的真美感受,倾诉于作文之中。

  如:让学生介绍怎样去自己家这么一篇作文,若只是按一般的教学,要求学生把地址,路线,交通工具等说清楚,学生往往很容易草草了事。下面这位老师的教学则使我们大受启发:

  老师说:每一个同学都给我留下美好的回忆。近来,我突然萌发一个愿望,开始它只在我心里一闪,像交响乐中极不引人注意的音符,仅发出微弱的音响;现在这音符发展了,强烈了,壮大了,终于成为激烈的反复出现的主旋律,时时在我心里激荡。可是,我又不好意思说出来……”

  “说,您说呀!”大家叫起来。

  “我非常非常想去你们家玩。”学生听了,个个流露了出“欢喜”的神情。 “可我怎么寻找你们的家呢?”正在学生为难之时,老师说:“我有一个一箭双雕的办法,不知你们……”还没等老师说完,他们就热情地吵断了老师的话语。于是,老师便趁机在黑板上写下《老师,您这样寻找我的家》。他们恍然大悟,随即便摸纸拿笔,跃跃欲试。老师又进一步提出要求,说:“同学们该不会乱写一气,故意让老师找不到你们的家吧?到时,我按你们指点的路线寻找,丢失了,以后你们就没有语文教师了。”一阵欢笑过后,大家在轻松、激动、兴奋的心理情绪支配下动笔了。

  这节课中,我们可以发现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界。学生就是这样极其乐意地开始了介绍。在这种高昂的情绪中,他们也必定会想法设法让自己的语言详细、具体、明了。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开始了真切地表达。

  这样的作文教学,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交际的情境”之中,表达是真实的,活动是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的,情感是真实的,学生的写作进入了“角色”,便会感到胸中充满情意,文思汩汩如泉,“如梗在喉,不吐不快”,写出来的习作自然而又真实。

  四、学有所用笔自勤

  美国的一位名叫德优的女教师,面对班上混乱局面,微笑着布置给同学们一道作文题:“我们要来找出自己希望从事的职业,针对未来的职业写一份报告,而且每个人都要访问一个真正从事那行业的人,作一份口头报告。”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作文课,不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写作任务,可以到图书馆查资料,可以调查访问,给学生充分思考和准备的余地。美国的作文课,关注人生,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与他们自己的利益和命运息息相关;与社会、生活是沟通的,注重处理好作文与生活源头的关系,并且追求真实和实用。

  其实,作文不应该是语文老师的责任。我想,与各门学科结合起来,这是完全行得通的,也是有必要的。比如,学生在上了科学课后,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写观察记录,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的有关情况,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和记录科学现象的习惯,形成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组织材料和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促进学生对科学现象的探讨。学生上了数学课,让学生好好体会一下老师是怎样教会学生学习重难点的,练习是怎样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推理解决问题,把自己求知的过程和巩固新知的过程写下来,这不仅是次绝好的思维训练,而且培养了学生听课品质,深入领会到作文的作用,为学生写科学论文作好准备。同样,上音乐课,把听到的各种声音写下来,把自己听到的每个音符、每段旋律的感受写下来。美术课是关于线条和色彩的,是强化规范训练学生视觉的最好途径。语文老师和美术老师一起训练学生观察形体、色彩能力,并使这种能力自觉地迁移到写作中来。体育课需训练学生的运动能力,教会学生练习各种运动方式,语文老师也可和体育老师一起,让体育老师讲清运动的具体动作后,让学生说一说,再做一做,加深印象,然后作一次小练笔,描写一下体育课所掌握的一次运动是如何进行的,按顺序地说清每一个动作及要领,进行中有何得失,有什么感受。

  把写作任务交给全体教师,是习作教学的新理念。语文教师若能与大家一起合作,把各个学科整合在一起,让习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那么作文教学将散发出更迷人的光彩。

  五、文有好评劲自足

  特级教师管建刚认为“作文课主要有两个表现形式,一为“指导”,二为“讲评”。他崇尚讲评,“讲评”重于“指导”。他认为上讲评课,要研究学生的作文;研究学生的作文,是讲评课的最为有力的起点。讲评课是研究学生作文后的一个最好表现形式。“讲评”,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将作文读一读,教师讲一讲,评一评。“号”过“脉”,得出诊断结果,再开处方,这药就能下得准,就能药到病除。讲评课,还要“练一练”。教师批改时,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表达上的精彩点,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或发现学生作文表达上普遍存在的一个缺陷,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这样的训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切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学生也有心理认同感。这样的训练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写后教”,“以写定教”。

  真正的“评讲课”,是一次性的,是“班本化”的。研读这个班的这次作文,只能在“这个班”上“这次课”。这节课只能在这个“班”上,绝不能搬到第二个“班”,上第二次。讲评课,是典型的“班本化”教学。校本培训最能发展教师,而“班本化教学”最能发展学生。

  总之,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才是有效的作文教学。

有效教学心得12

  有效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每个从教者努力追求的目标,通过学习有效教学理论,感触极深,所谓“有效”,只要是通过教师在这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生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教师干的是个良心活”一直认为凭着良心教书,多教给学生一些知识,就是尽到了做教师的责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越来越发现这一想法是错误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实行有效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教师干的是个良心活”,花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随着《数学课有效教学研究》课题的开展,我逐渐认识到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达到这种要求,教师就必须及时阅读各类教育的报刊杂志,掌握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断使自己的理念不断得到更新,实现与时俱进。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

  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教学就能够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个体及时调整,就能够信手拈来,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实现真正的有效课堂。

