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学心得> 七年级数学教学心得

七年级数学教学心得

时间:2023-02-01 09:20:38 教学心得 我要投稿

七年级数学教学心得汇编8篇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数学教学心得汇编8篇

七年级数学教学心得1

  作为年轻教师我主动承担起繁重的教学任务,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很难直接把所学的理论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而且初一是新课改年级,所以我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缺乏意识或者有时候抓不住重点和难点,缺乏对教学诊断、调整、纠错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逐渐提高对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敏感度,养成对教学的自觉反思,冲破经验的束缚,从而锻炼自己“学会教学”的能力。

  我从平时的练习和检测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惰性表现突出。在新授课中,理解的内容多,记忆的内容少,特别是学生对记忆,掌握不够,容易出现三天不记,几乎忘却的现象。另外家庭实验动手的少,上课提问鸦雀无声,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为一名年轻的数学教师,其首要任务是树立正确的数学观,积极地自觉地促进自己的观念改变,以实现由静态的、片面的数学观向动态的、辩正的'数学观的转变,特别是实现对上述问题的不自觉的认识向自觉认识的转化。

  要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人。“眼中有人”是指关注现在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认识并肯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爱护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培养学生自觉自理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主动参与性,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不以同一标准去衡量学生,更不要以学生的分数论英雄,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提出“为什么?”“做什么?怎样做?”鼓励学生敢于反驳,挑战课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对于初一数学教育教学工作,我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感思:

  一、对教学目标感思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中的首要环节,是一节课的纲领,对纲领认识不清或制定错误必定注定打败仗。对于我们新分教师来说我自认为有以下几点不足:

  1、对教学目标设计思想上不足够重视,目标设计流于形式。

  2、教学目标设计关注的仍然只是认知目标,对“情感目标”、“能力目标”有所忽视,重视的是知识的灌输、技巧的传递,严重忽视了教材的育人功能。

  3、教学目标的设计含混,不够全面、开放。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序与认知水平。制定的教学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学生发展,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这道题都讲过几遍了还不会做”,碰到这样情况,教师不应埋怨学生,而要深刻反思出现这样状况到底是什么原因,是学生不接受这样的讲解方式,还是认识上有差异;是学生不感兴趣,还是教师引导不到位;是教师制定的难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上的难点出现了不相符合;是教师期盼过高,还是学生接受新知识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时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在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有效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向高一级的认知水平发展,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形成良性发展。教师千万不能埋怨责怪学生,不反思自己,只会适得其反,以致把简单的问题都变成学生的难点,因此教学设计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要教给学生需要的数学。

  二、对教学计划感思

  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安排还存在以下几点缺乏:

  (1)缺乏对教材内容转译;

  (2)缺乏对已学知识的分析、综合、对比、归纳和整体系统化;

  (3)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教育功能的挖掘和利用;

  (4)缺乏对自我上课的经验总结。

  三、对听课的感思

  听课决不是简单地评价别人的优劣,不是关注讲课者将要讲什么,而是思考自己如何处理好同样的内容,然后将讲课者处理问题的方式与自己的预想处理方式相对照,以发现其中的出入。

  四、征求学生意见

  潜心于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教师,往往向学生征询对自己教学的反馈意见,这是教师对其教学进行反思的一个重要的渠道。

  若在课堂上设计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则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始终很高。课后我总结出以下两点体会:

  (1)抓住知识本质特征,设计一些诱发性的练习能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刺激学生的好奇心。

  (2)问题的设计不应停留在简单的变式和肤浅的问答形式上,而应设计一些既能让学生动手触摸、又能动脑思考的问题,这样可使学生在"观察、实践、归纳、猜想和证明"的探究过程中,激发起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望。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一节课的难点,将解决学生困惑的方法在教学后记中记录下来,就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

  五、记教学中学生的独特见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材内容的实践者,通过他们自己切身的感觉,常常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好的见解。有时学生的解法独具一格,对此,教师应将这些见解及时地记录下来。

  六、记教学再设计

  教完每节课后,应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回顾小结,根据这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考虑下次课的教学设计,并及时修订教案。

七年级数学教学心得2

  一节课是否有效,老师这一头是十分重要的。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后备好一节课。上课前的教具学具的准备,对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课的时候,老师良好的教学素质,对课堂的掌握,教学中练习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有没有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无不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所以,我觉得备课这一个环节,是上课有效的前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相反,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预设要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并及时反馈。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让“预设”真正服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为“预设”打好基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学预案。