  3、坚持写教学反思力。

  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只有及时的写好教学反思,才能及时的抓住课堂中的闪光点或者瑕疵,才能不断修正自己的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相长。

  4、目标要有效:

  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教师再经过对学生原有认知条件、情感态度以及对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意图和学生需要意图的深入研究之后,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起导向作用。

  此外,教师还必须对课堂进行有效的组织和课后的有效练习。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语言组织准确、简练;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练习题量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它的实现有赖于教学各方面持之以恒的坚持。

有效教学心得13

  这段时间我认真地读了《有效教学》这本书,从这本书中让我获益匪浅,不仅知道了有效教学的含义,也同时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我们教师来讲在新课程教学当中它有着很多的实际的意义。有效教学首先体现在有效备课上,回顾着多年的教学历程备课无疑是经历最多也是变化最多的,从教学初期盲目备课,到现在有效的备课,在这变化过程中无疑经验在起着很大的作用,总是认为自己能够把握住化学教学,但总是在一些细节上出现一些失误,从而使有些化学课堂教学不能很好的让学生掌握住多元知识。有效教学使我认识到自己在课前准备上存在许多的不足,必须做到有效备课才能让学生学得快学的好。怎样才能算是有效备课呢?从这本书我受到了以下的启示和感想如下:

  第一、备而能用。备课应该备而能用,减少无效备课,“备课”“上课”不能两张皮。第二、有利于教。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学、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水平迅速提高。第三、有利于学。让学生学得快、学得轻松,所有的知识过手、培养能力到位,力争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向课堂要效益。

  第二、有效教学还体现在有效指导上。“课堂教学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这句话指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的.作用,也明确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要地位,还有指出了课堂必须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之下的。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对学生的技能指导最多了,我在以往的教学中存在着几点问题和解决方法:

  1、指导时机把握不当。以往教学中往往在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就对学生进行指导或者批评,有效教学这本书告诉我们教师课堂教学中注重是学生活动的过程及发展,并非仅仅是技能与知识的掌握。所以在学生最需要指导的时候,不失时机地给予指导,可以取得最大的效益。在有效教学的组织日常活动中分给与学生自学自练得机会,给与培养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合作之间协调能力。

  2、指导不够清晰明白。在指导中,有些教师话语重复,唠叨不停,这样不仅难以清楚地表达意思,有时还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在实际过程中指导要适当。即指导的内容做到针对性强,学生想了解的内容、难以解决的问题才给他指导。教学指导的有效性,往往表现在教师给与化学知识的指导与学生期望得到的指导的一致性上。

  第三、有效互动。有效互动就应该是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要素之间产生的一种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激活化学的思维,体现化学的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行为。课堂如果缺少了互动就缺失了教学的生机,就缺失了生命的灵动。

  第四、有效管理

  教师也是管理者,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的管理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教学,师幼之间的沟通则变得顺畅,教学效果就高。反之再充分的教学准备都将只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故而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管理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有效管理它要求教师具备特有的专业素养,要求教师在单位时间内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态度和情感,使教学内容、教学信息的传达达到最佳的效果。

  第五、有效练习

  练习设计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它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的作用,是教学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必须紧扣和服务于教学目的,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关,对学生有意义、有价值,还要有趣。难易要适度数量要适当,目的要明确。

  第六、有效策略

  所谓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教学方法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我们说每个教师都是一个创造者,他们所采用的的方法也不会有所不同,因人而异,所以有效教学策略也就难以固化,更不会千篇一律,教学策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有效教学心得14

  我们参加了新课程培训暨“空间与图形”有效教学,本次培训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为主题,通过教材研读、教学观摩、专家讲座等培训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这次培训是新课程的最后一册教材解读,对老师们的帮助很大,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探讨、交流的平台,同时也为我提供了一次总结经验,反思自己的机会。我觉得十二次的教材培训,始终围绕“有效”两字进行,也使我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了反思:

  一、狠下功夫“备教材”。

  新课标中突显了一系列的教学理念,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带来了有益的发展,但很多教材的主题,大多适合于城镇的孩子,对渔农村的教师来说,就需要我们深刻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教材、驾驭教材。让学生经历分析比较、动手操作、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始终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角色投入学习活动,学得高效,学得深入,学得兴奋。

  二、努力寻求自己教法中的特色。

  只有从教学内容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真正设计出灵活适用奏效的优良教法,才能真正体现出每个教师自身的教学特色。我们应该创设合理的情境,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学习新知创造良好的.氛围。

  三、在练习上精心设计,有的放矢。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要做到有的放矢,要注重方法的灵活多样。

  当然,我们也要把观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留给了学生,延伸到课后,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一堂课的三十五分钟。

有效教学心得15

  通过学习《教学的有效性》这一专题,为了能让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优质教学,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学”要勤。

  美术教学中要广泛阅读美术教育杂志,研究美术教育最新成果,最新动态。学习先进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以提高自己驾驭教学的'能力。

  二、“思”要勤

  学会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对自己在教学中遇到问题能及时反思,研究,在思考中提高,最后达到解决问题之目的。

  三、“看”要勤

  勤看有关的美术材料,才能做到知识丰富,视野开阔 ,并勤参与有关学术活动和有关美术知识讲座。

  四、“谈”要勤

  勤与各科教师交谈,把各科教学较好的方法用于美术教学中,并把各科知识渗透到美术教学中,大力提倡学科整合。

  五、“记”要勤

  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收集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成功课例等

  六、“画”要勤

  勤动笔画,只要勤动笔、勤修改、多请教、就会越画越有经验,越画越熟练。

  我相信只要我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实践,不断的创新,我的课堂教学质量会有更大的提高,我的课堂教学会达到优质教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