  其次,要改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离开了“学”,再精心的“设计”也没有意义,教师要充分考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种有准备、有意识的预设。

  第二,重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

  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培养出来。

  第三、“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 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科学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新课程下的数学练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熏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最后,我觉得撇开教师这头,学生的配合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保证。教七年级数学,深切的感受就是,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影响教学进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计算能力相对低,或者水平参差不齐、差距太大。都将影响上课的效率。课堂要有效,老师一般都想在短时间内进行必要的练习。而在七年级学课,计算是贯穿全过程的。如果计算能力差,要想加大练习的密度和深度,都是空谈了。有时候,还只能放慢上课速度来照顾全体。所以,我觉得在七年级,抓好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是至关重要 。

七年级数学教学心得3

  本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原则,现对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工作进行总结。这既是对过去数学教学工作的回顾、总结和评价,同时也是为了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对失败的作法加以分析和改进,以提高今后的教学水平。下面谈谈自己在上学期教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与思考,权当教学工作总结吧。

  一、端正态度,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标准》,坚定不移的实施新课程改革,钻研新课程改革下数学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做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认真对待教学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教材内容、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澄清底子,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开学之初,我首先对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进行了分析,把试卷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归类,作好记录,并在新学期的教学计划中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然后对比镇中心学校统考成绩册,找出自己班级与兄弟学校同年优秀级班级的差距,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重新定位,制定七年级下册的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普遍基础差,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我对学生按成绩的发展潜力进行分类,再按照成绩好、中、差的方式分配互助学习小组。要求成绩好的学生对中等生和后进生进行适当的辅导,以优带良,以优促后。对于部分有能力但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另行造册,拟定矫正措施。

  三、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营造一种轻松的、积极的、向上的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在课前的准备中,我都会考虑到如何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根据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一系列的生活问题、数学趣题,搜集了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制作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具、模型和图片。通过形式多样化的趣味情境导入,调起了学生的胃口,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听课的积极性,促进探究的主观能动性,增强知识掌握的牢固性,培养了学生探究思维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测试中效果比较明显。

  四、精心布置练习和作业,做好阅卷记录和分析。

  练习和作业是为了巩固知识,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水平和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进行课前准备时,我不仅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同时还根据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设置习题,力求做到有针对性,尽可能的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练习,让他们有能力完成这些练习,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对于作业的批阅,我采用了和以往不同的作法。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把阅卷安排到教室进行,阅卷的同时把学生叫上来当面进行批改,对于做对的习题或一些创新的思路我会予以肯定。对于存在问题的作业,我会帮助学生指出来,并给他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同时给予一定的辅导,引导他们自己独立完成正确的解题过程。虽然在时间上会花费比较多一点,但效果却是不言而喻的。

  五、搞好分层教学,加强课后辅导。

  俗话说,“五个手指三长两短”。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基础都是不一样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在教学中我很注意给不同类型学生施加不同的压力,给他们分配不同的目标任务。对于优等生主要是加大训练的难度,以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对中等生则主要是提供不同的题型,适当增加难度,训练他们的思维,拓展他们的见识,以提高解题的能力和技巧。对于后进生,我主要是对他们进行基础知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六、反思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

  虽然在上学期的数学教学中,我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解决中下学生的解题能力上突破不大;其实是在提高中等生解难题的能力上效果并没达到预期目标,结果造成期末考试的合格率进步甚微;三是少数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没有真正调动起来,造成低分率较高,影响了班级人均分;四是在对试卷分析时并没有针对部分较难的题型进行多重练习,造成考试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丢分现象。

七年级数学教学心得4

  带着几分新奇和自信的笑容,我和七年级新生一同进入初中数学课堂。然而,我发现有50%的学生认为,“数学学科最难学”。通过调查了解,数学教学普遍存在的疑惑就是“我们该如何学好数学?”为什么教学观念在更新,课本在改革,教学方法在改变,而我们的孩子却依然沉浸在数学学习的漩涡中呢?通过一些听课研究,我发觉,在我们的课堂中仍然存在着“教”轻“学”的教学模式。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

  一、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曾指出的:“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从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来看,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积极主动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新世纪,人们将面临知识不断更新,学习成为贯穿人的一生的事情,一方面不仅要关注学生素质发展的全面完善以及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技能,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数学学习的常用方法

  我国要求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翁看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特别是对于七年级,要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打下良好基础,数学学习方法的学习显得更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是一个由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多元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应以系统整体的观点进行学法指导,目的在于使学生加强学习修养,激发学习动机;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及效果.

  (1)正确认识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启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可以通过讲述数学名人的故事,激励学生,我结合《数

  轴》一课的内容,在班上讲述笛卡尔在病床上发现数轴,最终开创了用数轴表示有理数的故事。让孩子懂得了获得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的方法才是关键。在班级中,我多次召开数学学习方法研讨会,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介绍经验,开辟黑板报专栏进行学习方法的讨论.

  (2)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学习方法指导得以进行的基础.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烈,但学习的持久性不长,如果在教学中具有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基础,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盛不衰.<1>激发学习动机,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一课中,教学引入时,我根据学生喜欢玩扑克牌的爱好,和他们来讲扑克游戏,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有的课教师还可以运用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2>锻炼学习数学的意志.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我认为应该以练习为主,在七年级的数学练习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解决问题,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因为若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 <3>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的孩子习惯“闷”题目,盲目的以为多做题就是学好数学的方法,这个不良的学习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注意纠正。

  (3)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

  ①合理渗透.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学法因素,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有时侯我就给他们编顺口溜,这样选取生动、有趣的记忆法来指导学生学习,有利于突破知识的难点。②随机点拨。无论是在授课阶段还是在学生练习阶段,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抓住最佳契机,画龙点睛地点拨学习方法.③及时总结。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我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之后都让孩子们养成自己总结的习惯,使单元重点系统化,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④迁移训练.总结所学内容,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在训练中掌握学法.

  (4)开设数学学法指导课,并列入数学教学计划。

  在我所任教的七年级里,我每两周一课时给学生上数学学法的指导课。结合正反例子讲,结合数学学科的具体知识和学法特点讲,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讲,边讲边示范边训练.

  具体的我有以下教学心得:

  1、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这个段的小孩比较天真、表现欲也很强。2、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学生的感性认识要大于理性认识。

  3、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虽然新教材倡导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但在讨论中有部分学生往往滥竽充数,不爱动脑思考,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4、多给学生写解题过程的机会。学生大都挺聪明,但惰性也较强,在解题时往往只重结果,忽略过程,有部分学生甚至是会的题不稀做,不会的题还做不出来。

  5、多给农村学生学习的机会。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的主要差别就是阅历浅、反应慢,而且大多数城镇学生对七年级数学知识在假期里已经补过了,两者在学习中往往形成很大的反差。

  6、多给学生复习归纳的机会。七年级数学新教材就是对小学知识的综合与提高,对基础知识差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应适当的引领学生对小学学生的知识进行复习与归纳。

  7、多给学生练习计算的机会。学生计算的准确性不高,加强计算的训练,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尽可能不使用计算器。

  综合来看,数学学习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自学、交往、表达等能力.学习活动过程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想教师要挖掘教材因素,注意疏通信息渠道,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或提出假设,检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勇于钻研、不断探究的习惯,架设起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能力与知识相融合的桥梁。总之,七年级是学生知识奠定的根基时期,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课堂与课后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日后进一步进行数学学习打好良好的基础。

七年级数学教学心得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师说生听”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凝眸反思,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放任与浮躁,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了些新颖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也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的问题情境

  《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吸引学生的身心,让学生主动关注学习的内容;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抛砖引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有了新的变化,教师都乐于去创设情境开展教学,这确实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有些课创设的问题情境复杂、牵强附会,学生不能捕捉有效的信息,致使课堂教学流程舒缓有余而紧凑不足,教学效果不佳。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二、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和课堂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要在课堂有效的时间与空间里有效地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的组织尤其重要。具体做法是:

  1、好的探究情境。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起源于新颖的问题、情境或材料,因此,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营造仿真性的探究情境,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解决一些相对复杂而灵活的挑战性问题来学习。

  2、灵活采用探究的形式。探究形式通常有学生个人独立探究、学生临时以自愿组合的方式共同探究、既定的`小组合作探究和大班集体探究等。课堂上,可根据不同的探究需要,采用一种形式,也可以几种形式交叉进行,使探究活动更加深入充分。

  3、热情地参与学生的探究。教师的参与是对学生莫大的支持与鼓励,教师的热情对学生有强烈的感染力,它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探究热情,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4、宽容与欣赏学生探究的过程和结果。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适当的评价,并利用评价来有效地组织探究学习。

  三、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充分地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因而,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很多的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但是我们有些教师却把它演绎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点缀”,成了形式和走过场。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首先,教师要明确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不需安排合作学习。只有那些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是为了学生发展的有效合作。其次,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至少应注意:①、分工明确。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②、建立机制。必须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小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③、适时引导。合作过程中学生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保证合作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七年级数学教学心得6

  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快一年了,我们学校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感觉不出来,好或者不好,只是记得,我们上初中那会,几何还跟代数分开呢,而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每册都有相关的代数跟几何,而且问题都很具体,很实际,几乎每一个知识点都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想必,新教程改革要让孩子们学有用的数学,这点体现在教材里,当然也体现在我的课堂上。

  之前上课,老是感觉时间很短,中学的45分钟,大学的90分钟,除了自己喜欢的课,时间通常都是很漫长的,不过那时还是学生的身份,现在,我想,我已经习惯了,是老师,是一名教给孩子们好的学习方法的老师。从花尽40分钟还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到讲练结合,突破难点,联系考点,我想,我努力,我进步吧。感谢那些直言不讳的领导,老师们,我的成长跟他们是分不开的。

  乡下的初中,与城里的截然不同,生源有一定关系,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观念的问题。很荣幸,我所教的这门课,学校,学生都还算重视,但差距的存在,又着实让人恼,除了坦然面对,我还学会了改造。把我所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他们,也许不是很多,但可以让他们了解,除了课本还有很多是他们不知道的,书上的东西也值得怀疑,我说的话也会有错的时候。只是希望他们的好奇心可以让他们的人生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教材的第八章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九章是一元一次不等式,这两章都是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对代数的进一步学习,所以,检查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掌握情况,显得尤为关键,所幸,在上册的习惯养成上,大花工夫看来是没有白费的,虽然有那么一点教条,但从现在学习的效果来看,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比我想象的好多了。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这些在孩子们中间耳熟能详的步骤,操作起来,真是如鱼得水。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解决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通过一元的比较,找到了消元,什么时候用代入消元法,什么时候用加减消元法,通过实际的操作,同学们做出了自己的归纳。其实很多的题具体该用哪种消元法都是模棱两可的,相对而言,所以,我就给孩子们布置自主作业,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让证明你的结论,之前,看到大家浓厚的兴趣,我想,我的启发成功了,可是不然,他们手中的资料除了课本就是练习册,一部分在上面"找"了些题来应付,一部分竟然忘了,他们不理解我布置的作业,他们太听话了,所以,墨守成规,等我布置书第几页第几题或者他们会完成的更好些,还是有好几个人的'作业让我满意的,至少,他们让我知道他们脑袋里知道些什么,对于两种消元法,他们理解到了些什么。更多的是反省自己,怎么没好好跟孩子们讲讲怎么做作业。 再一想,不喜欢耳提面命的我,又怎么习惯,给他们定些死条款呢。还是继续努力吧。

  也许本人也是八零一代吧,有时候,这教材,让我不知所措,介于叛逆心理作祟,在我的课堂上,贸然,改起了教材。上册,在学一元一次方程之去括号,添括号之前,我补充了,单项式,多项式,合并同类项等概念,这一知识点用乘法分配律解决是可以,但是我觉得有必要让他们知道,他们合并的是叫做同类项的东西,我不想他们弄得云里雾里的。还有通过教学,我感受到孩子们脑海里字母代替数的思想,确实不那么清晰,虽然在小学也学了列代数式之类的,一开始我用课外的知识让他们感受字母代替数的由来,慢慢走进代数的世界,我知道阿尔花拉子米是在我上大学的第一堂数学分析课上,因为我的数学并不是最好的,可是我让我的学生们在他们入门的时候就明白了,数学,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吗?生活需要了,就归纳了。

  每一个孩子就像一朵花,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不知道是谁的话,也许这真的不那么重要,天下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虽然我也不太能接受这句话,但是,我想我明白,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只是等待老师的发现。

七年级数学教学心得7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模式已逐渐被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所取代。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充满着求知欲和表现欲。在“以学论教”的今天,结合一些在教学中的具体案例,谈一点体会。

  新课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从教材的内容编排看

  新教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的轻能力重知识的要求,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把教材的内容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步子,一会儿几何知识,一会儿代数知识,好比一台机器,把所有的零件放在学生的面前,作为教师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如何组装机器。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通过半个多学期的教学实践探究,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必须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机械模仿教师的解题过程,死记硬背,这种方法已在教台站不着脚。同时,新教材还有独特的一面,那就是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考虑:七年级的学生还很喜欢色彩鲜艳的图片,所以教材编排了很多想想做做、剪剪拼拼游戏中的数学,学学玩玩,玩玩学学的24点计算,火柴棒、排方桌等生活中的数学,使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了,变的学生好容易理解了,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二、从教学的方面看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和信息资源的采集者,好比“机器零件”供应商,要从讲台上的“独奏者”转变到后台的“伴奏者”。教师必须要认真地钻研教材,找准教

  材的重点与难点,处理好教材、学生、教师的关系。寻找相关数学资源、图片、实物模型,创造和平共处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现实生活,体会现实生活也离不开数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与决心。

  如在教日历中的方程时,学生每人准备一张日历表,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小彬在假期中外出旅游一周,这一周各天日期之和是84,问小彬几号回家?问题一出,学生们的情绪马上高涨起来,这时课堂热闹非凡,讨论的场面不言而喻,然后观察学生准备好的日历,找日历中规律,竖列中的数字关系,横列中的数字关系,紧接着玩日历中的数学游戏,学生情绪高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再比如商品中的打折销售,对于学生来说,买卖服装是生活中最平常的事,但其中的数学知识学生知道的还不是很多,只要教师收集的资料准备真实有效,学生的会很感兴趣用数学的知识去解答这些问题,但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现在农村学生,阅读课外的读物还不是很多,若看到一些数据无法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教师在上课时尽量做到让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发表意见,做到多鼓励,少批评,同学之间少指责,使他们不再沉默。

  新教材的优点很多,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有一些困惑: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学习,但在此过程中,好的学生能积极讨论、发言、学到了很多知识,发展了他们的能力,但对于哪些调皮学生来说,讨论简直是一种放松。什么都没有学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作为新教师十分头疼,如何解决呢?还有待探索和研究。

  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新一轮

  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因此,数学教学不能视而不见,不管实际应用,这样恐怕就太不合时宜了。

  学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圆的认识”后,我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画一个半径为5米的圆。有的学生想到两个人用一根长绳画圆,有的想到一排人转一圈画一个圆,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围一个圈,沿这个圈画出一个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为何现实生活中车轮都做成圆的,而车轴都装在圆心上?”、“当有人在表演时,观看的人群自然的围成一个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羊吃到草的最大范围是一个圆形?”这些实际问题。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

七年级数学教学心得8

  初一学生基本上是13、14岁的少年,处于人生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他们好奇、热情、活泼、各方面都朝气蓬勃;但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总之,初一学生处于半幼稚、半成熟阶段,掌握其规律教学,更应善于引导,使他们旺盛的精力,强烈的好奇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认真学习的精神,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自觉学习。通过这近一学期的实践教学,我谈谈对初一数学的体会:

  本学期是我走上三尺讲台的第一年,按照学校的要求规范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 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结。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较虚心的听取其他老师的指点,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优秀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

  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在此同时我还特别注意对学生学习思想方法的教育。

  一、强调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曾指出的:“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从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来看,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积极主动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要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技能,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是学习方法指导得以进行的基础.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烈,但学习的持久性不长,如果在教学中具有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基础,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盛不衰.<1>激发学习动机,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我采用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 <2> 锻炼学习数学的意志.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我认为应该以练习为主,在七年级的数学练习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解决问题,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因为若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 <3> 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的孩子习惯“闷”题目,盲目的以为多做题就是学好数学的方法,这个不良的学习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一定要注意纠正。

  三、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1>合理渗透.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学法因素,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有时侯我就给他们编顺口溜,这样选取生动、有趣的记忆法来指导学生学习,有利于突破知识的难点。<2>随

  机点拨。无论是在授课阶段还是在学生练习阶段,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抓住最佳契机,画龙点睛地点拨学习方法。<3>及时总结。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我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之后都让孩子们养成自己总结的习惯,使单元重点系统化,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4>迁移训练.总结所学内容,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在训练中掌握学法.

  四、开设数学学法指导课,并列入数学教学计划。在我所任教的班级里,我每两周用一课时给学生上数学学法的指导课。结合正反例子讲,结合数学学科的具体知识和学法特点讲,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讲,边讲边示范边训练.

  教学中的困惑:在教学中,我注重采用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他们,但对于哪些调皮学生来说,他们感觉我这老师没有什么脾气,不按我的要求再去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作为教师的我十分头疼,如何解决呢?

【七年级数学教学心得】相关文章:

七年级数学教学心得11-23

七年级数学教学心得02-26

七年级数学教学心得10篇02-27

七年级数学教学心得12篇02-14

七年级数学教学心得(12篇)02-14

七年级数学教学心得7篇11-23

七年级数学教学心得(7篇)11-23

七年级数学教学心得(精选7篇)11-23

七年级数学教学心得(8篇)12-15

七年级数学教学心得8篇12-03